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烙饼问题》教学设计优秀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

教学目标

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

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

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

(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

(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

(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3分钟。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3)原因分析。预设:锅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张饼,只有空着。

2.探索4张饼的烙法。

(1)同桌之间用手当饼,尝试验证。

(2)交流汇报:用老师的饼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认的结果。

3.全班分4组,分别探究烙6张、8张、10张、12张饼的最优方案。

(1)集体研讨。

(2)交流汇报,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当要烙的饼的张数为双数时,最优化方案所用时间是饼的张数乘烙单面的时间。(板书)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会感觉到轻松得出结论。同时探索过程中的直观方法、模型思想为后面探究更难的烙3张饼问题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4.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猜测烙3张饼所需时间。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3)挑选至少两个小组分别汇报,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饼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时呈现记录表。预设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4)对比发现3张饼的最优烙法。

5.小结: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原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是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在前面探究较为简单的'烙饼张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能更好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6.探究5张、7张、9张、11张饼的最优烙法。

(1)教师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烙饼的经验推理出烙单数张饼(不含1张)的最优烙法。

(2)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是推动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最宝贵的财富。

三、练习巩固,提升应用

1.(例题中情境)如果有1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2.(例题中情境)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3.妈妈用一口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煎7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4.一口锅一次能同时烙3张饼,两面需要各烙3分钟,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完成巩固和应用。

四、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设疑:假如妈妈的这口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情况还跟两张饼的一样吗?附:用一口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3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分钟?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时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二篇】

教学目标:

1、在经历烙饼的具体过程中学会怎样合理安排最省时间,从而体会做事情要进行合理的安排。

2、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合理的方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运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

教学难点: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材简析:《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主要通过讨论烙饼时如何合理安排操作最节省时间,让学生体会在解决问题中优化思想的运用。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但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看饼如何烙的经历,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想就用这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为切入口,通过例举、观察、合作讨论、优化,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三张饼如何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以及归纳出按怎样的顺序安排才会使所用时间的总和最少。

教学过程:

一、预设情景,走进生活。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脑经急转弯吗?老师出一个题考考大家:煮熟一个鸡蛋要用5分钟,煮熟5个鸡蛋要用多长时间?

生1:25分钟。一个一个地煮,煮1个需要5分钟,煮5个需要25分钟。

生2:只需要5分钟,把5个鸡蛋一起放进锅里。

师:你为什么会想到5个一起煮呢?5个鸡蛋一起煮既可以节约时间,又可以节约能源,看来只要我们肯动脑筋,连煮鸡蛋这件小事都能找到一个最优的方法。生活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在烙饼问题中,你能不能找到最优方法?

——板书:烙饼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课题,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紧扣主题,教学情境简洁有效。)

二、围绕主题,探索新知。

1、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师: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每次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

师:每次只能烙2张饼是什么意思?(生:锅里最多只能同时放两张饼。)那如果我只放1张饼行吗? 师:两面都要烙呢?(一张饼的正面也要烙,反面也要烙。)

2、观察法,探究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根据图中信息,如果妈妈只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

生:6分钟。先烙熟一面需要3分钟,再翻过来烙另一面也要3分钟,3+3=6,所以烙熟1张饼最少需要6分钟。

师:如果要烙2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

生1:1张饼要6分钟,烙2张饼就要12分钟。

生2:烙2张饼只要6分钟。可以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再烙反面。

师:大家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节省时间)它为什么能节省时间?

生:2张饼同时烙。

师小结:看来这就是烙两张饼的最优方法,就是2张饼同时烙。

3、动手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看来大家有有不同的想法,请你用学具摆一摆,试一试怎样烙最节 省时间。

(1)学生尝试烙饼。(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汇报交流。(预计有18分钟、12分钟、9分钟)

预设: ① 一张一张烙:烙一张要:3+3=6(分钟) 烙三张要:6×3=18(分钟)

② 先同时烙两张,再单独烙第三张:同时烙两张6分钟,烙一张也要6分钟,6+6=12(()分钟) 师:它的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猜测:烙3张饼需要12分钟,比起一张一张烙,的确节省了时间,为什么?(第1次2张同时烙)

师:还有哪些同学是跟他一样的?动脑筋想,有没有更短的时间?

③ 饼1和饼2先烙正面,再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最后烙饼2和饼3的反面,共烙了3次即3+3+3=9(分钟)(请学生上来演示,你说烙饼过程,我们全班帮你记着时间。再请一名学生演示,边演示教师边板书)

(3)同桌合作,再次摆一摆,体验“9分钟的烙法”。

(4)集体交流,对比择优。

师:都是烙3张饼,为什么第二种方法比第一种能节省3分钟时间?

