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通用5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第一篇】

摘要:为了进免学生在学习化学时,感觉枯燥和烦闷,纳闷在日常的化学课堂教学中预设各种有趣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怎样去巧妙的预设问题情境,我想这是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都值得思考的问题。本丈从保证学生主体性,预设问题情境、巧妙运用失败,预设问题情境、联系生活,关注社会,预设题情境、怎样更好的预设问题情境等方面介绍了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情境预设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程;预设;问题情境

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好奇心和求知欲。处于初中的学生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好奇,并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该善于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提升和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预设问题情境则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一、保证学生主体性,预设问题情境

教育首先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并引导学生解决其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上,通过预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变成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理解问题的过程,从而使得课堂教学从教师的教为主体变为学生的学为主体。

例如:在讲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在学习之前,可以先用一根火柴使其在集气瓶中燃烧,然后提出问题:集气瓶中的氧气怎样通过实验室的方法得到呢?通过这样的预设问题来引出讲授的内容。教师在介绍黑色二氧化锰粉末和白色的氯酸钾晶体时,可以带出向题,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可以生成氧气吗?再给学生布置三个实验:

1.将氯酸钾放到试管里加热,直到溶化为止,在刚刚沸腾的时候,用带火星的火柴检验是否有氧气生成。

2.给试管中的二氧化锰加热,然后用带火星的火柴进行检验,看火柴是否可以燃烧。

3.将氯酸钾方在试管里,溶化之后,放人二氧化锰粉末,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是否可以燃烧。当学生动手将这些实验做完之后,教师再顺势提出间题:为什么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产生的氧气比加热氯酸钾得到的氧气要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对其可能性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总结经验,完善问题情境预设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没有谁是一学就懂,就算在理论上明白了,在实验时,也难免会出现失败,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可以巧妙的运用失败,然后预设问题情境,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此时,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引导,学生就可能会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达到以往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关于铝的化合物知识时,当在做制备氢氧化铝的实验时,有的学生通过氨水、氢氧化钠、氯化铝也难以做出白色沉淀,没有达到实验的目的。

这时候学生容易产生失落情绪,如果教师可以适时的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有做出实验的效果?学生就会回忆并分析实验的过程,通过细致、认真的思考,很容易就找出了氢氧化铝的两性问题。实验成功的同学就会很自豪,而失败的学生则会在找出问题所在之后,从新找到学习的热情。 三、联系生活.关注杜会,预设问题情境

有些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可能会产生化学与自身的。生活没有多大关系的错误认识,教师通过列举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生活中找到化学,从化学中体现生活。这样一来,则可以很好的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与化学其实是密不可分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氨气的内容学习时,可以播放录像:新华社报道20xx年11月1日7时50分,位于湖北大悟县城的黄麦岭氮肥厂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学生在观看录像时,会很自然的将自己带入到事发现场中,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找出合理的处理措施。这时候,教师就可以预设问题情境: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去做?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并让学生以小组展开讨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得到很多结果,如:马上拨打110;120,将沾湿的毛巾放在口上,逃跑等等,通过列举这种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不但可以很好的树立化学就在身边的观念,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巩固前面在氨气教学中所学习到的知识。

四、怎样更好的预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在预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进行细致、认真的了解,提出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而定。最好是在那些新旧知识衔接时,进行预设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矛盾,使得学生主动的寻求答案;第二,教师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要留心身边多发生的事,通过对电视、报纸、书籍中列举的实例进行归类和划分,找出那些在当前学习内容中有典型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思考的实例。这样不但学生学习兴趣高了,化学课堂也会更加活跃起来;第三,在预设间题情境时,要在注重细节的基础上,大胆提出问题。这首先要求教师将教材吃透,将知识点的细节重点融人到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解决、探索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所要求的知识点;第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更加重视实验教学,不但要亲身示范实验,还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因为老师做实验永远没有学生自己动手来的直观和深刻;第五,善于捕捉教学中的亮点。教师要多于学生进行互动,在这些互动中很容易的就会产生一些亮点,这就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敏锐力,通过对这些亮点的放大,找出重点,及时的调整预设问题情境,使得教学的效果更上一层楼。

总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学好化学的必要条件,而预设问题情境也可以很好的实现这一效果。预设一个合理的、典型的、有针对意义的问题情境就十分有助于师生共同学习的,通过对间题情境的良好运用,学生学的愉快,教师也教的轻松。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第二篇】

摘要实验教学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更为重视,同时也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实验案例,对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与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新课程的落实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新课程标准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正是体现其实践性的主要手段,新课程标准的实行使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也�

