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精选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一篇】

1.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2.记叙的人称有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如《小桔灯》《孔乙己》等。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如《皇帝的新装》。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3.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1以时间转移为线索2以一人3以一事4以一物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如《藤野先生》,文章除了以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为叙事线索(明线)外,还有作者爱国主度思想感情这一暗线。

4.记叙的顺序要求掌握的是顺叙、倒叙、插叙三种。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如《一面》;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如《背影》;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如《驿路梨花》。

5.记叙文常用的`层次划分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事件和发展过程来划分《皇帝的新装》。

(2)按空间转换来划分,如《老山界》。

(3)按内容变化来划分,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按人物、场景变化来划分,如《分马》。

(5)按感情变化来划分,如《荔枝蜜》不太喜欢蜜蜂—想去看蜜蜂—赞美蜜蜂—想变成蜜蜂。

(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来划分,如《一件珍贵的衬衫》,抒情—记叙—抒情、议论。

6.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特点和作用。理解和分析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征、对照、衬托等)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理解记叙性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7.记叙文虽然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但常常借助议论、抒情、说明来开拓意境,深化主题。很多是各种表达方工综合运用。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形、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说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

8.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准确,生动。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主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答。

在结构上:

文段在开头:总起全文。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二篇】

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是最基本的。要学生作文有兴趣,教师的课要上得有趣,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心理。比如要写看图作文了,可以让学生将画面串联起来表演一番,这样静止的画面变成了动态的小品,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更深的表象,发挥更丰富的想象力。此外,在作文教学中,还可以结合实际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动脑、动情、动手。在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当活动一结束,立即让他们互相说一说活动的经过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动笔写下这些活动的场面、欢乐气氛、人物外貌、心理活动、动作神情。这样,在活动中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作文有内容可写,不用胡编乱造,每篇习作都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作文课变得快乐起来,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以至他们都盼望多上作文课。

一、减少束缚,培养自信心怕则生难,难则生厌。

学生为何“怕”?当然来自于失败的经验。要培养学生习作的自信心,首先要使他们相信自己能行。因而,每次的习作要求我都不能提得太多,只有减少束缚,学生方才敢写,并且,教师的评价导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习作,我的评语常常是:“选材真不错!”“这个词用得很合适!”“你很好地把握了这次学习的重要内容!”“和上次相比,你把事情的经过写得具体多了,进步真大,老师真为你高兴!”“这段神情、心理描写真棒!”并同时指出努力的方向:“此处若加上几句你心里的想法,会显得更具体。”“若把逗号和引号加正确,会使这篇文章变得完美起来!”等等;作文的等级评定,我也特别注意不断地提高,由“优-”到“优+”甚至“优++”,我毫不吝啬。对于习作中优秀的句子和片断,在评讲时,我总是声情并茂地朗诵,并盖上红红的奖章,使习作者充满兴奋与激动。这样的鼓励加上实在的指点,使这些“畏虎”的小学生有了在平时课堂作文中渴望而不可得的实实在在的成功感,习作自信才会真正建立。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写作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对于这些畏惧写作的孩子,更需要为他们创设他们喜爱的游戏与活动,使他们在欢乐中敏捷思维,丰富语言。如开展喂鸽子、溜冰、野炊、放风筝等活动。同时,教师在活动中要加强观察和体验的指导,因为这些孩子观察的习惯和书面表达的能力还未养成,常常是“可写的事儿满街跑,临到写时三句了;玩时欢喜得不得了,待到写时没词了。”因此,带学生活动前,教师要指点从哪些方面去寻觅、探索和参与活动中。我与他们一起活动,并在关键时刻装作情不自禁地用优美词句来描述,让学生学会表达。如开展喂鸽子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鸽群的样子,重点观察一只你喜爱的鸽子的颜色、嘴、脚及吃食、飞、跑等的样子,你是怎么和它玩的,你心里想些什么等。喂鸽子时,我也和学生一起玩,一起喂,看到鸽子飞到手臂上的样子,它啄食手心里食物时的感受,我和学生一起描述。然后回到教室,让学生自由写作。有的学生这样描写:“一只鸽子看见我手心里有食物,马上跑来,它走近我的手,头往下一点,就吃了一颗玉米。当我伸出另一只手,想捉住它时,它却“扑”地一声飞走了。我原以为它啄我的手心会很疼的,现在一试,原来一点也不疼,还痒痒的,怪有意思。”“我高兴地冲进鸽群,鸽子不但不理睬我,还跑得远远的,有的还拍着翅膀飞走了,好像故意惹我生气。”“我又看见地上有一颗玉米,不知被谁睬了一脚,玉米陷在泥里。一只鸽子起劲地啄着,可怎么啄也没用,逗得我和同学们哈哈大笑。”学生观察得多么细致呀!描述又是多么的具体呀!

