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实用8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实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一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各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应对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文秘人才,是每个高职文秘教育者亟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际及地区调研,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文秘人才;素质;能力。
高职院校依据市场需求开设了文秘专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需要对文秘专业重新进行定位,调整人才培养方向,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从市场需求来看,市场对文秘人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基于此,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中小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在此环境的带动下,商务型的人才需求急剧上升。另外,企事业单位编制的改革也给高职文秘职位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这些都为高职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因此,高职院校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顺应当下经济环境中对商务秘书人才的需求,依据市场变化,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文秘专业人才。
在高职文秘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时刻以社会需求为方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在秘书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结合行业及企事业单位具体的社会岗位要求确定培养的目标、课程设置、创建合理的教学模式和开展教学活动。
二、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高职文秘专业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构建精准的课程体系。依据人才培养需求合理设置课程,加大实践训练力度。
1.课程体系构建。
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要围绕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结合高职文秘专业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特征,应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这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围绕核心能力构建课程模块,不仅注重知识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2.专业课程模块构建。
设置课程模块时,须结合实际秘书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将秘书职业能力分解到各个模块中,通过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让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得到完成和提高,并对秘书的实际工作任务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建立的模块通常有包括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实务模块和岗位方向模块。素质课程模块包括必需的人文身心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专业基础模块包括秘书基础、秘书写作、基础写作等;专业实务模块包括秘书实务、办公自动化应用技术、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等;岗位方向模块主要针对未来的职业分化和岗位分化的可能而设置课程备选模块。课程模块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得到提高,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尝试分层教学。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太多太杂,要把课程设置和秘书的职业定位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岗位需求,设置不同的课程。可以在大一时进行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大二的时候进行分层教学,结合实际的工作岗位开设相关的课程,让学生进行学习;大三的时候要结合具体岗位,进行强化学习,并根据分层教学,适当考虑导师制的可行性。丰富选修课的设置,形成动态的选修课,可以让学生根据具体的职业定向选读相关的选修课,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效果。
4.强化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强调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主要依靠实践教学环节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在高职文秘教育中,有教学实训、阶段性实训、综合实训等,应通过各种实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要求为培养目标,围绕培养职业能力开展教学,以职业技能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坚持任务驱动,按照中小企业的实际工作制订职业能力标准;通过实训,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在实训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实训内容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创造真实的工作环境,让学生真正学会实际操作。
坚持工学结合,与企业建立紧密的联系,让学生进驻企业,认识职业岗位参与顶岗实习。在实际工作中将知识运用于实践,针对秘书岗位的各个环节进行实训,提高职业技能,将知识、技能与素质有效结合起来,体现校企合作互惠互利的原则,实现双赢甚至多赢。同时,文秘专业的学生要利用外出实习机会,积累秘书工作经验,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把文秘专业知识转化为个人的职业能力。在寒暑假,在校生要积极走上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同时,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不仅包括知识、经验、技能的考核,还要在创新上加强考核,要把学生、教师、学校、企业的评价综合起来,给学生客观的评价和考核结果。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要重视高职文秘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需要掌握行业的知识和发展动态,对行业的任职资格和标准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把握,还要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高职文秘专业的“双师型”教师,一般需要考取资格证书,还要有企业挂职锻炼的经历,通过企业工作经历,增加企业经验。此外,可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中的专业人才到高职院校进行授课,建立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综合前面的调查结果,中小企业都比较重视文秘人才的人文素质。因此,对于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人文素质培养。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通过对一些社会现象和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引发学生对一些事件的深层次看法,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其次,在实习实训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品质。再次,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可以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如秘书节活动、文秘相关的讲座等。我院文秘专业的秘书节活动已经连续召开了六次,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发展仍具有较大的空间。高职文秘专业师资队伍必须依据社会需求、行业企业需求对文秘专业人才进行培养,注重实践,拓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使之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互联网+”环境下帮助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培养。
