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论文【热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高校教师论文【热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一篇】

(一)高师音乐课堂教学隶属于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涵盖面很广,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方面内容,而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的内容。精神文化所包括的内容,主要体现在集体主义精神、共同合作精神、乐观主义精神等方面。对于学生来说,这些“精神”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包含音乐课堂教学在内的校园文化,是提升高校学生素质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模式。课堂教学、声乐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学校普及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各有各的工作,互不替代

音乐课堂教学是一种外显性的教育活动,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活动。而校园文化活动则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将音乐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在校园文化活动提供的平台上加以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克服心理障碍并增强自信心。与音乐课堂教学的直接教育不同,校园文化的教育作用是间接的、隐性的,既不是强硬地灌输,也不是通过纪律加以实施的,而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这种潜在性来讲,校园文化主要是通过间接的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而学生是在较为轻松自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与高师音乐课堂教学的“直接性”相比,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更偏重“间接性”。而无论是直接性的课堂教学还是间接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同等重要。

(三)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在高校里,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的授课方式,也是高师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涵盖很多方面,其中校园文化建设对课堂教学的影响重大,相比音乐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包含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而它所体现的教育功能是音乐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音乐课堂教学的作用同等重要,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促进。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高师音乐课堂教学的影响

校园文化建设为音乐课堂教学提供实践的平台,它不仅可以巩固音乐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好的发展。

(一)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

通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求逐步进行高师音乐课堂教学的改革,其次还要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的改革一定要结合起来,使文化能够沁润到教育的全角度和全方位。校园文化这一隐性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予以渗透,无论在精神方面还是在组织各种活动方面,都将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对提高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音乐教学课堂的效果要依靠校园文化活动来呈现

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学校十佳歌手比赛、合唱比赛、广场舞比赛、五项全能比赛、各种庆祝晚会、文艺演出等等。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同时,让学生把音乐课堂所学的东西在舞台上充分的进行实践演练,而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通过舞台实践来检验。这些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就是最好的舞台实践平台,学生们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舞台实践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也让学生们更热爱音乐课,更认真地投入音乐课的学习中。

(三)通过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应与高师音乐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校园文化活动其实是音乐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只有通过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将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应用于舞台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反过来,这就要求高师音乐课堂教学必须要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互动模式。

在加强高师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方面,首先,应该启发学生辩证思维的建立和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教师应该学会与学生平等的进行交流和对话,让课堂氛围能够宽松和谐,充满幸福感,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塑造他们形成一个乐观向上的性格。最后,要改变教师传统的“一言堂”式的教学为启发式、探讨式的新型教学形式。使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展现学生生命活力的场所,从而进一步促进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教师论文范文【第二篇】

