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评语(精编100条(汇总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论文评语(精编100条(汇总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论文评价【第一篇】

一、工作任务的进展状况

自从开题报告答辩之后就开始准备进行论文的框架及中期的报告,论文框架已经完成。基本透过了老师的检查,但有些不足的地方能够透过之后的工作进行时候来修改。

论文第一章绪论包括(1)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2)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基本理论包括(1)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原则(2)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3)绿色建筑评价的机制;

第三章国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概况包括(1)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2)英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即BREEAM的发展和评价方法以及BREEAM的优缺点(3)美国对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即LEED的发展和评价方法以及LEEED的优缺点和最新LEEDV4的发展(4)其他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包括日本的CASBEE评价体系,德国的生态导则LNB等;

第四章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及其评价体系的研究包括(1)有关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探讨(2)中国台湾的绿色建筑发展(3)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推荐;

第五章就是结论与展望。

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我在图书馆与电子阅览室查找资料,查找文献,按照开题报告中的描述进行论文的主要资料的研究,确定方法理论等,同时进行对重点文献的学习和剖析搜集新文献。在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论文的第一章资料绪论部分,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包括国外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也包括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国外绿色建筑发展背景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建筑师兼发明家B富(RBuckministerFuller)就十分关注人类的发展目标、需求与全球资源、科技结合起来,用逐渐减少的资源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生存需要。此后在1969年,美籍意大利建筑师鲍罗索勒里首次综合生态与建筑两个独立概念提出“生态建筑”理念。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使人们意识到耗用自然资源最多的建筑产业务必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背景中国发展绿色建筑刻不容缓,绿色建筑是作为建筑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下的必然产物。我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目前仅为33%,比发达国家落后20年,相差10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强度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及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2倍。城市

交通和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两个耗能领域,也是和公众关系最紧密的领域,解决交通拥堵、建筑高能耗是中国最难治的两个城市之疾,所以说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是刻不容缓。

二、未按计划完成工作任务的原因

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与老师的不断交流,我基本上完成了开题报告中的任务进度,但还存在必须的不足,感觉时间很紧,任务还很重,论文还得整理出摘要,同时还得需要翻译成外文。这些都感觉很有压力,所以我会抓紧时间努力完成。

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由于对课题理解的还不太够深入以及对知识的了解不够透彻,所以对一些细节问题的把握不够准确,就应搜集更多的资。阅读完整的书籍更透彻的了解对课题的研究,同时用心主动的向老师请教。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将继续按照开题报告中所描述的资料完成论文,将论文的后面几章资料补充完整,同时进行参考文献的整理。当写完论文整理出两千字的摘要,并进行外文翻译,同时根据研究资料对论文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此后花费一两天进行整理装订论文进行毕业答辩。

论文评语范文【第二篇】

一、明确评价目的:即从甄别选拔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

传统的语文课程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在评价中,教师往往认为:一个班级群体中,只有极个别是优秀者,大多数学生处于中等水平,还有个别个体属于低等水平。这种评价只是选的少数优秀者,只有少数的所谓“优秀者”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激励,大多数中、低等水平的学生在评价中成了失败者。

而今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的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些建议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乃至所有教师指明了方向,即评价的目的要从甄别选拔向促进学生的发展转变。那么,为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一是通过形成性评价反思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存在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整理,以此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使每个学生遇到问题都能圆满解决。如我在教六年级语文时就非常注重这一点,对六年级语文课程来说,我并不生疏,因为已连续教过几年,但我每上完一课都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时修改完善教学过程,所以我所用过的教案总是圈圈点点………二是要实施差异评价。在一个集体中,学生之间在语文学习的水平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评价的标准上,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让他永不满足;对学习接受能力差一点的学生适当降低要求,让其学有信心。这种因人而宜的评价,具有个别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既能促进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增强信心,又能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如:我曾教过一个女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可就是不爱学习语文,她说一提作文头就痛。对此,我从她学数学的劲头,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上给她予肯定,加以开导,至此久而久之使她也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信心,此后不仅没有偏科,而且还考上了大学。这种求实的评价方法不仅强化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动机,而且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二、评价的重点:从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转变

