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专业论文(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老年护理专业论文(实用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1

关键词 :校企共建;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老龄化

doi:/

Study on the undergraduate practical course of elderly care under the model of 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

HU Yan,WANG Yan

(Nursing college of Tianj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Tianjin300193)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course of elderly nursing in th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Measure Under the model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both sides worked out the content,structure,and curriculum standard common teachers,both sides carried out the practical course under given :Outcome The practical course of elderly nursing had been implemented successfully based on the good preparations.

Conclusion:From the practical course,the practical abilities of nursing students were exercised,and their humanistic aptitude on respecting and loving the old could be the practical course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he whole curriculum ,it also exists some improvements.

Key wordsCooperation of university and enterprise;Elderly nursing;Practical course;Aging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我国于1999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其进程不断加快,对老年护理人才培养的需求迅速增加。此背景之下,我校护理学院经过周密筹备,于2010年正式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采取“校企共建”的模式培养老年护理方向本科生,学制四年。三年来,对专业建设的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其中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它关系着教学的活动方向和学生的培养质量。而老年护理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础的护理操作技能,还需要学习与老年护理相关的操作技能。因此,设计并实施老年护理实训课程既是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建设的创新之处,亦是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一大特色。在本专业方向的《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中,结合理论知识,与校外养老机构共同设计开发了以老年护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实训课程,旨在使学生不仅学习掌握一定的老年护理技能,而且能在对老年人护理的过程中培养尊老、爱老、敬老的职业美德,增强社会责任感,感悟传统的中华孝道文化并将之发扬传承。

1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置是教学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教学正是按照课程所提出的计划而展开的各种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课程所规定的的各项教学目标[1]。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设计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

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老年护理实训课程是《社区及老年护理学》课程的实践部分,是与其理论内容相互呼应的,因此实训内容应按照理论知识的讲授内容来选择。在理论部分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护理、用药护理、常见症状护理、意外伤害处理等。这些均为对社区居家老人及住院老人最常实施的护理项目。因此,在实训课的内容设置上,设计了“老年人清洁卫生护理”“老年人基础护理”“与疾病相关的护理”3个版块的内容。其中“老年人清洁卫生”版块包括了洗脸、梳头、剪指甲、洗脚,假牙护理、穿脱衣裤(更换纸尿裤)、床上擦浴、尿壶和便器的使用(男、女),大便失禁、便秘的处理等,注重生活护理的内容;在“老年人基础护理”版块,设计了喂食、翻身、叩背、压疮的评估与护理、辅助器具的使用、老年人移位等内容,与《护理学基础》课程中的相关操作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更加体现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在老年人群中应用的特点;在“与疾病相关的护理”版块,主要教授针对坠床、跌倒、误吸等老年人常见意外伤害的紧急处理,以及鼻、眼、耳滴药操作,骨折护理,偏瘫体验,尸体料理等,这部分主要侧重于老年人罹患疾病时的常见护理操作内容,特别是对突发意外事故的急救处理措施,无论在居家老年人还是在养老机构中,都是养老护理工作者必须要掌握的重点内容。

实训课程的结构课程结构指的是按一定标准选择和组织起来的课程内容所具有的各种内部关系,主要包括各类课程的比重,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配合和相互渗透,以及课程内容的排列顺序等。针对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而言,其结构为3个版块各自的比重、之间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3者的授课顺序等方面。

《社区及老年护理学》是我校老年护理专业方向的特色之一,它不是将以往的“社区护理学”与“老年护理学”简单叠加,而是立足于我国养老事业的现实国情与政策,将居家养老、社区为老服务的特色凸显出来,以老年人群为重点研究对象,将老年护理学融合到社区护理的知识体系中。因此比之以往的《社区护理学》,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合社会发展。本门课学时总数为81,其中理论讲授为60学时,实践部分为21学时。实践部分又分为校内实训和校外见习两部分,其中校内实训为9学时,校外见习占12学时。本文探讨的即是校内9学时的实训部分。

