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学课程论文范例精选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电机学课程论文范例精选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电机论文【第一篇】
YH坝后水电站位于闽粤边界,水库总库容3850万立方米,站内安装一台500千瓦的低压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系赣州电机厂1983年11月产品,型号TSWB143/30-12,定子绕组为B级绝缘,电站1985年5月并入县电网运行。机组经一台800kVA主变升压,“T”接在35千伏线路上。同时发电机母线上还接有一台S7-30/10近区变和千伏直配线路一条。发电机出口设低压自动空气开关,变压器10千伏、35千伏侧采用跌落式熔断器保护。
二、事故经过
⒈事故前运行工况
由于当时水库水位较低,机组仅做调相运行。从电站提供的事故前运行记录分析,机组属正常运行。“设备绝缘电阻记录簿”上记录:电站检修人员分别于2000年7月和2001年3月测量发电机三相对地绝缘电阻,分别为Ω、Ω符合规范不小Ω的要求,但阻值不高且有所下降。此前,发电机运行、试验一切均正常。
⒉事故过程和处理办法
2001年5月18日下午雷雨天气,17:10分左右,一阵响雷过后,发电机出口自动空气开关突然爆炸,发电机过流保护动作,机组与系统自动解列,值班人员立即关机、断开灭磁开关,10千伏、35千伏熔断器均未动作。事故发生后当晚,电站检修人员断开发电机中性点,用量程500伏的兆欧表测量定子三相绕组对地绝缘电阻:A相=兆欧B相=0兆欧C相=兆欧,经仔细检查引出线电缆,绕组端箍可以看到的B相绕组外露部位,均无故障点,初步确定为定子铁芯槽内的绕组主绝缘破坏,金属导体与铁芯之间连通而接地。18:30分起进行5小时定子绕组三相短路烘干;5月19日又进行短路烘干处理后,测量各相绕组对地绝缘:A=6兆欧、B=0、C=6兆欧,初步判断B相绕组绝缘击穿,造成对铁芯对机组外壳接地。现已将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更换为DW10-1500/3.从现场查看,发电机定子铁芯两端部绕组肉眼未看到明显绝缘击穿痕迹。抽出转子后,查到了接地点所在的铁芯槽位置,对绝缘损坏的线棒进行局部绝缘处理,耐压试验、绝缘电阻满足要求后,下线就位,装回转子、盘车成功投入使用。
三、事故原因及结论
由于诏安县属沿海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60-80,高压线路遭受直击雷或感应雷侵害的机率较大。依照5月18日下午天气状况,事故发生应是由雷电波沿线路入侵发电机造成定子B相绕组绝缘击穿损坏,形成对机壳接地,由于低压发电机定子绕组中性点为引出、直接接地运行,B相接地电流通过电机定子铁芯、外壳、大地和发电机中性点构成闭合回路,此时流过该闭合通道到的为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其次,传递到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使流过发电机出口回路的三相不对称短路电流幅值剧增,发电机出口空气开关过流脱扣器动作,企图断开发电机主回路,但由于短路电流较大,开关遮断容量偏小,无法迅速切断电弧,最终造成自动空气开关爆炸。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雷电波入侵发电机组,造成B相对铁芯击穿,引起单相接地故障。
四、存在问题与措施
⒈这次事故我们发现:电站主变35千伏侧FZ-35避雷器未见放电记录器,可见电站电气设备日常巡视和维护存在严重漏洞,是事故发生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原因。建议今后要完善全站防雷保护措施,每年雷雨季节前,应做好避雷器预防性试验,同时使接地网接地电阻值满足规程要求,保证避雷器动作后的残压低于变压器和发电机的允许段冲击耐压值,。
⒉35千伏线路未架设进线避雷线,不符合《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技术导则》(DL/T5090-1999)的要求,应在进线段架设1~2公里避雷线;千伏直配线未按防雷保护要求设计,建议采用地埋电缆线。
电机设计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数控加工、机床夹具、数控编程、计算机辅助工艺
1.产品功能分析
织机导板是横机中重要的零部件,在横机中起到走针线路的作用。
2.零件的加工面
零件的加工面有:外圆、2*¢8孔、内外轮廓、键槽
3.零件分析
确定加工表面的可加工方案:该零件下方属于回转类零件,其外圆的加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适合以车削加工来完成,其他的方法有精车、磨削、或以车代磨等等,这主要以零件外形及加工要求来决定以何种方法来完成加工,前提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以最快的效率,最低的成本来完成工件的加工。对于一些孔的加工无法以车磨加工,可以以另外的加工方法来完成,例如,钻削,铣削,铰削等等。一般以孔轴线的位置来确定,与外圆轴线重合的,可在铣床上加工。加工特殊表面,主要是零件的内外轮廓加工,主要以铣削完成,也可以用加工中心完成,其余适情况所定采用车、铣、磨等加工。
零件结构工艺性:零件形状小,加工困难,其加工工艺不能一味的以普通的加工来确定工艺。由于该零件的轮廓下表面存在带槽的台阶圆柱,不易进行一次性加工,所以先加工轮廓下表面(两个圆柱)再对上表面轮廓进行铣削。(零件技术要求分析:1.零件精度要求:从零件图纸上看,工件的尺寸要求并不大,表面粗糙度也不高,但工件使用有一定的要求,故在加工时应相应提高一点。φ的圆与走针表面有垂直度要求,而且在该表面上钻两个φ8的通孔,在加工时有一点困难。2.零件的热处理要求:加工完毕后进行真空淬火处理其硬度为HRC62-64,还需要振动研磨,可以看出对零件的工作环境要求较高,工件要求强度好)。
4.从生产条件分析看,生产设备、生产批量等。该零件加工工艺采用普通车床和数控铣床或加工中心及工序分散形式的生产方式进行。在本次毕业设计要求我们以我院现有的数控机床为可选择的加工设备,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生产纲领为:400个/批,生产周期为两周(包括热处理)。数控加工与普通加工相比具有的优点是:工序高度集中,可减少很多复杂的工装夹具,可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工件在装夹中的累积误差。
