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汇聚10篇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汇聚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一篇】
1、讲授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课。利用每天晨会和每周集会,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教师对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安全知识讲解和学习,带动全校师生对消防安全知识的重视和预防。
2、开展一次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更加有效的提升师生自防自救能力。
3、开展一次师生灭火体验。每学年组织师生参加使用一次灭火器才灭火体验活动,掌握器材的使用方法及初期火灾的扑灭方法,人人熟知消防自救常识和安全逃生技能。
4、开展一次消防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学生观看消防安全教育光盘,要求每位学生看完后写出自己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感想。购买一套消防安全知识挂图,分门别类地张贴到各个部位,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
(1)召开消防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在学生的脑海深处灌入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预防观”,“安全源于责任心、源于设计、源于质量、源于防范”的“责任观”,“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的“价值观”,“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的“亲情观”。
(3)每位学生制作一份消防安全知识手抄报。对消防安全有更深的理解,也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营造浓厚的学校消防安全氛围。一次消防知识运用,一份家庭火灾逃生计划,一次消防疏散逃生演习,一次师生消防体验,一堂消防安全教育课,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既生动又实用,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二篇】
燃烧,俗称着火,是指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作用下发生的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和发烟的现象。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叫火灾。
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生必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并且三者要相互作用。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2、助燃物:凡是能帮忙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助燃物3着火源:凡能引起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称作着火源。
1、燃烧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几种。
2、火灾构成的条件:必须要有着火源、可燃物、助燃物缺一不可。
3、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
1、控制可燃物。
2、隔助燃物。
3、消除着火源等措施破坏产生燃烧的条件。
除了从物质上、客观环境上做好防火工作外,强化人们的防火防灾的主观意识更为重要。仅有让人们懂得了怎样防火并重视防火,才能自觉遵守各项防火规章制度,杜绝火源,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消除产生火灾的条件。
凡失去控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叫火灾。按燃烧的性质划分,火灾有五种类型,各类火灾所适用的灭火器如下:
a类,指包含碳固体火灾。可选用清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磷酸铵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
b类,指可燃液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只适用于油类火灾,而不适用于极性溶剂火灾。
c类,指可燃汽体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来自
易发生上述三类火灾部位一般配备abc干粉灭火器,配备数量可根据部位面积而定,一般危险场所按每75平方米一具计算,每具重量为4公斤。4具为一组,配有一个器材架。危险性地区或轻危险性地区可适量增减。
d类,指金属火灾,目前尚无有效灭火器,一般可用沙土。
e类,指带电燃烧的火灾。可选用干粉灭火器(abc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灭火时只要将灭火器提到或扛到火场,在距离燃烧物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拔出保险销,一手握住喇叭根部的手柄,另一只手紧握启闭阀的压把。对没有喷射软管的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把喇叭筒往上扳70~90度。事业时,不能直接用手抓住喇叭外壁或金属连接管止手被冻伤。灭火是当可燃液体呈流淌状燃烧时,使用者应将二氧化碳灭火剂的喷流由近到远向火焰喷射。如果可燃液体在容器内燃烧时,使用者应将喇叭筒提起,从容器的一侧上部向燃烧的容器喷射,但不能将二氧化碳射流直接冲击可燃液面上,以防止将燃液体冲击容器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上风方向喷射,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abc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体火灾时,应注意不能将喷嘴直接对准液面喷射,防止喷流的冲击力使可燃液体溅出而扩大火势,造成灭火困难。如果当可燃液体在金属容器中燃烧时间过长,容器的壁温已高于扑救可燃液体的自燃点,此时极易造成灭火后再复燃的现象,若与泡沫灭火器、石棉布联用,这个道理。报告时必须讲清楚发生火灾的单位和详细地点,并尽可能讲清楚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及时、准确报警,消防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就能迅速调派消防车赶到着火地点,并针对燃烧物的性质"对症下药"及时将火扑灭。
