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管理论文范例【精彩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预算管理论文范例【精彩5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第一篇】

成为当下热词,PPP模式不仅肩负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重任,也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

>> 被美国警察点了名 温州30年为何被抛弃到第50名? APEC财长会议为何热议PPP? 样本固安 固安正火 女儿为何被冷落 孩子为何被冷落 真相为何被遮蔽 袋鼠为何被活捉 母亲为何“被死亡” 法律为何被信仰 蓝筹股为何被低估 心脏为何被伤害 为何被同学排斥 DRM为何被抛弃? 糟糕,被“名”坑了! 2000亿的PPP投资为何难落地 “洋水务”为何在PPP热潮中退潮? 他为何被妻子举报 官员为何被称老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管理 > 固安PPP为何被国办点了名 固安PPP为何被国办点了名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作者: 方辉")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PPP

成为当下热词,PPP模式不仅肩负着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重任,也是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往更远了说,PPP模式可能改变中国政府的财政治理结构,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

201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为了PPP,可谓操碎了心,联系地方政府、企业、银行,为的是调动各方积极性,尽快行动起来,督促他们在行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这不,近期国务院办公厅点名表扬了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幸福”)主导的固安产业新城项目,国家发改委也把该项目列入了全国PPP“英雄谱”。为何?因为固安政府积极主动、对国家的政策理解到位,华夏幸福经验丰富,不仅让各个项目落了地,而且运行良好。

国家发改委认为,固安产业新城项目在整体推进过程中较好解决了园区建设中的一些难题,这种PPP模式具有较高的借鉴推广价值。固安产业新城采用区域整体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项目的统筹平衡。

更可贵的是,固安县政府与华夏幸福公司一起对PPP模式进行了创新,突破了单个项目的“束缚”,用整体外包的方式,将PPP与服务外包有机结合,为新型城镇化做了宝贵的探索。 服务新型城镇化

7月27日国家发改委了13个PPP项目案例,涉及水利设施、市政设施、交通设施、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等多个领域,华夏幸福主导的“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项目”是唯一入选的产业新城项目。

7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的《关于对全国第二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又对“河北固安县积极探索PPP模式”进行了通报表扬。

被表扬的固安PPP模式“长”什么样?

2002 年6 月,通过公开竞标,固安县人民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协议,正式确立了政府和社会资本(PPP)合作模式。按照工业园区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的总体要求,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倾力打造“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目前,双方合作范围已拓展至固安新兴产业示范区和温泉休闲商务产业园区。

国家发改委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 2014 年华夏幸福在固安工业园区内累计投资超过 16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占到近 40%。

截至 2014 年底,固安工业园区累计引进签约项目 482 家,投资额达 亿元,形成了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五大产业集群。

为何固安模式能受到如此重视?部分受访的专家认为,固安模式不仅使城市的设计、开发、建设获得了规范、有序的落实,也保证了产业配套的跟进,解决了新城项目中“留不住人”的难题,从而契合了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内涵。

PPP即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是指政府与私人组织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共同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政府与社会主体(企业)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 固安和华夏幸福创新了PPP模式解决了新型城镇化中的部分难题。

PPP在中国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被全社会高度重视却是近两年的事,因为PPP开始身负推行新型城镇化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两大任务。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的目标,根据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测算,到2020年,与城镇化相关的融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

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全国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万亿元。

已经负债累累的地方政府如何还能担负起新型城镇化的重任?

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出台,一方面限制了地方政府举债的权力,明确将逐步剥离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政府融资职能;另一方面鼓励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

2014年10月28日,作为43号文件的配套,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清理甄别办法》,明确要大力推广PPP模式,达到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并获取合理回报,又减轻政府公共财政举债压力、腾出更多资金用于重点民生项目建设的目的。 运营、创新给力

受访的专家告诉本刊记者,很多PPP项目运营不佳是因为缺乏专业的人才,“我们建议各种专业人才一起去做PPP项目,这样既能发挥建设单位的特长,也能保证后期运营管理的专业性,即联合体模式。”

事实上,除了联合体模式,PPP还有很大的创新需求与空间。

在国家发改委的13个案例中,除了固安项目外,其余均集中在公共服务的某一个领域,这也印证了一般意义上的PPP模式,即单个项目的建设、运营。

固安产业新城项目受重视,除了示范效应,还有创新效应。

固安县委书记杨培苏对媒体介绍,在固安PPP模式运作过程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的监管,以保证公共利益最大化;华夏幸福承担产业新城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工作,并通过“使用者付费”及必要的“政府付费”回收投资成本。

在政府的主导下,华夏幸福为固安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开发、运营提供了一揽子公共产品和服务,充分发挥了市场机制的对资源的高效配置,并在实际操作中创造性的解决各种问题,既保证了建设的整体性和决策、实施的效率,同时也维护了公共性。

受益于固安工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固安县从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县,成为各项指标在全省领先的县。政企合作十多年,固安县人均 GDP 增长了 4倍,财政收入增长了 24 倍,成功跻身“2014 中国县域成长竞争力排行榜”50 强,位列“中国十佳开发竞争力县”第2位。

宏观经济数据亮眼的同时,当地人民也得到了实惠。截至2014年,华夏幸福在园区内投入大量前期开发资金,高质量推进路、水、电、气、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十通一平”。

北京八中来了,幸福医院也来了,而且当地居民和外来人员享受同等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资源,不仅促进了全县民生保障体系的完善,还带来了人气。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第二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经费;现状;对策