生:这种烙法锅里始终有2张饼,而其他方法有时候锅里只有1张饼。

小结:看来和烙2张饼的最优方法一样,也是保证每次锅里都有两张饼,所用的时间就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

你想给这种烙饼方法取个名字吗?我们通过改变烙饼的顺序,保证每次锅里都有2张饼,所用的时间最少,这就是烙3张饼的最优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交替烙法”。 板书:交替烙法。

(设计意图: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1)脱离学具,思考烙4张饼的最优方法

师:如果要烙4张饼,怎样烙才能最节省时间?

师:这种方法也就是2张2张地烙,每次都保证锅里有2张饼,没让它闲着,所以最节省时间。看来烙4张饼的问题可以转化成烙2张饼的问题,这样就把新的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了的问题。

(2)烙5张饼(师引导:想想怎样把新问题转化成我们已经解决的问题)

生:先烙2个,再烙3个。

师:烙2个需要几分钟(6分钟)烙3个需要几分钟(9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15分钟)

(3)烙6-10张饼,探讨烙饼的次数与饼的分组方案间的规律。

师:烙6张饼、7张饼、8张饼呢,最快需要多少时间?请与同桌合作探究,并把你们的结果填在表里。

(4)发现规律。

师:通过前面的烙饼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从烙饼的方法和表中的数据两方面寻找规律) 师: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怎样烙最节省时间?烙饼的张数是单数呢?

烙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与饼的张数有什么关系?

生1:我发现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2张2张烙最省时间;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除1张饼外),

先2张2张烙,剩下的3张按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烙,这样所用的时间最少。(全班集体评价) 生2:我从表中发现,除1张饼外,烙饼的张数×3=最短时间。(板书:时间=饼数×3)

师:“3”是什么?

生:“3”是烙一面需要3分钟

师:如果烙100张饼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烙一面的时间不是3分钟,而是4分钟呢?5分钟呢?这个算式哪里要改一改?这里的3、4、5代表的是什么?

生:烙一面的时间。(板书:时间=饼数×烙一面的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出烙饼的最优方法,它源自我国的大数学家华罗庚爷爷提出的“优选法”,它教会我们要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约资源,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三篇】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发展目标

1、通过实例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

理解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教学准备课

件制作、确定分组形式

教学形式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按学生能力由低→高依次编号①②③④)

教学过程

小班特征活动预设

引入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同学们,人有两大宝,你知道是什么吗?猜猜看。

2、说得非常正确,今天我们就用自己的双手合大脑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好不好?

二、创设情境,解读信息。

1、(板书:饼)饼,你吃过吗?吃过哪些饼呢?

2、(板书:烙)“烙”,是指放在器物上烤熟的意思,烙饼是把饼放在器物上烤熟。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和学习烙饼问题。

三、自主探究,研究烙法。

探究双数张饼的最优烙法

1、课件出示图:这位阿姨家今天来了好几位客人,阿姨要烙饼招待客人,我们一起帮阿姨烙饼好吗?你从图中读懂了哪些数学信息?(最多烙2张、两面都烙、每面3分钟)

(1)烙一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呀?你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把一只手当饼,数学书当锅,一起演示烙的过程。

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

烙了计策?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

(2)烙两张饼最快要几分钟呢?最快是什么意思?

谁来演示?

(3)为什么烙一张饼和烙2张饼的时间都是6分钟(一样多)呢?可以同时烙,同时烙有好处吗?“同时”这两个字用得好。老师给他写下来。

现在,我们一起来烙2张饼(嗤啦,三分钟,正面熟了,嗤啦三分钟,反面熟了,听到几声嗤啦声,烙了几次?)

(4)你可以将烙饼的过程写下来或画下来吗?试试看。

2、(1)有了刚才的经验,烙4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呀?你又是怎么想的?

(2)同桌再用双手做饼,来烙4张饼,开始!学生动手操作4张饼的烙法。请同学上台演示。烙了几次?

3、(1)现在我们已经有很多烙饼经验了,烙6张饼要几分钟呢?你又是怎么想的?(6+6+6=18分钟)

(2)谁愿意到黑板上用手做饼,烙给大家看一看。

指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好的圆圈里演示6张饼的烙法。

4、总结偶数张饼的烙法:两张两张同时烙。

请你仔细观察偶数饼的烙法: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四、合作交流、探究烙法。

烙三张饼问题的优化

1、爸爸回来了,那3张饼最少要几分钟呢?要达到最快,我们要考虑什么?把象棋当作饼,摆一摆,并把你的过程写下来或画下来。

要求:(1)先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

小组轮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烙了几次?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记录员负责纪律你们组的方法。

汇报员准备汇报

预设方法一:一张一张地烙,共18分钟;

方法二:先烙两张,再烙一张,共12分钟;

方法三:先烙1、2号饼的正面,接着烙1号饼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最后烙2、3号饼的的反面,有9分钟。

机动如果学生想不到第三种方法则进行启发引导:

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3)讨论:

①上面三种方法是否都可行?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

②为什么这样烙只需要9分钟?一开始的烙法有什么问题?