1.1教学、科研与日常管理之间的矛盾

青年教师作为一个学校的生力军,一开始在各方面都应得到锻炼.所以,青年教师除了教学工作外,一般承担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教师还要兼职行政工作等,并且他们还需要花时间投入到科研中.这样以来就使得许多青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对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则是应付差事.也有一部分教师重视教学而懈怠科研,还有一部分教师忙于学生管理工作和行政日常事物,无暇顾及教学和科研.所以对青年教师来说,教学、科研与日常管理工作三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组难以调和的矛盾,其中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矛盾最为尖锐.李开复博士在“给中国高校的一封信”中提到:“中国只需要较少数量的研究型大学,以培养世界一流的研究型人才,而不需要过剩的二流研究机构和二流研究人员.在研究型大学之外,应当有一大批注重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合格人才的院校.”然而在国内的高校中,与青年教师利益息息相关的莫过于评职称,在职称评审中的科研要求是一项硬性指标,许多青年教师为了评职称而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在科研上,忽略了教学.如何找到三者的平衡点是青年教师自身和地方高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2课时量较少且缺乏实践环节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在地方高校开设的概率课程,学生更关心的是“我考试能不能过”,而不是“我能用它做些什么”.诚然,概率统计中的知识点错综复杂,公式定理较多,这些都是需要理解和记忆的,当把这些知识交给学生之后,他们更多的是采取记忆而非理解,就算举出了相应的应用实例,学生也难以将它用到实践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课程的设置以考试为目的,另一方面缺少了实践应用环节的组织与实施.青年教师能教会学生做题,有的也能指导他们如何应用这门学科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缺乏实践的课程让学生得到锻炼,这就扼杀了大部分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在对非数学专业学生讲授“中心极限定理”时做了这样的尝试,以教材中的例题为指导思想,让学生以三到五人自行分组,由他们自己找问题,搜集、整理数据,用中心极限定理来分析问题.在收到的调查报告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学生调查了我校食堂窗口数,每天中午就餐的学生人数,用中心极限定理分析得出我校食堂窗口数太少,导致学生排队打饭等待时间较长的结论.又让学生调查在学校门口车站每天乘车高峰期的等车人数和经过的公交车数量,用中心极限定理分析得出在乘车高峰期间应该每隔3min发一辆公交车的结论.从学生们的调查报告上看来,他们都渴望能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也渴望能有这样的实践机会.但是对非数学专业而言,由于概率统计课的课时量较少,缺乏实践环节,这些因素都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感到厌倦.

1.3因为数学基础差而放弃学习

由于地方高校的学生层次良莠不齐,且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一部分学生因为《高等数学》没有学好,基础没有打好,在学概率统计的过程中就感到十分吃力,也有的学生甚至因为数学基础不好就放弃了学习这门课程.如此以来便影响了整个班级,导致了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普遍提不起兴趣,一些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是难以驾驭整个课堂,有的学生始终不听课,老师提出的问题班上没有人回答,久而久之,一些青年教师的教学热情也会被消磨殆尽,对教学感到无奈.

2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虽然青年教师在从事概率统计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不能因为客观存在的困难而忽视教学的重要性.作为教师,教学就是根本,虽然科研也很重要,但是科研成果再丰硕,讲课不好的老师也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所以不论面对多少困难,坚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是教师发展的第一目的,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青年教师,更应该把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视为主要任务.一般地,青年教师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都应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即均衡发展自身的原理知识、策略知识、案例知识,缩短与专家型教师之间的差距.笔者现结合自身工作

2.1从背到备,开始别怕累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由于之前没有教学经验,教学中必然存在许多的不足.在刚接触教学的时候,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可以把要上的课,所要讲的内容背诵下来,这样以来,就算一堂课讲的不精彩,但基本算是完整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对所教授的内容就会渐渐熟悉,课堂上也就自然增添现实素材.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过度,就能从“背课”转为“备课”了.

2.2手写的讲义,思路更缜密

由于概率统计是一门理论比较缜密的学科,在备课的过程中如果仅仅满足于看懂教材,不认真推敲书中的每一步推导,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疏漏,并且不利于学生思路的连续性.例如教材中的一步推导可能省略其他步骤推导,虽然看书的时候能理解,但是在讲课时,部分学生可能会跟不上.因此,在手写的讲义的过程中,会发现书上的问题,也方便能更清晰的讲解给学生.

2.3睡前想一想,明天怎么讲

青年教师在从事教学的初期,为做到每一堂课之前都胸有成竹,除了对教材的认真钻研和良好的备课习惯之外,还应该注意对所要讲的内容进行及时回忆.但凡次日有课,临睡前在思考一下次日的课该怎么讲、怎么开头、怎么讲得精彩、怎么收尾以及怎么总结.脑海中大致的浏览一遍整个教学过程,不仅有助于第二天课堂上的发挥,也能使自己思考过后心无旁骛,保证睡眠.

