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散文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教师节散文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节散文【第一篇】

一、散文写作教学式微探究

1.教材凌乱,师生缺乏导向。对苏教版写作指导的编排,许多专家和老师颇有微词,事实证明,打乱文体规律的写作指导无益于教师的教学。纵观苏教版教材,涉及到散文写作的有:写难状之景(必修一),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看好处,说门道(必修二),写出人物鲜明的个性(必修三),要有描写意识(必修四),写出你的真情实感(必修五)。虽然每本必修都有散文写作的指导,但从指导中心可以窥见写作主题的随意性。按照正常散文写作的序列性来说,应该是从叙事到写景写人,从呈现内容到挖掘内涵的逻辑顺序。混乱的教材编排给本来就容易忽视的散文写作教学带来了考验。教师没有精力重新梳理教学内容,学生更无从搜寻散文写作序列性痕迹,师生缺乏教材有效的导向,使得散文写作教学陷入了空 前的困顿。

2.门槛偏低,师生缺乏重视。散文作为一种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文体,向来写作入门门槛低。明星艺人、草根平民都可以写散文,出散文集,更不用说理论家、小说家和诗人了,就连某则华美辞藻点缀但文意断裂的日志,或者论坛发的帖子,都可以美其名曰散文。学生写作亦然。学生的作文除却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之外,都称之为散文。于是在师生的心目中烙下了一个简单的印记,散文每个学生都会写,不用教。这是一种粗暴的思维越界。高中散文写作教学是缺席的。散文写作如同荒野间的杂草,自生自灭;散文教学如同懒惰的农夫行为,无为而治。当写作双方都忽视散文写作的时候,无门槛的散文文体渐渐凸显起越来越隐形的关卡,而师生依然缺乏重视。

3.内容散淡,应试缺乏优势。散文写作教学的弱视,与散文文体本身冲淡的情节,情感流洇漫的特质有关。有人断言,散文是一种老年文体,需要岁月的积累和平和的心境,才能抵近文体的内核。此说固然有部分道理,但不是全部,而这已足够消弭散文写作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的激情。写作教学基本围绕高考命题和阅卷癖好展开,以浙江省近三年高考作文为例,2013年的三句话说“童真”,2014年的“门与路”,2015年关于“人品与文品”的辩证关系谈论,这些题目无不偏向于议论文体,说实话,要用散文文体写出已经举“笔”维艰,更何况是写好呢。而作文阅卷草菅人命式的陋习也让师生懂得“见风使舵”,一目十行式的视觉扫描,写议论文最佳,无旁枝逸出,观点鲜明;而散文材料零碎,表面上无关联,需要内在的情感贯穿,需要阅读者的沉浸,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把握能力,譬如记叙性散文常常重心不稳。客观上应试优势的缺乏,散文往往被束之高阁。

4.社会浮躁,师生缺乏素养。散文是一种安静的文体,写作散文比阅读散文更要有一颗宁静的心。“慢”是散文的一部分核心,现实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快餐阅读的盛行,读图形式的泛滥,急功近利心态的膨胀,诸多因素影响着师生们的内心环境。师生们在减负和素质教育的伪装下,变本加厉地献身于应试成绩,哪种手段能提高成绩就转向哪里,题海战术销蚀了散文写作的素养。学生无暇读上一段优美的文字,教师亦无心充实自己的知识库存。师生素养集体跳水,使得散文写作水平提升有心无力。

另外,散文文体的单调性和写作技巧的稀缺导致了师生对散文写作的直接忽视。诸如以上种种,高中阶段散文写作教学滞留于某种不自知的混沌之中。

二、散文写作升格教学的必要性

穷则思变,散文写作教学的窘境是升格散文写作教学的最大动力。散文写作是大多数学生不自觉或者自觉的选择,学生的需求量极旺,从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层面看,升格散文写作教学迫在眉睫。同时散文写作指导是师生最容易忽视的环节,于细微处显奇效说的就是从常规处入手,升格散文写作教学,向不重视处要效果。升格散文写作教学使得各种文体写作教学齐备,真正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表达和交流的要求,完善了学生写作知识体系,利于人格健全。之所以要升格,意在进一步寻找散文教学切实有效的策略。