将3个版块的授课内容安排到9学时中,平均每个版块为3学时。授课时间与理论课相关内容的讲授基本同步,以保证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时效性。3个部分的授课顺序为“老年人清洁卫生护理”“老年人基础护理”“与疾病相关的护理”。先从最基本的生活护理开始,在学习为老人梳头、洗脸洗脚、床上擦浴、大小便护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老人沟通、取得老人的信任,如何对老人的整体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老年群体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进而再学习基础的老年护理操作,如喂食、压疮评估护理、扶抱搬移、辅助器具使用等,掌握带有一定技术性的技能操作;最后学习与老年常见疾病和意外伤害有关的护理措施,如药物使用、跌倒与噎食的预防、偏瘫病人的体验及尸体的护理等,这一部分技术性进一步增强,培养学生独立护理老人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对逝去老人尸体的护理中对学生进行尊重逝者、关爱生命的生死观教育。3个版块的内容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理论与实操结合,技能与情感并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2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前期准备

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我校在创办“老年护理专业方向”之初就采用“校企共建”的模式,即护理学院与养老机构合作办学。由于本专业方向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国内鲜有可借鉴的经验,因此在起步阶段需要相关行业的指导与帮助,同时行业的介入能够提供时效性信息,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与市场动态,为专业发展引领方向,更好地促进专业建设[2]。基于此,在整体师资建设上吸纳了养老服务领域的行业专家与学校专职教师共同组建老年护理师资队伍,其中3位来自养老机构护理管理岗位的护理专家作为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合作师资与我校专职教师共同开发设计实训课程,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及实训课程的教授等工作。

制定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即以往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这个术语是从前苏联教育中引进的,实际上并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使用习惯。“教学大纲”往往跟教师讲课的提纲相混淆,因此,现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主张用“学科课程标准”这个名称来代替“教学大纲”。学科课程标准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从整体上规定本学科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教学目的和任务、内容范围、编排内容的顺序、安排教学时数、作业和测验、考试等,提出运用教学方法、教学参考书和指导等。课程标准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南。

针对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而言,课程标准除了要包括以上各方面外,在制定课程标准之前还需要考虑到:国内外(主要是国内)老年护理的水平,包括理论水平和技能水平;需要吸收借鉴哪些新知识、新技能;社会对老年护理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态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特点,找寻本课程的逻辑顺序与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研究实训课与理论课之间的关系和最佳的结合方式;研究理论与实际联系的基本途径;根据《社区及老年护理学》的总课程标准,分析实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是否与总标准相符;最后要对各版块的教学活动作出统筹安排。

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共同研究制定了“老年护理实训课程标准”。在总的说明部分中阐述了该课程的名称、学时总数、各版块名称及其学时安排等内容;在文本部分将3个实训版块逐一介绍,分别说明了每个版块的名称、目的与要求、实训内容、教学方法、实训用物及注意要点等内容;在课程标准最后罗列出了教学参考书目。

教学方法有播放视频资料、教师示教、学生分组练习等。实训用物包括毛巾、梳子、剪指甲刀、假牙、床刷、纸尿裤、脸盆、尿壶、便器、治疗车等。在课程中要注意要点态度认真,动作轻柔简捷,姿势正确、节力,保证老人安全、舒适。

实训室硬件建设我校自2010年正式开设“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下,硬件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斥巨资先后购置了数批技术先进、质量完备的老年实训器具,涉及生活护理、运动康复等方面,建立起了一个高水平的老年护理实训室,为实训课程的开设提供了成熟的硬件条件。老年护理实训教学建设发展的规划是在“十二五”期间建立部级老年护理实训示范中心,成为全国甚至海内外地区老年护理学术交流中心与人才培养基地。

3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组织实施

备课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针对相应的版块内容,围绕教学目标,对涉及的相关概念、知识理论、工作原理和技能操作训练,校企双方师资共同进行系统地归纳和整理,这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的精心设计与安排[3]。备课时授课的前提,特别是针对“校企合作”的模式,双方教师必须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做好充分沟通与准备,在授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讲授理论与示范操作实训课程虽然以操作技能的学习为主要内容,但在实操的背后是正确、科学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与验证,因此,实训课程的开展实际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一体化的过程。

