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大全【优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大全【优质8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一篇】

暑假里我阅读了学校为老师赠送的《教师读本》(人文卷),也记得初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又觉得很苦闷。因为这不是一部小说,更不是什么故事,实在是不太喜欢看,也担心看不懂而领会不了其中的涵义?但是1篇1篇地拜读之后,多少领略到了一点(人文卷)的精彩。

欲立人则先立己,面对现代教育的挑战,《现代教师读本》的主编之一钱理群说,现代教师首先是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具有批判与创造精神的人,"不跪着教书"是他们最基本的信条。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不仅要引导学生建构独立的个体人格,而且要培育现代公民人格。“立人”的教育就绝不是跪着的教育。代表着对教师职业的重新认识,对教师思想精神的重新塑造。

现在的教师接受的主要是专业教育,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个人。”因此,现在的教师需要进行思想的再次塑型,重新在思维中树立真、善、美的绝对维度。

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我们,应当是一个善于剖析、善于反思的思想者。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事后要进行反思、提炼经验、总结不足。就如我们平时上的每一节课,课后一定要进行分析,成功在哪里、失败在哪里,应该如何调整,这样才会使自己成为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他可能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如果不会反思,不能成为思想者,只能靠别人的思想指导自己的行动,他就丧失了教育的资格,他的教学行为就不可能具有创造性;同时,他也就不可能有所发现,也就不可能从教育中获得愉快。因此,教师一定要成为思想者。

作为教师我们自己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一天天在课堂、办公室之间忙碌,几经铃声大作,几度疲乏无力。辛苦着,麻木着,无异于知识的'传声筒。教师要什么?有人说,教师工作稳定,待遇不错,“教师也是人啊!”这样的教师一年年在年级间切换,丰富的是教龄,伴随着这种辛苦和麻木的,是一种集体的沉默,是可怕的思想失语和独立人格的沦落。周而复始的工作方式使很多教师忘记了自己的立场,负担过重使他们失去了创造力,丧失了表达为教师尊严的话语。

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共有8个部分,“生命在于精神追求”这个部分是我最喜欢看的一个章节。生命的意义在于人能够获得精神的愉快,同时,生命的意义也在于人对社会的作用,一个人能为他所热爱的事业付出血汗并甘之如饴,才是最有价值的人生。作者毕淑敏在她的《精神的三间小屋》中写到,要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和恨,假若爱比恨多,小屋就光明温暖,像一座金色池塘;假若恨比爱多,小屋就阴风惨惨,你的精神悲凄压抑,行锁骨立。第二间,盛放我们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我们的田野。规划自己的事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缤纷和谐,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间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决。第三间,安放我们的自身,这间精神小屋无论多么漂亮,多么富丽堂皇,一定要留一些空间给自己。

我们都是教师,都是教育者,从事教育,并不仅仅是为谋生,也未必仅仅是选择了一项适合你的工作,重要的是,你能从这项工作中获得身心的愉快,能从这份工作中发现生命的价值。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二篇】

全书读起来浅显易懂,温暖的笔触,作者周璐把自己与女儿共读的历程娓娓道来,并在其中用穿插的方式介绍了相关方法、推荐了相关的书目。包括从最初时的选书,到后期如何引导孩子,通过阅读反思人生、思考社会。

本书阐述了阅读的重要性,提出新颖的阅读教育理论,总结出简单易学的阅读方法,用真实案例剖析阅读的神奇效果,用优秀少年增强家长们对阅读教育的信心,着眼现实,解决家长迫在眉睫的教育焦虑。

出自

在这个知识更新飞速的年代,唯有终身学习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阅读就是实现终身学习的最关键的方法。

亲子关系最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

母亲见识的积累、视野的拓宽,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例如旅行、游学、参加一些兴趣班等等,但是最有效、最经济、最持久的方式就是阅读:自己阅读,与孩子一起阅读,读各类经典书、新书、好书。母亲唯有不断读书,不断丰富自己,才能匹配孩子的未来。

读好书,善读书。

每本书都是一粒种子,种在了孩子的心田。相信,一本优秀的人物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增长他们的见识,更能点燃他们的人生梦想,帮助他们找到人生的榜样,不断激发他们的志气,给他们以直面人生困难的勇气,增加他们的人生智慧。

