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会计毕业论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专会计毕业论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电大会计学大专专科毕业论文1

摘要: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管理者如何接受和运用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管理会计,货币时间价值,变动成本法

一、管理者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一定量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价值量的差额。它反映的是由于时间因素的作用而使现在的一笔资金高于将来某个时期的同等数量的资金的差额或者资金随时间推延所具有的增值能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消耗社会资源,现有的社会资源构成现存社会财富,由于社会资源的稀缺性,又能够带来更多社会产品,所以现在物品的效用要高于未来物品的效用。管理者将贴现法的现值法、净现值法、获利指数法、内含报酬率法等方法进行演算权衡,决定企业将来的发展。货币时间价值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概念,涉及到企业的投资决策,甚至对各级政府投资决策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管理者运用变动成本法分析和运用的意义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其中变动成本是指成本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如企业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等。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随产量的变化而(使总成本)变化的成本。如果管理者真正地发挥基本职工的积极性,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必须特别重视固定成本的控制,在获取收入后,必须首先弥补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再考虑固定成本的补偿,此是管理者人性化、持续性的管理理念。

二、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影响

(一)国家政府的法规制度的引导是影响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应用的主要原因

自1月1日起,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实施。上市公司等企业实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是实现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管理会计没有审计的鉴证、证明,没有证监会等的监督,国家各个部门没有规定,是可进行也可不进行的内容,管理者对其重视程度自然降低甚至忽略。

(二)房地产交易改变管理者的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影响可持续发展

近十几年房地产建设速度奇迹般的发展,价格急剧上升,占地拆迁使人们一夜巨富,净现值吸引着人们,满足着人们对金钱的欲望,土地的未来意义及终值意义被忽略或者无可奈何。各种媒体报道购买房屋分期付款的人们对此的质疑和看法很少,似乎购买者均认可合同签署的月供金额。这是在利用人们对货币时间价值认识不足而愚弄人们,因此影响了货币时间价值的正确理解、应用。

小论文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了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期限,居住用地是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而房屋的使用寿命通常长于这个年限。假若利润率为10%,之间没有通货膨胀及风险变化,则50年后的1元值现在元。人们可能不清楚这具体数字,但明白将来的钱越来越不如现在的钱,于是人们竭尽全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企业家利用现有的资源为自己的私利和家人积蓄财富,特别是个别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及治理层利用国家资产,也就是纳税人的义务堂而皇之争取个人财富最大化,破坏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管理层运用管理会计基本方法进行管理的设想

(一)政府及公务员首先接受管理会计观念的渗透

一国政府既有政治职能又有经济职能。政府运行需要大量资金,政府工作及工作人员的行为影响重大。因此,无论政府政策方针制定者、决策者及具体的工作人员,应该系统学习理解管理会计知识。官员及公务员不仅确实行使政府公务的职责,同时必须明白政府的支出,特别是他们的报酬多数属于固定成本,需精打细算、合理预算,节省纳税人的所尽的义务,将自己的工作量视同业务量,付出多些,索取少些,形成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政府要求管理者接受并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理念

各级政府在理解管理会计基本方法和含义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提醒管理者运用货币时间价值分析市场经济现象,提醒企业管理者注意变动成本的潜在作用,引导如富士康一样的企业管理者切实关注雇员、一线劳动者的心理感应。在失业、就业成突出问题的当今市场经济中,用机器人替代活人,似乎是一个创新、技术进步,实际上是在制造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提醒管理者们,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高层,不要贪心,不要形成暗中逆流,影响社会和谐。

总之,大专以上会计专业毕业的人员应当接受或进修过管理会计的课程,对于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应当知道,在工作中应当将管理会计的方法和理念应用到工作中,并影响周边人员。会计人员运用管理会计理念随时、及时、适时地向相关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协调企业内外财务关系,起到参谋的作用。高层管理者必须尊重并接受他们的看法和建议,必然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大军。管理会计[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王斌。企业集团财务管理[M].北京:中央电大出版社,2009.