三、用仿写突破难点,重点项目重点训练。

因在长期的学习中积淀的问题,有不少学生到高年级了仍不会用书面语言表达想说的话,这样的学生仍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表达方法,怎样引导学生到达这一成功彼岸?我认为仿写是一种十分有效地学习途径。如写一件事,学生往往只是概括叙述或用第三人称介绍,不会对人物的语言、运作、神情进行描写。我便设计了这样一则对话练习:先读课文《白杨》、《穷人》中典型的对话描写段落,说说你发现课文在写人物对话时有什么特点?(有动作、神情描写,对话提示语有三种不同位置。)特别指导三种对话提示语各自不同的标点符号,然后提示几种对话情境:考试卷发下之后、家长会之后(或老师请家长之后)、向家长要零花钱时、家长逼我吃饭时、犯错误之后等,让学生模仿课文来写一段对话,学生的作文写得十分成功。

四、引导课外阅读,增强语言积累。

读书是提高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这些学生“畏虎”的根源是阅读少、语言积累少,当然也没有阅读兴趣,这就需要学校、家庭及社会尽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阅读的空间和氛围。我常在课前或课后朗读一些名篇片断,或有趣的故事,或内容相关的优秀习作,以引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孩子们自主的阅读,增强语言的积累。在这一点上,成人的示范作用至关重要。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家长的以身示范尤其重要,其熏陶、感染力量胜于任何其他形式的教育。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三篇】

写人离不开写事,因为人物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例中表现出来的。比如,《西游记》中写猪八戒贪财的品质特点,就是通过他把银子藏在耳朵里这件事来表现的。故而,写人的文章应以写事为主,事例可以使人物个性更鲜明,形象更丰满,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选择事例时应做到以下两点:。

1.选择的事例要小。“一粒沙里看世界”,从自己有切身感受的小事入手常常是达到写作目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深刻的立意都体现在一件小事中,取材越小,所阐述的道理越能撼动人心,就越能写出情深深、意切切的佳作。

2.选择的事例要精。能突出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一般比较多,我们可不能一写就是十件八件,一定要注意筛选,求精不求多,应该选择其中最能鲜明表现个性特点的一两个典型事例具体写,让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事例中显现出来。

二、抓住细节,写出特点。

每个人物因其年龄、职业、性格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写人的文章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来。人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细节来展现。

1.人物的外貌描写。每个人的外貌都有着与别人不同的特点,善于抓住外貌特点进行描写,是写人作文最常用的方法。描写人物外貌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的特点写,努力达到“以貌传神”的效果。

2.人物的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表达是其性格特征的镜子,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要选择最有代表性的语句,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思想。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老人有老人的语言,小孩有小孩的'语言,不同的人说话的语气也不同。另外,人物的语言描写还要符合人物的特点,有的人说话直率、干脆,有的人说话则幽默风趣。

3.人物的动作描写。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人物的动作,精心选择最准确、最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这样才能使人物立起来,才能写出生动、具体、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来。

4.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心理描写可以深刻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使人物形象特色鲜明。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通过人物直接倾吐内心世界的方式,也可以通过与语言、动作相结合的方法,共同透视人物内心深处的秘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四篇】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略叙法。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详叙法。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五篇】

一、发展学生个性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前提古人写诗,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大人作文尚且如此,小学生要完成限时作文就更难了。它必须经历紧张的心理活动,没有强大的心理动力是不行的,而学生在作文时有展现自己个性的强烈冲动是产生源源不竭的心理动力的重要保证。写作是最具个性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作文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怀地释放出来。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在作文教学中个性解放互为因果,个性得到解放,作文时才能顺畅地表达,同时通过作文使个性进一步得到发展。个性的解放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每个环节的教学都应满足个性解放的条件。如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而不是搞师道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而不是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不是诸多限制;……学生的个性只有植根于平等自由之沃土才能枝繁叶茂。

二、优化作文指导是完成限时作文的关键1.开源畅流,激发写作欲望。所谓开源,就是作文题要出在学生的生活和语言的积累上,出在学生写作的兴奋点上。现行教材中的作文,大都是范围题,对学生来说,固然是限制少了些,却有些不着边际。老师如果能根据课文的标题或自拟标题,自行拟题,则会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如第十册基础训练2的作文要求写自己心爱的东西,虽然也作了提示,可以是一种学习用品,也可以是一种玩具、一种动物、一种植物,还是略显空泛。可作具体指导,如: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东西,老舍喜欢猫,写出了《我家的猫》;叶圣陶喜欢爬山虎,写了《爬山虎》;老师小时候喜欢玩水枪,作文《我心爱的水枪》还上过作文园地呢!你们喜欢什么,写出来好让老师、同学知道。所谓畅流,就是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能较顺畅地表达。为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老师可以以材引材,让学生产生联想,从自己的生活素材中取出自己乐于表达的材料。如第十册基础训练6的作文,要求从快乐的时刻和难忘的教训两个题中任选一题写自己的小学生活。我们在指导时,有意通过谈话提供情景,如:1.你的作文几经修改,终于得了优,当作文本发下来时,看到鲜红的优字,你感到快乐吗?2.你好不容易折好了一只纸船,但为了哄邻居的一个小弟弟,你却毫不犹豫地送给了他。看到小弟弟开心的.样子,你感到高兴吗?……老师提供的情景,会引起学生浮想联翩,选材也就没有什么困难了。2.少些限制,鼓励自由表达。少此限制,就是要求要少,设置的框框要少。特别是范文式的指导应弃而不用,让学生自由表达。有人认为范文式的指导能体现读写结合,其实,读写结合应立足于阅读教学,读中学写。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六篇】