我们认识到燃烧必须同进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前面我们已经介绍灭火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灭。根据这个基本道理,从灭火斗争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基本方法。我们只要撑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就能够按照客观的实际情景,创造出多种多样具体的、有效的灭火方法来。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实际运用时,如将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关掉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中止和减少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拆除与燃烧着火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
2、窒息法:阴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实际运用时,如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门窗、孔洞等则灭火效果更佳。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辐射热影响而起火。冷却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冷却降温。
4、抑制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1211)喷向火焰,让灭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游离基链锁(俗称("燃烧链")反应中断,到达灭火的目的。
以上方法在实用中,可根据实际情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并用,以到达迅速灭火的目的。
1、"一切行动听指挥"。为了有效地进行灭火,火场一般都要成立指挥机构。工厂发生火灾,好多员工常常是灭火战斗的进取参加者。在火场上应自觉地听众指挥机构的指挥,是有秩序地进行灭火的关键。参加灭火战斗的员工和各专业队伍,在火场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下,一般要组成四支队伍协同战斗:一支是灭火战斗队伍,协同公安消防队伍扑灭火灾;一支是抢救人员和物资的战斗队,主要协助公安消防队抢救人员和疏散主要物资;一支是警戒火场,维持秩序的战斗队;一支是后勤队,负责救护伤员,供应战斗用的物资、器材和茶水。在火场上战斗异常紧张,分配什么工作就要干什么工作,并且要主动进取,认真干好。
2、要提高警惕,遵守火场秩序,防止坏人乘火场混乱之机,窃取财物,进行破坏活动。
3、在灭火战斗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亡。火场一般都较复杂,越是复杂的火场,越是要有条不紊。既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敢于战斗,又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讲究科学方法,善于战斗。要攻得上,撤得出,切忌盲目行动。火场人员多,流动频繁,人们思想处于紧张状态;器械多,经常挪动;杂物多,通道不畅;人、物相互撞击情景经常发生。有的火场带电,甚至有危险物品。许多安全问题,领导和他人难于关照,主要靠自我勇敢机智,谨慎行事,保障自身安全。
第一、不能奔跑,就地打滚。一所大学有一同学在进行试验时,不慎将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打翻,酒精溅满了衣服,沾到那里,烧到那里顿时全身起火。由于来得突然。她和一些在场的同学都惊慌失措,异口同声的叫:"快跑!快跑!",结果火越烧越旺。之后还是一位教师有经验,命令身上着火的同学"打滚"。那位女同学就地打滚后,在同学的帮忙下,很快把火窒熄。可是,由于前面来了个"快跑",所以烧伤仍然不轻。
第二、如果条件允许,能够迅速将着火的衣服撕裂脱下,溱入水中,或踩,或用灭火机,水扑灭。
第三、倘若附近有河,塘,水池之类,可迅速跳入浅水中,可是如果人体烧伤太大或烧伤程度较深,则不能跳水,防止细菌感染或其它不测。
第四、如果有两人以上的人在场,未着火的人需要镇定,沉着,立即用随手能够拿到的麻袋,衣服,扫帚等朝着人身上的火点覆盖,扑,掼,或帮他撕下衣服,或将湿麻袋,毛毯把着火人包裹起来。
第五、用水浇灭。但应注意,不宜用灭火机直接往人体身上喷射。
现代工厂高楼甚多,几乎厂房都在一齐,厂内存放的物品又比较复杂,我们工作,生活在这些场所一旦出现火灾,由于没有思想准备,可能会惊慌失措。当发现楼梯口烟雾弥漫或熊熊烈火烧着楼梯时,更是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
在这种火灾面前,我们要有压倒它的勇气,要有临危不惧的精神,要有敢于的战胜它胆识。当然,首先是要镇定自我的神志,坚持清醒的头脑,想办法就地灭火,能扑灭的尽量扑灭。列如,用谁浇或用楼内的灭火机和消防设施。用湿棉被等物覆盖等等。如果不能立刻扑灭而火势越烧越旺,人有被火焰围困的危险,这时,我们应当辟免不必要的牺牲,设法脱险可从屋顶或阳台转移;是否能够破墙而走;是否能够越窗而出;可不能够借用下水管、竹竿滑下来;是否可利用绳子、皮带等物滑下来;可不能够进行逐级跳越而下等等,只要多动脑筋,一般是能够解救的。
如果有小孩、老人、病人等被火围困在楼上,应及时抢救。如果用被子毛毯、棉袄等物扎好,有绳子用绳子,没有绳子用撕裂的被单结起来当绳索荡下来,或投于邻近房屋的阳台、屋面上等等,争取尽快脱险。
呼救,也是极为重要的。被火围困的人。没办法出来,周围群众听到呼救,也会设法抢救的。
1、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并报警、扑救、疏散人群及物资。
2、报警不仅仅是拨打"119火警电话"同时应拉响警铃通知其它人员并集合义务消防队快速有报警时效地组织扑救,疏散人群及物资。
3,应讲明着火位置,火灾性质及大小,并讲明附近有标示性的建筑物,同时应安排相关人员到附近路口迎接消防车,并为消防车开辟通道,以便消防队能及时准确地赶到火灾现。楼房着火,浓烟往往朝楼梯口通道蔓延,楼上的人容易产生错觉,以为楼梯已被烧断,没有退路了,其实并未烧着,完全能够设法掩护面部夺路而出。如果被呛得透可是气来,可用湿毛巾捂住嘴鼻,贴近楼板或者干脆蹲下来走。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了,在无出路时,也能够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及早迅速冲出去。
如果楼梯确已被火烧断了,也应冷静想一想,查一查,是否还有别的楼梯可走;是否场。
一支是报警接警队伍,一支是灭火队伍,协同公安消防队伍扑灭火灾;一支是抢救人员和物资的战斗队,主要协助公安消防队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一支是警戒火场,维持秩序的战斗队;一支是后勤队,负责救护伤员,供应战斗物资、器材和茶水。在火长上战斗异常紧张,分配什么工作就要干什么工作,并且要主动进取,认真干好。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三篇】
1、灭火器是一种可由人力移动的轻便灭火器具。
它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充装的灭火剂喷出,用来扑灭火灾。
由于它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面广,对扑灭初起火灾有必须效果,所以,在工厂、企业、机关、商店、仓库,以及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几乎到处可见,已成为群众性的常规灭火武器。
2、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按驱动灭火剂的动力来源可分为:贮气瓶式、贮压式、化学反应式;按所充装的灭火剂则又可分为:泡沫、干粉、二氧化碳、酸碱、清水、卤代烷灭火器。
3、目前我国研制成的空气泡沫灭火器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灭火器具。
它能够根据不一样需要分别充装蛋白泡沫、氟蛋白泡沫、轻水(水层膜)泡沫和抗溶性泡沫,用来扑救各种油类和极性溶剂的初起火灾。
由于泡沫的密度小,所以能覆盖在易燃液体的表面上,一方面能夺液面的温度(吸热),使液体表面降温,另一方面液体完全被泡沫覆盖以后,构成一个隔绝层,隔断空气与液面的接触,火就被扑灭了。