1.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熟悉和分析制订工艺规程的主要依据,进行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确定零件制造的关键技术问题。
(2)确定毛坯,包括选择毛坯类型及其制造方法,绘制,毛坯图。计算总余量、毛坯尺寸和材料利用率等。
(3)拟订工艺路线。
(4)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绘制工序图。
(5)选择切削用量和计算时间的定额。
(6)确定各主要工序的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
(7)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选择最佳方案。
(8)编制工艺文件
前言
本课题的设计意义在于了解织机导板零件功能及工作场合,进行数控加工工艺设计,编制程序,以及设计数控加工夹具。在期间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更正,将技术更新,充分将数控技术发挥到相应水平。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数控设备的需求也在增加。它们总的发展趋势是:高精化、高速化、高效化、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并注重工艺适用性和经济性。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约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以上,而先进的制造技术是振兴制造业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控技术又是其核心技术,它的出现及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科技与工业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内数控机床用量剧增,这就需要一大批面向生产第一线的熟悉数控加工工艺,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数控机床编程、操作和维护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员。
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加工的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与机械加工过程联为一体,使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一体化成为现实,使机械加工的柔性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本课题实践性强,其理论源于生产实际,是归根于生产实践的总结。做本课题必须注重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现场条件灵活运用理论知识,以获得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应基本掌握数控加工中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达到本课程的要求。
目录
摘要———————————————————1
前言————————————————————2
一、设计课题分析————————————————————5
1、产品功能分析————————————————————5
2、零件的加工面————————————————————5
3、零件分析————————————————————5
4、从生产条件分析————————————————————5
5、设计任务分析————————————————————5
二、工艺规程设计说明———————————————————6
1、毛坯的确定和材料分析————————————————6
2、工艺安装原则和方法——————————————————7
3、工序卡片安排原则——————————————————7
4、工序顺序的安排——————————————————8
5、定位基准的选择——————————————————8
6、加工方法的选择——————————————————9
7、工序集中与工序分散——————————————————9
8、零件加工工序——————————————————9
9、工艺装备选择——————————————————9
三、工装夹具设计——————————————————9
1、夹具作用——————————————————10
2、选择夹紧面时的原则——————————————————10
3、夹具结构设计要则——————————————————10
4、夹具的标准化——————————————————11
5、夹具的刚度和强度——————————————————11
6、夹具的稳定性——————————————————11
7、夹具与机床的位置关系—————————————————11
8、夹具与刀具的位置关系—————————————————11
9、夹具操作和使用上的要求————————————————11
10、对安全和可靠性的要求————————————————12
11、夹具零件结构的工艺性————————————————12
12、夹具体的方案分析及制订————————————————12
———————————————————14
五、加工程序——————————————————15
电机设计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毕业设计,措施
Abstract:Thegraduationdesignisanteachingcontentinauniversity,andisalsoankey,buttedtopic,decidedtopic,Instructionofgraduationdesignandgraduationreply.
