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样例优秀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样例优秀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一篇】

文章对台湾地区实施的创造力教育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台湾创造力教育的政策体系和推动措施,总结了台湾高校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可供借鉴的启示:制定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创造力教育政策;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

台湾的创意蜚声海内外。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全球经济体创新力排行榜,中国台湾地区创新能力排名世界第11,位居亚太第3,仅次于日本和新加坡;创新驱动经济体最关注的“创业期待”指标排名全球第1;“新产品发展”和“新技术开发”指标分别排名全球第2和第3。除高端科技创新以外,台湾民众的创新理念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设计独特的创意美食、创意手工艺品和创意生活用品,身处台湾,会感受到创新创意无处不在。如此骄人的创新成果,离不开教育对民众创造力的重视和培育。

课题组成员多次赴台湾高校长短期进修,对该地区的创造力教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笔者发现,与创业教育相比,台湾地区更加重视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秉持“人人皆有创造力”“创造力是可以教的”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创造力教育,激发整个地区民众的创造力潜能,提升民众创造力和地区竞争力。高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台湾高校在实施创造力教育推动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所以本文以台湾高校实施的创造力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可供大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借鉴的经验。

一、政策与计划:台湾高校开展创造力教育的.背景。

台湾地区创造力教育开展得较早,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的萌芽阶段、60~70年代的实验阶段、70~80年代的推广阶段、90年代的“立法”阶段以及20世纪初的大发展阶段,到目前已构建了较为成熟的创造力教育政策体系与实践机制。

台湾以打造创造力地区为目标,多部门共同推动创造力教育,各项教育法律法规均把思考、判断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各项经济、科技、人力发展方案均把发展创造力与创新能力作为重要议题。,台湾发布了《创造力教育白皮书》并实施了“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

20,“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第一期开始实施,针对各教育阶段,推出创意学子、创意教师、创意学校、创意生活、创意智库、创意学养等6项先导型行动方案;,“创造力教育中程发展计划”第二期开始实施,推动地方创造力教育(初中、小学)、创意高中职(高中、中职)、创意学院(高等学校)、成人创造力教育(社区学院)4个子计划,深入推进各阶段创造力教育。20,“创造力教育中程计划”结束,成果丰硕。,台湾教育主管部门推出“想象力与科技研究/实作能力培育”整合计划,大力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该计划一直持续至今。,又推出了“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培育”中程计划(—),使创造力教育得以持续、深入地开展。

二、机构与课程:台湾高校开展创造力教育的实践经验。

1.台湾高校成立创造力教育专门组织,有力推动创新教育。台湾高校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多数高校都成立了创造力教育方面的组织机构,专门推动以创造力教育为核心的创新教育。例如,台湾政治大学成立了“创新与创造力研究中心”,从事创造力教学、研究与学术交流;组织创意学分学程专班和未来学院,进行创意招生选拔、设计跨领域课程和组建多元师资授课,培养创新创意方面的精英人才;打造“创意实验室”,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为教师的创意教学和学生的创新体验营造创意的环境。台湾师范大学则整合全校的行政、教学、科研等各方面资源成立创意学院,举办“创造力发展硕士学位班”,培养创造力教育师资。台湾大学设置创意创业学程推动和咨询委员会,举办创意创业学分学程培训班,将创新与创业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的创业实践。笔者通过文献查找、实地参访等形式研究了台湾远东科技大学、台湾正修科技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等应用型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发现这些科技大学也都成立了推动创造力教育的专门机构。例如,远东科技大学成立了“创造力中心”,开设创造力教育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大赛、国际发明展,促进创新成果孵化创业。台湾正修科技大学成立生活创意学院和创意产业经营学位学程,分别培养时尚生活创意设计人才和创意产业高级管理人才;成立新创及技转中心,协助该校各科技中心推动技术开发、技术转移和企业新创等相关工作;成立创新育成中心,帮助师生对接政府、行业、企业资源,促进创新技术产品开发及商品化,辅导新设中小企业运营并成功创业。