三、散文写作升格教学的对策

1.立意出新:不畏浮云遮望眼。“凡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之众。”此“意”也即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神”,立意高低决定了整篇散文品位的高下,作为高中生应最大限度地立好散文的意。一般来说,散文立意的传统母题就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抵达了这几点,顶多算中心明确。如何去除素材的遮蔽,新瓶装旧酒呢?一则要有独特的题目,苏教版很多课文就是佐证:《今生今世的证据》,以证据言说故土残存的风物;《像山那样思考》,赋予山以人的思维,直接融合了人与自然的情感;《神的一滴》,新奇的比喻写出了瓦尔登湖的魅力;《斑纹》,一个简单的名词,串起了自然万物。二则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横看成岭侧成峰,看你定位的切口。比如写春天,传统不外乎伤春伤别,感叹时光流逝匆匆,或描写春天美丽旖旎的风光,或春天的新人新事,这些都是传统的角度。根据春季特点我们可以立意“春如四季”,这颠覆了四季如春的常规思维。非常规的视角如二月花标新立异,让人耳目一新,散文立意自然高人一招。浮云虽密,立意是太阳,始终高悬照耀着。

2.结构求奇:柳暗花明又一村。散文写作的表象特征在于无技巧,而这种无技巧麻痹了师生对散文结构的重视。往往以为只要扣住中心,形散而神不散就可以海阔天空地拉扯,惯性的失误弱化了散文的表现力。散文结构应该是一种柔中带韧的结构,看似随意,实则不可随意变动。散文教学结构上的升格就要打破常规,从“繁”字上做文章,营造一种柳暗花明的意境。首先可以曲折抒写过程,2015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你的眼睛》一文,开头单刀直入,“这是我最后一次去看老何了”,接着三节抒写看到老何遗体的感触,接下来回忆老何生前的事迹,最后回归到眼前,点题明主旨。打破平铺直叙是曲折,是结构升格。其次,可以运用各类貌似无关的材料,以文脉相穿,如《隐身术》一文,作者从现实生活中“隐身”事件、隐身有关的传说故事、隐身相关理论(隐身的层次探讨)诸方面构建文本,有些素材本身并没有“隐身”的字眼,但读者进入文本后能够强烈感受到材料的准确性。教材中周晓枫的《斑纹》是绝好的范本。散文结构从显性转入隐性,这是结构求奇的好方法,在柳暗花明之后,依然有中心这“一村”安扎在眼前。

3.语言趋雅:大珠小珠落玉盘。语言是构筑文章的材料。学生的文风如何,语言是最为直观的标尺。常规散文写作中,学生语言朝有文采方面努力着,老师也较为欣赏文采斐然的篇章,殊不知,这番好意阻碍了学生对散文写作语言能力的提升。当学生们一味地模仿优美的文字,常常会陷入安意如、白落梅等诸家文本优美而古典的语言漩涡之中,生活的真实情感被语言的引力抽空,浮浅彰显出文意的苍白。我所谓的语言趋雅,指的是语言的生命力,不是常规意义上的美文。事实证明,美文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语言趋雅,可以从语言的诗意性入手,诗意不等同于繁茂的文采。诗意的语言要求简洁,句子中词语间留有一定的空白,用以填充阅读者的情感;而诗意中的陌生化处理加深了句子的内涵,值得咀嚼。如“孤独比任何时候要锋利”,用“锋利”来写孤独,新颖独特;“我安宁的时间一再被她的尖叫声戳出一个个空洞”,“时间”、“尖叫”、“空洞”大跨度词语的组合加强了句子效果;“蝉镇压了整整一个星期的下午”,声音可以镇压时间,令人耳目一新……我们也可以从语言的哲理性入手,哲言本身是语言的一座高峰,引用或者化用哲言,事半功倍。如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很多句子就值得记取,“不要玩弄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东西”,“力求被人爱,而不是被人崇拜”,“一个人懂得太多就会发现,要不撒谎很难”等等。诗性与哲理犹如大珠小珠清脆动听的声音,落入散文结构的玉盘中,奏出一曲动听的散文之乐。而诗性与哲理就是恰如其分地运用语言的张力,张力是语言“雅”的最高境界。

