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工作总结范文【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此篇优秀教学范文“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工作总结范文【汇集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师专业发展总结【第一篇】

我校大力开展教师专业发展。.一年了,在这一年中,我以全部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其中,收获颇丰。我感到,默默的耕耘更使我们敬畏生命的精美和生命开放的价值,平凡的付出增加我们对人的尊重、自豪和挚爱的深深感情。

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路径是——教师的文化自觉。

费孝通先生提出“生活的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他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四句话概括了文化自觉的本质内涵。

教师文化自觉对于教师明确自身的文化处境以及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反思自身的文化责任与文化选择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勤奋的学习与研究中,我对专业发展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激发自己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做教学生活的的真正主人

教师的文化自觉,在于自觉地把社会赋予的外部目标转变成内在需要,自觉地参与教育、研究教育,激发从事教育活动的创造力,使教育劳动成为创造性活动,把教育活动看作实现自我价值、体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具体认识和做法如下: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指教师的角色认同,即教师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特定社会地位、特殊使命和职责的意识。我认为,教育通过文化传承造就人性,培育新人,教育者的职责就在于以其所领悟与感受到的文化智慧与力量去启迪学习者的心智。这一职责与其说“伟大”“神圣”,毋宁说“艰苦”“卓绝”。在艰苦卓绝中一次次战胜困难战胜自我,我感受到了做教师的幸福,自我发展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骄傲,我的人生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实现。

专业自觉

教师的专业自觉,是自觉把专业活动当作研究对象、。性审视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专业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水平,不仅表现在技能、能力与智慧,而且涉及教师的内心世界,关系教师的心灵和精神。

中学语文教育,最关乎人生品质的学科。过去人们只注重做“形而上”的大讨论,用空洞的理论代替具体的实践,不愿意做“形而下”的学生研究课程研究课堂研究,致使语文教学陷于困境,受人诟病是各学科中最多的。作为语文教师,我深感自己的失责失职,我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精神境界的提升方面,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训练技能培养能力丰富智慧。

自我反思

反思要求从自身出发对象、自己。只有这样,教师才会主动地把专业活动当作一项思考的任务,不仅仅是谋生获取薪水的工作。教师能从反思中感受快乐、主动地参与变革专业活动,从这一点上说,教师能够进行自我反思,显示着职业认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本学期为了审视自己的课堂效果,我用录音笔将上课全过程录音,课后反复自听,寻找缺点不足。我发现,虽然教学多年,但是不当之处还是经常出现,对学生的关照,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对自己的了解,都可以做到更恰当。

自我更新

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我更新,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的。.调控等实现自我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

现在,我的教学研究内容确定为“中学语文阅读和写作课程的开发与。.”,目标是编写一套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和学习资料,类似教材。希望得到学校和教研组的支持援助。

自觉坚持

专业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业,要求教师拥有正确教育观念、职业观念,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直接以专业发展为指向,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并成为教师日常的专业活动的一部分,随着个人实践知识进一步拓展,社会生活的经验更加丰富,变得更加自信和从容,形成具有个人特征的知识结构,同时能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并同先进教育理论建立起自觉的关联。本学期我密切关注教育领域的新成果,认真研读各个流派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并注重其他国家母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动向,吸取精华为我所用。

一年来我在思索自己的存在,仔细感受教育的意义,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希望成为创造美好教学生活的的真正主人。

以上总结有些部分还处于思考阶段,是今后的努力方向。的。.,记录在此,激励自己。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工作总结【第二篇】

20xx年的钟声即将敲响,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已进入收获时节,本学期的我在教学工作中,无时无刻都处于学习和钻研中,无论是新课程理念的提升,还是教师的个人理论素养、个人素质及教育教学观念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1、加强了师德水准,提升个人的人格魅力。

努力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言行等各个方面做到为人师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与班主任、任课老师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的教育教学工作。

2、精化自身的教学技能,做市级教学的排头兵。

积极参与市里举办的各类教学教研竞赛,让自己在各种竞技中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基本技能。树立应用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改革的意识,能够坚持运用信息技术与音乐、品社学科的整合,制作更好更优秀的教学课件。参加大连市品生品社名师工作室的各项活动,珍惜并充分锻炼自己教学教研,及引领与幅射的能力,使自己光与热发挥到最大!

