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参考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参考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一篇】
摘要:高中的政治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对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成长、人格的完善、价值观的形成等多方面的培养都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逐渐深入的情况之下,如何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不仅仅是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本文就以如何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来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
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衡量政治教学改革成果的关键所在。实现有效教学,必须要以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为根本,不断强化其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对于思想政治教学来说,它与现实生活有很多交集,对于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只有提升高中的政治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实现课堂知识的有效整合,不断提升学生对于知识运用能力,以此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实现。
第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实现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为重要原则。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对于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来说,必须要充分地保证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转换师生角色、增加师生互动、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方式来实现教学,不断鼓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而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保证知识的系统性。保证高中的政治教学知识的系统性,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知识是教学的重要载体,要想从根本上提升高中的政治教学效果,就必须要从根本上实现知识的网络化和系统性。作为教师,要从知识体系的完善、知识网络的构建、教学过程等诸多方面来进行完善,从而力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盛的知识体验,让他们在教学中收获更多,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总之,保证教学知识的系统性,是实现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第三,促进实践的有效性。对于高中的政治教学来说,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高中的政治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时刻以实践能力的提升作为衡量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标准。通过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水平、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来衡量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其一,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合理选择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多元性,掌控好教材的难度,同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兴趣喜好等要素,来进行有效的课堂教材设置。首先,实现多元化的教学。从、现实生活案例等方面出发,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保证教学的科学化,为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还要善于从广播、新闻、媒体、报刊等多种形式中选取合理化的教学资料来作为教学材料,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只有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二,情境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了进一步地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从而引领学生参与其中,实现教学效果。第一,善于截取现实情境作为教学导入,用以引出教材教学内容,以此来实现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根据教材的内容来安排学生构思故事、小品等活动形式,从而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去,以此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其三,借助于现代媒体手段教学。善于借助于现代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创造条件。第一,现代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从根本上实现了图像、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这种较为直观、生动的载体形式,从根本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保证高中的政治教学有效性创造了坚实的基础。第二,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来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还可以开辟学校思政网站、高中的政治网络教学平台等,保证教学的顺利实现。其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除了教会学生基本的知识之外,必须要教会他们分析能力的方式和方法,比如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从哪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应该结合哪些方面来思考,不断地锻炼他们的理性思维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效果。其五,知行合一,增加实践教学。实现知行合一,增加实践教学,从而保证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增加高中的政治教学实践环节,可以通过校园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在校园实践中,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塑造、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来进行政治教学任务延伸,提升教学质量。第二,增设社会实践环节。在高中的政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社会调研作业,从而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知识学习向综合能力的转化,以此从根本上保证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实现高中的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实现高中的政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以学生主体性、知识系统性、实践有效性为主要原则,从而不断实现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应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带动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增加实践教学等,只有通过这几种方式来进行教学实践,才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政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二篇】
本学期以来,我担任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工作。开学初,我认真研读教材,以努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调查分析,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指导按计划采取课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自主的组织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了课题的研究。在活动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在“做”、“考察”、“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工作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以保证活动有序深入地开展。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课题,在实施过程中尊重学生的选择,生成或改变。在活动中,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吸引下,他们会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去查询信息长期这样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表达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为他们打开了想象的翅膀,也为他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了解了家乡的实际,形成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思想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以及对国家、对社会的使命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开拓视野。可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而且在思想上能够得到纯化,心灵得到升华。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而它体现综合性、整合性。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的生活能力中不断完善,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学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同时也是综合实践学科的要求,但我们学校条件有限,学生还没有完全体会到“资源共享”“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等带来的好处,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相信一定能让学生去认识多彩的社会,触摸社会发展的脉搏。