那些闪耀在人类历史星空中的伟人,最适合担当孩子们的人生导师,为他们指明前路的方向。

自我成长是一生的课题。

职场妈妈请一直保持对事业的热情和追求,保持一颗上进的心,你的不懈奋斗是对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全职妈妈请保持阅读习惯,多和外界交流,坚持自我学习,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

家庭教育的实质其实是家长的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我们只有不断开阔视野、提升格局,才能把孩子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才能和孩子一起,看见更加遥远的未来。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三篇】

最近幼儿园开展了“书香校园智慧园丁”读书活动,我有幸阅读了学校推荐的《守望教育》这一书籍。

看到这个书名就想起了以前有一位老师对我说过: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叫守望。记得当时刚入幼师这个行业,并不是很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但这么多年工作下来,渐渐地有了自己的一个理解。就像满建宇老师在书中所说:每个教师都应是教育的守望者。守望理想、守望耕耘、守望成长、守望收获;守望者一张张小脸表情的变化,守望一次次意外惊喜的突现,守望者一个个孩子成功的笑脸。守望教育,也守望着自己的精神家园。

从最开始的20出头开始工作,到退休,中间有这么几十年的时间,我们教师需要的是坚守在这个岗位上。这么长的时间,你不可能一如当时刚工作时的满腔热血,激情会慢慢的减退。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一个精神支柱,支持着我们走下去。书中也说到:人要有精神支柱的,一旦精神支柱垮了,人也就完了。而我觉得我的精神支柱则是孩子们那一张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在现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羁绊、竞争、猜疑,你会慢慢的活的越来越不像自己,而孩子的世界是最纯洁的,面对天真的他们,自己也不用去想太多,只要跟孩子在一起就会很开心,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在我不舒服趴在那里时,他们会走过来摸摸我的手;在我嗓子哑了时,他们会互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不要吵了,老师在轻轻说;在我因为请假几天没来幼儿园,一回来他们就会全部跑上来抱着我,嘴里说着:老师,你去哪里了,老师我想死你了。这就是我的动力,有这么一群暖心的孩子们,我还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呢。

我从最初想的就是做孩子朋友式的老师。满建宇老师也说:作为教师在和学生交流时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耐心的蜻蜓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真诚的关心才能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这其实就是很简单的教育,一种朋友似的交流,一种朋友似的对话,一种不带任何做作的“教诲”,只有这样的交流才是最有效的交流,只有这样的教育才可能是最有效的教育。孩子看上去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最能体会,用心感受,知道谁对他是好的。有时候一个眼神、一句话,也许就成了他信任你的依据,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定位放的那么高。在私底下我经常跟孩子完成一片,他们可以对我“没大没小”,但在上课的时候就必须要换一个相处方式,这样对孩子的成长才是最有利的。

书中说:教育不是控制。对孩子的控制其实是我们教育的对大悲哀,对孩子的控制,真的应该硬气我们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反思。曾在一个私人幼儿园看到过这样的现象:他们没有操场,孩子游戏的场地只能在室内,而且老师还规定不能跑来跑去,而且对于一些可爱点的或者是聪明点的就经常表扬让其他孩子跟着学。但其实恰恰是这样将孩子区分了三六九等。成人化的教育,成热化的标准和规则,让我们失去了发掘孩子们创造性的最佳时机,让孩子一个个成为没有意识听话的“人才”。陶行知先生也说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嘴、双手、时间、空间、大脑。

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我想守望教育首先是守望课堂。因为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还课堂以心灵的温度,还课堂以思想的灵动,还课堂以生命的活力。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解决问题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也是我们今后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方向。坚守课堂,就是坚守教育之魂就是让教育拥有生命活力。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四篇】

一说到课堂,既可能让人想起凝神屏气的紧张,也可能使人想起乱哄哄的吵闹,还可令人想起豁然醒悟的欣喜。课堂,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莫测的地方;课堂,一个充满了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课堂,一些人一心向往而另一些人又惟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课堂,一个既严肃又活泼的地方;课堂,一个既可远观欣赏又可近观理解,但就是“不可亵玩”的地方。

课堂既可以说是“周围受敌,四面楚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可以说是“八面玲珑,援助多多”(各种压力变成支持力量)。压力和助力无非是在表明:课堂是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之人以成熟魅力,让不动动起来,让不活活起来,让不灵灵起来的生命放光彩的场所。课堂里有苦恼、无奈,有希望与绝望,有奋进和退缩,有欢欣与惆怅。总之,课堂,乃人之生命精华展现的小舞台。