在教授护理操作技能以前,教师先将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进行宏观介绍,而后再对将要进行讲授的第一项技能进行理论讲解,详细阐述相关概念、具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理论联系真实案例,语言注意生动活泼,逻辑清楚,并注意新旧知识的连接[4]。在学生对该项技能有了整体认识后,教师(或另一名示范教师)开始向学生进行正确的示范操作,边示范边讲解操作要领;对于复杂的护理操作技能,教师应先整体示范一遍,再将动作分解,逐一向同学展示,对于容易出错的地方则应多重复几遍,让学生加深记忆,最后再完整地重复操作一遍。整个流程要讲、做一致,规范、有条理,省时节力。

另外,在示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出在操作程序和方法上经常出现的问题和不规范动作来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对操作程序提出不同的改进方法,这样能达到很快掌握动作要领的目的。

技能形成根据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形成的规律,技能的形成是从掌握局部动作到达到协调、熟练的过程,是心理上从陌生到熟悉,从局部注意到整体掌控的过程[5]。这个过程需要在学生在聆听完理论讲解和观看完操作演示后及时进行,以免遗忘;而且还要在动作规范、方法科学、程序合理的前提下反复练习。在指导学生分解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逐项检查纠正,待基本正确后,让学生自己将整套操作动作完整地串联起来。教师及时巡回指导并做记录,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理论讲解-动作示范-技能形成”是学习和掌握一项操作技能的基本步骤,待一项技能完成以上步骤后,教师再进行下一项操作技能的教授,同时还要结合授课时间和学习重点来统筹安排。

点评点评是实训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教学劳动成果的评判,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重要体现,其主要任务是检查本次课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分析学生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一次实训课结束后,由教师根据巡回指导时所做的记录和实际观察中掌握的学生的操作情况,总结学生在哪些方面达到了既定要求,哪些方面还存在差距,点评和建议要中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扬鼓励为主,鞭策为辅,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善于捕捉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个人价值。

除了教师方面的点评外,计划在下一轮实训课上将加入学生的点评环节。即在操作练习完成之后,随机让一组同学演示本次课所讲授的操作技能,让其他同学给予点评;或者将学生练习时的情景录制成视频资料,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让全体同学一起参与到点评的环节。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整理和点评。此种点评形式经协和医学院护理系实践证明,对学生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加深印象有更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借鉴。

4老年护理实训课程设计的不足

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目前只开展了一轮,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如课程的考核评价办法亟待建立,还未有相应的实训教材。只有建立健全评价方式,制定出具体的考核办法,并且有配套的实训教材,课程的建设才算完整。目前实训教材正在编写之中,考核评价办法亦在建设之中。此外,课程选择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丰富,增加更多种类的老年护理内容,贴近社会需要。如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智力体能康复锻炼、心理干预等;将国外的先进护理技术加以引入和介绍,开阔学生视野等等。这些工作均需要校企双方继续合作,共同完成。

总之,对老年护理实训课程的建设乃至整个老年护理专业方向课程体系的设置研究还任重道远,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陈香娟,武跃明。护理实训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J].重庆医学,2012,41(34):3673-3674.

[2]蔡小红。基于工作任务的成人护理实训课程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30):146-147.

[3]郭红霞,陈红。仿真模拟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研究,2013,27(9B):2939-2941.

[4]陈照坤,戚林,陈清波,等。程序教学法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5C):1428-1429.

[5]朱修文,王薇。护理实训教学改革对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23):2132-2134.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异网为大家整理的5篇《老年护理专业论文》,您可以复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语句,也可以下载DOC格式的文档以便编辑使用。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2