[DOI]/

当今世界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技进步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关键因素。高校作为我国科研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不仅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同时也是重要的科研基地。近年来,随着政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的顺利实施,高校承担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科研经费均呈大幅上涨趋势,经费来源也趋于多元化,除有国家财政拨款外,还有高校自筹、校企合作开发。但是,由于部分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在经费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超额度超范围支出、使用与预算脱离等现象屡见不鲜。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必须积极探索科研经费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手段,规范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发展。

1 高校科研经费的来源

纵向科研经费

(1)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部、卫生部等各部、委(局)批准立项的各类科研经费。

(2)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省社科规划办、信息产业厅、省发改委等各厅、局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3)各市、地等各级地方政府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经费。

(4)学校与外国政府、学术机构间的国际科技合作经费。

(5)由政府部门立项,由项目主持单位转拨到高校的项目合作经费;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但经费由科研项目负责人自筹的项目经费。

横向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以学院名义承担的企(事)业单位根据生产实际和社会发展需求委托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等科技项目或与之合作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经费。

其他科研经费

是指高校立项资助的科研经费及按有关文件规定给予的配套资助经费。

2 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现状

科研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依据,随意性大

科研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完成的物资保障,科研经费预算是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可见经费预算的重要性。但大多数科研人员都不是财会专业出身,对经费预算的严肃性、关键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而且目前在支出项目、预算定额等方面还没有科学、统一的标准,所以在编制项目经费预算时,往往无据可依,只能凭经验估计,尤其是当项目主管部门下拨的经费较多时,没有将项目经费预算与项目研究目标、相关的政策和经济合理性结合起来,编制的随意性较大,使得经费预算缺乏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科研项目管理与经费管理脱节

大部分高校科研项目由科研部门管理,财务部门负责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财务部门对科研项目的内容以及经费的预算不了解,缺乏对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管理的依据,也未及时向科研部门反馈经费开支中存在的问题;科研管理部门注重争取项目,忽视了经费使用情况,也不向财务部门提供完整的项目资料与信息,这两者缺乏信息的沟通与传递,使得科研经费的项目管理与会计核算各成一体,经费的使用失去监管,个别项目负责人甚至本着“项目是我申请的,科研经费是我争取到的,我爱怎么用就怎么用,只要能够完成课题就行”的思想,随意支出,用虚假发票套取科研经费。

科研项目购置的固定资产权属不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科研经费开支审批实行项目组负责制,使得课题经费的管理、使用各自为政。比如各项目组设备的添置,大多由课题项目经费支付,使用权也归项目组,其他项目组不得使用。一些项目负责人或项目组成员往往同时参与多个课题的研究,通过不同的项目经费重复购置设备,特别是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归个人使用的物品。项目结题后,项目负责人也未将设备移交高校,仍长期滞留在项目组(或负责人),导致部分科研人员视其为私人财产而长期占用,进而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

科研经费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我国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虽有考核,但其机制不够完善。现有的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注重定量评价,评价一项科研成果往往看发表了多少论文、专著,刊登在核心期刊的又有多少。其实一些科研项目,尤其是应用型的项目,其成绩和效果并不是靠论文就可以产生的,要看成果的转化以及实际的运用情况。论文、专著、专利等以无形资产形态存在的,其经济和社会价值往往难以确定,因此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不能反映项目的实际效益情况。再者,虽然对项目的考核建立了一定的制度、办法和措施,但评价对象选择机制缺失。在实际工作中,对哪些项目进行评价,如何进行评价,高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有相关部门要求进行项目检查时,高校才被动迎检。所以无论科研项目做得如何,很少有主动进行绩效评价的,最后科研项目变成了自我总结,请来的专家也是项目负责人自己请来的专家,一般都能通过验收。

3 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强化预算意识,确保预算落到实处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经费管理,最关键的就是预算部分,而经费的预算和决算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所以项目负责人应该主动或被动地接受预算编制知识的培训,强化预算意识,严格按规定编制项目经费的支出明细,不得擅自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进行调整,也不能编制虚假预算以套取经费。同时,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工作中,要从高校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全局出发,充分发挥经费预算管理的监督制约职能,要站在全局谋划经费预算管理工作,做好高校领导的经济高参。

建立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

(1)科研管理部门将已经立项或签订合同的情况:含项目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课题性质、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期限、经费金额、项目状态(已立项、项目进行中、已结题)等登记到信息平台。

(2)财务部门根据银行进账单,到信息平台查找该款项分属为哪个项目的经费,并实际到账金额、到账日期登记到相关的项目。

(3)科研管理部门根据财务部门登记的经费到账情况打印经费到账确认单,通知项目负责人并制作经费使用卡。

(4)项目负责人凭经费使用卡进行日常业务支出的报销。

(5)财务部门设立科研项目专用账户,并定期将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上传到信息平台;项目负责人将项目进度及取得的成果及时更新。

(6)结题时,科研管理部门将项目状态更改为结题,并将项目结题通知单交与财务部门,以便财务部门对已经结题的项目经费进行统一管理。

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有效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计划性和合理性,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可以随时监督项目预算的执行情况,也有利于对项目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逐步建立科研经费绩效考评制度

科研经费绩效考评的主要内容是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及其成效。包括:绩效目标和预算的合理性、组织实施和管理效能、项目的社会效益、项目的持续性影响、资金的使用效果以及财务管理状况等。根据以上内容可建立相应的考评指标,对项目取得的社会与经济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减少资金浪费。并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对项目负责人科研考评的重要依据。

虽然,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但通过相关制度和建立和完善,积极运用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办法,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而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保障高校科研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侯胜华。新形势下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思考[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7(12).