2.台湾高校普遍开设创造力教育课程,成效显著。广义上看,创新能力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核心,包括想象力、创造力、创新机制和创业精神;狭义上看,创造力是创新的知识基础,创新是创造力的具体实践,而创业则以创新成果为源泉。因此,台湾高校尤其重视创造力教育。台湾地区有150多所普通高校和技职院校,笔者查询到了其中98所高校的选课系统,结果显示,台湾大学、成功大学和台湾师范大学等69所高校开设了创造力教育课程,如“创意思考”“创意思考与问题解决”“逻辑与创意思考”“创意发想与实践”等创新思维训练课程,且多数高校以必修课形式开设相关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旨在激发全体学生的创造潜力。

1.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目标,制定具有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创造力教育政策,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与保障。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设计完整的政策体系,并使前后政策具有延续性。为了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要求,教育部门、经济部门、文化部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整体制定个人、学校、产业、社会和文化等多层面、多主体协同创新创造的促进政策与落实计划,开发个人的多元智能和创造潜能,营造学校的创新创意教育环境,鼓励产业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孕育创意蓬勃的生态文化。

创造力教育从娃娃抓起,应整体制定从幼教、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到成人教育等各个阶段衔接融通的创造力教育政策和具体计划,开发适合各阶段年龄特点的创造力教育课程。幼教和中小学阶段注重创造潜力的开发,大学阶段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人教育阶段注重创新工作和创意生活方式的引导。政策推动的对象,大众与精英并重,既要培育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也要基于人人皆能创造的理念,开发大众的创新潜能。通过系统而全面的政策和计划,普及创造力教育,提升全体民众的创造力和国家竞争力,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支持保障。

2.以创造力教育为核心,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运行机制。台湾高校普遍成立了创造力教育专门机构,整体推动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大陆高校可以借鉴台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成立“创意创新创业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三创中心”)、“创意成型中心”和“创新育成中心”。“三创中心”统筹全校的“三创”教育工作,负责“三创”整合性课程设计,服务与协调创新创业大赛,开展创意创业工作活动,指导学生申请专利,推进创新成果参加国际发明展,协调“创意成型中心”和“创意育成中心”开展创意孵化和创业孵化工作;“创意成型中心”指导学生创意专题制作,形成创意成果,该中心由设计学院、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相关学院联合成立;“创新育成中心”拓展政行企校资源,辅导师生将创意成果商品化,实现创意成果的技术转移或自主创业,该中心由产学研中心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成立。

学生首先在“三创中心”的服务下萌生创意的“种子”,接着在“创意成型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创意实作,最后在“创新育成中心”帮助下发展完善,育成创业。三个中心协作运行,实现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的有机衔接。在三个中心协调运行的基础上,建构实体创意和虚拟创意“双平台”,普及学生创意实践能力。例如,打造“创意发想室”“创意格子铺”“流动创意市集”等实体创意平台,营造轻松活泼的创意环境,催生学生的创意;打造网络创意空间等虚拟创意平台,提供创意素材资源,方便师生创意作品的交流分享。

3.以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目标,构建高校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衔接的课程体系。高校应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创造力课程,并以创造力课程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与实践为目标,构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可以依据基础课程、延展课程、领域课程、实作课程、衔接课程和创业课程的设计思路,整体设计“创造思维训练—多元创意发想—专业领域创新—创意专题实作—创新与创业—创业理论与实践”6个环节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创造思维训练课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打破固定思维模式;开设多元创意发想课程,传授学生创新技法,启发学生的创意;同时,开设专业领域的创新课程,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的作用,让创新成为有源之水;在“创新思维训练”“多元创意发想”和专业领域创新课程学习之后,不少学生产生了创意,此时开设创新专题实作课程,帮助学生筛选创意,指导学生专题实作,将创意转化为实物;创意转化为创业才更有价值,接着开设创新与创业融合课程,前续创意课程,后接创业课程,促进创意增值,如开设“创新与创业”“创意实践与创业”“文创产品设计与创业”等课程;开设系列创业课程,如“创业学”“创业基础”“创业财务与创业计划”“创业机会与风险防范”“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促进创新创意成果的转化。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二篇】

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要实现机制创新,一是要在总的发展思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集中在培养目标的定位和办学思路的更新,二是教育模式的创新,三是课程体系的创新,四是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五是师资建设的创新。

