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推荐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推荐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精选5【第一篇】

《秦兵马俑》是1篇状物类说明文,生动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赞美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对光辉灿烂的民族雕塑艺术的热爱。

这篇说明性文章在语言表达上,有如下特色:

1.巧妙的过渡和“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条理清楚,说明要点清晰。

2.运用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和分类别介绍等说明方法,介绍由“面”到“类”。

3.通过四字词语和准确生动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想象,展现秦兵马俑的形象和特点。

教学目标

1.自学7个生字新词,认识1个多音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巧用过渡,概括要点。用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学习运用准确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现秦兵马俑的鲜明特点。

3。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灿烂和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设计思路

整体把握,板块推进,突出重点,注重激趣。

分享“课前预学”:激发兴趣,抓住语言特色表达——四字词语,正音理解,唤醒积累。

理清“说明要点”:说明文学习的关键所在。

体味“说明方法”:体味表达的效果,方法各异。

前两种比较简单,“列数字”读中体会,“举例子”只需点拨,“作比较”则是强化实践。

实践“说明方法”:学以致用,方成能力。《埃及的金字塔》便是最好的素材。

语文“自由超市”:兴趣出发,关注积累,引导实践。

教学过程

一、分享“课前预学”

1.导入:本单元共有3篇课文,课前,我们进行了“单元预学”。

好多同学搜集了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出示几幅兵马俑图),谁愿意与大家分享?

2.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夸一夸秦兵马俑吗?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

读一读,如有字音拿不准,或意思不明白的,可以查工具书,或问同学。

(1)出示:

古代打仗时,四匹马拉一辆兵车,一辆车上3人,车后步兵97人,共100人,称为“一乘(shèng)”。那么,“战车千乘”意思是什么?

(2)请读这句话——

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刚才,“兵俑、马俑相间”中“间”,有同学读“jiān”,有读“jiàn”,究竟读什么?为什么?

根据意思,确定读音是个好办法。

“所向披靡”,有的同学不理解,谁查过字典?

靡:读“mǐ”,倒下。披靡:草木被吹倒。理解了关键字,“所向披靡”懂了吗?

理解了这个成语,这段话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谁来试一试?

文中,还有许多四字词语描写兵马俑,对我们阅读、理解和积累,会有很大帮助,请同学们用心体味。

二、理清“说明要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后第3题: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秦兵马俑的?

2.交流(幻灯):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找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我们就很容易理清文章的结构顺序,了解文章说明的要点(板书:说明要点)。

3.《埃及的金字塔》和《音乐之都维也纳》两课,有类似的关键性语句来说明要点吗?请同学们快速找一找。

讨论交流:

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埃及的金字塔》

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音乐之都维也纳》

4.《莫高窟》《春联》和《麋鹿》等课文,也有类

似的句子。

阅读说明性文章时,抓住过渡句、中心句、总起句和总结句等,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理清作者“说什么”。

那么,作者是“怎么说”的呢?

三、体味“说明方法”

1.默读第2自然段,思考:你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2.合作交流:

(1)你有什么发现?(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2)如果去掉这些数字,用“很大”“很多”代替,可以吗?让我们读好“数字”,表达兵马俑的宏大。

(3)尝试用作比较的方法,任选一句,把一号坑面积或兵马俑个数,写得更具体:

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米,相当于__________。

一号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

足足有__________。

(4)让我们读出作者表达的精妙,读出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默读思考:

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用“____”线画出直接描写兵马俑的句子,除此,还写了什么?

(2)作者用“感叹+描述+想象”的表达方式,写出了自己的所见、所想和所感,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分组,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四、实践“说明方法”

1.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让我们再读这些词语: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惟妙惟肖

兵强马壮战车千乘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精妙绝伦鬼斧神工

2.品读这段话,思考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读中体会其妙处。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公里的路程。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

3.作者又用了哪些方法介绍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是1篇文质兼美的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兵马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画面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1篇佳作。

揭示课题,齐读。

二、学习课文品词析句

1、整体把握:

⑴这篇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快速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

课件出示: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⑵默读思考:

课文哪部分是写规模宏大?哪部分是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2、感受规模宏大:

⑴默读思考:

兵马俑规模宏大体现在哪里?着重介绍的是什么?

