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堂教学精编2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思政课堂教学精编2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1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教育;实践应用

1高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互动

传统的高职思政教学模式教学中心在课堂上,上课的学生人数较多而且比较集中,思政专业教师很难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如果仅靠课下有限的交流,无法同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能让学生被动地学习课堂知识,依靠这种教学方式将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高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模式时效性有待加强

现在世界形势发展加快,而高职思政教学内容很大一部分会涉及到该部分内容。当前高职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于相关内容更新不及时,使得该门课程的实效性有待加强。另一方面,高职思政教学当中的思想理论也需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帮助大学生塑造科学的三观。只有将高职思政教学传统内容进行更新,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建设中来。

高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缺乏丰富教育元素

传统的高职思想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课本中,这样的授课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平时进行课堂建设的积极性,使课程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丰富的教学元素。尤其是对于网络资源的忽视,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养。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针对以上高职思政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考虑如何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关教学实践: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思政教学中的必要性

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在高职思政教学中能够提高课堂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共同研究解决挑战以及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现阶段,我国高职思政教学中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初步的发展成效,但是面对在实践教学中产生的问题,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首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让教师与学生实现角色的互换,并通过这一方式,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因此,高职思政教学教师需要将课堂建设的重点放在课堂互动以及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明确这两方面;其次,也可以通过设置有模拟讲堂让学生分组对知识点进行解析,让各团队来给同学们上课,讲出他们的观点等等;最后,学生需要转变自己传统的思想模式和学习方法,也就是说,学生之间通过团队配合在课堂上进行对知识的学习和深入理解,而教师只是针对学生的疑惑进行指导,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颁奖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

网络平台内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高职思政课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造云平台,将课堂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制作,然后将这些资源在网络上进行分享,依靠社交软件与学生在课下积极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近况,主动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使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以及普遍应用性。基于此,学生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必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课程改革下制定的新教育教学目的,本文提出了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政教学中产生的问题及对应的策略。事实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将翻转课堂的先进教学模式运用到高职思政教育课堂当中,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江梅。翻转课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4,(11):100-103.

[2]刘长生,刘新桥,黎湖广。以翻转课堂来推动未来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1):101-105.

思政课堂教学范文2

关键词高职 思政课教学 第二课堂 第一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5-0011-02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事物的发展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主要矛盾虽然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但是,次要矛盾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和阻碍事物的全面发展。按照和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是对包括所有高职生在内的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素质以及促进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主导作用。但是,遗憾的是,相关文件对于思政课教学以外的教学渠道(除了实践教学以外)没有给出太多详细的指导思路,特别是对于第二课堂教学甚至没有提及,这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也不得不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 第二课堂

什么是第二课堂?为什么要构建第二课堂?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第二课堂包括哪些重要内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性问题都必须首先予以澄清。事实上,第二课堂也不是新鲜的事物,特别是对许多中小学的教师来说,它是相对于正常课堂教学而言的。如果说依据教材及教学大纲,在规定的教学时间里进行的课堂教学活动可称为第一课堂的话,那么第二课堂就是指在第一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的与第一课堂相关的教学活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需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

但是,现在的绝大多数本科院校或高职院校,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说还未形成大的气候,第一课堂基本上就是师生之间的唯一教学形式,许多学生反映大学里的任课老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正常课堂以外的时间和地点几乎没法与教师进行私下、面对面的交流,心中的许多疑问得不到解答。这是高校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看是一个弊端。把它缩小范围,回到高职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无非就是除了主干、必修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及形势与政策课)以外的、并与之相联系的其他教学活动和形式等。它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1)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思政课教材理论性都较强,几乎没有详细的案例,学生在阅读时满脑子都是理论的阐述,这对于理论基础相对较差的高职生无疑是不容易的,虽然教师在教学时会举出许多课外的案例,但是讲完以后对于学生是“水过鸭背”,很难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他们有必要通过课堂外的学习巩固知识。(2)提供一个师生交流的平台。专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场所基本限于教室,因为是正式场合,学生往往不敢大胆向教师提问,最后是教师成了主体。而第二课堂没有太多的拘束,便于师生之间敞开心扉深入交流。(3)拓宽学生的视野。课外教学实践作为第二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照理说应该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又有多少高职学校能组织得起像样的活动呢?既然这条道路困难重重,何不舍远求近?当务之急是找出更加灵活,便于操作的形式,第二课堂无疑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二 基本思路

1.分清主次

高职第二课堂虽然在思政课教学里面非常重要,但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哲学两点论的原理,必须分清重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切记不可逾越红线,造成喧宾夺主的局面。为此,我们还是主要立足于第一课堂,这是提高整门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有针对性地去开展第二课堂,这只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现实中总是出现两种片面的情况,一种是一切工作总是围绕着第一课堂转,几乎没有任何第二课堂的活动,把课上死;另一种是过分扩大第二课堂的教学效果,即便搞得有声有色,可是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学生真正能学到的知识不多。