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角色不断增加的老年人的个体和群体特点决定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疾病护理者,而是健康照顾与促进者、教育与咨询者、协调与合作者、组织与管理者、研究与应用者等多种角色的综合体。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解决老年人的失禁、进食、跌倒、睡眠、皮肤、意识、智能障碍等专科常见护理问题。同时作为健康促进者,帮助老年人改变其生活方式以实现最佳健康状况,帮助老年人维护和改善自身健康。教会老年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病情,如何照顾使老年患者更舒适,对老年人常见病进行健康教育及保健指导。我国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在医疗团队中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尤其是在个案管理模式中,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全面负责患者在疾病转归过程中所有与治疗相关的事务。一方面掌握患者的整体情况,另一方面,与医生进行协调沟通,协助医生做出判断和决策。有研究表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对新出院的老年人进行随访,明显降低了老年患者的再入院率。但是,护士并不是万能的,为了老年患者能够获得更专业的整体性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还应与营养师、康复师、心理治疗师等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同时,每位护理人员都是管理者,既要管理和监督护理助手的工作,还要负责老年患者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统计,老年患者健康档案的整理与统计,为老年人提供优质服务。另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研究者的角色对于老年护理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并将科研成果用于指导老年护理实践,可提高老年护理质量。做好老年护理工作时开展研究并不是主要目的,而应将研究结果推广应用,指导改进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的整体水平从理论和实践上不断进步。因此,老年护理专业人员身兼多种角色,只有经过系统的老年护理核心能力的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才能胜任每个角色。

二、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

1.国内外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标准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最早始于美国,继而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已形成完善的体系。美国高等教育老年护理协会、美国护理联盟等部门制定了《美国护理本科教育老年护理核心能力标准及课程指南》,其中包括了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高质量护理的核心能力的11项模块:评判性思维;沟通交流;健康评估;专门技能;健康促进、危险减低及疾病预防;疾病管理;信息和健康照顾技术;伦理道德;人类多元化及跨文化护理;健康照护的全球化;健康照护系统和卫生政策。这些能力能够指导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临床实践,确保学生在所有环境中都能胜任老年护理工作。美国老年学会建议老年护理专业学士课程培育其成员应具有以下6个方面的核心能力:增进健康促进及安全的能力;评估照顾需求的能力;拟定照顾计划及协调相关服务的能力;专业间团队合作的能力;支持照顾者的能力;运用资源的能力。我国老年护理工作逐渐从医院过渡到养老机构、社区、家庭,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工作范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艰巨,对老年护理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度的责任感、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是老年护理专业人员需具备的最重要的的素质;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合作精神和领导才能。研究表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应具备法制观念、熟练的操作技能、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和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研究结果显示,老年护理专科技能在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中排在首位。另外,应对老年人急性突发事件的能力、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能力、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能力、自我防护能力也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迫切需要的。颜君等综合从事老年护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和有关临床专家分别来自养老院、综合医院老年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意见,确定护理本科生在完成老年护理的学习后,能够具备:评价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和领导能力;教学能力;知识综合能力。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和实地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由7个一级指标组成:评判性思维与科研能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素质个人专业发展;教育指导能力。通过对4个地区10个单位的份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确定了老年护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包括独立判断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预见潜在问题的能力、应对老年突发事件的能力、心理干预及心理咨询的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等。我国关于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研究处于分散状态,研究中尚无将能力和核心能力做出明显区分,缺乏系统的核心能力标准。因此,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在借鉴他人研究结果的同时还要考虑我国国情,制定出适合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标准,并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完善其核心能力标准。

2.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的培养能力本位教育是各国都在积极探索的老年护理发展之路。澳大利亚的老年护理教育基本可分为4个层次,中专、高职、大学本科以及硕士,每一个教育层次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各司其职,并以中等专科职业教育为最主要的工作人员。中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训的是老年助手,他们主要从事生活护理工作,高等职业培训教育主要培养登记护士,登记护士的工作内容为除侵入性操作以外的所有护理工作,并接受注册护士的监督与管理。大学本科阶段主要培养注册护士,从事较为高级的护理工作,如静脉给药、伤口评估及护理、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同时还要对登记护士和养老护理助手的工作进行监督与管理。授予老年护理方向硕士学位的毕业生大部分在养老机构从事管理工作,医学高校从事老年护理教育工作或政府职能部门从事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在职护理人员可以接受老年护理培训,接受过老年护理培训的护士更容易注意到老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变化。对于早已迈向高龄化国家的日本很早就已开始重视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日本老年护理专业人员按照学历水平由低至高分别是护理员、助理护士、护士、老年专业护士、老年专科护士。我国老年护理学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老年护理院、老年病院、老年公寓。现阶段,老年护理领域的专门人才非常匮乏,专科护士培养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有少数职业技术学院相继开设了老年护理专业,构建了“德技并重,工学结合,课证相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天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设置了“老年护理专业方向”,培养老年护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各类型养老机构及其他相关领域,也能胜任其他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的护理工作,服务对象主要为健康、亚健康或患病老年人群。该校在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培养老年护理学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我国的老年护理专业人员各个层次的培养都已经开始,包括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但是各层次的老年护理教育都处于探索阶段。