[2]杨杰。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3]贺胜军。我国政府科研经费绩效考评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2(16).

[4]李将敏,刘丹。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4(19).

政府预算管理论文【第三篇】

摘 要 近些年来,高校的科研队伍不断的加强,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科研经费的增多,就必然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中仍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为此本文分析了在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高校 科研经费 管理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经费收费不科学、流失严重

在高校科经费的收费方面并不科学,直接导致了高校资产的流失。由于高校对科研成果的管理需要一定的费用,国家对科研成果也会收取一定的税金等等,高校会直接向科研人员进行收取或者代收。有些科研人员为了不缴纳这些费用,会想各种办法去应对,例如科研人员自己争取得到的科研支持经费转移到校外单位,或者科研人员在校外自己接手科研项目,不入学校账户,却依然使用学校的科研设备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高校额无形资产流失,增加科研成本的同时还不能给高校带来科研成果的利益。

2.对科研资产的管理不到位

(1)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购置的固定资产来看,用于科研的固定资产虽然在购买时有按照正常的固定资产购入程序入账登记,但是入库的时候缺乏正规专业的验收,而且使用的时候基本都是由课题负责人进行使用,也是由他们来进行保管和日常管理,等到科研项目完成后,这些固定资产没有统一收回管理,渐渐的就丢失或者损坏,导致科研固定资产利用率很低,流失率很高。

(2)对无形资产的保护力度不够。无形资产的形成都需要漫长的科研过程,科研的过程就需要一笔可观的科研经费,形成后还需要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保护,例如对专利技术进行专利申请,对论文进行公开发表等等。很多高校因为科研经费的预算不足或者对这些无形资产的重视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对这些已经形成的无形资产不实施有效保护,就导致无形资产的浪费或者这些无形资产被盗取的情况。

3.科研经费的预算管理不合理

高校的预算编制一般是通过对上一年预算的执行分析,然后再对下一年的财政支出做重新的预算。预算管理中的预算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经费的使用存在负面影响。根据财政部制定的科研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进行的预算,并不是每项预算都一定能执行完,通过预算监督,这些没执行完的预算,财政到年末还是会收回,这些未执行完的预算势必影响到下一年的预算支出,有可能还会减少对下一年预算的财政支出。这样,高校会因为担心影响下一年的科研经费的缩减,所以,在未进行年末财政结算的时候,会增加各种不管是有需要还是根本不需要的业务增加科研经费,向本年度的预算贴近,这样就会造成科研经费的浪费。

此外,科研项目经费的财政拨付不够及时。科研经费的财政拨付需要高校提供经费开支的项目申请,需要做很多前期调查工作,例如项目的可行性、项目所能带来的效益等等的调查。这些准备需要大量财力支持,而这些是需要高校现行垫付的。在传统的国库支付制度下,对高校的财政拨付都是实拨资金,高校进行垫付的时候,可以通过各账户间进行调整,保证资金周转。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就没办法进行各账户间的资金调整,一方面需要资金的项目没办法进行垫付,暂时不需要资金的项目又囤积资金,在年度预算结算的时候暂时未使用完的资金又被收归国库。这影响了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

4.科研经费的监管体制不足

科研经费监管机制的这种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高校在对外部的监督管理方面不够完善,而且在跟高校外部的合作主体协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财政、审计、资助主体、资助项目等等。其次,从内部条件来看,高校内部的监督管理方面同样存在不足,这种不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经费管理跟项目管理不能有效配合。经费不能及时补给项目,或者项目对经费的需求过多。其二,高校内部管理机制内部各部门相对分散独立,信息不对称,而且各部门的信息交流有限,资源共享不足,同时也不能够达到统一全方位的监督。科研的经费监管机制第三个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如何使用科研经费不足上。就现在来看,高校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跟经费的审核批准都未分开,没有经过专业或者缺乏实践的分析就审批的经费使用,这就有可能导致项目经费分配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出现一些不法的使用情况。

二、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措施

1.完善项目经费管理责任制

首先,要建立健全合理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责任制度,将每个部门需要承担的职责跟责任进行划分,每个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责任并付诸行动。从项目负责人角度出发,项目负责人应该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办理各项入账以及支出登记跟手续,并且接受相关部门对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跟检查,承担对科研经费合法有效使用的责任,以防科研经费的流失。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科研成果的的保护,防止科研成果的流失,这就需要规范对科研成果的收费制度,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监督,坚决打击科研人员进行校外的私人的科研行为。对那些规范的对高校科研有贡献的科研人员进行奖励制度,对那些有损高校科研成果以及对高校科研成果造成流失的科研人员进行严厉的惩罚制度等等,来达到对科研成果的保护。

2.加强高校科研资产的管理

从设备的购置方面,要做好预算调查,调查清楚是否已经购置有此设备,或者购置的设备使用度多高,能否达到一定的预期效益,调查清楚后才可以将需要购置的设备加入预算内,这样就能很大程度的节约科研经费。当然,在购置回设备后,还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入库验收,由专门的人员进行保管养护跟调度,使得科研设备能够共享跟得到妥善保管,提高科研设备的利用率。另外,还需要提高对无形资产的重要性的认识,对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同时也要将无形资产纳入财务管理当中。只有这样,高校科研形成的无形资产才能有依有据的被有价值的引用,而且高校的科研无形资产会越来越多,被外引用的也会越来越多,将无形资产纳入财务管理当中,更加有利于对高校科研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和管理。