“互联网+”融合了经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目的是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而文秘专业需要学生对公关、写作、企业管理等多个领域深入了解,具备一定的技能。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训练可以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但一般课堂中的训练多为应用文的写作,这并不能锻炼学生技能的提高。“互联网+”涵盖的行业领域较多,在理论教学过后,学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选择不同的行业进行操作,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提前熟悉岗位职责,培养学生相关的技能,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企业的运行,提高岗位竞争能力。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生熟悉企业的管理运行,在进行公关及文书编写的过程中,更能配合实际环境,使语言更具说服力。
同时,在“互联网+”环境中,学生对日常学习和实践中所遇问题能够及时解决,与行业的优秀者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互动。在互联网的影响下,高职文秘学生能够更快地了解人情世故,在上下级的接待、交流、沟通过程中会应付自如,同时也能从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结识到更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朋友,毕业后也能更快地融入社会的大环境,实现工作的顺利开展。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二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对秘书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在沿海和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尤是如此。本文根据作者对姜大源教授关于能力特征和能力本位阐述的理解,提出了基于能力本位的秘书个性化培养思考。
秘书作为一种职业阶层,在我国迅速兴起壮大。秘书专业在各高校受到高度重视,师资建设、课程设置、专题研究等都有长足发展。近年来各地高校又推出了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技能训练法,这对培养“懂专业、精技能、高素质”的秘书人才,无疑是如虎添翼的举措。但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由于各校对秘书专业教育的认识不尽相同,由于学生的能力构成具有明显的个性特点等原因,使得秘书教学中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出现了高分低能、通过了国家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肯定这样的情况。据此笔者提出这样一个思考,请各位专家斧正。
一、秘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笔者从事秘书工作和秘书教学近三十年,对秘书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深感高职院秘书人才培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增加,新的行业新的领域不断出现,如果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传统教学方法,势必会造成教学上的被动,即使我们采取了各种新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也难以达到一些企业对秘书的要求。笔者在进行专业调研时就听一家公司办公室主任说:“现在各地学校都有秘书专业,秘书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但是我们却招不到秘书”。事实上就是如此,学校按照固定的模式、规范的教学计划,严格地培养老师概念中的秘书,但培养出来的秘书却不能得到企业的认可。这种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广大秘书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二、把握社会需要是实行个性化培养的重要基础。
要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秘书,首先必须明确社会需要是什么,高职院培养的秘书,主要面向各类企业。所以我们在分析社会需要的时候,应当把现代企业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尤其是要以现代中小型企业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企业的用人要求也各有侧重,所以在研究现代中小型企业需求的时候,还必须加上区位优势这样一个概念才能对企业需求做出科学的判断。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长江三角洲,根据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的状况,结合企业经营和管理的要求,一般中小型企业对秘书的要求从总体上来讲可以表述为:智能管理+专业技能。
1.智能管理。
近年来,国内不少学者也提出了秘书智能管理的概念,事实上,在经济发达地区,许多企业的秘书正在履行这样的职责,是否具备智能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企业主招聘秘书的主要条件。虽然到目前为止,国家教育部门仍把秘书专业划入语言文学类,但国内许多学校早已把秘书列入智能管理范畴。所谓智能管理,按照笔者的理解就是秘书要在把握市场总体情况的前提下,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科学合理地为企业领导人提供辅助服务。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进行秘书专业教学的时候就要注意识别和选拔人才。
2.专业技能。
在秘书教学中重视个性化培养,实际上就是贯彻了能力本位的秘书教学观。多年前,在姜大源教授的启发下,笔者对此进行了试点和探索,并对试点的毕业生进行了二年的跟踪调查,收到了令人极其满意的效果。用人单位反映学生职业素质好、工作能力强、角色转换快、使用得心应手。重视个性化培养,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熟悉学生的能力构成;二是因材施教构建特色的教学方案;三是教学方案的持续实施。
1.了解熟悉学生的能力构成。
由于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学生成长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每个学生在能力构成上具有不同的特点。专业老师的责任是要传授好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而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必须充分了解和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笔者一贯提倡专业老师担任班主任,利用班主任工作的机会和专业教学的机会熟悉每一个学生,把握他们各自的特质,与依据这些特质把学生大致区分为“文牍型”、“办事型”、“档案型”、“商务型”“综合型”、“管理型”“智能型”等类型。
2.因材施教构建特色的教学方案。
了解和熟悉了学生的能力构成,就为构建专业教学的方案提供了基础条件,因材施教的最大难度在于“因材”。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对于老师来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还要处理好一般能力和特色能力的.关系和训练时的矛盾,使特色教学方案具有可操作性,教与学双方必须达成共识与和谐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实践中我们发现,根据学生的特色进行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并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十分默契的配合。实践证明,根据学生的能力特征结合工作过程进行教学、进行工学结合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3.教学方案的持续实施。
所谓教学方案的持续实施,是在学生完成了在校学习以后,老师要继续对学生进行工作的答疑和指导。提出这样的概念,主要是因为经济形势的迅速变化和秘书职业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及学生在工作中碰到一些实际问题,需要不断地补充前沿知识和边缘性知识的需要。笔者认为:要做好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抓在校学习是基础,抓离校后的学习才是出人才的关键,高职院专业老师的责任不只是在校内进行教育和教学,如同企业一样,高职院也必须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才能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实践中,我们采取专业调研、专程指导、电子邮件、利用qq群进行联系等方法进行持续教学,得到了学生和企业的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6.