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是“重结果(考试成绩的好坏),轻过程”。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是不完整不科学的,因为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获得发展,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活动后的结果上,而是贯穿在语文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因此,“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从《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这些论述要求我们在实施语文课程的评价时,必须将评价的重点从过去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转变。在对学生各个“过程”环节的评价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特别是语文课程中的差生,要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并在闪光点上作好记录,包括学习语文的信心、方法以及所获得知识等方面作好详细记录,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不是朽木,有很多优点值得肯定和发扬,以此让学生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决心,达到促进“结果”之目的。

三、评价的主体:从教师的一元体向多元体转变

论文评价【第三篇】

工科研究生自我评价

篇1: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

研究生简历自我评价

简历自我评价1: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成绩优异,更深层次地掌握了二胡演奏、二胡教学法、民乐合奏、世界民族音乐研究、音乐表演美学、音乐分析、和声等方面*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未来社会需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学习之余,我参加了大量教学一线的社会实践活动,以灵活的方式和通俗流畅的语言,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深受老师和学生们的好评。在那里,我出*地完成了由学生向老师角*转换的第一步。与此同时,我积极参加省、市、学校组织的大中型文艺演出,积累了一定的舞台经验。

简历自我评价2:

作为学生我从不放松学习,在上研第一年,我修完了导师指定的各门研究生课程,总学分达到了研究生培养计划的要求,成绩优秀。另外我还参加了教学,带本*本科生的遗传毒理学实验课,以及协助本科班的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我从1998年初开始进入实验室工作,广泛查阅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从准备实

验材料、摸索实验方法到完成实验设计都投入了大量的劳动。上研期间整理的1篇文章被<

xxxx技术学报>接收,最后还认真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写作,并顺利通过了硕士论文答辩。

在学习和科研工作之余

论文评语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学术论文摘要;评价型-that从句;人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06707

收稿日期:2013-10-28

基金项目:部级英语特色专业项目(TS12154) 资助

作者简介:江加宏(1972-),安徽安庆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和外语教学。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of evaluative THAT clause

in the abstracts of English academic papers

JIANG Jia-ho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qing Teachers College, Anqing, Anhui 246133, China)

Abstract:The abstract of an English academic paper is a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event, which has particular communicative purposes and objects. Therefore, it not only provides relevant research information and presents objective facts, but also has particular evaluative and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240 abstracts of English academic papers chosen from key journals of 6 different disciplines, the paper finds that through various evaluated entities, sources of evaluation, evaluative stance and evaluative expressions, these abstracts widely employ the evaluativethat clause, which helps writers to manage their discourses in various ways and to signal a clear stance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they present.

Key words:abstracts in academic papers; evaluative -that clause; interpersonal functions

近年来,学术语篇的体裁分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学者们对各种学术语类的宏观结构和微观语用做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作为学术语篇的一种语类,学术论文摘要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课题。学术论文摘要是一种特定的交际事件,具有特定的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1],因而在语篇结构上不只是提供相关研究信息和对客观事实的陈述,还具有特定的评价和人际等社会功能。Hunston & Thompson[2]、Martin[3]、Crismore[4]等分别从评价(evaluation/appraisal)、立场(stance)和元语篇(metadiscourse)角度对论文作者是如何在摘要部分“推销”自己的研究成果、“说服”语篇社团其他成员接受自己的观点与目的进行了研究。鞠玉梅考察了学术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1];姚俊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介入标记进行了实证研究[5];曹雁等考察了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学术词汇的语步分布和使用特点[6]。但以上研究均未涉及具有一定人际意义的评价型-that从句的语用功能。基于此,本研究拟根据6种不同学科的240篇英语论文摘要中-that从句的使用频数,总结出该构式(construction)的类型,探究其评价性人际意义,从而管窥其深层语篇语义功能,为国内学者英文摘要的写作和教学提供参考。

