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案(精彩19篇)
通过诗歌展现长江的壮丽与文化,激发学生对自然和历史的热爱,培养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长江之歌》教案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1
时间2011年2月19日年级六学科语文说课人付玉芳教学内容长江之歌 共 2 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说重点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说难点在朗读课文中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壮丽。说教法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读中想象,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自主探究,自悟自得。说学法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图片放映,教师指导,美读课文等方法解决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母亲的情怀 赞美 作业 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文、图、音像资料,办一期“话说长江”的手抄报。 说 教 学 过 程一、导入新课。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交流: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设计意图:从中国地图了解长江,从歌曲欣赏到课文学习……这一切,都从不同角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读通课文。 2.质疑:理解词语。 提示:丰采、依恋、荡涤、尘埃、磅礴、灌溉。 3.朗读课文:正确朗读。【设计意图:作为诗歌题材,正确朗读是感情朗读的基础,而词语理解是正确朗读的基础。】三、细读课文。(一)理解重点句。 1.《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3.讨论:(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二)精读第1节。 1.讨论: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交流。 ②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2.讨论: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①交流、提示。 提示:理解“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②指导朗读。 3.指导朗读最后一句。提示: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4.指导背诵第1节。 (三)精读第2节。 1.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交流。 ②指导朗读。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交流。 提示:理解“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和“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②指导朗读。 ③指导背诵。【设计意图:从课文的语言感悟中理解诗歌蕴含的知识、情感,理解课文的主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体会,促进朗读能力的提高。】四、总结拓展。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朗读感悟。 提示: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二、初读指导。三、精读品味四、小结及拓展 1、同学们,你们知道位居世界第三,中国第一的长河是什么名字?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问学生,看见长江的流域面积这样大有什么样的感受? 3、长江不仅流域广大而且沿江两岸风光秀丽,曾经有一部记录片《话说长江》展现了长江的秀丽风光。当这部纪录片一播映,收视率极高。很多人都被长江宏伟的气势所震撼,其中,有一位青年,名叫胡宏伟,当时在收看的时候,即兴写下了该片的主题歌曲《长江之歌》板书:之歌。 4.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喜欢这首诗吗?大家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那这些词你们会读了吗? 1.检查预习。课件出示一些词语:气概 丰采 乳汁 哺育 灌溉 荡涤 尘埃磅礴 2.重点指导“溉”跟气概的概区别,在书上描一描。 3.自由朗读这首诗,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自己读好后,同桌互读一遍,帮助正音。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 1、细读课文,边读边借助图画想象加以理解有关词句。 2、交流读书收获。 3、围绕长江,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表达自己情感的? 4、你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吗?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观看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 思考回答:长江 学生观察回答 认真倾听 读课题 学生说说这首诗留给自己的印象:长江古老而悠久。 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带着这种感受指导朗读课题。 学生自由读 练习读给同桌听 说说怎么识记生字的? 练习描红。 按要求自由朗读古诗。 互相交流。 汇报读懂内容。 细读课文,理解词语。汇报交流: 源远流长 历史悠久 多彩多姿 贡献巨大 练习朗读 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二、精读品味三、练习朗读全诗。
四、总结全文五、作业设计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作者在字里行间又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学习。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5、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6、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5)指导朗读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7、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3)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4)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
(5)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6)指导朗读第2节。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播放《长江之歌》让学生学唱。 1、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搜集有关长江的诗、词、歌、文、图、音像资料,办一期“话说长江”的手抄报。 回忆汇报 学生观看《话说长江》后,读教师出示的句子。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学生读书交流 自由读,交流汇报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朗读后回答: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学生交流汇报(“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齐读练习背诵。 听录音思考 汇报交流: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练习背诵第2节。
练习朗读
学唱《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2
教学目标
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构想
学习课文前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长江之歌的内容及作者,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从而学会唱这首曲子。
教学准备
《长江之歌》课件、长江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懂诗句,了解诗歌的大意,领略词语的语言美和感情美。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三、指导写字
1.指导写字。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作业设计:
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查找长江资料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依恋 荡涤 磅礴 灌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深入理解诗词,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深入体会诗中词语,并进行诗词扩展延伸,并学唱这首歌。
学生学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诗句想了解什么?
4.交流、讨论。
5.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资源?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端,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3)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感情。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深情。
6、精读第二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作业设计:
学唱《长江之歌》。
办关于长江的手抄报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地理特点:一泻千里,滋润两岸
时空角度:充满活力,勇往直前
反复抒情:感情真挚,催人奋进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3
一、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长江之歌》第二课时。
二、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对诗句的品读,理解“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四、 课前活动
诗朗诵《太阳跳出了东海》
谈话:我们要树立这样的信念,今天的我得比昨天的我更加出色更加优秀!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长江之歌》将把我们带到大江上,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心中不禁涌动起无限的激qing与豪迈。
播放《长江之歌》vcd,教师共同欣赏。
(二)质疑
1. 歌中哪句诗贯通全诗?
