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天天 分享 时间: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解读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我国中小学校德育工作实际,突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学段特色,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这些指导性意见很好地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阐明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总结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秀经验,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时代性和实践针对性。本报特约请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校长对《指南》进行解读。

牢牢把握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石中英

把握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价值方向,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这些基本原则既体现了上述中小学德育根本性质和价值取向的要求,也反映了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培育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基本规律,同时是对既往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经验的概括总结。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党对中小学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的领导权,保证中小学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阵地。这个方向性原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首要原则,集中体现了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立德树人、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校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政治责任和使命当担;必须贯彻落实好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必须从实际出发,聚焦问题,找准发力点,切实将中小学德育工作引导到正确的政治方向上来;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大力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建设,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人民教师队伍。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坚持遵循规律,这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科学性的反映,也是中小学德育不断提高实效性的要求。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努力发现这些规律、遵循这些规律并积极应用好这些规律,才能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做到这一点,中小学德育工作就应当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前提下,努力符合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在德育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体现阶段性特点,反映个性化需求,在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力培养的同时,强化实践环节、培育正向的道德情感和积极的道德体验,循序渐进,前后衔接,知行合一,不断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水平。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协同配合,这是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系统性的反映,也是克服以往教育界所诟病的“5+2=0”现象的必由之路。一般而言,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比起智慧建构来说,更加具有开放性,容易受到多种不确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这些影响的性质和方向并不完全一致,有的甚至是相左的。所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比起其他各育工作,面临的挑战更多,更不可能走“封闭式德育”的老路。这就要求中小学德育工作在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主体作用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引导家庭、社会增强育人责任意识,提高社区和各个社会机构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成人成才的重视程度和参与程度,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努力形成“5+2≧7”的德育新格局。特别重要的是,学校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家庭、社区和其他社会企事业单位所蕴藏的丰富德育资源,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学习和人格养成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指南》指出,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常态开展,努力构建德育工作一以贯之、久久为功的长效机制。各种研究表明,亿万青少年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持续不懈的努力,而且这中间还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甚至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要求中小学校一方面要努力健全德育工作的各项制度,使得德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不因人而异,不因人而废,始终朝着德育工作的正确价值方向前进;另一方面要求努力创新德育工作的体制机制,在充分发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时,针对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解决好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问题,努力做到落实落小落细,将德育工作意识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交往活动中去,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使得学校的德育工作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营造风清气正、奋发向上、团结有爱、勇于担当的良好育人氛围。

以《指南》之“形” 传立德树人之“神”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林丹

“形神兼备”之“形”多指载体与表现形式,“形神兼备”之“神”多指灵魂与精神意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便是这样一个形神兼备的政策文本,既有逻辑清晰的表现形式,又有价值明确的精神意蕴。

之所以说《指南》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政策文本,主要基于它的三个主要特点。

一是贯通性。《指南》既能准确体现国家顶层设计的大局方向,又能密切契合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操作,因此具有“顶天立地”的贯通性。一方面,《指南》定位于“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指导思想之下,有效彰显了党和国家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宏观要求;另一方面,《指南》也将具体实施范畴落实、落小、落细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全程。

二是渐进性。《指南》表达了对于学生的真正尊重,在“德育目标”的设定上,完全遵循其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充分体现出螺旋上升式的渐进性。在勾勒了“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的总体目标基础上,详细地提出了不同学段的具体目标:小学低年级侧重“养成基本文明行为习惯”;小学中高年级侧重“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初中学段侧重“引导国家认同和培养公民意识”;高中学段侧重“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针对不同学段层层递进设定不同目标的德育体系,根源于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性把握,也反映了《指南》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三是关联性。《指南》不是第一个强调立德树人思想的政策文本,却是一个集系列相关政策文本核心内容于一身的综合文本,与系列相关政策文本有着纵横交错的关联性。自从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教育部出台了系列政策文本突出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可谓“重拳连击”。而所有这些政策文本强调的核心内容,无一不是集中体现于《指南》的系统阐述中。

落实国家德育意志 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德育所 杜时忠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方面承续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德育体系与德育精神,另一方面又有所推进。就《指南》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部分来讲,可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学段衔接、整体一贯。