2.4学生是专家,认真对待

他课堂是多变的,往往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都会引发某位同学的头脑风暴,他往往会问出一些很奇怪也很难回答的问题,为了做到课堂上能从容应对,在备课的时候就要多考虑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Chebyshev不等式为例,教材中介绍了该不等式的证明和应用,但是该不等式存在一种失效的情体会,就青年教师在从事概率统计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能力

2.5理论与实践,两者互呈现

概率统计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实例很多,在备课的过程中,尽量在每一次课中都穿插一些实际应用的例子,使得每个重要的概念或者公式都有它实际背景呈现,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Bayse公式与全概率公式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通过一道“狼来了”的例题即可向学生呈现由因溯果和由果溯因的区别.

2.6多交流学习,心态要积极

青年教师应对自身的教学水平有正确的认识,这些认识来源于同行的评价,在了解自身的不足后,应积极矫正.多向优秀的教师学习,多听他们的课,多向他们讨教,学习并借鉴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技巧.多与同样教授概率统计课的老师多交流,共同探讨和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此外,多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以及对自己授课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授课方法和进度.对待教学,一定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只有自己重视教学,教学水平才能有所提高.

2.7添加“调味剂”,概率有魅力

如前文所述,概率是高校数学类课程中唯一的不确定性的科学,它有着独特的内涵与魅力.在大量枯燥的符号和专业术语背后,如果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添加“调味剂”,一定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统计这门学科的独特魅力.这些“调味剂”是概率的美、是概率知识在生活中的实例,还包括统计学家的故事和精神等,如贝特朗奇论使得随机变量的产生,布丰提出的一种计算圆周率的方法———随机投针法,用统计的方法探究《红楼梦》的作者问题等.这些丰富的实例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欲望,也能丰富课堂的教学.

2.8推导用粉笔,慎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比如将直方图的组距无限缩短而得到曲线这一过程,利用随机投点法计算定积分,高尔顿钉板试验的模拟等内容都可利用多媒体动态的展示给学生,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但是概率课程是一门理论严密的科学,其中有很多重要的推导和证明,如果一味的追求高效与课时容量,而将必要的证明或推导的过程整体呈现,这是不利于学生对概念或定理的理解的.所以青年教师在从教初期,对于必要的推导及证明,最好采用传统的粉笔教学模式,这不仅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也使得课堂讲授自然流畅.

3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的思考

培养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的积极与努力,另一方面也依赖于学校的重视、鼓励,与学校采取的措施密不可分.基于此,学校及各分院、各部门已经把培养青年教师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来抓,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老教师与新教师的“传、帮、带”制度,教学督导组跟踪听课和意见反馈,青年教师初期担任老教师的助教制度,首次开课需试讲和持证上岗等.但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上述办法和方式或产生效果甚微,或流于形式,或影响程度不够.比如,青年教师初期会有老教师作为其指导教师执行“传、帮、带”制度,但是倘若制度不健全,双方工作量都较大,指导教师和青年教师对传帮带的认识不深入,就会导致监督执行力度不够,该项制度和方式就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作用.又如,教学督导组跟踪听课,由于概率统计课程是一门严密的科学,而督导专家中很多是非数学专业的,或对该门课程的理解不是很深入,在跟踪听课的过程中就很难发现青年教师知识性的错误.再如,青年教师开课前需试讲,一些青年教师迫于压力会积极准备试讲的内容,由于没有一种连续性的监督体制,初期试讲的检查通过了,一些青年教师对教学也就松懈了.另外,高校把科研作为教师评职称的一把标尺,许多青年教师求成心切,工作重心都会转向科研,对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各项培养措施敷衍应对.往往是“被听课时诚惶诚恐,没被听课时讲完了事”.基于上述情形,这就需要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出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新举措以及培养途径.在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3.1科研成果折算课时量,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针对前文1.4中提到的问题,学校应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可尝试将一定的科研成果折算成课时数,以便分配教学科研工作任务时能统筹兼顾.对于注重教学却不愿从事科研的青年教师,应分担较多的课时数,而主要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则将科研成果合理的折算成相应的课时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人尽其才、各尽所能的作用.此外,学校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应该一视同仁,即把教学与科研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关于青年教师普遍关心的职称评定问题,一方面应当适当调整职称评审条件,例如可将教学成果奖可以折算为一定的科研成果,以此弥补科研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应该多加鼓励青年教师做好科研工作,通过科研团队的建设,公派进修等途径,带动和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水平.