当前,我国近一半的理工院校开设了法学专业,增强了该类高校学科设置的综合性。但不可否认,与专门的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法学专业相比,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管理经验、学术底蕴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再加上理工院校固有的专业环境和办学传统的影响,使得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理工院校的多学科优势为其法学专业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新空间。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的特殊背景和条件,变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法学教育的机制创新,对理工类高校办好法学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发展思路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应成为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定位。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综合发展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间的界线逐渐淡化。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应强调法学学科与理工类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以传统法学专业教学模式为基础,以理工类高校专业为依托,立足市场,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如果只设有工科专业……不利于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应逐步实现法学与工、理、经、管、文等领域学科的结合,尤其是法学与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信息技术等科学技术领域的结合。在法学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培养上,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对特定领域法律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行各业用人单位的需要。

(二)办学思路的更新。

结合本校特点,实现特色办学。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的发展,要从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凭借所在学校重点优势学科,依靠现有资源,于学科间交汇点上将一个或数个优势学科作为主攻方向,不断探索法学发展的新兴领域和研究方向,形成合理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创设既符合自身条件,又体现学校特色的法学专业,有侧重地培养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格与不可替代性的法律人才。

二、教育模式的创新。

纵观全球法学教育的模式,一种是通识教育,另一种是职业教育。从目前专门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的思路和做法来看,中国的法学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以法学理论知识的课堂传授为主的通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以案例教学和法庭教学等实务教学方式为主的职业教育。

大多数理工类高校的法学教育也是以之为效仿对象。但问题在于,理工类高校,特别是地方理工类高校在法学专业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学术影响、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与政法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职业教育上存在短板,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识教育如果在课程设置上不体现差异化,则无法显现出竞争力。

鉴于理工类高校法学本科生毕业后进入公检法系统的比例较低,绝大部分是进入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与法律相关的事务。因此,本文认为,基于理工类高校的特殊情况,无论是通识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不应只是针对纯法律职业而进行知识储备,而应根据自己的办学条件、学校特色探索一条有竞争力和广泛发展空间的道路。在通识教育方面,除了向学生讲授法学基本理论和制度,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法律思维之外,可根据各校理工科背景专业的特长,确定一到两个特别法专业方向进行教学。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毕业后从事法官、律师之外的非传统法律职业作好知识储备。在职业教育方面,可以说案例分析、法庭旁听等普遍采用的职业教育方法仍然只是针对传统法律职业进行的技能培训,虽然目前很多理工类高校职业教育都是以司法考试为核心进行课程安排和教法更新,但这并不是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的全部。基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特点,我们认为理工类高校法学职业教育还应着眼于法律专才的培养,不仅要强调传统法律职业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法律职业技能在其他职业领域中的运用。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尤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理工学科相关职业的特点、内容、工作程序等,为学生毕业进入非公检法单位工作打下基础。

三、课程体系的创新。

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实现创新,就必须在传统法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基于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定位,理工类高校院校法学专业教育适宜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三年进行法学专业基础教育,后一年进行法律职业实践教育。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分为两大部分,法学基础课程和法学特色课程。课程设置应以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法学专业14门核心基础课为主干,既要保持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又要结合本校的优势专业,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和开放度。此外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要体现特色,重点是结合理工类课程,体现出层次性和方向性,可以部分设为选修课程,由学生依兴趣自主选择。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应设置一套以培养学生法律思维,提高学生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和以目标就业岗位为指针的实践课程体系。规范的实践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学年论文(阶段论文)、毕业论文、实习三种。教师通过指导和评判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从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实习则是法学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又可分为专业见习和毕业实习。专业见习是组织学生到法律实务部门见习,了解法律工作的方法和程序的学习活动。毕业实习则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综合考察。实习应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值得注意的,理工类高校法学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应该更加多元化,不能仅限于检察院、法院、律师事务所和政府部门,还应当向企业和事业单位进行拓展,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习空间。