综合实践让学生走进了社会大课堂,了解学校、了解自然环境。总之,综合实践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们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条捷径,要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的大众学科,那老师们的教法必须研究的,这一条路该怎么走,确实是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一个问题展望未来,希望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进一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彻底转化陈旧的教学模式,用开放性学习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激励学生的研究功能,激活学生的研究思维。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门新兴学科,使大家明确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在新的起跑线,“我们和学生同成长”。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三篇】
今天,界湖中心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在qq群进行了第二次单元集体备课。首先由胡凡香老师上传《左右》的第一次备课,一年级的全体教师在qq群里研读,发表建议。
金秋飒爽,我们收获着秋天的金色,收获着集备的热情。我们的集备研讨却如火如荼,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对第一次教案的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当学生说出多种数数的方法以后,教师可适当点一下,告诉同学们,将左右位置多联系生活中实际,除了上下楼梯少先队行礼,还可以将走路靠右行等多个生活小常识介绍给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教学,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是数学。
这次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们在充分研读教案的基础上进行思索,提出不同的'见解,让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又上了一个台阶。这样的集备,我们虽然不能面对面,但是我们可以在群内零距离交流。集体备课以来,我组教师普遍认为:集体备课效果不错,收获颇深。每位教师毕竟能力有限,这样可以互相促进、互相提高。另外,这样就能节省很多时间,我们就可以干更多的事。学生好象也在教师集体备课的影响下,开始了原来没有的活动:打破班的界限交流,问别班老师题等。
总之,一年级好象真的成为了一个整体,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一个积极向上的整体。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四篇】
综合实践活动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接下来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计划,欢迎大家的借鉴阅读!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走进校门,他们对学校所有的感觉都是新鲜的,更希望学校生活能带给他们更有趣、更有意义的事情。这个年龄的孩子玩心还是很重,对待学习没有一定的认识,只是年龄到了该上学了,并没有觉得应该多学点知识,所以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
二、指导思想。
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去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三、教学目标。
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认识、体验、发现、探究、操作等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进而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为:
1、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的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
4、养成劳动观念,形成一般劳动技能。
5、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6、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四、基本要求。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一种变革,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在于让学生获取多么高深的研究成果,而在于让他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一种积极的学习体验,受到新的方法的熏陶,从而改变长期以来习惯的偏重知识接受的学习方式,实现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
2、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由于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学习内容大多来自学生周围的现实生活,许多问题自身带有很强的综合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自然要求学生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综合运用这些知识于问题解决过程中。
3、注重过程。淡化知识目标,强调对过程的参与、理解与体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大特色。/,注重学习者对过程的参与和在过程中的表现,都应是研究性学习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对研究性学习而言,学生的广泛参与就是目的,在过程中获得了积极的体验就是成功。
4、强调开放。综合实践活动和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过程、评价诸环节都呈现出很强的开放性,为师生自主选择活动和创造性地设计、组织、实施、评价活动留下了必要的空间。
5、重视师生互动。研究性学习要求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教师不再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将预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再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教师发出的指令。在开放的情境中,师生将共同作为课程的开发者、创造者和实施主体,依赖自己的智慧和创意,在交互过程中共同构建课程的内容,设计实施的方案,完成课程的评价。
五、教学重点、难点。
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形态,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的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它与其他课程领域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了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学期,教学重点是:
1、与读书活动整合。
2、与语文教材的实践活动结合。
3、走进校园文化。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五篇】
案例背景。
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动、天真可爱,他们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他们往往把1篇课文读准确、流利都很费劲,更谈不上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了。并且,低年级学生的倾听习惯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营造一个温馨的课堂氛围,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愉快地学习,同时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健康地成长。
在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课文《青蛙写诗》的教学中,我以鲜明的图画、生动的诗歌、直观形象的课件为载体,将阅读和识字教学相融合,立足学生丰富的生活,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助别人时的快乐和青蛙得到帮助时的快乐,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美,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
案例描述。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张秋生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他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与省略号,巧夺天工地组合成了青蛙的一首诗,让人浮想联翩。本文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中如何从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现摘以下几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
生:青蛙。
师:同学们快看:(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绿绿的荷叶。生:我看到了粉粉的荷花。生:我看到了很多黑黑的小蝌蚪。
生:我看到了大大的池塘,池塘里有蝌蚪,有荷花,还有小水珠和小鱼。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都知道说完整的话了,真棒!青蛙听见了你们诗一般的语言,可高兴啦!看,它手舞足蹈的,也想写诗了。
师:(课件出示下雨图)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写了首什么样的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
(导入环节,犹如一台戏的序幕。利用课文情境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讲故事般引出课题,学生在愉快地情绪之中入情、移情、陶情。)。
片断二: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师:(出示课件)快听:嘀嗒,嘀嗒„„什么声音?
生:下雨的声音。
师:(课件出示: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听老师读这个句子,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老师读句子)。
生:我感受到雨点很小。
生:我感受到雨点落下来很轻很轻。
师:想象一下,这小小的雨点儿轻轻地落下来,它们会落到什么地方去呢?生:雨点儿落到草地上,小草湿湿的。
生:雨点儿落到小花上,小花的花瓣上有一个一个小小的水珠。生:雨点儿落到池塘里,小鱼很高兴。
生:如果我是小青蛙,雨点落到我身上,我会觉得凉凉的。生:我会觉得痒痒的。生:我觉得真好玩。
生:我会很高兴,会跳来跳去。生:我会唱歌。„„。
(利用课件,创设情境,把孩子们带入情境之中,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片断三:创设情境,分角色表演,感悟童趣师:青蛙要写诗了,看,哪些朋友来帮忙了?