一、新课程标准理念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一)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将实验作为验证课本知识的一种手段,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以演示为目的,这样虽然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由于学生通常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之中,因此在能力上得不到锻炼,学习兴趣也不计较缺乏。而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让学生“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同时也要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等多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化学理论知识,还能够在实验中进行灵活运用。

(二)联系日常生活实际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初中化学教学让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而实验教学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知识灌输教学策略,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化学知识以及学习化学课程的'现实意义,拉近化学学科与学生间的距离,并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兴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实验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较多的应用,如“工业用水净化”“铁的腐蚀”“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等,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不仅要演示实验步骤、研究实验原理,还应该告知学生实验的现实意义,或者将实验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为学生学习任务。

(三)树立绿色化学思想

在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愈发严重的今天,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在教学改革中也得到了充分重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面对这些问题时,能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与方法去治理污染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因而化学实验教学也需要以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为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能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实验教学中,使用药品、化学材料往往会产生一些有害的气体、液体或固体,从而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化学实验教学则应针对这一问题优化实验模式或实验方法,在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到影响的前提下,开展微型化学实验,使用微型实验器材,同时减少化学药品或其他材料的使用量,这样实验所产生的污染物也会大大减少。

(四)加强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安全是化学实验教学一直以来的重中之重,而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实验教学中,化学实验安全也必须得到教师的充分重视,因此教师还要在化学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确立实验安全意识。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接触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或药品,虽然初中阶段的实验大多步骤简单,危险性也比较低,但由于实验材料本身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性的危险。例如,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实验中,试管口需要向下倾斜,否则会使水蒸气冷却回流造成爆炸,而在需要运用到试管加热的试验中,如果未对试管进行预热,则会导致试管炸裂,这些都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隐性危险,而教师必须对此进行重视,以保证学生安全,同时使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二、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水平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实验教学也需要从探究性实验入手,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思维训练,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科学精神与科学品德。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设计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和思考,找到试验中的问题,并通过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而在得出的结论,总结出化学规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将新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尝试通过实验来解决现实问题。例如,在学习“可燃物燃烧条件”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三组实验,将白磷作为可燃物,组织学生观察其在不同温度与氧气条件下的燃烧状况,从而总结出燃点与氧气两种条件,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以破坏燃烧条件为思路设计化学灭火实验。

(二)创新实验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

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条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例如一些容易发生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不能够在课堂上通过实验进行演示,而部分实验所需设备器材比较贵重,则会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这些都给实验教学的实施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创新实验方法与试验模式,将现代科技与先进的教学设备充分利用起来,创造更好的实验基础条件,帮助学生在实验中得到更大的提升。例如,在部分实验中,实验反应并不明显,大多为微观反应,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微观现象进行投影,让学生能够留下深刻而具体的印象。而在一些实验步骤较为复杂的实验中,教师同样可以利用相关设备进行实验模拟,重复实验步骤,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

(三)重视课堂互动与交流

化学实验实际上就是对化学知识发现、探究、总结的过程,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实验,而教师则负责实验过程的监督与引导,这使得学生对于实验有了更加直观而真实的感受,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在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积极交流,以实验中的实验现象、分析思路、最终结论为基础展开讨论。一方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提高其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交际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错误与偏差,并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从而促进学生进行自我提升。

(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汇总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十分重视,这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被动式学习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还需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堂交换给学生,减少知识讲解与操作演示,同时避免对实验做出过多的规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听取他人意见并发表自身见解,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学生就会逐渐养成自主探究、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自然也就会发生改变。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异,要想将新课程标准理念有效的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创新心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康金泰.对新课程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思考及探索[J].学周刊,2016,(07):35.

[2]李君明.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3,(05):71.

[3]姚占军.刍议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艺术[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3,(02):66.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第三篇】

新时期,新课改主要推广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被动学 目前,新课改的理念正全面渗入到初中化学教学中,所以必须改变现行的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才能与新课改理念相符。所以说,学生的兴趣是激发出来的,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热情,是初中化学教师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首要任务。由于初中化学学习中的知识点多而杂。学生对于抽象的化学概念难以入手,因而寻求有效的教学途径,对于初中的化学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初级中学的一名化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对于新时期初中化学特色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1.重视兴趣培养,克服畏难的心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走向成功的内在动力。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成功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最为主要,要么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化学教师就要采取一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提高潜在的学习能力。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情境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讲解氧气的制作和收集的实验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正确的示示范出试验的整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和实验后留下的产物。让学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已经有的化学知识去推算出正确的方程式,或者去寻找更多的氧气收集方法。同时,我们也可以把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到化学知识里。现如今科技的发展让化学与人们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教师也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转换成教学资源来传递给学生。可以把学生的生活变成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去联想生活中每处存在的化学知识现象,然后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带到课堂上来。我们还需要通过学习之后来解释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样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还可以提出问题,可以营造出一种非常放松的学习氛围中,更重要的是利用此方式来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兴趣,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学生对化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自动的都投入到化学的`学习兴趣中来,这就是我们教学者都想看到的现象。

