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一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量已逐渐呈现出饱和的趋势,与此同时,加之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使得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呈指数递增,从而导致人才供大于需的不良现象,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间接地限制了我国经济发展活力,不利于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理念也随之出现,而鼓励大学生创业就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一方面其可以给经济注入新活力,促进经济再发展,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则可以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等一系列问题[1]。然而通过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诸多阻碍其成功的因素,其中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不足就是主要因素之一。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主有四个方面:政府、学校、企业、大学生自身[2]。

(一)政府方面的不足。

政府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所扮演的是一个扶持者的角色,其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扶持主要表现在出台相应创业政策及其宣传两个方面。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投入,也出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优惠政策,完善了创业政策体系,但是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在落实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导致的直接结果必然是收效甚微。(二)学校方面的不足学校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引导者,起着灌输创业知识和培养大学生创业理念的作用。然而我国高效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创业教育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不足表现在三个方面:(1)课程资源匮乏,且未能将其纳入必修课范围,重视程度不够;(2)师资队伍不足,师生互动较少;(3)校企合作不够密切,创业教育缺乏企业参与。因此使很多对创业有想法的大学生得不到系统、科学的教育,致使大学生失去创业的积极性。

(三)企业方面的不足。

据调查,很多大学生认为在创业过程中资金是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且从我国目前针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投入来看,其主要来自于社会企业居多,但是从设立的基金规模来看,却是十分有限。因此企业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不足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创业基金投入不够,二是为大学生提供的创业实践机会有限,缺乏实践指导。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的不足。

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体系中的主要主体,是创业的践行者,其自身的创业意愿及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创业的成败。虽然大学生年轻有活力,具有思维活跃、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大胆的创新精神等优势,但从一些创业失败的例子中不难发现其依然存在诸如缺乏管理经验、急于求成、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较差等方面不足。

(一)政府层面的完善对策。

政府层面可根据其不足从两个方面进行相应完善,首先应进一步完善相关创业政策体系,积极学习并借鉴国外有关创业政策的高效做法,如增加相应的政府创业职能部门和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大力促进和保障创业政策的真正落实,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健康的创业环境体系;其次应加大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宣传资金投入,加大对大学生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务必使宣传有实效。

(二)学校层面的.完善对策。

首先在创业教育课程方面,学校应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知识的特点,灵活地将其与创业教育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利用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创业的能力;其次在创业教育教师队伍方面,学校应选拔具备多学科领用知识的老师任课,在扩张教师队伍的同时,严格把关教师队伍质量建设,做到教师数量和质量双重保障;最后在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定期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返校,以讲座的形式给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亲身传授创业经验,提高大学生对创业的认知。

(三)企业层面的完善对策。

任何企业都有承担社会责任的义务,而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帮助就是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针对企业方面的不足,可从两方面提出完善对策,一是增加创业基金的投入,二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指导。

(四)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完善对策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应努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面对创业失败的打击;切勿急功近利,应清醒地认识到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创业风险意识;坚持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作为创业准则,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积极主动的学习创业管理技能,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素质能力强的创业践行者。

参考文献:

[1]白晓薇.大学创业教育的误区解读与建议[j].福建质量管理,2016(04).

[2]茂田.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09).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二篇】

伴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信息技术被引入图书馆的各项服务中去,例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研究、开发利用及其传播,这无疑为图书馆建立高效的服务平台和通道提供了发展契机。但许多地方图书馆对文献资料的开发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大部分图书馆只是简单地满足当地居民的最基本的需求,服务难以升华到更高的层次。即便是在经济较发达的县市,也仅仅是在硬件设备上配置齐全,而进一步的资源利用和开发则难以企及。在地方图书馆中,只有少数图书馆专门设置了电子阅览室或网络信息苑,且其数字化服务功能并没有得到延续性的开发,大多数局限在图书馆内使用,而没有延伸到社区或家庭。另外,大多数社区图书馆只承担馆藏图书的外借流通职责,为社区居民读者服务的内容仍然停留在书刊借阅的传统服务项目上。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三篇】

团队在企业中出现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世界一级的著名大公司中,团队已被认为是提高组织运行效率的可行方案,它有助于组织更好地利用员工的才能,同时能够对变化的外部环境迅速反应。然而,这并不是说团队在组织中一经建立,就会自动产生如上效果。实践中成功的企业团队并不是很多。

针对现实中一些团队效率不足的原因,本文认为应从完善团队构成要素和优化团队管理两方面着手加强团队的建设。

一、完善团队构成要素。

在企业中,往往把一群工作人员,或一个部门称为“团队”。当所谓的“团队”并未带来工作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时,人们可能就会归结为团队的失效。但实际上,问题常常是这些所谓的“团队”只有团队之名,而缺乏团队之实。只有切实完善团队构成要素,才能建立真正的“团队”。

(一)建立共同的愿景和目的当每个人考虑的是如何通过“团队”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如何实现个人与团队目标的“双赢”、只为完成工作而工作,而不是为更好地完成团队任务而共同努力,我们认为,他们缺乏工作热情。不难想象,这样的团队很难成功。