老年护理论文范文3

男性老年痴呆患者常伴有前列腺增生,出现排尿困难进行性加重、急性尿潴留、血尿、充盈性尿失禁、反复尿路感染、甚至肾功能不全等。由于患者各项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和行为性格的障碍以及年老体弱伴其他全身性疾病,不能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需永久性膀胱造瘘引流尿液。患者不仅需要住院时的护理服务,出院之后也需要连续的护理服务。家庭护理成为膀胱造瘘术患者的重要部分[1]。作者自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护理问题进行评估及护理指导,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选择长期耻骨上膀胱造瘘引流尿液的前列腺增生老年痴呆患者22例;年龄63~80岁,平均71岁;干部5例,工人7例,农民10例。采用1992年第10次修订(ICD-10)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按病情发展大致分健忘期3例、混乱期7例、极度痴呆期12例;同时伴糖尿病4例,高血压或冠心病5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4例。不能配合手术治疗16例,不能耐受手术造成的创伤和风险4例,其他原因2例。

方法

患者及家属在住院期间对出院后造瘘管的护理知识有不同程度的知识缺乏,需予以帮助和指导,见表1。通过出院前的指导、电话联系、护士上门服务、专科医生的定期随访、定期门诊及随时就诊相结合并配合必要的辅助检查,随诊期6个月~1年。表122例患者及37例家属膀胱造瘘管护理存在的问题(略)

2结果

混乱期患者由于约束不当手挣脱,发生自行拔管1例;造瘘口未及时换药及尿液从造瘘口流出发生感染2例;发生尿路感染4次。口服药物后缓解;其余置管良好,均能定期门诊更换造瘘管及复查尿常规且肾功能保持良好。

3讨论

膀胱造瘘术是因尿道梗阻,在耻骨上膀胱做造瘘口,以达到引流尿液目的的手术。一般接受膀胱造瘘术的患者均为年老体弱或有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手术耐受性差、经济拮据者。由于痴呆患者本身疾病所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严重者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给管道的固定、家庭护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在临床护理工作及出院的指导过程中,护士根据患者及家属在膀胱造瘘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见表1),配合主管医生在患者住院期间、电话随访、上门服务和复诊过程等,采用讲解、看录像、示教、练习及强化练习等方法进行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重点是家属发放膀胱造瘘术后护理要点、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健康资料、图片或录像带及光盘等,通过反复讲解、强化记忆。如家庭护理老年痴呆患者应有足够的耐心,要细致观察患者的变化,平时注意训练患者自理能力,加强大脑的活动,增加外界刺激,使患者接受更多、更新的事物,对延缓病情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2]。另外患者排泄异常的护理;饮食的护理;患者的安全护理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因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认知、判断、记忆能力丧失或降低,家中的热水瓶、电源插座、刀、剪、玻璃器皿及火源等应放在隐蔽、不易拿取处,必要时上锁。患者均由专人照顾,家人24h陪同,对经常要外出的患者房门加锁防护[3]。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造瘘管的护理重点和注意事项、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复诊时间及痴呆患者的日常管理及护理要点。配合药物治疗等措施的重要性及不良反应的观察。

护士对患者及家属示教不配合患者肢体约束和保护、活动时引流袋的放置、造瘘口的换药、更换引流袋等方法。对记忆力减退患者制作各式各样的醒目提醒牌以提醒患者及家属进行及时的管道护理。一般老年性痴呆患者感觉迟钝,同时缺乏主诉能力,要善于发现躯体并发症,教会家属要经常观察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尿色及尿量变化,随时做好记录。对每个患者基础疾病的不同护理方案应个体化。

在护士的指导下,患者和家属根据讲解和示范的内容进行练习,回家后1周内经常电话联系指导、提醒,1个月内每周上门服务、强化训练,以后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家庭护理能力延长指导、提醒时间,直到患者及家属能正确掌握家庭护理的方法。

