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随笔通用20篇
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游戏与探索,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社交能力与情感发展,为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下面由阿拉网友分享的“幼儿教育随笔通用20篇”范文,供您写作参考,希望您喜欢。
幼儿教育随笔 篇1:
最近这段时间,有很多小朋友来向我告智涵的状,有的说他咬人、有的说他抓小朋友的脸、也有的说他抢玩具……,每次都是对他进行批评和教育,可是他根本不听,仍然是我行我素。每天仍有小朋友来告状,并且每次他都是不承认。最近几天,我对他进行了观察,有几次就跟小朋友反映的一样,只要有人接近他,他就会伸出手来伤害别人。
对他的这些行为,我感到很不理解,以前这个孩子是比较听话的,能主动跟小朋友相处,还经常把家里的玩具带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一起玩。可是,这段时间他是怎么了?所以,我跟他进行了一次交谈,首先,对他以前的表现进行了表扬,夸奖他是个好宝宝。并告诉他,如果再跟小朋友打架、抢别人的东西,老师会不再喜欢他,也没有小朋友跟他一起玩了。这时,他告诉我,是奶奶让他这么做的。听了这番话,我感到有些生气,心想:“成人怎么能用这种方法教育孩子”。为此,我进行了一次家访。原来这段时间孩子的父母忙于生意,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把孩子交给奶奶照顾,可是,奶奶怕孩子在幼儿园受委屈,就交给了孩子这些对付别人的'办法。我先向她讲述了孩子这样做的害处,又告诉她,孩子这么小,都有一颗纯洁的心灵,他们根本不懂得故意欺负人,偶尔有小朋友打架,老师会及时了解情况,并对孩子进行教育,每一个孩子在幼儿园的地位都是平等的。听了这些,他奶奶表示今后不再这样教育孩子了。
从那以后,智涵变了,不再与小朋友打架了,并且也知道帮助别人了,可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及时了解孩子的一些情况,并做好家园沟通工作,让每个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 篇2: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幼儿往往对喜欢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而且积极参与,如果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是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才能做好因材施教,才能实现“每个儿童都能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经验表明:一堂生动活泼、形象有趣的课,必然能调动幼儿学习兴趣,要做到这一点,我极力追求言语、动作、表情在教学方法上的适度运用,寓乐于学,寓学于乐。我从一下两点教授幼儿轻松容易的学习儿歌:
1、追求声情并茂,强化文学作品中的语气语调如果将文学作品平平淡淡地呈现于幼儿面前,是不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为了让幼儿很快地溶入文学作品中,我很注意自己的语气语调,我会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在朗诵过程中时快时慢,抑扬顿挫,让幼儿处身于一种亲切、美好的'语感环境中,同时,再配上优美、动听、富有想象的音乐,以及形象生动的教具运用,使幼儿在融融的气氛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愿望。
2、根据语言加动作表演,带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教授诗歌“春天的秘密”时,发现这首诗歌重复较多,而且很长,所以孩子们学习这首诗歌有点难,首先分段让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表演,我对幼儿的动作加以纠正,让每段都有标准的动作,我把自己创编的进行示范表演,幼儿根据诗歌和教师的动作进行朗诵,引导幼儿可以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这样来表现出自己的风格,有的幼儿动作形象,有的动作滑稽逗人,这首诗歌用了十几分钟,幼儿就能表演和朗诵了。
幼儿教育随笔 篇3:
上周下午,我们班开展了手工活动,让幼儿自己操作时,我特意请乐乐坐到我旁边来撕纸,乐乐的手工不太好,所以我经常让他坐我旁边,以便于指导他。
首先我向他边讲边示范了一遍如何撕圆形,然后请他自己撕,可是看他撕的情况并不理想,于是我示范了第二遍,请他重新再撕,从他的表情里我看出了他有些不乐意了,但他还是勉强撕着,这次的效果与上次并没有什么区别,他还是不会。接下来我决定采用“手把手”教的方式,我用自己的手握着他的手,然后撕圆形……当我让乐乐用自己的手撕时,他却说了句:“老师,我不会。”这时我生气了,便说了句:“你怎么还不会。”话音刚落,乐乐便哇哇大哭起来,见此情形我也只能结束了对他的指导。
回家后我一直想着白天发生的事,为什么乐乐始终学不会如何撕圆形,难道我的教法有问题?并不是这样,其他孩子都能学会,那是为什么呢,突然我想起了乐乐在我旁边撕纸时那不乐意的表情,于是我豁然开朗——其实我让乐乐坐我旁边撕纸时已经在无形中对他造成了压力,他在一开始就带着紧张的心情来学习,看着其他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而他却要坐在我旁边操作,心里肯定会不高兴,有了逆反心里他怎么可能会有兴趣学习本领.
