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精编5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论文精编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优秀论文范例1
一、儿童书籍的相关概念界定
因此,从儿童首先观察事物整体这一特点出发,可以得出结论:在进行儿童书籍字体中的设计时,我们不能将汉字作为单独的对象进行分别设计,而是要将想要传达给儿童的内容组合起来进行整体上的设计。可以是几个字的组合,甚至是一个段落的组合。设计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将普通的打印字体在形式以及色彩上进行变化,从而符合儿童的认知以及审美需求。
二、儿童书籍中字体设计的现状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历史古国,从最早的结绳到如今成熟的文字系统,汉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视觉的要求越来越高。汉字不仅仅作为传播信息的符号,更被赋予了一种文化思维在其中,因此,字体设计者也就肩负了更大的社会责任。由于儿童年龄段的差距,儿童书籍的内容也各有千秋。因此,设计者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内容的儿童书籍要相应地设计出不同风格的字体,从而与书籍内容形成内容与形式上的共鸣,达到最有利于儿童认知的状态。
(一)字体设计意识观念欠缺
中国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其不仅代表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也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我们错误地把字体设计的概念与美术字等同起来,导致常用的中文字体长期为寥寥数种。并且国内至今尚没有出版社形成类似于JanTschichold在企鹅出版社创立的《企鹅设计构成法》的设计出版物字体视觉标准的系统,业内缺少这样的意识,导致了字体设计发展缓慢。并且,汉字设计这一过程所要投入的时间与经历过多,而回报却常常与之不能形成正比,因此,从事此工作的人才稀缺,导致了我国字体设计行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而具体到儿童图书中,由于字体缺少相应的设计,其往往成了插图的配角。
(二)字体设计形式混乱
有的设计师认识到了儿童书籍中文字的重要性,开始对儿童读物进行字体设计。但在设计的过程中由于中文字体可选择种类较少以及对字体使用认识上的差异,很多图书仅仅是在原有的正文篇幅中局部加入了较为花哨、活泼的字体,但是这些字体多不适用于正文字体,往往会影响儿童的正常阅读,造成整个书籍文字系统的混乱。
(三)对儿童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字体设计的本质,也就是以读者的阅读为本。许多少儿书籍的设计师重视整体的视觉效果和插图设计而忽视了文字在书籍中设计地位。没有仔细考虑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不少字体设计明显存在不科学、不利于少儿阅读与视力保护的缺陷问题。例如,单行文字过长和字体较小都会增加阅读的难度。另一种在设计中常见的情况是字句与行距设计上存在的问题。纸张与字体之间黑白关系对比强烈,书籍中的字距、行距过大,会使读者在阅读中产生跳跃感,从而产生错觉降低阅读的舒适度。
三、针对儿童书籍字体设计提出的改进建议
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帮助其更加容易地掌握图书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对儿童的成长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待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不仅仅是设计者个人的问题,而且应该由教育部门共同参与,具体到人就是需要设计学、心理学、教育学、行为学、书法学等多个领域共同参与。
(一)将儿童书籍的字体图形化
字体设计是视觉符号的传达,在字体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融入图形元素。而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来说,一方面其对汉字的认知较少,对图形以及颜色较成人而言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图形化的文字通过儿童的视神经后又与其心理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经验上的认知,从而帮助儿童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深层含义。因此,将图形引入字体设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而这种有趣、吸引读者视线的结果又使设计变得深入和持续。
(二)将多感设计应用于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
人类通过感觉开始认识世界。人类的“五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触觉。多感即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官引起兴奋之后反映到大脑,并且和原有的记忆相互联系、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信息,也就构成了人类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评价。在进行儿童书籍的字体设计时,设计者可以跳出平面范畴,通过设计方式的改进、扩大纸张选择的范围、印刷技术的运用等方法,将多感的概念引入儿童书籍的设计,让其形成多感的体验,从而增加儿童的阅读兴趣,加深阅读印象。
四、结语
儿童书籍的设计者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设计者在进行儿童书籍中字体的设计时,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充分了解其审美标准以及心理特点,且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唯有此,才能做好儿童书籍中的字体设计。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论文》,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
