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参考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体育教学【第一篇】

1.缺少真正的体育教学机制和没有完整的体育场地。教育界的不断改革,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初中体育教学的每项工作也多伴随着新的改革进行变化,可是很多学校对体育教育并不重视,或者很多初中体育都是比较简单的模式,还有的学校为了学生能够在数学语文等重要学科有突出的成绩,将体育课变成重要科目。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让学校缺少对体育的重视和认识,所以导致体育的教学有一定的欠缺,同时学校并没有将体育设施进行完善,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无法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提升。学校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一般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技能方面是否及格,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是什么教师也不知道,这种情况就会让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在上课时无法对体育项目感兴趣。同时初中的学生正是身体发育阶段,所以教师在设置体育教学内容时,应该考虑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很多教师依然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体育课上更加注重课堂教育,使用填鸭式的方法帮助学生灌输一些体育理论知识,从而忽略学生自己的发展需求[1]。2.体育教学的课堂氛围不浓厚。相关研究人员对我国体育教学进行研究,发现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学校的监督领导方面不够全面,教师和研究组织的管理方面也不合理,同时还缺乏体育方面的健全体系,让整个教学氛围死气沉沉。体育的整体方面都需要进行改革,可是在改变的过程上要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体育教学的创新。3.没有先进的教学观念和师资力量。我国初中学生很多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因为隔代的存在,让其对锻炼的认识不够科学,比如,该种学生的思想认为运动就是多走路、多干活。而部分初中学生因为有体育教学评价的约束,很多学生想要通过锻炼达到一定效果,却迟迟不能实现,让学生对体育教学开始不再感兴趣,学校也因此不重视体育课堂。这些问题在比较偏远的地方体现的更为严峻,由于当地的资源不够丰富,教师都是身兼数职,所以,体育教师并不是专业的教师,没有经过真正的训练,所有对体育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有错误的认识。

二、提高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1.合理安排体育教学课堂。教师利用阳光背景对初中体育教学进行创新,首先要让学生离开教师,让学生对体育有所了解。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课程,在结合学校的资源培养学生对其的兴趣,要制定科学的课程,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人,所以兴趣也都千变万化,想要对所有学生的兴趣进行开展非常困难,所以要尽量满足大部分学生的要求,要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这样就可以让其发挥自己的个性发展。当然也可以把课程变成选修课和必修课,必修课是学习体育的每项技能,而选修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选择,这样就会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让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都有所进步[2]。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古语说过:兴趣是更好的老师,所以所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兴趣上,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基于此,教师在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时,应该先和学生进行沟通,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教师要在第一时间给予鼓励,让学生能够更努力从而取得更多进步。教师应该对每位同学的心理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这样能够让学生发挥个性发展,首先要帮助学生搭建一个环境良好气氛温馨的体育平台,根据课程的一些特点对教学进行开展。其次还需要将学校的艺术特色融入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训练场地,同时还要按照课程进行开展,让学生对体育有不同的了解。教师要让学生对体育有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3]。3.促进学校增加师资力量。教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是所有的学习都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教学和指引,学校里面只有拥有非常专业的教师团队才能编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这样才能发挥出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在选择体育教师时,要确定教师有专业的体育知识,并且有多年的教学经验,这样学生才能学习到全面的体育知识。在帮助学生配备教师时,为了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要对教师讲解的课程进行相关规定,让每位学生的自身都能够学习到最少两项体育项目,根据国家的最新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完成检测。

根据上述内容,学校应该多加推广阳光体育,这样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让学生在综合方面有效提升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保障,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傲蕾多银.阳光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J].考试周刊,2017,(63):130.