2. 指导朗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 生提问并将问题写到黑板上。
4.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问题先放声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三)交流
1. 交流汇�
2. 交流汇�
(四)总结
长江在我们的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条雄伟壮观的大江,更象征着奔腾不息、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时代精神。
(五)作业:
我们的家乡就在长江流域,你知道长江对家乡经济、文化的影响吗?建议你去了解一下。可以查阅资料,也可以采访某位主管经济的领导。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4
一、看拼音写汉字。
rǔ zhī wǎn jiù dànɡ dí chén āi
( ) ( ) ( ) ( )
qì ɡài ɡuàn ɡài páng bó qínɡ huái
( )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春潮(cháo cáo)乳汁(rǔ lǔ)哺育(pǔ bǔ)
尘埃(chén cén)纯洁(chún cún)依恋(niàn liàn)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气概( )哺育( )赞美( )
依恋( )荡涤( )灌溉( )
反义词:赞美( )磅礴( )甘甜( )纯洁( )
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美丽)的笑容
( )的乳汁、( )的臂膀、( )的源泉、( )的清流
( )的力量、( )的情怀、( )的掌声、( )的情谊
例:(依恋)长江
( )儿女、( )尘埃、( )国土、( )时代
( )态度、( )目的、( )号召、( )经验
( )习惯、( )展览、( )活动、( )传统
( )方法、( )土壤、( )错误、( )计划
五、写出描写长江的成语和补充与长江有关的诗词句。
1、描写长江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充与长江有关的诗词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极目楚天舒。
(4)星垂平野阔,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千古风流人物。
(6)_____________________,碧水东流至此回。
(7)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
六、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4分)
在实贱活动课上,老师请张小华到前面讲“阿凡提巧斗财主”的故事。因为张小华嗓子有些嘶哑,可是讲得很认真。同学们听得很精神,教室里雅雀无声。他正讲完,老师首先第一个鼓掌,同学们也跟着爆发出激烈的掌声。
七、填空。
1、《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______________》的主题歌。王世光作曲,_____________作词。
2、长江发源于_______________,流经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__________,全长________公里。
3、《长江之歌》采用第_______人称,文中的“你”是指______,这里采用了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______、______之情。在这首诗歌中最能体现作者这种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完成练习
长江源头
长江源头,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朦胧的世界。我们乘着越野大卡车,顶着足以使人唇裂血流的紫外线,冲进了那据说有8万平分公里的无人之地。
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间就会下起冰雹。有几次,我们一觉醒来,帐篷竟被大雪埋了半截。最令人生畏的还是高山反应,我就曾经被它折磨得头重脚轻,哇哇地叫个不停,在帐篷里整整躺了两天。
五天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各拉丹冬雪峰下,长江正源沱沱河是发源于雪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那是一幅奇异的景色:冰山下,由于阳光、风力、流水的作用,冰川形成无数个小冰峰,有的如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的像抬头望天的白熊,有的似千年巨龟……人们叫它们“冰塔林”。但我觉得,真正能震动人心的,还是那倒挂在冰川之上的无数冰柱。从它们的尖顶上,一滴又一滴的融水悄然而落,没有声响,没有炫耀,却汇成一条冰河,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开始了万里之行。
1、在文中找出反义词
清楚( ) 结束( )
2、作者写小冰峰时主要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3、填空。
(1)长江源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寻找长江源头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长江源头最让人有感受的景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本文,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之歌》教案 篇5
一、齐读两节最后4行诗句
二、细读第一节,理解诗意
1、思考:该以怎样的语气读第一节?自由朗读第一节。
2、指名朗读第一节,同学评议。
3、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
4、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1)“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
(2)“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说明了什么?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
(3)“春潮是你的风采”“惊涛是你的气概”让你懂得了什么?
5、讨论、交流
(1)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2) 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3)长江充满生机,气势磅礴。
6、你从这节哪里感受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师: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流向祖国的最东部,说明她是无穷的源泉。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各族儿女”,又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胸前,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说明她有母亲的情怀。
7、练读第一节
⑴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⑵“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应怎样读好它?
小结: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人们生活在江边,一切都靠他。现在,开发、利用长江 ,他给了我们无穷的资源,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首抒情诗,诗人用高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三、细读第二节,理解诗意
1、各自有感情朗读第二节
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
3、出示:“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走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思考:①你从“你从远古走来” “你向未来走去”中明白了什么?
②“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什么?
③你从“涛声回荡在天外”中体会到什么?
4、讨论、交流
①“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②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能举例说明吗?(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
师: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
③长江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长江的 风采、气概
5、现在你明白“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的意思吗?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怎样推动?
师: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十一个省市流入东海。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华夏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新、时代发展的中华儿女,正是受了长江母亲的哺育,受了长江奔流不息精神的鼓舞。所以说,(引读)长江啊,你 用磅礴的力量,推动了新的时代。
6、齐读第二节
四、总结
1、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她哺育的是祖国各族儿女,她是无私的。自古到今,一直奔腾不息,从不间断。这就像哪种人?(默默耕耘的人、不断奋斗的人、自强不息的人。)
师:长江不再仅仅是条河流,流的也不再仅仅是江水,她流的是一种文明,一种精神!这是“长江精神”!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她同黄河一同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
2、学到这里,�
五、有感情朗读全诗
六、作业
1、背诵全诗
2、收集、背诵描写长江的古诗。
【板书】
赞美 无穷的源泉
长江之歌 伟大的民族精神
依恋 母亲的情怀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
3、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
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2、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
1、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解释
2、练习册P1/一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2、通过朗读感受课文抒发的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3、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注意整体感知,分析要适度,不宜琐细。
教学过程:
一、全班齐声朗读全文,看看和没上之前有何不同?