在今天操作手工时我吸取了上周的教训,请乐乐与其他小朋友一样,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操作手工,并且在操作前我还在他座位旁对他说:“我们的乐乐最棒了,肯定会很好的'完成这次手工,老师期待着你“美味的面条”。加油!”
当小朋友把手工作品都完成时,我一张一张地看着,看到乐乐的作品时,我笑逐颜开,他做得很好,真的很好。于是我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表扬了乐乐,他笑了,那笑容是那么得灿烂。
幼儿教育随笔 篇4:
本学期新来的一个幼儿很爱哭,一起转来的幼儿情绪都已经平稳了,都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只有这个幼儿还是和刚入园一样,每天早上来都要哭闹,都要他奶奶打几下,然后他奶奶强行把他放在教室里,他还是一样的在教室里哭闹,不管你怎么哄他还是一样哭,在他身上把所有的办法都用了还是没有用,有时其他的幼儿都被他哭烦了就说老师他太吵了。他一直这样也不行,所有我和我们班的另外一个老师决定一起去他家家访了解一下情况。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情况,他才看到我们他就边哭边往外跑,还说着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当时弄得我们很尴尬,不了解情况的还会觉得他在幼儿园被我们怎么样了,看到我们就哭,我们看到了这个情况就和他说我们不是来带他去幼儿园的,在他家人的`安抚下他停止了哭,但还是不进屋。我们通过他奶奶了解到,他今年刚来这里生活,是因为爸妈外出打工,才将他送到了这里,幼儿从小就怕生,不喜欢和陌生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就很怕没有安全感。
通过家访了解的情况,我们开始从情感方面入手,他一来园我们就的主动的迎上去和他说话,带他找位置放书包,在活动时间带他在幼儿园内走动,认识更多的老师和小朋友,在本班也让小朋友主动和他打招呼,找他做朋友一起玩,午休时老师也主动去他的床边陪他,刚开始时他还是很抵触,但过了一个星期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他不在那么的抵触小朋友和老师了,来园哭闹情况也不是那么严重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努力,他的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来园不在拉着他奶奶的手不放了,而是会主动的来找老师,主动和小朋友说话。还记得他第一次主动笑着来园时的场景,他笑了,我比他还笑的开心。看到孩子的进步和改变,我感很骄傲,嘴角就会不经意的向翘。
幼儿教育随笔 篇5:
佳宇带来了一本图画书,给我看,题目是《十只小兔子》,情节是:兔妈妈出门去买菜,而调皮的小兔子都悄悄地出去玩。兔妈妈回家一看小兔子都不见了,小兔子都到哪儿去了呢?我觉得这很有意思,决定和孩子一起看。常规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幼儿逐页看图,讲述,阅读。我先认真翻阅分析图书后决定,改变幼儿读图的顺序,在幼儿看完第一幅图(去买萝卜,十只小兔子留在家中)后紧接着出示最后一页(兔妈妈回到家中一看,小兔子都不见了),引导孩子们对比观察这两幅图片并提出问题,“小兔子到哪里去了?”小朋友一下子兴奋起来,有的说小兔子被大灰狼吃了,有的说小兔子跟妈妈捉迷葳,还有的说小兔子出去迷路了,说什么的都有。这时,一位小朋友站起来自豪地大声说“小兔子们出去玩了。”我顿时眼睛一亮,兴奋地追问一句:“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他立即走到黑板前指着图说:“这个箱子里有玩具(指第一幅画)这箱子里的玩具都没有了(指第二幅画),小兔子不是拿着玩具出去玩了吗?”