论文模板及2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如何通过改进护理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管理的技巧,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并将人性化的管理贯穿于整个理论管理过程中,使护理人员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有条不紊的进行,创造出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产品等问题就摆在了医院管理者面前。本文就如何改进护理管理的方法,提高护理管理的技巧,探讨如下。
1 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
学会换位思考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各级医疗机构都面临着不同的生存压力,由于护士工作比较琐碎,加之面临的种种压力,如:长期护理难治性患者的压抑感和救治危重患者失败的内疚,悲伤、生离死别的体验等,造成较大的负性精神刺激,导致紧张性反应的不断累加,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极易产生职业厌倦,故管理者在强调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同时,应注重临床护士的行为心理管理,协助护士正确认识和舒缓压力,保证护理质量,杜绝护患纠纷的重要途径。
采用人性化管理方式,善于调动护士的主动性、能动性,提升服务理念,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技术操作较多,劳动强度较大,风险大,护士接触患者最密切,精神负担比较重。在医院管理中,尤其是病房的`制度化、规范化、常规化,主要依靠护理人员来完成和保证的,护士长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通过自己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和规范护理人员行为的前提下,热情、主动地给予护理人员足够的理解和关爱,帮助其缓解过重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为其搭建一个展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满足其心理需要。
注重观念转变,提升护士个人素质要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和不安,就要从患者身心状况出发,施以人性化服务。而其本质是“以患者为中心”,珍惜和关注患者的生存意义、价值以及患者的行为自由和健康转归。在护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患者住院中的生活要求、患者的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上。这既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质和品格,是一种实践人性化、人道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因此,护士必须接受心理学知识的教育,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了解患者心理活动及变化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支持及引导,推广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是护士责无旁贷的义务。
护理管理的方法与技巧参考属性评定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关于护理管理的论文范文文献大学生适用:专科论文、自考毕业论文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21写作解决问题:如何怎么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职称论文适用:期刊目录、中级职称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如何怎么撰写论文题目推荐度:最新题目
注重服务细节,提高护理服务品质首先,必须注重保持病区清洁、安静,病房床单的整洁,墙壁悬挂设计精美的卫生宣传栏,走廊放置绿色植物,强调外在的人文气氛,营造温馨的病房环境。与此同时,应十分注重护士的仪表端庄,举止文明,接待语言亲切,服务规范,全体护士配徽上岗。接待患者时起身迎接,主动问好,自我介绍,协助选择床位,进行人院宣教:如介绍科室环境、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病区设备使用、饮食安排、探视陪护制度,贵重物品管理,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关注其身心状况,使患者在充满温馨的感动服务中接受治疗。
重视首因效应,融洽护患关系在人际交往中的第一印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亦应重视首因效应。为此,在工作中应坚持“首问负责制”,即对患者的询问和要求及时有回复、有落实,不能有推诿、拖延、不耐烦的现象。工作中加强技术训练。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常规和操作规程,对新护士必须经过严格岗前培训方能上岗,对年轻护士每周进行一次技术操作考试,对资深护士进行专科培训并定期考试,以促进业务技术水平迅速提高。
2护理工作的缺陷管理
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都属于质量缺陷,在护理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令患者不满意的现象与结果发生,或给患者造成损害统称为护理质量缺陷,护理质量缺陷表现为:护理纠纷、差错、事故。
发生护理缺陷原因
管理者因素不重视缺陷管理,思想麻痹,对缺陷的出现缺乏客观认识,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管理。
护士因素认识不足,责任心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护理技术不熟练,沟通缺乏,违反操作规程。
综合因素环境、医护合作等。
护理缺陷管理对策遇到护理工作中出现差错,关键是要正视错误,认识错误,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把错误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使其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再犯。