二、比一比谁朗读的好?(比赛)
三、听《长江之歌》歌曲,感觉其中所要抒发的感情。
1、文章写了长江哪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长江雄浑壮美的巨人般的气概。二是长江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兴盛建树的不朽伟绩。
2、解决课后练习三
第一题: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角度讴歌长江。
第二题:长江以其丰富的资源,灌溉祖国大地,哺育各族儿女;长江以其宽广的流域,将西部巍巍群山和东部浩瀚的大海连成一片;在新的时代,长江之水把祖国大地灌溉得更加肥沃,并以崭新的姿态为推动四化建设作出贡献。因此可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
第三题:全诗表达了亿万人民对长江的热情赞颂和对祖国无比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3、时间允许的话,学唱歌曲《长江之歌》
四、作业:
1、练习册P1-3/二、三
2、复习《长江之歌》
3、预习《生活是多么广阔》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篇7
活动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江蕴涵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今往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歌赞颂过长江。
2、熟读《长江万里图》、《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并体会情感。熟读《长江之歌》,学有余力的同学会唱这首歌。
3、略知长江概况。
活动重点
背诵《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熟读《长江之歌》
活动难点:了解长江概况
活动准备:搜集长江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长江三峡风光》片段
师:这是一段长江三峡风光视频,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用一个字来表达。
生说。
师:用两个字呢?
生说。
师:用三个字呢?
生说。
师:是啊,三峡风光秀丽,引人入胜,但它只是万里长江小小的一部分。长江不但风光雄美、气势磅礴,而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江,了解长江。(板书课题:长江之歌。)
二、探究学习,获取知识
1、长江概况
师:老是想先听听同学们对长江有哪些了解,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对长江的认识还真不少,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长江的资料,一起来看看大屏幕吧!
(出示课件:长江概况)
学生自由阅读
师小结:长江真的是历史悠久,风景壮美,价值巨大。(板书:历史悠久风景壮美价值巨大)长江不但如此壮美,更蕴藏着丰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赞颂过长江。你都了解哪些赞美长江的诗句?给大家展示一下吧。
生展示交流。
师:老师也搜集到一些赞美长江的诗句,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
学生自读。
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有关长江的诗词,一同感受长江所蕴含的人文之美。
1、屏幕出示《长江万里图》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生自由朗读。
指名范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读一读。)
师:诗中哪些句子描写到了长江?你能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师:滔滔江水,滚滚东流,触发着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之情,让我们怀着这种深深的思念再读读这两首诗词吧!(配乐朗读。)
师:长江和黄河一样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流向东海的万里之遥中容融着深深的中华儿女情,展现着深厚的人文之美。(板书:人文之美。)
三、课堂活动,拓展延伸
(1)出示长江之歌歌词。
师:老师还给大家打来一首歌颂长江的现代诗歌,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情感。
师:是啊,长江之美激荡着人们对他的崇敬与热爱,她已� 让我们怀着这种热爱与骄傲齐读这两段诗歌。
生齐读。
(2)跟多媒体学唱《长江之歌》
师:这两段诗歌其实就是长江之歌的歌词,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对长江的热爱与赞美。
生欣赏歌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歌,把对长江的爱用我们的歌声表达出来。
师生学唱歌曲。
四、课堂总结,深化提高
1、学生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是否体会到了长江的雄伟壮阔,还有她那博大的母亲般的胸怀呢?通过今天这节课,老师由衷的希望大家更加热爱长江,热爱伟大的祖国,增强学好科学文化的信心,将来为长江的治理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愿你们在祖国传统文化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的遨游。
《长江之歌》教案 篇8
这是1篇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迸发,而要让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去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因此,我在介绍了长江之后,学生说完自己对长江的了解之后,就开始让学生读诗歌。先让车永辉读了,他说他已经会背诵了,我要他读给大家听听。一边读一边指导他,解决正音问题。大家对他的朗读发出了嘘声,的确有些词语读错了,像“挽”读成了“mian”,“恋”读成了“lian”,“涤”读成了“die”,但是他没有灰心,对同学们的意见虚心地接受,我对此表示了赞扬,要求大家再流畅地听他读一遍。这遍他读得很认真,大家听得也很认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问大家听过这首歌吗?一下子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是聪明的,说:“老师你唱给我们听听。”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磁带,看孩子呼声这么高,我也只好高歌一曲,我也想唱一唱了,虽然我唱得不好。孩子们看到我的示意,安静了下来。我唱了第一段,我知道孩子们是不喜欢美声唱法的,再说我那也不能算是什么美声了,孩子们虽然也不喜欢听,但听得很认真,有的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我知道效果已经达到一半。
于是我问孩子:“通过这首歌,你对长江又有什么理解呢?”