3.2教学竞赛制度,有效激励青年教师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中全面的介绍了武汉大学的教学竞赛制度与所取得的成效,对地方高校有很大的借鉴作用.笔者认为,地方高校要做好教学竞赛工作应该分为2个阶段:第1阶段,首先在不同分院展开教学评比活动,以35岁以下教师作为参赛人员,以同专业的老教师作为评委,随机的到课堂听课,评委老师与学生同时对青年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打分,将两者分数综合后再按一定权重计算出总分,通过总分排名选出较为优秀的若干位青年教师进入复赛,然后采取同样的方式随机听课与打分,最终确定年度的教学优秀奖,并落实鼓励措施.第2阶段,按一定周期联谊其它省内地方高校,共同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邀请省内重点高校的同专业教师作为评委,每个学校选派若干青年教师参赛,最终确定教学优秀奖.对青年教师而言,青年教师上进心很强,希望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并得到领导和同行们的认可和称赞.在展示自己的同时,与其他参赛教师进行各个层面的广泛的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对学校而言,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是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检阅和教学质量的评估.通过学院内部竞赛再到省内竞赛,使青年教师集中地进行现场教学汇报,也能促使省内各所地方院校及时找到差距与发现自身的不足,有助于交流、共同进步.

3.3健全青年教师待遇保障制度

高校青年教师年龄一般处于25到34岁之间,正是买房、结婚生子、赡养老人的时间.然而,这其中的任何一项,可能都是他们经济不可承担之重.除此之外,高校青年教师还面对很多基本的生活问题,所以要考虑他们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学校要采取相应措施,考虑教师的生活实际状况,帮助其解决困难,减轻压力,使其一心一意教学,寻求自我实现最高层次的需要,成为一名教学能手.

4结语

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第三篇】

教师基本岗位职责

(一)教授二级岗位

1.掌握本学科最新学术动态,领导或参与本学科建设,参与制定并组织实施学科发展规划,团结带领本学科学术骨干进行学科建设。

2.负责本学科的学术梯队建设,培养和指导年轻教师,形成较稳定的学术群体,积极创建教学、科研团队。

3.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每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良;开设学科前沿领域专题讲座,每年面向教师和学生作1场以上学术报告;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活动。

4.指导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5.在教学、研究基地的建设、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授三级岗位

1.团结带领本学科教学科研骨干进行学科建设,或主持本学科专业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加强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的建设,积极创建教学、科研团队。

2.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每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良;开设学科前沿领域专题讲座,每年面向所在单位的教师和学生作1场以上学术报告;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活动。

3.带领教学科研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4.在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运行中发挥主要作用。

(三)教授四级岗位

1.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指导、培养青年教师。

2.讲授本学科主干课程,每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良;每年面向本学科的教师和学生作1场以上学术报告;组织或参与教学改革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4.在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运行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副教授岗位

1.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积极参与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培养指导青年教师。

2.系统讲授本学科2门以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每年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开展教学改革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3.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五)讲师岗位

1.积极参与学科、专业建设。

2.系统讲授本学科1门以上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良好;参与教学改革及各种学术交流活动。

3.参与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或横向研究项目,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工作量。

(六)助教岗位

积极参与学科和专业建设,承担课程教学辅导、教学实验、课堂讨论、批改作业和带领学生实习、实践等任务,效果良好;参与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第四篇】

关键词:工科高校;新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12-02

人们常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实施者,是“灵魂工程师”,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不同的就是高校教师所面对的是一群性格独立、生活独立、见解独立的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思想素质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而且比较深远。然而,当前一些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这些父母眼中的宝贝、亲人朋友心中的“娇子”在大学接受的是什么教育和影响?难道不是与我们高校教师的素质有关吗?究其原因在于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曾经的“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等已经不多见,讲实惠、重利益、计得失、求权力等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些改变可以理解但不应在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出现并存在。