3.进行合理的预算编制

科研经费的监管机制要顺利有效的实施下去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项目预算,这也是预算管理的关键所在。要合理制定项目预算,首先政府方面要对科研成本有着更为合理清晰的概念,这样才能未预算体系建立合理的标准跟依据。其次,在预算方面,要本着对本年预算执行的前提下同时为下一年预算编制提供重要合理依据,实行绩效预算。再者,对预算编制的工作人员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进行培养的同时,要将科研工作人员与财务人员进行独立,再统一。独立完成各自工作,在统一进行信息整合,参与预算,用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预算执行。所谓的预算执行,就是依据制定好的预算,进行科研项目的执行,经费的拨付以及经费拨付的监督管理。要执行预算,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在国家有关规定下,结合项目经费的使用,在进行监督,确保经费的使用合理、合法。另一种方法,是实行科研合同制,以合同的形式来进行科研活动,通过合同的约束力,也能一定程度上确保预算的执行。

4.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管

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要加强高校对外部合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强高校与财务部、审计署以及项目资助部门的协作。财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对高校的基础知识教育工作,也要明确科研项目的经费开支范围跟标准,使得高校科研项目有标准可依,同时也方便了财务部门对高校科研经费的核算以及监督等工作的顺利实施。其次,从内部条件来看,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以及对内部科研经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监管体系,就需要将高效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跟经费审批工作进行独立执行。科研经费的项目负责部门负责提供项目所需要的经费标准以及范围,而经费审批的工作则交给专门的审批部门,这样,经过双重的把关,才能确保科研经费的有效投入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科研经费的滥用。对工作人员进行全面素质的培养,要加强对科研经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同时也要加强其道德素养,用良好的精神风貌以及熟练的专业技能,促使科研经费的高效使用。

参考文献:

[1]梁冠杰。刍议高校经费精细化管理。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

[2]杨燕军。浅谈如何加强医院科研经费的核算和管理。医院管理论坛。2011(5).

预算管理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医院 建立 运用

一、引言

二、医院预算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全面预算管理是使公立医院能够尽快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要手段,使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纵观目前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活动现状,仅仅停留在对传统财务收支的规划上,通过财务部门进行预算编制来获得财政资金,以此来保证公立医院下一年的正常经营活动。这种预算管理模式仅仅反映出国家财政拨款与医院收支之间的关系,并未从本质上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也未在医院内部建立完善的监督与控制机制,还未在医院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激励机制。

(一)医院管理者缺乏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认识

目前,我国公立医院的预算工作只是由医院的财务科每年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向上级部门报送部门预算。而医院的其他部门、科室并未参与其中。因此,医院的预算编制仅仅是在上一年的决算报表的数据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加加减减。在预算的编制中,医院的财务科只关注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上级部门的预算任务,以此来获得医院经营发展中所需的财政补贴资金。而对于医院的内部经营管理环境的变化、市场环境的变化等并未做出透彻的分析,也未将医院的战略发展目标、年度规划等进行预算管理,使得医院的预算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满足医院内部管理提出的要求。而究其实质,主要是由于在医院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医院的领导者所关注的只是医院的医疗业务活动、医疗质量的提升等方面的工作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医院全体职工未能按照预算的规定执行预算,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二)医院预算管理内容缺乏完整性、细致性

目前,医院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依照国家财政部门的规定编制的部门预算为主要依据的。主要包括:医院的收入与支出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用来反映医院各类资金来源与分配使用情况的资金等。但是,目前各医院预算编制的内容并不完整、更缺乏细致性。例如:医院的药品、卫生材料等重要的医用物资的采购在预算中只是表明了综述,并没有标示出采购的明细内容;只设置了医院购置固定资产的政府采购预算,对医院固定资产的更新、改建等情况并没有详细的体现在预算中;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由于公立医院并未根据本医院的实际管理来设计预算管理的内容。从而造成医院预算管理的内容缺乏完整性,不够细致。

(三)医院预算编制缺乏准确性、科学性

在我国公立医院中,在编制预算时,基本都是由预算人员以人事部门、统发工资、编制办等提供的基础数据作为依据,根据医院的日常公用支出来进行编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公立医院确定的预算标准偏高、有的偏低。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全国物价水平不断提高,造成很多医院的预算数额与实际数额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而在预算编制的方法上仍在沿用增量法来编制预算。这种预算编制的方法在以前年度的数据上根据本医院的增加的床位、接诊数量的增加等编制预算,因此,其最大的弊端就是如果以前年度的数据缺乏真实性和可靠性,那么不合理的收支数据就被延续下去,从而无法对医院的管理工作起到积极地指导作用。

三、医院全面预算的建立与实施

(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的认识,尽量避免脱离部门预算的全面预算

全面预算主要是服务于医院内部管理的主要手段,它不同于原来的部门预算,在实践中应尽量避免与部门预算的内容相混淆。因此,医院在编制全面预算是不能完全脱离部门预算,必须严格遵照上级部门指定的预算管理制度来完成预算编制。一定要实现全面预算与部门预算的无缝衔接。而这就要求医院必须结合本医院的自身管理需要,在编制内容、编制方法、编制时间、预算控制等方面多下功夫,从而保证全面预算的有效、顺利实施。