4、发生粉尘爆炸的首要条件是粉尘本身可燃,即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如媒尘、铝粉、面粉等。
其次,粉尘要悬浮在空气中到达必须浓度(超过其爆炸下限),粉尘呈悬浮状才能保证其表面与空气(氧气)充足接触,堆积粉尘不会发生爆炸;再次,要有足够引起粉尘爆炸的起始能量。
只要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就会导致粉尘爆炸。
5、用电话报火警。
要讲清楚起火单位、村镇名称和所处区县、街巷、门牌号码;要讲清楚是什么东西着火。
火势大小、是否有人被围困、有无爆炸危险品等情景;要讲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所用的电话号码。
并注意倾听消防队询问情景,准确、简洁的给予回答。
待对方明确说明时能够挂断电话。
报警后立即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6、向周围群众报警。
1)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工厂车间、办公楼、居民宿舍区等,可用大声呼喊和敲打发出声响器具的方法报警。
2)向群众报警时,应尽量使群众明白什么地方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紧急疏散。
向灭火人员指明起火点的位置,向需要疏散人员指明疏散的通道和方向。
7、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1)隔离灭火法。
(2)窒息灭火法。
(3)冷却灭火法。
(4)抑制灭火法。
8、常见的点火能源可分为四大类:
(1)机械火源:如摩擦、撞击、绝热压缩等。
(2)热火源:高温表面、热射线(包括日光)等。
(3)电火源:电气火花、静电火花、雷电等。
(4)化学(或物理)火源:明火、化学能、发热自燃等。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四篇】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学习和青少年相关的交通安全法规,自觉遵守《交通法》。
2、认识三种交通标志,认识交通标线。
3、学习过马路应注意的安全事项,学习报警电话。教学重点:
1、学习交通法规:未满12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
2、了解交通标志的作用,认识三种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教学难点:
提高安全意识,认识交通标志,学习报警电话,做文明行人,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教具准备:课件、交通标志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上学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交流后,出示课件图片,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交通现状。(课件展示交通拥挤,堵塞,事故多)。
三、课件展示目前学生参与交通的情况:
1、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跨越隔离墩,隔离栏。
3、在车流种穿行(有的同学甚至在路上抓拖拉机)。
四、了解交通标志。
1.观察三组交通标志,看看这些图形的形状、颜色有什么不同?想想他们有什么作用?(集体讨论,交流)。
2.学习标志:
(1)警告标志:三个图形都是三角形的黄图案。它的作用是警告车辆、行人要注意危险。
(2)禁令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红图案,它的作用是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
(3)指示标志。三个图形都是圆形的蓝图案,它的作用是指示车辆、行人的交通行为。
在生活中,除了能见到这些矗立或悬挂的交通标志的牌子外,我们还经常可以见到画在地上的交通标线。(出示交通标线,学生了解)。
五、行人应该注意哪些?
1、学生交流,总结:外出要走人行道,没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边走。(过红绿灯的儿歌: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黄灯停下站一站,走路要走斑马线。)。
学习看标志过马路(走地下通道,走人行天桥。)。
乘坐公共汽车应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正确答案:要排队侯车,先下后上,顺序上车,不要拥挤)。
六、树立安全意识,从小做起、从我做起。1.坚持整队离开校园。2.出校门,靠边走。
3.在路上玩时,要做到“六不要,一注意”。“六不要”
(1)不要在街头巷口玩耍。
(2)不要从静止汽车之间穿出猛跑。(3)不要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
(4)不要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5)不要有追车、抛物击车等妨碍道路交通安全的行为。(6)不要斜穿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并伸手示意。
“一注意”:道路的转弯处存在着危险,果我们发生了交通事故,不要慌张,一定要记住:及时拨打122报警,120、999救护。
七、加强法制观念,增强守法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参加“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开展的交通安全知识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教育板报设计活动,积极参加交通安全主题班会活动。
同学们,全社会正在开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交通文明、交通道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希望同学们争做文明行人,既当遵守《交通法》的模范,又要成为《交通法》的宣传员,向家庭、向父母、向亲属、向社会进行宣传。
一、教学目的:
1、了解火灾的成因及火灾的预防,贯彻我国“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基本法规。
2、学会火灾初发时的应急措施。
3、学会火场自救与逃生的方法。
4、掌握灭火技术。
二、教学重点:
1、火灾初发时的应急措施。
2、火场自救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灭火技术。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两个“消防安全事故”实例的录像。
2、abc干粉灭火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两个“火灾案例”以引起学生注意。案例一。
2005年4月5日上午,山西省某煤矿第二小学四年级共195名学生,在10名老师带领下,到七、八里外的山上春游,发生因学生野炊引发大火,当场烧死学生29名,重伤1名,轻伤3名的恶性事故。
(二)学生讨论:
所知道的“消防安全事故”实例,把所见所闻讲述给全班同学听,以增强火灾预防意识,安全意识。
提问:
(1)家庭、学校防火应注意什么?(2)发生火灾时应如何报警?
(三)教师讲述引导:
1、火场自救与逃生的基本方法。
2、各种环境下失火自救的具体办法。
3、常用灭火方法。
(四)教师演示:
1、abc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使用方法。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火灾无情!