真正的团队首先要具有“内在的工作热情”这样的特征。内在的工作热情很大程度上来自对利益关系的认同,而利益关系的认同必须在明确团队目标之后。因为只有当团队成员知道团队要干什么和要干到什么程度以后,才能判断这件事是否能够成功,自己是否能够得到好处。尽管无法告诉每一个人他们具体将得到什么,这个问题应由企业的激励制度去规定,但至少可以让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对自己很有益的事业。这样才能使团队成员由衷地将团队目标转化成个人的目标,才能在工作中迸发内在的创造激情和无尽潜力。

由于人的需求不同、动机不同、价值观不同、内心的恐惧不同,团队在组建之初,需要团队成员用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讨论和完善一个在集体层次和个体层次都能被接受的目标,这一目标一旦被全体成员接受,就会起到航标的作用。每个人的工作是这一目标的具体化。共同愿景和目的的建立,能够激发出人的“深层热望”,每个人不仅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还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时,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才能主动合作,团队也才能获得协同效益。

(二)塑造和谐的团队关系。

在工作中,人们可能结成各种关系,有些是不利于团队发展的,如任人唯亲、各占山头等,其结果就是工作中常常出现人为的阻力,帮派之争常常左右重大的决议等等,显然这是不会带来高绩效的。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具有和谐平等、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当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时,不必顾及到人际关系;每个人只需忠实于团队,而不需忠实于某个人时,大家才能相信团队中存在人人公平、平等的发展的机会,才会将自己和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

塑造团队关系,就是将团队成员关系调节到最佳值。联想对员工提出了“五多三少”的行为准则,多考虑别人的感受,少不分场合地训人;多一点赞扬,少一点风凉话;多把别人往好处想,少盯着别人的缺点;多问别人的困难;多一点微笑,正是出于塑造和谐的团队关系的需要。

(三)推行团队规范和严守纪律。

不少企业在团队建设过程中,过于追求团队的亲和力和人情味,认为“团队之内皆兄弟”,而严明的团队纪律是有碍团结。这就直接导致了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或虽有制度但执行不力,形同虚设。比如说,某个成员没能按期保质地完成某项工作或者是违反了某项具体的规定,但他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或是处罚根本无关痛痒。从表面上看,这个团队非常具有亲和力,而事实上,对问题的纵容或失之以宽会使这个成员产生一种“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错觉,久而久之,贻患无穷。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具有严明、公正的纪律或规范”。严明的纪律不仅是维护团队整体利益的需要,在保护团队成员的根本利益方面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有一个破窗理论:一个窗户的玻璃被打破,而又得不到及时的修理,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玻璃,最后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

推行和贯彻团队规范,重在及时发现和纠正有悖于规范的行为,并且应当纠正“纪律有碍团结”的错误观念。谁是团队里最差的成员并不残忍,真正残忍的是对成员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文过饰非,一味充当老好人。宽是害,严是爱。对于这一点,每一个时刻直面竞争的团队都要有足够的清醒认识。

(四)合理配置团队角色。

有一些人将团队精神理解为集体主义,并简单地与个人英雄主义对立起来。这样常常导致团队成员的个性创造和个性发挥被扭曲和湮没。而没有个性,就意味着没有创造,这样的团队只有简单复制功能,而不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其实团队不仅仅是人的集合,更是能量的结合。团队精神的实质不是要团队成员牺牲自我去完成一项工作,而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去做好这项工作。

出自

真正团队的又一特征是“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所有成员的个体优势”。团队的综合竞争力来自于对团队成员专长的合理配置。只有营造一种适宜的氛围:不断地鼓励和刺激团队成员充分展自我,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体潜能,团队才会迸发出如原子裂变般的能量。

最典型的团队当属运动场上的球队,每个球队中需要具有不同技能的成员。同样,企业中团队也需要不同的角色配合。例如以科技开发为目的的团队常常设计这样的角色:信息收集员,是与外部信息源联结的纽带。创新倡导者,善于宣传创新构思,能与高层领导对话。创新构思产生者,有良好的技术背景,喜欢解决前沿问题,能够综合分析市场、技术、生产等方面信息并提出解决挑战性技术难题的新方法或新产品构思。技术难题解决者,不一定有创新性,但有较高的专业修养和技术能力。项目管理者,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能够全面把握创新项目的`整体运行状况,随时掌握市场需求变化和技术发展的新情况,对创新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有效控制,并有能力在关键技术环节上作出正确决策,还要善于与创新人员沟通,给予鼓励,善于解决创新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挑选团队成员时,不仅要考虑候选人是否具有团队角色所需的技术才能,还要考虑其它,如是否具有与团队精神相符的人格特征即考察他的人际相容性、情绪稳定性及责任意识等等。

二、优化团队管理。

完善团队要素是构建团队的基础,优化团队管理则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的加速器。

(一)管理手段综合化。

团队管理手段是多样化的,有沟通、协调、任务分配、目标设定、激励、教导、评价、适当批评、建议、授权、开会、奖惩等手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采用。例如,在建立团队共同目标和愿景、塑造良好团队关系时,一方面是宣传团队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实施的艰辛、实施者的奉献精神以及已取得成果等方面,以使得团队成员能够产生很强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另一方面,组织集体游玩或进行一些拓展活动,如跨越高空断桥、高空抓杠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增强自信、打消了挫折感以及相信集体、集体的智慧与团队的力量。这样很快就会看到团队出现了凝聚力。