一、评价型-that从句的研究回顾

评价型-that从句是一个由that引导的从属关系句,从句与主句之间可为动宾或系表关系。在学术论文摘要中,这类主、从句共同影射作者对某事物的观点和态度,如We believe that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holds between these features文中所有例句均引自本研究选取的240篇论文摘要。,主句we believe含评价和评价源(source of the evaluation);-that从句含被评价实体(entity),亦即,由-that构建的从句是被评价实体――评价对象。评价型-that从句结构是学术语篇表达评价意义的一种有效途径[7],通常由认知或情感动词如think, know, believe,言语行为动词say, state和交际动词suggest, prove等表达。

传统语法[8-9]将评价型-that从句称为“外位结构(extraposition)”,王勇称之为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10],即概念主语移位至谓语动词后面,其位置由先行主语it替代。该构式显性表达目标情态立场[11]615,同时还使立场背景化。此外,作者还用像we are confident that those two variables will suffice to monitor success of CM implementation.构式前景化自己的观点、立场。Biber et al[12]研究发现,学术语篇使用评价型it…that构式远比小说和会话语篇多。Herriman[13]认为,学术语篇作者高频使用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是以显性命题方式呈现自己的评价,目的是突显命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以上研究仅限于it…that构式,未涉及具有人际评价资源意义的不同类别主语。主句的主语能使作者接受或转移评价的责任,或隐藏信息源。Halliday & Matthiessen[11]通过情态语法隐喻阐释了-that构式主句的整体一致性。他们认为-that构式是单一情态动词使用选择的一个语法隐喻变异。无论评价是主观的(I think)还是客观的(it is likely),作者都可以显性编码。Eggins[14]182把该构式称为附着于主句的情态化假拟从句,其目的是突显情态源或隐藏情态源。Thompson & Ye[15]对-that构式主句谓词研究后强调,动词选择在转述结构中具有评价性意义,不同动词的选择会影响读者与所转述内容之间关系的建立。因此,动词的选择隐含作者的评价立场。上述研究丰富了评价型-that从句的研究,但均未论及作者是如何表达对评价对象的立场。本研究拟选取不同学科英语论文摘要,建立小型语料库,探究-that构式在学术论文摘要中使用频率,并分析其人际评价功能。

二、语料选取和研究步骤

本文研究语料选自国外人文社会科学(以下简称SS)和自然科学(以下简称NS)共6种不同学科:应用语言学(AL)、经贸(BS)、公共管理(PA) 、生物(Bio)、计算机(CS)和电子工程(EE)类权威刊物TESOL Quarterl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BMC Biology,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中240篇论文摘要,每科40篇。语料选取后,我们建立了一个近40 000字的语料库,运用检索软件WordPilot2000筛选出符合本研究的共273句含-that的从句(包括省略-that的句子,如The authors acknowledge their numbers are only estimates.),其中剔除了that充当语法功能词的句子如I am referring to that aspect of discourse.、It refers to constructions that contain a projecting and projected clause.,然后质性分析讨论相关数据。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评价型-that从句的使用频率

表1显示了不同学科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评价型-that从句使用的总频率和篇均频率。由表看出,篇摘要句数约为6,且每篇摘要中至少有1句评价型-that从句。这表明,简短且具有总结性的论文摘要为作者提供足够的空间显性表达评价。

显性评价和人际介入是SS学术写作的特征[7],但表1表明,不同学科并非严格对应显性评价和人际介入。生物学科摘要使用-that从句数最多,而应用语言学和公共管理类论文摘要中-that从句篇均数接近或等于平均数。因为SS研究者更多运用情态动词和表态度的副词等评价资源,如:

(1) Nevertheless, EPA may fail to minimize violations of and generally deter non-culpable individuals who are affiliated with large firm. (PA类摘要)引自不同学科摘要的例句下文仅注学科类别。

但简短、极具严密性的电子工程类摘要中评价型-that从句的使用频率最低,40篇摘要仅有10句。这说明电子工程学科研究者对研究内容涉及的目标读者非常熟悉。因为目标读者可依据相关假设,借助已有知识能识别出研究的重要意义,故无需做显性评价。电子工程学科论文作者在摘要写作时最关注的是向目标读者提供本学科的最新发展,而不是显性呈现自己对相关研究的评价。

