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精编3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1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在社会上备受关注的群体,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大学生患有心理疾病或在心理上存在问题的人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查阅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试论体育锻炼对缓解心理压力正确解决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对大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心理波动是显著的,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逐渐发展过程之中,在面对各种紧张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映,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据有关调查显示,患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比较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改变这种状况,通过体育锻炼,促进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

1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素质不稳定

大学生的年龄处于亲少年和成人之间,遇事的情绪波动较大,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内心的波动大,对很小的刺激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一时会极其消沉,一时又会因为有希望而忘乎所以。对事物的认识有时看不透,抓不住事物的本质,理解片面、偏激,甚至“钻牛角”,想不通。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常常不成熟,容易走极端。心理素质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对大学校园生活的不适应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省份不同,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家境因素,气候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再加之有不少大学生在家时过于依赖父母的照料、爱、生活起居、独立生活的能力极差,当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就要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全新的生活方式,学习的自觉性等等,完全需要依赖自己独立完成,有些学生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如不能正确面对现实的差异,不能从困境中走出来,那么随着挫折感的增强,不良情绪的上升,长期下去必然会造成心理障碍。

家庭贫富差异带来的不健康心理

大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家庭的收入也不同,入学前,适应了家庭的生活状况,衣食住行都由父母操心,一心投入学习,进入大学后,同学的朝夕相处,生活水平明显拉开了距离,低收入家庭的学生,有些能正确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校的勤工俭学,减轻由于家庭收入低带来的困惑;而有些学生却不以为然,盲目攀比,当对愿望无能为力时,不良心理膨胀,压抑之下产生嫉妒、自卑、缺乏自信心、思想不通,甚至有些学生为了达到目的,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正因为这种不正确的思维观念,是一些大学生迷失了方向。

人际交往的障碍

人际交往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由于大学生的心理不成熟和社会复杂性,一些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如处理不当,会产生相互间的猜疑、冷漠、敌对,随之而来的是紧张感、压抑感、孤独感与不安全感,其内心非常苦恼,精神很不愉快,这种痛苦复杂的心理状态达到一定程度,必然造成各种不同的心理障碍。

恋爱造成的不良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恋爱现象非常普遍。大学生的心理并不稳定,不完全成熟,在恋爱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有不顺利的时候,也有失败的时候,当出现挫折时缺乏处理情感纠葛的能力,一度陷入悲观的漩涡,不可自拔,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甚至是绝望。不能正确对待失恋,心理上的创伤就易导致心理异常。

2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和作用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智力功能

智力功能受非智力影响大。智力功能是指个人在认识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分析能力。非智力功能指人在认知事物,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兴趣、情感、性格等心理活动。由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脑力劳动的强度大,通过体育锻炼,加强呼吸、血液循环和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交替,培养学生的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稳定的情绪、广泛的兴趣,提高反应能力,提高学习成绩,减缓疲劳,是大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健康的身体是为良好的心理状态打好基础

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和保证,若大学生患有某些生理疾病或生理机能低下,这时他的生活以及学生会带来负面影响。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功能,改善机体健康水平,从而预防和消除某些生理疾病。

体育锻炼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人体受到某种压力时,在大脑里形成一个强刺激,从而引起一个兴奋灶,使人陷进痛苦。如果这时候去从事体育运动,就可以转移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中心,运动中枢的兴奋就会抑制痛苦中枢的兴奋性,这时候往往只注意身体的运动,而把烦恼抛到脑后,起到了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有益于大脑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缓解压力。

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情绪

情绪是以主体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它由客观事物与人们的需要的关系所决定。体育锻炼蕴藏着许多刺激,例如:竞争、冒险、成功与失败等等,这些都会相应地引起主体情绪的体验,这是体育锻炼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也是体育锻炼的魅力所在,体育锻炼对情绪状态的改善常用于检查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指标。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情绪状态的改善具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短期效应产生于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的结束,能给人带来舒适和流畅的感觉。由此产生对运动的直接兴趣和享受,转变为长期效应,许多学生能坚持不懈的进行锻炼。