命题者从预设材料中引申出作文要求或题目,学生阅读材料并按要求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至关重要,务必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重点,弄清要求,按照明确规定作文。如这样一个材料:一位雕塑家完成了一座十分完美的雕塑,有人问他:“你是怎样雕出这座完美的雕塑的?”雕塑家回答:“其实,这座雕像原本就在那里,我只是将它剩余的边边角角去掉而已。”其实,在人生中,你就是那座雕像,只要去掉外面的边边角角,就能获得完美的自我!而那位出色的雕塑家,就是你自我!要求考生结合自我的成长经历,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1篇文章(山东考题)。而2000年广州市中考题也是“围绕自我身边的环境,自拟题目,写1篇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七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网友精心分享的“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1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外貌描写

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着、姿态和神情等方面的描写。写人物的外貌是为了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同学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写人物的外貌,要抓住特点,表现出人物的个性。就拿眼睛来说,千百万人就有千百万双不同的眼睛。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眼睛的神情也不同。比如,当你成绩考得好时,眼睛会闪烁出欣喜的光芒;当你受到委屈时,眼睛又会流露出哀怨的神情;当你看到不良行为时,眼睛立刻会投以鄙夷的目光。抓住了这些特征,你写的眼睛就活了。

有一次,我让同学们写《我的妈妈》。一个同学是这样描写他妈妈的外貌的——“我的妈妈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后来,我又让他写《我的妹妹》,结果他写道:“我的妹妹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我心想,他这么写也有“理由”,他的妹妹长得像妈妈,这没什么不对。过了一段时间,我又让他写《我的奶奶》。结果,他写道:“我的奶奶长长的头发,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嘴唇。”同学们,你们说他这样写对吗?如果按照他写的样子,把人物画下来,那这三个人就是一个样子。这个例子说明,这个同学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没有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呢?其实,我们抓住这个人特有的、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来写就可以了。比如,班里来了一个瘦瘦的男孩子,有一个同学在日记中写道:“他长着细细的胳膊,细细的腿,细细的脖子,连眼睛也是细细的。还有些害羞,像个女孩子。”看了这样的描写,一个瘦弱的、有些腼腆的男孩子的形象就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再比如,有一次我让我班上的学生来写一写我。因为我的头发长长的,一个学生写道:“老师有一头浓密的、乌黑的长发,像瀑布一样,真漂亮。”这样的描写,抓住了我的外貌特点——乌黑的长发,形象地表达出我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

第二,写人物的外貌,要有先后顺序。外貌描写的顺序可以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描写的时候,东一笔,西一笔,就没有条理了。

总之,写人物的外貌时,要细致观察人物的长相、衣着、姿态、表情等,这是整体的观察。然后再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独特之处,进行重点观察。

人的思想品质和性格往往通过人物的行动表现出来,要写好人物,就要写他做了什么和怎样做的。写人物的行动,既要仔细观察动作的全过程,又要观察整个动作是分几个环节进行的,分辨出动作的变化,这样才能将一连串的动作写好。同时还要使用确切的词语,特别是动词来描写人物的动作,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精彩的语言会使读者闻其声而见其人。写人物的语言,要合乎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经历和性格,要有人物的个性特点,不能千人一腔。

语言描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引语和提示语。引语指引用的人物原话,反映到书面,就是引号之内的内容;提示语则在引号之外,交待说话者及其情态。按提示语和引语位置的不同,语言描写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1、提示语在前,引语在后,“说”后用冒号。如:

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了!”