[3]杨有红。高级财务会计(第2版)[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

上面内容就是差异网为您整理出来的4篇《大专会计毕业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会计核算审核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2

(一)会计信息审核难以确定其真实性

在对企业会计单位进行审核当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首先是会计信息难以确定其真实性、会计账本信息不全面、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在不少的事业单位当中会计在进行报告总结的时候并不能全部的按照实情进行展现出来,甚至是有的收入不能全部的展出,或者是重要的会计事项在规定的报表中也无法表达。同时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收入、资产等多没有经过严密谨慎的核实,这也就表明了不少事业单位当中存在着偷报漏报等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在各事业单位当中都又发生而且也是屡禁不止。同时会计信息不规范导致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着许多的随意性,体现不出财务在事业单位当中的重要位置甚至有的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导致了企业资产流失等事情时有发生[1]。

会计学毕业论文3

摘要

由于国内外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的不断加剧,一些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采取各种销售活动,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这种营销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了好处。但是,在促进产品销售的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赊销管理制度、定期清查对账制度、信用评估机制以及财务部门不能够及时反馈欠款信息、忽视应收账款管理,缺乏应收账款管理经验等原因,导致应收账款增加,不但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而且给企业带来了坏账风险,产生潜亏隐患,影响了企业整体资产质量。要有效核算和管理应收账款,必须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控制手段、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应收账款核算。

关键词

财务管理 应收账款 办法

一、当前应收账款核算与管理的情况

就当前的情况看,一些企业的应收账款收回的难度很大甚至无法收回,这成为国内外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企业在对外赊销产品、材料、劳务等的同时,也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代价,这种风险会导致财务上应收账款数量增加。客户因一些原因拖欠货款、使资金回笼困难,形成坏账损失,致使企业出现虚盈实亏的现象时有发生。应收账款的款项被对方占用,该资产本企业无法控制,一定时期内属于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为流入企业的现金后,才能够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促进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

应收账款资金回流企业时间长短,直接影响着企业经营效果,是企业财务管理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企业管理者对此也比较烦恼。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关键组成部分,如何管好应收账款,盘活企业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以及完善的信用管理体系直接影响着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在国外,企业信用管理属于企业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这门学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应收账款管理方法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有价证券化和保理业务。这里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企业将对客户而赊销形成的还没到期应收回款项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为了获得银行的流动资金上的支持,加快资金周转将其转让给商业银行。而应收账款证券化是一种既能控制和降低应收账款成本,又可以充分发挥应收账款促销作用的管理办法。证券化的实质是融资者把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收益权转让给投资者,而金融资产的所有权融资者可以转让也可以不转让。

在发达国家,企业应收账款所占企业流动资金的比重远远低于中国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企业流动资金中应收账款所占的比重是20%左右,而中国则是50%以上,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已成为影响企业经济运行中主要因素之一。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在发达国家经济中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中国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比率高达60%以上。因此,我们在企业管理中应高度重视这一问题,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源头抓起,做好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有效降低企业逾期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一)应收账款管理职能设置存在缺陷

一些企业领导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设置没有给予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不明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在一些企业里,部分企业领导只抓市场和销售,不重视销售回款,没有有效的应收账款赊销管理制度,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应收账款清欠手段单一,并且无人追究因应收账款而导致的损失。

(二)财务系统中应收账款账务不明确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应收账款账务不明确,企业的财务管理没有发挥应有的会计监督职能,财务部门不能够及时反馈客户的欠款信息,加上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造成应收账款不能够及时清收。另外,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并没有建立在规定时期清查账目的制度,或者不能坚持与不同客户核对往来账目,并且没有建立的坏账管理制度,导致应收账款账务不明确。这样,就给清收货款带来很大难度。

(三)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原因有许多,首先,是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如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用赊销产品手段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只重销售而忽视应收账款管理,十分缺乏应收账款管理经验。其次,社会信用基础比较薄弱,许多企业缺乏诚信意识,一些企业故意拖欠账款。并且企业在销售产品前缺乏信用评估机制,导致信用销售坏账的形成。还有,一些企业销售和收款的时间差也是导致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四)缺乏信用管理机制

由于中国社会信用体系还不完备,有关政策法规尚未出台,建立信用管理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社会信用基础比较薄弱,很难套用国外的应收账款管理模式。另外,中国的一些企业管理方式比较单一,在企业财务的应收账款管理上意识淡漠,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建立信用管理机制。所以,中国照抄照搬国外的应收账款的管理模式并不科学,也没有可行性。

三、解决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核算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一)加强领导层对应收账款管理的关注与重视