keyword:mechanicalandelectronicintegration,Graduationdesign,Measures
1引言
毕业设计是高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对学校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的一次综合性实践训练,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系统的必要环节。它是学生接受设计任务,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工程实践,获得基本训练并取得成果的过程,它是评估毕业生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键一环[1]。结合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选题、开题环节、毕业设计指导,论文答辩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措施。
2立足实际,科学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工作的龙头,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因素,精心挑选毕业设计题目,是搞好毕业设计的第一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认为当前选题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1、有的选题缺乏综合性、新颖性,深广度不够;2、有的选题对学生显得难度较高,工作量过大;3、有的选题虽然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但学生由于怕难或者因就业等原因而不愿选;4、有的选题虽然取自实际生产,但学生并不能完全弄明白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况,设计就有脱离实际的情况出现;5、有的选题虽然很好,但是学生都选同一类型的题目,相互之间,互相借鉴的比重太大,使的设计变相的成了一种具体的形式,另外,不同指导教师之间和不同的学生之间设计题目在难度和份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选题。
(1)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做到一人一题,相互之间的共性尽可能少一些,这样就可以避免学生之间互相抄袭、引用,让他们能够真正从设计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达到锻炼和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这个教学环节实施的意义。
(2)毕业设计选题要尽可能联系生产实际和工程应用的研究。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是真做实干,他们就会主动去了解、熟悉有关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的去分析实际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我们在为2004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选题时,选择了“20Kg铝锭自动装箱系统的设计”,“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简易倪红灯控制系统的设计”,“十层电梯的PLC控制系统设计”,“电子抢答器的设计”等新颖的又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的设计题目,这些题目不仅能够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而且能够让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把握国内外在机电一体化领域的一些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课题的研究中来。
(3)要考虑完成课题的客观条件。学校毕业设计经费、教学试验条件都有限,不是任何来自科研实际的课题都可用做毕业设计,必须根据客观条件来选择设计题目,这些条件主要包括:可查资料库源,试验设施和足够的经费等,因此我们在选题时,一般选用能为学生提供可用的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条件的科研课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做毕业设计时提供可以直接操作,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机会。
