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教学设计section热选【优推8篇】
【阅览】优质的范文能让您的写作方便快捷,远离加班,以下这篇“第九单元教学设计section热选【优推8篇】”是由阿拉题库网友整理分享的,供您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些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一年级下学期第九单元统计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过程。
2课时。
统计。
教科书93~94页。
1、学生通过对数据统计过程的体验,学习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初步了解分类统计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观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了解统计的含义,会看统计图、统计表,进行简单的统计。
能够进行简单的统计。
统计图、统计表、作业纸。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全班每个人都喜欢什么动物呢?今天就请你做个小调查。
2、出示动物,学生进行收集数据的过程。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
袋鼠梅花鹿河马。
3、提出明确要求:用你喜欢的方法,要让每个人看清楚喜欢这些动物的各有多少人。
4、学生活动。
二、探索新知:
(1)用数字表示的。
(2)用学生的名字表示的。
(3)用圆圈表示的。
(4)用画对号的方式表示的。
(5)用写正字的方式表示的。
……。
2、揭题:小朋友们,知道吗?刚才你们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统计的过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3、发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你刚才分享的“第九单元教学设计section热选【优推8篇】”,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
实践活动。
(调查全班小朋友们喜欢的动物)。
统计表:(学具卡片)。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统计图:(学具卡片)。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4、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
(1)通过小朋友们的统计,你能发现什么?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三、总结:
1、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用统计解决,你能说一说吗?
2、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利用课间调查一下班里小朋友的出生月份,完成95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
统计。
统计表: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统计图:
绿孔雀非洲象大熊猫袋鼠梅花鹿河马。
练习。
完成练习十七的2——4题。
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内容。
一、检查作业:
1、小组互相交流自己调查的结果。
2、展示几份。
二、练习:练习十七。
1、第2题。
(1)看图,明确题意。
(2)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统计。
(3)完成统计表及问题。
(4)集体订正。
2、第3题:计算。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2)集体订正答案。
3、第4题:调查本班每一位同学最喜欢什么交通工具。
4、思考题:用、、三张卡片,可以摆出6种排法,
例如:请你试着摆出其他几种排法。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九单元统计与猜测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分享的“第九单元教学设计section热选【优推8篇】”,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新课标第一网。
二.单元教学分析:
本单元包括“生日”“买书”和“抛硬币”三节。前两节是统计的内容,第三节是概率的起始课。统计的学习内容,重在发展学生统计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概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必须通过“抛硬币”“摸球”等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使他们感受现实世界中大量的不确定现象,这是学习概率的基础。
三.教学课时:
本单元课时安排:3-4课时。
题目生日备课人邹艳华。
教学。
目标。
1.结合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获得统计活动的经验。
2.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并进行简单推测。
教学。
重难点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学会数据的调查、收集和整理,并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来一张生日贺卡,大家猜猜是送给谁的?
(二)玩中学。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自己生日是几月几日吗?知道它在什么季节吗?
(启发学生回忆当时是穿什么衣服,景色如何?来说明自己的生日是什么季节。)。
2.(放一段乐曲,大家听一听)你觉得这段乐曲描绘的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4.如果要用四种不同的颜色分别表示一年四季,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
5.(用绿、红、黄、白四种颜色分别象征春、夏、秋、冬四季)每个学生向小组长要一张有色的卡片,表示自己生日的季节。
6.要调查班里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说说你想怎样调查?(小组先商量出一个好办法,向全班汇报、交流。)。
7.让大家都把象征自己生日季节的卡片分别贴在黑板上春、夏、秋、冬四个字的周围,一起数一数。(老师逐一把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8.根据统计表,请学生在格子里涂色(课本第90页),独立完成统计图。
9.小组讨论,说一说:
(1)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
(2)夏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同学共有几名?