2.欢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研究,学生们在欢快的学习环境中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同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作为新的教育形式之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时刻要知道自己负担和培育新苗的任务,呵护花蕊的神圣职责。教师在对学生的回答同时要给出激励的肯定,要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放大,让学生敢去想,并且让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不断提升,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有更好的提高和效率。在教学中更要采取一些适合青少年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出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创造出一个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到知识,切切实实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学生素质才能够真正的全面提高。对于每一个基础不一样的学生就需要设置出不一样的问题,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同学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特别是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如果老师引导不当,就会让他们产生巨大的厌学心理、逆反心理等,就会自暴自弃,成绩就会学来越不好。教师在教学中不再讲解多少,而在于要适中,适当。一个精确而适时的设问可以使学生脑海中掀起轩然大波,一个巧妙的提醒就可以让学生恍然大悟。这就需要教师在可备课辈前多下时间,通过教师的引导把教材、教案这些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欢快和谐教学氛围中学习,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放松,并更加专注,这才是优质课堂的保证。

3.优质教学方法指导,贯穿整个教学

不容置疑,现代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提高教学的效率,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就需要一个可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教师才能做。对于中初中化学课我们来说,我们主要针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这些能力的提高,主要有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其实,初中化学教学应该注重精讲,就是也要根据教材内容,更要面向全体学生。精就是要突破重点,带过一般,设疑破难,创造思维情境。要做到精讲,前提是教师要精心选好习题,示范讲解,充分发挥例题的作用。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对例题进行筛选,一定要精选出典型的、具备指导意义的题作为范题,要从方法步骤进行,从解题思路入手,将难度高的习题分解成若干板块,引导学生逐块分析。练习是巩固知识的唯一途径,更要练到点子上,要挑选一些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在分析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能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的或口头表达练刿的,就尽可能让他们动手动口实践,并且达到真正的掌握知识、还可以举一反三的目的。成功的初中化学教学手段还要加强和改进化学实验,给学生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检验内容,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来亲自设计并完成试验,也可以把某一堂的演示实验直接让学生操作做,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有利于化学概念的形成,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能力。好的方法一直会贯穿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注重课堂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教学的首位,并营造和谐欢快的教学环境,以及优质教学方法的指导,从而真正的提高初中学生化学成绩。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第四篇】

新课程改革中制定的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目的的叙述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 ”所以笔者认为,新的课程标准对我们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应加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在实际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精心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要认真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这本书的实验,分析实验目的,研究实验特点和理解学生认知上的不平等,从而巧设实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悬念,以唤醒学生要求投入实验的迫切愿望,进而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实验,这在实验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如:在学习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的性质》的[实验2-3]时,教师可以先演示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并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教师马上提出问题: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又会有什么现象呢?它与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吗?如果不同,那又是为什么呢?这就在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了悬念,学生迫切需要观察到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此时,教师就可规范地演示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此时此刻的学生,无不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在这种情境下,让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理解实验注意事项以及对比理解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的原因,可谓是轻而易举。这一课学生在兴奋中开始,势必就可以取得一个让学生印象深刻的最佳教学效果。

二、改进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让实验教学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我尝试性地改变了一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部分学生参与的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从而增大了学生的实验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验尝试,这样做的教学效果非常好。

1.变演示实验为部分学生演示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难度不太大、实验过程比较简单安全的实验让部分学生来演示,当然实验前要先让学生预习该实验,有时可以让要进行实验的同学预做该实验,充分掌握实验后才进行。

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的[实验3-1]内容时,我让四个学生上讲台亲自演示水电解的实验,并且验证实验的产物。……演示实验经过如此改进后,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了,讲台上下的学生个个精神抖擞,情绪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

这种做法就是将教材中比较简单、安全、药品消耗量不大、过程不复杂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亲自动手尝试。例如:在处理教材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两个活动与探究实验时,我将学生领进实验室,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白磷在密闭容器里跟空气中的氧气的反应,再让学生自己做一个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托盘天平上进行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反应,让学生在实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其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确实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然后又让学生在托盘天平上做一个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根据天平指针的偏移情况,寻找质量关系,分析确认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等等。通过以上实验和分析,学生在这一堂课上对“质量守恒”这一定律的内涵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自然地对下一课题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作好了铺垫。

