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怎么写(精编3篇)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范文“教学设计怎么写(精编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学设计怎么写1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 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 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 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
表现程度 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
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
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
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
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
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
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
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
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部分
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
教学设计怎么写2
教学设计专家从不同的角度来阐释教学设计的涵义,有的强调教学设计的系统思想,有的强调教学设计的内容。何克抗教授则在多种教学设计定义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设计主要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与学的系统`过程'和`程序',而创设教与学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学习。”现代教学设计着眼于教学条件与教学策略之间的互动,注重教学结果的高质量,追求的是一个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组成的系统过程,追求的是教学效果、教学效率(单位时间的成效)、教学吸引力(学生继续学习倾向)的统一,达到“减负增效”、促进学习者道德、智力、体质、个性等多方面发展的目的。
由此看来,教学设计是在整合教学目标后,再根据学生的需求实际、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条件以及教师自己的特质分别进行优化设计,最后按照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将上述因素综合考虑,给出一个高效的教学活动顺序,可以这样讲,教学过程没有设计,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也就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率。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
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教案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而教学设计更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教学结果。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教案是教学设计中最核心的一部分,主要是对教学目标、内容、环节进行备课。
总体说来,教学设计与教案都是在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涵盖的内容更宽泛一些,可以包含教案,也包含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怎样去解决等等;而教案则是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它们既是统一的,但也有区别。
教学设计的内容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媒体、教学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法、学法、媒体及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评价等因素。
1.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新的教学理念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来自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这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进行整合,协调好各目标之间的关系,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局,使学生通过学习确实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再者目标不是定得越多越好,一节课目标至多三个,目标的三个维度是课程目标,不是每节课都三个必须具备。
2. 教学媒体设计是教学实践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教学媒体,就没有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教学媒体就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存载并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等的载体或中介。传统的挂图、板演、模型、标本、放映多媒体课件以及用实验仪器操作等,都属于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媒体选择的关键不在于用什么,而在于要用得恰当。
3.教学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与前后知识间的联系;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教材中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水平、认知结构及学生原有知识对本节的帮助和干扰分析;学生非智力因素分析,如学习态度、兴趣、学习习惯等。
4.教学重点是教材中举足轻重、关键性的、最基本的、与前面知识联系紧密、对后面所学知识具有重大影响的内容,是课堂结构的主要线索,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对于巩固旧知识和学习新知识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或领会的内容,或较抽象,或较复杂,或较深奥。
5.教学过程就是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将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分析、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诸要素进行统筹考虑,并且很好地组合是目前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现代教学过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因此,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以往教案编写的那种单一、线性、编写格式、主要设计教学步骤和方法的思维形式有很大不同,它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同时考虑教学的意图、教学组织中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还是由他们共同参与)、行为(探索、思考、讨论、操作等)和方式以及媒体的使用、时间的分配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等。所以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对于教学的活动过程是呈立体和网状思考状态,教学诸因素不是沿“教”这条单行线前行,而是在学与教中交错朝着教学目标进行。
6.教学策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它是在一定教学理念指导下和在一定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而对教学活动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习方式的确定等采用的所有具体问题的解决行为方式。
根据素质教育的特征,教师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着重思考下列问题:
一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指挥者”为“引导者”。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进行自主的学习活动。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班级授课制下,如何使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有所提高发展,最基本的一条准则,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板书作为传统的、常规的媒体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应该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在设计媒体时千万别忽视了对板书的设计。板书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是学生在课后如何复习的指导法略。我们在设计板书时,一定要注意板书要条理清晰、思维逻辑推理合理、简明扼要。
7、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行为,是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教学反思最主要的还是对于教学过程的反思,如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了哪些预料之外的新问题?教师又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设计的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度和参与率怎样?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教学反思可以用点评的形式,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记录,也可以在课后进行专题整理,还可以选取几个片段进行研究。
8..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评价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中的贡献,教师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作业的精心设计和批改等。
教学设计的书写形式
教学设计的表达可以是文本形式的,也可以是表格形式的,也可以将文本和表格二者结合。一般文本形式可以比较充分地表达思想和具体的内容,信息量大,但不宜直观地反映教学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而表格形式能够比较简洁、综合体现教学环节中教、学诸因素的整合。前端分析宜用文本形式书写,教学过程则宜用表格形式书写。
教学设计书写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内容要求灵活展现,写出个性,写出创意,写出风采。
教学设计由教师策划,但却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它是献给孩子们的精神礼物,是为学生明日的课堂生活充电。运筹优质的教学,是教师的良知和责任,也是教师追求真善美的表现,它将使师生享受到课堂的快乐和幸福。
教学设计怎么写3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
(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
三个操作要求:
(1)确定知识目标。
(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A、述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行为主体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通过观看影片……”“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如南京市溧水县教研室的周红英老师把《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知识与能力:
A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仁”的学说及其对教育和文化的贡献;学生能了解思想家老子及其辩证法思想;学生能了解“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
B. 通过学习,学生能列表归纳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形成利用图表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学生能运用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解释历史现象,并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思想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A .学生能通过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及诸子百家的相关资料,编讲历史故事或编演历史短剧,再现历史情景,产生对历史的认同感。
B. 学生能通过列表归纳、分组讨论等方法进行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理解和运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主要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言论,学生能正确对待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寻找有效的学习方法。
B. 通过学习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学生能感知“百家争鸣”促进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
(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
(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
(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部分课前探究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方案。
(二)导入新课部分导入新课部分的写作要求: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引语,教学引语要起到“凝神、起兴、点题”三个作用。
(三)师生互动部分师生互动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2)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此外,在教学结构设计中要注意体现下列6个要求:(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3)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
(4)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5)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存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6)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四)课堂总结部分课堂总结部分的写作要求:
(1)设计出针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2)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五)课后作业部分课后作业部分的写作要求:每节课设计10道单项选择题(选择题突出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理解与掌握),1道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突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1道问答题(问答题突出学生的概括能力,分析、比较、评价能力。)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教学后记部分教学后记部分的写作要求:
(1)评价出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实施结果。
(2)对你的每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修改、补充、完善。
(3)写出你的教学感想、心得、体会。反思的主要内容有
① 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 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 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 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 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下一篇:《循环小数》教学设计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