四、教学方法的创新。

由于教学方法是当前法学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理工类高校法律教育的机制创新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理工类高校法律人才培养以应用复合型为基本目标定位,故而实践型的现代教学方法应贯穿于法学教学的全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教学环节。具体而言,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法律职业思维,形成分析和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力争专业知识同步转化为职业能力。同时,倡导互动式教学,以可采用案例教学法和疑案辩论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学生因被动接受灌输形成的学习惰性。

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辩论教学,锻炼学生的口才和应变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其一,社会调查。社会调查的目的是使学生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从一个法律人的角度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运用法律思维观察社会、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观摩法庭庭审。庭审观摩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法律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使学生对庭审程序有直观的了解。其三,模拟法庭教学。通过模拟庭审,可以增强学生对诉讼参与人的了解和认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融会于实践,对提高其法律实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其四,诊所式法律教育。该方法的最大特点在于让学生亲身参与真正的法律实务,真切感悟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深刻内涵,发现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掌握基本的法律实践操作技能和法律职业精神。

五、师资建设的创新。

为适应应用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也要实施机制创新,其核心在于:加强理论型师资的`引进和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实践型师资的队伍建设。理工类高校,尤其是地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和职称偏低的现象。缺乏具有深厚法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会直接影响法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同时也影响专业科研水平的提高,从而无法进一步促进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这成为制约理工类高校法学教育上层次、入主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加强理论性师资的引进和培养。一是要引进高端法学人才。我国部分重点理工类高校的法学专业近些年得以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仰赖于国内著名法学教授等学科领军人物的引进。

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校。因此理工科高校应将的法学人才的引进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鉴于普通理工类高校相对于名校在学校级别和声望上存在差距,且国内高端法律人才稀缺,因此在人才引进上要采取区别对待的政策,在经费支持和配套政策等方面要高于其他学科,这样才能吸引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高层次法律人才加盟。二是鼓励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理工科高校的理工专业教师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已趋于合理,而法学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仍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理工类高校在教师的培养政策上同样也需区别对待,法学专业教师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资、福利,以及职称评定都应享受与理工专业攻博人员不同的差别待遇。

建设实践型师资队伍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第一,加大实践型人才的引进。第二,教师应亲身参与法律实务,主动获得法律实践经验。有律师资格的教师可以通过代理案件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参与媒体、政府部门组织的咨询和培训和活动以获得实践经验。第三,深化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和协作。可以建立与政府和企业的双向岗位交流机制,使教师在实务部门的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第四,建立法律实务人员兼职教师的机制。法律实务人员相比专职教师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让他们走上讲台,对于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有裨益。但对聘任兼职教师的经费来源、教学管理等问题需要认真考量。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三篇】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创新型教学法已成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顺应时代潮流,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领略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学;策略。

化学是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化学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让学生有效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利用大脑进行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为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彰显出创新美,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验探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经常是教师先将实验演练一遍,学生再按照教师所操作的步骤,一步步模仿进行实验操作。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在课堂上不愿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思考,经常是教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放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化学实验展开探索、研究,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具有创新性。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了大概的实验步骤后,让学生根据前面所进行的一些实验来对“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事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各个小组间的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实力对抗,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化学实验操作中。

在划分好小组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材、器材之间的搭配是怎样的、先后步骤是怎样的、由谁来进行实验操作、由谁来进行实验记录,等等。

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记忆得更深刻,还可以在探讨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产生灵感的碰撞,充分彰显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美。

二、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为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提供保障。

化学实验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细心,不能出现差错,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意外事故。

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投入到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教师要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启发自己的大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了解得更为透彻,一般都会采用化学实验法对他们进行检验,那么在学生操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多对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进行操作,减少危险的发生。

同时当学生在完成一个步骤进行下一个步骤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将所用的实验器材洗干净,不然残留的实验品与另一种化学物质进行融合,可能会造成意外事故。

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效,这样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因为课堂人数太多,当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练的时候,无法有效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可能导致有的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得很清楚,有的学生却因为人多的缘故没有办法看清教师的具体实验操作。

为了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促进集体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化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学习《燃烧及其利用》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因为燃烧的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燃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丰富学生的认知。

在多媒体视频中对这个实验操作有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为透彻。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资料,有效地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扩充,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总之,创新是如今时代发展的一个主旋律,教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彰显创新美不仅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展得更为健全。

参考文献:

[1]常艳红.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设计[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5).