“宏伟,壮观。”王颖说。
“气势磅礴。”吴正川说。
“我眼前仿佛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徐号说。
“好!那么我们就用磅礴的气势来读一读宏伟壮观的《长江之歌》。”
下面我又组织了孩子们小组赛读,体会长江的壮美。
《长江之歌》第二课时
继续和孩子读《长江之歌》,也许是看了大家的帖子,特别是卫军和紫雨的帖子之后,我在课堂上好像有了一点的束缚,太过局限于“荡涤尘埃”和“纯洁的清流”的生成(其实这已经是我的预设)。我在引导学生对这两句话理解的时候,首先还是坚持让学生去读诗歌,在读中说出你的感受,学生对此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我并没有着急,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谈谈自己对“尘埃”的理解。孩子的讨论终于有了收获,特别是关于“历史的长河”的出现,学生的想象力还是令人惊喜的。当薛瞳说出:“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灰尘。”之后,激起了同学们的思维,顿时课堂像炸开了花。徐鹏:“中国的慈禧太后就是中国这条历史长河里的渣滓。”“还有秦桧。是他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也是历史中的尘埃。”我知道大家把尘埃看得还是很小,局限于个人身上,于是我激发孩子:你想一想中国本身有没有尘埃。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
自觉今天的课不理想。回头和同事一起说起的时候,大家都说没有什么感受,好像说还没有找到感觉。今天的课的失败我总结下来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太多预设。卫军和紫雨的精彩来源于生成。而我今天一位地想让孩子去享受他们的精彩,然而我想错,他们有他们的精彩,而我们的孩子应该我们的精彩,当我们的孩子的读《长江之歌》的时候,我想他们会有自己的精彩理解,自己精彩的问题和回答。我把卫军兄和紫雨姐的“哈姆雷特”拿来给我们的孩子去读,当然孩子觉得生疏,甚至有点莫名其妙。这是我的失败,高估了自己的设计的精彩,而忽视了孩子与文本的对话。
其二:导得不到位。就开始的问题,我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或者去激发,但是我没有。虽然通过孩子的讨论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的导对发挥的孩子主体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是孩子的储备不够。我发现我们的孩子知识储备很有限,这不能责怪孩子,只能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引导。记得下里巴人就曾对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发过一个帖子,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关于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知识储备问题。这不仅仅是引导的问题,我现在在班级里搞了“读诗会”——让孩子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诗歌、“采蜜本”——采集当今最新新闻,这也是应本学期的学习习惯之一而开展的一个活动,我知道文化知识的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多元的汇总,从而形成孩子独特的知识框架。因此虽说是孩子的问题,但是终究的症结还在教师身上。(我并不是把责任朝身上揽。)
《长江之歌》教案 篇9
关注诗歌结构 引导自主探究----《长江之歌》教学实录
师:请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对找观赏,吟诵诗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看谁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问题。
生:我发现这首诗第一部分的末尾与第二部分的末尾完全相同: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你是从诗歌中的哪些句子知道的?
生:我发现第一节讲的是“你从雪山走来”,第二节讲的是“你从远古走来”。
生:我认为“从雪山走来”讲的是长江的源头——雪山;“从远古走来”讲的是长江的古老,历史悠久。
生:我通过课外查阅资料,知道“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生:诗歌第二节中的“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生:我有补充,第二节中长江巨浪“荡涤着尘埃”我认为长江荡涤的尘埃,应该是长江两岸景物上的尘埃,长江一路走来,将一路的景物洗刷一新,让人感到到处是清新的,充满了生机。
师:是啊,长江正是有这样的风采与气概,才值得我们赞美它,崇敬它,长江不愧是一条伟大的河流。你又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生:“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生:“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那样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生:“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
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师:引读。所以,“我们——”
生:接读: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师: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母亲的依恋之情。
简评:
这一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教师的导,老师主导得当,又不失时机地给予读书指导,再放手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还给学生一方时空。教者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体现得很充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他们才能自觉地、潜心地去读书,去书中寻求答案,生发出自己的见解和创见,把语言训练和情感熏陶有机结合起来。课堂上还体现了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课的内容。通过语言和思维训练,真正领会了“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长江之歌》优秀教案 篇10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熟读的基础上,抓住诗的情感主线,找出相关语句,领悟内涵,培养预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读,反复吟诵。
2、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准备
1、《长江之歌》的音乐磁带。
2、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
3、课文录音及投影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长江吗?长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极目远眺,令人神清气爽,心中不禁涌起无限激情和豪迈。《长江之歌》将把你带到大江边,让你感受到她的雄浑气魄,得到心灵的震撼。
2、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出示“歌“的解释:A、唱歌。B、用唱歌、朗诵等形式来颂扬。(选择后解释题目的意思)
(3)介绍并听歌曲: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是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好,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范读课文
1、听完后学生评议,明确标准:(1)正确、流利、有感情。(2)鼓励大家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什么?(自由交流)
三、初读课文
1、自读生字、生词、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生字:哺bǔ涤dí埃āi灌ɡuàn溉ɡài
(2)词语:灌溉哺育尘埃荡涤气概春潮
(3)句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
(4)课文,指名读并评议。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轻读,找出中心句,用“——“标出,并圈出关键词。(赞美、依恋)
2、、讨论交流: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指导朗读中心句。
4、质疑:
(1)如果诗歌仅有这么一句话,你觉得如何?
