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大全精编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大全精编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一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努力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的素材,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猜想、用各种方法验证(应用小数的意义,通过画图法来论证;也可以借用小数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的组成来论证;还可用赋以单位名称的方法,进行名数转化,再加以比较,从而得出结论)。在多种方法论证的扩展中突破难点,使学生认同最后结论。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数的性质并能对小数的性质作出合理的解释。
2、在总结归纳小数性质的过程中,通过猜测、验证、观察、类比等方法,发展学生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1教学准备:
课件、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纸条教学过程:
同学们喜欢逛超市吗?你留意到标价牌了吗?
课件出示两种商品的标价,学生读出价钱,并说出小数的含义。
(元。
元)。
师:你还能用其他小数表示商品价钱吗?
生:元还可表示成元,元还可表示成元或3元。
师:元和元什么关系?(相等?元和元3元什么关系(相等),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只因为小数有一个重要性质。
1、师出示一张纸条,同学猜长度(1分米)你还能用其他形式表示纸条的长度吗?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使它们相等的方法,真不简单。老师这里还有三个数,看它们相等吗?(课件出示米、米、米。
当学生提出不同的猜想之后,老师请各小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米、米、米的纸条,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小组同学分工进行,然后组长组织进行比较。
小组汇报的时候老师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21)比较的结果是什么?(纸条都相等)。
2)每张纸条表示的是多少?可以用哪个比米小的单位来表示?并分别在米尺上指出其长度。
4)从左往右?观察这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从右往左呢?根据你两次的发现,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普遍探究、得出结论。
1)是不是所有小数都具有这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自己随意写出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选择自己喜欢的办法验证一下,他们的大小是否不变?如果需要的话,你可以选择课前准备好的数位顺序表、平均分好的正方形等来帮助你验证。(学生可能会写出许多不同的数。)。
2)学生活动(预想学生可能会采用的验证方法)。
a、画图法。
b、借用小数数位顺序表,从小数的意义入手来说明=。
c、给小数赋以单位名称,进行单位间转化来说明理由。
33)把学生写出的不同小数、验证的不同方法充分展示出来,以得到学生的广泛认同。
4)这么多组不同的但是都相等的小数向我们解释出了小数中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律是什么?(学生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个规律我们就称它为小数的性质。
3、应用。
(1)教学例3:把和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
2、。
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3=)。
思考:“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3)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小数末尾添0的数?(商场的标价上)。
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
。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下面的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
。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3、把相等的数用线连起来.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近似却不相等.
4、判断.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中的0去掉或者在小数中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设计: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米=米=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二篇】
1、知识目标: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知道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学生经历小数概念的抽象和小数性质的探索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
3、情感目标:体会小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课时子目标。
1、第一课时目标:《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利用生活中熟悉、现实的素材,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能在认识小数的过程中,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推理思考;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小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2、第二课时目标:《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3、第三课时目标:《小数的性质》在建立猜想、验证猜想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中,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进行化简及把一个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第四课时目标:《小数的比较大小》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出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5、第五课时目标:《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以及独立思考、合理交流,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和有条理地描述学习过程的能力。
6、第六课时目标:《求小数的近似值》结合现实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观察、合作学习探索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并理解为了保证近似数的精确值,近似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培养学生有条理、有依据地进行思考的习惯,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7、第七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复习和整理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8、第八课时目标:《整理与练习(2)》通过“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价与反思”等学习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通过对学习活动的反思与评价,培养学生自我反思意识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二、单元知识结构图。
认识小数的意义,学习小数的读写方法、数位顺序及计数单位。
学习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剖析。
(一)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继续认识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第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一位小数的认识以及日常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自由地说,并通过交流明确“元和”的实际含义;第二,结合直观图形,让学生认识到:几个十分之一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几个百分之一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几个千分之一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二)第二课时《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1、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和数位顺序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让学生通过在表示整数“1”的正方形中进行涂色操作,以及相应的讨论和交流,逐步明确相邻的小数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并适时揭示小数的数位名称及顺序、计数单位及进率。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引导学生利用直观图形或联系具体数量进行思考,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说一说。
1、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应用小数的性质。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结合现实的情境,通过自主观察、比较归纳,引导学生在众多数学现象中体验并发现小数的性质。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从熟悉的数量多少的角度得出比较结果,更要启发学生从每个小数中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去进行比较。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化简或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有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又为后面探究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作了必要的铺垫。
(五)第五课时《用“万”“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1、教学重点、难点: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把大数目改写成整万、整亿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寻求把大数目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的方法。