[2]钱勤.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3(6).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四篇】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视觉化、图像化,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尤其是青年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将多媒体视觉表达方式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的束缚。因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就视觉元素、视觉文化在教学领域的应用给予了高度关注。那么,从初中美术教学视角来看,视觉文化有何意义呢?笔者在此做出了回答。

一、新媒体视觉文化给初中美术教学带来的影响。

顾名思义,视觉文化指以图文声像等视觉符号为视觉基础的文化艺术形式。传统的视觉文化以语言文字和印刷媒介为支撑,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比传统的视觉文化更加直观、生动。新媒体时代的视觉文化融合了更多的视觉元素,并且,许多文字化的东西都被转化为图像,这也给传统的语言文化传播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今,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信息传播形式,从小在多媒体视觉文化影响下长大的青少年,在思想和审美方面也深受视觉文化影响。如与文字相比,初中生更乐于接受多媒体视觉文化。在多媒体时代,多媒体也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来,依托于校园网建设和多媒体教学,许多视觉元素也走进课堂。初中美术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和审美素养是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不过,受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不仅教学内容单一,而且,教学模式单一,美术教学以美术欣赏、学画和知识灌输为主,学生视觉感受和审美情感根本不受关注,美术教学效果也受到影响。将多媒体教学用到初中美术教学中,借助丰富多样的视觉元素使美术知识直观化、立体化,可以增强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还可以给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带来多重刺激,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新媒体时代,许多教师都积极提倡将视觉元素用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解决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许多问题。

二、新媒体视觉文化时代的初中美术教学策略。

(一)根据教学要求,拓展美术教学资源。

美术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的重要渠道,在素质教育推动下,初中美术教学也逐渐由单一的课本教学向兴趣教学转变,但是,在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不高。新课改提倡通过教材权力地方化和教学内容改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响应新课改要求,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现有教材,拓展和丰富教学内容,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时代,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需求,将一些视觉元素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以视觉元素、视觉文化为媒介,使美术课堂教学与时代发展接轨,进而培养学生的视觉感知和艺术审美能力。如在初中美术(湘版)八年级上册《笔墨千秋》课堂教学中,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见识中国画的特点,了解中国画的表现意境,学会运用国画基本知识分析画作。在初中生的审美素养和知识接受能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要想实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来展示中国画独特的表现形式,讲述中国画的特点,让学生熟悉、了解中国画。因此,在教学前,教师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详细介绍线描、工笔、写意等中国画知识,并介绍一些名家画作,讲述中国画的表现特点和意境。如此这般,将教学内容与视觉元素巧妙结合起来,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二)创新教学形式,将计算机融入课堂教学。

计算机是视觉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计算机也是学校教育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法。计算机教学具有图文并茂、影像生动等特点,将计算机教学与美术教学融合起来,形成具有视觉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是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美术教学努力的新方向。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广大教师要与时俱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灵活利用计算机来教学,使更多的视觉元素进入到课堂中来。如在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诗情画意》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的方法、造园艺术的意境,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就利用计算机展示北京恭王府、苏州园林或者上海豫园的图片,然后以漏窗造型为引子,引出古典园林空间布局、园景造型这个话题,讲述与古典园林有关的景物对应、衬托等艺术手法。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再借助图片讲解园林在景物构造上对远借、仰借和俯借等视角的运用,使学生借助图片发现古典园林的诗情画意和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利用视觉文化进行课堂拓展和延伸。

在多媒体时代,美术教学的开放性也进一步增强。以多媒体为抓手,拓展美术教学资源,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开展美术教学实践,是多媒体技术的价值和优势所在。学生是美术教学的主体,以人为本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视觉文化习惯,一方面运用多媒体开展课堂教学,另一方面要致力于营造与新媒体视觉文化发展相一致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美术教学实践,使学生在课外实践中不断提高视觉感知和表达能力。如在《精美的书签》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活动,以通过课堂拓展和延伸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如让学生参考多媒体视频,利用硬纸、胶水、彩笔等设计、制作一个精美的书签。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成果、制作成果带到学校,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点评,评出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奖等,并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素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视觉文化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在新媒体影响下,初中美术教学也要与时俱进,借助多媒体技术和视觉元素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以改善美术教学面貌,提升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发挥和强化美术教学的育人功能,实现美术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五篇】