作为管理者,正人先正己,其次在工作中要职责分明,奖惩分明,做到激励有方,批评有术。
建立护理缺陷管理制度建立护理缺陷报告制度。发生一般护理差错,当事人应在24h内报告护士长,必要时报告科主任、主管医生,护士长了解情况后在48h内报告科护士长,发生(疑似)护理事故或较严重的护理纠纷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主管医生,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护士长报告护理部。逾期未按上述程序处置,作隐匿不报处理,凡经举报查实,将追究护士长及当事人的责任,建立分析、讨论制度。发生缺陷3d内病区组织召开护理缺陷讨论分析会。分析发生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处理结果,护理部根据科室报告进行分析。对严重问题立即进行调查,查明原因后,根据情况处理,有些问题需立即召开护士长会议进行通报,提出防范措施,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对一般问题每月将问题汇总、分析、护士长会议通报,每年对年度护理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汇总分析,制定完善各项制度。
大学生如何写护理管理毕业论文播放:33064次 评论:4773人
制定护理缺陷奖惩对护理缺陷隐匿不报的护士长,根据事件程度要进行处理。对当事人隐匿不报者,一
关于护理管理方面论文范文例文 经查举查实,要进行严肃处理,对于防止缺陷的人员应给予奖励。
3讨论
护理管理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面对竞争的压力,医院在对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管理者对护士队伍也要施行人性化管理,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独辟溪径,因人而异,建立一套适合本科室独特的护理管理模式,这样才有利于拓宽管理的能力。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本文就护理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设计和保持良好的环境,能使护理人员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护理管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医院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给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挑战,赋予了新的内容。笔者运用质量管理的技术、方法对护理管理的一些实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力求探讨具有较强实用性、操作性的管理方法,从而使护理管理的每项工作都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最终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强化以人为本,规范服务程序。医院和病房应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人情味的,以关心患者、尊重病人、以患者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文环境,开展星级服务是改进护理服务,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具体体现。体现了将人文关怀融人服务中,强化以人为本的星级服务程序。规范接待新患者人院的程序,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每天都要进行因人而异程序化的健康教育及康复指导。当患者入院时送上一朵自己制作的康乃馨祝其早日康复,当患者即将出院时,全体护士在护士长的带领下,到床旁看望患者,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并致以良好的祝福,这些虽然仅仅是一些简单的小事,但护士以人为本的护理行为却在行使这些小事中得到了规范和升华。
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目前实行的整体化护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必须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护理学为基础,要求护士对患者的资料进行科学分析,确定患者潜在的健康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既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加快了医院的床位周转率。因此,要提高整体护理的效率,就必须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士双向选择、择优上岗,改革传统的护理人员分配制度,建立星级护理和标准化服务,加强和鼓励护理科研工作,激励所有护理人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创立适合现代医疗的护理常规操作技术,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
消除护患纠纷隐患,在优化护患关系中,沟通极其重要,沟通不融洽,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患者情况,无法收集有效的资料与信息,无法发现潜在的护患矛盾,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沟通的技巧,在沟通交流时,语言要通俗、清晰、准确,尽可能避免使用医学术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向患者说明诊疗计划、检查、治疗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认真倾听患者意见,耐心准确地回答问题。特别是手术室护士对手术患者进行的术前和术后的访视可起到极佳效果。在遇到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有误解、不明白及有疑问时,要耐心地给予解释和说明。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顺应和信任度,从而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完成。