(3)如果今天恰好有一个同学没有来,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
(4)从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
10.针对(3)(4)两个问题,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三)做中学。
游戏:勤劳的小蜜蜂。
师:假如你们是勤劳的小蜜蜂,盒子里面有黄花、蓝花和红花各一朵。
1.每次摸出一朵花,在下表记录结果后,把花放回盒子。
2.整理上表的数据,涂色,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黄色蓝色红色。
次数123456789101112。
颜色。
3.说一说。
(1)___拿出的次数最多。
(2)黄花和白花一共摸出来了_________次。
(3)如果再摸一次,你猜它会是_________花。
(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全过程。)。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题目抛硬币备课人卓敬敏。
教学。
目标。
2.会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等词汇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
重难点探索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初步体验可能、一定、不可能,能用自己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
准备课件。
学具课时。
安排2。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引出课题。
1、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平时都喜欢玩哪些游戏?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游戏,学生产生积极情感)。
2.抛硬币,初步感知。
(先请学生观察硬币,说明正面、反面)。
师:同学们先猜一猜,硬币落下后哪面会朝上?
1、正面会朝上。
2、反面会朝上。
师:到底哪面朝上,我们验证一下。老师先抛一次验证。
3、小组活动。
课件出示活动规则:先猜一猜,再抛。每人抛一次,用你喜欢的方式统计。
(小组活动,学生情绪激动,神情专注,气氛热烈)。
4.小结:
师:不论怎么抛硬币,落下后正面反面都有可能。到底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我们是不能确定的。因此,我们可以说:可能会正面朝上,也可能会反面朝上。
师:请同学们用可能说说抛硬币的情况。
二、活动探究,体验发现。
1.体验可能:
师:在装有3个白球和3个红球的盒子里摸球。请同学们先猜一猜每次摸到的会是什么颜色的球,再摸球。每人摸一次,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统计。小组活动开始。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然后小组汇报)。
师:从各组汇报的摸球情况中,你发现了什么?
2.体验不可能:
师:从刚才的盒子里能摸出黑球吗?为什么?
3、体验一定:
教师出示一盒球,摇晃均匀,请学生先猜再摸球。
(学生纷纷举手,说明猜想)。
师:下面请几位同学来摸球,验证一下大家的猜想。
师:怎么装球,摸出的一定是白球?
4、感受可能性的大小: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后,请8位学生摸球,并将结果统计在黑板上)。
师:从统计的结果来看,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好。盒子里的白球数量多,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就大,次数就多;篮球数量少,摸到篮球的可能性就小,次数就少。
5、选礼物活动:
出示智慧老人送来的礼物袋,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在小组内说说应该在哪个袋子里摸,才会摸到自己喜欢的礼物,然后全班交流汇报。
三、再次体验深化拓展。
1、装球活动:
(请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抽取选题:1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可能是黄球?2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一定是黄球?3号题是怎样装球才能保证摸出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第一位同学会抽到几号选题呢?第二位同学会抽到几号选题呢?第三位同学呢?
(按照抽取地选题,小组活动装球,然后汇报。)。
2、说一说:小白兔可能会吃到萝卜吗?
(电脑出示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和智慧老人)。
3、看图说话:
(一位小男孩正在花园踢球,球飞向三楼的玻璃窗,窗下走着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小孙子。)。
师:同学们说一说画上谁在干什么?