针对家庭护理中出现的拔管、造瘘口感染、尿路感染等问题,作者与患者及家属一起分析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及时、重点、反复的宣教、示范内容:(1)加强混乱期患者陪护和指导合适的约束方法。(2)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和正确的换药方法。(3)保持室内清洁,经常开窗通风预防感染。(4)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衣服、被褥经常更换,保持清洁。(5)加强患者的营养,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鼓励患者多饮水,2000ml/d,起到冲洗膀胱,预防感染和小结石作用。(6)保持造瘘管通畅,并讲解定时开放引流管及防止尿液倒流的重要性。(7)有异常感染症状及时就诊等使患者或家属能有效地防止类似并发症的发生。

痴呆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是脑功能障碍引起记忆力下降,智能减退,行为异常,人格改变等[4]。在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中,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情感、交流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以及老年痴呆患者膀胱造瘘的家庭护理是一项持久而繁重的任务,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的体力及心理上的压力。在讲解、示教、练习及强化训练的过程中,注重患者或家属的心理指导,并针对患者或家属对专业知识和技术操作接受相对较慢且容易忘记的特点,利用各种方式提醒患者或家属,反复强化,护理到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护士对膀胱造瘘带管出院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干预,提高了该类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护理中如何兼顾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指导[5]、保持家庭室内清洁减少污染机会[6]。

参考文献

1柳青,张琼.膀胱造瘘术后患者的家庭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9):60.

2李建英,何青秀.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护理研究杂志,2004,12(4):1060.

3郑凌,林辉.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在老年痴呆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现代康复,2001,13(4):89.

4徐姜定。痴呆的诊断分类与治疗。浙江临床医学杂志,2005,7(1):1~2.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4

关键词:精英;应用型;护理;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73-03

随着21世纪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卫生的迅速发展,老龄化社会对护理的刚性需求,人们对护理品质的期望,社会急需高品德、高智能水平、创新精神强的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而这些正是精英化人才的重要特征。中国本科护理教育自1983年得到恢复,至今已有30年,护理本科毕业生数量已得到了大量补充,而护理研究生数量有限,他们大多成为护理教学的师资,因此在护理实践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可见当下在第一批护理本科院校中开展精英化教育的探索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护理本科毕业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原因分析

当前,护理本科生中缺乏精英化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目前护理本科教育的培养体系陈旧僵化:我国招收第一批本科护理专业的学校大多拥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专业,并且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医学教育在师资和教学模式上几乎是完全重叠的,这种在临床医学框架下开展的护理本科专业培养模式,尤其是早期没有体现护理特色的基础医学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作为一级学科的护理学学科发展,培养体系落伍于“全人护理”的现代护理理念,因而导致了护理本科毕业生知识能力优势不显著,达不到精英化人才的要求。第二,护理毕业生大量流失:高考后进入第一批本科院校的护理生大多为专业调剂生,因此专业思想极度不稳定,加之社会对护理专业的偏见[1],家人对专业的认识不足等等,使得她们的专业认同度低,因此毕业后很多学生通过报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或者通过在其他行业就业等方式,达到改变未来职业门类的目的,最终导致了护理毕业生的大量流失。因此,如何通过教育改革将这些优秀的高中毕业生培养成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在工作中发挥其领军性人才的作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以人为本”设定人才培养目标

发达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即以“以人文本”为灵魂开展教育改革[2]。“以人为本”必先尊重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同学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高要求,即以学生的素质、需求为基础,针对市场中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现象,结合学校教学资源设定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升他们对未来职业价值的认可,使他们未来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成为护理骨干。

三、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结合的教育理念,构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所谓的有用教育就是不仅教授学生现在有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传授学生未来可能有用的知识和技能,也是精英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措施之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健全的人格。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教育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给予他们人性的关爱,关注护生的身心发展,认识护理职业价值,感悟“恪尽职守、关爱、奉献”――护理专业情意。构建以有用教育和专业情意培养融合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见图1):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社会活动和课堂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平台建设,师资的一体化建设。

(一)体现护理教育整体观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学改革幅度

打破传统的基础-专业-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通过课程知识整合,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医学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护理专业课及实践环节的联系。早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专业主体意识的萌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后期教育注重促进学生的专业主体意识的强化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在专业知识能力循序发展中,同时经历专业认知、专业认同、热爱专业的思想历程。