2、引语在前,提示语在后,“说”后用句号。如:

“一点也不错。”所有的骑士都说。

3、提示语在中间,前后都有引语,“说”后用逗号。如:

“现在请皇上脱下衣服,”两个骗子说,“好让我们在这个大镜子面前为您换上新衣。”

4、只有引语,没有提示语。如:

“他并没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穿什么衣服呀!”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最后一种形式时,读者应能根据上下文完全清楚哪句话是哪个人说的,或者语境很清楚没有必要点明说话者。

以上是语言描写的四种基本形式。在写作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选用不同的表现形式。

心理描写,是对人物的内心活动的描写,是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是展示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写自己的心理活动还可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别人怎么想的,我们怎么能知道?其实,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写出人物对事物的感受,表露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通过语言、动作描写,暗示人物的心理状态。

人物的内心活动,往往可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反映出来。例如,人害羞的时候往往会脸红,犯错的时候往往会耷拉着脑袋不吭声,兴奋的时候往往眉飞色舞,痛苦的时候往往会满脸愁苦……这些心理活动可以借助外貌、神态的描写反映出来。

1、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展示人物形象。在写作时,可以用“我想”“他心想”“心里嘀咕着”“心里盘算着”等句式表达出来。例如,下面这段文章,就是人物独白式的心理描写:

这时,我想起我们班的好班长田洋。田洋平时乐于助人,别人有困难,他总是非常热心地伸出援手。在班上,他为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在路上,他替行动不便的同学背书包;每天放学,他还护送同学过斑马线……那我怎么能不帮助小弟弟呢?想到这里,我停住了脚步,仿佛眼前站着田洋同学,他正满腔热情地帮助这个小弟弟寻找丢失的小狗。

2、间接地描写心理活动,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人物的心理描写离不开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因为一个人的想、做、说,总是互相关联的。请看下面这段心理活动描写:

明明最怕放鞭炮。除夕那天,屋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明明一听,跑到床上,钻进了被子里。过了一会儿,鞭炮声停了,被子里传出咯咯的笑声,明明慢慢地露出头来。看着他那通红的小脸蛋儿,我们都笑了。

第二天,我正在做功课,不知谁在院子里放了一个“二踢脚”,吓了我一跳,明明也吓得捂住了耳朵。可是,他看到了我的神情,马上露出顽皮的笑容,大声说:“原来哥哥也害怕鞭炮!”我回头瞪了他一眼,他立刻不出声了,还朝我吐了吐舌头。

作者抓住了能够反映人物内心状态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放鞭炮时,明明钻进被子里,一阵咯咯的笑声过后,才慢慢地露出头来,这样,就把小朋友既害怕又觉得有趣好玩儿的心态形象地表现出来。见‘我’被鞭炮声吓了一跳,他“捂住耳朵”,大声笑话‘我’,还朝‘我’吐舌头。这些描写,把明明顽皮的性格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确定人物,即写什么人的问题。很多学生一提写人,基本上都把目光投到了父母、兄弟姐妹、同学朋友身上,文章千篇1律。我曾在几个班中作过一个统计,以上几类人物将近占到了百分之六十,非常令人震惊。学生缺少选人的构思,仍然在以前的水平上徘徊,造成了学生今天的写作尴尬与困境。其实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的目光放远一些,伸到社会、历史以及文学作品中。选取社会、历史、文学中的人物。这样既可以避免写人作文中“全家福”现象,让学生的作文避免踏步不前;同时又可以让学生拓宽视野,在作文中展现自我个性,百花齐放,姿态各异。

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发掘人物的个性,就是写人物的什么个性问题。人物的个性要真实,鲜明、丰满。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所以写人要个性鲜明。鲜明则要求发掘众多个性中最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很多学生在写人作文中往往发掘不到这一点,写人则千人一面。父母大多是慈祥关爱,同学朋友则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等,对人物鲜明个性的发掘存在盲区。同样一类人物,抓住人物鲜明独特的个性,则更容易将人物写的富有表现力,更容易打动读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有些同学同样是写父亲,抓住父亲沉默倔强个性,写父亲对子女关爱却不流于言表等内容,这样在众多写父亲的作文中显得比较另类,一下子就脱颖而出了。

丰满是相对单薄来说的。人物个性是丰富的、多面的,不是单一片面的。所以写人作文应该从很多方面来表现人物形象。写一个人既可以写他顽皮可爱的一面,还可以同时写他圆滑世故的一面,写他忧郁深沉的一面,洒脱豁达的一面等等。这些个性的综合起来,塑造成一个丰满的人物。 写人就应该抓住人物个性。在写作前,应该有意识的去发掘个性。

人物个性确定以后,就要选择素材。选择素材,即选取哪些素材来表现人物的个性。

素材的选择一是要恰当,符合人物个性,能够有力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很多学生的作文选择素材过于随意,素材与人物个性之间无甚关联,即不能表现人物个性。