在企业营销中,企业领导人应当明确应收账款管理目标,不能仅把扩大销售量放到第一位,片面追求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而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问题。特别是在国有企业对领导人的考核时,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坏账发生额等指标的考核力度,不要过分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利润等。

(二)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能

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按照客户所在区域建立应收账款明细账,这样便于以后集中收回欠款,定期统计各客户应收账款明细账中的欠款金额,查看账龄及各项增减变动的情况,并及时把信息反馈给企业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把其作为评估赊销客户诚信等级的依据。此外,财务部门人员还应定期配合销售部门同欠款的客户进行对账,向对方寄送对账单,并在获取对方对账单时确认是否经其供销、财务经办人员确认、签章等。

若发现有对账不符的,要双方及时查清原因,金额较大时,无法通过信函、电话查清的,可派相关人员同客户进行仔细核对,查清原因后要及时调整账目。要尽量杜绝因双方对不上往来账而造成企业坏账损失。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岗位管理控制的作用,定期对企业业务人员的岗位进行调换,避免出现岗位重复、职权不清的情况。财务人员在离开岗位时企业的财务、审计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例如销售部门,办理应收账款同客户对账,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处理,问题解决后方能离岗。

(三)健全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要想解决一些客户应收欠款长期拖欠,很难收回这一问题,应该成立一个由财务部门、销售部门、市场部门等相关部门组成的清欠领导小组,对陈年旧账进行统计整理,安排专职清理欠款人员逐项进行清理。企业还需要对坏账损失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如相关人员有过失,还应追究相应人员的责任。坏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企业对应收账款管理的不合理。应收账款相关的部门和人员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的关键。如果说部门人员做得好坏都一样,那么应收账款的制度设计得再好,也只能是一种摆设。所以企业应对管理部门建立一定考核机制,对应收账款工作进行评价,对有关人员进行奖惩,从而发挥他们主动能动性。

(四)建立企业自己的信用管理制度,加强核算对策

若企业建立诚信标准则较低,会加大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增加收账的费用。因此,企业应当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确定适当的信用标准首先应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采用一定手段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以其中最具有代表力、能够说明付款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比率作为评估信用风险的指标,根据数年内公司年景的好坏情况,分别找出信用良好和信用较差两类顾客的比率平均值,并用它作为比较其他顾客的信用标准。

此外,企业要加强应收账款的核算,设置规范的应收账款账户,按照客户等级和名称设置明细账户,按照赊销合同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并且标明客户信用等级,记载发生应收账款的时间以及原因,并且记录合同施行情况,标明是否有所增减变动,并且标明每笔应收账款的账龄。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清欠应收账款,建立应收账款的监控体系,防止坏账风险。

参考文献

[1]何燕仪。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经济,,(08).

[2]赵耀,乔贵涛,张健。会计准则变迁的经济后果研究——基于信息质量和权益资本成本视角[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

会计学毕业论文4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依靠企业并购使企业发展更加迅速。企业之所以进行并购就是为了获取对他方企业的控制权,但企业并购具有相当高的风险,企业并购是否会成为成功的并购与并购中财务风险有相当大的关系。本文着眼于国内企业分析我国企业并购的动因及企业并购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规避策略,即企业需正确估计并购的价格、融资渠道需多样化、优化并购交易时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后有效整合企业,使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价值评估;融资渠道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并购活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下,企业并购是资本扩大的有效手段,对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有很大作用。企业并购是一项投资、融资行为,财务风险贯穿于整个并购活动中,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起关键作用。所以,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须对财务风险做好防范,这对并购活动的成功至关重要。

一、企业并购动因

企业并购的动因有取得规模效应、取得战略机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获得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并购可以使企业规模得以扩展,合理的资源配置可大规模生产单一产品,单位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企业通过并购可获取战略机会。一方面是为获得市场上的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企业进入新行业的风险。并购可以提高企业在行业的竞争力,扩展企业生产规模,实现企业的增长。通过并购,企业获得被并购企业的资源,分享他们的经验,从而形成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并购之后不仅可以实现在产品、管理、技术的互补性,而且可以实现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并最终促进企业发展。

二、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并购中的几种财务风险相互联系、制约,它们主要包括定价风险、融资、支付及财务整合风险。