[2]赵齐.阳光体育下邯郸市属中学太极拳进校园现状与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第二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体育教育;问题;方法

素质教育是教育过程中的一种全新的理念和视角,从素质教育视角来看,当前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还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比如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教育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缺失、教学方法陈旧等。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要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体育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的身体能力素养的重要过程,而且还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一门重要学科。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体育教育问题的解决,加强对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从而使得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更加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进步与成功。

1、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社会已经逐渐形成了全民体育形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体育训练,体育教育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受到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中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教学理念比较陈旧。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还比较陈旧,还采用常规模式进行体育教育。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对小学生的主题地位的考虑不多。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小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水平的要求较高,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要学会如何使用利用体育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不是简单地掌握各种体育动作。但是由于传统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在现实中小学的体育课程出现出较多的问题,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体育课也丧失了它本身应有的意义。

第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当前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综合能力水平还比较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填鸭式教育,将大纲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小学生才是主体,使得学生接触的体育学习素材的范围比较狭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少对体育知识以外的东西进行考虑,而且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新媒体的应用不足,没有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以及背景,使得体育学习成为一种机械化的过程,因此使得小学生的积极性被磨灭。

第三,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较差。当前我国很多小学的体育教育实效性较差,可以说整个教育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体育教育与体育精神的结合,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简单的说教,在这种形式化教育过程中,并没有将学生当做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来看待,使得现实的体育教育远离了生命的本质,使得学生的积极性被磨灭。

2、小学体育教育的方法

、明确体育教育的主体

小学体育教育是提高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重要过程,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由于小学的体育教学理念陈旧,因此教育中各种理论性内容依旧是主要教材,因此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在小学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各种传统理念的改革,加强对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要意识到小学生才是体育教育的主体,要以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养作为小学体育教育的原则和目标,以保证和素质教育理念相符合。对于传统教育模式中形成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小学生模仿练习的状态进行改变,使得小学生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以小学生的利益和发展为本,在学习的过程中建构新的学习环境,小学要确立以“健康第一”为先导的终身体育教育方向,对体育课程进行优化,积极发挥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小学生能够真正爱上体育课程,能够从体育课程中学习到更多的新知识,能够加深对体育与生命之间的关系的认知。当然,教师也应该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能够实现与小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互动,给小学生更多的关注,对小学生的状态进行了解,掌握小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弱点,从而不断调整教学方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

当前小学教育一直在努力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体育是对小学学生的身体能力素养进行培养的重要课程,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教育过程中老旧的观念还比较严重。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体育教育受到的重视程度越来高,体育教育应该要根据当前信息时代背景的特征,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首先应该要加强对新媒体教育的认识,体育教师应该要对小学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计,尤其是当前新媒体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成熟,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制定新媒体环境下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等,从而提高学校小学教学效率。其次要借助新媒体平台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小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借助新媒体给小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的体育视频,让小学生在观看这些体育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增强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体育运动。除开传统的体育运动之外,还应该要加强对其他运动的介绍,比如轮滑就是很多小学生喜欢的一项运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强对这些运动的介绍,利用新媒体资源丰富小学生对这项运动的认识,从而使得小学生可以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真正喜欢上体育,从而将对体育的热爱转变为学习的动力,能够逐渐融入到课堂氛围中,提高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加强课外活动教学的力度

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很难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应用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体育课堂延伸到课后,使得小学生在课后也可以进行学习,不断加深锻炼。在课后实践过程中应该要注重两个方面,第一,加强合作,在课后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之间的合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很多小学生自己一个人并没有多大的兴趣进行体育训练,但是一旦有其他小学生一起,则小学生的兴趣度会高很多。因此在课后,可以进行合作练习。合作学习指的是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分别组成小组进行讨论的过程。对于体育课程而言,在加强小学生的体育合作能力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将小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也能促进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小学生预留出准备的时间,比如在课后举行一些比赛,小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讨论,商量战术,让小学生能够在与其他小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学会自主的思考,学会自主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依赖老师。第二,组织一些有趣的小游戏。在课后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小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在游戏过程中融入一些体育运动,可以使得小学生在参加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理念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思想,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体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指的是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把握正确的教育目标,实现高效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教育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进,新媒体平台和资源的应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成安平。浅析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1,09.