二是选择的素材要新鲜。很多学生作文中素材,虽然能表现人物的个性,却有些俗套陈旧。表现父母的慈爱,必定是母亲在自己看书时冲杯牛奶给自己;下雨天父母冒着雨给打伞来接自己;天气冷了,又必定有父母冒着寒气给自己送被子。写同学朋友的好心又是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者让座位,马路上看到乞讨的人忍不住投给几块钱等等。这样陈旧、俗套的素材基本没有什么表现力,可以说一看就让人审美疲劳。因此,写作之前要提醒学生避开类似素材,选取新鲜的素材,为作文注入新鲜的血液。比如有一个学生的作文是《走盲道的母亲》,表现母爱的作文,文章立意很寻常,但他选取了素材很有表现力,说自己生病可能双目要失明,母亲为了不让自己失明,要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于是开始闭着眼睛,练习走盲道。事后自己的病好了,母亲不用捐献眼角膜了,但每当家人一起说笑起这件事情,看到母亲演示当时走盲道的样子,心下一阵感动。这篇文章正因为选材很恰当、别致、新鲜,给人的印象很深,所以一直记到现在。

最后是组织语言,即采用什么风格语言来表达。文章的语言风格既取决于人物的选择,又取决于个性的发掘和素材的选择。风格有很多种,有优美抒情的,有生动形象的,有幽默活泼的,有深沉厚重的等等,关键是选择适合的语言风格。

语言风格的组织包括对句式的揣摩和词语的锤炼。句式的揣摩就是多思考一下,句子用长句还是短句,整句还是散句,主动句还是被动句,省略句或者倒装句等等,这些对语言的表达效果都会有很大影响。

“一切景语皆情语”,特定的环境往往能突出人物的个性风采。将人物描写置于特意营造的环境之中,越发能凸显人物的个性。如下文的环境营造:

作者在文章开头就有意营造了小升初的那种紧张激烈的备考氛围,为下文人物对于考试成绩的种种动作和心态作出了合理支撑,同时也越发地体现人物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喜乐哀愁。在环境营造中可以着重从自然环境描写和具体事件的氛围营造两个方面入手,使得人物在特定环境中展现个性风采。

外貌尤其是具体事件和情况中的神态刻画往往最能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一个人的情感、性格、思想、心理、态度、价值观等。如下文的神态刻画:

试卷终于发下来了。我信心满满地翻开,却顿时傻了眼——满目苍凉,我的牙死死咬住嘴唇,双手的关节因为用力过度而渐渐泛白。我无意间瞥了瞥同桌的试卷,本已受伤的自尊心无疑又再次受了致命一击,我将头深深埋了下去。

作者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内心的预期破灭了,于是这一切都展现在神态上。拿到成绩前的“信心满满”,拿到成绩时的“顿时傻了眼”、“满目苍凉”、“关节泛白”、“深深埋头”,就将事件前后的神态变化在运动中描绘出来,对比鲜明,写出了作者的失望与沮丧。在神态刻画中要贵精不贵多,紧密围绕事件本身来写,不可随意夸张。

动作往往是思想和心理的外在呈现,动作描写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刻画至关重要,精练传神的动作背后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如下文的动作设置:

“嘿,考得怎么样?”同桌凑了上去。我迅速合上了试卷,抿了抿嘴说:“还不错吧,跟你比那肯定差远了!”接着一把将同桌轻轻推开。下课铃不知什么时候响了,班上的人陆陆续续结伴出去吃饭。“嘿,怎么不去吃饭?”同桌拍了拍我的肩。我笑了笑:“没味口,你去吧!我呆会就走。”班上静了下来。我倦缩在座位上,看着这丢人的分数,视线渐渐模糊,眼泪“啪”的掉落下来,模糊了分数,我趴在桌上抽泣起来。

当同学问到作者的成绩,出于自尊心,作者“迅速合上试卷”、“抿了抿嘴”、“一把将同桌轻轻推开”几个动作的选用都非常传神,把那种内心十分伤心又怕同学知道难为情的心理通过动作描写逼真地展现出来,考试失利的那种强颜欢笑和强忍掩饰的心理真切动人。

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不一样的,描摹人物心理最能体现个性情感。心理描写可以是内心独白,也可以是自言自语,还可以是间接反映。如下文的心理描摹:

“为什么?为什么?我明明也在努力,我每天都在用心听课,认真学习,我也每天苦读至深夜,这算什么?和我开玩笑吗?”我自己问自己,却无法自言其说。

窗外的天更黑了,乌云更重了。我仿佛看到自己黑色的身影在吞噬着自己,我不想再挣扎,我决定放弃了,我本来就不是什么好孩子,不是吗?泪和影交重着将我团团包围,我沦陷了。

作者分别采用了自言自语、间接衬托、内心独白等方式来描摹考试失败后的那种郁结、愤懑、不甘、自暴自弃的心理,形象真实生动。

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方式之一,精心设计人物之间的对话往往可以很好地体现人物的个性特点,体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趣,彰显人物的身份、职业等形象特征。如下文的对话设计:

文中作者设计了一个阴影在“吞噬”自己,这很明显是象征着那种失去自信的心理,而同桌借周杰伦的歌来鼓励“我”继续“登高”,最终走出了这个阴影。应该说这个设计是比较成功的,也很有青春色彩。对话设计很活泼,语言也很幽默,展现出作者的写作功力。

教材所安排的“写人作文”训练中,许多文题内容相近,如:第七册的“我的 ”,第九册“我敬佩的一个人”,第十册“我爱的一个人”……这些文题的题眼学生写起来容易套作,以旧充新,所以,我们在审题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前后比较,抓住文题的题眼“喜欢”“敬佩”“爱”等,分辨异同,看清题目在写法上的要求,如“我的 ”,要求用一件事来写,“我敬佩的一个人”则是用一两件事来写,还要注意修改。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要求,呈螺旋式上升。注意分析比较,有利于帮助学生选择好人物的好的特点,不偏离中心,有利于学生在修改前文的基础上,提高习作水平。

儿童的习作,少不了两个积累:一是生活的积累 ――来自观察和体验;二是知识的积累(包括来自课内课外阅读和电视、广播所得及能力的形成、提高)。教学时,通过设计一些启发性的导语、猜谜、设置情境等手段,帮助学生回忆在头脑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再看题目规定要写哪些人。在课堂上罗列一些人物的出色品格,如写亲人、老师、同学、邻居,还可以写其他人,如警察、售货员、清洁工等。这些人主要是生活在自己周围,认识、熟悉并经常接触的人。为了写出喜爱的原因,选择人物的特点,可发结合学生的课内外阅读,启发学生分析喜爱王二小、黄继光,以及爸爸、妈妈等生活在身边的人的事例,以讨论等形式,让学生选定所写之人以及人物的主要品格,使中心明确。当人和特点定好以后,再安排事件,就容易多了。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材是儿童写作的范文,充分发挥范文的作用,以范文引路,读写结合,乃是提高小学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作文指导课上,选择好1篇范文,帮助学生领悟写法,显得尤为重要。如教《大江保卫战》,无论从结构,还是表现人物的方法上,该文都能给学生以示范,如文中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来描写他们的高尚品格。我们还要讲清,作文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不需把人物的所有语言、动作都写出来,只有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

写具体是小学作文训练的重点。“写人作文”,主要通过人物外貌表现人物外貌的特点,通过写一件或几件具体的事反映人物的品格特点。指导课上,为了让学生把事例说具体,再现情境是其中可行的办法之一,它通常使用的是投影和小品表演。为了表现“妈妈关心别人”的品质,我放影了妈妈喂“我”吃药的镜头。为了便于学生说得有顺序,我把片断分成“送药”“喂药”“吃完药”三部分,先让学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使用慢镜头,突出表现“妈妈关心我”的动作、神态等,然后再连起来说一说,力求有条理,达到说具体的要求。

在平时的作文指导课中,给足时间,给学生提供练笔的机会,是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每堂课要有15-20分钟时间让学生写作。这就牵涉时间分配问题,一堂课只有40分钟,怎么办呢?这就要“压缩前导”。如何压缩?这要针对每次作文实际适当简化环节。如教“我喜爱的一个人”时,审题只要抓住“喜爱”,选材也不是难点,怎样把人物写具体,基础训练2作文,已解决这一难题,这些环节都可能节省时间。需要花时间的是放投影和练习说具体。通过放投影,学生当堂看,当堂说,当堂修改、补充,这样就节省了时间。让学生练笔的时候,先看清要求,然后抓住主要部分写片断,这样有10-15分钟,学生的片断基本能写好,课后再给片断添头加尾,就是1篇比较完整的习作了。

张田若教授曾说过:作文指导前导要少,重在后导。“后导”就是抓住评议环节进行作文指导,及时调整新授知识,抓反馈,促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在评议时,要提倡成功教学法,多肯定少批评,先让学生们找出写得好的片断,再指出哪些地方可以写得更好,尽量不提“不好”两字,鼓足学生作文的信心,调动参与修改的积极性。

如教学“我喜爱的一个人”时,我提出了评议要求:

1、 人物的特点是什么?这个片断是否能表现人物的这个品格特点?

2、 哪些地方写得好,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具体的?