3、学科专题方面。

本学期成功审报并参加辽宁省品社教研课题的研究,同时参加并承办大连市级品生/品社“德育教育与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市级课题研究。通过参与省市级课题研究,不仅拓展自己知识面、更新教学理念,更是对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提供了展新的台阶,为了做好本学科的学科专题,我阅读大量的有关书籍,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加自己的见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4、在教学教研方面。

积极参加各级各项教学教研活动,认真听课,积极评课。在每一次研训活动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共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在镇内组织和开展好品生品社及音乐学科的教学教研活动,通过开展品生品社教研会、学生作品展评、镇音乐教师业务培训及镇艺术节等活动,让教师们的教学、教研及编排节目水平均衡提高,迅速发展。并通过及时的验收和评比,引导教师互评互学,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共同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总之,经过实践与努力能够以真挚的爱,真诚的心,扎实的业务功底,满腔的热忱,充满自信地面对新课改,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把自己的全部知识、才华和爱心奉献给学生,奉献给教育事业。

教师专业发展工作总结【第三篇】

我很荣幸这几年能参加学生组织的校培训,开展一年,给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论得到提升,观念得到转变,教学方式多样化。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收获:

一、转变教育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观念转变是课程改革重中之重的问题,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教育教学观念的根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条布满艰辛和汗水的道路,是一项长期的任重道远的艰巨任务。每天我热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与孩子们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与同事共同面对课改在教学的实施中带失败的困惑。经过一年的实践,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学方法有了突破,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面已经形成。在钻研教材中,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活动制作不同的教具和道具、图像和幻灯片,以最佳的情景、画面、音乐、色彩和语言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亲切然的示范表演,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幽默活泼的话语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全身心投入,会将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学习境地。

新课程倡导的“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已经落实到位,“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学生学习兴趣浓,逐步从“要我学”的心理向“我要学”的欲望转变。

二、学习方式上倡导主、合作、探究

新世纪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理念,力求使学生在责任感、主学习与生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等方面有卓越的表现,努力追求创造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构建开放的基础教育体系,倡导学生在选择中学习选择,在尝试中学会负责,在参与中发展我,强调教育教学与生活及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更主动、更觉、更活泼、更多样地学习,把课堂与社会,把课堂与家庭结合起,在更大更广的天地中获得发展,全面尝试新的学习方式。在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上,倡导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充分的主性,以我要学的状态投入学习。在教学中倡导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在模拟情境中学习,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在教学中我经常设计课堂竞赛游戏,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引入竞争机制的游戏中。如:在进行话题学习时,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佳创意搭档;在巩固新授内容时,设计各种擂台赛。

三、校领导积极聘请专家校讲座,提供理论支柱

一年多,专家们多次对我们进行新课程教改理论的培训,同时,我们还提出了许多在教学中的困惑与专家进行探讨、交流。进而帮助我们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此次,师大的专家到我校深入课堂进行听课。课前,我对此做了精心准备,反复推敲,研究教法,课后,专家对我上的课给予了好评,并提出了具体建议,在校领导和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能够迅速地成长起。

四、我反思,不断积累经验和材料

反思如同前行路上的驿站,休整再出发才能精神百倍,方向正确。积极撰写反思型教学案例,不断地记录和积累教学工作中的体会、经验和资料,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深入进行,有利于不断提升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每教完一节课后,我都记下课的创新“亮点”;找不足之处,写出改进之法;想应做之法,留下瞬间感悟,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

总之,经过一年的教学,在上级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我虽然取得了一些点滴的经验,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扎实的教学,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课程教材改革的征途上创造出新的成绩。

教师专业发展总结【第四篇】

前言:通过安徽省继续教育网上学习,我认真听了唐林伟老师的《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课程,深受启发,并作了较为详细的笔记。它拓展了我的职业教育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利用一切机会,加强自我学习,成为一名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一、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

(一)基本概念:乞丐的级别收入导入什么是职业?

1、什么叫职业?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它具有技术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什么叫专业?兼职到专职再到专业

2、职业的构成要素:

教师专业化问题最早由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提出。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 ,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所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 , 教师专业化毕竟是一个源于西方的概念 , 而当前我们却实行简单的“拿来主义”, 对于这个概念是否适用于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我国的国情 , 似乎很少有人进行过理性地审视。其实 , 当前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陷入了困境。我们只有采取直面这些困境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 才能更好地寻求教师专业化的合理性及其发展方向。

我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确实首先应该实现教师成为高标准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化,是实现学科专业发展和教育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一种教师实际行为,不是一句空话。专业化成长与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需要每天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定期出去培训和交流,所学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又是课程的研究者。这就要求教师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知识对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分析,以便对自己的实践有一个理论上的理解和总结,并发现其中的长处与不足,为以后的改进作好准备。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情、环境、条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反思、同事互助或导师引领等相互渗透,重研讨、重实践、并且不断总结,而不甘愿做一个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教书匠”。学者型,专家型教师是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1966年

(二)教师职业发展的历史

1、1994年1月1日实施教师法。

2、19954年12月12日,国务院颁布实施188号令《教师资格条例》。

3、20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规定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其定义为“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4、20xx年,《实施办法》。

5、20xx年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使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了。

虽然教师职业在官方文件上作为一种专业性职业被承认,但教师专业在社会上对教师职业专业性仍不能被普遍认可,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目前就没有一个划分教师与非教师的明确具体标准。教师的职业技能体现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短期看不到具体效果,目前我们或是所有人都认为站在讲台上就是教师,不在讲台上就不是教师;二是教师的专业性技能水平还不高,或者说还没有高到只有教师才能胜任教育工作的地步。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要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它包括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知识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二、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

