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一篇】

今天,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的是《乘车》,通过乘车学习加减混合计算,我知道了当加法在算式的.前面时先算加法,减法在算式的前面就先算减法,在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先从各位加减起。

进位要加,借位后要减,我最喜欢数学课。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二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2.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3.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4.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5.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三篇】

1、在具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科书第5~9页。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水果图片(梨、萍果、香蕉、草毒、葡萄),楼梯图,交通情景图。

创设情境,感知位置。

师:现在交通便捷,非常有序,司机和小朋友都很遵守交通规则,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请看画面。(1、汽车通过十字路口,行人在等待;2、汽车停止前进,行人通过斑马线。)。

仔细观察,理解位置。

1、上、下。

师:这么有序的交通,你知道是什么在指挥吗?(红绿灯。)。

师:对,是红绿灯,它的作用可真大。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红、黄、绿灯是怎么摆的呢?(与同桌小朋友轻声说一说。)。

学生交流。(红灯在黄、绿灯上面,绿灯在红黄等下面,黄灯上面是红灯,黄灯下面是绿灯,红灯下面是黄灯,绿灯的上面是黄灯。)。

2、前、后。

学生交流。(摩托车的前面是小轿车,小轿车的后面是摩托车;摩托车后面是公交车,公交车前面摩托车。)学生交流中出示板书:“前”“后”。

3、左、右。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得很完整,老师很满意,建议小朋友鼓鼓掌为自己鼓励鼓励。

师:回想一下,刚才我们是用什么鼓掌的?(手。)。

师: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的小手,想一想,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呢?

师:请举起你的右手。

师:左手、右手是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其实在我们身上也有这样的好朋友,同桌同学互相看看,还有这样的好朋友吗?找找看。

要求学生摸着说,其他小朋友也跟着摸一摸。

师:认识这些好朋友,现在我们就用左、右手来活动活动,好吗?

先请同学看屏幕上小朋友是怎么做的,再让学生学着做。

师:除了身体有左、右之分,你们的座位也有左、右之分,你的左、右都有哪些同学呢?

4、相向左、右。

学生交流,感受左、右的相对性。

师:请同学看屏幕(楼梯图),这是什么?学校要求同学上、下楼梯要靠哪一边?(右边)。这里有两个小朋友,一个要上楼梯,一个要下楼梯,上楼梯要靠右行,应是靠哪边?你能帮他找找吗?(出示箭头)这个小朋友要下楼梯,他靠右行了吗?你怎么知道他不是靠右行呢?又应靠哪边呢?两个同学要同时上、下楼梯,你们看他们都靠右行了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避免相撞。)平时,上、下楼梯要靠右行,做个讲文明的好孩子。

运用知识,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

师:老师带来一些水果,想利用今天所学知识来摆一摆(苹果、梨、香蕉、草莓、葡萄)。

按要求摆在桌上。先放苹果,在苹果右边摆上葡萄,在苹果左边摆上香蕉,在香蕉左边摆上梨子,在葡萄右边摆上草莓。

师:一共摆上几种水果?从左往右数,香蕉排在第几个?从右往左呢?

师小结:同一种水果,从不同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要说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师:葡萄摆在苹果的上面,香蕉摆在苹果的下面,草莓摆在梨子的右边。

师:小朋友看看桌面上有哪些学具?(让1名学生说)。你能利用今天所学上、下、前、后、左、右来整理吗?怎么摆就怎么说。

展示摆的结果。(请3位同学介绍。)。

师:文具摆放有一定位置,有助于学习,平时,小朋友整理过房间吗?你能帮助图上这位小朋友整理吗?整理之前我们来认识这些生活用具,它是……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上、下、前、后、左、右把它摆在合适的位置,同桌商量,看哪一小组摆放最妙。(交流。)。

老师认为各个小组都有特色,你们回家后能不能也把自己的小房间整理整理呢?