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小朋友似乎也恍然大悟了,这正是我的意图,我成功地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小兔子到哪里去了?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呢?”问题是引发幼儿思维是探索的开始,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学习,他们的`兴趣更浓了,思维更加活跃,显然教学效果也就更加好了。幼儿早期阅读不是呆板的看图,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幼儿仔细读图,并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进行积极的思维(即信息的组织加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想得好才能说得好、读得好。我为我今天的改变感到无比的欣慰。
幼儿教育随笔 篇6:
外面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孩子们不停的向外张望着。吴炳华嘴里说着“下雨怎么出去做游戏?”多愁善感的张晓瑞说:“唉,怎么还下雨啊,你让我们出去做个游戏好吗?”不怎么发言的崔爱佳说:“今天这样下雨,我们做不了新游戏了。”心想:难道只能在外边做体育游戏,室内就不能做呀?并且我跟孩子们说好了,下午做个新游戏,要履行我的诺言才对。我赶紧与孩子们一起调整桌椅,准备做游戏。当孩子们听到了准备做游戏二字,室内欢呼起来:做游戏了、做游戏了......平静之后,我讲解了一下做游戏的'要求。由于室内空间小,我们必须分组游戏才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孩子们举手喊着:“老师,我先来吧,老师,我先来吧”,一看这场面,都想先参加游戏,那就让谁先参加呢?“孩子们,老师看谁坐得最好,谁就先参加。”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一个个挺直的小腰杆坐在那里。那我就多叫几个孩子过来参加吧,参与游戏的孩子更开心,看游戏的也没闲着,“看着点”“快点抓”“你倒着走,躲着点”一句句嘱咐的话语响个不停,一直等游戏结束了,他们的嘱咐语才肯停下来。
在短促的一个半小时里结束了游戏,让我不得不反思,假如这次因为下雨不组织本活动,孩子们可能会对我说:“老师,你说话不算数”,可能孩子们的喜好也受到压抑。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最好的兴趣课堂。孩子们正处于思维、身体发育的活跃阶段。他们渴求知识、善于模仿、乐于表现,喜欢参与游戏。游戏能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不管何种情况不要抹杀他们的喜好,给他们多多创造机会。
幼儿教育随笔 篇7:
浩浩小朋友是一个憨厚可爱的小男孩,很讨人喜欢。每天中午吃完饭,他都会主动帮忙搬椅子,而且会将小椅子摆得整整齐齐。浩浩特别喜欢帮助别人,自理能力也特别强。
一天中午午睡前,孩子们都在老师的帮忙下有序脱衣服,安静地入睡。但我发现浩浩还坐在自己的床上脱裤子,我走上去问:"浩浩,要不要帮忙"?浩浩很干脆地说道:"老师,我不要"。我观察了一会他还没将裤子脱下来,我蹲下来告诉他:"你应该把裤脚往外拉,我帮你吧"。浩浩立马推开我的手说:"我不要帮忙,自己穿",这时浩浩用力一拉,终于将裤子脱下来,只见他开心地笑起来了,并笑着对我说:"老师,我把裤子脱下来了"。我也对他笑了笑说:"你真棒"!