请注意防火!请注意安全!请珍惜人生!
(六)、课外活动。
1、上网搜索与消防安全相关的信息。
参考关键词:火灾预防、火场自救、灭火技术等。
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二、新授。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专题片中学生游泳的画面。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在网上搜集学生发生溺水而导致死亡的事故,然后组织学生共同分析发生溺水事故的原因,教师作总结:
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未成年不能参加抢险等危险性活动。”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三、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教学目标:
1.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2.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教学过程:
一.出示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第一组:文字资料:“弱智儿遭虐待死亡”
图片:“三缺一,凑个手”第二组:图文资料“老师打学生耳光”
图片:地摊“游戏”莫伸向孩子等。
学生分析,老师归纳,说明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造成的身心伤害。
二、学生分组讨论:
还有哪些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现象?如何才能有效制止这些现象?小组代表发言,总结本组讨论结果,老师适当补充。
包括如下内容:家长、监护人对孩子粗暴对待,甚至虐待,强迫孩子辍学、早婚等;学校忽略学生安全措施,酿成事故,老师教法不当,体罚或变相体罚,使学生身心受挫;社会上一些不法之徒为谋求经济利益,雇佣童工,兜售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用游戏厅、网吧诱惑青少年。而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如果要制止这些现象,必须通过立法,用法律防止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揭示主题: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三、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板书)。
分析方向:社会的不良影响;自身的抵抗力弱,法律意识淡薄。
浙江省少管所调查表明,大部分因杀人而进少管所的少年犯的业余爱好是看武打录像、武侠小说和玩电子游戏,最羡慕的人就是武艺高强的武侠英雄。他们认为,打架时动刀子让对方流血便是英雄的表现。而许多犯偷盗罪的少年犯最向往的则是做一个有钱人。一位少年犯说家里父母很宠他,每月给他的零花钱有上千元,但和社会上一些人出入歌厅挥金如土的“潇洒”样相比,他觉得自己仍很寒酸,于是便与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一起去偷。
据公安部调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绝对值增加,近几年每年查获15万。比1986年增加1倍。不仅犯罪率上升,而且出现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从这方面来说,也必须加强立法,约束青少年的行为。
现在请同学们谈谈,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与国家的利益有什么关系?
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重大,需要国家给予特殊关注(板书)。
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直接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和保护,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讨论知道,在当今社会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我国现行的法律又不足以充分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所以,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板书)。
(1)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板书)。
(2)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板书)。
第一、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板书)。
此项原则的意义:就是国家、社会和家庭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救济、恢复已经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权益。
第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板书)。
人格在法律上指能够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内容包括人的姓名、人身、荣誉和肖像等。人格尊严受到新生是公民做人的起码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尤其重要。不尊重人格尊严,就谈不上保护。
第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板书)。
各项保护措施都要适应未成年人特殊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才能有效。
第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简称教育原则。(板书)。
教育和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们;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培养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又能促使他们加强自我保护,勇敢地同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做斗争,达到保护的目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重要道理: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两个具体知识: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四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班会的教育,使学生了解春季传染病的种类、症状以及预防措施,能加强学生的卫生防控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你们知道有哪些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吗?它们是怎样传播的?春季常见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这次班会,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介绍春季常见传染病的种类和症状及传播途径。
1、流感(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1周。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
2、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它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传染源主要病人或带菌者,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长的为一周。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小年龄段儿童。
3、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潜伏期8—12日,一般10天左右可治愈。典型的临床症状可概括为“三、三、三”,即前驱期3天:出疹前3天出现38度左右的中等度发热,伴有咳嗽、流涕、流泪、畏光,口腔颊粘膜出现灰白色小点(这是特点);出疹期3天:病程第4-5天体温升高达40度左右,红色斑丘疹从头而始渐及躯干、上肢、下肢;恢复期3天: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皮疹开始消退,皮肤留有糖麸状脱屑及棕色色素沉着。麻疹是通过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次发病者极少见。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尤其是6个月~5岁幼儿发病率最高(占90%)。
4、水痘。
水痘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水痘的典型临床表现是中低等发热,很快成批出现红色斑丘疹,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有:空气传播,水传播,饮食传播,接触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
三、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控制传染源。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防止传染病蔓延。患传染病的动物也是传染源,也要及时地处理。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3.保护易感者。
进行预防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和个人的卫生。
四、预防传染病,我们该这样做。
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
7.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
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
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六、总结: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一、教学内容:
食品卫生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1、多媒体出示一些因食品卫生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腹泻、腹痛、呕吐等)。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2002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02年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2003年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三、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五篇】
这一类的安全教育,必须家园配合同步进行。为了孩子的安全,成人要教育孩子不随身携带锐利的器具,如小剪刀等。在运动和游戏时要有秩序,不拥挤推撞;在没有成人看护时,不能从高处往下跳或从低处往上蹦。
幼儿在家不自己动手反锁门,不玩煤气、炉火、火机、开水壶、饮水机、药品等危险物品;不独自玩烟花爆竹;不逗弄蛇、蜈蚣、蝎子、黄蜂、毛毛虫、狗等动物;到野外旅行或散步时不得随便采摘花果、抓捕昆虫,更不应该放入口内,以防意外;到公共场所参加游览,外出散步或户外活动时,教育幼儿要远离变压器、建筑工地等危险的地方,打雷闪电时不站在大树底下;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园名、家长姓名、单位、家庭住址、电话,会表达清楚,紧急情况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文档为doc格式。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六篇】
答:“检查消除火灾隐患本事、组织扑救初起火灾本事、组织人员疏散逃生本事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本事”。
2、每名员工应做到“三懂三会”,“三懂三会”的资料是什么?