理想的课堂总是以理服人、以志激人、以情动人的。

说起课堂可以说是赋予没有生命活力的知识以生命活力,让不活的活起来的场所。教学中有种种困惑需要解决,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研究。(透视课堂)一书是对一些教学问题,尤其是现代教学课堂,包括信息加工、决策、学生对一般知识及其课堂教学理论的阐述。阅读此书,使我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说增强和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用于进行课堂决策。

很多教师最感困惑的一个问题,大概就是学生不完成作业的'问题。读了此书,使我有了新的认识。处理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先搞清楚,学生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许多时候,由于学校的课程教满,学生既要完成语文、数学,又要完成英语之类的,因为教师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而导致学生的课外作业负荷过重。教师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强迫学生交作业,又怎么能使教师称心如意。所以此时我们不能够要求交,否则会经常令人生气。

一些孩子是因为他们没有能力去完成作业。这不是他们的动机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问题。遇到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通过补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我们也需要正视一些反应慢的学生,需要拿出自己的耐心和决心。这些孩子往往有较大的惰性,往往坚持不了多久,又会出现懒散的现象。此时,我们对孩子的鼓励和支持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尽量提出他们的点滴进步。

处理能够做而不做作业的学生所出现的问题则不一样,我们知道万事开头最重要,一出现此类情况,我们应立马禁止,断绝他的这种行为。并明确强调自己对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要求,讲述做作业的重要性。当他们完成每一次作业时就及时反溃但是针对我班一个心理并不健康的孩子,我们就需要看场合处理,在适时(也就是他心平气和)的时候谈心。否则他就会以强硬的态度对待你的教育。因为他的家长也无能为力,这种孩子如果逼着他完成容易走上极端。

如果在班级中老是出现不完成作业的现象,就需要反思自己的作业布置有何问题,并及时调整作业的难易和改变检查和批改的方式。作为教师需要随时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处理,如果一味地钻死胡同,强制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交出要求完成的作业,那么痛苦的就只是自己了。

其次,此书也向我们提供了解决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多动症的问题。我们常感叹现在的孩子缺乏静心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这里它建议“不要让这些学生把你引开以便你开始不恰当地对待他们”否则他们会觉得是老师误解自己。关键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老师和同学造成的影响,让他们产生一种比较强的自我控制力的印象。通过作出提醒来帮助他们自我控制,改进要讲究循序渐进。而且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以上,只是我印象最深刻的问题。而(透视课堂)一书向我们介绍的远远不止这些。它还从课堂生活、课堂观察、教师期望和课堂管理等一系列问题做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完全值得你我细细琢磨。

1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充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五篇】

本书向我们幼儿教师介绍了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言语互动所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包括科学的儿童观和儿童学习观,把握对话时机、创设对话环境的策略以及促进、收集、解读和应用对话的支能与技巧。全书深入浅出,实例丰富,有助于我们幼儿教师更好的了解儿童,反思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纠正自己的不适宜言行,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书中谈到孩子的自发型对话。自发型对话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只要你给孩子时间去谈话,读到这里我深有体会,想到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个小事例。一次在课上,发现朱振涛和陈浩在悄悄讲话,朱振涛讲的很投入,甚至忘记观察老师。陈浩听的很认真,还不时的一起说几句。课后我将两个孩子叫到身边,问起了课堂中他们聊的话题。原来朱振涛在介绍自己昨晚新买的奥特曼玩具,并说下次带来给他一起玩。这是孩子们在交流自己的生活趣事,忽然我感到是不是我给孩子这样自由交流的时间太少了呢。每天各个活动安排很紧凑,每个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规纪律,也许真该找个时间让孩子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真正去自主交流。于是我灵机一动,在课前挤出三分钟给孩子自由交谈,渐渐我发现孩子们上课随意聊天的现象少了,孩子们的关系密切了,交际范围也广了。在这种自由谈话中老师可以是一个观察者与倾听者,尽量不去打扰到孩子们的谈话,孩子们会在这种自发型的谈话中成长。

