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汇总5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汇总5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第一篇】
为确保学前教育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的顺利实施,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特依据中央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施意见》制定本实施方案,各分校可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细则加以落实。
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包含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教育实习,在第四学期进行,3学分,54学时;第二部分是毕业作业,在第五学期进行,5学分,90学时。
1、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教学由各分校在省校的指导下组织实施。为保证教学质量,每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自己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选题,所指导的学员人数每届不得超过10人。
2、在进行综合实践环节教学的过程中,各分校应把握专业特点,坚持真实性、科学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围绕学生实践过程和相关要求落实实施要素和条件,明确各方面的职责与任务,利用一切可供利用的资源和条件,形成教育教学和研究合力,将实践环节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确保实践质量,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一)教育实习。
1、时间安排。
教育实习原则上在学员修完总学分的80%后开始安排,第四学期完成教育实习,第五学期初上交相关材料。
2、实习要求。
学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合乎规范的幼儿园或其他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学前儿童教育工作的全面实习,实习结束后完成实习总结等材料。
3、操作步骤。
指导教师进行综合辅导后,指导学员落实实习单位,做好实习计划,学员在实习过程中做好实习活动的各项记录,在实习结束后,提交实习总结。
4、组织形式。
学员必须到合乎规范的幼儿园或其他各类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专业实习。实习单位的落实可以通过自己联系或由分校统一安排。所接收的实习单位必须符合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学前教育机构必须是经过主管部门审批,符合相关要求的单位。
在实习单位,由学员自行联系实习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和分校教师根据学员实习情况进行评价,教师应加强对学员实习的过程管理。
(二)毕业作业。
1、时间安排。
第五学期初布置毕业作业,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并上交毕业作业。
2、作业形式。
学员可任选一个主题,任选一个年龄段,设计一个主题教育活动方案。
3、操作步骤。
在综合辅导后,指导教师与学员讨论并选定作业内容,在指导教师的个别指导下,按规定要求完成毕业作业。
4、毕业作业由学员独立进行,指导教师应与学员保持密切联系,帮助学员更好地把握写作规范,澄清思路进行写作。指导教师应鼓励学员独立思考,避免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1、考核对象。
凡参加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习的人员,均必须参加本专业综合实践环节的考核,不得免修。综合实践环节成绩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毕业证书。
2、考核方式。
本课程具有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特点,其教学活动形式、实践成果形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均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程。
教育实习的考核由实习单位对学员的实习过程的成绩考核和指导教师对学员上交的各项材料的成绩评定两部分组成,毕业作业的考核是根据学员最终提交的毕业作业进行成绩评定,各级分校自行组织实施。考核成绩合格以上者获得相应学分,未参加综合实践环节或成绩不合格者,不计学分。
3、成绩评定。考核成绩的评定与审核具体操作分为三个步骤:初评—终评—抽评。即:由指导教师根据评定标准给出初评成绩,由各级分校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综合实践环节责任人进行终评并上报成绩,省电大在必要时进行抽检审定。
4、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标准。
(一)教育实习。
(1)考核内容。
在第五学期初上交以下材料:
a、实习完成情况材料。实习鉴定表1份(见附件一)。
b、教育实习总结。包含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实习的内容与过程、实习收获及不足等,字数不少于2000字。
(2)考核标准。
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具体评定标准如下:优秀:
a、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b、实习计划周密、实习态度认真、实习效果明显;
c、实习过程记录详尽,实习总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很好地运用所学专业理论总结教育实习,有自己独到的思路。
良好:
a、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b、实习计划较周密、实习态度较认真、实习效果较好;
c、实习过程记录较详尽,实习总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数符合要求,能尝试运用所学理论对教育实习工作进行总结。
合格:
a、确实进行了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实习;
b、有实习计划、实习态度基本端正,实习效果一般;
c、有完整的实习过程记录,实习总结语言基本通顺,字数符合要求。
不合格:凡不符合合格的标准中所提到的任何一条要求,均视为不合格。
(二)毕业作业。
(1)考核内容。
在第五学期结束前上交一个主题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内容包括:
a、主题名称。
b、主题选择的缘由。
c、主题目标。
d、本主题下的1-2个详细的活动方案(将教学材料等附在活动方案后)。活动方案应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流程、活动延伸等部分。
e、针对教育活动方案进行设计思路的阐述。表述方式不作统一要求。
(2)考核标准。
毕业作业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具体评定标准如下:
优秀:
a、主题的选择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包含有多方面的教育价值;涉及各个学习领域,可行性强。
b、主题目标设计全面、恰当。
d、设计阐述条理清晰,有一定创见。
良好:
a、主题的选择能较好地顾及幼儿的兴趣与需要,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和可行性;
b、主题目标设计较全面、较合理。
d、设计阐述有一定见解。
合格:
a、主题目标定位基本正确。
b、活动方案格式基本完整、规范,设计基本合理;
c、有设计阐述,但平淡无新意。
不合格:
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可评定为不合格:
a、内容不完整;
b、主题目标定位不正确;
c、活动方案格式不完整、不规范;
d、设计阐述空洞无物;
e、抄袭他人。
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第二篇】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人们喜爱.开展剪纸活动教学能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同时,手指动作的训练能对脑细胞产生良好的刺激作用,完善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从而使思维活动的水平愈来愈高,促进学生美感的形成.那么,如何教学剪纸?我认为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让学生在“玩、画、剪、赏”中,掌握剪纸的技能,提高创作水平及审美能力.