在平时生活中,当浩浩的拉链没拉上,我上去帮他拉时,他会推开我的手说:"老师,我自己会"。在吃饭时,浩浩会跟我说:"老师,我不要喂,我自己吃"。我感觉经常听浩浩说的一句话便是:"老师,不要帮忙,我会"!在浩浩每次说完这句话后,他总能很快地将自己的事情做好。浩浩的妈妈告诉我,浩浩在家时也喜欢帮忙做事情,独立性较强。
其实,小班年龄段的`孩子已会表现出主动性和自主性,他们往往会自主地去做一些事情,想摆脱成人对他们的要求。当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事时,他们会感到极大地喜悦,当他们的行动受到成人的限制时,他们会表现出苦恼。我们应尊重孩子的自主权,不要过分的保护,要让孩子充分的操作、探索,才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
幼儿教育随笔 篇8:
和孩子们一起相处已经一年多了,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有泪水,有感动,有愤怒,但带给我更多的还是幸福和快乐。每天,细数着孩子们成长的一点一滴,很是欣慰。
崔志远是我班这一学期刚来的幼儿,娇羞可爱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我发现,调皮捣蛋才是他的本性,外向、豁达的他可以算得上是班中的活宝,在课堂上表现不很积极,无论老师用怎样的语言和行为引导他,他都无动于衷,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课下的'他却是无比疯狂,满屋子乱跑,还会时不时捉弄小朋友一番,“吴佳豪这样了”“吴佳豪那样了”的告状声一直不断。我想了好多的方法想来转变他,但效果都不理想。
这天放学时,孩子们都在忙着收拾玩具,我看到崔志远正瞅瞅这,看看那,便让他去把孩子交上来的玩具送到玩具橱,他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我不禁对他有了新的看法,并马上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表扬,他表现得非常兴奋。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崔志远变得更加勤快了,看到教室外有垃圾,他会主动捡起来,成为大家心目中的“小干将”;在大家有困难的时候,他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大家。慢慢地,我发现崔志远变成了一个善良、有爱心的孩子了,在课堂上,他也变得乖巧懂事了。
记得一位专家曾这样讲过:“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独特价值,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使美好的教育得与独特发展。”的确,孩子能够改变,有时候来自老师和大家对他的看法和态度,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的地方。换一种目光看孩子,换一种方式和孩子沟通,将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信你也试试看!
幼儿教育随笔 篇9:
泥土滋养人类,也孕育了人类文化,孩子爱玩泥巴似乎是人类的天性。原本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却远离了乡土气息,在家长和老师的“呵护”下,孩子很少沾上一点土珠,就连幼儿园开展的泥工活动也是由橡皮泥代替,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厌烦。
这次泥工活动,我破例为大班孩子们准备了粘土,当我课前在准备和泥时,不知不觉的'孩子们围在了我身边。一个、两个、三个……泥团摆在了地上。甜甜发话了:“老师,您要干什么?”我说:“你们猜猜看。”大多数孩子说不明白,行行小朋友说:“是为我们准备的吗?”我夸奖:“你真聪明,愿意玩吗?”孩子们在一旁拍着手说:“愿意——!”当把一个个泥团分给孩子们,他们入获得宝拿着心爱的泥团,学着老师的样貌揉啊、团啊……,不用做任何的讲解。我做起了小时候——东道上,西道上,都来看我花爆仗“啪”——,孩子的花爆仗也一个之后一个响起来,“耶——”东胡同,西胡同,都来给我补补丁,这时你给我补,我给你补……之后,启发孩子做一件自我喜欢的物品,一会儿功夫,飞机、汽车、房子、各种动物、餐具等等展显在面前。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泥塑展示,当让孩子们把作品摆在泥工区时,浩浩小朋友说:“老师,什么时候再玩?”婷婷恳求说:“老师,再玩会儿吧?”……。我无奈的告诉他们:“以后泥工活动,我们继续玩泥巴,好吗?”看到孩子们那欢呼雀跃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通过这次玩泥巴,看到了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活动的魅力,不但能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丰富了孩子的知识面,还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幼儿教育随笔 篇10:
午后14:30分,又到了孩子们起床的时间了。老师们都在忙着帮助生活自理能力欠缺的孩子穿衣服,有几个能干一点的小朋友还在自己动手穿鞋子呢。和其他孩子一样,丘睿恒已经在老师的帮助下穿好了衣服了,正坐在那里用两只小手使劲的拉着鞋后跟,希望自己也能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样可以把小鞋子穿进去,可是,都已经把全身的力气都用上了,满脸涨得通红的他还是没能把脚上的这双鞋子给穿上,眼看着其他的小伙伴都一个个穿好鞋子排队去洗手吃点心了,小恒恒心里可真急呀!……
根据我对他的接触和了解,恒恒在班上是一个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由于平时在家什么事情都是妈妈包办的,于是养成了他一种懒惰的习惯.再加上鞋子有点小,要靠自己的力气把一只胖乎乎的小脚塞进去,可真是有点难为他了.
