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范例4篇】
【导言】此例“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模式【范例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信息化教学模式【第一篇】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开放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研究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209-02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用信息与网络技术进行企业全部资源整合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为顺应新的客观环境的发展需要,高等学校普遍开设了会计信息系统等课程,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构建开放式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综合型、应用型财务人才需求,是高校教师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会计信息化概念的提出
我国第一次提出“会计电算化”的概念是在1981年在长春召开的会计信息化会议上。“会计信息化”1999年被正式提出。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是企业会计顺应信息化浪潮所做出的必要举措。这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解决会计电算化存在的“孤岛”现象,提高会计管理决策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应用也越发广泛。但从总体来看,中国会计信息化还处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今很多高校财务会计专业也开设了会计信息化课程以满足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发挥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核心主导作用,与企业管理和人类社会发展构成一个有机的信息化系统。
三、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会计信息化教学思想相对陈旧。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思想及认识普遍停留在以往的会计电算化阶段上,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财务人员工作效率而注重会计核算业务、强调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报告。会计信息化是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和现代管理发展而产生的,为了支持企业管理和决策而注重会计管理和决策、充分强调会计输出结果的效率和增值性。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要贯彻好培养操作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在专业名称、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必须进行重新设计和彻底改造。
2.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落后。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应当侧重于对学生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会学生会计信息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会计信息化的能力。这些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实践运用才能领会、获得和提高,这一切都决定了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必须以实践为主,强调教学互动。学生则一味依赖教材和教师,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既定实验项目就万事大吉,自身缺乏足够思考,其会计信息化实践与运用能力发展受到了极大妨碍,会计信息化教学自然也失去了应有效果。
3.高校会计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陈旧、教学师资不足。有些高校未能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对会计信息化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资金不足,使得会计信息化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部分高校原有教学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新的教学理念的需求,又没有资金条件购置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设施,这严重影响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高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教师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路出家”,他们对于会计信息化发展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把握。此外,高校中从事传统会计类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往往满足于讲授好既有课程,对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漠不关心。这种传统会计教学与会计信息化教学之间的割裂状态还造成高校专科阶段现有会计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难以发挥,新型会计信息化教学团队难以形成,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自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
四、对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建议
1.根据市场需求,合理配置《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会计软件的综合应用,使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由单一的财务部门支持,发展到财务业务一体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体系的设置必须将财务软件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构建管理类课程为基础,财务会计专业课程为中心,不断更新信息科学与网络技术,培养既懂计算机知识又熟悉财会业务,能熟练掌握各种系统软件的操作及开发、设计、维护和保养,同时又是一名高水准的会计师、经济师的人才,以实现在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实现财务管理的优化创新。
2.建立广泛的信息支撑平台。校园网建设信息化为教学和会计模拟实验提供了支撑平台,为开展会计信息化专业教学提供了方便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校园网络中心将各院、各专业模拟实验室综合考虑进去,将光纤分布到院、专业实验室,形成校园网络中心与院、专业实验室正常的节点关系。从而形成了基本的硬件基础设施;另外,对现有的计算机进行升级和更换,使其符合网上实验教学的需求。
3.在教学上采用网络版会计软件教学。利用网络版会计软件进行实验教学,选择那些功能强、安全性好、可靠性高、有代表性的网络版的会计软件。比如,用友、金蝶等企业级网络财务软件、网中网教学软件等,并且力争做到功能全。
4.建立ERP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体系和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会计信息化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自身的教学特点。实验环节及课程衔接有以下几点注意:①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的培养。②会计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③会计信息化实施能力的培养。在模拟实验教学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使得每一个同学都能体验财务软件的所有的操作流程,掌握此软件应用的所有功能。利用网络财务软件进行模拟集团公司跨地区、跨公司的管理。学生通过模拟使用合并报表系统可并通过网络直接调用若干个自己建立的企业账套数据,再进行汇总计算,完成汇总报表的编制,进行财务分析预测和财务决策。
五、结语
完善《会计信息化》课程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根据社会环境与需求更新教学目标,不断积极探索创新,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将会计信息化教学作为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通信为主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应用等处理,为企业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经济运行提供充足、实时、全方位的信息,实现会计信息的高度开放、共享和实时报告。
参考文献:
[1]王玉林。会计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会计信息化[J].会计师,2009,(8).