4.素养积深:梅花香自苦寒来。写作是一项精神性的活动,散文更甚。散文写作的优劣更大意义上与学生个人的素养有关,文如其人终归是大众化的明理。提升散文写作过程中,学生有意识地借鉴大量的考场满分作文,或者所谓的作文宝典,结果收效甚微。他山之石,为我所用无可非议,散文写作素养的提升非一朝一夕之功。素养积累积深,需要大量有效阅读,有效指的是阅读好散文,如《散文》杂志、现当代优秀散文和国外的名篇散文。与怎样的散文文本为伍,就决定了你写作的档次。快餐文学是对散文写作的最大戕害。素养积累积深,需要不断借鉴,这借鉴不是抄袭,因为立意都是逃不出文学母题的范畴。我们可以在范文立意的启发下,稍作表述的变动,倒溯一些材料,如此行文照样属于自己的思维成果。比如看到《乡村的秩序》一文,那么我们可以写《城市的秩序》,看到《目光》,那我们可以写《手势》,类似题材的迁移是我们散文立意的不可或缺的方法。素养积累积深,需要多练笔,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环节,只有在这种螺旋式的进程中得以提升。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全面提升散文写作素养就是依靠时间的积累,即坚持。

教师节散文【第二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语文散文教学 教学效果

一、转变师生教学观念,认清学习中的主客体。

对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而言,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就当前小学散文鉴赏课堂来看,传统教育思想及教学模式严重阻碍小学散文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首先需要转变老师与学生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认识,认清小学学习中的主客体,只有对小学散文教学工作有正确的认识,才能真正接受新型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小学散文鉴赏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主要依靠老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由老师在课堂上大讲特讲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老师认为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给学生灌输需要学习的内容,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束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不利于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二、转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小学生对散文鉴赏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般而言散文鉴赏课堂主要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主要依靠老师的讲授,通过老师的整节课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点。然而,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主动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起阻碍作用的。“探究式教学”是新型教育理念指引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小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小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主要指充分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老师用抛砖引玉的方式提出散文中讲述的内容,但是不用过细地讲授课程,而要在充分引起学生兴趣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对散文感兴趣。探究式教学应该注意的是老师的指引作用,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交由老师解答。只有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正确进行问题探究,从而不断促进探究问题能力的提高。因此,提升散文鉴赏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三、注重课堂情景化的设置,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散文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难以理解的,老师应该采取恰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情景化的设置有利于学生进入到散文情景中,在散文鉴赏课堂教学中,实行情景化教学方法,最重要的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化设置。在课堂中给学生设置恰当的场景,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会对课堂教学感到枯燥,融入散文情景中。另外,应用语文课堂情景化教学法能够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便于师生进行沟通交流,这能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一味讲课带来的跟学生沟通不畅的问题。老师在对散文进行鉴赏分析时,可以根据散文中的意境给学生一次实际模拟,让他们体会散文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及描述的意境,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理解。

四、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在小学散文鉴赏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法,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在散文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应该注意采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固定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推动学生的散文学习,并在长期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提升水平。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散文教学是较为重要的一部分,散文鉴赏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困难的。对于老师而言,为了不断提高小学散文鉴赏课的教学质量,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小学语文散文鉴赏教学。本文主要通过四个方面对散文鉴赏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行了探究,首先应该认清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其次及时革新教学方式,并采取情景化教学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在长期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散文鉴赏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虹。辩论,探究“两难”的钥匙――《道士塔》案例分析[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2).

[2]阮晓丰。《汉家寨》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1(06).