一、由于恒恒是托班下学期的新生,在幼儿园独立锻炼的时间相对来说比较短,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相对存在着欠缺,对穿鞋子的基本技能还没有掌握,所以我采取了实际的措施教他如何双手配合在一起,可以更快的穿上鞋子的`好方法。这些技能的掌握,使他可以在接下来的穿鞋活动中不再临阵慌乱,坐以待毙了。
二、该名幼儿平时在穿的鞋码都比较小,根据这一实际现象,我通过和家长在来园接待中,及时的把这一问题和家长作了一个反馈的交流,让孩子的妈妈在下次给孩子穿鞋时,要选择大小合适脚码给孩子穿着,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身理发展和发育。
三、建议家长在平时多创造让孩子自己动手练习穿鞋子的机会。
幼儿教育随笔 篇11:
孩子们在离园前看了“密室大挑战”,是教幼儿动一动身体的节目,孩子们很感兴趣,“动一动”的欲望越发强烈。离园的幼儿都陆续被家长接走了。只余下了美术班的幼儿,他们显然受了“动一动”节目的影响,不能安静下来,我想这是孩子的特点,就让他们再开心一会儿吧。几分钟后,该送他们去美术班学画画了。我带队,八个孩子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飞到我身边,整好队,他们还是不能平静下来,往楼道里走,他们更是开心,无顾忌地跺起脚来!“咚咚咚”的,声音很吵。我说:“咱们不跺脚了,安静地走!”一两名幼儿听了我的.话,多数幼儿还是嘴上吵着,跺着脚。我想,这样的状态和情绪不利于他们美术的学习,还有可能进教室后影响到其他幼儿。我就用命令的口吻说:“都不许跺脚了!”几个男孩的情绪还比较高涨,我的命令效果不明显。
我忽然想到最近教孩子们的一首歌《小鼓响咚咚》,在课上我们还进行表演唱,效果很好。于是我一边做动作一边唱:“哎呦呦,这不行!然后更小声地唱:“妹妹睡在小床中,”逐渐用更轻地声音唱:“我说小鼓别响了。”他们特别小声地附和我:“小鼓说声懂、懂、懂”他们唱的时候声音很小,而且走路变得蹑手蹑脚的,就像小花猫一样。哈哈!目的达到了。到教室了,孩子们轻声的和我说:“马老师再见,看到他们如此懂事,我很高兴!
幼儿在被高涨的情绪包围时很难一下子平静下来,用强制手段不是好办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教师在幼儿情绪难以控制时,也容易使自己的情绪同样高涨,不易自控,容易冲动,这时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平时什么情况下幼儿能平复情绪,稳定情绪,及时进行调整、应用以取得双赢效果。
幼儿教育随笔 篇12:
宇航吃饭变快了
每次吃午饭,宇航小朋友吃饭最慢,每顿饭就要花费接近1个小时的时间。这样给大人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其次,长期这样下去,对孩子的发展也极为不利。为此,他爸爸妈妈也伤透了脑筋,想尽了办法让孩子吃饭快点,可收效甚微。老师也极力的说服教育,可尽管各位老师使劲了浑身的解数,可始终不见好的成效。前段时间我们为了给孩子饭后留有一定的消化吸收的时间,每次吃完饭,我们都要组织孩子玩一会“过家家”的游戏,然后进行午睡休息。游戏时,孩子们胸前挂着牌子分别扮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孩子等角色,这样的游戏孩子很感兴趣。于是在吃午饭的时候,我对孩子们说:“谁先吃饱饭,谁先去玩‘过家家’游戏”。宇航吃饭慢,第一天等他到了过家家现场,角色分配完了,没有参加游戏,带着遗憾的表情出去了。第二天为了能在娃娃家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当保育员老师把饭发给孩子们时,我发现宇航小朋友已改常态,不再边吃边玩。而是象一个久逢饥饿的饿汉找到了丰盛的饭菜。狼吞虎咽的大吃起来。吃完就冲到“过家家”现场,抢了一个爸爸的牌子。此时的他,脸上写满了得意和满足。从那以后,吃饭时宇航小朋友不再磨磨蹭蹭了。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需要的只是提供某种情景,启动他的自我教育体制。看来孩子总在成人的指示中做事形成了被动的地位,任何人被动做事的时候都是不会有太大积极性的。作为我们幼儿教师主要任务不是命令孩子执行,而是创造种种情景,给孩子动力让孩子自己成长。
幼儿教育随笔 篇13:
一场虚惊过后
上课了,我忙着给孩子们发书,于志洋的妈妈拿着两板药急匆匆赶来:“李老师,我那孩子有点不舒服,中午麻烦你给他吃点药。”我答应着,接过药后也没仔细看,随手放在办公桌上。
