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汇集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德育教育【汇集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德育教育【第一篇】

一、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特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整洁的校园环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具体体现,它就像是一本无声的教育课程,在潜移默化中陶冶着教师和学生的情操,对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我校的学生以智障儿童为主,但是他们的心理状态与正常儿童有着相通的一面。他们渴望别人的关爱和表扬,希望别人关注他们,对其优异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些特殊儿童来自全县不同的地方,初步调查发现,导致他们性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先天的智力缺陷,多数学生主要由于同伴的欺负和教师的歧视,逐渐使他们失去对人的信任感,对自我的认识出现偏差,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当作一无是处的人,不良性格由此产生。还有些学生由于出生后先天智力因素的原因,父母过分溺爱而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独断专行的性格,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能正确感知社会中他人的行为,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规范和制度不易接受,出现情绪偏激的行为。

对于以上特殊学生的种种表现怎样才能有效地纠正?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思索,认为培养人良好的情绪状态应该从所处的校园环境文化入手。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校园环境的育人作用是无声的、长期的。从当前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入手,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会使每个特殊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受到高尚情操的道德教育。例如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在一楼楼道口设置“仁、信”二字的挂画,要求教师要怀有爱心,学生要诚实守信。二楼楼道的“微笑、快乐、学习、知识、收获、希望、梦想”,寓意为微笑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精神,努力学习知识,去收获自己未来的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再比如由我校教师设计的校徽寓意特殊儿童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爱,在全社会的共同关心下,这颗残缺的心才能化作腾飞的翅膀。教育环境的教育作用虽然是无声的,但是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随着许多特殊儿童在我校的逐步成长和学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办学宗旨已深入每个学生的心中,“爱心传递希望,自信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全体教师的共识。

二、坚持三个结合

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强化个别教育。在集体中对特殊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培养特殊儿童成长不可欠缺的基本手段。如学校通过集体的舆论、优良的校风、健康的班风来教育学生。但是由于特殊学生生理机能损伤的程度不同,致病的原因不一,因而个性差异大,认知能力、接受能力也不一样。因此,必须强化个别教育。在我国现行特教随班就读这种形式中,尤需对症下药地开展德育管理,才能提高特殊教育水平。(比如我们班的杨俊,由于该生家庭情况比较特殊,其母亲离异后,与杨俊现在的继父后组合家庭,其母亲又生了一个女儿。家庭的变异、家庭成员的复杂性导致杨俊同学的胆子小、自卑、和班级同学难以相处,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呆着,不爱“说话”。

我在接这个班时,了解到杨俊家庭的特殊性,我就主动找他谈心,了解他的心里所思所想。开始,他并不愿意和我交心,而是沉默、低头弄纽扣来敷衍我和他谈心的局面。有人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知道杨俊未吃早饭就到学校来上课时,我会主动带他去吃早饭;在他没有一套完整的学习用品时,我会把女儿的那些拿给他先用;在他作业做不上时,我会耐心的去辅导他……点点滴滴的接触,点点滴滴的感情投资,终于使杨俊向我敞开了他那封闭的心扉。课余时间,我和他谈心,他会很乐意;我会在课间参与到全班同学们的游戏当中去,带着他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渐渐地,他和同学们交往多了,脸上的笑容多了,学习兴趣也浓了。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强化家庭教育。目前,学校教育是特殊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形式,也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大特色。但特殊学生在校时间并不很长,尤其是弱智学生大部分在家,即使是住校生,节假日以及寒暑假也都在家里。从教育影响来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例如聋儿,由于听觉障碍,视觉器官就成为他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因此模仿性极强。家长的一举一动都被摄入聋儿的心灵摄影机内,而对聋儿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学校应帮助学生家长端正教育思想,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家庭中每一个年长成员在言语、思想、习惯、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都应作出良好的榜样,以防止抵消对孩子的正面教育作用。(例如杨俊,我和家长经常沟通。——在搬入新校区以后,我校已经召开了两次全校性的家长会。