1.优化整合基础医学课程知识,凸显护理特色。通过基础医学和相关护理专业课程的整合,增强基础知识的有用性[3]。将解剖学和护理学基础进行部分整合,开设护理应用解剖学;在生理学教学中融入护理理论,将生理活动与整体护理概念相结合,并和护理学基础、健康教育部分课程内容整合,增加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公共卫生知识、康复指导、保健等活动与内容[4]。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在提高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专业认知、对职业价值的认可。

2.建立综合实验实践课程群,培养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情意。从1―4年中,在每门课程开设的综合实验或综合实践课基础上,开设高度综合的形态学和机能学实验[5],以及临床护理综合技能训练、专业创新思维训练、护理人文社会素养等综合实践课程。机能学实验紧紧围绕护理专业能力与专业情意教育特点设计实验,形成生命体征的评估与生命活动、肝、肾损伤及治疗、急救与护理等专题。综合实践环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项目为依托,在学校、医院、社区中开展社会服务、护理实践、护理研究。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最大程度激发了学习、研究、创造、主动实践的潜能,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从知识、能力、情意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一体化的精英化培养。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改革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目标,以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为手段,课程中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PBL学习、合作学习、小组讨论、项目学习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构建系统传授与探索研究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社会活动与课堂教育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体系,使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优化学习过程[6],促使学生内在知识的建构,以成就感促进专业认同感及专业热爱的培养。另外,通过节点教育和课堂人文环境的塑造,切身感受人性的关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和态度。科学地评价教育结果,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肯定并鼓励他们的付出与学习结果,采用多形式的考核方式:科普小论文、知识竞赛、学生讲课等。在学年综合测评分中充分体现学生课外的学习成果,如、专利申请、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等,形成结果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融知识、能力、情意于一体的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平台建设(见图2)。

1.课外个性化培养平台。学生根据自身的设计,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特色方向。通过开设国际护理的全英文课程,邀请美国注册护士授课,为有志于国际护理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开展职业道德、前沿护理理论和技术、老年护理、长期照护、麻醉护理等专科护理课程的系列讲座;通过国际交流项目,为学生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港澳台校际间活动,上述措施为学生成为精英化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培养平台,并且拓展了学生对护理的认识,提升了专业认同感,更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2.健康校园活动和校内开放实验室制度。针对群体人口健康,倡导健康促进校园,开展校园的健康教育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参加市级各项与健康有关的公益活动;利用所学知识理论,借助教学标本,通过每年“”国际护士节进行健康宣教、优生优育宣传活动。课余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实践创新的场所。学以致用,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培养了知识应用能力和专业情意,而且专业价值得以体现,提升了护生的成就感。

3.搭建学生实践、科技创新的平台。服务社会也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与周边社区合作,搭建以老年护理、社区护理、慢性病护理为特色的社区服务、社区实践平台;借助教学、实习医院的病源、病种资源,搭建临床护理实践、研究的平台。以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毕业论文为导向,鼓励学生在社会服务、社会实践、专业实践中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并在临床实践的教学管理中,采用实践任务管理模式,课间见习和集中见习相互补充的实施策略,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创新的空间和时间,提高精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

(三)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是培养人才的保障,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结果,只有在基础医学师资和护理专业师资在护理教育整体观、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树立精英化应用型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理念,并将该理念融入整个教学活动中,才能使精英化应用型培养体系实现预设的培养目标。

1.师资队伍的融合。打破基础医学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间的学科界限,同进共退,组建相互渗透的教学团队,护理专业教师早期就参与如生理学等课程的教学活动,基础医学教师在后期也参与实践课程、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这种共同参与基础医学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使教师间取长补短,得到了共同提高,极大地促进了教学工作的相互衔接、延续性及课程整合。