(二)基于不同评价维度的评价型-that从句

以评价对象、评价立场、评价源和评价方式为维度,我们将273句评价型-that从句进行了统计分析(见表2)。统计发现,论文作者共使用238句(87%)-that构式呈现和评价自己的研究,这表明论文摘要主要是展现作者的自我认知评判。Coates[16]112认为,说话者的假设或可能性评价是由认知情态体现的。大多数情况下,认知情态表征的是说话者对命题真值的确信与否。亦即,研究者在论文摘要中运用-that从句评述研究的精确性或论述内容的真实性,呈现自己的观点、立场。研究结果和研究方法等抽象实体为主要评价源,由不同的转述动词表达评价。

(三) 评价型-that从句的人际功能

1.评价对象的人际功能。

评价对象是指-that从句中的命题,即作者的观点。6种不同学科中绝大部分评价对象均为作者的观点(见表3)。由表3可知,作为说服和信息提供语类,论文摘要是作者以语篇方式对其研究及研究发现进行强调,希望以此吸引读者、激发读者接受论文观点,从而通览全文。作者将自己的观点和研究发现前景化,强调研究结果与研究结果信度之间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在确立其研究重要意义和对该学科的贡献的同时还增强了摘要的修辞效果[7]。

如前所述,评价型-that从句的主句通常包括评价源和立场,因为评价本身就涵盖了评价的重要性,无需说明研究观点的基础。这表明,论文观点或-that从句中呈现的评价对象是论文主体要充分论述的。但也有作者试图在摘要中通过主句和-that从句呈现支撑研究发现的相关信息从而强调其研究发现。如:

(2) The improvement of device lineari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current density suggest that the multi-step doped-channel FETs are very promising for high power large signal circuit applications. ( EE)

作者有时用同样的主句,后接多个研究对象的评价框架:

(3)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role of political culture should not be ignored and that it may be very useful for explaining policy variations that exist between jurisdictions. ( PA)

评价对象也可是研究目的,正面评价的研究方向或结果。多数情况下,SS论文比NS论文更多地以研究目的为评价对象。作者在传递研究目的的同时还提供相关的研究计划,并正面评价研究价值。如:

(4) It is hoped that the framework will be applied to other contexts and provide as a basis for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of English in national contexts. (AL)

尽管作者在摘要部分大量陈述自己的研究发现,但表3显示,有%的评价对象是他人的研究成果,这在SS类论文中较为突出。Hyland[7]认为,SS领域研究者常给予他人更多的空间发表观点。表3表明,应用语言学、经贸和公共管理类论文摘要用-that从句陈述他人研究成果总共才48%,但电子工程类论文摘要陈述他人成果(20%)是个例外。对作者来说,简短的论文摘要语篇难以验证他人观点,评价他人成果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作者几乎对以往研究不做负面评价,多数论文摘要以模糊语言如“根据研究或文献”阐明观点的来源。但实际上,所有研究都是建立在以往研究基础之上,论文摘要的功能之一就通过文献说明当前研究的创新性及与以往研究的联系。例如:

(5) It has been observed by E. Eberlein and U. Keller that the hyperbolic distribution fits logarithmic rates of returns of a stock much better than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CS)

2.评价源的人际功能。

作者在对自己研究发现做出评价的同时还尽量使自己与论述的内容保持距离,即评价型-that从句的主句主语多为抽象评价源(见表4),有%是以先行it作主语的隐性评价源。作者希冀以研究结果、模式、方法或整个研究为评价型-that从句的评价源限制自身的施事角色。施事的缺省有助于排除隐含的外部干扰因素,如个人兴趣,社会忠诚,推理能力等。这些因素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该策略在NS论文摘要中更为突显,因为外部人为因素的排除有助于维护NS知识的合法性,表明该研究是建立在科学方法之上,并非是对以往研究的简单复制、伪造,或是对现有方法的僵硬套用[7],这既暗含着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又表明研究方法的合理性,还显示了研究发现的价值。如:

(6) Experiments on the more than 9000 tandem repeats from human chromosomes 1 and 22 demonstrate that our PTAS generates less costly histories in acceptable time than other heuristic methods. (CS)