作者:程冬容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银城镇新营小学刊名:江西教育英文刊名:jiangxieduc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
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第三篇】
摘要:
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欣赏评述”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关键词:
美术新课标、综合探索、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
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以美术学习方式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欣赏评述”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美术“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二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三是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替或重叠。美术新课程加强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美术新课程强调要加强学生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等理念相一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在美术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中可以很好的加以迁移、延伸和整合。学生通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
美术“造型表现”领域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激活美术课堂是美术教学的根本任务。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美术课堂综合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进行美术课堂写生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实践的全过程。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分析、理解、写生对象的学习过程。如写生蔬菜时,引导学生亲自掰下菜叶,了解菜叶的排列规律和造型特征;亲自切开菜心,了解菜心结构。学生们看清了写生的对象,并产生了写生的兴趣。其次,美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摆放静物,组合静物,让学生主动探索疏密、节奏等形式美的规律。在写生苹果一课时,先是让学生摸苹果、削苹果、闻苹果、尝苹果、用放大镜看苹果。然后,让学生分组摆一组以苹果为主体的静物。通过激烈的争论、小组之间的比较以及优秀作品的欣赏后,虽然教师没有做任何示范,但学生对构图的方式却有了基本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鉴赏的水平。再则,教师分阶段给学生安排一些创作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写生作品用其他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两种以上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学生学习用版画、国画、刮画等多种方法记录自己的观察,表现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学生在学习新的表现方法的同时,探究能力、美术创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孔子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美术综合实践活动特别强调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合作调查研究。合作的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统一的相互影响、相互依靠、共同激励、竞争提高的过程。美术活动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合作”,以及“男女生多人合作”等形式,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互活动的自由空间,允许窃窃私语,允许寻求教师、同学帮助。因为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有的同学想象力很丰富,但动手能力较差;有的同学制作精细,但思路狭窄,如果让这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则是最佳的组合了。即使两者水平相当,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启发,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同时有些活动题材、内容,需要搜集大量的材料,可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如“插花”、“版面设计”、“画脸”等创作,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收集材料:你准备花泥,我准备鲜花,我们一起来完成一束艺术插花;尝试四个人合作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相互给对方装饰一个有趣的脸面等。在愉快的合作氛围中,在友情浓郁的氛围中,消除表现的顾虑,快乐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过程,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审美情趣,使每个学生都体会到集体的智慧胜过于个人,从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合作的好品德。
美术“综合探索”领域要求学生了解美术与其他学科的差异和联系,学习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美术活动;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发展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视野,拓展想象的空间,激发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体验探究的愉悦与成就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也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美术课程应积极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促进美术各领域的学习。如在教学《鼓儿响咚咚》,课前可以下载爵士鼓的软件,使学生在导入的尝试练习中激发创作欲。网络资源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拓展了新空间,如利用网络进行“中国建筑游”的美术教学、中国民间美术——剪纸、农民画的欣赏、和大师(达芬奇、毕加索、米罗、凡高等)的零距离接触、网上参观——徐悲鸿纪念馆、法国卢浮馆等。这些网络美术教学活动更能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主动检索,获取、处理信息中提高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教师主导的师生互动性的发挥。学生可以根据对教学内容,不同理解,不同喜好,不同难度,进行深入学习,完成探究性练习,实现“因材施教”和学生个性化学习,如西方绘画的欣赏,学生对画家凡高作品的收集、制作电子小报、网页等,展评时就以不同的内容呈现,体现了学生审美的个性差异。