新课程,倡导立足于学生当前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追求“主流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结合”,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内容体系与实施建议。诸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向导和顾问的角色,是“平等中的首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核心的问题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归还给学生,是把探索的过程,全部的经历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课堂研究性学习随之应运而生。

但实践证明,仍存在误区。表现为:课堂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了,但教师的引导、促进者的作用却弱化了;课堂是活跃,但讨论方向容易失控,基础知识点无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过于形式化,一是假问题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二是“自主”有时异化为“放任自流”;三是“合作学习”则被假性化、探究学习被绝对化,依然是少数人在独领风骚。

课堂研究性学习,不得不面对以下棘手的问题:

如何突破课堂时、空有限性的瓶颈?

如何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思考、表达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更多自主的'空间?

我个人认为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微型探索。

[1][2][3][4][5]。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六篇】

摘要:近年来,我国一直致力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在我国的众多高校均形成了较好的创新创业氛围。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我国高校普遍致力于构建完善的高校创新创业培育生态培育体系。这一生态体系之中包含了学校、政府、社会、家庭以及学生本人,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目前,对于一个全方位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的建立,仍然有许多的问题值得探讨,本文针对如何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培育体系展开研究。

一、前言。

自20以来,我国教育部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出了“卓越计划”,20教育部门为了使高等教育的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内容,特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据悉,着一系列计划的提出与现如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密切相关,我国人口众多,自高等教育门槛放低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更是居高不下,并且,由于学校的教育偏重于理论的学习,而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再加上学生自身的素质问题,每年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都是一大难题。近年来,我国面临着企业的转型升级,大学生群体是高新技术的掌握者,鼓励大学生创业,既能带动就业,又能帮助我国创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但是不得不说,目前我国的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机率偏低,因此更要注重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以此来达到教育生态的平衡,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目前,我国的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没有将其融入高等主流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趋势呈现出边缘化,教育形式流于表面,与专业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毕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建立也不是能由学校独立完成的,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的建立更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毕竟是牵涉到生态链的各个角色,需要由政府、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协作。在很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难以构建的一大原因就是学生工作部门与学校的教学部门没有进行共同的努力,从而致使了学生创业的层次较低,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离,更加大了学生创业成功的难度。除此之外,也有部分高校只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创业创新工作,而没有真正主动地投入到其中,参与体系的构建。

1.高校(1)开办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体系中,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仍属于起步阶段,而没有真正落到实处,大多创新创业课程只是作为选修课而存在,再辅之以学校举办的各类创新创业活动,而不具备专业性,层次较低。而高校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置而是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形式要新颖、内容要专业,选修必修相结合,这都需要各教学管理部门工作的改进,将资源进行优化整合,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2)进行精准的教育目标定位。学校首先要明白,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并不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的去创业,而是主要培养学生关于创新创业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更要培养其洞察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等等,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的新时代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也有利于学生实现其人生价值。(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创新创业是一门文化,而不能速成,唯有塑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方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创新意识根深蒂固,而创新创业文化的构建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具有团队合作意识;二是要有意志力,创业需要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学生要学会吃苦耐劳;三是要具备创业能力,即基础知识的储备;四是要敢于创新,即树立创新思维。2.家庭由于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与家庭的影响息息相关,家庭更要给予孩子鼓励,而不是将父母的想法贯彻给孩子,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有创业想法也需要家庭的支持,对于一个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来说,家庭因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切不可忽视其作用。3.政府政府是能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制定相关文件鼓励创新创业,为学生开辟道路,给予学生优惠政策帮助学生创业,提供多种渠道为学生创业寻找出路,协调好各部门的关系,在社会上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发挥自身的优势,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高服务于帮助,在高校鼓励实施,积极为高校与企业搭建桥梁,致力于共建一个和谐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是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少年强则国强,我国全民族创造力的提升与构建一个良性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密不可分。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七篇】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已经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推动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也为高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传统大学美术教育因其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古板、教学人才分布不均等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大学美术教育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蜕变,以期更好促进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在社会各领域的不断应用与发展,高校在其教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为其现代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传统的大学美术教育因其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古板、教学人才分布不均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导致了同学们现代大学美术教育的尴尬局面。数字新媒体在大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改变其传统的理念与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美术人才。