3、 我还能给这个片断补充些什么?通过评改的练习,养成学生习作后认真修改的良好习惯。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八篇】

写事要求清楚、具体。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小学生的继续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文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则眼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更多的是在1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

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活“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请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

(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

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

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折旧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

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

1.抓住特征。

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席位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蛛蛛物品的特点写,就是抓住了这一物品是区别于另一物品的地方写。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

3.状物需要想象和联想。

展开想象和联想,不仅使所状之物更加具体生动,还可以开拓作品的意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怎样写动物。

1.写外形。

首先,观察小动物(包括昆虫)的外形,一般是写小动物的静态。在观察时,包括颜色、长相、个头都要如实写出来。其次,要抓住特点,不能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三是按顺序:先整体一再局部一最后整体。概括写整体,具体写局部,用总分关系的句群。最后,为使描写更形象、具体,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恰当地运用比喻。特别要注意提醒小学生“像——”、“犹如——”、“仿佛——”等喻词的使用。

2.写习性。

写小动物,还要细心观察它们的动作、静态和生活习性,这些是小动物的动态方面。例如写它们吃食物、嬉戏的样子,相互追逐争斗的情形,如何筑巢、休息的情况,等等。

小动物也感情、情绪,这要靠小学生从它们的叫声和动作中,用拟人的方法去体会和想象,这样就能写出小动物的性格,显示出它们的活泼和可爱,实际上也就写出了小学生自己的感情。

(三)怎样写植物。

提起植物,小学生的脑海力会出现许多花草树木的样子,但是要将平时熟悉的植物写成作文,很多同学却感到很难,有的觉得无话可写,有的三言两语就写完了。怎样才能写好植物呢?首先,写前要细心观察所写的植物,并做观察记录。观察时,先看整体的形状(外形)特征;再看颜色、枝叶的细部特征及生长环境,并把所看到的详细情况记录下来。其次,安排好写作顺序。

1.可以从整体到局部。

先写植物的整体特征,再写它的局部特征。例如以主干、枝、叶、花、果等为序,并突出写其中的一两部分。另外写的时候,要求学生从各个角度去详细地描绘、刻画。例如描写树叶,就写它们的形状、颜色和给人的感觉等;描写花,就写它们的大小、香味、色彩、花期等,使人有如身临其境。

2.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很多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直至衰亡,每个时期的形态各不相同的,所以,可以按照植物的生长过程进行观察。

3.写观察日记。

可以用写观察日记的方法。来描述某种植物在一段时间里的生长、发育情况。

4.以四时变化为序。

很多植物在不同的季节里割据特色,所以,还可以其四时的变换顺序。

5.托物抒怀,借物咏志。

写植物,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外形和色彩的描写上,还应该在文章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感悟人生的哲理、高尚的道德情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等等。用这种方法,要借助例文进行必要的指导,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在描摹植物形态的同时,赋予它们一定的象征意义。

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的在节假日,小学生在父母和老师的带领下,到公园和游览区欣赏景物、陶冶性情。如果将游览时看到的景物,所听到的声音,所产生的联想,所获得的感受,按照一定的顺序,有重点、有感情地记录下来,就是1篇游记。写游记有如下一些要求。

(一)写游记必须写清游踪。

要记住从什么地方到了什么地方,每个地方的名称,以及每个地方的方位。这样读者才能搞清楚你先到什么地方。后到什么地方,才能确定你所要描述的景物的具体位置以及它的特征,唤起读者对你所游览之处的神往之情。同时,也使文章福有条理,层次清晰。

(二)要留心观察。

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基础。游览时,不能走马观花,要仔细观察。所谓仔细观察,就是要看景物的形状、颜色、质地是怎样的,静态下什么样,动态下又是什么样,等等。只有这样,在写作时可选的材料才多,才便于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来。另外,在观察的时候,还要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又远到近;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里到外,从外到里;或从中间到两边,从两边到中间;或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按照这样顺序去观察,彩绘全面,描写时彩绘有条理。

(三)要做记录。

学生游览的时候,看的东西多,去的地方也比较广,一时很难记住,就是当时记住了,过后也难免遗忘,不利于组织作文。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游览时要求学生带上笔和本,边观察、边记录,随看随记,就不会忘记了,写作文的时候还便于选择。另外,公园和修蓝区的有些景物带有介绍。例如,辞经管是何时建造的,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占地面积是多少,包含着怎样动人的故事和美丽的传说等等。这些资料很有可能成为学生作文时的宝贵材料,应该要学生记录下来。在游览之后,要求学生及时地把自己观察到的和记录的材料整理归类,看看哪些是属于作文需要的材料,哪些需要详写,哪些需要略写,做到心中有书,为下一步作文做好准备工作。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下面的表格整理材料。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九篇】

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写人的继续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虚实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以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的是在1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写人的文章要会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事业,避免行文死板。

3.动作描写。

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但他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第十篇】