我利用家长会的时间,和杨俊的家长进行了良好的心理沟通,诚恳的感谢他们对杨俊这样的残疾孩子不嫌不弃,能关了自家的门市,准时来开家长会,我很感动他们的此举,我发自内心的对家长说:你们是我遇到的最负责任的家长,难怪杨俊近来在学习上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改变了呢……杨俊的家长在与我接触交流中,也了解到杨俊的一系列的变化,也深感自己各方面做的不够到位。我抓住他们这一微妙的心理变化,在家长会之后,我多次与他们电话交流,了解杨俊在家的表现情况,其实也是在变相的了解父母对他的关爱情况。通过这样的特殊交流方式,我和家长之间彼此建立了信任,我和杨俊之间也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感情。

提高认识与行为规范训练相结合,强化行为规范训练。对特殊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既要重视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思想认识,更要注重行为规范的训练。学校要制订德育教育工作各项制度,做到学习理论经常化,班级考评制度化、经验交流定期化。特殊学校必须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如强化“一日常规训练”、|“文明礼貌制度”、“爱护公物制度”、“卫生制度”、“奖惩制度”等。(比如检查卫生——上次是谁问我:今天检查吗……我如实回答,卫生不是为了检查,是一种常规工作。)

三、有效开展喜闻乐见的校内外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外活动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大举措,在课外活动中,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他们分辨是非、真伪善恶的能力。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社会,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感情,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爱科学、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等品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精神状态变化很快。刚入校时有些学生拘谨不愿说话,有些学生言语粗俗,有些学生情绪低落,还有些学生不合群总是想着回家等,现在的校园到处充满着欢声笑语,见人问好已成为学生文明礼貌的一大亮点,活泼有序的活动安排初步成为我校德育的特色。

四、有计划地开展主题班会课,使学生受到系统的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应该有计划、有目标。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是主题班会课,我们要求每堂班会课都要确定教育主题,特别是根据当前社会热点把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对切身利益影响重大的话题作为班会主题。总之,特殊教育为广大残疾儿童点亮了人生希望,增进了残疾人福祉与社会和谐。特殊教育学校的德育教育应当把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作为首要任务,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作为基本目标。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还需要全社会的爱心人士和国家政府部门的全面支持,在广大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特殊教育的效果和质量一定能得到提高和巩固。

德育教育【第二篇】

关键词武德教育;育教育;传统武术文化

武德是中国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经过了历史的沧桑岁月的不断传承和发展,已经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爱国主义精神和文明标准有机的融为一体,充分发挥着社会道德标准的作用功效,可以说是我国民族伦理道德的极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武德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校德育教育应该与武德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共同为学校教育服务,武德是中国民族传统武术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是传统武术在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中传承和发展出来的智慧结晶,武术爱好者通过习练武术不断的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辉煌的三十周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逐年不断得到了提高,人们在物质财富不断得到满足的情况下,逐渐渴望追求精神财富,因此,国家审时度势的推出了全民健身计划,这一计划提出之后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广大人民群众踊跃参与到全民健身计划当中。 1、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和学校的德育教育

当前武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讲文明、懂礼貌,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热情的良好公民,当前要力争培养一大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觉悟和理想的公民。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极其重要的部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协调发展的,同时可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集体主义精神教育,促进当代广大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武德教育可以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传统武术文化注重习武者的内外兼修,武术爱好者通过练习武术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提高习武者自身内部器官的功能状态,习武者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武术,追求习武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学校的德育和传统武术的武德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他们是伴随着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的。其中武术的武德属于体育文化范畴,它是指武术爱好者在习武和日常生活当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匹配的道德品质。武德教育是我们当代中国传统武术思想道德情操教育,对目前整个武术的教育体系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果。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它对提高国民的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为人师表的模范作用

“德博学,为人师表”辽宁师范大学的校训,也同样是当代教师言行举止的标准,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应该保持言传和身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有教师良好的行为规范去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教育教导学生不仅仅是依靠命令和强行的灌输思想和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必须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必须具有较好的个人修养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在一言一行中悄无声息的影响和改变学生。教育工作者的教师所具有的威信在任何的教科书和学校社会的规章制度当中所没有的,同样不是上级所能给予的,更不是强制在校的学生必须准从教师的,它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机体表现。教师寓武德教育于德育教育之中,用武德的内在感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得到情感上的升华。