[2]张世华.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认识与启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3]黄颖.多元智能理论在高职秘书实务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2009.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三篇】
纵观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发展,体操项目在各级学校教材或刚要中都很明显看见其身影,体操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现在,举国上下的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内容却越加看不见体操的身影,体操教学整体现状较为堪忧,这将势必严重影响到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为了全面了解重庆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促进基础体育教学改革,推进基础体育教学纲要的真实全面落实等具有积极意义,故笔者选择本课题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从重庆市抽取50所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2.结果与讨论。
重庆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现状与分析。
体操教学场地器材状况。
从调查的50所中小学来看,各中小学对《体育与健康(体操)课程标准》执行力度各异。严格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2%;基本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6%;不执行标准的学校占调查学校的92%。由此看出,重庆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标准较为散乱,课堂教学随意性较大,基本不涉及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体操成套动作内容。
领导、教师对开设体操课堂的重视状况。
从对教师、领导发放的问卷调查整理来看,%的领导、教师对中小学开始体操课持反对意见。领导特别强调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安全性,极不支持教师在课堂教授器械体操的内容。这与领导对体操项目群的特点认识不够很相关,认为体操就是带有危险性的项目,担心教学安全事故的'发生给自己“政治前途”带来影响。由于受领导的普遍不重视,教师也在体育课堂很少涉及体操教学内容的选择,都以“规避”安全为由将其体操列入危险项目而不给中小学生进行开展。
学生对体操的认知状况。
开设体操内容教学状况。
体操师资状况。
从调查50所中小学300位体育教师的项目专项结构来看,中小学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形体舞蹈师资还相当匮乏,分别占%、%和%;健美操老师的师资还算相对合理,占整个体育师资的10%;而起他项目的体育教师占了绝大多数。由此看出:当前重庆中小学的体操项目群的教师师资人数结构部合理,非常竞技体操人才,学生比较喜欢的艺术体操、形体舞蹈等项目也显得较为紧缺,不能满足现行学生对基础性较强、学生又乐于接受的体操项目教学开设。
3.加强重庆市中小学体操教学的策略。
加快重庆中小学体操项目群场地器材的合理配备。
体操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对人体运动素质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在中小学快速扭转体操开展很尴尬的局面,改善体操项目群的场地器材,增加合理的配备成为先行条件。场地设施时开展体操运动的硬件条件,没有良好的体操场地设施,就无从谈起该项目的普及。就目前重庆中小学所具备的体操场馆和其他器材来看都显得非常匮乏。
改变领导、教师、家长对体育伤害事故的错误认识。
不少家长缺乏对体育运动的正常风险进行别要的认识理解以及对自己孩子的疼爱,只要自己孩子在体育课堂中受点伤,就视为让其心肝宝贝委屈了,无理找到学校、教师要求进行赔偿。由于人体的一些解剖缺陷,本身体育运动很自然存在潜在的一些运动风险,通过体育运动课堂的正常科学合理组织后,有时仍然难以规避运动中的一些小受伤。但是不少家长特别缺乏这方面的常识和基本的素质以及教育引导孩子正常成长的科学理念。还子受了点伤就统统把责任归给教师,学校领导以及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立法部门也缺少对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具体认定,总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通常也将体操运动错误地归为安全风险较大的项目,于是在正常教学过程中极力主张反对体操的教学开展,无形给教师的教学开展在泼冷水,出现一些小受伤的事故时也不从正确评价教师的教学组织问题,笼统一棒摔倒教师头上,谁还有兴趣和胆量进行体操的教学。因此,社会、家长、领导、教师应该改变观念,在正确规避运动损伤的基础上多一些理解。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四篇】
至年以来,我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坚持全面贯彻和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实施办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推动我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和稳步提高,努力用音乐去感染熏陶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能得以和谐发展,促进校园音乐艺术氛围得以快速形成。现将2007至音乐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领先,提升理念。