[2]葛冬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0.

[3]殷国生。浅谈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果[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0.

体育教学【第三篇】

(一)教学观念陈旧。目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学体育的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过于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和眼前的体质指标,缩小了体育教学的时间空间,从而忽视了学生兴趣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生“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许多新的困惑。(二)教材内容的问题。现阶段中学体育教材的编创内容单一,趣味性、娱乐性较差,有很多内容与小学重复,不少教材实用价值不高。再者,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度强调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等,未把支撑体育教学学科成长与发展的心理学知识、保健学知识、人体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这将导致体育教育地位的日益下降。(三)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中学体育实践课的教法常常满足于讲解示范法、完整与分解法,重复练习法、游戏和比赛法等系统的教学方法,一些新型教学方法如发现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现代的信息技术等很少使用。(四)场地、器材的匮乏。课外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内教学相互割裂,往往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或老化而无法满足学生课外锻炼的需求;因场地器材的局限,体育教师即使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也不能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无从谈起。

二、对中学体育教学现状改革的思考

(一)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许多体育教师目前还在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式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注重学生兴趣个性的发展。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就是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两个方面为体育教学提出的很多新的任务与要求,作为学校教育和我国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必须更新观念,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教学,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全面发展的新观念,主动适应我国教育和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努力探求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服务。(二)体育教材的改革是核心。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编订要打破单一的运动知识、技能教学内容,建立、健全教材一体化的新体系,避免教材的低级重复,加强对传统教材的更新和改造(如简化规则、降低难度、改造器材等),要以育人为中心,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选择体育教学内容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着眼于“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和技能,给每位体育教师选择的空间和余地,选择学生需要和喜爱的、有实用价值的体育项目,如球类、舞蹈、民族传统体育和新体育运动,使学习内容体现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体育教材内容将向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关键。现代中学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广泛采用问题法、发现法等以启发式为主的现代教学式方法,简化教学步骤。突出关键技术环节教学。加强引导。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将多媒体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到教学中,形象、生动地进行教学,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质疑问难,求新求异,使学生尽快掌握基本技术动作,达到教学要求,使他们在练习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建立自信心,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目的,培养中学生现代所需要的多种素质和能力。(四)场地器材的满足是基础。学校体育工作对体育场馆、器材等设施的依赖性很大,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国家已制订了各级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各地学校应争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配齐,并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对现有体育设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价值。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要求和学校体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在“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的进程中,将中学生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使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国伟,张艳萍。对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2).

[2]郝敬森。中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

体育教学【第四篇】

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体育课程的设置不能过于追求数量上的增加,项目细化需要由简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更新,同一项目的课程设置整体能够涵盖这一项目的大体内容。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体育课程设置以后,体育教学内容如何取舍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最好能和学生的课外锻炼相结合,体现在教学内容不能太满也不能偏少。

第三,体育教师教学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增加,学生来自不同专业班级,教师必须精通该项目的知识技术技能等,这给体育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课堂教学必须增加学生的自由度,提高教学的灵活性。

二、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给体育领域带来了好消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已经持续下降二十多年的状况得到遏制,“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缓慢下降,但下降幅度明显减小。”[2]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依然是学生体质与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可以说,能够在短期内收获这样的结果实属不易,这与中国中央国务院2007年《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提出的:“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等一系列措施”密切相关。这种硬性要求体现着体育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第一,体育教学内容增加身体素质练习。在不影响体育课程教学进程的情况下,无论是哪个项目的课程,都要增加专项身体素质的内容,每次课的运动量必须达到目标。第二,课内课外相结合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基本知识技术技能,还要适当的扩展一些课外内容,使学生必须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再通过课内检查的方式使循环继续下去。第三,体育教师介绍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无论是什么形式的运动,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可谓锻炼身体无处不在。体育教师要将运动时间、运动次数与运动强度的关系讲解清楚,什么样的运动才能达到健身的目的。

