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精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一篇】
首先,在学习“玲”字的时候,考虑到“玲”字组词对孩子来说有点难度,就出示“小巧玲珑”一词让学生认识,但我只举了一个例句,孩子可能还没完全明白什么是“小巧玲珑”;“端详”一词对二年级的孩子确实有难度,所以我找了另外两个对比较鲜明的.词“张望”和“注视”让学生作比较,讲到端详一词时,我并没有做到引导孩子理解这个词,而是通过做动作、举例句让孩子理解,这个过程并没有实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其次,在引导孩子体会人物心情变化,有感情朗读课文时收效不大,我没有更好地让孩子体会到爸爸和玲玲的心情。
最后,孩子在回答什么是“好事”和“坏事”时,我没有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说出答案,而是急于让孩子说出正确答案,导致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好地理解。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二篇】
二年级的教学应注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我的语速太快,虽然讲了一大堆,却只有十几个好一点的学生明白了,其后果就是好的越差,难怪我总会教出两极分化特别严重的班级来,这一点上蒋老师就比我做得出色,她很善于用孩子们能接受的方式和语速来讲课,一步步很扎实。所以,永远不要被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迷惑,充分考虑到全体学生的接受能力,用能使最差学生明白的话和语速来授课,才是明智之举。
像了解自己的右手一样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然后安排你的教学。一个班几十人,程度差别很大,但会有个平均植和共弱点,前者告诉你学生学习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你的教学水平高低;后者则是你选择教学方式的依据。例如:期中考试后,我发现班里学生拼音巩固都不是很好,同时形近字、同音字也难以准确区分,相反,写话部分却表现出了他们灵活的思维能力,因此,考后的教学中就要有意识的加强拼音和生字教学,而训练学生写说的教学相应的就减少了。
让学生在读文中学会抓重点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乃至运用。虽然大纲中的低年级教学重点在生字词,老教师们也认为抓好生字是根本,但千万别把这作为放弃让学生解词的理由,否则吃亏的.只能是学生和自己。借助字典中的解释来解词是比较傻的一种办法,除非碰上诸如“地质”一类很抽象很专业的词语,否则千万别指望字典中的饿解释能帮助二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词语,更别提记住和运用了。解词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情境、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其次可以造句、找同义词等。
朗读教学要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激发学生与主人公或者作者的情感共鸣,切忌告诉学生或让学生说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这一段,只要把重点词语理解到位,学生读懂了,再加上你的一点巧妙点拨和激情感染,自然会水到渠成。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置要以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为目标,不要问一些一眼就弱智问题。教学中,课本上能看到答案的问题不问,与课文毫无关联的问题不问,有重复嫌疑的问题不问;相反,能作为引起下文的问题要问,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问,能激发学生探讨兴趣的问题要问。
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正是识字写字的重要阶段。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我以前没有深刻的意识到,所以并没有想到怎么言传身教。在板书生字时,忽略自己没有严格按照要求书写。我今后要教好学生写好生字的最基本的步骤――规范书写。
一个学期即将过去,在这个学期中也有不少存在教学上的偏差。由于经验的不足,同时上课前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于是造成了教学生字是方法单一,过于死板。教学不仅仅只限与一种方法,而是要以多种方法结合,同时上课时尽可能做到抑扬顿挫,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喜欢上这一门学科,这样学生就会自己主动的去学。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同样,教学也是如此,上好一堂课也要做充足的准备,在上课之前你就要想好这堂课要让学生学到些什么,要为这个目的而教,要合理安排这堂课的时间及顺序,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所教的知识。当然课堂上也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要求老师随机应变了,不是一定就要按照预定的思路,而是要及时的调整,同时,二年级的学生也是七八岁的孩子,难免也会开小差,所以老师也要随时注意学生是否认真听课。
总之,这个学期在教学上的得与失。我收获不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特作反思如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24字教学模式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成功、成才之门。24字教学模式需要加强老师之间的交流、探讨。多组织研讨和现场听课、评课等活动,这些使得这一模式理念真正体现在课堂教学,扎根于课堂教学中,作用于每一个学生。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交流对话中大家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思路被打开了,思路又指引着出路,出路又决定课改教育的前途。
改进措施:
1、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通过自己不断地努力,尽早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3、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情境,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习比较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辅导,鼓励他们,激励他们树立学好语文教材的信心。