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行美术课题的研究,结合美术的特点开展如《民间美术调查》的课题研究,指导学生制定出课题计划和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课题小组成员通过调查访问、上网、去图书馆、文化馆查找资料、深入农村拜访老艺人等形式进行美术课题研究活动。通过调查研究使学生了解到传统民间美术悠久的历史,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灶头画”、“箱柜画”、“蓝印花布”、“刺绣”、“剪纸”至今仍引人注目、招人喜欢。如农民画承传着中华民族原始的审美观念,留着人类童年时代的奔放、自由和发自肺腑的审美天性,它融会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技巧,表现人们新的生活和新的审美情趣,是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农村的灶头,是农家一日三餐做饭过日子的主要饮具,在江南农村每户人家都少不了有一座,就是在现代农民住宅不断更新、煤气灶具渐进农家的今天,农家仍少不了要打上一座灶头,灶的形状很多,有小方灶、花篮灶、还有两眼灶、三眼灶等,请灶画师傅绘上好看的图案,灶画篇幅多,内容丰富,一般在灶肚、灶身、烟箱均画上花卉、动物、人物等图案,图文并茂,既体现了实用性,又洋溢着浓郁的审美情趣,蕴含着深厚的稻作文化,是水乡民间艺术奇葩。通过这次美术综合实践调查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民间艺术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营养,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正在消失,民间艺人面临消亡,学生们心急如焚,呼吁有关方面应予以积极抢救和保护。
美术“设计应用”领域要求学生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发展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是一次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在某银行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信用卡标志活动中,美术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这项活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画样稿,不断设计修整,对标志的思考也越来越深刻。经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和制作,学生们拿出很多具有创意的、适合银行的标志。其中大部分学生采用了摹仿法,如:有的摹仿中国工商银行标志,从文字方面进行设计;有的通过几何形体的搭配进行设计,构思都非常巧妙。学生们设计的这些标志最后虽然没有被采用,但从学生们的设计中闪现出的一些智慧火花是非常珍贵的,这次美术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社会对美术的实际需求,锻炼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开展美术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如在《标志设计》课上让学生设计学校的运动会会徽、班级的班标,每个人都想为自己的学校、班级做一点贡献,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应用于生活实际,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如《布置我的书桌》,美术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准备各种废旧挂历,硬纸,易拉罐等,学做几种不同造型的小像框、课程表框、笔筒等案头工艺品,让学生在动手制作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看到自己成绩,享受成功的欢乐,增强上进的信心,激发学生的美术创作热情,使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充分结合和利用起来,使学生从小学会美化家庭和生活环境,把美术教育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去,从而达到锻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在美术设计应用领域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设计活动,如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联想等练习;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等等。
美术“欣赏评述”领域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美术教师在欣赏教学中将全班分为若干个合作学习组,分工协作,通过不同渠道(如:互联网、图书馆、资料室、书店、走访有关专家和老师等),搜集相关的图片、文字及影视资料,并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整理,这些都在课前进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就是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组合,教师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动性。欣赏的目的在于有所启发,有所感悟。如对印象派大师们的绘画进行欣赏,欣赏他们鲜明的艺术个性,欣赏他们独特的色彩语言,从而引发美术论文学生色彩表现兴趣和愿望;对古今中外的各种典型美术作品的欣赏,通过欣赏了解绘画色彩发展的概况,以及对色彩的配合、色彩的分类(如色彩的冷暖、轻重等)、色彩的民族性与情感性的表现等的认识和了解,从而启发学生对色彩认识与表现。欣赏大师们的代表作品,是为了让学生亲近大师,也可用大师的笔法即兴创作,以此激发学生自信心;欣赏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则是让学生开阔眼界,在色彩表现中更能够自由发挥,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欣赏活动非常重视综合评述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评述中的体验、收获是美术新课程所追求的。美术课不仅是教会学生如何画画,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欣赏课教学活动中文学性的语言环境和理解能力对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背景、运用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平时应注意上欣赏课多引导学生学会表达,运用口头表达的方式把心中所想的东西表达出来;还可以结合语文学科采取学生写欣赏评述随笔,字数不限,有感觉的可以多写,没感觉的可以少写,文体不限,可以是诗歌、散文、小说,也可以是“记流水帐”的形式,时间久了学生就有了要表达的东西。通过与其它学科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欣赏评述活动来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欣赏能力。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在校园美术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培养美术特长生,还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成立形式多样的美术兴趣小组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调查、了解美术与校园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具体如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策划、设计、制作会标设计,并通过评选运用于该活动中;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设计、制作面具、服饰,布景场景,并表演故事剧;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装饰自己的家庭,美化校园环境;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收集本班的各种资料,设计出主页和学生个人的页,组成班级网,参与网络的交流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美术小组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将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学生们亲自设计制作展板,写字、画画一展身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锦上添花。美术比赛、美术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论艺术作品的能力。在校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比赛活动,如校园艺术节硬笔书法比赛、卡通漫画比赛、电脑绘画比赛、校园现场写生画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大奖赛、环保绘画比赛、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美术作品比赛、世界无烟日小报比赛等等。把比赛获奖的美术作品在校园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及校园网上进行展示,这些美术比赛活动都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整合一定会使学生学习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探究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用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方式,增强了综合表达的能力;加强了人际交流,学习了合作方式。因此,在美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提倡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究美术或美术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筹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美术新课程标准解读》。