工科是直接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学科,特点即主要知识点从生产实践发现、提炼,经科学研究转化,之后再服务于生产实践,培养的是服务于国家建设的应用型人才。这就给从事工科教育的教师在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生产实践经历、教学理念与方法能力、职业道德和情感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要求。当今工科高等院校在招收新教师时,重点考查专业技能尤其是研究能力,在教学方面往往较松。这些被录用的专业精英,没有真正经历教育教学磨砺,不知如何站在讲台上将“茶壶中的饺子”倒出来,还没来得及进行职业道德及教育情感的淬炼,也未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甚至还没来得及适应由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过程就可能受到不良价值取向干扰,很快也会迷茫、迷惑、迷失,根本无法达到《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基于此,本文就高校新教师尤其是工科院校专业新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从“虚心求教、诚心待人、耐心教导、恒心做事、良心育人”五个方面提出一些探讨性看法。

一、虚心求教

“虚心使人进步”尽人皆知,可对讲授专业课程的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谦虚进而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自己所学所掌握的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需要在“教”字上狠下功夫。显然,若没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就可能会出现“无米下锅”的现象,但有“米”后还需掌握适用的教学方法,将知识合理而巧妙地讲授给学生。专业教学传授的知识对大学生而言往往都是比较陌生比较新鲜的,讲授的专业知识过于渊博和庞杂,有时也可能造成学生难于理解进而导致效率低下甚至厌学,这种现象在大学校园屡见不鲜,尤其是那些新专业教师的课程更为常见。

多数成功高校教师的经验总结认为“虚心求教”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最佳手段。好的教学方法不可能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应该是具有个人风格、易于学生接受、专业特点突出、合理又科学的成套方法。因此需要“求名师、求学生、求同事、求自己”,求名师是需要你利用闲暇时间不断地去听课,听教学名师的课也听纪律、语言等方面知名教师的课,细心体会慢慢琢磨,再结合自身特点提炼后融进自己的课堂;求学生是要求自己换位思考,备课时假定一些场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分析自己预讲授的知识点,之后在课堂上主动与学生目光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课间或课后多与学生交流及时发现自己授课方法的不足;求同事是要求经常去听与自己讲授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老师的课,也要去听不同专业新教师的课,学会模仿优点和避免缺点;求自己则是要求自己真正悟出高校专业教师的教学理念,将他人授课的不同方法、不同手段、不同风格、不同魅力等所有优缺点按照自己的为人原则、做事风格、语言特点及对所授专业的理解等充分融合。总之,只有“虚心求教”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整套教学方法,在“教书育人”的“教书”上达到基本要求。

二、诚心待人

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仅仅“教书”远远不够,还必须能“育人”。若想真正“育人”就必须做到心怀坦荡正直无私,拥有一颗真诚的心。父母对子女有至诚的亲,患难朋友间有至诚的义,父母对子女的诚体现在“毫无所求”、朋友间的诚体现在“纯净如水”。而老师对学生的教导与期望同样是一种“至诚”,应该体现得更纯净、更无私。

许多专业新教师因自己教学经验不足、学生对专业兴趣不够、知识体系过于繁杂等因素,课堂上可能出现学生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甚至说笑打闹等影响教学质量的现象。这时需要以一颗真诚的心来对待,把这些让你生气或使你消极的学生看成自己尚不懂事的孩子或心情不好找你乱发脾气乱撒火的朋友,你会发现一切情绪都会好转。之后,再从容地与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课堂会越来越有吸引力,你自己也会越来越自信,那时你也就过了新教师的第一道心理关了。