中小学德育目标兼顾先进性与可能性,既层次分明,又一以贯之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发展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小学德育的目标应具有层次性。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是培养爱国、诚信、敬业、友善的公民;第二个层次是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个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指南》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规定,同样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

一是所提出的德育目标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以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基础,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必备品格,最后形成“四个自信”,对社会主义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二是各学段德育目标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总体德育目标一以贯之,但小学低年段、小学中高年段、初中段和高中段的具体德育目标各有侧重,体现了德育目标的纵向层次性。小学低年段,以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教育为主;小学中高年级,以初步的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教育为主;初中阶段以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教育为主;高中阶段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即“三观”教育为主。

这种德育目标的层次差异有其科学依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不断扩大的生活范围。随着中小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其面临的道德关系、交往关系日渐复杂,成长需要和道德需要日益丰富多样。第二,中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体验能力和实践能力在不断发展变化,其道德自主性在不断增强。由他律到自律,由被动到主动,由听话顺从到反思建构,中小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道德主体。第三,几乎所有的德目,如诚信、友善、公平等,都有内在的逻辑层次,不可能在某一个学段一蹴而就。以核心价值观之“诚信”为例,它就有4个层次:不撒谎,讲真话;说话算数,一诺千金;个人诚信;国家和社会诚信。因此,诚信教育也应该有高低不同、前后相继的4个层次,诚信教育的目标也应随之而变。

尽管存在如上所述的层次差异,但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是一以贯之的,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中小学德育内容既坚持了“主旋律”教育,又发展了“主旋律”教育

新中国成立60余年来,随着不同时期社会形势的发展,我国学校德育的具体内容有很大变化,至今已形成丰富的德育内容。从国家意识形态来看,始终提倡用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来教育广大学生,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德育的“主旋律”。《指南》在新的形势下既坚持了“主旋律”教育,又发展了“主旋律”教育。不仅如此,《指南》所列的中小学德育内容兼顾“古今中外”,很好地回答了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处理本土道德文化与外来道德文化的关系问题。

对于传统道德中人民性、大众性的内容,我们还是要批判地继承;古代中国人解决道德问题时所具有的道德智慧,更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因此,《指南》特别强调用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笼统的、全部的传统文化来教育引导学生。《指南》强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正是借鉴、吸收了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只有用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来教育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才有可能实现我们的德育目标。

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需要创新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耿申

当今中小学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不断完善德育内容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从德育方法的角度看待德育目标、内容、途径和保障,有助于德育工作的创新,有助于全面提升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德育方法创新的本质,是对抽象的德育方法根据当下变化了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化加工,使之变成具体的应用方法。抽象的德育方法和具体的德育方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概念化的方法,具有不因时间、地点而变化的特征。比如,“以身作则”“知行合一”就是亘古不变的德育原则;“说理教育法”“实际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共情理解法”等就是稳定且有效的德育方法。后者是还原到具体情境中的方法,具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的变化特征,具有很强的个性色彩。所谓德育方法的创新,就是要求每个德育工作者都要在充分理解科学、抽象、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尽力发挥自己的教育想象力,通过对概念化的德育方法进行情境适应性的改造和加工,使学生得以深化道德认知,体悟道德情感,付诸道德行动。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挖掘传统德育经验。我国的“以身作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都是两千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重视挖掘这些传统方法的现代价值,可使德育工作变得更有深度和厚度。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学习经典德育理论。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尊重儿童,一切从儿童出发;裴斯泰洛奇的“爱的教育”理论,强调教师的权威来自爱和责任……近代教育开启以来,德育新理论不断涌现,为中小学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无尽的理论资源。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开展德育科学研究。德育方法的研究包括调查研究、观察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和经验研究等。许多学校自发开展的德育方法实验研究或行动研究,用科研的方式尝试了许多新的德育方法,有些方法获得了推广应用。很多地区的中小学所开展的学科渗透德育的行动研究,把知识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突出“知行合一”的思想,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实施德育方法的创新,需要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学生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等道德认知的发展,学生对社会角色的认识和体验,学生道德思维与道德行动的统一,都需要家校社三方形成一致的认识,采用一致的方法和行为。

16 2917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