(一)企业并购估价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风险一方面是由财务报表引起的,企业通过财务报表了解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等信息,而被并购方有时为了一己之利,隐瞒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这极易使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价值;另一方面是价值评估,并购企业在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中介机构故意选择不恰当的评估方法来取得一己之利,导致价值评估结果与企业实际价值有很大的偏差。另外,评估参数的选择会由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否来决定,这也会对目标企业价值的真实反映有所影响。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是指企业为确保并购资本的需求而进行融资,由企业资本结构的变化与筹集资金对企业经营影响而带来的风险。企业融资的方式将影响融资风险的大小。企业并购融资方式有自有资金、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当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时,会计毕业论文虽会使得并构成本有所下降,但会导致现金短缺现象的出现,产生财务风险。股权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股权增加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影响其资本结构。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比较低,然而,在企业经济效益不景气时,就会致使企业面对债务压力。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并购支付风险就是说并购方为实现购买,选取何种支付方法所造成的风险。不同方式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及风险大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最简易的方式是现金支付,能控制目标企业,但会有一定的资金负担。若选取股权支付的方式,会使并购方成本增加,减少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混合支付是指企业采用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组合支付。混合支付会使资本结构拥有良好的状态有很大的难度,并购后财务整合难度会更大。所以,混合支付也会有一定的风险。各种支付方式带来的风险均会有所不同,并购方对方式的选取可以减少一定的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在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企业需要对被并购方进行一系列全方面的整合,其中,财务整合是重中之重。当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若财务行为不妥,潜在的财务风险会发生,继而会出现并购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等现象,这些均会阻碍企业发展;在整合期内双方也许会因财务制度及机构设置产生相反意见,致使企业产生一定的损失;企业内部也应做好监控措施,否则会有财务风险的产生。

三、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规避策略

(一)合理确定并购企业价值,规避评估风险。在确定并购前,并购方特别需对被并购方的财务状况做细致的分析,保证所了解的各个方面信息是准确无误的,这将会使企业遇到的财务风险减少。并购企业应逐步完善价值评估体系,采取合适的评估方法对目标企业进行价值评估。采用不同的价值评估方法可能得到相异的估价,并购方可依据并购时的动机,选择不同的定价模型,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就可合理确定被并购方价值,使估价风险下降。企业还应用调查的方式分析被并购方资产构成及分析也许会出现的财务陷阱。另外,并购方应有效运用报表以外信息,觉察报表中可能有的漏洞,继而使并购的估价风险有所降低。

(二)拓展融资渠道,规避融资风险。资本性支出是企业并购的前提条件,但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状况不能满足并购所需资金,最理想的融资渠道是借助外部资金满足自身需求,保证企业并购过程中资金链更持久。合理的预算融资需求量及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可更好地降低企业融资风险的发生率。另外,并购企业应积极开展不同的。融资渠道来使其多样化,来确保融资结构的合理,使用灵活的方式来降低现金的支出额,例如采用股权、债券支付等多种支付的混合。还有,政府部门应积极研究多样的融资渠道,例如建立投资银行、完善资本市场和设立并购基金等,保证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

(三)支付方式的多样化,规避支付风险。企业并购选用不同的支付方式,其带来的风险也会有所不同。各种并购支付方式都具有一定的风险。并购方可根据其财务状况及被并购方的意向,将现金、股票及债券支付等设计为不相同的组合,分散单一支付的风险,使并购成本降低。随着中国并购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并购操作流程的不断规范,并购方应根据自身的财务情况,选取支付方式时采用现金、债务及股票等方式的不同组合,加大对混合支付的研究,选用公司及可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等证券组合来进行并购支付。

(四)有效整合并购后的财务风险。为了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及协同效应,构建新企业核心及价值,在并购交易完成之后,并购方须将自身和被并购方的资源进行整合。企业可从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等方面加大对财务的监控。另有,完善对财务的整合。并购结束之后,企业应在熟悉目标企业的生产方式、财务状况、发展潜力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情况,提出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将其列入自身的预算管理体系之内。最后,企业还应对资产及负债等财务资源合理地优化配置和整合。

在并购的各个阶段都会存在财务风险,其是各类风险的综合反映。所以,在并购过程中,企业要不断地改善其内部的风险控制体系,有效规避财务风险,这有助于提高并购的成功率,实现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

23 472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