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价值
现代新毕业生护理管理体会
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乡镇卫生院护理管理方法
改进健康教育方法落实健康教育效果
中国护理图书网开通
医学护理核心期刊
护理自考本科报名
宁波母婴护理
关于医学毕业论文
专科护理学毕业论文
老年痴呆护理措施
护理本科考研
中华医学论文
护理专升本毕业论文
医学遗传学 翻译
优秀论文范例3
1消除病人的焦虑及恐慌心理
由于有很多病人对结核病的知识及病程缺乏足够的认知,以为得了结核病就是得了一种不治之症,特别是初次感染结核病的病人,更是求医心切,因此产生焦虑心理。特别是当病人看到重症结核病人时,会联想到自己的愈后及可怕的结局,便会产生恐慌甚至绝望的心理。针对病人的一系列心理状态,我们在护理上做到主动向病人宣传防治结核病的知识,使病人在第一时间内就能了解结核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详细讲解结核病的治疗万法及各种注意事项,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使心绪不定的情绪得到缓解及解除,并通过治愈病人的实例来教育病人,使病人了解结核病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按医嘱规律用药,治疗、按疗程服药是完全可以康复的。通过对病人的指导,使病人消除了恐慌和焦虑的心理,对治疗自己的疾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增强病人自信心的建立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失去信心便会产生悲观情绪,所以,要使病人增强自身战胜疾病的决心,使病人的心理活动向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病人在生病前都是乐观的对待工作、生活,一旦转变成为病人角色,随着健康状况的改变,在思想上表现为顾虑重重,精神上也受到了影响,对生活失去了信心。针对病人的心理活动,我们要做到尊重和体贴病人,逐步引导病人建立和恢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疾病,使病人积极配合的治疗。
病人顾虑的表现各种各样。有些人一向认为自己很健康,当病人听到自己得了结核病后,首先感到不可能,怀疑医生可能是诊断错了,表现为不相信我们医务人员,不在乎医务人员对病人的嘱咐。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要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正视现实,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帮助病人制定各种计划,包括治疗计划、饮食计划、休息计划,早日使病人恢复健康。也有些病人病情其实并不重,但病人总是感觉身体不舒服,自己的病很严重,希望得到医生的重视,希望多吃药、多打针,这样的病人往往表现为不敢参加各种活动,不敢大声说话,甚至不敢深呼吸,有些病人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患了癌症,这种病人表现为精神高度紧张。对这样的病人在护理上要做到耐心解释病人提出的任何问题,回答问题要求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以取得病人的信任。此外病人在生病期间家庭易出现矛盾,生活上出现波折,往往会给病人造成很严重的精神创伤,甚至使病人绝望的心理,给治疗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要细心观察和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做好心理护理;要积极征求病人的意见,耐心倾听病人的心声,在精神上给予安慰,满足其被认识,被尊重的心理需要,从而减轻病人的思想负担和思虑过度的情绪,配合医生做好治疗。
3消除病人主观上的感觉异常
主观感觉异常是结核病人经常出现的反应,特别是病情反复可能成为终生带菌者。由于病人经常把一切注意力都集中到疾病上,如咯血病人总是对喉部的痛痒十分敏感,喉部稍有不适,就以为要咯血,精神上也特别紧张;而胸膜炎或气胸的患者对呼吸状态十分关心,呼吸急促时就预感到有胸水生成或气胸加重的可能。对这样的病人,护士要主动关心病人,加强与病人的语言交流,应指导病人精神放松,转移病人注意的焦点,逐步使病人的主观感觉恢复正常。有些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或老年病人,由于身体不适或环境改变,使病人易产生厌倦不满等暴躁情绪,遇事不冷静。病人的情绪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起到重要作用,精神状态好,治疗关键时刻不好,情绪低落、疗效就差,因为心理变化会造成生理、精神、免疫等功能紊乱,所以我们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到关心、耐心、细心,使病人情绪稳定。如护士对待病人要热情,在观察病情及治疗护理中要细心,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使患者对自己产生信任感,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康复环境。护士的服务态度会直接影响护理质量,护士的行为、语言、仪表、态度等均可反映其道德情操,如护士有责备、厌倦等表现,会使病人感到不安,产生思想负担,导致病情加重。恰当的语言和副语言可增强病战胜疾病的信心,可调动病人配合治疗的积极性,病人对于医护人员最重要的是信任,这种信任感能对治疗、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总之,心理护理是根据结核病人需求来开展的,病人需要护理人员帮助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发挥机体的潜在能力,配合治疗恢复健康。这要求我们不仅是医嘱的忠实执行者,而且必须要具备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心理和护理心理学知识,懂得疾病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懂得各种因素对病程和可能发生的意外变化,才能使病人身心得到完全康复。
论文模板及4
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xx年3月~20xx年1月间收治的耳鼻喉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结果:以满意度、耳鼻喉健康知识普及率、心理情绪与并发症为检验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项指标方面的表现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中具有突出的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耳鼻喉科;询证护理;临床效果