(二)进一步明确医院的经营目标,全面提升预算的科学性

这就要求各公立医院必须从医院的发展战略实际出发,确立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以此为指导依据进行预算的编制,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因此,医院应客观的对医院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采用科学的预测技术与预算方法,确定出医院的年度经营目标。作为医院的管理者必须站在医院内部的成本管理的高度,认真学习并掌握预算的方法,科学的帮助医院的业务部门对成本、收入、利润结余等进行核算,切实找到影响医院经济效益提升的关键环节和问题所在,为医院经营目标的科学预测、规划提供真实的数据依据和信息。

(三)尽快适应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科学的选择预算编制的方法

医院的预算编制工作必须尽快适应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了解预算编制的方法与使用的条件,再结合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一般很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总采用增量预算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预算的编制较简单,并且省时省力;该方法最大的缺点就是预算的规模将逐年递增,从而造成预算的松弛与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各公立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预算编制方法。例如:当医院开展新项目、建立医院的重点科室、扩大规模时,可以通过多种预算方式交叉使用的方式来编制预算。

四、结语

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的实施实现了医院经营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监督与评价的全程管理,为医院内部控制与管理的加强、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职工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全面实现医院管理的精细化创造了条件。因此,各医院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吴学颖 单位:唐山市第四医院

参考文献:

[1]何瑜。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分析[J].会计师,2014,(6).

[2]张永珍。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分析[J].医院管理论谈,2013,(1).

[3]姚萍。关于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资源,2014,(3).

第2篇:新医院财务制度医院预算管理研究

预算管理作为医院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医院整体运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对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医院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本文首先对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分析现阶段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医院 财务制度 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一直处于医院财务管理的首要位置,合理的预算编制是保证医院财务会计信息准确的基础,能够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提供重要的帮助。新医院财务制度实施后,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内容更加明确,管理方法进一步完善,制度方面也更加具体。基于此,加强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预算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的影响

第一,新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内容进一步明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基于医院年度财务计划和整体的发展前景目标等,必须对医院收支计划不断的明确,提出了将医院一切收支都纳入到预算管理体系中。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院统筹资金管理,增强了预算工作的约束能力,为医院运营规范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第二,新的医院财务制度对医院预算管理办法也进行了完善与补充。新的医院预算管理办法主要采取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支不补,同时结余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这些预算管理办法确保了预算控制对财政资金投入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医院成本控制,是我国医疗保险体系不断完善的集中体现。第三,新医院财务制度结合了国家相关财务预算管理改革的要求等,对医院预算编制、审批、决算考核等流程进一步明确规定,让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朝着精细化管理迈出了一大步,对提升医院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预算编制脱离实际

现阶段医院预算编制脱离实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相关预算管理人员在采集相关数据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对数据的分析也不够科学,导致预算编制与医院实际情况不符,增加了预算管理工作的难度;第二,医院财务人员对预算管理不够重视,缺少必要的意识,各个科室之间沟通不够通畅。在医院其他部门中,普遍错误认为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自己无关,给医院预算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制约,也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了解医院各个科室的具体情况,影响预算编制的操作性。第三,没有将医院预算目标作为预算编制计划的指导,对执行情况也没有及时的反馈,导致预算工作权威性受到影响。

(二)医院预算执行力度弱

一方面,医院预算执行人员对传统命令式的执行积极性不高,将预算执行工作当做是一种负担,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尽心尽力;另一方面,有些医院在编制预算过程中,仅仅是为了上级部门的检查,导致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作为预算管理中关键环节,预算执行中如果没有专门的机构或人员对其负责,就会导致预算执行不够规范,随意性较大,预算执行的效果可想而知,对医院财务运行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

第一,医院预算管理考核指标不够完善,在对预算考核过程中,往往侧重于收支指标,对医院整体的战略目标以及非收支指标不够关注,导致预算编制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受到影响。这种预算考核的片面性,严重影响对预算执行的效果反馈,不利于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第二,很多医院中,预算考核的结果往往没有与员工的福利待遇挂钩,缺少必要的奖罚制度,不能够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医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的难度。

三、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针对现阶段我国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新医院财务制度相关内容,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提出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有效建议:

(一)不断的健全医院预算管理组织

预算编制工作不仅仅是医院财务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全员参与其中,由财务部门进行有效的汇总。具体来说,第一,医院需要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根据医院年度的财务计划等,组织全院人员参与预算编制工作;第二,医院各个部门都需要各司其职,将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到财务部门中,具体包括收支数据、科室项目支出、基建支出等等;第三,医院各个科室中,应该将医疗专业组作为预算单位,对本年度本专业的收入、支出等进行有效的测算。

(二)强化预算执行,实行有效的预算管理内控制度

预算管理具有严肃性,一般在执行过程中不进行预算调整。如遇重大突发事件、临时性工作任务确需调整的,应经院预算管理小组讨论审批。财务部门将预算收入指标额分解到每月每个科室,月度终了,对照指标进行预算执行分析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偏差、查找原因,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预算目标的顺利完成。每月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统筹安排,控制费用,杜绝不合理支出。对超预算的支出进行内审,审核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不在预算范围内的支出未经领导授权批准,一律不得开支,保证预算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建立与完善医院预算评价考核制度

在新医院财务制度下,要求医院加强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同时根据预算执行的反馈结果,综合分析其与成本控制目标之间的差距等,将其纳入到医院综合考核体系中。同时,医院还需要不断完善预算考核制度,将年终评比的结果与员工的收入分配挂钩,同时考虑到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特点,只有不断激发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预算执行评价考核制度,才能保证各项预算指标的完成,才能发挥预算管理控制与约束的作用。

(四)不断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人员是预算管理的主力军,不仅需要具备完善的财务方面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要能够对医院各项工作熟悉与了解,这样才能在实施预算管理中做到精细化,满足预算管理工作的需求。财务人员还需要具备协调各个科室人员,鼓励全员参与到预算管理中,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因此,还需要加强对医院财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医院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医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新医院财务制度的出现,不仅明确了医院预算管理的内涵,同时规范了预算管理方式方法,为医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撑。针对现阶段我国医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包括预算编制脱离实际、预算执行力度弱、预算考核不科学等,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完善医院预算管理体系,建立相关的制度,保证预算执行与评价反馈,提升医院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促进医院财务工作顺利实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作者:袁芳 单位:临沂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杨新颖。浅析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全面预算管理[J].财会研究,2014,15(2):155-156.