(二)管理内容阶段化。

团队的构建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一般为三年到五年,要根据每一阶段的团队特点来确定不同的管理内容。在形成期,团队共同的目标、成员之间的关系、共同规范尚未形成。此时的管理内容在于快速让成员进入团队状况,要让成员理解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目标的相互依存性。在凝聚期,本论文来源于(/)日常事务能正常运作,但主要的决策与问题,仍需要领导者的指示。此时的管理内容是挑选核心成员,培养核心成员的能力,建立更广泛的授权与更清晰的权责划分。在开放期,允许成员提出不同的意见与看法,目标由领导者制定转变为团队成员的共同愿景。此时的管理内容是培养团队自主能力。在成熟期,团队爆发前所未有的潜能,创造出非凡的成果,并且能获得很高的顾客满意度。此时的管理内容是保持成长的动力,避免老化。

(三)绩效评定科学化。

在团队中,必须科学合理地对成员进行绩效评定。一般来讲,对团队绩效的测评可以遵循如下的程序,即首先要确定对团队层面的绩效测评维度和对个体层面的绩效测评维度,然后在测评维度的基础上,分解测评的关键要素,最后再考虑如何用具体的测评指标来衡量这些要素。这里具体介绍一种团队绩效评定的方法。

首先确定团队层面的绩效测评,采用“价值贡献额”作为测评指标。团队的价值贡献额指的是团队当期投入价值和当期创造价值之和。当期投入价值包括工资,福利,培训费,科研经费等等。当期创造价值是企业当期新增价值包括营业利润,投资收益以及亏损企业的减亏额&的一部分,企业当期新增价值是科研、生产、营销各环节共同努力的结果,可以根据具体各环节的贡献情况确定其贡献系数,用企业当期新增价值乘以团队的贡献系数便得到了团队的当期创造价值。然后确定个体层面的绩效测评,即测算团队成员的个人绩效。根据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如地位、责任、努力程度、成果等确定每个人的价值分配系数,用团队的价值贡献额乘以个人的价值分配系数,便得到了每个人的绩效值。根据团队的价值贡献额和个人的绩效值,参考个人的要求,设计出工资、奖金、股金等的不同组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团队建设是一项控制难度很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在所难免,但只要坚持以完善团队要素为本、优化团队管理为辅的原则,勤于探索,注重实效,大胆创新,就一定能够走出各种形式的误区,从而真正培养出高效绩的团队。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四篇】

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的十几年中,有不少学生、家长向我咨询,反映助听器不能帮助孩子对语音的接受,有些学生不喜欢佩戴助听器,下课时常常将助听器拿下,更有一些孩子,在上课时,虽然戴着助听器,但已将电池偷偷去掉。不少学生表示外面的声音太吵,使其不愿意佩戴助听器。

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学生佩戴的助听器不能正常使用的因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一、适配的助听器。

(一)助听器验配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难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选配适合的助听器是保证听力损失者可以进行有效听力补偿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能够使每个听力损失者都佩戴到适合的助听器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助听器验配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事情,需要专业人员来进行。听力障碍者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也会因为其“质量”问题而难以满足“需要”的问题,这是我们在助听器佩戴问题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二)经济问题制约听力障碍儿童选配适合的助听器。

即使我们有了专业人员可以满足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验配服务上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上的问题,我们有很多听力障碍儿童并没有选配到合适的助听器。

二、助听器佩戴后的早期干预问题。

听力障碍儿童早期干预的有效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听力障碍儿童听力损伤程度、性质、补偿效果、干预时间、训练效果、家庭经济能力、家长意愿及家长文化水平等多种因素都对儿童的干预产生重要影响。

东北是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助听器验配质量、家长经济能力和康复意识及地区康复训练质量都存在严重的问题,所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很多儿童即使佩戴了助听器,但是其没有经过良好的听力及语言训练,也造成了听力障碍儿童在助听器佩戴上的问题。

三、学校及家庭支持问题。

(一)学校。

特殊教育学校是特殊教育专业服务资源比较集中的机构,有责任承担起听力障碍儿童在校或在家庭中助听设备有效使用的义务。但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责任意识、专业能力储备等方面的制约,缺乏有效管理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法和手段。

1.管理的缺失。学校教育管理者很少认识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管理是学校的责任,也很少关注到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的使用问题。

2.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方法和设施。助听器有效使用管理是一个多方面协调,综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很强的专业性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及相关设备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由于手段、方法、人员、设备的缺失,即使有管理条例,也是流于形式,不具备实质意义。

(二)家长。

家长本应在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上起主导作用,但因为缺乏社会、学校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加之家长在专业知识及专业意识上的缺失,使他们在儿童自己使用助听器方面缺乏有效帮助,这也是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使用方面的重要问题。

四、专业维护问题。

助听器是精密电子仪器,其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要求严格遵守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维护方面的问题,导致助听器故障率较高,从而影响到儿童助听器使用的效果和积极性。

我在调查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助听器使用情况时也发现,助听器的佩戴使学生感到不舒服、不满意,常会影响到助听器的使用,学生甚至会拒绝使用。台湾杨雅惠先生根据中国台湾和国外文献,将助听器影响使用者使用的影响因素整理如下:

1.功能不良:如,电池没电、耳模不够密合、连接管有水汽等。

2.选配人员配置不当:如,助听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未能依照其数字设定,进一步地检验助听器的.适当性。

3.背景噪音的干扰:助听器放大了语音,也放大了环境噪音,造成听障者使用的困扰,也影响语音辨识能力;反馈音的干扰。

4.助听器的费用:如,电池寿命太短,汰换费用高、耳模不合时需重做的费用、维修费用高等。

5.听障者对助听器缺乏知能与敏锐度,以至于无法适时的维护与修理。

6.听障者未具有正向的态度,以致受到外观与标记所困扰。

因为虽也受这些因素所困扰,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家长、学生对助听器的相关知识匮乏,信息多来自助听器销售上的宣传,普遍认为只要佩戴上助听器孩子就能听到,缺失听觉康复过程。

听力障碍儿童助听器有效使用是关乎听力障碍儿童发展的重要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聋校)学生绝大多数都配有助听器,但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影响了助听器的使用效果,从而影响听力障碍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助益。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五篇】

摘要: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教师要给智力特殊学生机会,他们就会绽放;学生是花朵,给他们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或许他们的花期不同。班主任要用爱的春风去吹拂,无论怎样的荆棘,都会吹出浓浓的绿意。

关键词:

众所周知,学生的优秀,往往能够成就教师的优秀。但是,多年做班主任的经历,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悟:那些优秀的孩子固然需要教师的关爱教育,而那些身体尤其是智力特殊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真诚的微笑,细微的呵护。他们表面看起来是“长不大”的孩子。但这样的孩子,和那些优秀的孩子一样,有一颗高贵的灵魂,更懂得感恩,更能够诠释正能量的意义。

一、友善的阳光。

我班有个男生,外貌和智力都不同于常人,眼睛努力地往外张着,带着大大的厚厚的眼镜,视线总是往斜上方看,游离于远方,空空的样子。据说是他出生时,因为缺氧做高压氧舱过了头所致。在我心里他是全校最文明、最守纪、最诚实的学生。只要是见到老师,他总是远远地跑过来给老师敬礼问好,作为通校生他每天从不迟到,是全校唯一一个天天上下学佩戴通校证的学生。

他经常主动帮助课代表发试卷、发报纸,他经常下课帮助老师送讲课用的笔记本电脑。尤其是上音乐课、上心理课他会去迎接老师,一直接到办公室把电脑给北到教室。打扫完教室卫生后他总是帮助其他同学把凳子从课桌上拿下来轻轻地摆好。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下课了,在楼道里同学遇见他都会和他击掌打招呼,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他来说,重要的就是周边的这些人啊,希望这些孩子一直这么善良地对他。

二、感恩的雨露。

他的每科作业无论如何也完不成,除了写得慢之外,写着写着他会到处看,只要是上课不和别人说话,老师们也默许了他的做法,因为这就是他的能力所至。有时我会把他叫到我办公室和他边聊天边辅导他作业,只要在我这里学,他会很认真的写好每一个字,嘴和舌头使着劲,态度很努力地样子,但是也会左顾右盼,他的字写的比较工整虽然有错别字,我会给他批上批语鼓励他坚持下去,事后听他妈妈说,凡是我打批语的书法本,他都郑重地收放起来。由于他先天性因素和吃零食所致,他身体协调性差,跑步往前抢,很吃力的样子,但是他从来不耽误上课间操或者撒谎不上操。

教学楼上的教师厕所我也特意为他开放,避免他往返拥挤的辛苦和危险。做操时他跟着其他同学的样子模仿,蹦蹦跳跳比比画画,虽然动作不到位,方向不准确但是他做的非常开心,非常自在,大家乐于看他做操,他是大家的开心宝。我也不会因此批评他,因为他努力了。在辅导他作业时,我也会指导他几个体育动作和我一起做锻炼,他愿意学,并且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协调性进步很大,动作做得很规范、协调。在其他同学需要锻炼时,我让他给指导着,他总是很高兴地给他们做示范、数着数,一副教练员的样子。这学期他从来没有因为感冒耽误上学,暑假后我发现他长高了、壮实了。

三、乍现的灵光。

有一次,我在上思想品德课时设计了一个情景题,“如果有同学不小心把菜汤洒在你的`新衣服上,你会怎么做”,他站起来说:“宽容”。我深感意外,他答对了。我深知:“上帝还为这个可爱的孩子开着一扇窗”。这次我发现他虽然上课有时到处看,但道理他能听进去。生活中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有同学会和他闹着玩,也可能是出于欺负他玩的想法,但他从来不给老师告状,也没见他哭过,他的心里没有烦恼,属于他的世界里充满了阳光。有时,别的同学违反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时,他会在一旁乐的情不自禁,晃着头摸着肚子笑出声来,一副天真灿烂的样子。他在回过头来躺倒桌子上往后看时,发现我在后门监视,他会迅速坐好趴在座位上,一副知错就改的样子,但一会儿他还会转过头来看。