1.学校有一支充满活力的音乐教师队伍,镇江市级、扬中市级骨干教师各一人。各自热爱音乐教育事业,又具有一定的音乐教学经验,年纪轻,观念新,又各具特长,为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开展奠定了师资基础。,在各级各类音乐教师专业基本功竞赛中,徐月红老师获扬中市、镇江市一等奖,江苏省二等奖,陈道军、张相春老师获扬中市一等奖,徐平老师获二等奖,何英老师获三等奖。
2.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文件,学习《行动纲领》中的重要部分。常常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教师重点地学,有目的地学,感悟后展开讨论交流。通过学习,教师们理念新了,思想通了,方向明了。
3.组织教师学习他人经验。订阅各种教育杂志,购买各种教育书籍;主动积极地外出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通过各种渠道,捕捉教学信息,开展交流学习。
4.紧抓业务学习。针对音乐学科特点,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积极参加业务进修,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
5.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网上浏览,网上学习,制作课件,互相学习与交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二、立足课堂,创出特色。
素质教育走进音乐课堂,这是我们一直探讨的问题。音乐教育工作重要,人人皆知,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却发现,学生普遍有重语数英,轻其他学科的倾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并不气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挖掘教材的内在魅力,精心设计教案,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改变激励评价机制,吸引学生人人参与,让学生感到上音乐课是轻松快乐的,是一种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与向往。
1.扎扎实实上好随堂课。教师们充分运用现有的硬件设施,平时的随堂课做到有计划,有步骤,专课专用,专室专用。对随堂课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讨论,及时解决。在多()次的'调研听课中发现,教师们的课结构新了,形式变了,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参与面广了。在教育局对我校进行的大规模随堂听课活动中,xx、xx、xx、xx、xx等老师执教的随堂课获优秀课。
3.着力建设打造特色项目。越剧进课堂、器乐、舞蹈、合唱是学校的特色项目,全体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作为课程进行开展。
5.学科整合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蓝本备课,教育现代信息化,全面提高音乐课程效益。
三、开展活动,活跃校园。
1.开展课程超市活动。
音乐教育课程是教育教学的重点,课程超市则是课堂教育的延续与补充,它是将课堂内外相连接的纽带,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发展学生特长。为了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我校成立了各艺术类课程超市,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和补充。利用每周五下午的课程超市活动时间开展训练与辅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项目,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成立了舞蹈、合唱、钢琴、铜管乐、民乐类课程超市,制定训练制度,活动检查,学校领导都能亲自参加,组织协调。做到地点、时间、人员三结合,并做好每次的活动记录,保证课程超市时间训练的顺利进行。学生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他们的技能得到了锻炼,情感得到了陶冶,特长得到了发展。20,民乐合奏《彩云追月》、舞蹈《时间的脚步》、合唱《流水恋歌》参加了省“名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和“六・一”节的表演,获得了好评;民乐合奏《彩云追月》、铜管乐《美丽的鲜花在开放》、表演唱《数新楼》、舞蹈《爷爷为我打月饼》、合唱《流水恋歌》等参加了各级各类表演,获得了好评。2009年,朱星梅、张相春老师辅导的儿童歌曲串烧在庆祝扬中市解放60周年活动中获好评;我组老师参与辅导的民乐、铜管乐合奏、时装秀表演、独唱、小合唱等节目在校“六・一”节表演中获好评。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五篇】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手工材料,满足幼儿制作的兴趣。
在巧手制作活动时,教师不仅要为幼儿提供有层次性的操作材料,而且要为他们提供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只有这样幼儿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的选择多种的辅助材料制作出不同造型的作品了。如:在制作纸棒坦克车的时候,我们就提供有硬壳纸、挂历纸、纸盒(包括大小、形状不同的纸盒)等材料。并根据幼儿的需求随时的提供所需的材料投放到巧手区,指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意图选择材料。通过这样的活动,我们发现丰富多彩的材料能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是调动幼儿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可使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尝试探索,发现不同材料的特性,并对不同的材料举一反三,创新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使他们制作的作品更具个性。
二、抓区域活动中的核心问题,解决巧手制作的问题。