[2]邓勇。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探析[J].当代经济,2013,32(12):99-100.

[3]朱倩,刘明华。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全面预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4,28(8):104-107.

[4]徐俊英。浅论新医院财务制度下的医院预算管理[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9(8):88-89.

[5]蔡艳。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探讨[J].经济师,2013,25(2):166-167.

[6]李萍。对新《医院财务制度》下预算管理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13,28(13):102-103.

第3篇:医院加强预算管理重要性探析

预算管理最早是企业为了进行日常的经营管理而采取的有效手段,随着预算管理对企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已经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行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随着近年来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于医院而言加强预算管理有助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主导地位,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另外,对于医院内部而言,加强预算管理也可以使其制定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本文将针对医院加强预算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相关意见。

关键词:

医院 预算管理 重要性

建议作为民生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经营体系以及内部的管理制度都对其所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政府对于医院的补贴已经不能够满足其自身的发展要求,在这种形式下各个医院做好自身的预算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工作不只是财务部门的责任,更加需要医院的各个部门之间都相互监督,共同意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尽快建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管理要做到全面性,即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执行、预算调整、预算分析及预算考核等都要加强重视。

一、预算管理的简介

对于医院而言,预算就是指在遵循国家有关规定的基础上,根据其事业发展计划以及目标编制所制定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在预算管理方面医院应该将所有财政差额拨款以及医院本身自有的资金收支都纳入其中。平时我们所说的预算包含两个部分,即预算与支出,地方在制定预算管理方案时应该以最新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为标准另外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当地的医院采取合适的管理办法。为了保证所选的管理办法适合医院的发展,所以起初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试点,并且在预算管理办法实行一段时间之后综合分析各个试点的发展情况,之后选择最为合适的管理办法。预算管理包括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调整、决算、分析以及考核等制度的内容,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因此不能够只是依靠财务部门,更需要全员都参与其中,每个人都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领导阶层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二、医院加强预算管理的意义所在

1.对医院资金的运行具有指导作用。

由经验分析可知,医院加强预算管理既对医院的资金运行起到主导作用,又对医院财务战略的实施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首先对于财务战略来说,就是指医院对于自身所拥有的资金进行运行方面的规划,对医院的资金流向做出长期以及全盘的考虑,对于融资的方向、时间、数量以及内容要有一个整体的统筹,主要包含投资战略、筹资战略以及收益分配战略三个主要方面,由上面的分析可知财务战略关系到医院的资金流动,对于医院的发展以及日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制定时应该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此为基础进行制定。预算管理在财务管理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对医院资金的来源和去向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2.规范并且控制医院的整体经济活动。

对于医院来说预算的编制、审核、执行、考核与评价都应该包含在预算管理体系内部,预算的最终目的就是确定医院的某些经济活动是否发生与进行,所以在财务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应该对医院的各类经济活动进行综合并且科学的分析,最后得出其是否具有进行下去的必要。另外,在预算的审核和执行过程中坚决杜绝对计划随意进行更改的现象发生,以免造成较大误差的出现,还应该对预算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以保证其顺利的进行。实行预算管理的考核,可以使医院的经济活动更加清晰,在对活动中的每个步骤都可以做到有序化,使结果更加精确,更有实际意义。最后,对于评价与奖惩来说可以为日后的经济活动积累经验,同时奖惩制度也可以使经济活动的更加具有执行力度,提高人们对于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3.将经营目标分阶段实现。

预算管理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可以将医院的整体经营目标进行分解,从而分阶段实现,现在最为常见的分解办法就是将医院所制定的年度目标分为季度经营目标、月度经营目标等,但是经过长期的分阶段进行却发现在这些小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很多都是不能够马上看到效果的,也不能够看到具体的执行情况。但是预算管理对于目标的实现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将各个的经营目标进行细化之后,目标会变得更加具体,医院在短期目标的控制时可以更具实际的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且进行调整,在动态平衡中保证长期目标的实现。另外,通过财务预算的管理医院可以建立一个全面的企业财务状况评价体系,这样一来可以将预算数与实际数进行对比,从而找出偏差并且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逐步的促进阶段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医院的整体财务目标。

三、加强医院预算管理的策略

1.加强对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

想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加强医院各阶层人员的重视,尤其是领导阶层,只有医院的领导阶层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才会为其有效的实行创建一个适合的环境。首先,医院领导应该在硬件设施上加强重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的力度,并且鼓励各部门之间的员工加强沟通,使部门之间的合作更加协调互助,从而调动全体部门和员工参加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2.重视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预算执行在预算管理中起到核心作用,需要制定每个层次和环节的责任目标与奖惩标准,在制定时应该以公平合理为准则,围绕一个原则性的目标框架进行预算执行的制定,对于基本责任以及基本的要求应该明确,但是这些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医院内部具体情况的改变做出调整,做好动态的预算管理,每个阶段都要定期对预算管理制度进行考核,防止预算目标脱离实际情况,避免对医院造成较大的损失。另外,针对实际运行过程中超出预算开支的情况,应该交由管理委员会定夺,为了节约经营成本与经费开支,对于预算应该严格执行,并且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要及时进行改进,使预算管理的方案适合医院的发展。