先行it的使用是作者有意用抽象对象替代有生命的评价源,以期转移读者的注意力。这表明,概括性的评价源是不会引起争议或已得到广泛接受。例如:

(7) It has recently been suggested that a number of experimental findings of context effects in choice settings can be explained by the ability of subjects to draw choice-relevant inferences from the stimuli. (BS)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作为施事的作者是很容易回溯的。因此,作者只有通过运用前景化的非人称代词it,将其观点去个性化,使之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这样作者可以明示该观点并非自己的主观判断。例如:

(8)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bypass flow provides an additional pathway for sodium uptake in rice and that this accounts for the functional and genetic independence of sodium. (Bio)

3.评价立场的人际功能。

在前文我们注意到,评价型-that从句的使用主要是使评价主题化,使之在语篇上突显。而作者有时可能隐藏观点源,使-that从句中的命题评价前景化。这样的评价主要有态度型或认知型,并通过控制主句的谓词实现其评价意义。但态度型评价在学术论文摘要写作中不常见。而学生学术论文摘要写作则倾向使用态度资源,如喜欢、不喜欢、期望以及义务等[5]。表5显示,认知型评价是摘要立场的主要表达方式,是作者对真值的评价或表征陈述的可信度。

在认知评价中,确信(certainty)在语料中占%,这再次说明摘要语篇具有特定的目的。即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结果,力图通过细致和精确的方法,说服目标读者,证实研究观点的可接受性和合法性。作者需要在摘要部分选择不同的评价立场,使命题令人信服,对读者产生即刻影响,从而激励读者通览全文。认知型评价方式在NS类和经贸类论文摘要中的使用比较显著,尤其是转述动词的运用,间或使用高情态量值的形容词。如:

(9) a. It is apparent that these critical temperatures may provide quick and reliable screening for chilling sensitivity in plant breeding programmes. (Bio)

b. It is proved that the class of languages having quantum multi-prover interactive proof systems is necessarily contained in NEXP. (CS)

而SS论文摘要则更多使用尝试性谓词(tentative predicates)。也就是说,SS类论文作者通常用表建议、讨论、表明或假设类的谓词陈述研究结果,这是因为SS类论文的研究结论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点决定的[17]。例如:

(10)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eaning negotiation may play a less prominent role in acquisition for children than it does for adults. (AL)

通过考察主要谓词的频率(表6),我们发现,不同学科摘要部分的确信陈述是有差异的,作者对-that从句中命题评价的用词也明显不同。show, demonstrate和prove 与-that从句的搭配在NS论文摘要中位列前五。相比,SS论文摘要部分这些动词的使用较少,其确信陈述的动词主要为suggest, argue和indicate。从某种意义说,这反映了SS对具体问题阐释的开放性特征,所以SS常呈百家争鸣之势。

4.评价方式的人际功能

由表7看出,英语学术论文摘要中很少使用形容词或名词等非动词谓词;而动词谓词也多是转述研究行为。我们对语料中所有谓词形式详细考察发现,仅有20例是非动词谓词形式,15句为名词,5句为形容词。而Rodman[18]对期刊论文摘要先行it作主语谓词使用的研究发现,评价型-that从句主句中40%的谓词为形容词,以it is possible that…和it is clear that…最常见。我们认为,尽管作者试图体现论文的语篇功能,但与先行it搭配的动词十分有限。作者在-that从句中没有以证据引导读者,引入新话题,概括相关信息,或表达情感,因为他们力图提供的是对研究发现的评述,这既是一定程度的肯定又是对特定行为的强调。而名词使用频率高于形容词,是因为名词能呈现隐性和非人际性评价。例如:

(11) A key aspect of the IDA framework is that it explicitly models alternatives in the market as being indivisible, while past work has assumed perfect divisibility. (BS)