5、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在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够有所改善自己,我会和学生一起,不断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三篇】
《我是什么》虽然是1篇科普文章,但却描写的生动活泼,充满童趣。文章用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画出水的各种形状。文中不点明我是水,更增加了趣味性。教学时我重视了以下几点: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挑选自己爱好的文中角色(云、雨、雹子、雪)读有关的句子,把自己当做那个角色,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课文,融入课文。为更好的知道课文做好铺垫。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动词来感受它们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表演出来。同时又结合演示,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文章用词的准确。然后渗透到感情朗诵上。我又请男生读雹子的句子,女生读雪的句子,体会雹子的力度,雪的'轻巧。
在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先让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式自由读,再通过读、说、演等各种情势,充分知道课文。学生自由读,教师指导读,读得好的同学读给大家观赏……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朗诵爱好,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离不开具体形象的支持,当学生通过读课文知道了水变成汽的进程后,我又通过课件演示,把深奥的自然常识变得浅显易懂,加强了教学成效。在教学中,我还注意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帮助学生知道课文,是他们知道了课文写的“我在池子里睡觉,在……舞蹈、唱歌、开大会。”中“睡觉”是水安静的样子;“漫步、奔跑”是水在活动;“舞蹈、唱歌”是海水在翻动及它发出的声音。“开大会”是指水很多,百川入海嘛。
学生通过课文学习,遭到了环保知识的教育,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回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省用水,保护环境。
最后,在课程终止之际,我又布置了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画一画水的变化,并注上说明文字。是学生的课堂所学得以延伸。
当然课堂也有不足之处,个别同学还没有完全融入课文的学习当中,多是积极性调动还不够。在教学水的不同形状是还可以渗透一些写作技能。
总之,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四篇】
《回声》这篇课文是1篇科学童话故事,非常有趣,同时回声这一现象,学生也有感受。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第4自然段,这一段讲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课文从这一自然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我运用课件,化难为易,变抽象为直观,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效果。
具体操作如下:先让学生自读课文,与同桌交流回声是怎样形成的,指一名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然后要学生从书上找出描写回声的句子。接着,教师打出课件:随手扔起一颗小石子到水池里,要求学生观察、口述水面的`变化:池里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池塘岸边,又荡了回来。最后,要求学生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口述过程,展示课件,想象回声并反复进行。由于学生对回声原理了解清楚、透彻,很快地就能把这段课文背下来。
展示课件,展示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五篇】
可取之处:
一是,通过自己的精心准备,课堂上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教学过程有条有理,教学活动一一进行,各个环节有顺。
二是,每个环节的过渡非常自然,不留痕迹,老师的提问恰到好处,学生回答问题积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三是,应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平时上课不认真的学生也被吸引了过来。就这一点,我觉得有可能的情况时,可以天天使用电教手段来上课。
不足之处:
例如,课堂上使用的课件,只是一个表格和三句话,这样课件太简单了,在课堂中我认为是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如果能再加上旺嘉在寻找幸福鸟所遇到的困难的画面,是动画就更好,这样将使课文内容变得形象化、生动化,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有一点值得改进是,小组合作学习有待加强练习,这堂课上,小组合作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了,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
通过这次备课和上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课不怕上不好,也不怕上不好课,只要你肯用功夫,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是一定会有提高的,而且会越来越好的。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六篇】
本次练习共安排了5个板块,有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本次练习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的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一个很好的教材,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能养成说话姿势的习惯。