(4)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深度。举例说我们选择“擦黑板机械人的设计”课题时,考虑到该课题涉及了机械原理、系统设计、数电、模电、单片机、微机原理、汇编等多个领域,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设计工作量较大,有一定的深度,学生可以通过综合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充分的锻炼,但是考虑到本课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或做出阶段性结果,我们安排了两个同学参加,在掌握总体设计思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硬件结构设计、软件设计等不同部分的的设计工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各有侧重点地进行研究,经过两位同学的分工合作,最终完成了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任务,效果良好。
3加强教学督导,落实开题环节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借鉴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在本科毕业设计教学中加入开题环节,其目的是:1、通过开题环节可以尽早发现毕业设计题目是否满足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完成的可能性有多大,能否涵概所学专业的所有知识等基本问题。2、通过落实开题环节,还可以强化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广泛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拟定实验研究方案和设计方案,进行科学实验与测试,对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述的能力的培养,是落实和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有效手段。具体的实施办法是:
(1)明确落实开题环节的必要性。开题的意义在于完善论文设计方案,使论文设计方案更加系统化。学生通过收集设计资料的相关信息,听取各方意见,可以明确自己的设计思路,坚定设计者的信心。一般说来,将思考的东西正式地讲出来和写出来,会比原来所思考的更有升华的意味,因为从“思”到“说”和“写”,其间加入了逻辑的创造过程。因为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就要求学生能够弄清楚设计题目的来龙去脉,从而使学生明确毕业设计课题的目的和要求,让他们对题目有更深刻理解与认识,会使原来的设计思路更加完善和系统,令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减少盲目性,避免出现不知从何处入手的尴尬局面。(2)开题环节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求学生在开题会之前,,要按规范书写开题报告。在开题的时候,学生须持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的开题报告书、任务书及其它相关资料上台汇报。主要汇报选题的目标和意义、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方法、工作基础、预期成果和工作计划等要求的内容,要求学生自述10分钟,然后评审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述和开题报告书及其它文本内容,对学生毕业设计题目是否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完成论文设计的可行性进行考核,并对毕业设计题目的设计广度、深度、贴切度、重点和难点等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
4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过程指导
为了提高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我们探索出了一条适用于毕业设计的全环节教学质量监控的方法。具体的措施是:1、设定学生的设计出勤表,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签到,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很好的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度,督促和指导学生按时完成设计。2、成立设计指导小组,小组成员尽可能包含所有专业特长的教师。小组内的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对小组内的学生进行自己专长方面的专业指导,这样可以提高指导设计者的综合能力,使毕业设计的内容准确专业。3、开展设计小组例会制度,即每个设计小组每周开一次例会,主要工作是:要求学生把一周设计的心得体会在例会上发言,汇报设计进度,并提出设计中发现的新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跟踪学生的设计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能及时纠正;另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教学水平共同提高。通过对我校毕业设计工作的综合考核,这种工作方式完全实现了对整个设计过程的检测,保证了教学质量。