期中考试结束,八科他有七科不过十分,我单独给他装订好让他带回家,回来时他妈妈帮着他把试卷改好了,我问他自己感觉考的咋样?他非常诚恳的样子说:考的不好,我会继续努力的。他文明、他宽容、他自信、他健康、他友善、他进步、他阳光。我忽然觉得这些优点不正是教师在极力培养的品质吗?他的状态和他的表现让我知足了。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自古就有阐述。《易经蒙卦》上说:“蒙以养正,圣功也。”道出了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正”是什么?是正气,也就是是道德修养。《大学》的开篇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格至善是教育思想的核心,直至当今社会处处倡导的“以人为根本”的价值理念,仍渗透着对善的追求与向往。

总之,教育的本质就是让人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做文明人,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我无意中触摸到教育本质的边缘,懂得了学生是生命,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会绽放;学生是花朵,给他们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或许他们的花期不同。班主任要用爱的春风去吹拂,无论怎样的荆棘,都会吹出浓浓的绿意。

文档为doc格式。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六篇】

论文摘要:在高职院校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既对学校制定的各种奖励措施没有兴趣,也对各种惩罚措施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分析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及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对策,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并学以致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不断调整完善,高职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然而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却普遍存在。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增大,不乏出现“研究生、本科生、高职生齐齐求职于招聘会”的情形[1],用人单位的选择,就业市场的取舍,对高职生们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备受高职教育者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的原因。

内部原因主要有:

1、学习需要不明确。许多高职生对社会了解不多,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无法把握,对自身的需求不能准确界定,当他们感到所学知识不是自己生活所需时,就不会有学习动力。

2、职业发展目标缺失。许多高职生没有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学习目标模糊,目的不明确,不知道自己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的关系,从而无法对学习的价值和目标进行准确地定位[2]。

3、对知识价值认知迷茫,学习功利性过分彰显。采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的标准,追求短期目标和物质利益上实惠的个体性求实倾向。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的、注重眼前利益的学习动机相当明显,学生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快速滋长,他们误认为学习就是为了寻得“热”专业、求得高收入或者迈向更高的仕途[3]。

外在因素有:

1、当前影响最显著的环境——互联网。部分高职生把大部分课外时间用于上网,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同程度地沉迷于网络,直接以学习为目的的上网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少。

2、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家庭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较为复杂,家长的'期望值高未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但家长的期望值偏低以及对子女学习疏于关注往往又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社会环境对高职生的影响则更为复杂和持久,当高职生通过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了解到本专业的现实工作状况,发现现实和理想存在的较大差距时,就会对自己的事业前景感到悲观,从而降低自己的学习动力[3]。

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对策。

1、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尽早适应新环境。

高职学生对就读的高职院校往往具有一定的偏见。学校应尽早对高职学生做好引导,让高职学生打消对就读学校和专业的种种疑虑和不满,帮助学生意识到社会对于高职学生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上高职院校一样可以成才。学校一般应在新生入学后正式上课之前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的介绍,可以邀请比较优秀的高年级学生或是优秀毕业生来与新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尽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4]。

2、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要让高职学生到人才市场、企业事业单位中去,让学生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把理论与实训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校可以建立校内模拟训练系统,同时也可以寻找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场地,使企业生产现场成为进行教学的课堂,以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的专业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通过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3]。

3、注重因材施教,培养高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进行社会需求调查、个体需求分析、教学现状分析,要使设置的课程既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就业要求,又要适应高职学生今后个人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心态融入教与学的活动中[4]。教师可设置问题情景,利用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也可开展有趣的活动培养学习兴趣;还可利用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来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因材施教,追求实效。面对层次不齐的学生,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例如:英语分为a、b、c三个等级。创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变成“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引入奖惩激励机制。

学生是学习主体,学习环境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起着重要影响。从学习认识过程的外部条件来看,其影响集中表现为校风、教风对学习的形成与改善的制约性学校要把校风和教风建设放在一定的高度,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5]。同时要引入奖惩激励机制,激励是一种正强化,对培养学习热情有促进作用,要善于运用正强化选择强化物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善于运用期待、鼓励、表扬、肯定、竞赛等激励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愉快的心理体验。

5、注意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有效的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要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态,高职学生虽说在年龄上已是成人,但在心理上还是不成熟的,容易受到各种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的消极,害怕吃苦,不愿受约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用人单位看重的不再局限于文凭,更看重的是能力。同时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明白学生的任务是要学好基础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只有学好知识,打好基础,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6]。高校在设立心理教育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教育工作。教师们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才能使学生心理环境得到净化、优化,进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乏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与发展需求来开展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德萍。对高职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

[2]程洪荣,程洪玲,刘泽林。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现状调查及分析。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6)。

[3]徐德华。高职学生学习动力缺失的原因与对策。中国培训,2009(8)。

[4]王彦林。浅议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1)。

[5]黄令,吴伟国。构建高职学生学习动力机制的思考。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6]屈克英。高职学生学习动机、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相关研究。成人教育,2010(2)。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七篇】