所谓教师专业化,简而言之,就是“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

从广义的角度说,“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两个概念是相通的,均指加强教师专业性的过程。但从狭义的角度说,他们之间还有一定的区别:“教师专业化”更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加以考虑的,主要强调教师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从教育学维度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提高。这两个不同的思维角度是随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进程而不断明晰的`,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了提升教师专业化程度,人们采用的是群体专业化策略,关注教师作为专业性职业的地位及其提高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重心有群体转向个体,强调教师个体的专业化,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一转移并不意味着提高教师地位的问题不重要,而是希望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来达到提高教师地位的目的。

教师专业化在本质上强调的是成长和发展的历程,该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个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三是指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的确立和提升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含义是: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师德、教学能力等持续不断提升的过程。教育是实践应用性职业。要经过较长时期的专门职业训练,掌握教育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并需经过临床实习。教师要善于把自己掌握的学科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就需要有教育的技能和技巧。这种技能和技巧是要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实习应用才能获得的。一个成熟的教师需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职前培养阶段,这主要是师范专业本科学习的阶段;二是初职阶段,即实习锻炼的阶段,大致要二至三年,这是新教师在教师集体中向别的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在实践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摸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积累经验,掌握规律。我们现在的实习时间太短,不能起到练习锻炼的目的;三是成熟的阶段,大致需要三至五年,经过探索与思考,并在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能够得心应手地处理各种教育问题,他就成为一个成熟的优秀的教师。如果五到八年还不能成为优秀教师,那么就说明该教师不具备教师的天赋,要改行从事其它更适合的职业。

三、“双师型”教师

(一)概念。“双师型”教师这一中国本土的职业教育概念是1999年时任上海冶金专科学校仪电系主任王义澄提出的。而我国教师专业化标准是针对我国普教教师提出的,二十多年来,“双师型”教师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准”要求。

何谓“双师型”教师,目前有的学者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 双师型教师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而有的学者则将“双师型”教师的理解概括为三种:一是“双证书论”,认为具有工程师、工艺师等技术职务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并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即为“双师型”教师;二是“双能力论”,认为只要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教师,就可看做是“双师型”教师;三是“双融合论”,即既强调教师持有“双证”,又强调教师“双能力”。但不管是哪种概括,目前教育界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一是停留在字面解释上,二是表现为较有理性的综合解释。

(二)“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

1、行政标准:教育部高教司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中提出的“双师素质”教师标准,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有两年以上基层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指导本专业实践教学,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或即有讲师及以上教师职称,又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主持(参加)两项及以上应用项目研究,其成果已被社会企事业单位应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点主要强调科研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院校标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同进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两年以上相关专业工作经历或具有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接受过系统教育理论的培养和培训

3、研究者标准:认为“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标准是“一全”“二师”“三能”“四证”。即有全面的素质,是“经师”“人师”,有全面的能力素质,有理论与实践教学及科研能力,有毕业证、技能等级证、继续教育证和教师资格证。

(三)“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模式

院校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直接来源,要发挥名师培训基地和高职师范院校的师资和技术资源优势,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

企业嫁接模式:与企业建立产学研紧密合作的关系,校企双方互派人员进行交流,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条简洁高效又经济的途径。

校本培训模式:以教师任职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教师间的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形式,是在岗业余学习的一种进修模式。

自我生成模式:建立教师自我培训机制,通过自学自培不断提高完善,这种形式注重教师内因的激发,突出教师的内在价值和需要,发挥教师个体在“双师”化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趋势

主要有二种发展方向,一是三师型教师:“人师”、“经师”与“技师”;二是四师型教师:“匠师”、“艺师”、“ 儒师” 与“ 哲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在今后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1、以所在学校为学习的主阵地。以职校的生产基地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产、学、研学活动。今年我校对中青年教师进一步作出了明确要求:所有教师在带一门主打课程时,必须根据市场需求,再学习兼带第二专业,互帮互学。

2、平时加强自我学习,提高自学效果,以赛促建。技能竞赛形式多样、内容难度大,无论是教师个人参加竞赛还是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若想获奖,教师自身在学习上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我将通过自学来掌握急需的专业技能,并积极带领学学参加技能竞赛,以促进自学效率,提高技能水平。学校也出台了相关的竞赛奖励制度,并与晋升职称挂钩,也来有效地激励了教师。

3、多向同事学习。对不同专业课程,利用平时听课及实习、实训等操作机会向其它专业组老教师学习,笔者认为这是作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的一种有益地补充,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可以大大缩短年青新教师对岗位、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同时也促进新、老教师双方对教育教学过程的思考和研究。这种模式尤其对有一定理论教学基本功的教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加速其成长为“双师型”教师,是一条效果显著的捷径。

4、积极参加学校的校企“双向挂职”活动。 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能操作水平,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操作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研究技能教学的新方法、新途径,把到企业顶岗学到的新知识、技能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真正发挥“双师型”教师的作用。

23 1285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