生: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教师贴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的图片)。
师:它们都帮了什么忙呢?
生:小蝌蚪当逗号。(师贴“逗号”图片)生:水泡泡当句号。(师贴“句号”图片)生:一串水珠当省略号。(师贴“省略号”图片)。
师:同学们看看黑板上的图片,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生:因为小蝌蚪的样子和逗号很像。
生:因为句号是个小圆圈,水泡泡也是圆圆的。生:一串水珠长得和省略号很像。
师: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都很热心,都要帮助青蛙。想一想,它们会怎么对青蛙说?青蛙又会说什么?把自己当做小蝌蚪或者水泡泡和一串水珠,走到青蛙面前去说一说吧!
(师拿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和青蛙的头饰,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案例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会观察自然景物,会根据生活实物和已有的经验进行想象,还会通过同伴的讨论进行想象,他们对生活充满着想象。
《青蛙写诗》选自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一首轻快的儿童诗。作为新教材的新篇目,突出想象这一主题,语言富有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教学时,我用精美的图片和生动、形象的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创设了一些情境,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他们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想象结合起来,畅所欲言。并且,我采用“情境代入法”,让学生把自己当做课文情境中的一员,去感受雨点轻轻落在身上的滋味,去感受主动帮助别人和获得帮助的快乐。我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小青蛙,想象会写出怎么样的诗。孩子们都乐意做那只快乐的小青蛙,都愿意做一回小诗人。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他们常常会给课堂带来一些“出其不意”。
很多时候,课前预设同课上生成是不相符的,它需要灵活的教学机智来很好地完成。在课堂上,我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做好他们语文学习的引路人。我尽力使每个孩子都有说话的机会,并且对孩子的发言给予中肯的评价,如“你的语言像诗一般优美”、“你能把句子说完整,真好”、“你很会想象,真好!要是能把句子说完整,就更好了”„„这样的评价,给孩子们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时也引导他们说完整的句子,把句子说得优美。
一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往往是一节课刚过一半,学生就开始感到疲惫,有的人走神,有的人自顾自玩耍,让老师十分头疼。但一年级孩子又特别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参与一些游戏活动。在教学《青蛙写诗》时,我设计了“分角色演一演”的活动,不仅缓解了孩子的疲惫,而且大力发展了他们的语言,可谓一举两得。
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了许多不足。表现在:
1、朗读指导太少。在讲解标点的时候,我顺便提了一些标点的作用,看到标点符号后怎样停顿、怎样读出不同语气。范读几遍后,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错,立时能读出些许感觉来,只是下一次再读,很容易回到老样子,真是令人发愁。
2、合作学习没有引起我的重视,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分角色演一演”这一环节,我认为他们太小,不会合作和讨论,自己做主叫了一些孩子上台表演,另外的孩子只有看的份。课后,我想老师要是不引导,孩子就永远不会,有时我太低估孩子的能力,其实他们经常给我带来惊喜,所以我今后要多为孩子们创造展示能力的机会。
纵观一堂课,我有得有失。让我为之欣慰的是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他们把“逗号、句号、省略号”与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对于青蛙写成的那首诗,全班的孩子畅所欲言,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编得合情合理,富有童趣。孩子语言的发展也让我惊喜。刚上一年级时,他们词汇量匮乏,说话没有条理,语序混乱,常常不能把话说完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引导,他们不仅能说完整的句子,还能发挥想象,把句子说得那么优美。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都是黄金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为学生创设说话的情境,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帮助他们发展和积累语言,是教学任务,更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语文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愿意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断努力。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六篇】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明确,学习动机强,动手动口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县城地区,学生的视野宽阔,见识广,认识事物的能力强。
二、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6个主题,分别为:1、爷爷奶奶的生活2、养花。
3、树叶的学问4、我们讲卫生5、家乡的天气6、妈妈的一天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三、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活动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它的总体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感受父母小亲的爱,对父母怀有感恩的心。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必将彻底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落实素质教育,培养新时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六、教学措施:
1、以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文献资料、搜索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实验,求证等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
2、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设计学习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开发性,着重解决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它强调操作性,针对性,更注重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3、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体验性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积累和文化积累为目标,参与、访问是体验性学习的基本活动方式。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七篇】