2.以点带面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颇费周折了。思政课教师在选择所参与的活动时无需面面俱到,可适当找一些有代表性的项目,如演讲、辩论比赛、小型的有纪念意义的征文活动,还有社会上的公益活动等,而且不仅要去做,并且要做得好,做得有特色与影响力,甚至可以打造成为一个品牌,这样才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切记活动在精而不在于多。

3.量力而行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非常庞大,包括专任教师、专兼职辅导员、行政人员等在内,大家所属的部门以及分工和职责都是不一样的,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是只依靠思政课教师个人和团队的力量所能完成的。现实情况是一个中等规模的项目做下来,往往需要两个甚至多个部门及人员的通力协调配合,结果问题就接踵而至,究竟谁主导了此项活动,谁的成绩最大,这都是要算清楚的,因为涉及部门和个人的利益和荣誉。如果只从专任教师的角度考虑,当然希望把功劳算在自己账上,可换个角色思考,问题没那么简单,没有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参与,活动也开展不了。所以,对于第二课堂,笔者认为思政课教师最好还是量力而行,千万不要单打独斗。

三 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1.调整角色,以我为主

近年来,在高职专业、课程的大改革浪潮中,许多教师的思想、理念也已发生了相当明显的转变,这其中不少教师面对剧烈的冲击一时变得难以适应,不知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定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举棋不定。高职思政课教师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股洪流中。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前者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轻理论、重实践,而后者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思想政治等意识形态方面,几乎没有涉及动手操作方面。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决定了教学形式,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以讲授为主,总是力图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路线讲清、讲透,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此基础上适当教给他们一些方法。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缺点是学生很少有机会可以把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日常的实际、生活中。为什么呢?因为教学实践的环节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不少高校的教学实践内容无非就是参观、考察或者社会调查,而且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因此,第二课堂的开辟无疑拓宽了一条锻炼学生能力的路子。当务之急,思政课教师必须大胆解放思想,迅速地调整自己的角色,在不影响第一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适当抽出一些课时或者利用业余时间尝试组织一些课外的教学活动、项目,假如是实在没有时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开展活动,例如读经典红色著作并要求撰写读书报告,这也是一种很好的第二课堂教育形式。笔者认为第二课堂能不能开展,不在于教师能不能做,关键在于能不能合理调整、分配好自己的教学()时间,用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进行。

2.整合资源,形式多样

第二课堂建构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比较丰富的课堂外教学资源。目前,不少高职院校思政课第二课堂的教学资源虽然和一些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相比不占优势,但只针对第二课堂教学的开展还是不存在问题的。一些教师总是抱怨学校对此项工作不够重视、经费下拨不足等,事实上这不是少数学校存在的现象,几乎包括本科院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问题。客观困难就摆在面前,我们不应该一味地怨天尤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依靠自身的力量,充分挖掘存在的潜力,整合好现有资源就可以了。在课外实践教学方面的资源包括企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新农村样板、街道社区以及校内外的实习、实训基地等,可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与这些地方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另外,学生校内的课余活动也是大有可为的,例如校、院、系的学生会、各类社团等,要利用这些资源,思政课教师必须主动与之取得联系,同时,在开展活动时要突出教学的主题,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应该是不拘一格、丰富多样的。走到社会上去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报告是比较传统、普遍的方式,遇到的问题是出于经费及人身安全的考虑,教师不可能让所有的教学班级、学生都参与进来,这样效果就会打折扣。可想办法组织一些学生参与度高、经费开销不大的活动,例如在就近的街道、社区参加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或者邀请一些知名校友回校举办讲座等等。

3.部门联动,突出实效

目前,不少高职学校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工作出现了各部门之间多头管理或者重复叠加的状况。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同样是举办大学生演讲比赛,一个学年下来几个部门争先恐后地相继上演,虽然主题各有侧重,目标也不尽一致,但是,几次活动搞下来让师生感觉有“重复建设”的嫌疑,最累的是参与竞赛的人。在高校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的不仅有思政部,其他的如宣传部、学工处、团委及各教学部门都可以进行,要把思政课第二课堂教学搞好关键还是协调处理好各方的关系、利益,一个部门在开展一个活动之前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协商沟通妥当,一个部门承当不了的事物可以2~3个一起合作完成。还有,思政课的教师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时也不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也可以同时做到。只要各位思政课教师下定决心,真抓实干,一定能够把这项工作办得有声有色,做出实效。

参考文献

23 10993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