在巧手区域核心问题的确定上,通过教学活动我们认为可以是集体活动中难掌握的技能问题,放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的延伸巩固。也可以在区域活动中针对幼儿某项技能进行集体的小组式的练习。只有找准每次活动的侧重点,教师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是采用以强带弱势、个别指导式、重点问题集体解决式还是小组探讨式)才能根据核心问题,采取相应的方法去解决。
三、指导巧手角游活动将“两做”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在巧手角游活动中,教师特别的将巧手制作中的“做”和角游活动中的“做事”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幼儿在一次活动中,就能充分的体验到制作的和买卖的乐趣!如:在开展巧手角游秀水美食一条街“制作沙拉”的活动中,我们就带领着孩子们在角游室进行活动,在活动前我们和孩子们先布置好角游特色游戏的环境,根据幼儿的人数我们布置了有苹果味的沙拉店、梨子味的沙拉店、桔子味的沙拉店、香蕉味沙拉店等,并根据游戏的需要在每个店里安排了两个厨师现场制作沙拉,两名售货员,一个负责卖,一个负责划票。这样在巧手角游活动中,不仅解决了制作沙拉的问题,而且也解决了角游活动中角色扮演买卖的问题。使每个幼儿在自己扮演的角色中都有事情可干,使活动更加有秩序,有目的。在角色扮演中也使每个幼儿体验到了买卖游戏的乐趣,而且也给予孩子充分探索如何当服务员、顾客的机会,进一步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在这样将“两做”巧妙的结合进行指导的活动,让幼儿不仅学会了制作沙拉的方法,而且增强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
在手工活动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让幼儿模仿教师的作品进行制作,我们要注重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丰富幼儿的感知,为幼儿提供创造的源泉。
由于幼儿知识经验不足,创作内容范围较窄。因此,在巧手制作活动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让幼儿积累更多素材,为创造提供方便。例如:在制作立体的长颈鹿的活动中,一开始的时候,幼儿只会一味的模仿教师提供的范品进行制作,往往制作出的长颈鹿不是外形不形象,就是站不稳。通过幼儿的表现我们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灵活的调整。首先我们在活动前,通过图片的粘贴、多媒体的观看让幼儿了解长颈鹿最明显、最突出的特征;然后让幼儿讨论制作长颈鹿的身体、颇子、四肢需要什么样的纸棒、怎样粘连能站稳;最后引导幼儿进行实际操作解决技能问题。通过这样灵活的调整活动的指导方向,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幼儿养成了对周围事物观察、探索的习惯。通过观察,让幼儿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材料,为日后创造性的活动打好基础。
2.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幼儿。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经过老师的启发和指点,幼儿便能插上想象的翅膀,做出你意想不到的作品来。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教给幼儿制作的方法,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发挥想象,合作创造作品。例在进行制作蝴蝶的活动中,教师只讲解粘贴的问题,其他的就由孩子自己去发挥,而不是单一的只教会幼儿制作蝴蝶。
3.正确评价幼儿制作的作品。
幼儿肌肉发育不成熟,小手总是不听使唤,因而幼儿的作品不可能像成人的作品那样技术精湛。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的作品时,要看到即使其制作还不十分完美,但只要构思新颖,有创造性,材料运用恰当,情思与技巧达到意趣天成,就应该算是佳作。那种以制作技能技巧水平高低为标准来衡量幼儿的手工作品水平的做法是不妥的。
在小结环节,教师要认真把握好评价的环节,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对能力强的幼儿给予肯定,对有进步的幼儿要给予表扬,对能力较差的幼儿要给予鼓励。这样,使每个幼儿都对自己有信心,对制作活动有兴趣。新《纲要》对幼儿作品的评价也进行了较深入的阐述。新《纲要》指出,教师在对手工作品进行评价时,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应注重幼儿的探究过程。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作品时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否有明显的探究兴趣。第二,幼儿是否能认真倾听同伴的不同想法,接纳和吸收同伴的合理意见,修正或完善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有必要时是否会寻得教师或同伴的帮助。第三,幼儿是否不怕失败,不断尝试,在创作中幼儿是否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的教学评价才能真正促进幼儿能力的提高,发挥评价的教育作用。
总之,幼儿园巧手制作水平的提高,为幼儿的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地引发幼儿参与巧手制作活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园的巧手制作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作用,全面提高幼儿园巧手制作活动的质量。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六篇】