教师节散文【第三篇】

“片断教学”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首创。片段教学就是截取一课时中某一段进行教学,时间通常为15 min。片段教学不是一节课的浓缩,但它与一课时教学没有严格意义的区分,在教学形式上基本保留课时教学的特点,只不过受教学时间和教学情景的限制,用教师的指令语言代替学生的活动环节,用教师的话语转述虚拟师生互动和学习目标的达成反馈,用虚拟情景代替实物演示。片段教学浓缩了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和探究发展的教学用时,但仍保留片段内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严密性和层次性。片段教学是所定片段教学的精华展示,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以及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风格。

2. “人的体温调节”教学O计

选题理由

人教版教材《必修3・稳态和环境》中将“人体的体温调节”只用一幅图(图1)配少量文字来呈现,删减了原来旧教材中关于体温的大部分知识性内容,而识图理解知识又恰是学生的软肋。故而笔者将此知识点作为片段教学的立脚点,力求通过15 min时间高质量地解决一个教学小盲点。

教学过程

导课

师:开始上课!首先,请一位同学来测一下讲台上这杯水的温度!(教师提前准备一杯温水)

一位学生测量,其他学生充满好奇的观望。

师:现在,请同学们思考:如何让这杯水长时间保持这样的温度恒定不变?基本原理是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水温要保持恒定的机理,进一步推导出人的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产热量≈散热量。

“人的体温及意义”学习

师:体温指的是身体内部的温度,而非自己感觉到的是体表温度。体温来自于机体内物质代谢过程所释放出来的热量。

师: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用口腔、腋窝和直肠温度来代表体温,其中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

教师出示“家庭成员一日内体温变化调查表(腋窝温度)”。

学生明确:

(1) 同一个人的体温昼夜有差别,但不超过1℃;

(2) 温度在37 ℃上下浮动。

教师提出问题: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

学生思考分析,得出结果: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发生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总结:体温的相对恒定是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调节”学习

师:既然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人体有这么重要的意义,那人体是如何保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的?天气转凉的时候,我们会怎么样?天气变热的时候,我们又会怎么样?

生:加衣服,减衣服。

师:人在天气变化的时候,会适当增减衣服,属于对体温行为性调节;而人体自身还有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来维持体温的恒定,这属于人体自身的生理性调节。接下来,我们重点来讨论学习人体温的生理性调节。

师:现在请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一下,在天气突然变冷的情况下,比如说前两天下雪后,我们外出又没有穿太多衣服,这时候身体有什么样的变化?(出示人体寒冷反应图)

生:打寒颤,起鸡皮疙瘩。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大。人体散热量多。如何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生:增加产热,减少散热。

师:人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增加产热,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

学生思考后,明确:

(1) 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皮肤血管收缩,减少皮肤的血流量,以减少对流散热和辐射散热;② 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减少热量散失。

(2) 增加产热的生理活动有:① 骨骼肌会不自主地颤抖,增加产热;③ 有关神经作用于甲状腺和肾上腺相关激素分泌增加,导致机体的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教师引导补充)

师:两个生理活动减少散热,两个生理活动增加产热,使体温维持恒定。这些生理活动涉及到神经和激素的共同调节,神经调节是通过反射弧实现的,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教师展示出调节机制示意图。

师: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反应?

生:大量出汗(教师出示人体炎热反应图)。

师:这时候人与环境的温差小。散热量少。但是产热却不会停止,为什么?

生:因为有机物氧化分解合成ATP的同时,必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师:故炎热环境中以增加散热为主。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时,减少散热的生理活动各有哪些?涉及的调节机制有什么?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果:

(1) 皮肤血管舒张,导致血流量增加;

(2) 汗腺分泌增多。

教师用PPT展示神经调节过程,并总结:在炎热环境中的调节机制只有神经调节,目的是增加散热。

当堂巩固(略)

课后小试身手

师:(1) 既然人体有这么完善的体温调节系统,并且还知道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那为什么还会出现热死人和冻死人的情况呢?(2) 人体为什么忍受不了和自己体温相同的温度?