循证医学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临床的实践验证,并已经逐渐渗透入临床护理工作中,成为护理学中重要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证据在临床护理中的指导作用,并通过临床证据与批判性思维进行护理程序,进而寻求最佳护理方法[1]。循证护理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中具有突出的作用,本实验运用循证护理对96例患者进行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xx年3月~20xx年1月间收治的耳鼻喉患者96例,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21~62岁,平均年龄47±岁;所有患者中大专及以上学历者16例,高中学历者29例,初中学历者26例,初中以下学历者25例;患者原发病包括:鼻窦炎、鼻息肉、慢性鼻炎、顽固性鼻出血、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喉炎、急慢性呼吸道梗阻;按照就诊的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4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原发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循证支持:结合临床治疗与临床护理实践经验,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具体的心理护理规范和健康教育计划,建立起可靠的理论与实践依据,进而在此基础上提高耳鼻喉科临床护理的质量及服务水平。循证护理干预方法:①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时,护理组除进行常规护理之外,还应在循证护理计划的指引下,增加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将耳鼻喉科询证护理计划结合患者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完善,并在入院后、手术前后、出院前进行健康教育,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及时求助相关医师②针对耳鼻喉科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及由疼痛而引发的情绪波动,比如音乐护理等;③在患者手术前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及手术前、中、后可能出现情况的认知水平,使他们提前具备手术短期内生活不便的思想准备,最大限度的降低他们的紧张、焦虑、恐惧等情绪;④对于各种原发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呼吸道阻塞或气管插管、脱管的患者,应加强护理巡视密度,做好巡视记录,对于经常出现此类症状的患者,应加强看护程度。
1.3治疗效果评价指标
治疗结束后至出院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耳鼻喉健康知识普及率、心理情绪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四个方面,并以此作为评价临床护理的效果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所有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为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现场沟通咨询等方式对所有参与实验的患者进行了解统计,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满意度、耳鼻喉健康知识普及率、心理情绪控制情况与并发症的发生率四个方面的统计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及健康医疗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就医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日趋显著[2]。随着对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理论被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循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不断经历临床验证的`基础上,逐渐获得医患双方的接受与认可。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无论是在满意度、健康知识普及率还是在心理情绪调控等方面均表现出突出的优势,与对照组进行的横向对比结果也表明,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较为显著(P<),说明循证护理模式在这几个方面表现出临床护理优势。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仅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现象,而对照组则出现7例,在对这9例并发症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原因进行检查分析后得知,由护理因素直接导致的并发症5例,其中对照组5例,实验组0例,这说明在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循证护理模式同样具有突出的优势。实验证明,循证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积极的意义,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兆坤.人性化护理模式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科学,20xx,5:69-71.
[2]谢林艳,杨华.耳鼻喉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学报,20xx,4:45-48.