3、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存在问题

学生思想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存

伴随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这几年高校的不断的扩招,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总体上呈现出了积极健康的良好态势,当代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知分子,是社会健康发展和稳定的基石。随着经济全球化,当代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了多样复杂的特征,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同样对当代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观念带来巨大的冲击,促使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体系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当前青少年学生的价值观念体系处于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青少年学生和大学生是今后社会发展和创新的基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和帮助年少年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当代广大学生普遍缺少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觉悟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前青少年学生群体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同时也是人身观和价值形成的关键时期,从一般意义上讲,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具有较好的政治热情和爱国主义观念,同时也存在个别不良的社会现象,具体表现在有一部青少年学生对政治冷漠不关心,对当前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心存疑惑,更有甚者在思想上不思进取,对社会责任感表现冷漠,部分青少年学生取向上有明显功利性色彩,很多学生把参加政治学习和入党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一种重要手段。这种过多地关注与个人发展相关的政治因素,因而缺乏年轻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政治热情在很大程度上还只处于浅层次,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政治觉悟有待提高。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正是缺少对学生进行见义有为、匡扶正义、勇于同坏人斗争等具有战略性的德育教育。

选择趋于自我化

当代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判断和选择上已经存在着矛盾。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化的时代,人们鼓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容易以享受为人生的目标。这是一个容易迷失自我的时代,一个人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怎样的生活方式人们不再确定。当前绝大多数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认同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在具体价值选择上,他们只追求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和个人需求的实现,义利观发生偏差,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个人利益,不讲集体利益。理想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世界和未来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理想指导现实生活,现实生活引导着理想。习武者一定要克服一切困难,持之以恒,才能在武学上造就一番事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这句话出自《易经》,在统治的国民时期,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给当时的清华学子作了《论君子》的演讲,他在演讲中希望清华学子们都能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并引用了《易经》上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话语来激励清华学子。此后,清华人便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8个字写进了清华校规,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为清华校训。这些正是当代青少年学生身上所缺少的最重要的东西,许多学生往往做事不能持之以恒,遇难则退,以至于他们面对各种人生选择时,没有信心,自暴自弃,所以我们的武术教育中有必要培养这种持恒之心,只有不怕吃苦,持之以恒,才能使武艺登堂人室,学得武艺的精髓真谛,因此,在青少年学生当中弘扬中国传统武德精神对当代青少年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效果。

4、武德的伦理规范与学校德育

二十一世纪的时代主题是“和谐与发展”,在当前和谐的社会从和谐的每个人开始,青少年学生也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一二项体育项目特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看待武术的视角也逐渐发生变化,武术的功能同时也发生着变化。和谐社会下的武术,更多地突出了其体育属性。近年来在社会中健康和运动的概念已经引起了年轻人的关心,并相当数量的年轻人已经投身于锻炼之中。但长期以来,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套路运动、搏斗运动等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武德教育,至今还没有专门武德方面的课程,同时各大、中、小院校也很少传播传统武术文化知识。武德是以中华民族哲学思想、传统伦理道德为指导,注重内外兼修,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崇高境界。强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教育,夯实民族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人群中的基础,是我们复兴武术的前提。中国传统武术从一开始就是以其健身、自卫的功能进入学校的,然后就一直存在着,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渐渐不再需要习武来防身自卫,学校武术的重心就转到健身和弘扬民族精神上来。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对广大人民群众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可以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自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自立自强、敢于竞争的品质,增强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对基础人才素质的要求,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实现本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传统武德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是传统文化的精华的积淀,吸取传统武术的武德的精髓,发扬优良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的首要任务。武德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能通过德育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的完成。提高大、中、小院校武术教师综合素质,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大、中、小学校武术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武术教育体系的重构对武术教师的要求变得更高,教师不但要技术过硬,在传统文化修养方面也要有一定造诣,这就需要大量培养专门、高素质的武术教师人才。新时期的武德内容在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传统武德与爱国主义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大、中、小院校的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提高到塑造民族主义的高度,同时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传授武术强身自卫的本领同时传授我们的武德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我们要发挥好武术的教育载体功能,让大、中、小青青少年学生通过到武术的平台上接受更深刻直接的德育教育思想, 为我国青少年提供良好的德育教育平台,培养出具有爱国主义的新一代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的青年。