答:“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3、什么是第一、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和疏散引导员?
答:发生火灾时,在火灾现场的员工为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在1分钟内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火灾确认后,单位按照本单位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组织员工构成的灭火应急力量为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在3分钟内开展火灾扑救;发生火灾时,单位各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部位负责组织引导现场人员疏散的工作人员为疏散引导员。
4、第一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处置初起火灾?
答:
2)靠近消防设施、器材附近的员工使用现场消火栓、灭火器等设施器材灭火;
3)现场员工迅速引导人员疏散。
5、第二灭火应急力量应如何组织开展火灾扑救?
答:
1)消防控制室或单位值班人员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2)单位负责人迅速展开指挥,召集各行动小组按程序实施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
4)灭火行动组根据火灾情景使用本单位的消防设施、器材扑救火灾;
5)疏散引导组按分工组织疏散现场人员;
6)安全救护组协助抢救、护送受伤人员;
7)现场警戒组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维持火场秩序。
6、疏散引导员设置要求及如何引导人员疏散?
答:单位应在每个楼层、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明确疏散引导员(佩戴荧光袖标或马夹,手持灾光棒),负责组织引导在场人员安全疏散。火灾发生时,疏散引导员应经过喊话、广播等方式,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要求通知、引导火场人员正确逃生。
7、怎样打火警电话?
答:
1)火警电话119打通后,应讲清楚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码等详细地址;
2)要讲清什么东西着火,火势情景;
3)要讲清起火的具体部位,燃烧物质和燃烧情景;
4)报警人要讲清自我姓名、所在单位和电话号码;
5)报警后要派专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指引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以便迅速、准确到达起火地点。发现火警应及时报警,这是每个公民的职责。
8、各岗位员工如何查改身边的火灾隐患?
答:各岗位员工应当每日上、下班前进行岗位防火自查,检查包括下列资料: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2)附近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附近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景;
4)场所有无遗留火种;其他消防安全情景。
9、重点单位日常巡查频次及资料?
答: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营业期间每2小时开展一次消防安全巡查,巡查资料为:
1)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
4)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景;
10、自动消防设施管理要点是什么?
答:
1)加强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自动消防设施由专门人员操作,确保完好有效;
3)消防控制室在确认火灾后,应立即将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开关转入自动状态(处于自动状态的除外)。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七篇】
每学期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小学阶段应重点开展火灾危险及危害性、消防安全标志标识、日常生活防火、火灾报警、火场自救逃生常识、防灭火基本知识和灭火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教育。
“三懂三会”
对教职员工每年进行两到三次消防安全教育,使教职员工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制度。
“清剿火患”活动的目的严格按照《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达标验收细则》广泛开展以学校消防安全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三化”建设为基础的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以提高学校及师生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排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落实学校消防安全工作“四项责任”(组织领导责任、监管责任、设施建设责任、检查考评责任)为重点,深化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大培训、大练兵”的“五大”活动,结合构筑校园消防安全“防火墙”工作,大力开展我校“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深入排查火灾隐患,采取定责任、定资金、定部位、定人员等有效措施,杜绝重大火灾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八篇】
施工单位:
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部。
1、火灾基础知识: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通俗的说,着火失去控制而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等灾难性事件,被称为火灾。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雷击起火、自燃起火、使用明火不慎以及使用燃气或电器不当等。而发生火灾和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助燃物(不一定是氧气)、点火源这三要素并存才能生火。三者缺任何一者就不能生火。
1)什么是可燃物。
一般说来,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否则称不燃物。可燃物既可以是单质,如碳、硫、磷、氢、钠、铁等,也可以是化合物或混合物,如乙醇、甲烷、木材、煤炭、棉花、纸、汽油等。
2)什么是助燃物。
凡是能和可燃物发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助燃物的种类很多。氧气是一种最常见的助燃物,它存在于空气中,故一般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均能燃烧。
3)什么是点火源。
点火源是指具有一定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有时也称着火源或火源。点火源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2、有非生产性火如烟头火、油灯火、炉灶火等;
3、电火花如电器设备运行中产生的火花,短路火花、静电放电火花等;
4、冲击与摩擦火花。
如砂轮、铁器摩擦产生的火花等;
5、聚集的日光;
6、已经燃烧的物质,可能成为它附近可燃物的点火源。
总之,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防止燃烧三要素同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2、防火基础知识。
失去控制的燃烧和爆炸会引起火灾与爆炸事故,威胁人身安全,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积极预防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发生。
1)职工基本防火常识。
企业的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应按照下面要求,做好防火工作:
1、自觉遵守消防法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2、知道本单位、本工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事故应急措施。
3、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消防技能,如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
4、发现火灾事故隐患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积极纠正和制止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
5、掌握自防自救的基本技能,会报火警、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
6、明确自己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中的义务和责任,积极参加消防演练。
7、不得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不得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8、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可能造成火灾危险的不安全因素叫做火灾隐患。一般来说,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都可以认为是火灾隐患:
2、建筑物的结构和耐火等级与其使用性质不相符的,不符合防火规范要求的;
3、建筑物的通风采暖系统、电气设备、内部装饰装修不符合要求的;
4、火源、热源、电源距可燃物较近的;
5、禁火区内有火源的,例如在油库区内吸烟、动火;
6、易燃、易爆危险性较大的场所的电气设置不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的;
7、易燃、易爆场所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雷设施的,或避雷设备失效的;
8、应设置消除静电装置而未安装的,或静电装置不符合要求及失效的;
10、生产、经营、储存易燃易爆物品人员未经消防培训,不具备安全常识上岗的;
11、消防水源不足的;
12、未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或消防器材缺乏及损坏的;
13、损坏或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器材、设施的;
14、占用防火间距,如在防火间距内堆放可燃物品;
15、工作车间、仓库内设置员工宿舍的;
16、易燃物品生产、储存、运输、包装不符合规定的,性质相抵触的物品混存的;
17、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固定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
18、缺少防火制度和相应措施,工作人员不懂防火和灭火知识的;
19、电气设备的类型与使用场所不相适应,电气设备接触不良、缺乏安全装置的。20、安全疏散出口少,消防通道不符合规定或堵塞消防通道的,无疏散指示标志,无事故照明的或失火后影响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通行、影响水源使用的。
3、火灾报警。
1、在办公楼、工厂车间、仓库、居民区、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都可以采用大声呼喊、敲锣、广播或按火灾警铃等方法报警。
一旦发现火灾,除向附近人员发出警报外,应尽一切可能打电话向消防队报告火警。我国的火警专线电话号码为:119。“119”火警电话拨通后,千万不要惊慌,应讲清楚如下内容:
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和单位名称,如所在的区、县、街道门牌号或乡镇、村庄和起火单位名称。
例如,火灾发生地在:某某县,某某镇,某某街、路(村)某某号。
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等情况。
例如,某针织厂成品仓库发生火灾,大量棉制内衣着火,火势已蔓延到整个仓库,有两名仓库管理员被困当中。
1、一旦发现起火,要冷静地观察,了解火势情况,选择恰当方式报警,不要惊慌失措、贻误时间。
2、向附近人群报警时,要尽量使周围人群明白什么地点和什么东西着火,是通知人们前来灭火,还是让他们紧急疏散。特别是在人员密集的影剧院、歌舞厅、宾馆、饭店、商场等场所,如果火势在初起阶段,短时间内还不能造成较大危害时,应注意通报火警方法和范围,避免人们因情况不明而引起惊慌混乱,争相逃生,局势失去控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发生火灾后要及时报警,不要因某些因素,晚报、不报,延误了灭火最佳时机,导致小火酿成重灾。
4、火灾扑救。
1)火灾分类。
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火灾划分为如下几类: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引起的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动植物油脂、甲醇、乙醇、甲醛、乙醛等的火灾。
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乙烯、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及镁铝合金等火灾。目前国内还没有扑救d类火灾的定型灭火器。
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未燃烧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限制燃烧范围。主要方法有:
(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
(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
(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
(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5)其他。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的氧气量,也就是隔绝空气,使可燃物无法获得氧化剂助燃而停止燃烧。主要方法有:
(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
(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
(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
(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
(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6)其他。
3、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停止燃烧。如用水、二氧化碳、泡沫直接喷射到燃烧物;向火源附近的未燃烧物质上淋水或喷射灭火剂,防止形成新的着火点。
4、抑制法。使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化学反应。常用的抑制灭火措施就是往燃烧物上喷射1211灭火剂。
5、其他。除采用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抑制法等方法外,还有下列方法:(1)断电。若发生电气火灾或火灾威胁到电气设备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在使用水、泡沫灭火剂灭火前,必须切断电源。
(2)阻止火势蔓延。对密闭条件较好的且面积较小的室内火灾,在没有做好灭火准备前,可以先关闭门窗,阻止新鲜空气进入;关闭与着火房门相毗连的房间的门,再关上相邻房门,在可能的条件下,还应向门上浇水。
1、灭火器。
灭火器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器材,具有轻便灵活、灭火速度快等特点,主要用于扑救各种物质的初起火灾。由于初起火灾范围小、火势弱,是火灾扑救的最有利时机,所以,如果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灭火器,扑救及时,可将火灾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可能的人员伤亡。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有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常见灭火器的使用方法:(1)(用之前先倒置一下,以免干粉结块喷不出),然后拔掉手柄处的保险销(一般拉断铅封,就可抽出保险销);(2)在距离起火点约5米处,放下灭火器;(3)一手抓好手柄,另一只手握喷管前端对准火源根部,按下压柄,灭火剂即可顺喷管口喷出。(口诀:一拔(保险销);二握(喷管);三压(压柄))。
2、消防栓。