5严格考评,保证答辩的质量
答辩是毕业设计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全面检查和评估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我校的具体情况是:根据不同的专业成立若干答辩分委会,分委会下辖若干个答辩小组。分委会主任和答辩小组组长均由副高职称以上教师担任。为了加强教学督导作用,我校专门设立教学督导组,成员都是离退休的老教授,在答辩期间分别派到各个小组指导答辩工作。
毕业答辩前首先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盲审,要求由除指导教师外的答辩小组2名以上教师认真审查评阅,写出评阅意见与评分,盲审不通过的不准予参加毕业答辩,以此来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通过的同学要准备答辩的ppt,把毕业论文的结构、主要完成部分及设计的结果等内容准备出来。答辩时,要求每位同学的答辩自述时间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教师提问20分钟为左右。在答辩过程中要有专人对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记录,对答辩情况进行汇总。答辩完成后,要求所有答辩小组的成员对各个学生的答辩情况进行决议,给出毕业答辩成绩。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必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优秀”的比例应严格控制在本专业参加答辩总人数的15%以内,优良比例应严格控制在60%以内。
毕业设计的质量,除了本身的学术水平、应用价值另外,还应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在工作中查阅处理信息和应用各种工具的能力、撰写科研报告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以及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等。对毕业设计拟评“优秀”的学生,要求参加各系答辩分委会组织的集中答辩。对毕业设计平时不认真、小组答辩成绩较差的学生,由相关分委会组织复答辩后视情况决定是否给予通过。答辩委员会要办事公正,治学严谨,严把质量关,对毕业设计达不到教学要求的,决不姑息。
6结论
要想搞好毕业设计工作,关键的是要做到“五个到位”,即认识到位、经费投入到位、指导教师到位、学生到位和管理工作到位。另外,消除学生毕业前的各种干扰,专心做好毕业设计,是本阶段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严格的答辩将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促进学生认真做好毕业设计。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将有利于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为社会输入合格人才的要求。
电机论文【第四篇】
一、引言
建滔集团共有生产用电机10000余台,遍及集团公司生产装置的各个角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电机使用年限较长,且不少电机长年累月运行在较恶劣的环境中,电机烧毁的事故常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生产的安全、可靠、长周期运行。现针对电机烧毁原因及相应对策做一简要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对从事电气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
二、电机绕组局部烧毁的原因及对策
1.由于电机本身密封不良,加之环境跑冒滴漏,使电机内部进水或进入其它带有腐蚀性液体或气体,电机绕组绝缘受到浸蚀,最严重部位或绝缘最薄弱点发生一点对地、相间短路或匝间短路现象,从而导致电机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①尽量消除工艺和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现象;②检修时注意搞好电机的每个部位的密封,例如在各法兰涂少量704密封胶,在螺栓上涂抹油脂,必要时在接线盒等处加装防滴溅盒,如电机暴漏在易侵入液体和污物的地方应做保护罩;③对在此环境中运行的电机要缩短小修和中修周期,严重时要及时进行中修。
