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优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优推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第一篇】

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我们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刻分析,聚焦实际、鼓舞斗志,也让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座谈会上,对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广大干部群众表示,一定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第二篇】

根据吴忠市委、市人民政府和青铜峡市委、政府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目标,作为辖区内的扶贫龙头企业,我们将积极承担社会义务,与吴忠市政府的扶贫措施同节拍,创新扶贫机制,尽其所能,助力扶贫。为此,我们将承诺:

一、在企业内部安置邵岗镇同富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成员就业岗位100人,年人均收入达30000元,在三年内不脱贫不脱钩。

二、充分利用扶贫项目和资金,发挥企业现有资金、设施和技术优势,用好用活“双到”资金,互助资金,拓展融资渠道,使其融资回报高于20%的分红,拉动移民脱贫增收,覆盖贫困户,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区级扶贫龙头企业。

三、协同邵岗镇及移民村,建设鸡、兔、有机肥制造农业综合扶贫养殖园区,使辖区所有移民年人均收入增加600元,使其稳定脱贫。

承诺企业:中民投新能投资公司。

法人代表:

2016年2月15日。

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第三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通知要求着力提高调查研究实效,浙江考察归来,习近平总书记又深入陕西考察,再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的“老乡”生活。

绿水青山就是“向往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秦岭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秦岭生态保护工作情况,他指出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切勿重蹈覆辙。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的密切关注生态保护问题,总书记强调,“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一种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对待生态文明应有的态度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统筹协调好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保障民生的关系,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定走生态环境保护的道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生存的基础,是人民幸福感提升的影响因素。只有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观,走绿色发展的好路子,丰富新农村建设内涵,提升新农村发展层次,才能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态保护带来的实际效益,实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地风光就是“向往的生活”。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看到几位村民正在做网上直播卖货的准备工作时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各乡村铆足了劲找脱贫致富的好法子,农村电商扶贫作为一种接地气、低成本、多效益的扶贫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村民在家不出户,就能把自家产品卖到网上;动动手指,就能集中下单,从源头对接销售平台;村民留的下,农村返乡就业创业的越来越多,为贫困家庭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总书记在考察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还表示,当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已成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像“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的新模式不断涌现,老百姓把当地资源用好、用活就能逐步脱贫致富奔小康。

安居乐业就是“向往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锦屏社区考察调研时强调,“移得出、稳得住、住得下去,才能安居乐业”。易地搬迁也是脱贫的重要举措,或是以往的居住地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或是生态环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开发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搬迁后,“土窝窝”的居住问题解决了,要想真正斩断“穷根”,摆脱“穷路”,帮扶就业还要跟得上。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要求,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党中央把“搬迁工作”与“创业就业”两手抓,实实在在搞就业,真真实实找方法,为村民链接资源参与就业培训,在安置区配套建设工厂,助力贫困劳动力就业,使村民“有事做、能致富”。另外,地方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服务内容,减轻了村民的后顾之忧,真是易地搬迁搬出了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第四篇】

党建脱贫“一股绳”同频共振“双促进”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委组织部钱琨。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总攻时刻,必须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严格的标准,推动各项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打造“党建+脱贫攻坚”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党建与脱贫攻坚两项工作拧成“一股绳”,实现“双促进”“双提质”,全面推动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基层群众,确保一鼓作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配强“党建+脱贫攻坚”队伍,既坚持“强基固本”,又引来“源头活水”。一是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积极整合干部人才资源向脱贫攻坚工作倾斜,鼓励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党员群众认可的大学生村官、致富能手、创业先锋竞选所在村“两委”班子,并积极探索村干部积分评定工作法,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激励两委成员干事创业,夯实脱贫攻坚的基层责任主体。二是强化“第一书记”管理。推行“第一书记+支部+贫困户”模式,创建第一书记产业联盟,制定富民增收任务书,明确脱贫攻坚时间表;并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增强履职能力,动态跟踪“第一书记”驻村履职情况,充分发挥“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带动作用。三是建强基层党员队伍。优先从高校毕业生、专业合作社成员、退伍复员军人、务工经商人员等群体中遴选党员发展对象,按照“思想引领、摸底建库、帮带培养、创新发展”四个步骤,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党员,为基层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源头活水。