(2)这首诗先叙事,后抒情来赞颂长江,那么诗人谈了长江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回去后翻阅有关长江的资料,下节课交流。
五、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1、乳:左右基本等宽。灌、溉:写得要紧凑。
2、学生练字,老师指导。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查阅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写本课词语。
2、判断:
(1)“涤”就是洗。()
(2)乳“的部首是“”()
(3)“尘埃”的拼音是“chénɡ
āi”()
(4)“哺”的声母是“L”()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的某一个方面的内容。
2、细读第一段。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指名朗读。
(3)出示: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思考:①“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第二人称显得亲切)
②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
③哪些词语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4)指导朗读:你觉得该如何把这段读好?(指名学生练习后范读)
(5)小结:长江如同黄河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
3、细读第二段
(1)听第二段的录音,你会围绕中心句提问吗?(在这一段中,哪些词句体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2)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学生充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3)小结:长江养育了中华儿女,孕育了中华文明,今天,长江依然以它博大的胸怀与祖国一齐走向未来。
三、朗读全文,体会感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
2、播放《长江之歌》,学生学唱。
四、了解诗的特点:
1、压韵、整齐、精练。
2、古诗与现代诗的异同。
五、课堂作业:
阅读训练《长江之歌》课内部分。练习背诵课文。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和阅读训练。
板书:
1、长江之歌、
春潮、惊涛、甘甜的乳汁、健美的臂膀
巨浪、涛声、灌溉、推动
无穷的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赞美、依恋)
《长江之歌》教案 篇11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新学年,在新接手的班级上第一课——《长江之歌》, 为了能尽力上好这一课,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上课之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认真阅读教材,上网查找各种资料。根据教材的实际着力与立足教材实际,透过诗歌高度浓缩的语言特征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将诗歌的语言与丰富的信息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感觉到乏味。为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读题,谈话交流长江的相关信息,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歌外在的结构,交流初读后的感受,精读时扣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研读教材, 突破重点难点,最后适当补充其它诗歌,以求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良好,在教学中也努力按照所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体教学应该是顺利的。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可总觉得学生在课堂不敢积极的参与,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是沉默以应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不知道是他们对长江的了解知之甚,还是学生对教师有陌生敢,就感觉文本与学生的距离相当的远,一部分同学对问题的理解还是相当浅层次的。出现这样的问题应该不能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与学生,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针对第一课所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进,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的收获与进步。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这首诗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qing和力量。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堂上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本堂课中,运用饱含激qing的诗意语言描绘意境,展示关于长江气势磅礴的图片,播放《长江之歌》的音乐,学生沉浸在一片陶醉和激动之中。
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全诗中“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直抒胸臆的诗句,让学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同时又具有‘母亲的情怀’呢?”使学生体会到长江的源远流长、磅礴壮观,以及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伟大精神。最后,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朗诵这首诗歌。学生兴致盎然,读得深情并茂。特别是最后直抒胸臆的两句,全班齐声朗诵,把情感推向高潮。
但是,在课堂上,让同桌讨论交流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忙着自己交流,不愿和同桌交流。课后通过了解,他们却是这样说:“老师,刚才你讲的,我都懂了,你又不叫我,我只好在下面讲,你才能听得到。” 学生的话引起我的深思,我们的教学到底是为谁服务呢?“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课改的核心,作为教师,教学中不是为教案负责,而要时时处处为每一个学生着想,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每个孩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真正使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发展。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本篇是一首诗歌,作者用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诗句读来充满激qing和力量,且浅显易懂,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
诗分两大段,前段表达对长江养育之情的感激和赞美;后段表达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讴歌和赞美。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让人不由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那么,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发情感呢?
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读题、谈话交流长江的相关信息,即初读文章整体感知诗歌外在的结构,交流初读后的感受,精读时扣住“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研读教材,突破重点难点,最后适当补充其它诗歌,以求升华对文本的认识。
我们的学生的知识面与阅读面都是比较窄的,所以在课上我穿插了长江的许多方面知识,如长江名称、长江源头、长江著名景观、长江主要桥梁、长江交通功能、长江电力功能等,极大的丰富了学生对文中诗句的理解。更能体会出对长江源远流长气势磅礴宏伟博大的理解。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
这篇歌词是围绕“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来写的。那 这就要通过前面反复的讲述,从不同视角去理解这两句话的深刻含义,并把所讲的一切都归纳到这点之上。
此外,我在课前播放这首歌,并教会他们唱歌,引来学生啧啧的称赞,调动了学习积极性;课中进行的美文朗读比赛再一次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了诗歌的含义;讨论喜不喜欢重复出现的句子“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一环节,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学生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甚至出现了争先恐后发言的现象……课堂上学生们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气氛热烈,教学效果良好。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良好,在教学中也努力按照所设计的思路进行教学,总体教学应该是顺利的。学生对教师所补充的材料有着很浓厚的兴趣,从中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渴望。
可是,我觉的学生在课堂上不敢积极的参与,有很多的时候,他们面对教师的提问总是用沉默来应答,特别是一些女同学。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应该把这些责任归咎于学生,还是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教学设计能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12
蜜 蜂 和 蚂 蚁
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
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头气乎乎地说:
“ ”
“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 ”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
“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
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
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 蚂蚁忌妒蜜蜂的是 ( ),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 ),蜜蜂勤劳为的是( ),蚂蚁勤劳为的是 ( )。从中看出 ( )。
2、文中两个省略号,第一个表示( ),第二个表示( )。
3、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 ) ( ) ( )
4、联系上下文,在“ ”上补全对话。 5、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长江之歌》教案 篇13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时间 35分钟×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
(10分钟)1、检查预习,导入 新课、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3)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
(15分钟)2、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描红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生书写姿势。
③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
②请生说说生词的意思。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5分钟)3、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写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分钟)4、检测
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3分钟)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指名逐节读文章,师生评议
2、(12分钟)学习第一节
(1)出示9至12句。教师引读
学生自由读,说说有哪些问题(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A、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B、“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1) 学生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 出示1至4句,指导朗读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5至8句,指导朗读
3) 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3、(12)学习第二小节
1) 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评议,教师总结
3) 指导朗读第二小节,背诵
4、(4)练习朗读课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想?