2.由于轴承损坏,轴弯曲等原因致使定、转子磨擦(俗称扫膛)引起铁心温度急剧上升,烧毁槽绝缘、匝间绝缘,从面造成绕组匝间短路或对地“放炮”。严重时会使定子铁心倒槽、错位、转轴磨损、端盖报废等。轴承损坏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①轴承装配不当,如冷装时不均匀敲击轴承内圈使轴受到磨损,导致轴承内圈与轴承配合失去过盈量或过盈量变小,出现跑内圈现象,装电机端盖时不均匀敲击导致端盖轴承室与轴承外圈配合过松出现跑外圈现象。无论跑内圈还是跑外圈均会引起轴承运行温升急剧上升以致烧毁,特别是跑内圈故障会造成转轴严重磨损和弯曲。但间断性跑外圈一般情况下不会造成轴承温度急剧上升,只要轴承完好,允许间断性跑外圈现象存在。②轴承腔内未清洗干净或所加油脂不干净。例如轴承保持架内的微小刚性物质未彻底清理干净,运行时轴承滚道受损引起温升过高烧毁轴承。③轴承重新更换加工,电机端盖嵌套后过盈量大或椭圆度超标引起轴承滚珠游隙过小或不均匀导致轴承运行时磨擦力增加,温度急剧上升直至烧毁。④由于定、转子铁心轴向错位或重新对转轴机加工后精度不够,致使轴承内、外圈不在一个切面上而引起轴承运行“吃别劲”后温升高直至烧毁。⑤由于电机本体运行温升过高,且轴承补充加油脂不及时造成轴承缺油甚至烧毁。⑥由于不同型号油脂混用造成轴承损坏。⑦轴承本身存在制造质量问题,例如滚道锈斑、转动不灵活、游隙超标、保持架变形等。⑧备机长期不运行,油脂变质,轴承生锈而又未进行中修。
相应对策:①卸装轴承时,一般要对轴承加热至80℃~100℃,如采用轴承加热器,变压器油煮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轴承的装配质量。②安装轴承前必须对其进行认真仔细的清洗,轴承腔内不能留有任何杂质,填加油脂时必须保证洁净。③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转轴机加工及电机端盖嵌套工作。④组装电机时一定要保证定、转子铁心对中,不得错位。⑤电机外壳洁净见本色,通风必须有保证,冷却装置不能有积垢,风叶要保持完好。⑥禁止多种润滑油脂混用。⑦安装轴承前先要对轴承进行全面仔细的完好性检查。⑧对于长期不用的电机,使用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解体检查,更新轴承油脂。
3.由于绕组端部较长或局部受到损伤与端盖或其它附件相磨擦,导致绕组局部烧坏。
相应对策:电机在更新绕组时,必须按原数据嵌线。检修电机时任何刚性物体不准碰及绕组,电机转子抽芯时必须将转子抬起,杜绝定、转子铁芯相互磨擦。动用明火时必须将绕组与明火隔离并保证有一定距离。电机回装前要对绕组的完好性进行认真仔细的检查确诊。
4.由于长时间过载或过热运行,绕组绝缘老化加速,绝缘最薄弱点碳化引起匝间短路、相间短路或对地短路等现象使绕组局部烧毁。
相应对策:①尽量避免电动机过载运行。②保证电动机洁净并通风散热良好。③避免电动机频繁启动,必要时需对电机转子做动平衡试验。
5.电机绕组绝缘受机械振动(如启动时大电流冲击,所拖动设备振动,电机转子不平衡等)作用,使绕组出现匝间松驰、绝缘裂纹等不良现象,破坏效应不断积累,热胀冷缩使绕组受到磨擦,从而加速了绝缘老化,最终导致最先碳化的绝缘破坏直至烧毁绕组。
相应对策:①尽可能避免频繁启动,特别是高压电机。②保证被拖动设备和电机的振动值在规定范围内。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毁(或过热)的原因及对策
如果出现电动机一相或两相绕组烧坏(或过热),一般都是因为缺相运行所致。在这里不作深刻的理论分析,仅作简要说明。
当电机不论何种原因缺相后,电动机虽然尚能继续运行,但转速下降,滑差变大,其中B、C两相变为串联关系后与A相并联,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A相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该相绕组必然过热而烧毁。
为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为Y接法的情况:电源缺相后,电动机尚可继续运行,但同样转速明显下降,转差变大,磁场切割导体的速率加大,这时B相绕组被开路,A、C两相绕组变为串联关系且通过电流过大,长时间运行,将导致两相绕组同时烧坏。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如果停止的电动机缺一相电源合闸时,一般只会发生嗡嗡声而不能启动,这是因为电动机通入对称的三相交流电会在定子铁心中产生圆形旋转磁场,但当缺一相电源后,定子铁心中产生的是单相脉动磁场,它不能使电动机产生启动转矩。因此,电源缺相时电动机不能启动。但在运行中,电动机气隙中产生的是三相谐波成分较高的椭圆形旋转磁场,所以,正在运行中的电动机缺相后仍能运转,只是磁场发生畸变,有害电流成分急剧增大,最终导致绕组烧坏。
相应对策:无论电动机是在静态还是动态,缺相运行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电机一相或两相绕组过热甚至烧坏。与此同时,由于动力电缆的过流运行加速了绝缘老化。特别是在静态时,缺相会在电机绕组中产生几倍于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其绕组烧坏的速度比运行中突然缺相更快更严重。所以在我们对电机进行日常维护和检修的同时,必须对电机相应的MCC功能单元进行全面的检修和试验。尤其是要认真检查负荷开关、动力线路、静动触点的可靠性。杜绝缺相运行。
四、常见问题汇总,详见附表。
五、为规范电机检修及保证检修质量,制定如下电机工艺卡
低压交流异步电动机检修工艺卡
四、结论