午饭散步回来,我对吃药的孩子说:“于志洋你先去拿杯子接好水凉着,等老师涮完拖把回来给你吃药。”等我回来,看到于志洋拿着一个空药板,我心里一惊(好像记得上面有许多片药),忙问:“这上面的药呢?”“我吃了”,我一听急了问:“这药板上的`药你都吃了?”他看着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的脑袋“轰”的一下就大了,我努力回想药板上到底有几片药,可是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也想不起来。看到桌子上的药板心想:也许没有吃错。于是我拿着药板问:“这个药你吃了几片?”他说:“吃了一片。”我让他用手指指了指怎样是一片,又问刚才那个药吃了几片,吃的时候板上还有吗?我反反复复问了好几遍,他都是说吃了一片,即使这样我还是不放心,因为他毕竟是个三岁稍多一点的孩子呀,我决定先观察观察再说,一中午,我始终守在他的床边,没有离开半步,仔细观察他而一举一动,他只要翻身我就问他难受不难受,唯恐意外发生······
起床了,看到孩子各方面没有一点异常,但还是觉得放心不下,就打电话给了家长,家长告诉我这个药板上只有一个药片。我常常出了一口气,悬了一中午的心这才落了地。
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一个多月了,可是我始终不能忘记,意外虽然没有发生,却给我们幼儿教师敲响了警钟,我们面对的是幼小的孩子,一点点疏忽都不能有,更不能掉以轻心。
幼儿教育随笔 篇14:
从选择学前教育这个专业,到几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从考上六城区的教师编制,到参加新教师的培训讲座。一步一步地,我正在朝着成为一名合格新老师的方向努力迈进。想到自己将以老师的面貌面对那么多双天真纯洁、渴求知识的眼睛,心里难免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我能照顾好他们吗?能带给他们想要的知识与快乐吗?我的工作能让家长满意吗?我能成长为一名受人尊敬的优秀教师吗?太多的顾虑在头脑中闪现,直到听完了那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们的讲座,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心中渐渐有了目标和努力的方向,有了小小的信心和满满的希望。
作为一名新手老师,我们没有经验,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被误导,做事容易变成纸上谈兵。首先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都说实践出真知,所以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个参考,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经验是慢慢积累的,教学方法是从经验中一点点总结的,常反思,常总结,有一套适合自己和孩子们的教育方法,才能从教学中成长,从日积月累中慢慢蜕变。
记得是一位游小的青年优秀教师说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再加上凡事做好准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想,我们的能力一定可以不断提高。
新手老师上岗了,有冲劲和热情是一定的,即使受了打击也不会气馁。我们有梦想,知道越挫越勇才能成功。我希望今后的自己可以将这份热情和执着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成为我的动力的,是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和快乐的发展。如果有幸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那么孩子们灿烂的笑容就是对于我最大的欣慰。
幼儿教育随笔 篇15:
如何让孩子们安静的午睡在我们班是个很头疼的问题,今天中午又有几个小朋友不休息了,他们睁着眼睛东瞧瞧西看看,如果老师在旁边守着还是挺听话的自己也能睡着!如果老师有事走开了他们就开始叽叽喳喳说话,在床上乱蹦!我一直在想办法来解决这件事。突然之间灵机一动我侧身装出一副倾听的样子:“嗯我听到了一种声音”我小声对那几个没睡着的小朋友说。他们反应很快!也装出倾听的样子来“我怎么没听见啊!”我说:“那是因为小朋友说话声音太大把小精灵给吓跑了!你们把眼睛和嘴巴都闭上没声音一会小精灵就会出来和你们说话了你们快把眼睛闭上吧试一试!大眼睛也累了顺便让他们休息一下吧!”我说完这些话小朋友们慢慢把眼睛闭上没一会工夫就睡着了。孩子就是孩子其实他们的思想很简单,关键是我们要站在他们的思想上去思考问题!