[2]陈福军。会计信息系统实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王新玲,房琳琳。用友ERP财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信息化教学模式【第二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教学改革;大数据
引言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撑作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已成为教学理念标新立异,实行教学革新的时代趋势。高校是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摇篮,如何适应时展,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议题。
1大数据背景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概述
大数据是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价值和范围为教学模式在自身分析功能上提供持续多样的环境因素,信息化教学模式通过大数据处理提升教学模式构建的技术手段。因此,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传统的“学与教”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摒弃以核算和监督为主的教学方法,融入大数据的思维方式,从数据环境中挖掘管理会计在企业规划、决策、控制、评价方面的应用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存储与加工,进而形成以满足学生适应性需求的教学结构,以培养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为教学目标的活动程序。
2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建设目标
形成战略性的管理方式
以管理方式为导向构建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由传统型向战略型转变的过程。“数据需要产生、积累、存储、挖掘、分析、运用、转换等,过程是数据、信息、知识的转换和价值的转换。”首先,对数据库管理会计教育数据进行挖掘,找寻教育变量间的联系,使数据变为信息,建立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其次,经过对教育数据的分析,形成教育知识;最后,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用教育知识。在教育过程中,以监督、核算职能为根本,以事前决策、预测未来发展为方向,重视挖掘数据的信息价值,兼顾管理会计人才的创新培养。
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即未来的学习者应该是能够善于利用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创新型人才。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在MOOC环境下,针对管理会计初学者提供概念性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了解管理会计的内容框架,熟悉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和工作环节,掌握管理会计各项职能相关方法的原理及应用技巧;随着学习者的不断深入,对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分类和聚类,寻找实例和案例的关联规则并能做到灵活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校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数据推动管理会计教学信息化改革
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标志着大数据推动教学向信息化方向改革。大数据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和处理信息,实现对管理会计预算、预测、控制及绩效评估等工具和方法进行精细化和数字化管理,推进了管理会计对信息化的应用,因此,大数据促进管理会计教学与信息化融合。
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教学深度融合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
4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创新不够
目前,多数管理会计人才是由高校培养的,虽然设置了此门专业课程,但是教学模式创新性不够,多以书本内容为主,教学手段偏重PPT教学,有的教师还停留在板书模式,缺少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手段,教学重点停留在原理和核算部分,忽视管理会计的战略和管理职能。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教师引导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参与度不高,更不会积极主动思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离,案例处理能力匮乏。
教学目标单一化
在高校管理会计教学中,教学目标是以掌握管理会计相应的理论知识为教学目的,更倾向于管理会计课程目标设计,使教学活动在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之间失衡。虽然此种教学目标易于开展教学活动,但限制了学生对管理会计工具方法运用能力,导致学生欠缺企业管理、企业有效运营等方面的能力,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利于学生全面学习,又不利于未来企业的长期经营与发展。
信息化学习环境利用率低
信息化学习环境是依托数字资源,凭借MOOC平台,联通教学资源,实现跨校交互学习的一种共享学习环境。由于硬件、软件和管理维护问题,高校建设的实验教学中心和自主学习中心对学生学业的贡献度并不高,形成了“高科技、低效率”的尴尬局面。信息化学习环境利用率低致使管理会计教学结构失衡,学生缺乏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分析的实际需求。
5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实现路径
以大数据驱动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是摒弃传统教师板书、PPT教学模式,以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教育项目为导向,以数据驱动教学的理念为指导,规划教与学的内容,实现理论与实务、实例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依托MOOC平台对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爱课程、蓝墨云班课等各层面教育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大数据发展战略制定适合高校管理会计教学的具体措施,并推广到课堂教学。“同时开发本校的管理会计教学资源库,打造微课、慕课、在线课堂、习题、讨论、考试等一系列的教学资源库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
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导向,提升教师数据应用能力。
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课程不仅是一门专业课,更是数据分析及信息化教学在控制企业资金风险、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的实践结果,因此,教师处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要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为导向,同时进行信息化教学实践,以适应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教育变革。首先,教师按照教学目标,结合企业应用需求,运用数据库检索信息,将关联知识聚集,在复杂数据中寻找具有教学实践价值的内容。其次,利用云计算整合教育资源,将名师的教学视频学知识、思维方式、问题解决方法运用在专业理论教学中,将实践教学环节和工作岗位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使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工作岗位实践融为一体。