创造思维思维方式乃人的思维活动的顶级具体方法,乃许多思维的统一合并得出的,乃最终造出创造力的必须。所以,鼓励刺激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意识乃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第一要务。可惜,现在的中国在教书育人的观念上依旧还有着原本落后的教育观念的想法,还有社会上的诸多职业在选择就职者时把学历看得很重,同时忽略了个人的能力,这直接导致学校的老师在教书育人时着重于“分数”,把分数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认为思维与创新可有可无,只有分数高才是王道。而与此同时,孩子们同样如此,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高分以及得到文凭,因此,就只是抓住死知识死记硬背反复操练而从不知变通。这样一来,就过早地把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对于创造的灵感以及兴奋给丢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生硬的一个个数字。所以,当孩子们面对一道更深层次的需要自己开动脑经活跃思维的题目时,孩子们就只能烦躁得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无法解答,更不懂得创新。另外,中国现如今的高中数学课本里放入了一些和高等数学相关的内容,孩子们仅仅碰到一点基础的定理,换言之,即只碰到高中数学的表面形式,但是对于数学原理的具体产生发展的过程并未曾深入探讨了解。由此直接使得高中数学新旧知识点之间未曾修建完成“媒介点”,导致孩子们对于那些概念定理存在着了解上的片面问题,以及理解上的错误认知,从而在面对高中数学的时候,存在着懈怠甚至于讨厌继续学习下去的厌学情绪。再加上,因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底子并不一样,对于数学问题在认知理解当然也就不一样,由此使得孩子们有着在数学概念定理领会上的误差。这具体表现在当他们处理数学题目的时候,并不看重深究此数学题目里的暗含条件,把握不住题目里的明确条件;与此同时,孩子们面对某些题目的最终结果没有多个方向的理解分析与判断,没有对自我思维进程的掌握,由此使得他们的数学思维形成了一定的阻碍。
根据高中学生在高中数学研究时所遇到的诸多思维阻碍,老师要把确定学习“目的”当作重点,把孩子们的“兴趣”当做方法,把孩子们的“好奇心”当做重要方法,慢慢地一步步解决孩子们脑海中的数学思维阻碍。要做到这样,老师在数学传授知识的时候,把那些和孩子们的周围事物的情况接近、且有一定趣味性的真实题目当做问题的基本材料,讲述题目的背景、目的以及要求,使得孩子们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对象以及特点,创建数学模型,进而把握有着特殊地位的基础数量关系,同时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进而利用数学概念、符号来表现事物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全部化成数学题目并处理问题。使得孩子们在处理实际问题的同时深切领会数学学习的根本目的乃处理问题的能力。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意识的潜能,老师仍需要巧妙地设计情境,鼓励孩子们利用其爱好与好奇心。归根结底,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间断地挖掘、理解以及处理问题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步骤。创造设计问题的情境乃在教科书上的死知识以及孩子们的思想两者相互之间增设某种不协调,从而让孩子们进入一个与题目相联系的情境里,刺激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好奇心”,提高孩子们的求知欲,让孩子们学习数学时更加地积极主动。
二、养成创造思维的习惯。
数学思想、思维、修养以及文化不仅仅是数学里更深一步概念里的基本要点,还是处理问题时所用的思维策略。于提高大家的素质上具特别作用,由此使得孩子们养成在纷繁的关系里考虑问题的好习惯。所以,在数学传授知识的时候,非但要使得孩子们得到某些新东西,还要让他们在进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培训时提高其思维能力,加深处理问题的能力。老师在数学传授知识时要刻意地加入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和孩子们进行概括理解比如说,数学里许多基础方法不但是处理题目的基础方法,还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因此,数学中的所有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能够和数学特定知识的学习和利用相联系,变成数学知识传授里的有机组成部分,于潜移默化中慢慢让孩子们形成数学创造素养,甚至跟随孩子们的成长延伸到其他地方。
三、发挥创造思维的潜能。
根据数学教学慢慢地加深层次,孩子们相关的知识一直累积,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修养以及数学文化慢慢地于此过程形成,于是就培养出了孩子们创造思维的潜力。使得孩子们在探索未知问题时,创造出新思想、发展出新理论、开设出新方法、确定新战略,提升其自信心。所以,老师处于数学教学时应该慢慢引导孩子们激发创造思维的能力。数学的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系统性,所以,当教学时,提高孩子们发散思维的能力乃处理数学问题的有用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点:
(一)变式设置。在处理数学里的定理与问题时,做不一样的角度、层次、情形、背景的其他表现形式,指引孩子们由表面提供的条件作为出发点,想尽一切办法向多个方向加深理解。不要被既定的模式蒙蔽双眼,只求一个固定结果。
(二)变通。孩子们有阻碍时,老师要根据形势进行指引,让孩子们自己转换考虑方式,并找到另外的解决方法。
(三)培养孩子们的“奇异”设想能力。主要强调的是:。
1、“独”与“异”,创新特色,不拘于固定格局;
2、“突破”,勇敢打破固有格局,进行创新。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七篇】
2.参加各类赛事。
学校舞蹈队、校民族器乐队、合唱队从参加课程超市活动课的人员中发掘人才,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争取在各级各类的比赛中获得较好的成绩。xx年年,在扬中市小学生文娱汇演中,舞蹈《拖布交响曲》获舞蹈类比赛一等奖;钢琴独奏《小丑》获器乐类比赛一等奖;器乐合奏《茉莉花》、《北京有个金太阳》获器乐类比赛二等奖;合唱《流水恋歌》获声乐类比赛二等奖;多位老师获得了辅导奖,学校在这次比赛中也获得了团体奖,舞蹈《拖布交响曲》还参加了镇江市小学生文娱汇演。20,祝玉桃、朱敏华老师排练的舞蹈《嬉春》在镇江市艺术展演活动中突颖而出,被推荐拍摄成录像,参加江苏省艺术展演评比;我校教师、学生合唱队在扬中市建国60周年合唱比赛中获二等奖,在教育局合唱比赛中获第二名。