首先,一接触高考语文试卷,先阅作文题,了解命题特点及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切忌基础题答完后才阅作文题,一旦时间紧张,就会出现思路混乱,甚至头脑一片空白。不宜事先猜测作文题,否则,一旦与自己预想的大相径庭,容易乱了方寸。第二,字迹一定要端正、清楚。评卷者每天要阅读大量试卷,假如文章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评卷者不可能细细辨认,常会凭印象打分。第三,所拟题目要新鲜,吸引人。最近十多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是供材料作文,需要考生自拟题目。题目好比文章的眼睛。因此要精心设计标题,这对提高作文成绩是有利的。第四,先打好腹稿,或拟一个简单的提纲,可以借助草稿纸构思,写下三言两语,拟上几个写作思路稍作判断和筛选,确定最切合题意及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思路,拟上几个写作思路稍作判断和筛选,确定最切合题意及最适合自己发挥的思路,这样往往文思贯通,一气呵成。第五,材料作文应简要引用,以确立行文之根本。切忌抛开材料,胡乱发挥,所叙所议与提供的材料毫无关联。应充分重视紧扣材料要点,过渡自然,要言不烦。第六,开门见山,迅速入题。若写议论文,把观点摆在开头,让评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要说什么。在考场特定环境中,把论点放在开头,有利于文章顺利展开,也有利于自己稳定思路,避免东拉西扯,不着要领。第七,态度要真诚踏实。像和评卷老师促膝谈心一样。应试作文要敢于讲真话,实话实说,要敢于以心换心。切忌阿谀奉承之辞,自我表功、贬低他人之言。当然,阅读对象是语文老师,应投其所好,避其所恶,所写内容以受语文老师欢迎为宜,切忌对语文及语文老师大肆批评,伤及自尊。第八,不求花哨,但求平实。应试作文不可能精雕细刻。若写议论文,不妨套用一下常用格式,即开头提出论点,并略加阐述,然后,举几个事例作论据。举例要精当,不宜多而杂,真正典型事例一个就够,在举例中,可一例详说,余则稍作点染。在举例后可联系社会现状和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联系实际。最后,要有总结,再次阐明论点来照应开头。去年以来,高考作文出现新的动向,强调发散性思维,因此,要重视作文的创新意识,作文内容要讲究立意新颖,独出心裁,见解独特。第九,精心制作或引用一两个佳句,穿插文中,对提高作文的等次,效果十分明显。第十,宜多用短句,词语没把握应赶紧另选一个同义或近义词替换。标点符号也不可随便,多用句号不易出错,评卷者看起来也省力气。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一遍,改正笔误和用错的字词。

我们的老师有一个绝活,她随便把手向黑板上一摆,粉笔对这轻轻的画来画去,不一会儿就有一张中国的地图出现在我们眼前。神了!老师说:“那是要靠不断的练习练习练习,才能这样熟练……”我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我们的老师可厉害了,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个中国地图。您行吗?”妈妈说:“我老了,眼睛不好,算了,你做完作业去画画吧。”“好啊!”我通常都是这样来“求”出画画的业余时间了。唰唰,唰唰,唰唰,唰唰。作业做完了,我兴致勃勃的拿起铅笔,手往上一摆,就“胸有成竹”的画了起来。我闭上眼睛,陶醉的说:“我比老师厉害,我比老师厉害,我比……”我睡着了。“醒醒,醒醒。小懒。”妈妈叫我那!抬头一看,哎呀,8点了。上学已经迟的不能再迟了。我也一定要像老师那样,把地图画出来,不用任何工具。现在,我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张在白纸上的歪歪扭扭的中国地图在我手下出现了!我别提多高兴了。

关于黄河治理的方法的资料。

我们认为,黄河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现状,污染越治越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资和速度无法同步跟进。为此建议:1.将市场机制引入污染防治领域。通过市场作用,从原来“谁污染谁治理”的企业个体行为,引申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分工和供求关系,形成社会化、专业化的环保企业乃至环保行业,向污染责任方提供商业性环保服务,逐步实现环境治理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同时,在企业比较集中的工业园区鼓励多家企业污染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和治污设施专业化运行,提高治污设施处理效率,降低污染治理费用,逐步解决普遍存在的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环保设施,不能充分利用的问题。2.树立“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治河理念。一是划定黄河水功能区,根据黄河水资源量和水流的纳污能力,提出各省(区)允许排入黄河的污染物总量,实行省(区)际断面水质行政首长负责制;二是依法治污,在相关法规中明确相应的水污染超标处罚措施,对于污染超标省(区)要停止审批新的水资源利用项目;三是建立和完善水利、环保联合治污机制,在排污监测和监管处理水污染突发事件上统一行动、团结治污。3.国家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行绿色gdp,把环保工作纳入地方党政一把手的政绩考核。4.环保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实行垂直管理,脱离地方的制约。5.给予环保部门更大的执法权。如处罚力度,关停污染企业等。6.地方新上项目论证必须有科学的决策程序,有环保部门参与,对新上项目,如果发生大的污染事件,实行事后决策追究制度,以加强地方“一把手”对黄河污染监督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7.应该在具备了有效的监测网络基础上,探索建立排污区域赔偿制度,让过度占有资源者付出应有代价。可以通过“排污收费”的办法,由河流段面水质不达标者,向下游提供补偿,迫使沿黄地区政府加大对本地区污染的治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3 2929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