三、耐心教导

培根说过“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便失去了灵魂”,高校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高级工程师”,若自己丧失了灵魂又何以塑造学生的灵魂呢?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在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击下,能固守本心专心讲好一门课的老教师们已经很值得尊敬了。对于刚刚从教的专业新教师,能否切实地认识自我价值并在教学这件事上耐下心来呢?耐心在“教”的方面,是指当面对一些特殊教学环节时应该持有的态度。譬如学生在课堂上出现不解、迷惑,进而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现象时,一名合格的或优秀的老师一定会停下来,互动一下、询问一下,然后回过头来再耐心地讲解,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就三遍,再不行就四遍,直至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这感觉有点像小学教学,需要非常耐心地“灌输”给学生。许多人说大学生不再是“灌”知识的阶段了,其实对于工科专业而言,很多重点难点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此时“灌”是最有效的教学手段。而对于一些一般知识点和了解性知识点,则可以变换方法使学生能以轻松的心态去接触、吸纳。耐心在“导”方面,则是要求老师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应引导学生就主要知识点进行课外扩展,告诉他们此知识点的应用领域及重要性,这方面的耐心对大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影响甚至比“教”上的更为重要。总之,成为一名合格大学教师,耐心是必不可少的一种品质。

四、恒心做事

贝多芬说“涓滴之水终可以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无数的成功者足以证明,一个人在确定了奋斗目标后,若能持之以恒不断奋斗,目标就可以达到。一名大学教师的奋斗目标一定是成为好老师、优秀教师,而终极目标可能会是成为一名教学名师。大多新教师都清楚在做学问、做研究工作时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失败,因为他们已经有所经历,走过了一小段科研之路,他们可以恒下心来坚持去做。若开始一个新研究方向、一个陌生课题,开始时可能会无所适从,试验过后发现进展受阻,则可以改变方向、寻求合作来解决。专业教学则不行,在没能结合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真正找到适合自己整套教学方法时,无法求人帮忙或改变目标,这个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的,需要忍耐和坚持,渐渐地这些痛苦的事情却带来很多好处,中国不是有句老话“吃一堑长一智”吗?在专业教学工程中遇到挫折时请多想想试验五万次发明出镍铁蓄电池的爱迪生吧,因为成功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是需要持之以恒不断摸索去积累和丰富的,持续的摸索已经成为每个优秀大学教师的成功钥匙,更应该成为专业新教师提高和前进的法宝,专业教学领域没有“秘籍”。

五、良心育人

良心其实是一种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的综合反映,是一种自我情感及情绪的意识统一。就大学教学而言,师生关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教与学的社会关系,不涉及物质层面也没有明确的责任与义务;从道德关系上看却属于思想层面的一种特殊利益关系,是教师之给予与学生之汲取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付出与回报这一客观的利益关系。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一定是本着善良和仁义之心,将“教”和“导”这种给予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而从未考虑过任何回报,是有“良心”的、无私的奉献。大学专业新教师也会有自己评价体系中的“良心”,但这时往往是或多或少存在着譬如对父母的“孝”、对兄弟姐妹的“亲”等“有私”的“良心”,还没有上升到无私奉献的高度。当前中国高校对大学教师道德素养的考评无法直接衡量,可新教师应该升级自己的“良心”版本,向无私高尚靠拢。不能以“完成课程讲授、完成教学任务”等基本规定要求自己,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课对学生专业发展有何影响?学习方法有否帮助?做人做事品德能否提高?”,让问题的答案来评价自己的授课,让学生来客观评价教学。即使授课经验不足、授课方法不完善,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诚、你的努力、你所有的用心,让他们“看”到你那颗“善良”的心。几年以后某些厌学或沉溺网游的学生在你闲聊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影响下升为研究生,多少年后很多学生仍记得你在课堂上的某一句“掏心窝子”的话改变了他们对专业方向的认识、没有从事你的专业工作却在其他领域有所成就的同学感谢你课堂上对他的豁达及语重心长……那时你一定会很幸福,也可以自豪地说“我是一名大学老师,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周宏,李敬玺。加强高校师德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105-107.

[2]陆爱华,骆光林。对沟口院校学科群构建问题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6):46-49.

23 1003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