学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学校美育的主阵地。我们努力让孩子在艺术的天地间,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美丽,用自己的想象去描绘艺术空间,用自己的双手去描绘精神世界。我们将在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中提高认识,与时俱进,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中去。
查看更多。
音乐教育的工作规划策略【第八篇】
创造性思维是依据研究对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使人们的认识打破常规、寻求变异,探求多种解决的新方案或新途径的思维方式。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有创新动机,向抽象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多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分析解决复杂、综合性的物理问题,培育出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是十分有利的。
一、巧设质疑,诱发学生的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维。著名物理学家韦斯科夫说过:“科学的目的是发问,问如何和为什么。”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例如,在浮力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弄清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可以用学生熟悉的例子问学生:为什么木块浮在水面上而铁块沉入水底?用钢铁制成的万吨巨轮为什么可以浮在水面上?……类似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疑问,从而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能促使学生思考,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通过挖掘教材、设置问题,让问题在学生新的需要与原有水平之间产生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断切入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缩短着学生原有水平与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
二、活化概念,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也叫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核心形态,是依靠抽象的概念、理论、数学等进行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教学时教师应增设一些有趣的`小实验进行演示或设置一些诱导的问题,使学生能形象直观地“顿悟”概念的内涵,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例如,在讲大气压问题时,教师可以做这样的一个实验:将小试管插入盛满水的大试管中,竖直倒悬于空中。当学生看到小试管不断进入大试管时,会惊讶地发出疑问:“为什么小试管不掉下来呢?”接着鼓励学生置疑猜想:“是不是水把小试管吸进去了?”“是不是有一种什么力把小试管推进去了?”当循此思考找不到答案时,再指导学生读教材、查资料,寻根究底。当学生发现是空气压力“作怪”时,一种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这样,大气压的概念自然而然地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扎根了。
三、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放开式思维。单向思维方式只是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的传播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也是研究许多物理过程和结论的科学思维方法。逆向思维就是倒过来想问题,也就是把思维顺序颠倒过来,逆转时间和空间顺序,把始态与终态、条件与目标、原因与结果沿着相反思路思考问题。教学过程中适时利用逆向思维方式,确实可独辟蹊径、突破难点、化繁为简。
四、史论结合,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物理学史不仅体现了物理学家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运用所产生的宝贵理论成果,而且给我们留下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实际,补充和传授相关的物理学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而且能促进学生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形成,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如用伽俐略的理想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不仅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认识,更重要的是他将物理学的观察、实验、抽象、逻辑、想象等研究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学生思维批判性这种智力因素的发展。像这些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无处不启迪着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