优化“党建+脱贫攻坚”服务,既与群众“连心”,又为发展“聚力”。一是开通“民情直通车”。采取党支部推荐、党员自荐、群众提名等方式,推选出思想政治素质高、组织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离退休老党员和老干部分组设立“民情直通车”,将畅通民意的“民情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开展宣传教育、政策咨询、便民服务等工作,实现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到户、劳务输转到户、技术服务到户、排忧解难到户。二是组建“脱贫攻坚调研队”。由村支部书记联合相关部门单位的业务骨干组建“脱贫攻坚调研队”,围绕脱贫攻坚各个领域,形成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活动,深挖旧疾根源,形成调研报告,列出扶贫清单,让扶贫举措在基层落地生根。三是实施“远教彩虹工程”。打造“远教+互联网+培训”新平台,采取“远程培训+现场培训+订单式培训”的方式,构建立体式培训网络,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员,并围绕种植业、工业、电商等模块,开展“脱贫攻坚流动讲堂”“创业技能大赛”等活动,助推脱贫攻坚落到实处。

培育“党建+脱贫攻坚”项目,既为扶贫“输血”,更为富民“造血”。一是“党支部+产业协会”。紧紧依托各地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由村党支部牵头,组织党员骨干和专业大户成立特色产业协会,并由支部成员与协会负责人轮流主持协会工作,定期为群众提供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拓宽群众致富渠道,带动贫困户增收。二是“党支部+专业合作社”。由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发起人,村党支部参与组织和监管,组建专业合作社,提升农业发展的专业化和市场化,以合作社整体收益的提升辐射贫困户的增收。三是“党支部+村级创业园”。深入实施强农惠农政策,合理布局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村级创业园,为基层能人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带头返乡创业,形成集中成片的创业规模,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帮助贫困户实现增收。

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第五篇】

xx市xx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前进村驻村工作组组长xx时刻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丈夫,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常怀愧疚之情;作为帮扶干部,他真帮实扶,他所挂帮的4户贫困户均实现脱贫。获评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是组织对他的褒奖。

2017年4月28日,xx得知前进村三组通村公路不通,影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材料运输,立即带队到现场协调解决。处置过程中不慎摔伤,导致左肩骨折,不得不住院治疗。5月2日,xx市脱贫攻坚誓师大会召开,吹响了迎“国检”的冲锋号,此时离做手术还不到5天的xx,不顾医生、家人劝说,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带病工作、带病走访。

2017年5月17日,xx的帮扶对象官世伦到xx集镇办事准备回家时,在车站突发疾病,他闻讯后立即赶到了车站,在周围群众的帮助下合力将官世伦送到了镇卫生院。医院诊断结果为急性胰腺炎,如果救治不及时将有生命危险。由于镇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xx边联系医院边安排救护车将官世伦转至xx市人民医院,由于救治及时,官世伦得以转危为安。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xx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抓好抓实。先后争取各类产业扶持资金1800余万元,建成了同心村石斛垒石栽培示范基地、胜丰村对虾养殖基地等16个产业基地;全镇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7户,完成xx小学整体搬迁,2017年实现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截至目前,xx镇834户259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脱贫780户2406人,贫困发生率从%降至%;2017年全镇共实施老旧危房整治1289户,新建产业公路公里,硬化公路公里,新建小水池17口,安装水塔239个,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白石岩,一个穷山僻壤的边境村落,是贫困村中的贫困组,居住着2010昭通跨地州移民,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群众土地资源稀缺,大多还居住在移民搬迁时期的空心砖石棉瓦安置房,居住了十余年后,早已屋檐破败,顶不遮雨、墙不挡风,2016年,白石岩迎来了县内易地扶贫搬迁的扶贫春风,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换发勃勃生机,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离不开每一位扶贫干部和群众辛勤的付出,特别要提到的一位干部就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xx同志,他用实干创造业绩,用真情扎根群众,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赞誉。