一年级的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可以通过实践课一方面要带领孩子走进有趣的活动中,另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形成正确的规范和习惯。以下是本站网友为你精心分享的“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参考10篇】”,希望你喜欢。
为了贯彻新的课程标准,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具备健全的价值观和负责的生活态度,具有创造意识,善于发现和探究,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一、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充分展示自己才干。
(2)培养学生围绕一个主题,学会必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会搜集与处理资料。
(3)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学会写研究报告。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将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与丰富的课内活动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教学活动是引导儿童自己去感受、领悟、表达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3、社会实践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对周围事物产生探究的欲望,增长社会的沟通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有集体主义精神,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调查、访问、分析、综合、社交、表达、写作等多种能力。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
二、活动内容:
《生活中识字》、《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为了认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整合”,注重“实践”,突出“开放”,关注“过程”,提倡“民主”,积极进行专题研究,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促使我校课程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特拟定本期。
教学工作计划。
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学期不仅要进行实践活动,更要在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实践研究。同时也将结合校本课程、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开展相应的学习研究。
二、教学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在活动中逐步养成具有基本的生活,劳动能力,观赏和辨别的能力,同学之间互相间的交往、协作能力,逐步的观察分析,采访、调查等能力,以及能初步掌握对小课题的研究、探索、实验的方法,把在各科中学到的技能,在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同时又不断增加知识,拓展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选择、认真准备每一堂实践课活动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在实践课堂中通过动手、动脑,有感悟,有收获,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开展体验活动。为让学生的体验活动不留于形式,更有实践意义,改善体验条件和体验方式,让学生活动更多更贴近生活实际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管理、评价更到位。
3.认真开展小课题研究。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让更多的学生参与研究,学会寻找问题,研究问题,结合实践体验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更大范围地做好小课题研究工作。
四、教学进度:
时间教学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学生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综合实践在他们眼中就是一张白纸,我们年级采取的策略是: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本学期我们做了如下工作。
一、实践。
首先,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与实施小组,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并按计划开展了多次学习与研讨活动,进一步强化了课程理念,明确了课程实施方向、组织形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要触摸时代脉搏,学习鲜活语文,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是“我们旅游去”“巧手剪剪”两个专题进行研究。学生进行了六次小活动,将最美的照片、最美的画和最喜欢的食物进行了介绍。用自己的小巧手进行了剪报、识字小报和拼图活动,在动手动脑中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第三,我们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一些实践活动,需要得到社会、家长的支持与合作。为此,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使社会及家长也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十分必要和及时,为此,我们营造了课程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具体操作中,我们的家长非常重视,给孩子良好的引导。
二、思考。
回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引起了我们的几点思考: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过程中,如果完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而独立自主地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则会影响课程实施与管理的有序性,影响学生研究的深度和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如果是教师为学生预先选择并设定研究主题,则又将遏制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从而影响学生对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如何使两者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2、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确区别于传统的“兴趣课”、“自然课”、“制作课”等,我们如何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加强“实践”体验,真正使教师和学生“活动”起来,将要作出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3、对于课程的管理与评价,如何做到科学、有效、持续,需要我们的思考和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4、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面,特别是一些有困难的学生?如何把评价工作做得公正、全面?操作起来简单可行?这都是我们今后要解决的问题。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八篇】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加市综合实践中心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对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本学期,中心教研组组织开展了六次教研活动。每次我都能按时积极地参加,认真学习省综合实践暑期新教材培训指导思想,认真领会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认真听课评课,认真参加综合实践课例交流。特别是在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就上一学期组织学生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情况,向全市综合实践教师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做了经验介绍,获得大家的好评。