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适应能力

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竞争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强烈的情绪体验活动,是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培养坚强意志,获得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手段。运动过程总是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通过老师的指导、同学相互间的鼓励和自身的努力,而完成了动作,且不断地成功和超越,获得了奋进向上的积极情绪体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坚强意志。室外环境下的体育运动,要经历风吹日晒,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参与者必须具备顽强的毅力,吃苦耐劳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体育锻炼可以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

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体育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①学生正处于发育的敏感生理期,通过体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练就强壮的体魄,为其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②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处于幼稚待发展阶段,可塑造性很强,而体育过程模拟社会的特点,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直接的作用。心理健康的人格特征是在正确的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树立远大的理想,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体育运动能磨练人的性格,使人变得坚强、刚毅、开朗、乐观。在集体项目中,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荣誉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种最为可贵的品质,它能使人在挫折中崛起。纵观古今中外,在事业上有成就者,大多是非常自信的。自信心是超越自我的内在动因,是人走向成功的基石。体育竞赛不仅是对手之间的体能、机能和智慧的较量,也是对每一个学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考验。灾区的体育比赛胜利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有一种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体验,使学生产生自信心,既是比赛失败,在经过总结,找差距,再勤学苦练之后取得成功,获得的自信心还会更加坚定。

体育活动有助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

当代大学生受各种学习、考试压力的影响,以及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独立自闭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大大减少,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增大,从而造成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情交流,人际关系疏远。体育运动则能打破这种隔离和孤独,让不同院系、年龄、性别的人相聚在运动场上进行平等、友好、和谐的活动和比赛,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他们不用言语,有时只需通过一个手势或几个动作就可以直接和间接的沟通信息,交流心声,自觉或不自觉的产生一种情感,并能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例如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等多人数配合运动,运动的精华就在于配合的默契和彼此的信任,在运动中不自觉的已经形成了一种信任,并且运动之后依旧保持着这种信任,类似的项目都需要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同时体育活动对于改善大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培养集体主义观念都有重要作用。由此,大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结识更多的同学和朋友,大家和睦相处,友爱互助,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从而有更好得校园生活。

3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应为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创造有利条件,积极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引导和调动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深刻理解体育锻炼对大学生所产生的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养成对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终身锻炼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体育给他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和作用,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钱建龙。心理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2]李峥。心理学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刘娅。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xx(1)

[4]王小艳。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xx(1)

[5]王红民。学生心理健康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xx(1)

[6]邓庆标,钟伟芳。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效益研究。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20xx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带来的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2

现代健身健美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大众体育项目。大学生健身健美运动是提升大学生身体及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 由于兼具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健美与交往于一体, 能够满足并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需求。如何通过健身健美运动提高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识, 怎样运用健身健美运动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视野和途径。

1、健身健美运动

健身健美运动有益于提高人的身心健康, 体育运动是包含各类健身健美运动项目的综合性的运动项目总称。[1]其研究范围相当宽泛, 健身健美运动也由其特殊的价值而成为一种普遍性的运动。高校大学生去健身房参加有氧运动和健身健美运动比重有显着增强, 在对牡丹江动岚健身桥北店调研中, 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 每周有3~5天坚持去参加健身健美运动的学生有178人, 其中办理年卡的45人, 办理季卡60人, 办理月卡的73人, 其中有43人曾经购买过或体验过私教课程。充分说明大学生参与健身健美运动的热情和意愿有了提升, 大学生有了参与健身健美运动的意识。目前针对大学身健身健美运动的需求, 高校开设有女子形体类课程 (瑜伽、健美操) 和男子的健身健美类锻炼。这类课程融合体育与艺术、健身与娱乐于一身, 往往都是有氧类锻炼, 通过健身健美运动可以燃烧过多脂肪, 达到强健体魄、塑身塑型的目的, 不断改进机体性能, 进而达到愉悦身心、调整心态、释缓压力的作用,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