另外,动词的大量使用与摘要表达大量认知意义有关。我们知道,大多数评价是言据性的,关注的是信息或研究结果的效度。不同的动词能使作者有效调整评价,即不同的动词不仅可以表达作者的疑问或肯定,还能强调特定的行为[7,15]。作者既可以以研究、认知或语篇聚焦建构评价,又可以隐性标记评价是基于研究的、阐释的还是转述的。表7显示,研究行为动词占了一半,其中NS论文作者倾向于使用此类动词,而SS的论文作者多使用话语动词。这无疑镜像了研究动词使用的整体分布,同时还反映了不同学科研究的意识形态,即NS研究强调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验结果的阐释价值,而SS研究具有论辩性及论文语篇的说服力。有趣的是,行为动词与有生命评价源(语料中共有61句)和抽象评价源(语料中有59句)的共现频数基本相同,但在话语动词中,抽象对象的评价源(语料中有60句)是有生命评价源的三倍。实际上,三分之二的话语行为动词的主语是抽象名词。因为有生命评价源在表达人际意义上具有风险性,从而影响了人称主语和话语动词的使用,且话语行为动词的使用也主要是强调研究观点的基础。如:

(12) a. Data analysis suggests that her educational background shaped her approach to US. academic discourse practices and the way she theorized about those practices. (AL)

b. This article begins by criticizing the recent intervention by Charles Murray, insisting that Murray opens the door to a laissez faire eugenics. (PA)

概言之,论文作者在选择填充评价型-that结构谓词槽时,动词比名词和形容词的使用要多。不同学科在动词选择上也明显各异,NS论文作者倾向于选择行为动词而SS论文作者倾向使用话语动词。

四、结语

本文在自建语料库的基础上,通过质化分析研究发现,评价型-that从句广泛用于英语学术摘要语篇,论文作者以此方式对相关观点进行评述和评价;是作者引入论文主要论点、总结研究目的和方向以及呈现论文信息的一种可靠的有效途径。评价型-that从句表达形式的多样性反应了论文作者以不同认知视角呈现观点。最重要的是,论文摘要部分-that从句的高频使用表明作者运用丰富而又有些微差异的方式评述自己和他人成果,使自己的立场作为命题和主题前景化,在有效展现自己评价型观点的同时突显论文重要观点和研究发现从而激发读者通览全文的兴趣。当然,评价型-that从句仅是作者在摘要中提出问题、表达观点和态度的一种路径,是学术语篇实现评价和情感意义的主要方法,至于该构式在其他学术语类中是否具有同样的说服力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鞠玉梅。 体裁分析与英汉学术论文摘要语篇[J]. 外语教学, 2004(2):32-36.

[2]Hunston S & Thompson G. Evaluation in text[M]. Oxford: Oxford UP, 2000.

[3]Martin J.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A]. In Hunston S & Thompson.(eds) Evaluation in text[C]. Oxford: Oxford UP, 2000.

[4]Crismore A. Talking with readers: Metadiscourse as rhetorical act [M]. New York: Peter Lang, 1989.

[5]姚 俊。 英语论文摘要的语篇模式与作者介入[J]. 外语教学, 2010(4):29-33.

[6]曹雁, 牟爱鹏。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学术词汇的语步特点研究[J]. 外语学刊, 2011(3):46-49.

[7]Hyland K. Disciplinary discourses: 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M]. London: Longman, 2000.

[8]Chalker S & Weiner E.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 grammar [M]. Oxford: Oxford UP, 1998.

[9]Quirk R, Greenbaum S, Leech G & Svartvik J.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M]. Harlow, Essex: Longman, 1985.

[10]王 勇。 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的功能理据分析[J]. 外语学刊, 2011(2):56-61.

[11]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3rd edition) [M]. London: Edward Arnold, 2004.

[12]Biber D, Johansson S, Leech G, Conrad S & Finegan E. Longman grammar of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M]. Harlow: Longman, 1999.

[13]Herriman J. The functions of extraposition in English texts [J]. Functions of Language, 2000,7(2):203-383.

[14]Eggins S.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M]. London: Continuum, 1994.

[15]Thompson G & Ye Y. 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 [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1,12(4):365-482.

[16]Coates J. Epistemic modality and spoken discourse [J]. Transactions of the Philological Society, 1987(85):100-131.

19 12362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