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师指着板书)上、下、前、后、左、右在生活中经常碰到,例如,坐在汽车上,汽车是向左拐,还是向右拐呢,你要懂得判断,你能向老师这样举个例子说说吗?学会了上、下、前、后、左、右我们就要懂得在生活中进行应用。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四篇】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教学难点: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三、读文识字。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3、读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

(1)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2)小组内交流: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字词卡片,巩固生字。

(2)指名读儿歌。

二、课文教学。

(一)学习第一句话。

1、课件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2、出示: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二)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三)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四)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三、写字教学。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洗、扫、认、真、父、母”,学生认读生字。

2、指导观察占格位置,学生观察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3、范写、讲解笔顺,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学生一笔一笔地跟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总结学生写字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

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了,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长大。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五篇】

卧铺小学一年级总计144人,学生因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学生,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空间与图形: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和比较;八、我换牙了——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实践活动——找找周围的数;实践活动——大蒜有几瓣。

教材生活性强,生动有趣。

1、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地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初步形成数的概念;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概括的能力;在比较数的大小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和对应思想。

2、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初步的估算,形成估算意识。

3、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5、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6、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用2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了解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

7、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习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习惯。

8、在数学活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

1、20以内加减法及应用。

2、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难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勇于创新的学习习惯。

2、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进度课时备注

9。3—9。11开学教育、海底世界——数数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9。12—9。18一、快乐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9。119—9。25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9。26—9。30二、妈妈的小帮手——分类与比较

10。4—10。7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10—10。16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17—10。23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24—10。30三、走进花果山——1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谁的手儿巧——认识图形2+2

10。31—11。6复习4

11。7—11。13课堂教学成果检测

11。14—11。20五、海鸥回来了——11—20各数的认识3

11。21—11。27六、有趣的游戏——图形与位置3

11。28—12。4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12。5—12。11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12。12—12。18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12。19—12。25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4

12。26—1。1八、我换牙了—统计3元旦放假

1。2—1。8九、雪山乐园——总复习4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六篇】

大家都知道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计算好能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学校里,一二年级的计算简单,计算要求低,导致了现在的孩子计算和以前的孩子相比,差了一大截。很多时候家长看到孩子在学校拿了双百,感到很高兴,觉得孩子已经学得特别好了。其实数学能力强不强,在三年级之前是看不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都说三年级是个转折点的原因。因为三年级的计算才是真正的考验到学生的计算功底。

2适当地学习奥数。

3将数学带到生活中。

我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我经常吐槽,“学数学有什么用,长大我又不当数学家”“学历史有什么用,我又不想当历史学家”,到了大学更是恍然醒悟,很多学的东西,若不是往本专业深钻,也基本没啥用!但,是不是这样就可以不用学习了呢?当然不行啦!比如你要学其他的东西,那么首先你至少得能认字吧?买东西,炒股等等,除了认字以外还必须知道计算吧?所以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可以尽可能多的对孩子提问,一方面可以知行结合,另一方面,多问“为什么”可以让孩子潜意识地思考,多思考的人看问题会更全面,也会更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也许孩子们的回答还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惊喜呢!

4给孩子多一点认可。

家长对孩子的肯定是十分巨大的!我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像过山车飘忽不定,但是我父亲给了我很大的信任,他总是鼓励我,这带给了我很大的自信!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兴趣来源于擅长。如果我不会打羽毛球,我不会爱羽毛球。而是因为我打得很好,我才会喜欢它。大部分孩子也是这样的,他们不是因为喜欢数学,才会学得好;而是因为学得好了,自己才觉得自己喜欢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七篇】