2、健身健美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健身健美运动是身体和心理真正交流的一种语言, 是一项可以使身心得到愉悦的体育运动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心理学、体育学的学科进步,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加强体育锻炼有益于改善和消除抑郁、焦虑的情绪, 当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表现出不健康时会产生情绪上的不稳定, 会造成情绪的激动或不安, 进而产生沮丧或悲观厌世的情绪, 这种心理上的不健康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就会使得人体的免疫力下降, 导致自身消化系统、代谢系统的紊乱, 因此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健身健美运动具有长期性和周期性, 因此长期坚持健身健美运动对于整个大学期间培养学生良好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会产生持久的效应。当大学生面临各种心理压力增强时可以通过健身健美运动, 促进一种体育与美的结合;当大学生面临过度疲惫时可以通过健身健美运动放松心态, 提高自己抗压力和挫折的能力, 增强自信心, 有助于调节情绪和改善心境。会使得参与者在锻炼的过程中由于彼此的互动而感到一种互相愉悦的氛围, 这种氛围就会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撑着锻炼者, 使得每个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当代绝大多数大学生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虽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 但仍未完全摆脱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活力、沉默寡言。[2]在这种参与度高的体育运动中, 可以提高他们参与运动的热情和兴趣, 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通过对牡丹江师范学院在动岚健身会所进行健身的大学生人群进行调查发现, 大学生健身一方面想通过健身活动开阔视野,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时陶冶自身道德情操, 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强与同学及社会的交际, 从心理学角度, 这种群体性心理会鼓励和帮助参与者排除压力和抑郁情绪, 建立一种和谐、相互尊重的环境氛围, 增强进一步交往的意识, 因此会产生一种对他人的认同和心理上的相容, 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缓解了应对学习或工作带来的紧张情绪, 进而对他们的心理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3、大学生健身健美运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策略

引导大学生调整心理素质, 主动健身

高校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群体积极调整心态,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最为迅速、问题最为复杂的阶段, 因此会产生较多的心理卫生问题, 影响的因素也比较多。[3]通过积极主动参与健身健美运动。在教学中主动发挥体育课程的基础性地位, 增强大学生体质, 利用体育课堂积极培养大学生健身健美运动的兴趣, 尤其是要激发学生参与健身健美运动的激情和兴趣, 针对女同学要积极倡导体育与艺术的结合, 例如通过开展体育舞蹈课程或瑜伽类课程, 培养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使学生通过健身健美运动体验到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改变, 使学生积极主动从事健身健美运动。把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当作养成性任务, 调动积极性。

健身健美运动可以加强对集中力、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的锻炼, 进而提升人们大脑的反应水平;通过健身健美运动可以减低焦虑的发生, 使得身体得到一种释放和缓解;通过健身健美运动能够塑造良好自我形象, 提升自我欣赏的能力;通过健身健美运动可以建立起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增强人际交流, 克服自闭,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

培养专业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培养健康教育师资, 将健康教育纳入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内容。[4]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基石。很多高校缺乏健身健美专业的师资, 大部分从事健身健美教育的教师都是从事田径或球类的教师。鼓励教师参加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 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和素质。

学校同时要加强对于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 不断加强系统化、专业化培训, 建立心理咨询的专业化队伍, 真正引入心理专业的教师从事心理健康咨询, 提升健康人格的培养。要加强心理咨询教师与体育教师, 特别是健身健美教师的横向沟通面, 增强二者之间的联系, 使二者不再孤立地看待问题, 将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使得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最终形成二者健康有序的发展。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健身健美运动

高校可进一步宣传健美运动的存在, 促进健身健美运动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比赛, 通过组织比赛将健身健美的思维和思想进行有效的传递和宣传, 使全民健身的思维得到更好的实践, 使学生和广大教师认识和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就像《“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所提出的, 既关注身体健康也要关注心理健康, 克服由于心理压力所带来的焦虑与抑郁, 加强自身锻炼, 为今后学习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进而促进健身健美运动更好地开展。

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学校报纸、广播站等传播媒介一方面宣传健身健美运动对于调节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宣传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利用学校现有的健身健美场所和器械, 甚至可以举办一些类似的讲座, 扩大健身健美的发展, 确保健身健美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xx (4) :111-114.

[2]张育明。大学生健身意识现状与培养[J]。中国青年研究, 20xx (6) :43-47.

[3]张泽武, 吴赤蓬, 刘国宁, 等。广州市医科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xx, 27 (1) :51-52.