5、创设武德教育的环境

武德作为武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目的是调整习武者的行为规范,习武者日常的行为规范是构建传统武德的基础,也是习武的必备条件。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双重标准,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评判别人,以利己主义的标准评判自己。这种矛盾和双重标准,反映了当代社会不良思潮对青少年学生思想所造成的腐蚀性影响。武德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的总体要求是相一致的,因此通过加强武德教育,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道德品质修养,也可以树立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一些师范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开设武德教育课程,把武德教育摆在与专业技术同等的位置,通过这门课程使每个习武的学生都接受武德课程教育。大、中、小学校的武术教学,首先应该站在继承传统文化的高度上进行武术技能教学,加大对中国传统武术理论知识、传统武术的武术文化内涵和精髓、中国传统武术礼仪等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为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武术重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以及道德的教化,才体现了浓厚的文化价值观。

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经历过几千年的历史传承和发展,使得传统武术的社会职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早在封建社会传统武术是统治阶级向外扩张、剥削广大人民群众的武器,伴随着火药的实用,守护清王朝的最后两万精锐骑兵在八国联军的大炮下灰飞烟灭,代表着传统武术的军事功能已经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当前传统武术的社会职能更多的转变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健身、养生保健、修身养性的作用功效,传统武术的武德也逐渐转变成为要求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秩序和繁荣昌盛担负的社会公德,为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负责任,这对维护社会和国家安定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传统武术的武德当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礼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礼仪和诚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所以武德中对礼与信的坚持和传统,对人性品格道德的修养有着明显的作用。

中国传统武术深受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其中儒家细想文化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影响比较深远,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礼治”、“德治”、“人治”,其中的“礼治”就是提倡长幼有序,尊师重道,尊师重道,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

所以崇尚传统武术的武德,为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品格技艺达到较高境界提供了助力。传统武术的武德中,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它最为亮眼也是最为人所敬仰的精神核心。敢于见义勇为、伸张正义在当今浓厚的功利社会下表现的难能可贵,当今社会正缺少的就是见义勇为、伸张正义的精神,传统武术当中的武德强调伸张正义、保护弱小正是当今商品化社会中所缺失的,因此,大力加强大、中、小院校传统武术的武德的培养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学校立在必行的一件大事,让传统武术的武德伸展正义的精神从学生时代就形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风险一份力量。

6、武德教育与高校素质教育相结合

随着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不断取得的可喜成绩,全球一体化,商业化在中国社会不断的深入,使得原本平静的国家和人民受到了社会结构的剧烈变迁,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正在无情的侵蚀着原本善良的中国人们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正在遭受着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同样传统武术文化的武德的优秀精神内涵也不可避免的遭受着全球一体化的异化,同狭义的民族主义思想一起沦为没落的江湖义气等糟粕并存。中国传统武术的武德是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一部分,是习武者在习武和日常生活中所要遵循的社会道德,当今社会下传统武术的武德的社会职能已经演变成为见义勇为、尊师重道、爱国守法等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和谐社会的重要表现。当前大、中、小院校应该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武德的教育工作,把传统武术的武德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充分发挥传统武术的武德在社会道德方面的作用,让广大学生能够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以社会公德规范其行为,在平常生活中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使广大学生能够真正做到道德与行为相结合。学校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加强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道德实践,社会道德实践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石,长期的道德实践活动可以内化为德行,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的最基础目标之一。学校可以把传统武术中的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起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功效,为形成社会主义良好的道德风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可以起到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译注。周易[M].北京:中华书局,2007.

德育教育【第三篇】

许多教育实验已确定了自治的效果①,在自治不构成一种人为的强制方法,因而引起矛盾的时候,这和整个学校的精神是一致的。另外,许多心理学的研究已经明确地指明了关于各种权威的关系,成人和儿童彼此之间或儿童们自己之间的各自的影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进行的这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实验曾发现,在战后出现的“儿童村”的悲惨环境之中,确实存在着一个真正鼓舞人心的复苏:也许由于共同的不幸而结合在一起的儿童们的小社会能为我们今天提供对于人类较好未来是有希望的最可靠的理由。因为很明显,在由友爱和自由所形成的社会环境中,存在着一种更新的可能性(就是说,不是顺从,而是自愿承担的责任)。