师:想想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四、总结谈话点拨联想。
1、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修改及补充内容。
一年数学下《第九单元 统计》教学设计【第三篇】
1、 接触动物世界,了解一些动物,激发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 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
3、 学习辨别文章的优劣,选择指定内容的文章,能初步理解并向别人推荐。
4、 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向别人介绍。
5、 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进行社会宣传。
二、 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松鼠》 2课时。
《松树金龟子》 2课时。
《国宝――大熊猫》 2课时。
《黔之驴》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本单元我们将跟随着布丰、法布尔等数位作家一起走进神奇而美妙的“动物世界”。在这个星球上,和我们最亲近的物种之一就是动物。各种动物都以其自身的特点,为人类展现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初一学生年龄还小,天真烂漫,对自然界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信不论是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金龟子,还是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大熊猫,庞大而技穷的黔之驴,都将会使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学习这个单元,可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在阅读思考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教师适当地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此外,教师要因势利导,激发学生关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并能积极地开展一些保护野生动物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本单元的写作教学着眼于指导学生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并能抓住某一种动物的特点,使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别人介绍,能给人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四、教学过程 :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课前学习:1、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收集各种动物的相关知识。
课堂学习: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语 :明确任务 听讲。
2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阅读、做好批注。讨论结合提示,利用课前分享的“第九单元教学设计section热选【优推8篇】”,而事实上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总复习,一直让老师很为难,假如一味地将知识重新再现,学得好的同学认为自身都会了不要听,学得不好的同学也没有定心听,老师觉得上复习课很痛苦,该怎样防止枯燥重复,又能体现同学的主体精神呢?我在概念课的复习教学上做了一次小小的尝试。
假如按课的类型分,可以分成计算课、概念课、平面图形课和统计课等,每种课的类型在复习时各有特色。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同学的认知结构不时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知识的网络体系。在此过程中,同学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协助同学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因为“获得的知识假如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们联在一起,即是一种多半为被遗忘的知识。”理清知识体系要充沛调动同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同学自身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协助、点拨和补充。
我执教的《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同学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掌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举一反三,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同学“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假如这样处置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这一环节的处置旨在激发同学“自主萌生出整理知识,梳理结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同学在明确了学习要求之后学习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同学学习方向明确,学习要求具体,认知抵触相对集中,这样同学的兴趣浓厚了,每一位同学有了具体的任务,防止了小组学习只搞形式同学无事可干的尴尬局面。本课从构思到实施已是几易其稿了,我的矛盾在于同学将知识图表化的过程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假如把这一过程放在课堂上的话可能会“浪费”很多时间,但是假如放在课前去完成的话,同学的整理只是把概念抄一抄而已,还是缺乏知识的系统化。在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我决定还是把这个过程放在课堂上去完成,因为一直有一个信念在支撑着我:复习课我该给同学些什么?难道仅仅就是一些题海战术吗?我想应该给同学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才是同学一生都受用的。事实上,每一门学科有自身的特点,而同一学科的不同类型的课也各有特色,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复习重在强化转化思想,计算复习课重在计算的战略与实际运用,统计复习课重在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对统计结果做出正确的分析,而概念复习课则在于选择合适的方法将相关概念系统化,同学能对之整体掌握,进而形成清晰的认识。
因此我觉得这“浪费”的时间是值得的,同学经过自身的努力而整理出来的知识体系,同学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特别牢固,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和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总之,通过列表的方式使学习的知识系统化,也明确了各知识点的共性和个性,表示了同学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渗透了同学对各类信息的整合、梳理,培养了科学的学习方法,让同学学会学习。
文档为doc格式。
一年数学下《第九单元 统计》教学设计【第四篇】
单元教学目标 :
一、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体会文章的乐趣;
二、能就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展开联想,谈谈自己难忘的童年趣事;
五、 学会在口语交际中善于抓住对方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劝告他人。
单元课时安排:(共计14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3课时。
《三颗枸杞豆》 2课时。
《我们家的男子汉》 2课时。
《柳叶儿》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专题交流或语文活动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的4篇课文不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而且还蕴涵了作者真挚而又细腻的情感,读来趣味无穷。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在历经人生沧桑后对童年生活的温馨回忆。
《三颗枸杞豆》用回忆的笔法,写了三叔一生留给“我”的教训――三颗枸杞豆以及这三颗枸杞豆对“我”的启示、教育。
《我们家的男子汉》是1篇成年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主人公年纪尚小,远未定型,却表现了未来的某些个性――对独立的要求,对生活挑战的沉着。
《柳叶儿》一文以“柳叶儿”为线索,叙写在饥荒岁月里的往事。
学习本单元,要在尊重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体到局部,从形象到语言进行感知、感受、感悟、理解、品味、探究,让学法在感受中明确,让语文素养在感悟中形成,让思维品质在探究中提升。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了解本单元的学习内容;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学习步骤:
一、导入 语:
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和一些大师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提升了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在本单元中,我们将走进熟悉而又陌生的童年生活,相信这个单元的学习会带给每位同学对童年一词的全新注解。
二、教师出示本单元的学习任务。
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浏览目录和课文。
四、学生活动:
说说自己最喜欢其中的哪篇文章,并选取一个角度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五、组建学习小组,制定活动方案。
1.教师引导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并和自己有相同兴趣的同学组建专题研究小组。(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主题的探究;寿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单元学习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小论文。优秀作品编辑成册。
2.开展一次“说说我的童年生活”的主题交流活动,与作品产生共鸣。
第二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一)。
学习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课前学习:1、利用工具书,读准文中字音,弄懂字意。
2、查资料(可以利用图书或网络),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作品,阅读散文集《朝花夕拾》。
3、查找有关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简介,增加印象。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语: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鲁迅先生也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童年生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乐园。
二、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三、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 根据文章标题,并结合课前阅读,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2、 快速阅读全文,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和“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3、 仔细阅读全文,谈谈作者本人就这两个相邻的人生驿站更喜欢哪一个?试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四、课后学习:
学生交流: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与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作比较,有何异同?
