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精编3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活教育”的实质1
(一)活教育思想的来源
“活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核心。这一理论既吸取了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差异网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中关于“尊重儿童,重视实践”的正确主张,提倡儿童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独立思考去发现问题,从做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同时,又融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关于“生活即教育”、①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认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倡导“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创造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活教育”理论
(二)什么是活教育
陈鹤琴认为要了解儿童心理,认识儿童,才能谈到教育儿童,这就是“活教育”,而不是死的教育,简单的说,活教育就是于“死教育”对立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我们要活的教育,教材是活的,方法是活的,课本也是活的。我们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不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要教育好儿童,要使我们的教育是活的,不是死的,必须要懂儿童心理。引用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描写中国现在教育的情形是的两句警句: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我们就把它改为: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3篇《陈鹤琴“活教育”的思想理念及意义》,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差异网。
活教育思想的内容2
(一)活教育思想的目的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但他人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条件是:一是要具备健全的身体。陈鹤琴认为,中国的年轻一代必须要有强健的身体,才能担当社会和国家的重任。他说:“在外国把身体健康看的很重,像美国更把健康列为学校七大目标训练的第一项,这是何等看重身体的健全。”他要求国人向外国人学习,提高身体素质,摘掉“病夫”的帽子,以承担现代中国艰巨的事业;二是要有建设的能力。他认为,现代中国急需一批努力建设事业的人,应当从对学校的学生培养开始。他说:“就学校来说,学生在学校里应当训练他们从事种种建设工作,大一点的为开辟校园、农场,设立工厂、图书馆;小一点的,修筑道路,整理桌椅,粉刷墙壁,布置环境,学校里面一切东西一有损破,就要学生自己去修好,一有缺点,就要学生自己去补救。过去学生建设能力往往太薄弱,现在我们要把它培养起来,以适应国家的需要。”三是要有创造能力。他认为国民的创造能力对国家的发达是很重要的,他说:“时至今日,我们急需培养儿童这种创造的能力。”他列举了苏联、英国等国家重视儿童创造力培养的一些实例,要求在我国的教育中对儿童的。创造能力加以适当的训练;四是要有合作的态度。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是对我们中国人做事态度的极大讽刺。中国社会的落后,缺乏合作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谈做人,做现代人,首先要培养这种合作的精神;五是要有服务的精神。他认为我们培养的儿童应该知道为人民大众服务,应以国家的前途、民族的生存为己任。
(二)活教育思想的方法论
陈鹤琴说,“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基本原则。什么原则呢?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强调教学中应注重儿童直接经验的掌握,教师应积极地鼓励儿童去实践,去获得直接经验。[3]他说,活教育的教学应“着重于室外的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作研究对象,以书籍作辅佐参考。换一句话说,就是注重直接的经验。”他说,“这种直接的经验就是使人进步的最大动力。”他认为儿童形成直接经验的过程,就是他们思维能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他们“自动研究”的精神形成的过程。他说:“我们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启发他们这种自动研究的精神。”③他举了一个小朋友自己制作炮竹的例子,来说明自动研究的精神对儿童来说是多么地宝贵。他所说的自动研究精神实际上就是他的活教育目的论中所提到的创造能力。他认为这是作为一个现代中国人所应具备的品质
活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教育的启示3
(一)教育观方面的启示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幼儿的认识不足,大多数人还是把幼儿看作是“小大人”,认为儿童和成人之间没有多大的不同,大人能够做到的事情小孩子也应该能做,往往以成人世界的标准来评价儿童,“听话”、“服从”成人的儿童就是“好孩子”,就是“聪明”的,幼儿园教师也是以此来对幼儿做出奖惩,以孩子能够得多少红五星,能够考多少分作为衡量孩子优劣的最主要标准。在这种错误的观念指引下,幼稚园的教育目的也错误地发展成“知识型”、“应试型”的教育目的观,只注重孩子的识记能力,而忽视儿童身心全面的健康发展。这种教育目的观牺牲的是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各类事物的好奇,好问心,牺牲的是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一种高代价的教育,不符合现代教育使儿童体、德、智、美全面发展的要求。而以儿童心理学为基础的陈鹤琴幼儿教育理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提出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死记一些符号,掌握大量的知识,教育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的有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现代中国人,现代儿童。
(二)儿童观方面的启示
早期的幼儿教育大多具有脱离儿童实际生活的倾向,孩子的绝大部分时间花费在教室里,教师很少带孩子去户外郊游学习,致使儿童与环境的接触相当缺乏,所学的内容也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与儿童的生活经验没有较多的联系。这样儿童所得的都是呆板生硬的死知识,也没有获得鲜活的人生经验。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是要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的发展。幼儿教育不是将幼儿关在园里进行“闭门造车”的学习,而是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学习是要在环境中进行的,是一种吸收性的学习,儿童与环境接触越多,所积累的经验就越丰富,儿童的知识形成也越快,认识就越广泛。因此只有贴近儿童生活的教育,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变成有意义的主动学习。
因此陈鹤琴建立在儿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幼儿教育思想,对于儿童心理有较完整的认识。注重幼儿好游戏,好活动,好问的心理,以游戏的方式来教育儿童,在课程设置上以儿童为中心,时时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实施“整个教学法”,将各个科目连成一片;注重儿童的兴趣和经验,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认识到儿童在年龄、个性和能力上的差异,采用小团体的教学法。这些都是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真心地为儿童的发展而实施的正确方法。如果我们能明白尊重儿童心理的重要性,以儿童为主题设置课程,认真学习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并将他的教育思想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就一定可以改善我国幼儿教育中依然存在的弊端和不良影响。
总之,随着我国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幼教工作者对更为具体,深刻又能有效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需求越来越强烈。陈鹤琴经过长期实验观察、科学验证而形成的幼儿教育理论通俗易懂,具体细致但又不乏科学严谨,是我国学前教育科学中的一份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认真地从中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