孤独的“小公主”
我们班有个叫芮芮的小朋友,小名语语,非常可爱。这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很聪明。大约来幼儿园两个星期左右,语语妈妈向我反映孩子不合群,让她很担忧。家长这种担忧情绪的表现让我们意识到接下来我们的日常生活指导的重点应该是什么。
首先,我安慰家长,告诉她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宝贝 的独来独往,我行我素,这种表现是新入园宝宝们普遍存在的现象。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想有什么就有什么,想玩啥就玩啥,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却忽略了与同伴在一起玩时所能激发各方面的潜能。
其次,我们老师会尽多的创造机会和游戏活动来帮助宝宝们学会怎样与伙伴交流相处,让孩子在幼儿园大家庭中共同游戏,共同体验集体活动快乐的时候找到自己与社会他人亲近的良好态度。我相信孤独的“小公主”会慢慢地变成活泼的“小公主”。
幼儿教育随笔 篇16:
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幼儿教育随笔 篇17: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常常对他们喜欢的东西感兴趣,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如果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就不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材要求是否能考虑群体需求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孩子都能发展,都有成就感。”在组织活动时,我认为只有抓住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点出发,才能因材施教,实现“每个孩子都能积极发展”的教学理念。
经验证明,一个生动有趣的班一定会引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尽我最大的努力在教学方法中追求语言、动作和表达的恰当使用。我愿意学习并享受学习。我教孩子们简单易学的`童谣有以下两点:
1。 如果文学作品呈现在儿童面前,追求丰富的声音和情感,提高文学作品的调性,是不会引起儿童的意图的。为了让孩子们很快融入文学作品,我注意我的语气。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我将使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快和慢,节奏和沮丧在阅读过程中在友好和完美的语言环境,与此同时,与美丽的,美丽的和富有想象力的音乐,和生动的教学用具,孩子们可以表达他们的感受和愿望在和谐的气氛中。
2。 根据语言和动作表现,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我教授《春天的秘密》这首诗的时候,我发现这首诗被重复了很多次,而且它很长,所以对孩子们来说学习这首诗有点困难。首先,让孩子们在小组中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作表演。我纠正了孩子们的动作,使每个部分都有标准动作。我做了自己创作的示范表演,孩子们根据诗歌和老师的动作来朗读,引导孩子们能够做不同于老师的动作,从而表现出自己的风格。一些儿童的动作图像,一些动作是有趣的和滑稽的。这首诗花了十多分钟,孩子们可以表演和背诵。
幼儿教育随笔 篇18:
谁是勇敢的宝宝——小班预防针
幼儿园的孩子每年都要打预防针,孩子们最怕打针,特别是小班的孩子,不管你怎样讲道理,孩子们还是你说你的,我哭我的,平时的“英雄”都变成“胆小鬼”了。
接到医院通知又要来给孩子们打预防针,我改变了不声不响搞突击的做法,事先告诉包包门,医生要来给孩子们打预防针,这样有什么好处。晨间活动时,我组织幼儿玩“解放军叔叔打敌人”的游戏,鼓励幼儿做一个勇敢的解放军战士。谈话时,我表扬这些勇敢的“解放军”。然后引导说:“如果解放军叔叔生病了,不能打敌人了,怎么办呢?”“上医院去”,孩子们齐声说。“上医院要打针的,解放军叔叔怕不怕?”“解放军叔叔是不怕疼的。”“那我们学解放军大真怕不怕?”“不怕!”孩子们理直气壮地回答。