第三课时: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
学习目标:1、能学习本文运用准确的词语表现景物特点、描写动作的写法,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2、能品赏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
课前学习:朗读文章的精彩部分,划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4] [5] [6] [7]。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学设计【第五篇】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表内乘法,长度单位和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统计。
第一课时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教学目标:
1、复习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的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微机。
教学过程:
一、梳理知识点:
1、学生看书自学,同桌讨论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这个单元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
笔算加法笔算减法笔算加减混合估算。
2、教师:笔算加减法应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减。
3、练习:算出下面每组数的和与差。
42、3654、29。
4、教师:笔算加减混合运算需要注意什么?
练习:计算。
5、教师:估算两位数加减法有什么方法?
练习:一本80页的书,小明第一天看了32页,第二天看了27页,他大约看了()页,大约还剩()页没有看。
二、综合练习。
1、计算比赛:105页第1题。
2、先估算,再笔算:105页第4题。
人教版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第5课《北京》教学设计【第六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美丽城市,引发热爱和向往北京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积累“闻名中外、永垂不朽、川流不息、名胜古迹”等词语。
3、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巩固顿号的用法。
4、能按方位顺序介绍天an门广场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筑物。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读懂按方位顺序写的第2自然段。
教学难点:
第2自然段中北面的主要建筑物也是按方位顺序写的,在理解了全段的方位顺序之后,应按方位顺序做再一次的梳理。
教学准备:
1、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北京和天an门广场上主要建筑物的资料。
2、辅助课件。
教学时间:《教参》中是2课时,建议大家上3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课件播放“50周年国庆阅兵式”的镜头。谁知道当时这么神圣庄严、激动人心的阅兵式在哪儿举行?(板书:北京)。
3、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妈妈的心脏。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篇写得很美的文章。它能使我们更走近北京,更了解北京。
二、读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北京,划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在交流中理解“中央、造型、新颖、闻名中外、名胜古迹”等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生字新词,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说说哪些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耷、史、垂、坪、川、胜、峻。
2、校对音序、结构、部首、字典页码。
(1)说说哪些字难写易错,上黑板书写,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写3遍:雄、矗、毯、史、迹。
(2)说说在查字典学习时,有什么新发现?
3、校对《词语手册》上相关作业。
说说部分重点词语的意思。
四、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读通、读顺。
方法:自读、跟读、轻读、比读。
五、作业巩固。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第九单元教学设计10【第七篇】
本单元教学是对本学期所学内容的系统整理和复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成长小档案,二是数学复习活动,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练习。
“成长小档案”是对本册所学内容的回顾和梳理,包括对数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对学习中有趣的事情进行回忆两个方面。“数学复习活动”环节中,教材安排了6道题目,这6道题目基本涵盖了本册教材涉及的主要内容。练习二十三是针对全册所学知识的综合性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梳理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提高计算的能力;结合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备内容、备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一般不超过三步)。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并能解决一些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圆的基本特征,能运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会根据百分数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进一步掌握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利用统计图正确地分析数据信息,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1.经历整理和复习的过程,系统、全面地复习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概念、计算方法等基础知识。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归纳、类比、建模、极限、转化等数学思想的作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
3.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用合适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知识之间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备重难点。
重点。
1.进一步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相关概念和计算;比的概念及基本性质;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2.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能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3.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进行相关计算和应用。
难点。
1.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用比和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百分数的计算以及解决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教学,数学。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3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第八篇】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