(一)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

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教育中,因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优秀教育教学人才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面临着人才少,教育资源薄弱的劣势。由于地域的发展不均,很多教学资源不能很好地应用到每一个地区,尤其是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对于大多数人才,由于他们期待更高的社会价值、更好的经济收入,毅然选择发展较为前列的中、东部地区,而直接放弃处于薄弱劣势的边远西部。这直接导致了西部地区的教学资源落后,教育人才不足,跟不上现代教育的进步。

(二)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老套。

一些大学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认为美术教学就是使用笔、纸、染料等传统的教学材料对同学进行画作指导,而这中传统形式的.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在教学内容上,很多大学教师选择使用传统的教学材料对同学进行教学,教学材料的老套以及不及时更新逐渐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代社会实际有着较大的出入。而一些资历较老的教师甚至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同学们进行教学,直接排除新的教学内容,同学们在进行画作是思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同时,由于传统教学的限制,同学们不能更多更好地接受到外界新事物,自己的作品因为缺少新媒体的支持也不能更好地被外界所熟知、接受。

(三)教学方式古板,缺乏专业特色。

与教学理念相对滞后异曲同工,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很多大学教师教学方式的古板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同学们在思维创新方面的形成,不能够更好地展现美术专业的特色。一些高校教师在美术教学课堂上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在长此以往的学习中,同学们逐渐会产生审视的疲劳感,对画作的兴趣大打折扣。同时,教师在使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并不能更好的展现美术这一专业的特色,使其失去应有的光华。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新媒体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好的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升其对学习的兴趣,更能够通过运用多媒体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作才能。同时,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cad、ps等创作软件,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美术专业的特色。

(一)资源共享,充分发挥数字媒体优势。

数字媒体在大学美术教学中的充分运用能够有效做到资源共享,使因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才分布不均而造成的地域分化得到有效解决。将多媒体运用到传统大学美术教学的课堂,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所存在的天然优势,不仅能够使得同学们及时获得最新的美术方面资源,更能够利用数字媒体所带来的优势,充分调动同学们对艺术创作的积极性,培养其穿创新理念与创新意识。同时,利用多媒体的广泛性,能够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对同学们教导不同美术专家及教师对同一理念的认识,让同学们能够了解更多关于画作的知识,而不是仅局限于某一老师的教学风格与教学理念。同时,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也能够有效解决部分地区人才不足的问题。

(二)树立创新理念,改革教学内容。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教师注重的多是学生的学习能力而非创新与实践动手能力。数字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要求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动手能力的新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局限于自己对美术创作的思考,要用于探索与尝试新事物、新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教育教学。在教学内容上,数字媒体的加入使得教师尤其是老教师在美术教学上不能够仅凭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同学们进行指导,要根据全新的理念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注重对同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变革教学模式,营造专业氛围。

多媒体在教学课堂的应用使得美术教学课堂不再是仅有的“一支笔、一张纸、一幅画”的模式,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得不根据多媒体的存在对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变革,而教学模式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同学对新事物的好奇,对美术学习增加了更深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也在一定程度上引i着同学进行创新学习,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画作。同时,多媒体在教学课堂上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cad、ps等创作软件,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美术专业的特色。

三、结语。

数字媒体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高校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契机。传统大学美术教育通过与数字媒体相结合,改变其传统的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古板、教学人才分布不均等诸多的问题,充分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使美术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有效解决资源、人才分配不均的问题;通过多媒体资源运用,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使同学们学习兴趣得以提升,创新意识得到加强;通过多媒体资源运用,改变教学模式,使教学课堂更加突出美术专业特色。数字媒体在美术教学课堂的应用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变更与改革,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广静.数字媒体时代下大学美术教改问题分析.艺术品鉴[j].(06).