3 实践后的反思

① 教学设计一定要出彩。学生掌握透彻的知识点和太偏僻的知识最好不作为授课点,设计时,教师还是要力求从知识积累入手,关注学生的内心需求,将兴趣作为学科学习的起点,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组合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的亮点展示出来。这也是片段教学的精髓。

② 教师必须掌控好教学时间,教师的基本功要扎实。幽默的教学语言,流畅工整的板书,一句对学生真心的赞扬,都为课堂增色不少。

③ 注重细节,展现自己。教师在授课中要充满自信和热情,扬长避短,在课堂的各个环节有侧重点地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优秀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教师节散文【第四篇】

一、品味语言美

散文的媒介是语言,作者通过优美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虽然散文语言没有诗歌那样简练精粹,但是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美。既然语言美在散文美中不可或缺,教师就应该教会学生体会散文的语言美。散文借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文章不同部分的语言风格是不同的。节奏美是语言美的一个重要表现,散文《荷塘月色》的节奏很有特色,而且在此文章的语言中也应用了很多叠词,如“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曲曲折折”,“亭亭的的裙”,“田田的叶子”,“缕缕清香”,“静静地泻”,“薄薄的青雾”,作者通过使用叠词,使朗读语速减慢,从而将文章的节奏美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

语言的温馨美。作者朱自清以近乎完美的笔调,构建了无比温馨的荷塘月色之境,这样的语言描写既突出了文章的语言美,又表达了作者的内心情感,他的荷塘世界像是另一个世界,“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这些对树的细节描写,将文中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隔绝,从而构建了一个与外界无关的审美意境。和谐美。朱自清用语言体现了文章的和谐美:月光与荷塘的和谐,光与影的和谐,语言的和谐,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和谐。在《荷塘月色》的世界中,有多种语言美存在,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语言美。例如,教师在教授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体会文章的情感,此外,教师可以在朗读的同时提问学生,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进一步教学提供基础。教师要好好利用朗读教学方法,并不断创新,为让学生发现散文美而努力。

二、探究情感美

不能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绪,也就不能真正理解作者的情感,也就放弃了语文课本里最重要的感情资源,从而使得散文审美无从谈起。在散文的世界中,作者将不同的事物连接起来,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入作者的世界与心境,去理解并体会作者彼时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情感美,而后在了解了所有作者的内心世界后,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从而有了兴趣,也有了成绩。在散文中,情感是它的重心。读懂了情感,就像掌握了船舵一样。既然情感对于散文不可缺少,所以教师应该让学生能够体会散文的情感美。

散文的情感美能够打动人、教育人,从而让人获得性情上的陶冶,并使其建构完美的审美情感心理。而学生只有用心灵去感受,去阅读,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荷塘月色》中有很多描写将作者的情感完美展现,例如,作者通过有节奏的语言,词句的叠加,来体现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作者的情绪和词句的节奏是一致的,文章叠词的使用使得朗读语速减慢,从而作者的情绪节奏也开始减慢。作者通过慢节奏来延长审美的时间。教师应该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三、品读意境美

抒情散文,往往在借景抒情的文章中,作者会构造出一种美的意境,让读者能够深入其中,读者通过想象构造出一幅真实的情景画,从而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优美的情景能够引起读者的联想,例如散文《荷塘月色》,在此文章中,作者对花和叶子都有细致入微的描写,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等语句,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等描写,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构造出一幅有助于体现情感的画,由此将读者带入作者所创造的意境中,让读者在体会意境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

一切景语皆情语。虽然作者没有直接用语言描述其内心有多么苦闷,多么难受,但在文章所设计的情景中却很容易体会到,作者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一幅幅美丽的画背后,那轻柔的浮云、那淡淡的月光、那薄薄的青雾、那像笼着轻纱的梦……作者通过塑造一个朦胧、难为人知的情景,来掩饰自己内心的忧愁,但是愁却在作者的一字一句中真切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意境的作用。作者在现实中无法完成的愿望,可以在想像中去实现。读者就是透过景物在捕捉领略、想象补充、欣赏寻味这大自然的神秘之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种特殊情调的朦胧美。

23 571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