3.完善预算管理体制。

在建立医院预算管理系统时为了更好的满足医院内部预算管理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每个部门都需要对预算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仔细并且清晰的核算,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将责任细化到各个部门的,医院应该对每个部门中心所分管的内容都全面的掌握了解,要求各个部门根据分管的内容,分别设置账簿,做到收支与结余情况清晰明确。对于智能管理部门来讲,需要定期的计算出该部门的职能成本并且对所需要的费用做一个归结和核算,比较其中的差异,从而了解责任成本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另外,对于任何一个系统而言反馈机制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建立一个实用性强的反馈机制可以使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从而使系统更加优化。最后,如果医院已经下达了预算计划,则在计划运行的过程中是不可以对预算计划进行调整的,否则将会导致医院经济运行出现紊乱,如果发生突发状况,例如:国家修改了某些政策而导致预算难以成立,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预算进行修改,防止预算结果出现重大的偏差。

四、结语

医院进行预算管理有助于其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是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医院在制定预算管理方案时首先应该对预算管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其对于医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预算管理对于医院的资金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另外对于医院的经济活动具有规范化的作用以及可以实现经营目标的分阶段进行,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首先应该加强重视,进而完善管理体制。

作者:张艳娇 单位:吉林省辽源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

参考文献:

[1]易欣,政府收支分类改革下的医院支出预算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1).

[2]尹桂英,医院预算管理研究[J],管理视野,2013(12).

[3]柏鹤,医院预算管理问题探讨[J],财会通讯,2010(29):116-117.

第4篇:公立医院预算管理总额预付制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医疗保险患者比例不断增大,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是医疗行业面临的重大课题。总额预付制是在对医疗机构采取按服务项目偿付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的背景下提出并实施的,这一支付方式的改革,给公立医院的预算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总额预付制对公立医院的积极作用和挑战,来总结出关于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

总额支付制 公立医院 预算管理 建议

一、总额预付制对公立医院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公立医院管理质量

总额预付制是一种计划性很强的制度,对公立医院在各项经费使用额度方面的限制也非常明确。严格高效的总额支付制度有利于医院明确发展战略,根据实际情况有效配置资源。医院可以根据医保收入的状况与医院的实际发展目标结合来制定战略,加强医院自身内涵建设,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技术。在优化就诊程序上下功夫,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外,总额支付制度还强化了医院对药品的管控、行医方式的监管。使得医院提供给患者的服务更加的专业化、精细化。

(二)规范公立医院医疗服务

总额预付制建立的目的就是要控制医保费用的成本,让公立医院寻找出一条高效、规范、节约成本的救死扶伤之路。在总额预付制的约束下,医保病人的看病费用会间接成为医院的一项成本,医院会主动提高节约意识,控制在诊疗和开药方面的支出,尽量用最少的医疗成本来解决患者的病患,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成本的控制一改以往只管治疗不管费用,任意开药不顾成本的现象。医院会自处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医保基金的使用,提高本医院的服务效率,为医院打造一个看病快、服务好的好口碑。

(三)提高公立医院参与医疗保险管理的积极性

总额支付制可以促进公立医院积极参与医疗保险管理,主动控制经费支出。在实施总额预付制后,公立医院为避免自行承担医疗费用,会整体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控制医院的经营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都有促进了医院提高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地位,从被动的节约变为有自主控制经费,规划资源布局。即医疗费用的使用权和控制权都掌握在了医院本身,提高了医院的参与度。医疗经费的预算、审核、执行等方面都由医院自行规定,发挥了医院的监管作用。

二、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面临的挑战

(一)总额计算苦难

在总额预付制前提下,对公立医院日常管理中,合理的计算并确定总额是医保工作开展的关键。医保总额的确定要综合考虑服务人群、病种、物价、技术发达程度等方面。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速,人才的交流引进日益方便,公立医院在一些软、硬件成本计算上不能做到完全的精准和细致,以前年度的计算数额也不能为当前提供很好的参照。在每年计算总额时,有的医院会超出限额,不得不有自身承担超额费用;有的医院会在医保预付基金上得到一些盈余,而盈余的形成间接反映了医保费用没有完全用到患者身上。总额计算关系医保工作的开展,却又有很大的难度。

(二)医保服务欠缺

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可以根据规定的限额来控制费用,但在服务质量上却缺乏控制力。由于总额的限制,公立医院不得不为成本考虑,出于自身利益的保证把指标下发到各个科室、部门。这就将节省成本的压力下移,转嫁到一线的医疗环节和患者身上。各科室都为保障预算而节省开支,对病人的医保服务提供不足。对于医疗费用较高的病人,医院可能会采取推诿的态度,把节省报销额度作为接纳病人的一个重要考量。在推荐病人用药方面,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会推荐使用自费药品。这都与建立医保制度的初衷背道而驰,服务严重欠缺。

(三)经营难度加大

总额预付制使医院获利空间受限,医院在考虑医疗保险各方面要求的同时还要着眼于费用的控制。公立医院在日常经营中增加了许多的考量标准,不利于医疗事业的开展,制约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在实行医疗保险后,患者需要承担的成本变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对医院的要求,甚至会出现要求过度的现象,占用过多的医疗资源,不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效率和利润率。在总额预付制下,医院对每个病人提供医疗救治时都会在事前控制治疗和用药的费用,过度的控制费用会造成患者的不满,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医院的权威性和对立性也得到了较大的挑战。

