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老师的建议书_建议书【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学生给老师的建议书_建议书【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滕王阁序原文范文【第一篇】

1、江南三大名楼都在江南。分别是江西南昌的滕王阁、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岳阳的岳阳楼。

2、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为唐高祖李渊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创建。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阎公重修此阁,王勃写成《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2001年1月南昌滕王阁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3、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的观赏楼。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4、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其独特的盔顶结构,更是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能工巧匠的精巧的设计和技能。北宋范仲淹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更使岳阳楼著称于世。

(来源:文章屋网 )

滕王阁序原文范文【第二篇】

寒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看奶奶。趁着初八天气晴好,我们驱车到省城南昌去参观江西名胜景点——滕王阁。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滕王阁旅游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滕王阁旅游心得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滕王阁序》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句了,但又有多少人能领略这般风光呢?怀揣着向往的我,终于有幸走近滕王阁。

还未走到阁下,眼前就一片翠影朦胧。初春的树已有绿意,青嫩的芽苞竞相钻出。目光穿过层叠的树影,便看见一座极为宏伟的建筑矗立江边,象牙白的栏杆,朱红漆的堂柱,深绿的瓦当,互相掩映,构出一派浑然天成的庄严气势。

迈步向前,滕王阁便一点点近了。紫檀色的雕花木门就在眼前,两旁是青铜的仙鹤与麒麟,在阳光下闪着清冷的光芒,便觉得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沉重的岁月充斥天地,胸中不免壮气陡生。

滕王阁共九层,基座以上有六层,往下有三层,虽说是现代重建的结果,但也颇令人震撼。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基座以下的部分,那里陈列着不少古物。站在它们面前,我心中五味杂陈:这些物事静观世事变幻,时光长河从它们身边流过,带走了它们曾经的主人,只留下这些古朴残缺的物品,默然地讲述着逝去的流年。站在它们面前,我几乎忘了呼吸,厚重的历史攥住了我的心脏,只觉日月穿梭,回时转序,曾经繁华已成空。

想着我如今所看之景,与千百年前的古人所见并无二异,心中便广阔欢欣起来。我想象着,千百年前赣江旁杨柳拂堤,烟雨朦胧,两岸皆是古色古香的楼阁,身旁走的是文人墨客,广袖长袍,手中一把折扇,说话“之乎者也”,别有一番趣味。我不禁想仰天长啸,以抒心中万丈豪情。

最后一抹光辉没入江水,黄昏在不知不觉间降临。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滕王阁,回味着途中所见之景,不免感慨万千。远望滕王阁在暮色中深灰的剪影,真心的敬佩古人的智慧。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文化,我们怎能不细心呵护,精心保护?只愿战火与屈辱不曾磨灭中华民族的智慧与精神。

滕王阁旅游心得2昨天,刚下过一场鹅毛大雪,世界白茫茫一片:大树穿了厚厚的白棉袄,大地铺了一层暖和的被子,整个世界浸泡在冰天雪地中。我、妈妈、阿姨和姨外公一起去了南昌著名景点——滕王阁。

来到滕王阁的大门口,我小声地说了一句:“滕王阁,你好!”然后东张西望起来。忽然,我看见前方有四根粗壮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雪中,仿佛在夸我:“想不到这小伙子挺有礼貌的嘛!”买完票,我冲进门一看,“哇!这里真壮观!”的确,前面有一层层的楼房搭在一起,跟宝塔似的,再加上鲜艳的颜色:红、黄、紫、橙、蓝和白,把滕王阁装扮得绚丽多彩,看得我目瞪口呆。紧接着,我迫不及待地冲进楼层参观。

一到四楼主要介绍一些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如杨万里、王勃、苏轼、李白、王安石等,五楼介绍一些皇帝喜欢的乐器,六楼的艺术表演让我欣喜若狂。

在表演之前,我举起水杯,吞了口水,然后走去看演出时间。由于走路的声音太响,鞋子一扭一扭的,把地板弄得咚咚响。有个小孩以为这是表演前的打鼓声,就兴奋地对妈妈说:“妈妈,表演开始啦,表演开始啦!”过了一会儿,表演真的开始了。

总共有三个节目。第一个节目是一位穿着金白相间衣服的阿姨唱歌,第二个节目是一位叔叔吹竹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三个节目了:只见慢慢拉开的幕布里面出现了几位表演者。我首先看到的是一男一女出来敲编钟,叮叮咚咚,叮叮咚咚……那优美的声音围着我团团转:“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和我们跳个舞吧!”