1.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律动教师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律动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内涵建设。教师职业素养建设需要经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使教师在上岗之前掌握相应的教育知识与理念,入职之后通过在职教育转变角色,增强职业感,强化知识,提高教学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构建完整的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有利于提高律动教师的职业素养,促进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2.运用专业语言艺术及手势语。律动教师的教学活动通常会涉及学生的形体和动作训练,教师应运用专业语言艺术及手势语,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艺术包括口头表达能力、手势表达能力和肢体语言表现力,专业的语言艺术能够使教师更好地讲解知识、表达意思、传递感情。在律动教学的动作教学中,主要涉及动作的构成、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实施方法和手段,律动教师需要实现口语、手势语和肢体语言的相互配合,准确表达意思,生动形象地展示动作。专业的语言艺术能够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考,激发他们的潜能,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特殊教育律动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学习特殊教育理论知识,并切实运用到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理论知识是指导律动教师教学实践活动的准则,律动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特殊教育理论知识,了解特殊儿童的学习需求,运用符合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成为特殊儿童的知识传授者、技能培养者、道德培育者和良师益友,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特殊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4.校本培训与自我发展并重。特殊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校本培训,结合校内外的各种优势资源,结合教学实际,促进律动教师的职业素质培养和内涵建设。同时,律动教师应当注重自身发展,以积极的态度提升自我素质,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律动教师可以通过校本培训、在职研修、与他人沟通合作、教学反思等途径,提高个人职业素养。

特殊儿童在身体和心理上有缺陷或障碍,他们理应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多的关注。律动教师作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其职业素质和内涵建设直接关系到特殊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应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及学校层面和教师个人的重视,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教师职业素质和内涵建设,从而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八篇】

(一).来自社会的压力.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重视的程度越来越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凰更是每一个家长的迫切希望,因此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成为家长们追求的目标.这一想法表现在行动上,无形中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面对这一形势,有的教师由于适应得比较慢,加上自身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如果对这种压力调整不好,时间一长,压力加大,就会达到压力的最高阶段----倦怠,从而对教师个体产生负面影响.

(二).学生学情的复杂化.美国一项对教师的调查显示,有四分之三的教师认为学生纪律问题对他们实施教学产生很大影响,管教学生困难已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我国,这样的情形同样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都在发生着变化,不少传统美德正在经受着考验和冲击,加上影视网络书刊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道德水准常常发生偏差,这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我国绝大多数学校还未实现小班教学,班级过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管理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教师尽管花费大量精力用在教学管理上,但有时收效甚微.教师自然会感到心力交瘁,难以适应,职业倦怠也就随之而生.

(三)由于人际关系复杂,学校用人机制不健全,导致有些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有的人连做一个教师都不称职,但却靠着某种关系当着领导甚至于更高的职务,可以想象他们会把学校管理得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对学校管理工作表现出失望和无助,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由于权力失衡以及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在事关教师切身利益的评先晋级考核等环节中,存在着人为的不公平因素,个别水平高有能力的教师往往因此而受挫,工作积极性受到压抑,时间一长,职业倦怠必然产生.而且这一现象会产生连锁反应,出现极大的负面效应。

(四)欠科学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也是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

众多的研究发现,较少参与决策的人具有较高的倦怠感。对学校出台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教师总是被动地去执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主观能动性大大减弱,内在的积极性被削弱,倦怠感自然而然就产生。

学校对教师欠科学的管理和考评制度,尤其是与教师密切相关的职称评定、教师聘任等,过分强调数字量化,不仅加重了工作负担,而且也干扰了教师的工作目标,导致学术腐败现象的产生,使急功近利之风在校园盛行。教师之间由于利益的驱动,竞争变得十分激烈,正常的合作交流明显减少。教师间正常交往的减少,工作压力的加大,同事间的相互猜忌,容易使教师个体产生压抑、孤独、焦虑的情绪,加大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几率等等。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九篇】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我国房地产市场飞速发展。住宅管理专业化进一步普及的今天,我国物业管理也迎来空前规模。截止到底,我国物业服务企业万家、管理规模亿平方米、从业人员711万、年营业收入3500亿元,百强企业虽仅占行业企业总量的%,但年营业总收入850亿元,占全国物业服务企业年总营收的%;管理面积亿平方米,占全国物业管理总面积的%.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我国物业管理中也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业主大会法律地位不明确,物业管理范围界限模糊,物业管理行为不规范,导致物业管理服务纠纷层出不穷,严重影响社区稳定。

二、我国物业管理的立法现状。

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调整城市物业管理法律规范的专门性法律,有关物业管理的规则多散见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地方政府规章,物权法中也有所提及。

6月8号国务院颁布了《物业管理条例》,该《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物业管理正式进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为了提高城市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规范物业服务市场秩序,3月17日建设部颁布《物业管理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并于11月26日更名为《物业服务企业资质管理办法》。203月16日上午通过的《物权法》,也对物业管理的相关内容做了明确规定。经国务院重新修订的《物业管理条例》已于年10月1日正式实施,新《条例》对规范城市物业管理和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三、我国物业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物业管理立法方面的不足。

《物权法》是一部基本法,对调整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具有较高效力。但其对物业管理法律关系大多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可操作的规范,这使得对物业管理的规范更多的依赖于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为了配合国家相关法律的实施,各地方也积极制定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物业管理水平发展不一,再加上各地学者对物业管理的理解不同,导致我国地方物业管理规范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对物业管理模式的界定上,《物业管理条例》与《物权法》就出现了不一致。《物权法》第八十一条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该条对物业管理模式做了明确规定。即业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也可以委托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可见,物权法至少规定了三种物业管理方式:业主自我管理方式业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的方式和业主委托其他管理人管理的方式。