3、《美术新课程标准》。
学校:神池县八角明德小学姓名:王荣芳。
联系电话:***。
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第四篇】
摘要:时代在发展,如果在教育教学中依旧不转变观念,势必不能够更好地展开教学。就初中美术教学而言,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地进行个性化教学,也就成为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一个而重要的课题。围绕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这一主题,重点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个性化教学的实践、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这三个层面展开论述,旨在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美术;个性化;实践;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个性。
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教学不应该在实践中将学生的个性特点抹杀,应该充分地让学生的这种个性特点得以张扬。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导致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这种个性化发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毅然如此。为此,有必要在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主体意识,放开对学生的个性思维、个性感觉的束缚,让他们在其作品中充分地发挥出他们的个性特点,表达他们的自己的情感。相信只要这样,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个性化教学的实践。
就传统美术教学来说,在美术教育中关注的最多的是学生的`绘画技巧,在教学中采用灌输的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创作思想的关注过少。原本美术的灵魂就在于培养学生对土木周边等社会、自然环境的一种想法和感受,本质就是一种情怀的抒发。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在新课标中,对美术教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内容们积极设置有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1.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
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一些材料,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他们的个性,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独特作品,应当在材料上下功夫。比如可以选择花、草,或者树叶、蛋壳、玻璃等材料。在大自然中材料如此地丰富,这众多的材料都可以根据需要,用他们来表达学生们的情感。毕竟采用这戏而具有个性化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其美术作品也就具有了个性化特点。作为教师,不必要对学生的思维禁锢,只要能够充分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皆可以。
2.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
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一个特别美好而又新奇的世界,不是成年人所能够猜想的。如果在初中美术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按照自己的意志为转移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势必会影响到初中学生真实情感的表达。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就美术的表现技法而言,应当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比如,放开对绘画工具的选择权利,让学生在美术绘画中选用他们自己喜爱的工具进行创作,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地展现出来。
3.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一定的创作型的思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比如,在色彩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他们对于色彩的偏好不一样,有的学生偏好暖色调,有的学生偏好冷色调,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会存在着差异性。有的学生在作品中更多的是暖色,有的学生则更多的是冷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这种差异性。只要学生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就应该放开对学生的过多约束,毕竟过多的约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4.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
不可否认,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作为常年人用成年人的眼光评价学生的心理世界是不公平的。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都存在着一种被关注的心理,他们会以标新立异的方式来体现这一心理,当然也存在一些新奇的想法,不论哪种状况,作为教师应该对此进行正确地引导,对于不符合教师的想法的创作就否定学生,正确的要给予积极鼓励,特别是学生的标新立异的东西中,有些东西具有创造性,且具有艺术的含量,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点,让学生的个性特点得以张扬。
三、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发展学生的个性。
初中美术教育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应该积极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黑格尔曾经说,绘画的实际上就是绘画者自我存在的一个主体性。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过程中,其中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何为有效评价?就教育评价而言是所进行的评价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初中美术评价中,应当从学生的作品中感受学生的思想,即有学生的思想内容者,我们应当给予肯定,而不能够仅仅看学生的作品像还是不像来评判。在进行评价过程中,宜根据实际的情况而确定评价的标准,充分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积极展开评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展开个性化教学,应当在材料上呈现多样性、在表现技法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关注学生的差异性特征、在表现效果上的创造性引导,希望能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浅谈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8,(08):93.