这学期,三年级开设了综合实践课,我能和刚接手这门课程的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能和年级组内其他教师加强联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整合,增加了与家长的联系,将这门新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尽个人的领悟做好宣传工作。
资源包中安排了四个单元的实践内容,我根据每周一节课的有限课时,根据学生的需求,确立了“漫话交通工具”和“与书为友”这两个单元为本学期的实践活动内容。我制定了教师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案。在组织每一次的活动前,做到有引导;在活动中,做到跟踪指导;在活动后,安排展示交流。实实在在地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学生从中获得体验,获得感悟。例如,在“漫话工具王国”这一单元,学生有去修车铺去调查自行车、摩托车的部件、构造的,有去公交车站点看路牌、调查公交车线路的;有去搜集交通安全标识的……当学生个人或是以小组的形式展示成果,获得奖励时,真正获得了参与实践的情感体验。
本学期,在市中心教研组的要求下,我在组织实施选定的“与书为友——学会读书”这一实践内容时,建立了综合实践网站。带着“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每一个学段都要有一定的阅读量,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落实课程标准,仅仅在课堂阅读是不够的,必须要从课堂向课外拓展,使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如何在阅读中获得收益,这要有阅读的方法,才能产生量和质的突破,才能获得真正的情感升华。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是要使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这样一个设计意图,我确立了实践活动目标(1、学生在“热爱中华文化,博览群书,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结合,提高人文素养”主题思想的影响下,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亲历亲为中丰富知识,学会读书的方法,提高读书的质量。2、学生在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了锻炼。),安排了主题实践活动内容(读书调查、摘抄欣赏、名人读书、读书名言、、课文资料、读书心得、实践体会),认真地落实活动实施的每一步。比如,学生全部注册,经历了近一个学期的过程。
通过建立的综合实践网站,学生有着浓厚的兴趣,即使元旦放假在家,有的学生还自发的上网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如,学习并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通过上网下载、链接,扩大了阅读量,学会了一点对资料的收集处理的知识,电脑操作的熟练程度得到明显提高。从情感体验上,每一个孩子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认识。本次在市综合实践网站评比中我校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总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较之以前,质量上有明显的提高,这来自于学生在实践中能力锻炼的进步。在市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我还应继续努力,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九篇】
幼儿教师带领幼儿做拓展活动的指导方案也属于一种教案。以下是“一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综合活动课教学案例”,希望给分享的“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参考10篇】”,引导学生到室外寻找春天,描绘春天,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活动感受春天的景物不仅美好,而且充满活力,从而产生热爱之情。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口语交际能力。
1、课前让每个学生带好画夹及水彩笔一盒。
2、用学过的词语表达春天的美好,并大胆想象及迁移法画出春天的美景。
生:好。
1、到植物园里找春天:
师:明媚的春光无处不在,现在我们一起到植物园里去找春天,十分钟后再来共同讨论。
生自由地找春天:
生1:我找到春天了,它在粉红色的花瓣里。
生2:春天在嫩绿的草地上,你瞧,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多可爱啊!
生3:我也找到了春天,它悄悄地爬上了柳梢,你们看,柳枝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呢!
生4:春天来了,植物园里的桃花、梨花、杏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竞相开放。
学生自由地找春天,情不自禁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从而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语文就在我们生活的空间里。学习语文就是把自己看到的东西,具体地表达出来。
2、在田野里找春天
师:在学校的植物园里,小朋友们找到了春天,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到田野里去找一找春天,我想你们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学生随着老师一块到了田野,自由自在地寻找春天:
生1:老师,我找到了春天,你看,田野里的油菜都抽苔了,有的已经开出了一簇簇黄色的小花,吸引了勤劳的小蜜蜂呢!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生2:老师,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瞧,田野里的麦苗长得更绿更壮了。
生3:在田野里的小路上,我看到了过完冬眠的青蛙了,它蹦蹦跳跳,还呱呱地叫呢,好像也在赞美春天的美好。
生4:我也找到了春天,路边的'树枝上几只小燕子正在交谈,小黄鹂也快乐地唱着歌。
………
在植物园找奏春天,他们感到轻松愉悦,在田野里他们的视野更开阔,观察的事物更详实。因而对美好的春光描述的更详实。
3、到河边去找春天
师:小朋友们,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可爱的春天让人心情愉快,趁此时机我们赶紧再到河边去找一找春天吧!
生1:老师,你听小河流水的声音,好像说:春天来了,我们由冰化成水,哗哗哗,多自在呀!
生2:大家瞧,河边的树林里全绿了,我们走在里面,好像进了绿色的海洋!
生3:老师,我也找到了春天,你看远处的山明朗起来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找到了春天,我想,现在在每一个小朋友的脑海里都有一幅五彩缤纷的春景图,你们想不想把它们展示出来给大家欣赏?那么,就把彩笔拿出来赶紧画吧!