三、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建议

总额预付制下,公立医院要使自己的医疗费用既不超过限额也不能严重缩水。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必须从上而下转变思想,统一观念,在医疗经费预算的制定、执行上更加精细准确。针对总额预付制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带来的各种影响,提出如下建议:

(一)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公立医院应将全面实现预算管理作为医院长期战略目标的核心,通过预算的形式将医院的战略进行量化。医院应通过逐级预算的形式将战略目标层层下达到各科室,形成科室的具体预算目标。科学的制定预算可以便于医院对各部门进行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标准。各公立医院应由院领导班子组建预算管理小组。加强对医院所有在职医务人员关于预算管理的知识普及和教育宣传,定期召开预算管理会议,提升各科室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确保预算管理的概念深入人心。

(二)组建高效预算团队

公立医院想要更好的落实预算管理工作,保障预算管理质量,取得成果,就应该组建合理的预算管理权责体系。在全院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在各基层科室也分设预算管理小组。通过逐级上报、逐级审批的模式完成全院的预算管理目标。预算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年度预算的编制、编制前的动员协调、年度决算的审核、考评工作的展开。各部门抽调的预算管理人员必须是有一定财务会计经验或技术水平的人员,预算部门的领导人员必须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保障预算团队人员素质水平过硬,责任心强。对预算管理人员也要定期进行测试,对不合格的人员予以淘汰。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向全社会范围聘用高级的预算管理人员参与到单位预算工作中,第三方人员可以保证预算工作开展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三)完善预算编制体系

公立医院应健全预算制度,为全面落实预算管理提供保障。建立可以广泛适用又能结合医院行业属性的专业性预算管理制度,让医务人员可以快速的领悟并参与到预算管理中来。在制定专业化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也可以增加通俗易懂的入门级守则,便于非专业人士对预算整体工作有初步了解。完善语段管理在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绩效评价、财务分析、信息采集、整理反馈等方面的实施细则,便于对预算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同步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加强医疗用品、药品成本管理和控制。在制定预算体系时要紧密结合医院的具体实际和战略目标,依照医院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内部外部需求,不能超过医院的负荷。预算编制要以各科室为起点,不能单纯的把医院的总预算进行简单的分配。

(四)强化执行力度

公立医院要强化预算工作的执行力度,加强约束,保障预算工作的严肃性。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对既定的预算管理方案进行轻易地修改。强化预算管理的柔性和刚性,在可控范围内可以利用多种手段执行预算方案,但不能偏离大的方向和范围,严格指标控制。预算管理实行电子化的控制,利用预算管理软件对预算的执行进行电子化的处理,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完整,明确责任人。

作者:杜学初 单位: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预算管理论文【第五篇】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创新

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深化,推动行政事业财务管理向科学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但是在行政事业单位当中,其资产管理体系相对不是很完善,并且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联系不够紧密。为了更好的推动资产配置实现公平性和高效性,可以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预算编制。

(二)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资产配置需要将各个部门的资源进行全面的了解,尽量减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的消耗,从整体上进行预算编制,充分地发挥资产管理的基础性作用,实现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不断地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够重视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把单一的财务管理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忽视了资产管理的发展,现有的资产结构不完善,没有合理的分配,降低了资产的使用率,没有意识到资产配置预算编制的重要性,不利于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的开展。

(二)对于资产预算和资产存量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到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资金是行政事业的主要资产,而资产预算主要是为了有效地控制新增资产的比例,其中的存量资产往往会不受重视,不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存量资产会使资产预算的核定环节出现偏差,导致资产预算的不准确性和不合理性。

(三)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限,流程安排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没有明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两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导致审核预算工作责任不明,各种不规范操作极大地影响了部门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于资产配置预算工作的审核没有发挥资产部门的作用,没有将资产预算审核纳入到资产管理部门工作范围。

(四)没有完善的资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善,会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使用率降低,例如重复购置、资产闲置、资产浪费等,同时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

三、促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具体措施

(一)要树立全新的理念,促进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

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深入认识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之间的关系,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购置和资金的使用都与本单位的预算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全面的了解资产存量,明确资产配置标准,合理安排预算,这样才能够使得资产配置预算

编制工作更加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因此要树立全新的资产管理理念,明确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之间的联系,不断地完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

(二)明确资产配置标准

只有完善的资产配置标准才能够实现资产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准确性、科学性,有利于推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在进行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完善的过程中,要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发展状况相结合,从实际出发,确保资产配置预算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三)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并不断地完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审核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流程中要体现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新趋势,加强资产管理部门与预算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预算编制要在遵守资产配置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编制完善的资产预算要通过严格的预算审核,检查其是否按资产配置标准进行编制,并扩大审核的范围,使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审核体制不断地完善,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建立健全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

为了更好地提升行政事业资产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必须建立完善的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促进管理的规范化和高效化,确保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充分地发挥主要部门的资产调剂功能,使得增量资产与闲置资产有机结合,并充分地利用存量资产。

(五)不断地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发挥社会监督的职能

行政事业主管部门的资产配置预算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对于新增资产和配置预算等都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可以充分的发挥审计部门等社会监督各方面的职能,可以通过财务检查或是审计来对资产购置中的不合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查处。

四、结束语

23 5561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