另外让我感兴趣的是这本书中谈到关于课堂中的谈话部分细节。书中说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的提问属于让孩子“猜测老师想法”的问题。老师如果不喜欢这个答案会让孩子继续回答直到满意为止或者是稍微改变之后再提问,孩子在这个提问中是被动的。回想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同样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有时我的处理方式也会比较急躁不是很妥善的。当一个孩子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是老师所要的答案,也许会有两个现象发生,一个是老师终止了他的回答,另一个可能是他的答案没有得到老师的回应被忽略掉了。其实这两种情况都会让孩子比较沮丧,表现欲望减弱,也有可能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就是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现在反思起来我想我们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表达的空间,提问也多提发散性的问题,答案不要单一,让孩子在各种观点的碰撞下产生智慧的火花。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六篇】

《守望教育》中像《儿童世界何处寻》这样的引入深思的篇目还有很多,这1篇篇满含教育深情、教育哲思的文章,犹如一股清泉在我心中汩汩流淌。读完这本著作,我暗暗下决心:我要像刘教授那样做个守望教育的人,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心中的教育梦想!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

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七篇】

暑假伊始在网上找到(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起初只是随便地浏览了一下,但就是这样一看就我把给吸引住了,这让我对现在我们的小学教学产生很大的感触,苏霍姆林斯基用他几十年的经验给我们极大的启发,这使我不得不对从事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作重新的审视!印象中记得以前是叫做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经典始终是经典,以前零零散散的读到一些,今日重新整理完整地阅读一遍,又当是另一番不一样的感触。作为青年教师,读读这本书,是很有必要的,甚至可以说我们应该把它当作手边书,工作之余时常翻翻,困惑的时候不妨再读,或有新的理解和收获。

作为教师,我们有着许多人不会有的繁琐、苦恼,我们平凡而简单,然而我们也有着许多人不会有的幸福,我们精彩而充实。

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第八篇】

我们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也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下面是网友搜集分享的“教育行业教师的孩子读书笔记大全【优质8篇】”,通过读书让我觉得,读书是一种幸福,一种乐趣,更是一种享受。读这些教育专著时,我边看边与自己平时的教育实际相比较,不禁有了感触,有了共鸣。这些书在教我将来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的同时,也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

育人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的教育行为要发挥理想的效果,必须摆脱枯燥与乏味的单一说教,关注自身行为的细节,从细小之处来影响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育片段,常常源自与不经意间的一个细节。一句平常不过的话,一个细小不过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学生的心灵烙下痕迹。一次无意的非言语行为失误,一句脱口而出的伤人之语,则有可能疏远师生之间的关系,使教育产生的真实影响与预期的目标背道而驰。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能够对学生产生教育影响,这些行为也体现了教师个人的基本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表现出来的行为细节,不管是言语行为,还是非言语行为,不管是有意表现出来的行为,还是无意流露出来的行为,都可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乃至日常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语行为为例,假如教师表现出得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能够感染学生,引导学生的情绪变化,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假如教师表现出失当的言语行为,那么就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疏远师生之间的情感,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学校教育世界里,教师经常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进行课堂管理或者教学管理;在课余与学生的互动中,要进行学生管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细节,努力从细节之处做好管理工作。教师与学生打交道比较多,尤其要注意管理自己的管理行为细节。

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在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知识激增的当代,作为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的教师,需要抓住各种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素养,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因而,不管参加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还是自我学习,教师都要管理好自己的行为细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在校园之中的日常行为,也要时时注意细节,以免给学生传递不良信息。在很多时候,教师日常的行为细节,就是对学生的一次次“身教”,而且这种教育比“”言教更具影响力。

最近我读了这样的教育著作因其避免了过多“博大精深”的理论阐述和学术语汇的堆砌而能直指教育实践本质,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共鸣,成为广受欢迎的教育学著作。

书中提到的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熟练运用双语、创建数码校园、构筑理想课堂,使我们这些一线教师眼睛一亮。读完此书,我一下子被书中那句“中小学搞教育科研,就是应该从记录自己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开始的,把这一串的‘珍珠’串起来,那就是一条非常美丽的项链。”朴实的话深深的感染与震撼了,我们平时不是一直在讲科研先导、科研兴课吗?如果我能从教育随笔,教育。

日记。

开始,那不是最真实的科研吗?从那时起,我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坚持从关注学生心灵开始,记下自己教育中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生一起成长!