白石岩的困境一直牵挂着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政府的心,通过积极申请,白石岩片区获批2016年县内易地扶贫搬迁项目,镇政府随即成立了以xx同志为队长的工作队,长期驻村帮助白石岩片区群众解决易地搬迁中的困难和问题。进村伊始,工作组怀着极大的工作热情开展工作,在白石岩片区各个小组动员群众建房,却发现村民对工作组持观望态度,xx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知如何是好,他带领工作组一户一户的走访,详细的记录每一户群众存在的困难,分析建房中可能遇到的阻碍。群众的困难多种多样,比如先廷文、赵升兰等户心想政府补助越往后越高,轩朝虎家妻子交通事故不幸去世,卜正选患有精神病,钱有成、卜正昌、卜云金等户长期外出联系不上,白石岩入村道路雨季泥滑难行,塌方严重,如此种种,问题层出不穷,经过长期驻村了解,这些困难都深深记在xx同志的心里,在他心里,每一户家住哪里,有几口人,房屋怎么样,劳动力如何,有什么困难,道路哪里有坑坑洼洼、哪里塌方情况如何,这些都如数家珍。

在xx同志的带领下,工作组采取先建带后建的工作思路,并以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突破口,坚持从小事抓起,一个一个的解决群众的困难,逐个化解群众心中疑虑,锲而不舍地帮助群众解决了建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先把建房积极性较高的群众发动起来,协调石棉瓦帮助搭建工棚,用机械免费开挖座机,积极帮助解决建房物资、水电路等保障要素,带领信用社同志帮助办理建房贷款,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每一户群众家里至少到了十几次,进村道路不知来回走了多少遍,每一天早出晚归,有时候半夜还吃不上一口热饭,长期的饮食不规律也让他身体状况频发,在驻村期间,xx同志多次因高血压住院,但每一次,病情刚一稳定,xx同志马上又回到白石岩,回到他的兄弟姐妹当中,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住院,干部职工谑称“只要楼房盖得高,不管血压高不高”,一句话,道出了xx同志的为民真情,道出了干部群众对xx同志工作的肯定和赞许。这一切的实际行动都被群众看在眼里,群众建房的热情也逐渐被调动起来,166户群众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建房局面,通过一年努力,群众终于有了属于自己整洁安全舒适的家。

xx,男,哈尼族,生于1973年10月,本科文化,200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宣传委员一职,在驻村扶贫工作期间,xx同志用一片瓦的温暖,一盏灯的光明,一条路的幸福,一间房的安全成功换来了群众的真情,用实干担当赢得群众的信任,为党和政府的形象在群众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xx同志自2018年1月担任后川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来,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切实做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后川村帮扶活动不走过场、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该同志自驻村以来,认真学习脱贫攻坚相关政策文件和各类有关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迅速了解掌握村情,吃透百姓的贫困现状,每天记好工作日志,尽快进入角色,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协助第一书记制定帮扶村年度脱贫计划和帮扶措施。

二、深入基层,服务群众。

该同志带领交警大队驻村工作队一行四人经常穿梭在包扶村的每一个小组,每一位贫困户家中,为他们排忧解难,带去方便。

例如:1.帮贫困户彭启旺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其女儿办理教育扶贫补助。彭启旺和刘国菊夫妻二人都是一级残疾人,行动不便,大女儿初中毕业后在湖北十堰务工,小女儿彭青霞读高中,驻村工作队对其一家特别关注。分安置房时,xx通过努力,在一楼给他们找了一套出入方便的房子,并替他们到镇移民办办理房屋入住手续,因为办手续时要户主身份证,xx说你要放心就把身份证给我,我给你办,要不放心我开车拉你到镇上办,彭启旺把身份证给xx说“陈队长办事我放心”,驻村工作队经常去他们家帮忙干些活(锯柴、担水),彭青霞在一中读书,一些教育扶贫的手续都是驻村工作队到学校、民政局帮其办理。