这时候,我的心脏似乎听到了它的呼唤,跳得非常有节奏感:咚、咚咚、咚咚咚……我的小心脏还没激动完,就又陶醉在抒情的竹笛音乐和优美的琵琶旋律中。“好!好!”观众都拍手叫道。

这是我第一次逛滕王阁,我觉得收获真不小哇!于是我编了一句顺口溜:滕王阁,滕王阁,艺术表演像山河,看过表演真欢乐。

滕王阁旅游心得3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游览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滕王阁。

这天中午,我们早早地来到了赣江江畔,远远就望见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楼阁高大雄伟,在翠绿的树丛掩映下显得格外迷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了滕王阁门口,让我吃惊的是,门口人山人海,把整个门口围了个水泄不通。“哇!居然有这么多游人来观赏滕王阁!”我不禁感叹道!

我们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终于可以靠近滕王阁了。来到楼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白色的雕像,他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书生,手握一支毛笔,双眼凝视远方,原来他就是唐代著名诗人——王勃。从他身边走过,来到滕王阁第一层大门前,两根朱红色的柱子上面刻着诗人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看到这句诗句,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登上顶楼,一览这一胜景。

我们从一楼来到了第二层楼阁。二楼主要是大型工笔重彩壁画《人杰图》,画上画有秦至明代的80位各领风骚的江西历代名人。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陶渊明。想当年,他辞官归隐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自由生活,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豁达与洒脱。

看完了《人杰图》,我们又来到了第三、四、五层,这里分别有工艺展品室、品茶厅、《地灵图》等,里面的`陈设与设十也非常精美。

最后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六层,也就是滕王阁的最佳观景处。凭栏俯瞰,一条碧绿而平静的江水映入眼帘,一条条小船从河面轻轻滑过,渔夫嘹亮的歌声在天空中回荡。此时夕阳渐渐西沉,天边出现了绚丽的晚霞,倦鸟归去,此情此景,正如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中所描写的一样,真是迷人极了!

美好的时间总是那么短暂,暮色降临了,我和爸爸妈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滕王阁,而滕王阁那壮观美丽的景象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滕王阁旅游心得4今天的天气可所谓晴空万里呀,火辣辣的太阳烘烤着大地,虽然有点热,但起码不是下雨。进入院内听见了蝉在枝头叫,映入眼帘的是一匹骏马,这匹马前蹄抬起,好像蓄势待发跑向无尽远方!到了滕王阁脚下,雄伟的滕王阁耸立在我的面前,大大的写着滕王阁三个大字的匾牌在我们面前。听导游说,在漫长的1300多年中,滕王阁屡次屡重建。南昌市政府拨出巨款,对滕王阁进行历史上的第29次重建。这著名的滕王阁主体面积为万平方米,高米,共9层。滕王阁的基层部分象征着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

带着这种激动地心情,我们走入了滕王阁。滕王阁的入口处,又见到那对千古佳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进入滕王阁,第一层大厅有一幅汉白玉浮雕,是唐朝大诗人王勃,他穿着长袍,系着披风,抬头仰望远方,显得精神抖擞。第二层是《人杰图》,里面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古代诗人,他们个个都像活的一样,栩栩如生!第三层是《地灵图》,江西的名山大川全都画在上面了,画的非常生动,让人留恋往返!这些都让我喜欢,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六层,第六层是滕王阁的最高游览层,当我们去浏览时,那里正在表演舞蹈。

五彩缤纷的服装、美丽动人的表演者,加上华丽的舞蹈吸引了去多人。好在我们来得早,才不会被拥挤的人群挤成肉饼。除了有演出,走到外面的阳台看着外面的景色,正是应证那句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怪不得王勃诗人能写出那么好的诗句!