5、(4)背诵全诗,小组比赛。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14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又有着诗歌的特点。歌词的内容蕴涵着作者天马行空的想像,同时又表现出长江的壮丽。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引领着学生去体会每个词语的意思,我觉得我们很难捕捉到作者在瞬间迸发出来的灵感与感受。所以,在研读课文的时候,我安排学生先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整体的感知。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着学生们关注歌词的写作方法,这样就避免学生陷入对某个词语的纠缠之中。
在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以后,我设计了一项这样的朗读环节。我让学生对比着来读每段话,一个同学读第一段中的第一句,另一个同学来读第二段中的第一句……在读书后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一问,孩子们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有的说:“某某句,标点符号一样”。
有的说:“某某句,字数一样”。
有的说:“第三句的意思相近”。
有的说:“每段的最后四句一样。”
我将学生发现的内容一一写在了黑板上,进行梳理。最后总结的时候,我指着板书上的内容告诉孩子们这就是歌词的特点,掌握了这些特点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歌词作家。
这节课,我觉得唯一遗憾的地方是没有让学生们动笔写一写歌词,如果让他们也尝试着写一写,我想他们的收获会更大。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是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的歌词。所以我在学习这首歌词之前,先播放了《话说长江》的第一集,让同学们对长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导入新课。
播放《话说长江》之后,找同学来复述自己观看过程中记住的东西,因为看得都很认真,所以长江的位置、起源、长度、经过的省份,都基本上能说出来。接下来我给同学们范读课文,让同学们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听过之后,找同学来试读,梁兰方同学读得很流畅,但感情不是太饱满。我指出这是因为对诗歌内容不理解的原因。自然引出第三个教学环节:理解诗歌内容。这一部分,我放给同学们自学,让他们结合手中的资料,找出两节中反复的部分,理解反复的作用,并画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在课本上作批注。同学们互相交流,大家对诗中的比喻拟人句都参准确把握意思。
在大家自学的基础上,我引导同学们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1)、诗歌共分为两部分,请概括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2)、诗歌中有“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这句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通过讨论,同学们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诗歌的主题:通过对长江的歌颂和赞美,表现了人们对祖国母亲的依恋和热爱。
这样,再进行朗读指导就显得水到渠成,学生很快就能把握好诗歌气势磅礴、热情豪放、舒展宽广的诵读基调。同学们自由读、集体读,然后指名读。在这样反复朗读之后,这首诗已经深深地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最后再播放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感受长江之美。
这节课,学生读得比较充分,不足是赏析的深度不够,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表层。这跟我的引导是分不开的,我也只是对诗歌有了初步的理解,并没有深入地去钻研这首诗的内涵。所以只能从字面上对学生提出要求,学生的赏析当然也只能达到表层的程度。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每一节课前的充分备课都是必不可少的,来不得半点懒惰。尤其是要在平时有丰富而深厚的本体知识的积累,这样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地把学生引向深处。
《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qing和力量。诗分两大段,前段表达对长江养育之情的感激和赞美;后段表达对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讴歌和赞美。在这首诗里,我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温情的母亲正向我们走来,她温柔而有力量,博大而又无私,宏伟而又壮观,健康而又美丽。让人不由对她产生敬仰和依恋。
课是上完了,但总觉得有一些遗憾,凭借原本的教学经验,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先把殷秀梅演唱的《长江之歌》播放一下,让学生欣赏之余调动其学习积极性,酝酿感情,为朗读奠定基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于是对于这一届学生,我也不例外,把《长江之歌》复制到教室电脑里,一切准备停当,准备播放时,结果班级的电脑与背投的连接没有声音,学生高亢的情绪一下子跌入深谷,于是,我只能用鼓励的话语再次激发学生的兴趣:“同学们,这么好的诗歌,即使不听这首歌,老师相信你们同样能把对长江的赞美、热爱、依恋之情表达出� 不妨我们来一次美文赛读。”学生的积极性在美文朗读比赛中再一次调动起来。
如果有机会,我觉得还是要补一下的,因为我看到了他们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神,总感觉对不起学生。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欣赏并跟唱。
2.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
4.进一步查阅资料,全面了解长江。
5.领悟诗歌对应的表达方法。
一、课前预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课前预习,你们对长江都有哪些了解?
2你们见过长江吗?好,我们一起来欣赏长江的美丽风光。(播放画片)
是啊,长江它奔腾不息,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了赞美她,作曲家还专门谱写了一首歌,想听吗?
3.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检查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不至于使预习流于形式,因此,检查预习更有必要,他可以提示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查缺补漏。所以,让每一个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进行预习,必将会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二交流释疑。
大家知道吗,刚才那美妙的歌曲的歌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诗歌——《长江之歌》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歌又两小节,通过朗读,你发现这两小节在结构上又什么相同的地方?
2.屏幕出示后四行:读一读,体会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作者运用反复的写作方法,更能表达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
3.读完后,你知道了什么?.那么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4.分组合作学习:
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静心默读这首诗,边读边将你感受深刻的词句画下来,并做批注。
5、交流:(第1节)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3)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4)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6)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7)指导朗读“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精读第2节。
(1)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2)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3)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 )
(4)师引读:所以,“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这个环节是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学生交流赏析重点的句段,品味朗读,升华对长江气势磅礴、赞美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自始至终要成为学生真诚的阅读伙伴,努力做到:真诚交流——与学生一起交流独特理解,分享阅读心得;有效组织——组织学生有序自信的开展交流,使更多的学生畅所欲言;适时点拨——引领学生升华对长江的赞美。)
三。拓展延伸:
1.播放并让学生学唱《长江之歌》;
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赞美长江的诗句?