上第一节课时,我教小班学了儿歌《我是勇敢的.小娃娃》,进一步教育幼儿做个勇敢的娃娃。在医生来到时,我让孩子们把学过的儿歌说给医生厅。医生听了,忙说:“谁是最勇敢的娃娃,第一个来打针?”“唰唰唰”,一双双小手举了起来,连平时胆小的孩子也在迟疑中举起了手。
孩子们接着一个接一个打针。迪迪对问问说:“问问,你笑一笑,你是个勇敢的小娃娃。”我也高兴地说:“对,勇敢的小娃娃。现在我们来数一数,我们班有几个勇敢的娃娃。”“一、二、三、四、、、、、、”孩子们兴致很高的数起来了。它们这时感到不是在打针,而是在等着做一个有趣的游戏。
我开心地笑了,把事先做好的一朵朵小花,奖给了一个个勇敢的小娃娃。
幼儿教育随笔 篇19:
孩子到了小班的年龄了,似乎不如以前听话了,想干什么,就非坚持,若是阻拦他,他就发脾气,着实让人费心,写幼儿教育随笔范文6篇。不过,家长若能正确处理,孩子发脾气的可能性就会相应减少,对孩子的将来也有一定益处。
一、要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家长莫要过多干涉。
小班的孩子想自己干事情,是其独立意识增强的表现,家长应该表示支持,"事属可行,就让他行".孩子想干什么,只要没有害处,就可以让他自己来,家长及时加以指导。他想开电脑你应该告诉他如何使用,并带他开一开,试一试(注意:电源开关要放在孩子放不到的地方,大人不在时最好切断电源),虽然他做的不如你好,还可能出点小乱子,但是孩子通过动手不仅增长了知识,而且由于得到了满足,也不至于发脾气了。
二、制止孩子做不应做的事,要注意方式,不要强硬制止。
小班孩子分辨对错的能力还很差,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做出不合情理的事情,家长要加以制止,但不要总是强硬地阻拦(强硬地这不准那不许往往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可以讲清简单的道理或采取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找些他平时喜欢的`玩具(或其他物品)、讲个有趣的故事来将其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果这样还不奏效,你不妨将其抱到别处,在保障其安全的情况下,下下狠心暂时离开他让他独自发泄,待平静下来,再晓之以理;不能做的事情,不论怎样,家长也不应答应。这样他就会逐渐地放弃自己的无理要求,变得听话了。
总之,小班的孩子,要寻找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教育手段,达到既满足了孩子需要,又教育了孩子的目的。
幼儿教育随笔 篇20:
1.破坏性的批评
当一个孩子一件事没做好,家长进行破坏性的批评,因为做错一件事,导致对人的否定,会使孩子觉得太痛苦了。他会发现负责任等于痛苦。作为一个男人,如果他的潜意识里,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丈夫;作为一个女人,如果她的潜意识中,负责任等于痛苦,那么她怎么能照顾好她的孩子!破坏性的'批评导致这些恶果,一切取决于你给孩子的神经连结。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曾对父母的批评是否对孩子成长有所影响进行了研究。他举出了一些使孩子产生痛苦连结和破坏性的话语:
使用难听的字眼——傻瓜!骗子!不中用的东西!废物!
侮辱——你简直是个饭桶!垃圾!废物!跟你爹一样!
责难——叫你不要做,你还要做,真是不可救药!
压制——不要强词夺理,我不会听你狡辩!
强迫——我说不行就不行!还敢顶嘴!
威胁——你再不学好,妈妈就不爱你了!滚出去!
央求——我求你看一会英语吧,儿子!
贿赂——只要你这次考100分,我就给你100块零花钱。
挖苦——洗碗,你就打碗,真行,以后还要做大事,做梦去吧!
这些词语是那些热心的家长经常用的话。这样不但不能把孩子教好,只会把事情弄僵,更会把孩子的不良行为放大,致于不可救药。
2.过分严厉,使孩子不敢负责,怕失败,怕惩罚
当我们过分严厉,并且出了错误后对孩子进行各种惩罚。
“你必须把车开出去,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这次理必须考90分以上,否则就别再进这个家!”
“你要是考不上大学,妈妈就不活了!”
最后,当我们过分严厉,孩子不敢负责任了,因为他感觉负不起责任。
上一篇:班主任教育案例记录内容范文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