结束了一天的游记,我躺在床上继续回味着今天的一天。

滕王阁旅游心得5打小就老是听爸爸在耳边吟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诗中描写滕王阁的秀丽景色一直令我向往。这个寒假我终于得以一偿夙愿,前往滕王阁去一览那诗中美景。

进入景区大门,穿过系满红灯笼的通道,走过一个个精美的铜像,面前便是辉煌的滕王阁。厅中的雕梁画栋颇吸引游客眼球,而厅中最显眼的便是汉白玉制成的《时来风送腾王阁》浮雕了。浮雕展现的是《滕王阁序》的作者王勃前往滕王阁作序的情景,只见他身穿白色长袍,矗立船头,披风和长袍下摆随风飘动,船下激流涌动,而他只顾抬头眺望远方,想必是在仔细观望远处滕王阁之景吧。

来到二层,光线便暗了下来。这一层体现了《滕王阁序》中“人杰”的主题。正厅的壁画是《人杰图》,描绘了自先秦至明末的江西名杰。画中人物装束不一,色彩鲜艳,栩栩如生。向上接着走,便来到三层。三层有着大量精美的艺术品,其中的铜浮雕《唐伎乐图》和青铜祭器都体现出唐代的盛世升平的景象。

而四层则是与二层相对的,体现了《滕王阁序》中“地灵”的主题。正厅有《地灵图》,描绘的是江西的各个名山大川。图中那朦胧的一座座青山,笼罩着一层缥缈的云烟,着实体现出了江西大好河山的秀美。副厅中的全息影像也吸引了大批的游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向我们详细地展现了滕王阁的历代兴废。眼看一代代滕王阁经历战火、倒塌等灾难而消逝,我们叹息不已,而一次次新的建造技术又使我们耳目一新,叹为观止。

据说第五层是凭栏骋目的最佳处,所以在匆匆浏览完五层和六层的一批批图画后,我们又回到了五楼的走廊上一览赣江风貌。如此辽阔的江,江面却是凝然不动。江水伴随着朦胧雾气,一眼望去,仿佛望不到边。一阵凉风吹来,江水才微微荡漾。江中的渔舟,两岸的鸟鸣,更烘托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学生给老师的建议书_建议书【第三篇】

敬爱的姚老师:

您好!

老师,我们这组有很多不听话的男生,告了很多次,老师也管了,但是但是他们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听话的还是依旧不听话,我现在已经觉得跟他们坐在一起就是一种痛苦,有他们的地方就没我,跟他们势不两立,与其看着心烦,不如把他们调走!

可能大家跟我们老师想的一样,觉得能忍就忍吧。

但确实不是我咄咄逼人,而是他们实在太令人不能接受,每次小组讨论的时候他们都在传播黄色信息,也许他们只是开玩笑,但我们还是不能接受。

每当上课时,下面却是一片嘈杂,而您却不声不响,继续您的讲课。您可能觉得这样做会伤了其自尊。所谓“教不严,师之惰。”您虽然如实的把书中的知识教给我们,但许多同学却不认真听课。我很期待在您的课上能坐在安静的教室里,和看到同学们积极学习的面孔,还有老师您那温柔小声的语调。

祝您:

身体健康,***安!

您的学生:王雯禧

滕王阁序原文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花萼楼;不为人知;原因

花萼楼是唐代长安著名皇家建筑 “花萼相辉楼” 的简称,始建于唐代开元八年,位于长安兴庆宫(今日西安市兴庆宫公园)之内。 盛唐时代,花萼相辉楼位列四大名楼(即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湖南的岳阳楼、山西的鹳雀楼)之前,当时与四大名楼统称为“天下五大名楼”,享有“天下第一名楼”的美誉。

千百年之后的今天,四大名楼可谓是尽人皆知,而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名楼”的花萼楼却很少有人知晓,同样经历过辉煌灿烂的岁月,花萼楼怎么就无声无息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建造时间

黄鹤楼和岳阳楼始建于三国时期,鹳雀楼始建于北周时代,滕王阁建于唐初,而花萼楼是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建造的,也就是始建于盛唐。也就是说在五楼之中,花萼楼建楼最晚。虽然花萼楼建成后,整栋楼气势恢宏,富丽堂皇,但是在其成名之前,其他四大名楼早已被世人所耳熟能详,因此花萼楼没有其他四大名楼历史悠久。

二、地理位置

黄鹤楼面临汹涌浩荡的扬子江,背倚武昌城,刚好位于长江和京广线的交叉处,即东西水路与南北陆路的交汇点上,由于这独特的地理位置,其素来享有“天下绝景”的美誉。滕王阁,高耸于南昌城西,赣江之滨。“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王勃《滕王阁序》)[3],优美的诗句精准地道出了滕王阁的地理位置。岳阳楼耸立在湖南省岳阳市西门城头、紧靠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