⑵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介绍的?

(举例、列数字)

结合理解统率、所向披靡。

3、感受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⑴默读思考:

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的哪些类型?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的?

板书:

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陶马

⑵欣赏将军俑:

①出示课件2:

将军俑的图片。

A、看图,问:

这是什么俑,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

B、指名回答。

C、看看课文是如何来描写武士俑的?

②出示课件3:

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鹤冠

A、作者抓住什么来写的?

(身材、穿戴、神态)

B、从作者的描写中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武士?

(久经沙场)

C、能通过你的朗读让人感受到将军俑久经沙场的形象吗?

结合理解:

身材魁梧、鹤冠、昂首挺胸、铠甲(看图)。

⑶合作赏俑:

选择你们最感兴趣的俑,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汇报。

你能根据课文的描写分别用三个词来形容武士俑、骑兵俑、陶马的个性吗?

指导朗读。

过渡:

是呀,兵马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一个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⑷感受个性鲜明:

出示课件4:

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故意炯,神态庄重,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在听侯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①读一读:

看看与原文有什么不同?

②好像一词能少吗?为什么?

③指导朗读。

⑸练习仿写:

出示课件5:

兵马俑图片。

①学习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说兵马俑的神态。

②学生交流。

小结:正如文中所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让我们再次感受它们精湛的制作工艺,学习作者细致的描写,感受他丰富的想象。

⑹齐读第9小节。

三、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上网浏览有关秦兵马俑的网站,更全面地了解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秦兵马俑

规模宏大:列数字、举例子

类型众多: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精美的艺术珍品

秦兵马俑教案【第三篇】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段落大意归并法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19个词语的意思。能用“也许”、“似乎”造句。

3、研读课文,深入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和它的出土在考古史上的价值。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交流的能力。

4、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资料、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几年前,比利时的《列日报》,登载了一则消息,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向读者呼吁:“亲爱的读者,快去美术宫看看,当我们还在漫长的黑夜里时,中国人在干什么?”这是指的什么呢?原来指的是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2、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走一遭,好吗?(板书课题)

3、教学“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学生认真听,思考老师向大家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方面。

2、自读:学生自读全文,遇到生字、不理解的词、句分别用规定的符号作上记号。尝试着自行解决。\\

3、检查:

a、学生接读文章。

b、看意思写词语“虎视眈眈、久经沙场、栩栩如生、浩浩荡荡”。(课件出示)

4、交流:地理位置、建筑物、军阵、兵俑……

三、再读课文,内容归纳。

1、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哪几点又可把他们并为同一方面来说?

2、小结。(课件出示)试着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a、介绍兵马俑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b、兵马俑博物馆壮观的建筑物和兵马俑威武雄壮的阵容、栩栩如生的神态。

c、兵马俑的了土在我国考古史上的地位。

主要内容:文章介绍了兵马俑博物馆的()、()和兵马俑的()与(),指出()。

四、学习资料,帮助理解。

1、小组内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提供课外资料,学生阅读。

兵马俑是1974年春于陕西临潼县始皇墓东一点五公里的地方发现的。一共有三个大坑,总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估计埋有秦俑八千余件。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达一万四千多平方米,现已挖出两千平方米,出土陶俑一千多件,陶马三十多匹,战车八乘。二号坑面积六千多平方米,出土战车八十九乘,骑兵俑二百多件,步兵俑六百多件。三号坑面积较小,仅五百二十平方米,内有驷马战车一乘,卫士俑六十八件,估计为这支地下大军的军帅指挥部。

秦始皇陵兵马俑生动地反映了秦朝兵强马壮的阵容,可以说是一幅威武雄壮的古代军事画卷。可能由于当时战事分工的不同和军阶的高低,这些武士俑中,有的身穿战袍,有的身穿销甲,有的骑在马上,有的站立马前,有的伫立攀弓,有的单腿跪射。他们的面部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头部低垂,若有所思;有的则忧心忡忡,凝视空茫,反映了远征将士思乡的心情。