3.保护母亲河长江。
长江哺育了千万人民,灌溉着万顷良田,滋润了两岸的泥土。我们吮吸着她的乳汁,沐浴着她的恩泽。然而,1998年的夏天,她却掀起了骇人的滔天巨浪,淹没村庄,冲毁良田……这是为什么?我国以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母亲河,我们小学生又该做些什么呢?课后请同学们搜集相关资料。
《长江之歌》教案 篇16
执教者: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繁荣乡中心学校 贾淑华
设计者:齐齐哈尔市富裕县繁荣乡中心学校 田序秋
师:上课!
生:教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能在这里熟悉你们这么多小朋友,我非常高兴。我叫贾淑华,是繁荣中学的六年级语文教师。今天我也替你们高兴,知道为什么吗?(生摇头)因为全县的六年级语文教师都来听我们这节课了,我们将把我们的逸夫精神带给全县,把我们的风采传递给全县的六年级小朋友们,你们高兴吗?(高兴)这节课我们以饱满的激qing、精湛的学法再现我们逸夫的风采,好不好?(好!)声音太小,好不好?(好!)
师:很响亮!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学习哪一课吗?
生:长江之歌。
师板书:长江之歌。
师:作者是……
生:胡宏伟
师板书:胡宏伟
师:诗言志。我们学它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我有一组读诗歌的方法,(出示小黑板)同学们先记下好吗?其中的奥妙同学们在本节课中细细品味。
师:谁能和老师谈一谈,你见过的长江?见没见过?
生:没有。
师:想不想见一见?
生:想!
师:(播放《长江之歌》)请同学们认真看画面,感受一下我们的母亲河,长江!
师:现在我可要有问题问大家了。……,你都看到什么画面了呢?
生:游人;江水;江上的小船;远眺的人……
师:(对回答好的给予表扬)长江真壮美呀!它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最后注入东海,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上往来,一片繁忙;站在江边,极目远眺,令人神情气爽,心中会涌起无限的激qing与豪迈!
那就请同学们打开书到第30页,自由朗读诗歌,要做到1、读准安音,读准停顿;2、遇到生字词前后桌交流,小组不能解决,写在图板上,我们共同交流。
师:有小组内不能解决问题生字吗?(出示图板,其它同学解决)
师:谁能为同学们读一读?(指名)� 师表扬:不错,读得很流利!
师:谁想再试一试?超过他!
生读。
师:好极了!我也想读一读。想不想让老师读一下?
生:(大声)想!
师:那我有个条件,就是我的读法与他们有没有不同?有什么不同?
师读。
生热烈鼓掌!
生1:老师读得流利。
生2:有抑扬顿挫。
生3:有激qing。
……
师:谢谢同学们!想不想借鉴一下老师的读法?
师:请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同桌对读。
指名读(生1 生2 生3)
师;很好!大家想不想把它读得再好一些?有什么决窍呢?请看投影,我们在诗中找到两个字。
师出示投影
生:“走”和“奔”
师:这两个字怎样读才能让我们联想到,才能给我们以动感?
师:“走”是写什么状态的长江水?涓涓细流,缓缓流淌。“奔”呢?汹涌澎湃,一泻千里。
生:“走”要读得柔和;“奔”要读得有气势。
师:大家认为是这样吗?就是说要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板书:读出情感,读出画面。
师:谁想读一下第一节呢?
生读
师:我有一个想法,如果找一名女生读奇句,一名男生读偶数句,可以吗?读时要注意什么呢?(指黑板:情感、画面)
男女生读
师:读得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读出了情感,读出了画面,但还不算完美,请看投影。
师伴手势读,学生跟读。
师:老师刚才的手势似乎在打着……节奏?这是一种音乐的美,因此我们读诗的第二个要求是要读出一种音乐美。板书:读出音乐美。
师;我们读一读第二节好不好?
请同学们端起书,我们齐声朗读第二节。
师生齐读。
师:太好了,太漂亮了!
出示投影[试一试,答一答]
师:长江、黄河我们称之为母亲河。(板书:母亲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最后注入浩瀚的大海。而这之间,在山中,在平原奔流着的长江多像是母亲的臂膀,你能在这首……
(投影1)作者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这表达了作者对长江、对母亲河的?
生:歌唱
师板书:歌唱
师:作者用饱含深情、充满激qing的语言为我们唱响了长江之歌,他的目的只是歌唱吗?那是?
生:歌唱祖国。
师:作者实际是歌唱祖国。那谁能把它写在黑板上?
生写祖国。
师:(饱含深情,语速缓慢、低沉的)长江是母亲的化身,长江是祖国的化身,长江是力量的源泉,是人情感的喷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著名播音员虹云奶奶朗读的《长江之歌》同学们认真感悟虹云奶奶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播放mp3.
师:虹云奶奶读的动不动情?
生:动情。
师:我们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的第二节好不好?
生:好!
师:准备好了吗?
师生齐读。
师:最后祝我们六年六班的小朋友天天快乐,学业有成!
师:下课!
生:老师再见!
师:同学们,再见!