[2]罗蓉.初中美术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科学,2017,(18):102.
学习经验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第五篇】
一、收获之处: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范文之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反思。”“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为此,自毕业以来我不断进修学习,先后取得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2、对学生能倾注全心的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对待每一位学生都倾注爱心,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用自己的真情感动学生,对学生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对学生尽心尽责,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和爱戴,因此学生也喜欢学习数学。
3、落实课堂常规,关心学困生的成长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平时注重因材施教,努力提优辅差。在每学期初,就确定了班级里需要课后辅导的学困生,充分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和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行辅导,使这些学生的生的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我在抓教学质量的同时,又注重落实课堂教学常规,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和课堂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和学习习惯,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了学生的成绩。
4、更新教育观念,活化课堂教学。
教学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而主方向是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喜欢民-主、平等型的课堂,期待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同样,教师也就真实地走进了新课程。我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我总是坚持多渠道查阅跟学习内容相关的资料,做到胸有成竹地备课、上课。课堂上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较喜欢上语文课。
5、增强科研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一种开放的心态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以科学、民-主的精神组织实施课程,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调整教育实践,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工作反思》(http://)。只有继续努力进行科学研究,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才能真正的胜任肩负的使命。平时里,我经常翻阅有关教育理论专著和报刊,上网了解教育动态和教育信息,使自己的研究水平不断提升。
二、反思与措施
1、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1)重新反思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时,要时时思考如何让每个学生乐意学,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2)要拓宽教育教学的视野。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素质的主要场所,但它不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惟一途径。教育教学应当渗透在学生参与的各类活动中,渗透在社会、家庭、学校等学生成长的各个领域之中。
(3)要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索未知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为重要。因为今天的学生将要迎接未来可能发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变迁的挑战。
(4)敢说一个“不”字
实施创新教育,要敢于对目前阻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现状说一个“不”字。也就是说,要用质疑的目光、否定的态度、发展的思路对教学现状经常进行反思,并进行不断的创新。如教材里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的增删,再者,书本上、教参上说的是否都是“真理”。
2、精心备课,力争旧教材体现新理念
如何用新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我需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一种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备课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备教法,更要备学法;要备如何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景;要备如何引发学生个性的绽放。备课是一个过程,它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收集资料,不断创新。教师要有自己的知识储备,要有自己的教学机智,要有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学反思要详细具体,在学习中,广泛吸取教改的新鲜空气,力争解决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之间的矛盾。
3、创设学生喜欢的民-主、平等型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新理念,就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因此,营造民-主、平等,放得开、收得拢的课堂才能成为学生吸取知识,张扬个性的场所,课堂才会涌动出师生生命的活力。同样,教师也就真实地走进了新课程。新课标要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做的过程交给学生,使学生能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而教师的作用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调控教学进程,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操作、去解决问题。因此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有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很多时候我就这样去做的,在学生方面,的确做到了注重学生的个性,但结果呢?不能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时候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进行刹车,取消了学生的自主时间。如何更好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4、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虽然在学生身上化了许多心思,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好转,但还有个别同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彻底养成。有部分同学做题时审题还不够仔细、严密,审题能力还须培养。有个别同学仍字迹潦草,尽管我反复教育他们,甚至让他们重写,作业的字迹没多大好转,只有老师坐在他们面旁边,他写一个我说一下,他们才会写得稍端正些。有些学生的作业还不能按时完成,时而会不做或少做作业。我想也许他们对学习缺少了兴趣才会不完成作业,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作业能乐此不疲,这是我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
5、多读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时候我总是想尽办法、绞尽脑汁的来设计教案,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要想使教学得心应手,只能是有意识地多收集资料,多看报刊杂志,多与同事交流等,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及科研水平。
6、加强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讲究一个“思”字,就是要常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还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反思自己教学行为,对自己的教学反思进行理论总结,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