三、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遵循着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只是在定量与定性的权重系数方面有所区别,总的来说,还是一种偏向结果的评价。而当今世界课程评价的趋势呈现出:“以质性评定统整、取代量化评定;评定的功能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让学生在评定中学会合作;强调评定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评定不仅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论,而且重视得出结论的过程。”[3]课程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对学生体验的评价,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高校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性特征。体育教学评价标准在制定时,必须以人文精神为导向,着眼于终身体育教育,立足于知识经济,实现评价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这样的体育教学不再是对某一个点的评价,而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

第二,体育教学相关内容的渗透性特征。注重过程性评价的教学,可以将很多相关的内容渗透到教学中,丰富原本单一的教学,避免“考啥练啥”的功利性心理的出现,即学生最后只学会考试内容,其他的一概不知。

第三,体育教学方法的发展性特征。无论是体育教师教的方法,还是学生学的方法,都要体现发展性特征。体育教学进程始终保持一个动态的情境,体育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能力,学生采取各种方法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后的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体育场地设施和学校体育人文环境两个方面。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目录》的通知,对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学校体育人文环境是随着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升温而得以改善的。高校体育教学场地设施的改进吸引着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而学校体育人文环境的改进则延续着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可以说,高校体育教学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

高校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后的体育教学改革应注重:

第一,体育教学环境改进的长期性特征。体育场地设施很快能够建设起来,但形成运动氛围则需要一个过程。这种长期性特征的实现是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似乎永远没有终点,只是向着最好的方向发展。

第二,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拓宽。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使很多教学内容得以开展,增加体育课程设置的同时,增加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可选择性。新型课程的开设,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程度,还可以促进体育人文环境的发展。

第三,体育教学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的完善对于整体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系统论观点,要求协调好体育教学环境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上述变化对体育教学有正方向的促进,也有负方向的阻碍,如何趋利避害需要深入讨论与分析。

首先,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着体育功能的扩大化,但这里不希望出现体育功能的泛化。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增加专项身体素质内容;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拓宽横向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吸引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内容的增减都要结合多方实际,也要适时作出调整,教学内容合适与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体育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专项性兼备。基础性,反映着学生参与所有体育课程需要具备的基本身体素质;专项性,反映着学生参与某一项目所需的专项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在积累基本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升专项身体素质,从而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更多地希望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无论是健康的哪个维度都有所提升。

其次,体育教学评价的制定要以学生体验锻炼为出发点。学生体验锻炼意味着运动参与的实现,但这里不希望仅仅是基于考核内容而参与的锻炼体验。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安排详细的教学评价;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增加运动量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注重过程的教学评价;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增加学生的自主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劣影响着学生运动参与的态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永远不会过时,只是质与量在不同时期的比例需要作出调整。学生体验锻炼要求体育教学评价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肯定,直观简便易行;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肯定,麻烦不易操作。我们现在过于重视终结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相对性评价,是学生学习进步幅度的反映,只有部分地区的学校在实行。单一内容向多元内容评价的转变。体育教学评价的制定要以学生体验锻炼为出发点,更多地希望体育教学能够促使学生体验运动带来的各种感受,并继续参与下去。

再次,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出发点。学生主动参与意味着运动感受的延续,但这里不希望仅仅是短暂的尝试。体育课程项目越发细化,需要设施配备齐全的教学环境;学生身体素质的持续下降,需要逐步建立教学人文环境;体育教学进程趋于评价,需要创设动态发展的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不断改进,需要充分利用和维护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的好坏影响着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硬环境与软环境相结合才能使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得以延续,不过硬环境往往要优先于软环境的建设。学生主动参与要求体育教学环境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因为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要求随时作出调整。体育场地设施要根据国家对学校的要求逐步配套,为学生参与锻炼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人文教学环境也需要慢慢培养,为学生形成锻炼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体育教学环境的改善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出发点,更多的是希望通过体育教学外部条件的改善,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3 27688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