我们刚才已承认,个性的相互联系方面是自主和互利。以尚未达到个性状态的个体而论,其特点是不懂一切规则并在他和物理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中以自己为中心,而已形成个性的人,却是能把自己的自我放在和别人的自我的相互关系的真正的观点的个体,就是说,他把自己的自我,放入一个同时具有自主训练和自己的活动的基本非中心化的互助关系的系统之中。因此,德育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保证这种非中心化,建立这种训练。但是教育者用来达到这一双重目标的方法是什么呢?要么是根据儿童心理的本性,要么是通过儿童和其周围的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的建立来提供方法。

最先在儿童的心理结构中发现了三种能够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感或情绪倾向。首先,一种爱的需要,它以各种形式从婴儿期到青少年期的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其次,对那些比他自己大的和强的人有一种畏惧感,这在他的服从和信奉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并且在几种道德教育制度中不同程度地被使用着。第三种情感是混合的,同时由爱和恐惧组合而成,这是所有道德学家们着重指出的,在道德意识的培养锻炼上特别重要的尊敬的情感。对有些人来说,尊敬构成了一种衍生的类型上独特的情感状态,就像爱和恨一样,它得有其他的人作为对象,但它直接依附这些人所体现出来的道德价值或规则,尊重一个人,转为尊重他本人表现的道德规则(康德),或是他所代表和使用的纪律(杜尔凯姆)。根据和我们有联系的其它作者的观点,尊敬虽然能够第二次获得较高的形式,但是它首先像前面两种情感一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情感,在开始时具有小核对父母和成人的一股爱和畏惧混合的感情(在冲突和失望未给这些原始态度产生差别之前)。

儿童和他周围的各式各样的人2间的关系,在道德感情的形成中起主要作用,但强调的则是刚才区分过的三种不同情感倾向之一;事实上,很重要的是,要懂得儿童具有完成一种道德意识或“实际推理”所必须的一切成分,正像智力意识或推理的情况一样,在心理发展开始的时候,两者都不是现成的先天因素,两者都是在和社会环境密切的联系中形成的。因此,儿童和他所依颇的人之间的关系是培养性的,而且对甚至最基本的道德实在的建构起着不限于一般所认识的或多或少的深远影响,而且还被认为是以某种偶然的方式起作用的。

第一种类型的关系是产生一种责任感的关系。这是幼小儿童在接受最初的任务并感到必须遵行时所伴随的感情。试想想,一个还没有掌握其母语的第一个词,以及还处在一切都是自发的和游戏的年龄的婴儿,会接受命令并认为自己对它们负有责任(他执行还是违反命令,面对成人,他感到自己有罪或不安)吗?如果这样,人们印象深刻并引起惊奇的是,这是从何处出现的呢?正像人们所指出的①,同时具有两个条件,就足以产生义务感。第一就是儿童接受别人的命令或禁止(不要单独上街,不讲假话,等等)。为什么他接受这样的一些规则而不忽视它们呢(就像当有人讲使他厌烦的故事时,他习惯地知道怎样作出反应)?这种接受并不简单地是强烈意志的产物。仅对规则惧怕并不足以迫使他接受,仅引起一种纯外在的服从,另外,只是利害关系问(服从为了免遭惩罚,等等)。要解释这一事实,还存有一种内部的接受,并作为一种结果,即责任感。这里出现了第二种条件,并且成为上面讲到的有关儿童自发倾向的三种因素之一。一个命令只有来自一个受尊敬的人,才会被接受并产生一种责任感,就是说,此人是同时具有爱和畏惧情感的对象,而不是仅具有这两种情感状态之一的人。就是这样,幼小的儿童才不感到要顺从他所爱的兄弟的命令,或者他对一个只有惧怕的陌生人的命令,而要服从母亲或父亲的命令,并且不断感受到要服从,即使有时儿童会反抗。在道德情操形成过程中,这种最初的关系类型无疑地是最早的,在整个儿童时期都能够保持其影响,并超过了其它所有的关系,这决定于所采取的道德教育的类型。