《新教育之梦》对于“理想的教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任何一个岗位都充满着竞争,教师间的竞争往往又是多于合作的。目前,教师这个行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制度,评价方式都需要竞争。但是作者在书中说,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从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对教师间合作的渴望和信心。“只有双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这句话说得多好啊!当今社会除了竞争,合作也是非常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呼唤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社会需要合作,教师也要学会合作。教师要成为受欢迎的教师,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换位,二尊重,三互惠。这三点建议同样也在告知人们怎样学会合作。

《新教育之梦》告诉我,智育不能独领风骚,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数字,或是一纸文凭,一张入学通知书,它“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它应“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培养学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强’,并能完善自我,体现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它“应该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优化生命,激扬生命”。

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在自己还很迷茫的时候我读了这本可读性很强的书。是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梦》让我审视自己所做一切的意义,让我寻找到一条自我突破自我发展的道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一定会有所提高,而这也恰恰一直是我们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比如说组织课堂游戏、小组竞赛、角色扮演、木偶配音、图片、简笔画、实物、投影、电脑。

课件。

等等,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孩子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宽松课堂环境中,得到多一些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感受参与学习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消除课堂学习的厌倦,紧张或疲劳的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

其次,教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也应灵活,并有所创新。在练习、作业设计方面可以尽量减少机械重复的抄写,提倡一些活动性、实践性、合作性的作业,比如制作英语贺卡、制作。

手抄报。

收集英文包装自我录音积累感兴趣的课外单词等作业。也可以把较枯燥的练习形式改为游戏智力竞赛等进行。比如,设计bingo游戏,既考验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和练习的效果,一举两得。学生只要有兴趣主动地学,学习就不会是负担。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可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的压力。师生良好地沟通,减少消极,不愉快的情绪情感,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动机.如果经常训斥、批评批评孩子,他们肯定会厌恶感老师,甚至讨厌上英语课,这就会造成不良后果。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要善于发掘他们的优点,并给予及时表扬、鼓励,这对于克服学生自卑,虚荣,利己等消极心理与情绪有重要作用。一些学生学英语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我们应多关心、帮助他们,哪怕只有一个小小的改变,我们也应当给予表扬、鼓励,在课堂上或作业本上,给学生欣赏的表情、眼神和话语,”“excellent”

job”……有时给他们贴一个小贴画,而且我还将自己的邮箱号码告诉了学生,一些学生就把自己遇到的困难、想法通过e-mail告诉了我,我也及时鼓励他们,一学期下来,孩子们进步很大。

为了减负之后,学生能全面发展,并有所成,我们还要在课堂教学上下功夫。要运用多种课堂教学形式,增强学习兴趣。与此同时,教学中“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一定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大爱陶子,大德陶子。

在作者的心中,陶行知最令人尊敬的地方是他的大爱之心。所谓大爱,即对国家、民族、社会的热爱之心以及由此衍生的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

大爱陶子。

给作者印象极为深刻鲜明的是陶先生对儿童的了解和爱心。作者在学校倡导“爱心教育”,呼吁教育者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依靠每一个学生。

大德陶子。

“办学和改造社会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改造社会而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是彻骨的改造社会。”

“用生活的力量改造生活。”“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对作者的影响也至大至深。

2他从故乡走来。

人类精神的高地。

为了迎接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实验学校的校长哈依鲁莲娜女士和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会学术访问团团长萨芙琴卡女士这两位苏氏亲人的到来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讲习班这一活动,作者为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目是《做一个真正的人》的辅导报告。作者提出,解读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伟大教育思想,解读帕夫雷什中学“培养真正的人”的伟大教育实践,应抓住如下要点:

1.做一个精神高尚的人。2.做一个具有精神力量的人。3.做一个信仰神圣的人。4.做一个诚实可信的人。5.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人。6.做一个酷爱读书的人。7.做一个懂得合作的人。8.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9.做一个尊敬老师的人。10.做一个知道羞耻的人。10.做一个热爱科学的人。

陶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

名言。

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今学生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

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和成就感,这种兴奋感和成就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攀登新的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

陶先生留给我们的教育理论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笔财富投入到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为教出求真的学生,为了让学生学做真人,我们永不止步,用我们坚定的步伐引领孩子走向成功!

23 2824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