3、谈谈学习资料后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读文,提炼主线。

1、请同学们再一次自读课文,最吸引你的地方,可以美美的多读几遍。

2、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建筑、兵俑、军阵、地位。)

二、欣赏课件,引出专题。

1、让我们与兵马俑的距离再近些,请看大屏幕。(欣赏课件)你能用自已喜欢的词来赞赞秦始皇兵马俑吗?(栩栩如生、雄壮、美丽……)

2、秦始皇兵马俑:伟大、神奇……因此称它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当之无愧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到这“世界第八大奇迹”前,我们来研究什么?(奇在何处?)

三、选择研读,交流成果。

1、确定研读内容。

那么我们研究秦始皇兵马俑“奇在何处?”可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逐一回答,板书。(建筑、军阵、兵俑、历史、地位)

2、商讨研读方式

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研究?(读、看、划、写……)

3、随机交流。

a、建筑:极为壮观(场面)

找出描写建筑极为壮观的句子读一读,感受场面的壮观,秦俑的多。

b、军阵:威武雄壮

军阵怎么个威武雄壮?用什么形式告诉大家?

1、说:a概括说怎么说。(威武雄壮、严整……)b具体说怎么说。(前锋、侧翼、后卫……)

2、读:a自读。b学生个别配乐读。c集体配乐读。感悟“军阵”的威武雄壮。

3、画:画军阵草图。

4、介绍:看军阵图介绍。

c、兵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1、感受“栩栩如生”

a、读描写“老战士、新兵”的句子。

b、看图对比着读(出示老战士、新兵秦俑图片)

2、体味“神态各异”

a、提供资料看图选择写。(秦俑群体近像)

b、交流读。

c、选择三位同学连续组段读。

d、改:用上“似乎、仿佛、可能”读。

e、请同学加总起句读。

四、课后延伸,展示个性。

创设情境:自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馆对外展出,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威武壮观的秦俑风采。并在参观后纷纷题词留言:(课件逐一出示,学生诵读。)

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李光耀

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胡绳

这一激动人心印象深刻的秦俑,是具有创造性的人民和伟大未来的证明。——基辛格

1、今天我们一起用语文课独有的形式到秦始皇兵马俑走了一遭,你肯定也有许多话要说,请你也试着题词留言。(交流)

2、全体起诵读萧克题词结课:(课件出示)

古都有先人留艺术瑰宝,华夏待来者绘锦绣宏图。——萧克

(先人:古代劳动人民。来者:炎黄子孙,包括在座的每一位。)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第四篇】

教学要求:

1、认识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4、联系课文内容领会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彩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在电视上看过国庆大阅兵吧?那真可以称为雄壮之师、威武之师。你们见过一支地下的军队吗?这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它在地下沉睡了20xx多年,于1974年苏醒了,它就是秦始皇陵墓的陪葬。见过它的人,都好似穿越了时空隧道,将人们带到了秦朝的古战场。它一出世,就被誉为“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板书课题。(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俑”就是古代殉葬用的人形或兽形物,多为木制或陶制。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初读课文:标出小节。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难理解的词语。

(3)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学

鸟瞰统率端详匀称配合雕塑

举世无双享誉世界身材魁梧神态自若久经沙场

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跃跃欲试若有所思殊死拼搏

2、交流反馈。

3、再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兵马俑的?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会读书的孩子,总是善于发现。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全文,找一找,划下来。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句子一方面介绍了规模宏大,另一方面介绍了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宏大’是巨大、宏伟的意思。这句话在文中单独成段,既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是的,兵马俑大到整体的军阵阵容,小到个性鲜明的各类型兵马俑,都是举世无双、的。)

三、理解课文内容。(展示学习内容)

(一)学习“规模宏大”部分。

1、“宏大”就是宏伟壮观,气势磅礴。课文哪个自然段是描写“规模宏大”的?找出来,读一读。

2、在这个自然段里,你从哪里体会到“规模宏大”?