书上配以三幅情境图,分别表现了几个孩子在不同情境中不得体的说话姿势。课堂上,我先用自己作例子,做了一个很难看的姿势给孩子上课。许多孩子都在用惊讶的眼光看着我,我立刻追问:你们为什么这样看着我啊,有大胆的孩子就说:老师,你平常上课的时候不是这样的,你还经常教育我们,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今天你自己却做不到了。于是,我乘势揭示了今天的学习任务,孩子觉得很有趣,立即打开书本,积极地投入到讨论的行列中,大家各抒己见,都发表着自己的观点,分别对这三幅图进行了分析,并对错误的说话姿势加以纠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孩子经过思考、讨论、交流这一些列的活动,亲身感受到说话时候的姿势是那么重要,在任何场合,都应保持正确的说话姿势,正当文明的好学生,可想,一堂好的课,是不需要多说的,老师的.一言一行足以给孩子启示,老师是学生的榜样,这话一点都不假。
当然这样的说话训练课,也并非一朝一夕,应当贯穿于整个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就是在今后的口语交际的教学中,都应该落实这一要求。我们应引导学生去观察自然,做好生活积累,注意日常的言行举止的修养,不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七篇】
《假如》一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3课。本文是1篇文字优美、情感丰富的儿童诗,主要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博大而纯真的心!在设计本课教学过程时,我将阶段训练目标、本课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有机整合起来。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这是低年级识字的目标。《假如》这篇课文共有1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是8个,只认不写9个。激发孩子识字欲望,随文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采用多种方式识记字形。如,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拉—泣、摇—遥、藻—操);用加偏旁的方法识记(寸—寻、良—食、建—健),并运用生字组词、说话。课开始,借助神笔马良识记“良”。教学时,通过四读文本,随文识字,一读,遇到不懂的字多拼读;二读,遇到生字记一记;三读,随文请出生字;四读认字读书。四次与文中生字亲密接触,达到最佳的识字效果。随文引出生字之后,进行“听音点字”“认读”等游戏,并将生字放入语言环境中进行巩固复习,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书写前,引导学生观察本课要写的八个字,先找一找容易写错的字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在学生观察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写字指导。容易写错的字有:“哭(少点)、食(最后一点写成捺)、体(少横)”。记忆易错字,可以引导学生编顺口溜,如,“一只小狗两张嘴(哭)”。不容易写好的字是“操、场”。“操”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写好,而写好右边的关键是把上面品字写好。写“品”时,三个口要小而扁,要给下面的木字留出位置。“场”字的书写关键是要把右边的横折折折钩写好:横宜短,第二折要与横平行;第三折要向里收。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就是要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让学生有感情的读,有体会的读,以求达到与文本的共鸣;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师生合作读、听电脑范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法让学生与文本亲密的接触,对文本有更深的认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我播放动画片《神笔马良》,让学生也想拥有梦寐以求的马良的神笔,“假如文中的小朋友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孩子们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去文中看看啦。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课文下面树叶里的拼音。
课标强调,语文学科应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为重点。我提取了第三小节作为重点讲解,创设情境体会西西的不幸,并通过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更能入情入境地读出对西西的不幸,从中体会小作者对朋友的关爱。此时,学生对阅读文本有了企盼和渴望。在教学中我再现文本的场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文本,并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读懂文中的人,读出特有的情。这样既满足了学生个体的情境体验,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的习得,最终的目的是表达。记得一个外国作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诗人。是的,儿童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在上课交流的基础上,让他们也仿照作者的样子,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一首小诗,或者用手中的画笔画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八篇】
在研磨的课堂中,反思我的误区:
一、背教案上课,忽略了课堂的生成。
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如果教师忽略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东西,教学处于静态化、程式化。一次次失去了培养学生发展的机会。如写“食”字前,“食”与“良”作了比较,学生观察了这两个良字的不同,在写的时候,我还是按照以前的习惯把“食”的最后一笔写成捺,学生发现以后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觉得不好意思,立刻把它擦了。
其实可以利用这个生成,及时表扬这位同学,并让其他同学也来观察,老师写的“食”错哪儿了?让学生对“食”字的写法有更深的了解,以后养成善于观察发现的好习惯。有如,我写完“场”字时,学生说:“老师您写得好漂亮。”我当时只是笑了一笑,没有总结我写得好的原因。如果我当时这样说的;“谢谢您的夸奖,老师写字的时候做到了:
一、观察字形的特点,注意关键的笔画。
二、边写边思考每一笔该从哪起笔。
三、对照检查。也就是平时老师强调的一看二写三对照。学生会因此有启发,课堂也会因此更精彩。
二、课堂浪费,不懂得取与舍。