而《物业管理条例》第二条,在对物业管理定义时,直接认定了业主委托物业管理企业是物业管理的唯一模式。

该条说明,《物业管理条例》只适用于调整业主委托物管企业这一单一管理模式,而无法调整《物权法》规定的另外两种管理模式。虽然,企业主导下的物业管理模式更具专业性和效率,但在城乡结合地区,业主自主管理和委托第三方管理的模式已十分普遍。《物业管理条例》的这一立法缺陷导致其他模式物业管理中的纠纷难以解决。

(二)物业服务与政府公共服务边界不清。

《物权法》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物业服务用房和公用设施,属于业主共有。该条对小区物业服务和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产权进行了界定。

物权法的这些规定,也都是原则性的规定,遇到实际操作时根本无法实施。从物业管理的实际状况看,对公共场所、公用设施边界的界定十分模糊。例如小区的水电供给设备是否为业主共有?水电设备的维修与维护到底由谁承担?现实是在现有物业管理模式下,城市物业服务中包含了大量的本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内容,有关政府部门以建筑区划“红线”为借口,规避了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物业管理的核心价值是保证保证建筑物及其设施的使用安全,延长建筑物及其设施的其使用寿命,确保物业增值保值。因此,物业服务企业的重心应放在物业公用设施的维修和维护上,而不是过多的承担本应由政府承担的水电供给,消防等政府垄断的公共服务内容。现实是物业企业成了万金油式的管家,掩盖了政府公共服务的缺失。

(三)业主自治制度不完善。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业主大会由全体业主组成。业主大会作为权力机构,对关系业主利益的事项进行决议。然而,对于业主大会的行为能力问题,条例未做相应规定。业主大会不能以大会的名义对外实施法律行为,不能成为诉讼参与主体,其民事法律地位得不到认可,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权利机关。

《物业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业主委员会负责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该条实际上界定了业主委员会是执行机构。业主委员会有权代表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管理合同,依据《合同法》业主委员会成为合同一方当事人,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目前司法操作实践看,对于业主委员会是否存在诉讼主体资格的问题仍有较大争议。最高法的司法解释以及地方高院司法解释基本上明确了业委会作为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但是,由于业委会难以单独承担责任,对于业委会能否作为被告的问题,各地规定不一.

由于业委会没有独立的'财产,所以它不能成为民事责任的主体,最终的责任有业主承担。这就导致业委会享有民事权利却不需要承担民事义务,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使权利被滥用,损害业主的利益。

四、完善我国物业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相关立法。

1.依据《物权法》修改《物业管理条例》。

物权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对建设单位聘请的物业管理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业主有权依法更换”.该条款说明业主可以选择自主管理,可以选择专门的物业企业管理,也可以选择其他公司管理。对我国物业管理模式应是多样化的,而不是《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的由物管公司管理的单一管理模式。由于我国各地区物业发展水平不一,在城市化比较高的城镇中心区,物管企业管理更具专业性,也更有效率。而在那些物业发展水平相对缓慢的城乡结合地区,自主管理更具优势。这类地区大多数居民是农村转城镇户口,部分业主还没有适应“购买服务”的消费模式,致使不交、拖交物业管理费的现象十分普遍。明确自主管理的合法性,对那些专业性不强的环卫、绿化允许居民自主管理,可以很好解决物管企业与业主的纠纷。因此,重构我国物业管理模式,修改《物业管理条例》显得尤为重要。

2.尽快出台《物业管理法》。

目前,我国调整物业管理法律关系的规范立法层次都相对较低,相关规范散见于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在物业管理发展迅速的背景下,出台专门的物业管理法尤为必要。

应以现有的立法为基础,吸收今年来从法律层面上对物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规定,使其具有操作性.以立法的形式,固定业主的权利与义务,明确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法律地位,物管公司的责任和义务的等内容。明确界定物业管理的范围,应当将是否由政府行政权垄断作为判断是否属于物业管理范围的主要依据。这样一部专门调整物业管理的法律,不仅提高了物业管理的立法层次,而且使物管活动有法可依,解决之前立法的相关冲突。

(二)明确业主大会和业委会的法律地位。

由于业主组织缺乏合法的民事主体地位,业主无法充分行使权利,承担责任,自身的利益无法维护,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也无法得到提升。有关业委会能否成为诉讼参与主体各地方争论不一。最高人民法院在208月20日给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是否具备民事诉讼主体请求一案的复函》中明确解释:根据《民事诉讼法》第4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40条之规定,金湖新村业主委员会符合“其他组织”条件,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形式规定业主委员会属于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其他组织”,即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缺乏明确民事法律主体资格的业主委员会无法独立、有效的行使法律赋予其的权利,行使权利受阻时,缺乏有效的司法救济。另外,因缺乏主体资格而不能成为被告,业主对业委会违法的决议,也难以通过诉讼方式撤销。

另一方面,应设立业主共有资金。依据《物权法》第七十三条“建筑区划内的道路、绿地、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属于业主共有”.在明确了业委会的法律地位后,可以将业主共有的财产登记在业委会的名下,公用部分的维护费用由业委会财产支付,公用部分的收益也归属于业委会,由全体业主共有。设立业主共有资金,可以进一步理清在物业管理服务中各方的法律地位,保障业主对物业共用部分的收益权,实现业主大会对物业服务费用等业主共有资金的所有权、管理权,也便于业委会过错而需承担法律责任进行支付。