[4]曾钊, 刘娟,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xx”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xx (32) :5-20.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3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

张健

上了心理课我学到许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今天我就结合自己的理解从健康自我,健康人格,人际关系这三个方面谈一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什么是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个体对自身存在、自己与周围坏境之间关系的认识。它包括三种心理成分:自我认识、自我情感、自我意象。而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两大阶段(:1)婴幼儿的自我再认。研究表明,一部分15至17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再认,但是到了18至24 个月的时候,大部分婴儿才明显意识到自己脸上的异样,并去摸自己的鼻子,知道镜子中的人是我了。(2)三种自我的不平衡发展。1身体自我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2社会自我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3心理自我占主导地位的发展阶段。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自我意识有什么特点呢。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首先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分化。与中学相比,我们的自我认识能力明显增强,自我认识倾向于更系统更稳定。我们不仅将自己与周围人进行比较来认识自我,还呼应他人要求与社会期望,并将内化为自我的稳定品质。我们不仅关注自己的外表、行为、举止等外在因素,而且更加关注自己的性格、智力、人际关系、活动能力等内在因素。其次我们的自我评价向客观发展。由于大学生年龄、经验与学识的增长其自我评价一般向着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我们更能协调父母、教师、朋友、同学等各方面的要求,能够通过他人评论建立客观的自我概念,同时又不完全依赖他人评价,能够对他人评价形成合理反思,形成成熟的、能够发挥适应功能的自我概念。再次大学生的自我体验丰富深刻,并具有波动型。总体上具有积极健康的特点,但有波动性,取得成绩时易产生狂喜骄傲自满,遭遇挫折时会产生失望自我否定情感体验。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最后大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不断增强,但具有矛盾性。与前阶段相比,大学生不仅能在感知能力上有更强的控制力,而且能在新年水平上调控自我,自己的控制方式逐渐从外控到内控,对自己的生活和日常行动能够控制人生目标、自我控制期望、生活信念来加以引导和规划,能够按照自己设计的目标自觉调节行为,自我控制能力显著提高。

大学生常常会出现自我意识的偏差,那么偏差有哪些并且我们该如何自我完善呢?首先我们会产生过度自卑与过度自负的心理。二我们也会产生过度依赖和过度逆反的心理。三缺乏目标与自控力差。四以自我为中心与过度自恋。五理想自我物欲话。人无完人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首先我们要树立合理的人生观。我们应考虑到生命中的“他人”,而不能仅有“自我”这是完善自我的基本条件。我们的人生观应有自我的全面发展,不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与社会发展社会福利结合起来。二我们要正确的认识自我。通过自我觉知,他人的评价,反思比较,活动等来认识自我。三我们要积极悦纳自己。我们要合理定位理想自我,要了解自己弱势所在同时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扩展自己的交往空间,通过活动展示自我。四要有效调控自我。五追求自我实现。只有做好这五点我们才能不断的完善自我。

大学生是否拥有健康的人格也很重要。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的心理特征和自我调节系统等。心理特征又主要包括气质、性质等。气质有典型的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下面就介绍一下我认为的自己。我认为

自己属于胆汁质和多血质的综合。我通常情感和动作产生的强烈和迅速,性情开朗,热情,坦率,但有时脾气也会暴躁,好争论。有极大的热情去从事工作但缺乏耐心;有对问题的理解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倾向,说话速度快且宏亮。我很容易产生情感但体验不深,容易适应新的环境,语言具有感染力,表情生动,有明显的外向型倾向。自己的注意力与兴趣容易转移,不稳定,在意志力方面缺乏忍耐性,毅力不强。这就是我的性格。

作为大学生,我们的人格又有哪些特征呢?我认为我们有自己的世界观,人性观,价值观。我们已经初步树立了辩证唯物的世界观,逐渐明确了人生的最终的人生目标。我们的价值观向着多元化,自我性,现实化发展。我们的气质基本稳定,对自己的气质的调控能力显著提高。但是我们大学生的气质分布是不平衡的。随着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大学生的性格发展也走向了稳定。但是我们大学生也会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如表演型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大多数为表演型人格障碍,我认为自己就轻微有点表演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和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这类人呢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别人的表扬和钦佩,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吸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相差很远。因此大学生要培养健康的人格。一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我们要正确认识并发挥气质的优势。三培养优良的性格品质。我们要有顾全大局,认真负责的态度。我们要有坚忍不拔,顽强果断的意识。我们要增加积极体验、提高良好自尊和接纳认知风格、提升学习质量。

最后我想说的是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

23 3053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