教学评析:
对这节课的总体评价是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
教师在课堂上想方设法的把教学的时间留给学生,留给学生去读课文,留给学生去想问题,留给学生去发言,留给学生去品读。
教师挖掘课文的重要内容,突现语言的教学,突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有所得。课堂教学做到了简化、优化、美化。教师减少讲析,减少提问,而是想方设法用朗读这条线把全课的教学贯穿起来。教师在揣摩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选定课文语言信息最丰富的部分,结构层次最需要揣摩的部分,思想内容最需要重点研读的部分,带着学生在重点段落里面品味、欣赏、朗读。课堂结构清晰、课堂教学步骤稳妥。这节课采用了一种板块似的教学结构,试读、悟读、品读、创读,每一个板块里面都有中心教学内容,每一个板块的教学内容都为下一板块的内容服务。同时考虑到了六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善模仿性,把各个板块有机的结合起来, 合作、探究、欣赏的方式在课堂教学的造型上,在思路的结构上,有很大的突破。
本节课受到全体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长江之歌》教案 篇17
课程名称:学唱《长江之歌》
三维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长江之歌》,感受长江的大气磅礴,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使心灵得到震撼和升华。
2、 过程与方法:欣赏、演唱、体验
3、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对歌曲感情的把握,如何把这种情感真正内化于学生之心。
教学难点:第一段与第二段(再现段)的对比,情感升华的体验与演唱实践。
教学准备:多媒体、音视频资料、黑板
教学过程:课程导入、欣赏、练声环节、学唱、知识了解、小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课程导入
欣赏《话说长江》片段,让学生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在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聆听背景音乐,请学生说一说音乐与视觉画面之间的联系。
二、新课学习
(一)欣赏声乐曲《长江之歌》
体验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情感,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能联想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长江之歌》。
(二)练声环节
1、演唱音阶、四度音程,尝试演唱七度
2、2/4 |:c
1 3 5 3 1 3 5 3
|1—|
li la li la
li
注意气息要连贯
3、跟琴演唱乐谱
4、逐句教唱歌曲,并分析乐曲结构。
a b a
(三)了解作曲家王世光与作词家胡宏伟。
了解歌曲创作背景与流传情况。
(四)回顾歌曲,跟音频演唱。
小结:广阔的长江总是让我们心潮澎湃,流连于她的壮美,她的神情,让我们怀着崇敬与热爱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歌曲中。
作业:背唱《长江之歌》
欣赏
欣赏与思考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演唱
发声练习
跟琴演唱乐谱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壮美、激昂、气势磅礴
a→b→a
情感升华
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教学案 篇18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读准“乳、哺、涤、赞”的字音,自觉地积累“风采、气概、哺育、源泉、依恋、荡涤、磅礴”等词语,
(2)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结合有关资料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2、过程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带着赞美、自豪的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等诗句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收集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用一句话来介绍长江某一方面的内容)
3、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4、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
5、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2、 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好。
3、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
三、检查交流
1、首先,你要读好这些字的字音。(出示幻灯片)
2、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 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4、鼓励大家正确、流利、感情朗读,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四、带着问题学习探究
1、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在文中作者说——(引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2、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一) 精读第一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 指导朗读:先柔和,后有气概
(3) 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 指导朗读: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二)精读第二节
(1)默读第二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指导朗读第一句: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3)指导朗读
(4)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5)指导朗读第2节。
(6)指导背诵第2节。
五、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引读:你从——你向——你用——你用——
3、朗读交流,读出赞美、自豪的情感
六、总结背诵
1、全诗饱蘸赞美之情,讴歌了长江的外在特点和丰富内涵,引发我们无穷的遐思,震撼着我们的灵魂,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背诵《长江之歌》。
2、作业:练习写诗句:你从——你向——你用——你用——背诵《长江之歌》广泛阅读,了解长江的变化,为我们的母亲河——长江描绘未来的宏伟蓝图
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雪山 东海是无穷的源泉 哺育 挽起 有母亲的情怀
远古 未来 灌溉 推动
《长江之歌》教案 篇19
教学目标:
1、训练正确、清楚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把每一个字都读正确,把每一个句子都读连贯,并根据课文内容注意音量的变化。
重点难点:
1、本诗的朗读要求以“正确、清楚”为重点、为基础,音量变化为辅。
2、应重视朗读中的领读示范作用,帮助、鼓励朗读水平低的学生大胆朗读,达到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们的母亲河吗?同学回答(略)
2、教师提问:有没有同学到过或是在电视上见过呢?同学回答(略)
3、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们哺育了江河沿岸的亿万华夏人民。今天让我们来看另一条母亲河、她就是我国第一大河——长江。
4、第一句中:“你从雪山走来”是哪一座山?你向东海奔去,那入海口又在什么地方?(学生回答)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的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二、检查预习情况(字词)(幻灯片)
三、由教师范读来训练学生“正确、清楚”的朗读能力。
1、教师范读前四句,请同学说说老师读的好不好?好在哪里?为什么好?
2、教师总结如何朗读,然后让学生全班齐读前四句,纠正其中的不足之处。
3、运用齐读,散读等朗读全文。
四、听录音朗读
1、先听录音,然后跟读。
2、对比同学们自己所读的语气语调,请同学们作一些评价。
3、以个别、分组、全班的形式来朗读。
五、作业:
1、抄写词语、解释
2、练习册P1/一
3、朗读课文
上一篇:认识厘米精选11篇
下一篇:《别董大》一诗质疑优秀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