(一开始的烙法中,烙第三张饼时锅的另一半资源(烙的位置)浪费了。而交替烙则没有这个问题。)没错。交替烙最大限度地使用了锅的资源,从而节约了烙的时间。

小结:我们称这种最省时间的方法为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

(4)好,一个同学的2只手当作2张饼,另一个同学的1只手当作1张饼,把2本书叠在一起当作锅,同桌合作烙3张饼,开始!同桌合作,开始烙饼。

2、下面该烙几张饼啦,5张饼,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烙的最快。

预设:方法一:3+29+6=15分钟

方法二:演示同学们看明白了吗?

烙饼问题教案【第四篇】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中的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课时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四上)112—113的例1

教学重点:

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难点:

探究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张圆纸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开始,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同学们家里有厨房吗?你们进过厨房吗?进去做什么?厨房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二、情境引入,学习新知

那么我们来看看小丽家厨房里的数学问题。(课件出示例1图)小丽妈妈正在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绝活——烙饼。(板书课题:烙饼问题)

1、师:“从图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理解图中的内容。

教师提问:“妈妈烙一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如果妈妈要烙2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

小结:我们烙两张饼时,可以先同时烙饼的正面,用了3分钟;再同时烙饼的反面,用了3分钟这样烙两张饼就需要6分钟。

师:“爸爸、妈妈和小丽各吃一张饼,一共要烙几张饼呢?”

“要烙3张饼,锅里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那3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呢?”

2、学生操作,探究烙3张饼的方法。

让学生用发的圆片烙一烙,同桌说说用了几分钟,是怎样烙的。(圆片的正、反面上分别写着正、反两字来代表饼的正、反面。)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3、学生演示烙饼法。

师:谁愿意把你烙饼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学生上黑板动手烙,边烙边说)

让大家来比较:“这些烙法,哪一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

得出结论:9分钟是烙3张饼所用的时间最短的,我们就把(烙3张饼所需时间最短的)这种方法,叫快速烙饼法。(教师板书快速烙饼法)

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烙三张饼的'方法并小结:先把饼1、饼2同时放进锅里,先烙饼1、饼2的正面,3分钟后,取出饼1,放入饼3,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2烙好了,取出饼2,再放入饼1,再同时烙饼1和饼3的反面,又过了3分钟,饼1和饼3烙好了,这样烙3张饼就用了9分钟。

师:老师是用什么方法烙的?(也是用快速烙饼法)

师:使用这种方法时,你发现了什么?(1、使用快速烙饼法,锅里面必须同时放2张饼。2、用的时间短。)

让学生用烙3张饼的快速烙饼法再烙一次,边烙边说给你的同桌听。

(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是解决烙饼问题的关键。我让学生演示烙饼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拓展延伸:

师:(出示表格,边说边点击表格)刚才烙2张饼时可以2张2张烙,所需时间是6分钟,烙3张饼时可以用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所需时间是9分钟。想一想,如果烙4张饼,怎样烙时间最短?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5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小组活动,通过小组交流,使学生找到最佳方法。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6张饼,怎样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饼?需几分钟”

学生发言。班内交流,并比较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教师小结后提问“如果要是烙7张饼、8张饼10张饼最少需几分钟?”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使学生找到最优方法,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这样过程逐步形成课件表格。

5、探究规律。

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

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教师:“谁能很快地说出烙11张饼用多长时间?烙15张饼呢?”

(通过拓展性的设问,既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巩固,也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三、实践应用

课件出示114页做一做第1题。

教师:“现在美味餐厅的厨师也遇到了难题,餐厅里来了三位客人,每人点了两个菜,而餐

厅里只有两位厨师,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怎样安排炒菜的顺序才比较合理呢?”

1、引领理解题意。

2、全班交流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师:同学们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

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3例2,本单元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课标》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这里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化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些思想和要求我是这样安排我的课的:

我从跟同学们聊做家务入手引出本课的课题合理安排时间,通过李阿姨去小明家做客引出本课从新授到巩固的三道题目,第一个是沏茶,用沏茶这个比较贴近生活的例题让学生初步体验怎么安排才能节约时间,在这个环节上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反馈,鼓励每个同学的方法,但要比较这几种方法,哪种最节省时间,它的突出优势在哪里?第二个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妈妈要做一顿美味的晚餐来招待李阿姨,怎样帮妈妈安排这些工序才能让李阿姨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晚饭呢?这个环节在一个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有了同时做几件事情能节约时间的概念,所以操作起来学生比较得心应手。最后一个环节吃完晚饭,把李阿姨送走之后,妈妈觉得自己有些感冒,想吃完药后赶快休息。小明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妈妈在最短的时间内吃上药呢?这个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来。