2.照顾孤儿家庭。贫困户徐忠进是xx的包扶户,今年66岁,妻子党金翠62岁,都没有劳动力,儿子36岁病逝,儿媳(低能)改嫁,孙子徐志斌4岁,当时申报孤儿时,xx多次到县、镇民政部门咨询政策、反映情况,终于给徐志斌申请报孤儿,享受了国家补助政策。徐志斌上学后,xx开学买去新衣服、书包彩笔送去,换季时买衣服鞋子等等。这只是他们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该同志自驻村以来,结合本村实际和贫困现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帮扶村工作计划。在纪实簿和相关的资料整理过程中,严格按照县、镇脱贫攻坚相关要求,认真细致的开展工作,并耐心细致指导相关帮扶干部规范的填写。严格按照四支队伍管理标准要求自己,每月驻村不少于22天。

该同志驻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说实话,办实事,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工作职责,时刻谨记“群众无小事”,深入基层,和基层群众“打成一片”,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赢得了群众的一直好评。

2015年,xx被选派到竹溪县水坪镇红石岩村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驻村第一书记。自任职以来,他始终按照省、市、县委组织部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的要求,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理思路、谋发展,带领全村群众脱贫致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便民服务联系卡”给村民。

与此同时,xx组织村干部召开动员会,统一村干部思想,帮助村干部树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讨论脱贫致富发展难题,确定发展目标,激发村民全面创业的热情。他还通过短信、谈心等形式,与村党支部书记交流自己近期打算、红石岩村长远规划和发展等问题,并协助完善村两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推进村务、党务公开,有力地推进了该村各项工作。

在驻村帮扶的三年多时间里,xx把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先后争取各类项目资金万元,完成引水管网建设,建成村级茶场510平方米,采购了制茶设备,拓宽及砂化、硬化村级道路公里;采取引进社会力量帮扶、建立农民合作组织、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等举措,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发放扶贫贷款32户144万元,其中29户通过入股企业分红的方式,分红万元;组建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3个,引导村民种植果树、茶园487亩;筹措资金万元,完善了便民服务室,配备了办公和食宿设施,极大提升了村级党组织的硬件设施。

“茶农+茶园+茶场”模式,将现有茶园实行分户流转管理,给搬迁户带来经济实效。

自2016年被派驻到竹山县柳林乡民主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以来,xx以整村出列为目标,真蹲实驻,创新工作方式,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扶贫惠农政策,确保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全力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向党和人民递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xx把进村入户了解民情作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第一步。在村两委的配合下,他加班加点、抢晴天战雨天,历时27天完成了全村扶贫户“大走访”,真实、及时掌握了全村扶贫户第一手资料,并按照家庭状况及收入来源进行分类。

在前期村委会分享的“教育工作者为脱贫攻坚承诺优推5篇”,xx带领工作队又对建档立卡档案进行了规范整理,并针对帮扶责任人工作变动、新增贫困户、一人只允许包保5户贫困户等情况,又对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了统一规范,做到了“三个”一致要求,即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一致、村级档案与农户档案一致、各类档案与实际情况一致。2017年,民主村荣获省档案局扶贫档案示范村称号。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xx坚持把扶贫户的事当自己的事,只要办得到、办得了的都积极主动去办。他到县城电信、移动、联通三家网络公司接洽,解决该村网线过低影响建房施工问题;到扶贫办、畜牧局争取扶贫户产业保增收;到嘉麟杰服饰有限公司联系扶贫户就业务工;到保险公司办理大牲畜死亡保险;帮助残疾人推销十字绣等,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通过一定的积累,xx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扶贫工作方法,即“45821”扶贫工作法。“4”即“四个一”:每天在扶贫微信群里发表一下心得,每个星期和扶贫户通一次电话,每十天向领导汇报一次最新工作进展,每个月撰写1至2篇报道;“5”即“五大举措”;“8”即处理好八方关系:与村两委、与党委政府、与公司团队、与烟站、与扶贫户、与县直部门、与市局扶贫办、与其他工作队;“2”即打牢两项基础,一是一依托四带动为基础,二是以“四双”帮扶为基础;“1”即实现一个提升,争创全县优胜扶贫单位或优秀第一书记。

由于工作突出,xx带领的竹山烟叶扶贫工作队荣获湖北省烟草专卖局(2016年至2017年)“先进工作队”称号;荣获十堰市烟草专卖局(2016年至2017年)“先进工作队”称号;xx连续两年被表彰为竹山县“优秀第一书记”。

23 29078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