建滔集团公司从1987年试生产至2002年3月15年间,累计烧毁电机达1300余台次,平均每年达80余台次,仅修理费用支出达200余万元。其中77%属于维护不良(如电机进水、轴承缺油、通风不畅等)、检修不当(如轴承拆装不当、缺陷消除不彻底、附件不全等)、机加工精度不符合要求(如对转轴堆焊后加工精度不够、端盖嵌套过盈量大等)、运行环境恶劣(如现场跑冒滴漏严重、水冲电机等)等原因所致。希望以上分析能够对从事电工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和借鉴。
附表:三相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序号故障现象故障原因[td=1,1,252]处理方法1通电后电动机不能转动,但无异响,也无异味和冒烟。
1.电源未通(至少两相未通);
2.熔丝熔断(至少两相熔断);
3.控制设备接线错误;
4.电机已经损坏。
1.检查电源回路开关,熔丝、接线盒处是否有断点,修复;
2.检查熔丝型号、熔断原因,更换熔丝;
3.检查电机,修复。
2通电后电动机不转,然后熔丝烧断。
1.缺一相电源,或定子线圈一相反接;
2.定子绕组相间短路;
3.定子绕组接地;
4.定子绕组接线错误;
5.熔丝截面过小;
6.电源线短路或接地。
1.检查刀闸是否有一相未合好,或电源回路有一相断线;消除反接故障;
2.查处短路点,予以修复;
3.消除接地;
4.查出误接,予以更正;
5.更换熔丝;
6.消除接地点。
3通电后电动机不转,有嗡嗡声。
1.定子、转子绕组有断路(一相断线)或电源一相失电;
2.绕组引出线始末端接错或绕组内部接反;
3.电源回路接点松动,接触电阻大;
4.电动机负载过大或转子卡住;
5.电源电压过低;
6.小型电动机装配太紧或轴承内油脂过硬,轴承卡住。
1.查明断点,予以修复;
2.检查绕组极性;判断绕组首末端是否正确;
3.紧固松动的接线螺栓,用万用表判断各接头是否假接,予以修复;
4.减载或查出并消除机械故障;
5.检查是否把规定的接法误接为Y接法;是否由于电源导线过细使压降过大,予以纠正;
6.重新装配使之灵活;更换合格油脂,修复轴承。
4电动机起动困难,带额定负载时,电动机转速低于额定转速叫多。
1.电源电压过低;
2.接法误接为Y接法;
3.笼形转子开焊或断裂;
4.定子、转子局部线圈错接、接反;
5.电机过载。
1.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改善;
2.纠正接法;
3.检查开焊和断点并修复;
4.查出误接处,予以改正;
5.减载。
5电动机空载电流不平衡,三相相差大。
1.绕组首尾端接错;
2.电源电压不平衡;
3.绕组有匝间短路、线圈反接等故障。
1、检查并纠正;
2、测量电源电压,设法消除不平衡;
3、消除绕组故障。
6电动机空载电流平衡,但数值大。
1.电源电压过高;
2.Y接电动机误接为接;
3.气隙过大或不均匀。
1.检查电源,设法恢复额定电压;
2.改接为Y接;
3.更换新转子或调整气隙。
7电动机运行时响声不正常,有异响。
1.转子与定子绝缘低或槽楔相擦;
2.轴承磨损或油内有砂粒等异物;
3.定子、转子铁心松动;
4.轴承缺油;
5.风道填塞或风扇擦风罩;
6.定子、转子铁心相擦;
7.电源电压过高或不平衡;
8.定子绕组错接或短路。
1.修剪绝缘,削低槽楔;
2.更换轴承或清洗轴承;
3.检查定子、转子铁心;
4.加油;
5.清理风道,重新安装风罩;
6.消除擦痕,必要时车小转子;
7.检查并调整电源电压;
8.消除定子绕组故障。
8运行中电动机振动叫大。
1.由于磨损,轴承间隙过大;
2.气隙不均匀;
3.转子不平衡;
4.转轴弯曲;
5.铁心变形或松动;
6.联轴器(皮带轮)中心未校正;
7.风扇不平衡;
8.机壳或基础强度不够;
9.电动机地脚螺丝松动;
10.笼形转子开焊、断路、绕组转子断路;
11.定子绕组故障。
1.检查轴承,必要时更换;
2.调整气隙,使之均匀;
3.校正转子动平衡;
4.校直转轴;
5.校正重叠铁心;
6.重新校正,使之符合规定;
7.检修风扇,校正平衡,纠正其几何形状;
8.进行加固;
9.紧固地脚螺栓;
10.修复转子绕组;
11.修复定子绕组。
9轴承过热。
1.润滑脂过多或过少;
2.油质不好含有杂质;
3.轴承与轴颈或端盖配合不当;
4.轴承盖内孔偏心,与轴相擦;
5.电动机与负载间联轴器未校正,或皮带过紧;
6.轴承间隙过大或过小;
7.电动机轴弯曲。
1.按规定加润滑油脂(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2.更换为清洁的润滑油脂;
3.过松可用粘结剂修复;
4.修理轴承盖,消除擦点;
5.重新装配;
6.重新校正,调整皮带张力;
7.更换新轴承;
8.矫正电机轴或更换转子。
10电动机过热甚至冒烟。
1.电源电压过高,使铁心发热大大增加;
2.电源电压过低,电动机又带额定负载运行,电流过大使绕组发热;
3.定子、转子铁心相擦,电动机过载或频繁起动;
4.笼形转子断条;
5.电动机缺相,两相运行;
6.环境温度高,电动机表面污垢多,或通风道堵塞;
7.电动机风扇故障,通风不良;
8.定子绕组故障(相间、匝间短路;定子绕组内部连接错误)。
1.降低电源电压(如调整供电变压器分接头),若是电机Y、接法错误引起,则应改正接法。
2.提高电源电压或换相供电导线;
3.消除擦点(调整气隙或锉、车转子),减载,按规定次数控制起动;
4.检查并消除转子绕组故障;
5.恢复三相运行;
6.清洗电动机,改善环境温度,采用降温措施;
7.检查并修复风扇,必要时更换;
上一篇:农业职称论文范例(实用4篇)
下一篇:学生会部门纳新策划书实用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