3、汇报:

●预设一: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说明方法一:列数字、作比较(抓住数字体会宏大)。

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xx0平方米,差不多有50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

(1)面积大:“20xx0平方米,相当于50个篮球场那么大。”

如果对篮球场还有些陌生的话,与我们的教室相比照,教室约50平方米,那么相当于多少个?(约400个教室)

数量多:“近8000个”“6000多个”组成巨大的长方形军阵。

同学们,用数字来说明是说明文中常见的,但我们读的时候,别让它一晃而过,也应该让它和我们熟知的事物比照一下,就更能体会到它的宏大了。

(2)请同学们强调着数字来读一读,读出气势来。

说明方法二:举例子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六千多个。

●预设二:巨大的拱形大厅整体的阵容

(1)通过“巨大”这个词语,可以体会到规模宏大。

(2)出示文字,指导朗读:

“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真像是当年秦始皇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似有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之势。)

(二)、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

1、课文哪些自然段介绍了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找一找,作者向我们介绍了秦兵马俑的哪些类型?把他们的名字圈出来。

3、说说你最喜欢什么俑,为什么?

补充:据资料介绍,光军吏俑就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和下级军吏俑;士兵俑又分为骑兵、步兵俑、车兵俑等,书上的插图叫跪射俑,还有叫立射俑,真是“种类众多”。

4、重点品读赏析第8自然段。(投影该自然段)

(1)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说说它的作用。

(2)边读边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动作。

(3)出示句子,去掉“好像”的后半句,进行比较。体会在描写时联想的作用。

(4)师生合作读,师读前半句,生读后半句。感受联想的表达效果。

这一段有个表达方面的特点,即:先写了作者的所见,之后又加入了作者的联想,正因为有了联想才让我们读课文时,觉得兵马俑像活了一样惟妙惟肖,似乎有了盔甲之寒,有了肌肤之温,有了一颗砰然跳动的心脏,有了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神。

(5)每个兵马俑的个性鲜明、神态各异,那么,他们的神态、个性就只有作者写到的这几种吗?显然不止,那就请你接着文中的省略号往下写,并且用上“有的……好像……”

的句式。

写的时候,可用上下面的词语:

神采奕奕精神焕发手舞足蹈眉开眼笑

神情凝重神气十足冥思苦想昂首挺胸

……

3、引读最后一段升华感情

(1)、引读、朗读: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是的,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秦兵马俑的经久魅力在于它雄浑博大的宏观场面,在于它栩栩如生的精雕细刻,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表达我们的赞颂之情。

(2)、小结:推荐大家看一本书,名为《苏醒的地下军团》,你会了解更多的秦兵马俑的情况。

三、课堂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列数字

规模宏大作比较

举例子举世无双

19﹡秦兵马俑

享誉世界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五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个生字8个,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

兵马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自读课文

1、初步感知读准字音,勾划新词,理解词意。

2、思考:

秦兵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三、检查、交流

1、指名朗读生字、找出新词。

2、意思:

享誉世界:在全世界取得(权利、声誉、威望等)。

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极其稀有。

南征北战: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所向披靡:所向:指力所到达的地方;披靡:溃败。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昂首挺胸: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若有所思: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跃跃欲试:跃跃:急于要行动的样子;欲:要。形容急切地想试试。

久经沙场:形容参加过多次战斗。

绝无仅有:只有一个,再没有别的。形容非常少有。

身材魁梧:指人的身材长得高大、强壮。

3、朗读词语。

4、指名朗读课文,说每一自然段讲什么意思:

⑴写秦兵马俑和它出土的地方。

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

⑶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⑷写将军姿态。

⑸写武士姿态。

⑹写骑兵俑姿态。

⑺写马俑姿态。

⑻写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⑼写秦兵马俑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5、从过渡段入手给课文分段:

将3至8节归并在一起。引导学生用过渡段概括段意。

四、精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

2、这一段在说明方法上有何特点?

(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增强直面感受。)

3、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⑴这是什么句?

(双重否定句)

⑵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所有的人都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走进大厅,人们怎能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段。

五、指导写字

1、老师示范。

2、学生描红。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感情朗读课文。

22 25053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