2.科技创新导师制、毕业论文导师制、课程课外训练导师制。①毕业论文导师制:国内大部分护理专业没有毕业论文的要求,10年前我们将护理专业毕业论文纳入了教学计划,学生在第四年进入临床实习时就配备论文指导老师,实习中期确立论文内容,实习结束后进行论文交流和评比,优秀论文推荐发表。②课外课程训练导师制:学生通过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程的课外训练任务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③科技创新导师制:根据1~4年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设计了不同级别的创新活动(见图2),而且创新活动的难度呈阶梯式提高,创新活动的原则是提升专业主体意识和综合能力,形成了学生间的循环接力运行流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专业实践中形成自主科研项目。在教师指导下,以具有护理特色的项目为载体,组建以高年级为主的大学生创新团队,开展创新活动。创新团队成员带领低年级的学生开展与项目相关的活动,引导低年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设计和兴趣。周而复始。

四、结语

高质量人才培养应符合三个基本要求:即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者构建的培养体系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只有获得了社会、学生共同认可的培养体系才有存在的价值,只要让护生在我们构建的体系中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让社会得到真正需要的护理“人”,才能实现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护理人才流失的分析与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7,(08).

[2]席成孝。从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看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安康学院学报,2013,(01).

[3]杨艳艳,杨桂染,闫瑞霞,赵文涛。PBL教学法在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中的运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

[4]邱丽颖。通过解释生命现象,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5]李英。开发医学综合实验对护理本科生专业素质的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

[6]周雷,杨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实施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04).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2011年教改课题编号:JGZ2011002。

老年护理专业论文5

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8例,女性患者41例,男性患者57例;患者年龄均在60-89岁,平均年龄为岁;98例患者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共6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共28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共9例。

2结果

98例患者通过治疗和护理均全部康复出院,其中21例采取保守治疗,7例采取全髋置换术以及行股骨头置换术,另70例均采取多根螺钉和螺纹钉进行固定治疗。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最短住院时间仅有18d,而最长时间则为64d。

3护理专业体会

心理护理

由于该骨折需要接受长时间的治疗,这无疑给患者精神造成过重的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感,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年龄较大,他们同时还担心,自己一病不起,担心给家人造成过重的负担。护理专业人员可以通过各个成功案例,帮助老年患者朋友建立起治愈的信心,鼓励老年患者的子女朋友给予其更多的关心爱护,为其提供经济支持,使患者受到鼓舞进而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并发症的防治

预防呼吸道感染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本身就非常低,而其股骨颈骨折后,抵抗力更是日渐下降,其呼吸道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因此,护理专业人员必须帮助患者进行床上扩胸运动,再深吸一口气后,轻轻活动上身,并轻拍患者的背部,将痰液及时的排除体外,使患者的肺活量得到增加[2]。天气转凉时,注意为患者加厚棉被,防止患者受凉加重病情,并注意保证室内患者的整洁,空气的流通。

预防患者发生褥疮

股骨颈骨折需要通过手术治疗,这就给患者留下了创伤,再加上手术后患者不能够随意活动,加大了褥疮的发生机率。因此,护理专业人员必须随时注意患者患处的皮肤情况,避免出现骨突处的受压情况,同时还应当注意床铺的整洁性,每日对患者进行擦拭,并注意对患者皮肤受压处进行热敷和按摩,使患者的血液循环能够保持正常的运转,做好褥疮的预防工作。

预防脑栓塞等静脉血栓

由于脑栓塞等静脉血栓非常容易加重患者的病情,给患者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不仅如此,护理专业人员还必须预防患者出现肢体费用性萎缩,每日用温水帮助患者擦拭,加速患者的血压循环,促使其毛细血管有效扩张,进而提高患者的皮肤抵抗力,在进行擦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按摩。将患者的健侧肢体抬起,再将其微微屈伸,最后帮助其进行蹬腿运动,同时协助其进行上肢运动,将上肢向外、向内以及向上活动。通过热敷、运动以及按摩能够加速患者的血压循环,进而有效避免形成静脉血栓,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此外,还能够起到预防褥疮、肢体功能退化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按摩、热敷以及运动的同时,还必须对患者下肢的血液循环情况进行了解,真正了解患者是否出现水肿,若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当及时告知医生,做好处理工作。

预防泌尿道感染

老年人的体制较弱,泌尿系统感染的机率非常高,因此,必须注意定患者的清洗,并叮嘱患者多饮用温水,尽可能减少感染。

4讨论

23 569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