整节课下来我觉得还存在许多不够严密的地方,在学生展示交流时应给学生充分表达说的机会,自己过多的总结反而影响学生的表达能力。我的语言还有待加强,要更加精炼,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反馈时先做什么,再说什么,哪些可以同时做,学生表达的不是很清楚,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整理清楚。总之,在新课程的理念之下我要反思的很多,要学习的也很多,要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

烙饼问题教学设计【第五篇】

教学目标

1、理解“烙饼问题”数学模型,掌握不同张数“烙饼”最优化方案的基本规律,能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进行相关的简单实际应用。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讨论等数学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渗透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和合作的乐趣,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利用探究“烙饼问题”的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探索“烙饼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较复杂问题的数学研究方法,体会优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

课件、记录表、饼模型。

教学过程

准备课前互动:有一个字总是被人们念错,猜猜是哪个字?(错)同一天出生的两个小孩,长得一模一样,是一个妈妈生的,不是双胞胎,请问咋回事?(三胞胎)

设计意图:舒缓紧张气氛,活跃现场氛围,帮助学生思维“热身”。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自家厨房情境,交流吴老师做饭的兴趣爱好。

2、煮一个鸡蛋需要5分钟,煮3个鸡蛋需要多长时间?

3、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

设计意图:老师进行自我开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老师,拉进师生距离。从最简单的优化案例谈起,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空,为探究课堂中的问题打基础。通过逆向思维问题的直接对比,初步引发冲突,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1、学生自主阅读,发现关键的数学信息。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

2、深入解读数学信息。

(1)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

(2)两面都要烙呢?设计意图: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数学学习的根本。引导学生能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来解决,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意义之一。

(二)依次探究2张饼、1张饼、4张、6张、8张……张饼的最优烙法

1、研究2张饼的最优烙法。设问:如果要烙2张饼呢?需要几分钟?

(1)想一想,你会怎样烙?所用时间是多少?

(2)指名学生汇报(借助手直观演示),预设出现两种情况。烙两张饼需要6分钟,烙一张饼需要3分钟。可两张饼一起烙,先烙正面需要3分钟,再烙反面,又需要3分钟,共6分钟。

(3)原因分析。预设:锅里面有空位,但是只烙一张饼,只有空着。

2、探索4张饼的烙法。

(1)同桌之间用手当饼,尝试验证。

(2)交流汇报:用老师的饼模型在黑板上演示,得出公认的结果。

3、全班分4组,分别探究烙6张、8张、10张、12张饼的最优方案。

(1)集体研讨。

(2)交流汇报,合情推理,得出结论。当要烙的饼的张数为双数时,最优化方案所用时间是饼的张数乘烙单面的时间。(板书)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要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循循善诱。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会感觉到轻松得出结论。同时探索过程中的直观方法、模型思想为后面探究更难的烙3张饼问题打下基础、埋下伏笔。

4、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1)猜测烙3张饼所需时间。学生自主尝试、合作交流。

(2)展示烙法,寻求最优方案。

(3)挑选至少两个小组分别汇报,学生借助老师提供的饼模型在黑板演示,同时呈现记录表。预设生成:第一种:12分钟、第二种:9分钟

(4)对比发现3张饼的最优烙法。

5、小结:3张饼的最优烙法的原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关键、是突破难点的核心环节。在前面探究较为简单的烙饼张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和活动经验,经历了猜想、操作、验证的学习过程,能更好的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6、探究5张、7张、9张、11张饼的最优烙法。

(1)教师借助板书,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烙饼的经验推理出烙单数张饼(不含1张)的最优烙法。

(2)学生小结。设计意图:当烙饼的张数是双数时,就2张2张的烙,当烙饼的张数是单数时,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按最佳方法烙,这样最节省时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拓展,培养学生推理能力,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所形成的知识、技能、思想和经验是推动学生后续学习数学最宝贵的财富。

三、练习巩固,提升应用

1、(例题中情境)如果有1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2、(例题中情境)如果有23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需要几分钟?

3、妈妈用一口平底锅煎鱼,每次只能放两条鱼,煎一条需要2分钟(正、反两面各需1分钟),煎7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4、一口锅一次能同时烙3张饼,两面需要各烙3分钟,烙6张饼最少需要多长时间?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再次引发学生思考,同时完成巩固和应用。

四、总结延伸,拓展思维

1、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设疑:假如妈妈的这口锅再大一点,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情况还跟两张饼的一样吗?附:用一口平底锅烙饼,每次可以烙3张饼,每面要烙1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多分钟?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一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更好的同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进行更为深度的思考,为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考时空。

22 2878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