学生拿着画笔自由作画。
此活动主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春,在寻春的实践活动中真正感受春天景物的特点,为下面作画作铺垫。
师:完成画的学生把画展示给其它同学欣赏,再讲给大家听
生1:我的画中间是一条河,冰雪已经融化,河水发出哗哗的声音,河的两岸花红柳绿,远处草地一片嫩绿。
生2:我的画里是美丽的田野,远看田野里黄绿相间,像春姑娘漂亮的衣服,那黄的是油菜花,绿的是小麦,近处的菜花上有两只小蜜蜂,田野上有几只小燕子在飞舞呢!
一年级的学生能把一句一句的话变成一幅幅画,实现了把“文字”变成“图画”的飞跃,由此可见,学生的感悟、理解、绘画能力都相当棒。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春景图都很美丽,从你们的春景图中,老师已感受到小朋友们心中的美丽的春天,最后,让我们用“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赞美这大好春光吧!
此活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都参与去寻找描绘春天的活动中,让他们将形象感知的画面变成积累的语言材料后,再让学生把“话”变成“画”。学生在兴致盎然的氛围下,观察自然,学习语文,使用语文,既做到了学以致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观察和语文实践能力。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学的案例分享【第十篇】
a、知识与能力:
1、认识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相关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3、形成初步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b、过程和方法:
1、在自由读、分角色读、为动画配音读、理解读中读通、读懂、读好课文。
2、朗读发言时仪表大方,声音响亮,表达时语言清晰流畅。
3、学会圈圈画画,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c、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表达与倾听中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完善自己。
2、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3、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感受与人友好交往、合作的乐趣,在交际中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好的人际关系。
课前预热:看词学声、做动作。(课件)。
一、呼唤雨点儿,引入新课。
你喜欢这些雨点儿吗?快和它打个招呼?、注意:“雨点儿”只能发作两个音、
二、学习第一段,练习朗读。
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你们帮我一起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原来是(课件:出示句子)。
读一读。注意:、“云彩”、“下来”读轻声。
再读一读课文,边读边做动作。
三、朗读对话,引导质疑。
(课件)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雨点儿从云彩中飘落下来,半空中,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在说悄悄话呢。读课文2、3、4节,画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在说些什么,并练一练该怎么读。
(课件:对话部分变色)引导学生明确哪些是大雨点说的话,哪些是小雨点说的话,哪些是提示语。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是大雨点儿,你们来做小雨点儿好吗?“你呢?”读得真好听,把问号读出来了。大雨点还想听一听,哪颗小雨点儿问得最好听、最可爱?我听明白了,原来是你们在问我()。
我们来换一换好不好?继续读。
(课件:雨点儿对话的动画)为动画片配音。(头饰)。
(实物投影)练习:现在我们发现:小雨点儿要去、),大雨点儿要去。
1、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2、有花有草的地方。
说说:这分别是怎样的地方。(图画出示:这就是有花有草的地方,这就是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四、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小雨落下后的变化。
第5段)读一读课文。
要是能把这些变化换一种方式表现出来,比如画下来一定也挺不错,想试一试吗?好,希望自己像小雨点儿那样去有花有草的地方的同学拿好课本和水彩笔到这边集中,大雨点儿们请都飘落到这边。不久,小雨点儿飘落的地方,大雨点儿飘落的地方、然后拿出水彩笔画一画。(配乐)。
画好了吗?好请展示你们的作品。请你说一说:我是,我去过的地方,(雨水冲洗了灰尘,颜色更清、更艳;有不少草从地下钻出来,不少花开放了;喝饱了水,挺起了身子更有精神了)(适时进行句式训练:从来。)雨点儿看着这些变化,心情怎样?读一读句子。
有个小朋友在电脑中也画了,想看看吗?(课件:播放动画)。
那些花儿、草儿一定很感谢雨点儿们,他们会怎么说呢?谁能帮他们把感谢的话说出来。(带头饰表演说)。
雨点儿们又会说些什么?
练习朗读(播放背景音乐)。
要是你也是一滴雨点儿,你想去哪里?
五、复习生字、新词。
课文中的新朋友搬进了新家,现在他们正在举行联欢晚会,欢迎你也参加,你想去吗?行,进门总该和他们打个招呼,要是叫错了他们的名字可是件很不礼貌的事。我们先来准备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同伴求教。(开小火车)(课件:一个一个出示新词)。
聚会结束了,新老朋友排着队和我们道别,我们再和他们打个招呼,说声再见。(读下面的儿歌)。
从天空里。
飘落下来。
像好吃的果汁。
树儿花儿都喜爱。
都张开嘴巴在喝它。
这样才能快快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