优秀论文范例5
1开展质检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国家质检总局成立十几年来,全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管理水平有了长足进步,信息化进入到深入应用阶段,信息化投入效益、应用效率和运行效果已经直接或间接影响着质检系统工作效率和政府职能实现。质检系统实施以质取胜战略,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严把出入境检验检疫关,无不需要信息化给予强有力的支持,信息化已成为质检系统履职的重要组成部份。当前,信息化工作有三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①各单位、各部门信息化投入的积极性,催生了信息化建设的分散和无序、多头和重复,产生了发展不平衡和步调不一致,信息化主管部门缺乏有效抓手;
②质检系统信息化进入到深入应用阶段,各层级人员对信息化及其效益认识有差异,对信息化投入与产出心存疑虑,对应用的推进缺乏动力,困难重重,信息化工作缺乏有力推手;
③新形势下,应急处置、运行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对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确保质检业务正常开展需要更有力的帮手。
开展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研究的具体目的在于:
①反映质检信息化发展现状;
②检查质检信息化发展水平;
③发现质检信息化发展特色;
④建立质检信息化动力机制;
⑤引领质检信息化发展方向。世界银行首席信息专家罗伯特舒瓦尔曾估算,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项目大约有35%完全失败,50%部分失败,只有15%的项目取得成功。近年来,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累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非常有必要开展绩效评估。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属于电子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估的组成部分,目前建立健全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显得尤其重要,构建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已经成为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将为建立质检信息化管理长效机制奠定基础,确立信息化部门在质检系统的战略地位。
2信息化绩效评估相关理论方法介绍
信息化绩效评估要取得成功,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方法是取得绩效评价成功的关键。在电子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处于尝试探索阶段。电子政务信息化绩效评价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一方面由于电子政务信息化不仅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而且属于多投入多产出,它的产出不易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定性指标往往又存在主观性,不利于客观评价;另一方面在这一领域至今尚未有成熟的理论指导和合适的测量办法、测量工具。由于理论基础、思想认识、制约条件和发展阶段等多方面因素,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绩效评估实践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重电子绩效、轻政务绩效,多数部门和地方还都是以评估“电子”为主,评估指标多是技术性指标,很少真正对“政务”方面进行评估;②评估方法不完善,可能对电子政务发展本身产生误导;③电子政务绩效管理工作体系建设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绩效管理的战略性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目前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相关成果包括:
(1)美国基于联邦实体架构模型的评价体系基于联邦实体架构(FederalEnterpriseArchitecture,以下简称FEA)绩效参考模型是20xx年由美国政府主管电子政务工作的主要机构联合开发,它具有应用目标的完整性、模型结构的逻辑性和实际使用的灵活性。该模型为电子政务绩效评估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规范框架,要求实际管理者在这个框架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进行实际操作。该评价体系设计思想最大的特色在于应用目标的完整性、体系结构的逻辑性和实际使用的灵活性。但是,当从实用性角度再次审视这个体系的时候,却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对于我国所要建设的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而言,美国的体系基本上只是一个理论参考,而不可能成为实际应用的工具。原因在于美国政府构建这套体系的出发点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指导性的规范框架,要求实际管理者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进行实际操作,这与我国目前的现状和需求不一样。
(2)印度基于电子政务评估框架的评价体系印度基于电子政务评估框架的评价体系(E-GovernanceAssessmentFramework,以下简称EAF)特点是评估过程严格、评估内容具体和操作方法易用。与美国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体系的指导性和灵活性不同,印度EAF特别突出了其严格性和易用性,它在指标体系的完备度和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以及对预算决策的指导作用等方面均有良好的表现,而在问题的推理以及改进建议机制方面则没有提供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印度政府将EAF的设计目标明确地定位在辅助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投资决策上,并未打算将其扩展到电子政务建设使用部门的管理改进方面。
(3)COBIT企业IT治理与管理框架COBIT(ControlObjectivesforInformationandrelatedTechnology,简称COBIT)企业IT治理与管理框架:COBIT1996年由美国IT治理研究所开发,它是面向应用,具有通用性、一般性,不能提供针对某一具体行业或具体需求问题的绩效评估方案。由于COBIT是一个通用性框架,没有针对电子政务进行特别的设计,所以其很多指标的表述与内涵都是面向经济效益等方面,而与电子政务的整体要求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尽管COBIT的指标非常全面,但对于中国电子政务系统绩效评价而言,也只能作为建立指标体系的参照和补充。
(4)ITGov三位一体评估模型20xx年中国IT治理研究中心开发了ITGov三位一体信息化绩效评估模型体系,分别从战略层面、管控层面、项目层面对信息化过程的绩效进行评估,从而形成一套综合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估模型体系。在应用时可以结合信息化的具体实施策略,单独运用某一种评估体系,或者综合运用。由于应用背景与整体目标的差异,上述体系虽然都在各自的应用范围内得到了较好效果,但仍然无法满足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工作的实际需要。质检系统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参考这些体系中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建立适合自己的评价体系。