1、教学重点、难点: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2、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教学的。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以地球和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为素材,精心设计问题,组织学生探索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七)第七课时《整理与练习(1)、(2)》。
1、教学重点、难点:小数性质和小数的大小比较。
3、突出重、难点的策略:加深对小数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发展数学思考和实践能力。
四、基于课型的教学策略。
1、遵循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有层次地组织教学内容,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理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
2、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运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展规律。
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材第5960页小数性质和数的改写、练一练,练习十一第6~10题。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改写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或把小数化简。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把一个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或根据要求截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1、口算。
指名口算练习十一第6题。
2、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的性质和数的改写。(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改写。
(2)做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写出各数,然后指名回答,老师板书。
(3)做练习十一第7题。
2、复习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1)提问:移动小数点的位置,小数大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板书:小数点右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左移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练第3题。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依次写出各题得数,然后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
1、复习数的改写。
(1)做练一练第4题。
让学生把第(1)、(2)题做在课本上。提问第(1)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为什么要这样改写?提问第(2)题的结果,老师板书。提问:怎样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指出:为了读写方便,我们常常把一个多位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改写时只要在万位或亿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相应地添上万或亿作单位,也就是先把一个数缩小一万倍或一亿倍,再写上万或亿作单位,这样原数的大小不变。有时,根据需要往往要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写近似数一般是看保留位数的后一位,用四舍五人的方法求出近似数,并注意近似数要用约等号。
(2)把3.24956保留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各是多少?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要求说明怎样想的。强调保留三位小数时要写出末尾的0,以表示精确度。
2、做练习十一第10题。
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谁来说说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移动。
练习十一第9题。
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第四篇】
课题:比大小(二)。
课时: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1、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的活动,经历用几何模型研究小数的过程。
2、用直观的方式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
出处
3、在寻找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中,培养数感,获取数学学习方法。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创设问题情境。
1、比较大小。()()。
2、()。
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
1、思考一下,和谁大?你是怎样想的?
2、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在图上涂一涂,再来比一比。学生在书上涂一涂,比一比,再说一说。
3、和怎么会相等呢?这是不是一种巧合?
4、在下面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涂法和想法。你发现了什么?
三、巩固与应用。
1、第10页试一试1、2。
2、第11页练一练1。
3、第2、3题。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
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图一图、比一比,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并能熟练的应用这一规律。
教学设计师探索小数的性质教学设计【第五篇】
2、知道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初步认识一个小数的小数部分各数位上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3、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会用小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
多媒体课件、米尺。
一、导入新授。
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你能说说吗?(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师:生活中这么多的地方用到小数,说明小数的应用十分广泛,无处不在。请同学们把各自测量周围物体的长、宽(或高)的数据说一说。(教师将各个数据分别按“整米数”和“非整米数”两类板书)。
师:这些不够整米数的部分,如果仍然要用“米”作单位写出来,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怎样的数表示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2页的内容。
师生共同归纳: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但是,小数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小数的知识。
二、探索发现。
1、认识一位小数。
(1)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1米尺图。
把1m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多少分米?1分米是1米的几分之几?
教师介绍出示:“十分之一”米还可以写成米。
那2分米、3分米呢?学生试着完成填空。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交流时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观察上面的等式你能发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联系吗?
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讨论。
师生交流后小结: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认识两位、三位小数。
我们知道了一位小数表示的是十分之几的数,那么两位、三位小数应该表示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以这些两位小数为材料,继续研究。
(1)教师继续出示米尺的放大图。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后进行反馈。
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这样的一份或者是几份表示百分之几米,可以用像、这种两位小数来表示。
1米有1000毫米,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1毫米就是新人教版数学四年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米。
(2)小结。
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学生交流说说对小数的理解。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结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十分之几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那么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同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就是、。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4、阅读“你知道吗?”。
师:同学们已经知道小数是怎么产生的及小数的意义,那你们知道小数的历史吗?
学生自学教材第33页“你知道吗?”。
师生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的发展史。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33页“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如何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的。
2、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小数。
()元()千克()厘米。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认识了小数,知道了小数就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还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板书设计: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上一篇:教师的一等奖教学设计【范例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