[2]郭一栋.数字媒体时代下大学美术教改再思考.美术教育研究[j].2016(08).

[3]田永江,赵军玲.数字媒体时代下大学美术教改再思考.美术教育研究[j].(16).

教育和媒体的创新探究【第八篇】

针对以上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现状,我们认识到,要做好高校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不能只注重思政的教育,避免在实际操作中流于形式,实效不足的问题,高校必须充分考虑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贫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教育管理途径的创新拓展,使其更加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

(1)深化“勤工俭学”内涵。勤工俭学是引导贫困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以此来改善经济状况的有效自助途径,是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方式。但是,目前的勤工助学还停留在劳务性和服务性的基础层面,贫困学生大都集中于打零工、兼职等单纯的体力工作,勤工助学的路径和内容都较为狭窄,无法体现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的需要。新形势下,勤工俭学的内涵应该外延扩展到助学、育人的双重范围上,将贫困学生勤工俭学与创新项目、课题科研和实践技能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将贫困学生的勤工俭学工作纳入到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去。在这样的模式下,高校贫困学生的勤工俭学监管人员也不再局限于辅导员等专职学生管理人员,作为任课教师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勤工俭学中来,增强与学生沟通。深化“勤工俭学”内涵,在单纯勤工俭学的基础上,开辟专业型、技术型岗位,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丰富了勤工活动的内容,拓宽学生实践的渠道,搭建贫困学生之间开放有效的交流平台。

(2)树立“典型榜样”引导。对于贫困学生的教育管理不仅要注重有意识地集中疏导,也不能忽视环境氛围营造的无意识教育抓手。典型榜样就是选取贫困学生中先进代表的事迹来引导和带动广大贫困学生,传播了正能量,从中汲取精神动力,以榜样力量引导正面的舆论导向。贫困学生一方面害怕和抗拒与他人的交往,另一方面又十分渴望他人的关注与肯定。面对这种现实矛盾,强制地多与他们沟通,接近他们不如向贫困学生及其家庭宣扬自助意识,让他们看到同样贫困学生身上自立、自尊、自强的精神,以贴近他们现实生活的真事案例发挥示范鼓舞作用,而不再是单方面的思想教育灌输。

(3)凸显“求职就业”效应。求职就业将是贫困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日益重要的关键环节。学校应该充分考虑到贫困学生迫切地想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家庭经济状况的'心理,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其适当地帮助和偏向性关注,帮助贫困学生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其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加强贫困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引导他们准确定位,细化目标并合理计划。帮助这部分特殊学生在有限的大学学习时间里积累尽可能多的资本。同时积极开展校园职业规划大赛、模拟招聘会和专业讲座等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同时,学校也要完善贫困学生就业的服务体系,针对贫困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信息渠道狭窄等问题,举办面向贫困学生的专场招聘,搭建更多的桥梁,让贫困学生能够更好地与用人单位对接,并鼓励洽谈一部分校企合作单位专门吸纳有就业需求的贫困毕业学生,创造更多的求职机会。而对于有创业意向的贫困学生更是要给予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开辟专门的绿色通道。

(4)创新“精神激励”载体。精神激励是加强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单一地依靠理想信念教育或人生价值观的引导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学校应针对上述提到的贫困学生孤僻不合群、自卑敏感不自信等特点,加强外部和内部激励环境塑造,发挥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特点,将各年级各专业的贫困学生集中在一起,建立专门性的志愿服务社团,系统地、有组织地开展志愿服务感恩回报活动,对贫困学生进行精神教育激励,让他们通过这一平台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提升主观的幸福感,更树立起自身自立自强的精神。

(5)打造“学习帮扶”驱动。针对贫困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客观现实问题,学校要进而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鼓励他们通过学习改变完善自己,培养他们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对于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还可以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帮助,侧重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所建树,为社会回报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学校还可以面向贫困学生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扩宽他们的学习渠道,丰富业余学习生活。高校贫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学校要进一步拓展思路,实践探索,构建切实有效的多方位教育管理模式,关注贫困学生由经济压力而产生的系列的心理问题,将教育管理与服务育人有机结合,促进高校贫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程.浅析高校贫困生的教育管理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9(s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3 2969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