消防栓是一种固定消防工具。主要作用是控制可燃物、隔绝助燃物、消除着火源。消防系统包括,室外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灭火器系统,有的还会有自动喷淋系统,水炮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探系统,水雾系统等。
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1)2人配合,迅速打开消火栓门;(2)一人接好枪头和水带,立即手持枪头奔向起火点;(3)另一人应迅速接好水带和阀门口;(4)逆时针打开消防阀门水喷出即可;(5)持枪头向火源根部喷射。
3、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
在火灾发生时,一旦电力照明中断,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照明和指示作用,对应急逃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疏散时,由于烟雾会影响人们对逃生通道和逃生出口方向的判断,此时可以依靠应急照明灯和应急指示标志亮光的指示方向疏散逃生,逃生时,人们本能反应是弯腰或匍匐前进,因而应急照明和应急指示标志提倡低位安装,即在靠近地面或在地面高度上提供疏散应急照明。
5、火场逃生:
火场逃生的基本原则。
1、首先应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稳定的心态,才能有利于逃生和自救。
2、时间就是生命,火灾袭来要迅速撤离危险区,不要贪恋财物。
3、加强个人防护,防止或减少烟气的侵害。用水将毛巾等浸湿,扎住口鼻,防止吸人高温烟气。用水浸湿地毯等,包裹好身体,就地滚出火焰区逃生。
4、穿过烟火区时,要爬行或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千万不要站立行走。
5、发生火灾后,千万不要乘坐电梯逃生。
6、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焰。
7、发生火灾时不能随便开启门窗,防止新鲜空气大量涌人,火势迅速发展。
8、不要惊慌失措,盲目跳楼。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认真贯彻单位法定代表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原则,依法对消防安全工作负责。2.认真贯彻《消防法》,严格执行各种消防法律法规。
3.加强消防业务知识学习,积极组织消防演练,对所配备的消防器材,达到会讲性能,会操作,会维护保养,使之时刻处于完整好用状态。
4.坚持经常性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应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认真做好记录。
5.对重点部位,要建立防火档案,并要熟悉重点部位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指定灭火预案。
6.易燃、易爆物品必须隔离存放,不得与其他物资混放。
7.消防安全员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值班备勤,一旦发生火灾,要迅速拨打119,疏散职工,组织职工做好补救工作。
消防器材使用操作规程。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1.首先握住手柄,拔下保险销。
2.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紧握压把和提把,对准火点,用力下压,干粉即喷出,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左右摆动。
3.干粉灭火器在喷粉过程中要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4.保管灭火器时,每月一回倒置晃动灭火器,使其内部粉末均匀。5.要熟悉灭火器的保管场所。
火灾处置一般程序。
(一)报警:公司员工、值班人员发现火情后应立即向公司消防中心和保卫部报警,根据火情可直接报“119”火警。
(二)接警:保卫部、消防中心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消防应急指挥部报告,通知各工作小组和义务消防队启动应急预案。
(三)处置:指挥各工作小组、义务消防队迅速集结,按照职责分工,进入相应的位置开展灭火救援行动。
(四)清点:处置结果后或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清点人员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资,查清有无人员被困于火场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资需要疏散,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火场指挥员。
善后工作。
火灾扑灭后,由相关部门协助公安消防部门:
(一)保护火灾现场;
(二)查明火灾原因;
(三)调查火灾损失。责任追究。
对发生火灾事故、损失严重的单位(部门)负责人、直接责任人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规章制度给予严肃处理。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九篇】
随着气温大幅下降,冬季安全事故隐患随之增多。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加大冬季校园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我校初中部组织各班召开了“冬季校园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上,班主任们围绕冬季疫情防护、交通安全、校园安全、饮食安全、消防安全、防寒保暖、骑行安全及自身安全等主题展开讲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强化了学生冬季活动自我防护意识。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加强安全教育力度,持续将各项安全教育措施落实、落细,努力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美丽的校园,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此次主题班会,使全体学生了解并掌握了更多的安全常识,提高了冬季安全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为安全过冬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我们一定要处处以安全为重,时刻将安全常识牢记于心,共度一个安全、温馨的冬季。
安全教育工作简报内容【第十篇】
1、认知目标: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生活场景让幼儿懂得随便乱吃东西的危害性。
2、能力目标: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及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幼儿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2、图片:(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过期的食物。腐烂变质的食物。假冒、劣质的食物。没洗干净的食物)。
3、每组一小筐(内有图片如:幼儿一边走一边喝水;吃饭时在说笑;吃大量的雪糕;把铅笔放入口中等)。
4、一个铁制五角星、120急救录音、一段轻音乐。
一、激发兴趣。
1、播放120急救录音,教师紧张提问:发生什么事啦?(幼儿相互猜测)。
2、教师出示一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故作神秘:“要想知道发生什么事?还要从这个小小的铁制五角星说起。”
二、真实案例《卡在气管里的五角星》进入。
教师讲解: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天,5岁的龙龙突然咳嗽不停,喘不气来,躺不下,又坐不下,可难受了。爸爸妈妈担心死了。着急的父母叫来医院的急救车,最后经过一位有经验的老医生的检查,这位医生从他喉咙的侧面取出了一个大大的铁制的五角星。医生说这个五角星卡在的地方,一般的检查很难发现,幸亏爸爸妈妈及时来到了这里,要不会有生命危险的。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龙龙的病终于好了。医生告诉龙龙说:“以后,一定不能把一些危险的东西放入口中。”
讲述完后提问:
1、龙龙的身体好受吗?
2、龙龙的爸爸、妈妈心里怎样?
3、医生从他气管里取出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4、医生对龙龙说了什么?
5、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特别危险,不能放入口中?