3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明确评估目标评估首先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但评估本身不是目的,评估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决策。对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来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辅助领导决策,评价质检系统信息化建设投资水平,引领质检系统信息化发展方向。
(2)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7]以前信息化评估通常以定量指标为主,而且主要采用财务指标定量分析,通常采用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净现值等方法衡量信息系统应用的效果。当信息系统投资的目的是改善操作效率时,传统的评估技术还可用,因为这种投资主要用于产生有形收益,并给予直接的项目成本。这种操作层的信息系统部署传统上被用于实现效率上的收益。然而,当管理者意识到IT更广泛的战略收益,这种方法就凸现出其局限性:财务数据是历史性的静态数据,反映的是结果,具有静止、单一和被动反应的特点。完全采用财务指标定量评估,是一种短期业绩的计量。如果对组织信息化评估完全建立在这种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就会助长组织经营者的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资行为。由于IT绩效的滞后性和无形性,其所带来的组织文化改善等许多内容很难量化,或者量化分析不准确。对于考察这些行为来讲,以财务指标为主的传统定量分析方法就显得捉襟见肘。而如果完全采用非财务指标进行定性分析,也存在着明显缺陷:与财务指标相比,定性指标设计时往往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框架。由于非财务指标涉及到各个不同部门或者环节,指标之间很难避免相互矛盾。综上可以看出,如果在评估时仅关注财务指标,则容易造成组织的短期行为,影响组织的长远发展;而过分关注非财务指标,则会由于难以准确描述和操作而导致组织IT行为失控。在IT环境下,将定性与定量分析有机结合是一种最优的选择。
(3)以全过程为评估范围多数评估活动的驱动力都是传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并分为事前评估、事中评估、事后评估等几个阶段。尽管多数组织认为评估的目的是改善系统开发的过程与已开发的系统,但实际上评估的实质已经成为结束项目而不是项目改进,尤其是实施后评估。目前对项目的评估一旦在信息系统启动后就很少能够引起关注,事实上根本就没有执行持续的评估。对组织而言,信息系统是一项效益驱动的投资,故规划阶段是否适度、开发质量是否能够保证,系统建成后运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些均会对业务绩效产生十分关键的影响。因此,IT绩效评估应该是涵盖整个生命周期的持续性评估,而不只是判断开始如何投资或者只是实施后的评估。评估不是一次性快照,而是多阶段活动,贯穿项目开发与运行的整个过程。绩效评估只是在有规划目标和期望结果的环境中才更加重要,因此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和所期望的结果来实现绩效的改善。
(4)注重动态评估与管理信息系统绩效评估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评估的环境、内容和过程之间的交互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评估通常都为静态,在稳定环境下,这种评估主要关注如何有效率地使用资源并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而不是更广泛的组织变更;传统的实施后评估是一次性地考察信息系统部门交付的产品是否适合。然而,信息系统建立后其运行的环境是动态不断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这就要求评估必须考虑环境变更时的动态性,信息系统绩效评价体系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优化调整。
(5)参考成熟的标准体系第3部分介绍了现今国内外已经建立的一些相关标准以及最佳实践,这些通常是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框架体系,用其作为参考性评估体系使得评估更有依据,有助于增强可信性。然而在选择和运用这些参考体系框架时,需要认识到下列两点:①信息化评估参考体系关注的焦点,在评估的具体运用时通常各有侧重。在选择框架时,需要根据组织的目标进行设定,综合权衡各个评估框架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将不同框架的目标进行整合来实现组织的需要。②框架并不能代表评估,它只是参考性的指南,通常只是告诉你最好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估,而没有告诉你如何去评估,因此,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定评估体系。对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来说,既要考虑参照成熟的电子政务绩效评价模型,又要考虑到质检行业的特点与实际,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化绩效评估标准体系。
(6)分析评估环境因素信息系统评估过程与内容相互交织,并与引入新系统后而导致的组织变化环境密切相关,评估环境与组织所处的多级系统和结构也密切相关。影响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组织环境等是否支持信息化绩效管理;信息化应用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信息技术在组织中应用的广泛程度;信息化活动的分散与集中性;资源(技能、工具)的支持程度;组织高层领导是否参与使用信息化绩效的有关信息;组织的健康性。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复杂程度、绩效评估的实施效果以及绩效评估的范围和力度。研究影响信息化评估的环境因素,可以实现以下目标:①了解评估主体、评估准则、评估方式、时间框架以及所用的技术与工具等,了解评估利益相关者的主观影响等。②针对影响因素,可以尽量改善评估的环境,创建和谐的信息系统运行环境,从而达到改善信息系统绩效的目的。③对不同组织的信息系统进行评估比较时,需要考虑到各自环境因素的影响度,这样有利于分析结果的真实性。
4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介绍
完整的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包括评价参与者、评价约束条件、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数据采集方法、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及评价基准等多方面内容,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中的核心问题。本项目开展了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机制的研究,拟在充分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质检信息化绩效相关的若干评价层面出发,建立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质检信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形成原则