我采用随文识字,遵循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四读”文本,识记字的音、形、义,但教学方法还是和一年级时一样,目标没有更好地提升。记字的方法学生已经积累了,就不用再去教学生如何去记忆,可是还是在识记字形方面浪费了很多时间,我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发现、用自己的方法去识记。二年级了,不在是只是识字了,应该学会迁移运用,学会用生词说话,在环境中识记。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为了保证课堂时间,总喜欢叫一些优生回答问题。其实中下面的学生更值得关注。又如,有些环节可以要也可以不要的,尽量不用,尽量多一些时间让学生识字、写字。
三、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
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教师讲得多么的精彩,而是检查学生学得如何。教师一味地按着教案来上,每一个环节的时间算好了。备课的时候忽略了学生,上课的时候也是为了完成一节课而上。学生再也不是学习的主人,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样课堂就留下了很多遗憾。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九篇】
虽然是1篇科普文章,但是却描写得生动活泼,充满童趣。作者运用了第一人称自我介绍的方法以朴实而生动的语言,讲述了水的变化及其利与害,描绘了水的各种形态。文中不点明"我"就是水,更增添了趣味性。
在学习课文时,我具体用了如下方法:。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写的,并且抓住了水是会变化的这个过程。为了突出这个"变",我采用了学生很感兴趣的魔术来吸引大家。给大家介绍一个魔术师,让学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这个小魔术师是谁通过设置一个悬念,学生的心紧紧攥住,急切想知道是谁,具有撩拨好奇,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与本课最后一句: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什么互为呼应。通过读课文,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感知课文大意,猜出了是"水"。让学生明白了小魔术师就是"水"。在讲课时我把自己也融入到课文,和学生一起进入这个角色,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让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中,把自己就当成"水"跟大家一起变魔术。这样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了学习状态,深入理解课文。
识字对于低段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好字词为今后读好课文,开展有效阅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是机械单调的识字方式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形成严重的负面效应,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因此,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识字认词。魔方识字,开小火车,找朋友,读文识字等,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主动识字,不亦乐乎。
在教学云变成雨,雹子,雪这一段时,我抓住了"落,打,飘"三个词感受雨,雹子,雪的不同特点,让学生加动作把动词表示出来,进一步理解这三个动词的含义,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使整堂课声情并茂,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自己仿佛也成了千变万化的"水":先乘着阳光在空中飘浮,连片成云;遇冷凝结,或为雨,或为雹,或为雪;然后渗透到有感情地朗读上,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雹子的力度和雪花的轻盈。
不足之处:。
1.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学生朗读的形式还应再多一些,例男女生读,小组读,开小火车读,同桌等等,通过采用不同的形式一方面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便于更好地巩固生字教学,为词语教学和理解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2.教师的评价语还应在丰富一些,同时对学生的上课表现的评语还应在具体而又有针对性一些,以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提升【第十篇】
本案例中,教师从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到点拨学生想像画面,再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一直到最后鼓励学生朗读背诵,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教师没有一点师“牵”生的痕迹。教学自始自终处在一种学生要读、愿想、抢说、乐背的良好氛围之中。教师大胆放手让二年级学生去自读自悟这段话,让学生独自走进文中,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学生在对话的过程中,各自构建起自己独特的阅读表象,产生了富有个性的阅读体验。教师始终遵循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学生是阅读的主人,阅读是学生自主的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的体验与理解。正是有了上述的认识,教师才能放的`开;也正是有了教师充分的放,学生才会有自读自悟的机会,课上才会产生多姿多彩的独特感受与体验。设想一下,学生若是在老师问题的牵引下,还会有机会尝一口河水的味道吗?阅读教学中教师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老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同时也是阅读课堂上学生的另一个主要对话对象与合作伙伴。课堂上,教师只放不收,学生便会放任自流;只收不放,学生便会亦步亦趋;能放能收,学生才能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若是能做到“尽职而不越位,出手而不牵手”,学生就会有更多的自主阅读的时间与空间,在与教师、文本之间不断的对话过程之中,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形成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