(三)建立物业管理纠纷解决的调解机制。

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物业纠纷数量逐年递增。物业纠纷呈现出发生频率高、发生量较大、案件标的小、问题琐碎纠缠、持续时间长、容易引发群体性对抗等特征。物业纠纷如果全部依靠司法途径解决,法院负担大,程序复杂,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倡导下,以调解为主的人性化纠纷解决方式显得很有必要。我国部分地区也在积极探索人民调解物业纠纷工作机制,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初发之时。新疆自治区司法厅已起草了《自治区关于加强物业管理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在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克拉玛依市三个地州市开展物业纠纷调解试点工作。物业纠纷调解机制成为解决民事纠纷、防止矛盾激化的'第一道防线'.引入第三方调解物业纠纷,将极大地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解放了审判资源,促进了问题解决,维护了社会和谐,一举多得,效果明显。

(四)建立物业管理“黑名单”制度。

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的矛盾由来已久,从物业投诉的情况看,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的焦点在服务质量上。我国目前已在政府采购,食品安全等多领域建立了企业失信“黑名单”制度,物业服务行业也亟待建立“黑名单”制度。将物业管理系统纳入诚信评价体系,针对投诉多、投诉之后整改效果不明显的物业服务企业,物业管理处将其拉入物业管理系统“黑名单”,取消其从事物业管理服务的资质。物业管理“黑名单”制度有效震慑不合规的物业服务企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对提高物业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2]张农科。关于我国物业管理模式的反思与再造[j].城市问题,(5):2-14.

[4]董磊。论我国物业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d].东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肖拓。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的探讨。

特殊教育教师的论文写作指南【第十篇】

近年来,随着中央政策的出台水利工程的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在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极其繁琐并且浩大的工程。多年以来,为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能有好的质量,监管部门出台了很多措施,但真正落到实处的却很少。不稳定因素的增多,导致水利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管理难度相对较大。水利工程建设不但包含项目的后期管理,还包括整个项目组成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设计环节、施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看,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较大,之所以会有这种问题的产生,笔者认为需要认真着手解决,这对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项目认识不完全;监督管理水利工程项目机制不完善等有重要联系。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遇到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今后工作有更加深刻的指导意义。

1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问题。

项目管理机制不完善、目标不明确。

水利工程涉及管理方面的问题最重要是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关系老百姓的福祉安危,好的质量是保证水利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管理机制不完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效率低下,水利工程项目建设速度快,但是没办法保证高质量,导致项目在管理中很被动。此外,很多管理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管理的目标认识不清晰,认识的深度与广度不够,未能对管理目标进行很好的规划,对一些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隐蔽性较强的工程,更应加强监管,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避免今后出现质量问题。

登记法人负责制度不完善。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责任制是指水利工程项目法人必须对于在建水利项目的每个环节都进行合理高效管理,法人的职责包括,资金的筹措、工程的建设、项目管理等各个阶段进行综合的管理。合格的项目法人是水利工程能够建设完备的第一步,是每位职工利益的有效保障的关键环节。但当前水利工程法人负责建设与管理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主要体现就是项目建设和管理不够规范化,甚至还存在一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没有项目法人的情况,项目法人责任制度本身不完善,这些造成的'负责主体并不是十分的具体,为后期的风险责任承担带来很大风险。政府方面,替企业解决登记法人制度不完善的问题,造成资金、建设、管理的不间断性的发生,所以登记法人负责制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影响。

质量监督、检查管理不严谨。

在水利施工现场中,水利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管理是面对的重要问题,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管理规范。现在大多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都有监督检查环节,检查并不是严格或者未按照严格程序来定。很多情况下,在整个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出现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不规范的情况非常普遍。另外,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管理队伍本身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进行相应的技术监督和管理的人员应具备资质,但在实际工作中,监管人员并没有达到项目本身所要求的资质,因为管理队伍人员的参差不齐,知识与经验的不协调等问题突出。未按照规范程序进行监管,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监督程序并没有被严格的执行,这都使得监督机制的建立形同虚设。

2主要对策分析。

深化安全监督管理体制改革。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将安全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对一些技术人员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切实落实安全目标责任制,整个项目在施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为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专门的施工安全检查,消除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规范操作流程,避免不规范操作的发生。培训、监管以及责任的落实三者相辅相成,才能更加有效的落实安全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

加强质量管理,完善法律与责任制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法律责任制度已经迫在眉睫,特别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背景下,法律制度的完善需要更多人的投入,针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是完善法人负责制。法人在整个水利工程项目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法人制度的完善可以抑制盲目负责问题的出现,不仅是对项目本身的负责,也是对于更多工作人员的负责。二是必须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选用有知识、有经验的项目负责人。对于专业化的水利工程来说,建立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系对于项目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三是要对现行的规定进行一次合理的梳理,认真审查每一项规定,确保项目实施的法规和要求始终体现最科学的原则特征。

严格管控水利工程成本。

管控水利工程成本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监管非常重要,严格管控工程成本,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水利工程建设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成本管控规章,为项目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完善工程监理管控成本,在质检和监督作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建立完整的项目内控机制,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的内控机制,加大工程成本的严格管控。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有效的数据核对,为检查工作带来了一定方便。

23 26295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