通过对质检信息化内容的分析,抽取得到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层次关系作为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通过对质检信息化绩效内涵的分析,得出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的二、三级指标,进而构成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质检信息化的评价对象包括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与效果、IT服务管理与IT治理、信息安全建设与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等6个组成要素。从要素间的相互支撑关系上看,这6个要素构成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考虑到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需要对这6个要素进行进一步分解,分解的结果即为指标体系的二级指标。为了实施评价,还需对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分析,即分析从哪些角度进行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对评价角度的分解即构成了三级指标。对于每个指标项,还需要设置观测点,说明各指标需要采集的数据项。
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内容由三个文本组成: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办法、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指标和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细则。
(1)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办法根据项目研究的安排,首先制定了《全国质检信息化水平评估管理办法》(试行)作为质检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办法。制定该管理办法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科学评价全系统各单位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实现监管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创新,全面提升全系统质量监管成效,引导信息化事业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该管理办法共有六章、二十七条,在第一章总则中,主要对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评估依据、评估方法、评估程序做出了明确规定;在第二章组织中,主要对信息化水平评估工作的领导机构、组织协调部门、评估实施工作做出了统一规定;在第三章指标体系编制与发布中,主要对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的制定、修改、发布以及评估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和指标权重做出了相关规定;在第四章自评中,对自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在第五章复评中,对复评工作做出了具体规定。
(2)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全国质检信息化水平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本项目制定了《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指标》作为质检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指标,共分三级,分别设有权重项。一级指标有六大项,分别是:信息化领导力、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应用与效果、IT治理与IT服务管理、信息安全建设与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二级指标共有23项,三级指标共有68项。以上所有指标项对应有衡量标准项。
(3)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细则为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使《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指标》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项目还制定了与考核指标配套的《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细则》作为评分细则。评分细则对《质检系统信息化绩效考核指标》中所有指标项都制定了明确的评分规定,主要设有结果项和评分项,并制定了具体的档次和分值。在考核时可根据评分细则对每一项考核指标进行量化评分。
质检信息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示例
完整的指标体系篇幅较长,本文只截取一级指标“信息化应用与效果”部分的内容。
5总结与展望
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是质检系统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必需开展的工作,开展绩效评价有利于为质检信息化的有序发展建立正确的导向。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各方面的研究都刚刚起步,虽然国内外有一些经验可以借鉴,但需要结合质检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本文通过对信息化绩效评估相关理论方法的的深入剖析、对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估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引入并介绍了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还需看到,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仅仅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后续还需开始数据采集方法设计与实现、评价模型与评价方法设计等在内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才能真正将质检信息化绩效评价开展起来,这需要质检信息化战线上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对质检信息化进行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是质检信息化持续有序发展的必由之路,必将在中国质检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上一篇: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通用4篇】
下一篇:《迟到》说课稿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