教师感慨: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时,我的心里和龙龙的爸爸、妈妈一样着急,龙龙怎么能把那么大的五角星放入口中,幸亏医生爷爷的.高招技术救了龙龙。希望所有的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千万不能随便往嘴里乱放东西。
三、观看课件、情景表演深入。
1、课件《进餐时》。
内容:幼儿在吃饭时,有的在说笑,有的在扔饭,有的嘴里含着饭在玩玩具,跑闹。
教师和幼儿一边观看一边讨论: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教师参与发言:人在吃饭时,饭宝宝都要经过气管,再到胃,如果吃饭时说话,疯闹,饭宝宝就会走错路,也就容易呛伤,严重者饭卡在气管里,会因为喘不上气来而死亡。所以小朋友吃饭喝水时,一定要安静,不能说笑,打闹。
2、课件《肚子为什么疼》。
内容:一天,妈妈从幼儿园接冬冬回家,冬冬非要妈妈买烤肠吃,妈妈只好给冬冬买了两根。冬冬马上吃了。冬冬回到家,看见篮子里盛着许多草莓,抓起来就吃,妈妈说:“冬冬,等洗干净了再吃。”“我不怕脏”冬冬吃了很多。夜里,不知为什么冬冬的肚子疼得不得了。
观看后讨论:
小朋友,冬冬的肚子为什么会疼?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观看图片:
(1)老鼠、苍蝇叮咬过的食物。
(2)过期的食物。
(3)腐烂变质的食物。
(4)假冒、劣质的食物。
(5)没洗干净的食物。
分析比较:这些东西你吃过吗?说一说,这些东西为什么不能吃?
小结:大街上的烧烤的东西特别不卫生,而且吃了容易致癌。吃水果之前一定要洗干净。买食物一定要有质量安全标志,保制期内的食物。一些腐烂变质,老鼠、苍蝇叮咬过的假冒、劣质的食物不能吃,否则会食物中毒的。
3、教师与幼儿配合情景表演《好吃的鱼》。
内容:今天是星期天,明明的妈妈买来了一条大鲤鱼。做了一道好吃的葱油鲤鱼。明明闻着香香的味道忙地吃了起来,妈妈说:明明,别着急,把鱼刺弄干净了在吃,但明明可着急了,突然,喉咙里卡住了鱼刺,明明难受得哭起来了。妈妈一边安慰明明,一边带他到医院后,医生阿姨帮他把鱼刺取出来了。提问:
(1)明明应怎样吃鱼?
(2)鱼刺卡在喉咙里该怎么办?
孩子共同总结:小朋友吃鱼时,一定要仔细把鱼刺弄干净再吃,一旦鱼刺卡住了,小朋友也不要哭,因为越哭,鱼刺就陷得越深,应赶快告诉妈妈或老师,带你到医院去治疗。
四、游戏“判断对错”渐入分组进行游戏:
1、上幼儿园时,没有生病的小红非要妈妈帮她带药到幼儿园。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不生病时,不能随便吃药,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爸爸、妈妈的药更不能吃,有可能造成中毒,后果非常严重。
2、邻居的小哥哥给了小妹妹一个很小的果冻吃。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小朋友听过有很多小孩由于吃果冻而卡住喉咙里喘不气来而死亡的事情吗?果冻我们小朋友尽量不吃,即使要吃时,一定要用小勺弄碎了再吃。特别是小的孩子一定不要吃小的果冻。
3、夏天来了,天气太热,我喝了饮料,又吃雪糕。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夏天天气虽然很热,但也尽量少吃雪糕,因为雪糕太凉容易让胃宝宝难受的。
4、小朋友拿了一个玻璃球放在嘴里玩。
(用课件显示动画的儿童专家提醒:)玻璃球是危险物品,千万不要放在嘴里玩,容易出危险。
五、操作活动巩固。
1、请幼儿把小筐里认为做得不正确的图片挑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
例如:小朋友一边走一喝水,容易呛到。
2、师巡回观察幼儿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主动操作。
六、师幼共同布置“不乱吃东西”主题墙。
1、教师快速在主题墙画出笑脸和哭。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不能轻信陌生的话,不能跟陌生人走,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请两位幼儿不认识的阿姨扮演陌生人,并设置好情境。
饼干、巧克力、玩具等。
活动过程:
讲故事《小华和陌生人》。
组织幼儿讨论:
(1)小华跟谁走了?
(2)什么是陌生人呢?
(3)他怎么会跟陌生人走的呢?
(4)结果怎样了?
(5)小朋友能不能相信陌生人的话?
(6)为什么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
小结:陌生人可能有坏人,坏人会用好吃的食物、有趣的玩具,或者说好听的话骗小孩,把小孩拐走,使小孩再也不能回自己的家,所以我们不能随便相信陌生人的话,更不能跟陌生人走。
情境练习。学习一些对付陌生人的方法,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情境(一):一个陌生阿姨敲门进教室,对某幼儿说:“我是你妈妈的朋友,她今天没空,让我来接你回家,你跟我走吧……”
师提示:
(1)你认不认识她?
(2)如果你不认识她,能不能相信她的话?
(3)小朋友都来想一想,应该对这位陌生人说什么?(让幼儿练习)。
这样,陌生人见骗不了小朋友,只好走了。
情境(二):小朋友们正在草地上游戏,一位陌生的阿姨进来,对一位小朋友说:“小朋友真可爱,阿姨给你吃巧克力。”
老师提示:
陌生人给你的东西能不能吃?为什么不能吃?
陌生人遭小朋友拒绝后,边走边说:“真拿这些小孩没办法!“。
结束。提醒幼儿今后不要离开集体或成人单独活动,遇到陌生人时,不能轻信陌生人。
上一篇:教育培训师的爱与教育感悟优秀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