摘要:全国第二套中小学幼儿系列广播操《雏鹰起飞》以形象的广播操名称和动作语汇激发和调动学生做操的情趣,本文介绍了如何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好广播操。关键词:一年级;广播操;教学中图分类号:?摇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4-932434-0280-02第二套小学广播操共两套(《雏鹰起飞》、《初升的太阳》),我校实施《雏鹰起飞》。本套操的特色表现在围绕一个主题塑造出鲜明的主体动作形象――“雏鹰起飞”,教学中主要以形象的广播操名称和动作语汇激发和调动学生做操的情趣,培养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拓展其想象力与表现力,陶冶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好奇好动,不能很好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学动作和模仿、领悟能力比较薄弱;身体协调性、乐感等方面都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期提高课堂效率。一、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1.演示激趣法。广播操的演示教学方法很多,可通过教师示范、观看图解、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向学生播放新广播操的分解动作。(1)教师的示范要优美、正确,节奏适中,富有艺术性。示范中,教师以娴熟自如,舒展大方、准确到位、富有力量美的`示范动作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必然会引起学生由衷的赞美与钦佩,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2)小学广播操还可以通过挂图,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有一个形象、直观的感知,也可以让学生有目的的想象,有利于联想记忆。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大家说说这些动作,就好像雏鹰在干什么?学生:“锻炼身体,好像要飞起来了,学本领,打扮自己……”教师:“雏鹰时而作势欲飞,不停地扑腾着翅膀;时而伸长脖子,嬉戏搏击,或相互梳理羽毛……”教师:“同学们,大家想不想模仿雏鹰?”学生:“想!”教师:“好!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哥哥姐姐们,他们是怎样模仿的。”(3)观看录像。教师引导学生一边看,一边想,自由地跟随模仿练习;教师随时提示启发,创设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二、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1.在广播操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抓住“看”、“想”、“议”、“练”四个要点,通过以上方法有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并对学生学习和思维方法加以改进。“看”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初步感知动作的结构、顺序、方法等。“想”每节操的动作特征――动作的搭配――动作变换的方向和节奏,使学生对动作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促进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议“动作的节奏和方向改变后的动作快慢、强度、节奏、风格是怎样的?动作又有什么特点等。“练“分三步进行:(1)练会教师所教的动作;(2)改变动作方向、节奏;(3)采用唱游手段,使学生易学、易记、易懂,既满足了学生好奇、求知的欲望,又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同时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可以根据《雏鹰起飞》动作唱游句让学生便唱便练,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练习的趣味性。预备节:小小雏鹰想飞翔,展开翅膀游蓝天;第一节:锻炼身体快成长,追寻心中的理想;第二节:外面世界真精彩,大步走进绿操场;第三节:我真棒!你也棒!背起书包上学去;第四节:敲起队鼓吹起号,我是雏鹰好少年;第五节:迎着雨露和阳光,不怕风雨快成长;第六节:知识海洋任我游,万里天空任我飞;第七节:学会做人我快乐,校园生活多美好;第八节:飞呀飞!迎接挑战,创造未来。2.妙用语言、手势提示动作衔接,培养学生超前思维的动作习惯。在广播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巧妙地运用语言和手势,可以在不破坏一套操的节奏和完整性的前提下,提示动作的名称、动作的特点、方向等,帮助学生记忆动作的顺序。如在动作变换时语言、口诀和手势加以提示,充分利用学生的感知认识,引导学生加深对动作顺序的记忆,从而使动作过渡自然流畅。3.多样练习,加深对动作顺序的衔接。重复练习法,通过反复练习,教师引导学生对已学会的动作进行再改造和提升,从而达到做操的完整性、优美感。竞赛练习法,在复习一节或几节操的动作时,教师利用分组表演、竞赛等形式,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各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评价,纠正错误。各小组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互补。可通过单人或小组pk,当学生有精彩表演时,教师及时用赞许的目光和掌声给予表扬,使其产生成功感和快乐感,可极大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念动练习法,在部分段落或成套动作衔接不熟练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反复想象各节的名称、顺序,各节各段之间的连接技术,教师可提示,使其在脑中患联成套,多次重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争当小教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协调性较好,反应灵敏,掌握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小教练,协助教师的搞好广播操的教学工作。在此基础上,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演示比赛,选出做的最好的学生来当小教练。这些小教练不仅起到了传、帮、带的作用,也提高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三、教学流程在广播操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能使学生更加乐于做操,并能从中体会到乐趣,有利于提高做操的质量和效果。教学流程设置:苏霍姆林期基说:“成功的教育应该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受到毕生难忘的教育,而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受到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在实践中要让学生不知不觉学会、掌握、运用知识、技能,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巧、新颖的学习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技术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是我们体育教师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享【第八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你们有什么收获?

2.齐背“手指游戏歌”,加最后一句话“大哥二哥有秘密,这个秘密是1000.”

七、课外实践作业。

学生自己感受“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概念,走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200米一圈),和同学说说你走了几圈。

22 2533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