学生实验,我也作了一些尝试,变过去的“预习、按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填写实验报告、进行问题的讨论、评价与交流”的程序为:“做好预习报告,充分设计好自己想做的实验,交老师审核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可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实验,实验过程中各组分别记录自己的实验现象,寻找自己的问题,然后各自解决”。实验时,教师在实验室巡视引导,解决一些难度较大的共性问题,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例如:教材中学生实验《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我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放手给学生做的(当然,选择这个实验进行尝试,是因为这个实验安全、可靠)。实验的头两天便告诉学生,此实验可自由设计,但不能离题,设计时许多同学对二氧化碳的制取没有做太多的变动,但在性质实验中却作了很大的调整和改动。在自行设计实验时有少数同学别出心裁,所列出的提纲远远超出了教材要求的步骤:有的增加了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验证实验;有的想亲自验证课本给出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有的。想用小动物做一个验证二氧化碳不可以帮助呼吸的实验;有的想做实验室制得的二氧化碳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异同的实验;有的同学受我上课时的启发,建议老师可否同意他们用石蕊试液先制几朵小花,来完成“紫花复活”的实验。当然,课本中要求的实验他们也不能放过。在做计划的时候许多同学将一节课的实验设计得两课时也完成不了,甚至有同学明确向老师提出要求:这个实验用两个课时来完成。虽然不太符合实际,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们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尽量满足学生们的要求,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首次有这样自由的机会,在实验室里学生们兴奋得不得了,课后频频向老师要求:“下次还这样实验行吗?”在课后的书面信息反馈中,我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在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方面确实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实验超出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化学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实验内容,同时认真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按照学生的学习心理、生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教学原则去进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切实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是不难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第五篇】

摘要: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医用化学是每一个护理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本文对如何能使学生学好这门课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医用化学;护理专业教学;学习兴趣; 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后续医学课程,如生化、药理、生理、临床检验等学科的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

护理专业的主要课程是护理学,医用化学是为专业课服务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护理专业岗位对相关化学知识、技能需求的联系,淡化化学学科意识,注重化学与医学的相关关系,从知识性、趣味性、关联性、渗透性、实用性出发,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化学知识,为专业课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薄弱,化学基础更弱,且层次不一,有上过高中的,也有初中未上完的。最头疼的是,不少学生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不高。很多学生对医用化学不够重视,认为医用化学课不重要,觉得这门课的知识在以后护士工作中用不到,护士只要会发药、打针、输液就行了,没必要学化学,甚至有些学生对化学还有厌学情绪。由于学生对医用化学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更谈不上可以认识到医学和化学的关系,对为什么学习医用化学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上好第一节医用化学课就尤为重要。教师可先列举一些日常及医疗上的实例,使学生意识到化学在医学中以及在护理专业中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和化学知识有紧密的联系,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之后讲授每一个知识点时,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与医学相关的话题或内� 让学生了解到医学离不开化学,学护理更不能不具备化学知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内容,更要备学生。教材内容繁多而教学课时少,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强而与医学相关内容偏少,缺乏与医学的密切联系,这使学生不能体会到化学在医学在护理专业中的实用价值,因而很难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调整教材的内容,打破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降低学习难度,注重化学与医学的关联性,突出化学在医学上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针对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尽可能地把化学知识讲得浅显易懂,围绕化学与护理专业的相关性进行教学,努力使每一个知识点都与医学相关,并能让学生易于接受而产生兴趣。如讲到碘的性质时,注重讲碘酊的成分与用途、人体缺碘的症状及生活中如何补碘。在讲到分子的极性及相似相溶原理时,着重讲水分子的极性及维生素C、维生素B的水溶性和维生素A、维生素E的脂溶性。讲到配合物时,从NH3与H+可以配位形成NH4+,NH3也可以与Cu2+配位形成比较复杂的离子,同时联系学生熟知的血红素、煤气中毒、VB等讲解配合物的知识及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领悟化学的魅力及化学与医学的关系。生活中衣、食、住、行各方面,化学与医学无处不在。如甲醛对人的'危害人所共知,劣质的衣服中会含有甲醛,装修材料中也含有甲醛;饮食上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摄入,碳酸饮料不宜多喝;家里的肥皂、洗涤剂、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等等。

四、及时充电,补充医学知识,提高医学素养

医用化学应以化学在医学中的实用性为重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化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同时还要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及护理工作的性质和内容。对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教师都应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搜寻相关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医学知识水平。教师医学知识的积累和提高,有助于将医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这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到医学知识。五、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认真、踏实、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更要有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目前,我国已�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护理人才是当代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作为护理专业教师的责任。

23 31569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