如果人们一下子就觉察到道德关系最初形成的重要性,就会看到我们这里所具有的道德关系是不够的。小孩对成人尊重的这种服从和归顺的根源,基本上一直是保持着单方面的,因为,如果成人尊重孩子,就不是一样的意思了(成人不会感到轮到他必须遵守小孩的命令和指示,他无论如何是碰不到的,也不会以任何形式加以接受)。由于是单向的,因此这种最初的尊敬方式,首先是一种依赖的因素。毫无疑问,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现是成人使自己服从他的训示棗或至少成人努力这样做,但事实上并不总达到目的。这样的规则,孩子迟早总会感到是高于他所尊重的人的。另一方面,儿童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他接受的命令是繁多的,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并发现自己必须作出选择,并建立等级。但是,如果没有一种外在道德行为的来源,而仅靠单向的尊敬,他将保持他在开始时的情况:一种屈从于现成规则和屈从于其起源是在接受者之外的规则的工具。

在道德价值形成的个体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端,则是相互尊敬①。它是在两个平等的个人之间形成的,或是排除了所有的权威的,相互尊敬仍然是爱和惧怕的混合物。但只保留了“怕”在伙伴眼中降低自己声誉的那一部分。因此,这是用必须本身起作用。并事实上可以看出遵守者参加了所遵守的规则的制定的一种自主来代替单方面尊敬的不自主的特征。互相尊敬也是服从的一种根源,但它引起了一种新的、不再是服从严格的现成规则的义务,而且引起允许制定则规的方法本身,这种方法只能是相互的,不再被理解为区分好坏之间的严格的守则,而是理解为观点和行为的相互合作。

然而,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对于道德个性教育所必需的自我的摆脱中心化和这一种自主纪律的建立的双重视点看,单向尊敬和相互尊敬这两种力量的效果是什么呢?很容易看出,它们和我们上面所指出的个性的智力方面的教育的情况是完全平行的。事实上,建立在权威之上和仅是单向尊敬之上的教育,从道德观点和智力观点看,都有同样的缺点。这种教育不是引导个体制定将要迫使他遵守的规则和纪律,或者与别人一道来改变他们,而是强加给他一系列现成的、直接的绝对命令。然而,由外在原因而信奉一种智力真理,就是说,没有对它进行再发现和再证明,这同样地存在一种矛盾。因而,人们会问。不通过一种自主的方法而认识某种责任,这是否不存在某种道德上的反复无常?

事实上,对这样一个课题人们已经广泛地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收集到无数心理学论据了。一些对儿童行为的研究首先使儿童服从于权威,或者相反,将儿童置于自治的小组之中,然后,在他们适应新情境之前交换环境,用这种方法进行过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研究,分析儿童和双亲间的情绪冲突,或者“超我”的作用,即双亲权威的无意识的固执,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研究的结果是一致的:忍受来自外界的纪律,或是扼杀了整个道德个性,或是阻碍和没促使道德个性的形成。它在责任或尊奉行为的表层,最经常以自己本身为中心的“自我”之中滋生出一种妥协,因为没有任何自由和建设性活动,不允许它体验到与别人的相互关系。正像一个学生在没有理解的情况下能背诵他的课文一样,能以咬文嚼字代替理性活动,同样,一个儿童之所以服从,往往是一种外在的遵循惯例的精神,但他实际上既不懂他所遵循的规则的真正意义,也不懂适应它们的可能性,或在不同的情况中重新制定它们。在过去研究不同年龄的儿童如何理解撒谎和怎样对不同类型的撒谎进行道德评价的过程中,我们有过强烈的印象,儿童道德方面的反应和他们在智力性质上的不理解,是多么地相似。所以,对7?/FONT>8岁以下的儿童来说,对大人撒谎比对同伴撒谎更恶劣(因为这一禁止来自成人),并且一个谎言的严重性是用客观的具体的欺骗程度来衡量的,而不是用撒谎的动机来衡量的。一个儿童夸张地说自己看见了一只和小牛一样大的狗,比起撒谎说在学习上得了好分数,前者是一个“更大的谎话”,因为后者可能是真实的(确切地说,“家长会相信它!”)。诚实的准则是在理解之前就作为一种责任加以接受,就是说,在经历真实的和相互的社会经验之前,便形成了一种“道德的具体化”(回忆法律上的教条主义的原始形式的“客观责任”),但是,由于社会的生活和相互的经验,儿童一旦重新思考了诚实的准则,就变得能够敏锐地评价他的问题。