由此可知,四大名楼或临江或临湖,皆交通便利,顺畅通达,游人如织,自然易于名声的传播。而花萼楼位于唐朝帝都长安的皇宫里,相当于今天中南海的紫光阁。显然皇宫不是一般人能随意进出的,自然花萼楼就鲜为普通大众所津津乐道了。所以花萼楼与其他四楼相比由于深居皇宫,只是被一些王公大臣偶尔光顾,缺乏易于流传的群众基础,自然就较容易被普通百姓所遗忘。

三、建楼功用

在功能使用上花萼楼也与其他四大名楼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比如,滕王阁也是古代储藏经史典籍的地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古代的图书馆,而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也多喜欢在此,致使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

登岳阳楼可浏览八百里洞庭湖的湖光山色,所以工艺美术家多以岳阳楼为题材刻画洞庭景物,咏之于诗,形之于画,因此岳阳楼成为艺术创作中被反复描摹、久写不衰的一个主题。

黄鹤楼随着江夏城的发展,由“军事楼”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鹳雀楼亦是如此,沈括用八个字概括鹳雀楼全景:“前瞻中条,下瞰大河。

”吸引历代文人学士来此登楼赏景赋诗。

花萼楼在功用上与以上四楼大相径庭。它是唐玄宗为感念哥哥让位于自己的德行义举而建,唐玄宗常携弟兄们登临此楼一起畅饮、游玩、谈论天下大事,后来花萼楼成为外交接待、国宴举办的场所。可以说花萼楼承载了大量的政治因素,而其他名楼具有的更多是娱乐的功用,这样花萼楼与其他名楼相比,自然就缺乏群众基础。

四、名人效应

唐宋之际很多文人学士登鹳雀楼赏景,然后留下许多不朽诗篇,李益的《同崔邠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2]王之涣《登鹳雀楼》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更是堪称千古绝唱,提起滕王阁,使人不由想起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起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说起岳阳楼,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很容易便会浮现在人们的脑海当中。黄鹤楼更是有这样一段佳话,据《唐才子传》记载崔颢的故事:

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后游武昌,登黄鹤楼,感慨赋诗。及李白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1]

李白登上黄鹤楼,放眼远望,顿觉胸襟开阔,然后诗兴大发,正要写诗抒情时,却抬头看见崔颢的诗,觉得美妙绝伦,于是搁笔,黄鹤楼从此名声大振。

而位于帝都长安皇宫之中的花萼相辉楼,则没有那么幸运了,鲜有文人墨客来此吟诗作赋为它做宣传工作。事实上《全唐文》中也保留有张甫、陶举、高盖、敬括等人做的应试赋《花萼楼赋》,但是,一则,此五人实在没有多少名气,二则,所作之赋也不易传唱,所以,自然就不为世人所知了。

五、重建工作

滕王阁历经宋、元、明、清,历次兴废,先后修葺达二十八次之多,第二十九次重建的滕王阁于1989年10月8日重阳节那天胜利落成。

岳阳楼在1700余年的历史中屡修屡毁又屡毁屡修,至民国末年,楼身已经破旧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岳阳楼极为珍视,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岳阳楼进行了维修, 1984年5月1日,岳阳楼大修竣工并对外开放,修复后的岳阳楼保存了清朝的规模、式样和大部分的建筑构件。

黄鹤楼虽曾被毁多次,自三国时建成以来,屡毁屡建,如今的黄鹤楼经过修复,和原来相比,除地址变化外,基本没什么大的变化,只是更加雄伟了。

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辉煌成就的五大名楼除花萼楼外,其他四楼在各朝各代都多次重建重修,而长安的花萼楼自不幸毁于战火以后,千年沉寂,一直没有得到重新修建的机会,这恐怕是花萼楼之所以不被世人所知的重要原因。真希望花萼楼也能得到重修,那样现代人就也能感受到“天下第一名楼”的那令人震撼的雄伟了。

六、结语

曾经有过光辉的历史,却在不幸毁于战火以后千年沉寂,不禁令人扼腕叹息!虽说花萼楼已永远的离我们而去,但是其毕竟辉煌过,所以,每一个文史学者都应该知晓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史长卷中,曾有一座融合了政治、历史、文化、外交等诸多因素在内的顶峰级建筑¬——在大唐盛世的皇宫中熠熠生辉的花萼相辉楼。

参考文献:

[1]元辛文房著,李立朴译注:《唐才子传全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 5687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