互相尊重和建立在儿童们之间的自发的社会组织上的方法的教育意义,恰恰在于允许儿童在活动中制定出一种纪律,其必要性是在活动本身中发现的,而不是在不能够理解之前就现成地接受了。这就是为什么活动法在德育中起到了就像在智育中同样的不能替代的作用,它引导儿童自己建构从内部改变自己的工具,即是真实的,而不再仅是表面的。

最好的论证,并不只是简单的推理或理论心理学的问题,而是不断丰富的自治教育的教育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人们就进行了足够数量的实验,以便作出有价值的评价。但是应该承认,那时候的大多数实验受到的是著名教育家的思想而不是生活需要的激发,在公众看来,这只是一种理论或至少是一种例外,是和特别优越的学校环境相联系的例外(例如,私立学校的寄宿生没有经济困难或明确的必修课程)。

在**年和**年期间,我们参观了一所没有这些特点的学校,它给我们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东欧国家为少年罪犯所建立的一所学校,领导这所学校的那位令人佩服的人。非常大胆地信任他所管理的儿童和青少年,把学校纪律交给他们去管,并把最严格的责任交给最难管的分子。这个实验给人特别深的印象有两个方面:通过年青人自己的社会群体对新来者进行再教育;建立完全由学生社团管理的内部制裁(法庭)的组织。就第一点来说,很容易想象出新来者对于这一自主的制度具有什么印象。学校的规章制度是由同伴们的群体制定的,而不是由成人们制定的。一个被发现犯了错误的儿童或青少年,接着便由未成年的刑事法庭按特别严格的条例和一系列的制裁进行惩罚,他发现面对的是一群走在弃旧图新、重新做人道路上的年青人(在通过了同类惩罚之后),他们形成了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群体,并立刻欢迎他,分配给他一个工作、职责和责任的岗位。这并不是说,使他只和同等的人发生关系而不与看管人员发生关系,个体就能立刻转变,而且他的错误就不会再犯了。但是,正是在这里,出现了领导这一机构的卓越的教育家的最绝妙的发现:一旦参加到集体之中,这些学生中的每一个人的错误,便由一个完全由同伴组成并由他们任命的法庭来进行审判。这一令人惊讶的法庭的审议和判决记录在一本我能够看到的日志之中(在我们的一个助手的帮助之下)。对一个心理学家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份文件更为吸引人的了,但是后来,无疑地,它在一次华沙战役中被毁坏了。这些自己过去也是少年犯的法官们的人道主义、理解以及细致评价具有一些感人和令人鼓舞的东西。

我们应该指出,道德教育最微妙的方面之一正是和惩罚问题有关系的。在道德教育中。作为个性形成因素的自主或互助方法和权威方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别。惩罚形式损坏了执行者的尊严,在儿童尚未习惯于将惩罚的使用和实际行为与有充分道理的道德准则会在一起之前,他会感到原则本身完全不公平。相反,通过相互关系而不是权威,开创一种建立信心而不是惩罚的方式,这比完全的强制或全部的外部纪律,交有利于道德个性的发展。

德育教育【第四篇】

从我国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作为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这样叙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就说明人类通过学习才能“知义”——即对封建人格的教育,而“近朱赤,近墨黑”中的“赤”和“墨”则是封建社会传统的人格标准的两个极端象征。以后的《训蒙文》更为弟子们明确制定了一整套人格标准,它听倡导的“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时,“勿富,勿骄贫”,“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至今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在启蒙以后的进一步教育中,作为课本的《四书》《五经》里,固然有很多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以历史上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历代读书人的楷模,这样的教育造就了我国历史上一代又一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高尚的中流砥柱,成为千古流芳的俊杰。

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则是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那么,人格到底该怎样表达呢?人格应是思想、品德、情感的统一表现,丰子恺先生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和谐的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而对真、善、美的追求,缺一不可。否则,这只人格之鼎就站立不稳,显示的人格就缺损,就低下。这就是说,所谓人格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自己的言、行、情、态体现的对真、善、美追求和达到的程度,并且被别人感知,受到社会准则的定位。例如,当某人遇险,有人挺身而出营救、相助,人们称之为高尚;有人则扬长而去,人们斥之卑下。为集体为国家勤勉工作,分毫必争,社会评价为优秀;为个人和小家无孔不入,无利不图,社会评价为自私。这是当今社会的人格内容之一。

23 561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