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的数据处理功能,匹配具有数据挖掘功能的“”数据库,数据分析功能的SAS、SPSS和STATA等软件,管理决策方面的“用友沙盘模拟实验”和“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验”等实践教学软件,并与传统授课模式相结合,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开设线上企业管理决策模拟实践课,学生通过案例数据进行成本性态分解、计算边际贡献、确定盈亏平衡点,设计边际贡献利润报告。引导学生利用变动成本分析、边际贡献、本量利等管理会计工具参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
6结语
在大数据时代,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方式变革,能高效将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学融合,共享教育资源。管理会计信息化教学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企业内部管理的意识,真正达到知行统一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Z].2015.
[2]甘容辉,何高大。大数据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
[3]王靖,刘志文,陈卫东。未来课堂教学设计特性:具身认知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
信息化教学范文【第三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教学、多媒体技术、校园网络、资源共享、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一、实践教学的提出
邓小平同志从国家民族未来命运和世界发展趋势的高度,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近几年来,在素质教育的大前提下,我国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制订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中学信息技术教育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起来了。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以提高未来建设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力和科技意识,是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
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基础文化教育和人才素质教育,是一项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教育。然而,纵观我国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或者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仍然存在,学生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这是由于在学校信息技术课时安排不可能太多的情况下,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赶出来的结果。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了一些探索,发现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利用计算机优势,进行实践教学,对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行之有效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发智力、受人以渔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
二、实践教学效益的探索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而实践教学就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和学生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这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于是他们也就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具体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可以揭去学习计算机的神秘面纱
计算机是一门新兴学科,属于尖端技术,电脑设备相对较昂贵,大多中学生(来自农村)对于计算机的了解是通过广告,或者是道听途说,以至于一些同学对电脑产生了一种神秘感觉。采用实践教学法,可以使他们明白,电脑不过是受人控制的机器而已,电脑的操作也是非常简单,一般地操作键盘或鼠标即可,这样他们就很自然地走近了电脑,一些诸如键盘、鼠标、显示器、软盘、光盘、硬盘等名词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也就消除了学习计算机的恐惧心理。
(二)、使教学过程具体化、直观化
教学过程是非常实在的过程,忌的是教师空谈。自然科学的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就是这么个道理。你说氢气能燃烧,学生可以接受,但并不一定认同,除非你给他看一下实验的结果;你介绍电脑的各种种功能时,他会觉得你可能在吹牛,演示一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他们不得不相信。在计算机系统组成中,让学生面对计算机,解剖整台计算机也会非常自然的,硬件、软件也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在程序设计教学中,语句写得对不对,程序能否实现所要求的功能,在机器上运行一下,马上就能知道。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的错误、疑点当堂就已经解决,也不会留到课后,或者是下一次课。
(三)、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结合,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的媒体也多是粉笔、黑板和幻灯,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电子教室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因人制宜,因材制宜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正处于普及阶段,城区的学校已开设了信息技术课,而在偏僻的学校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且电脑的档次相差很远,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尤其是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曾出现过优等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失去信心的现象。采用实践教学法进行个别化教学就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因为在个别化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学习进度,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当然,有能力的教师最好根据学生的情况自制一些教学课件进行个别化教学,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并可充分利用校园网的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信息技术的教学,适当开放服务器的部份资源,让学生自己上校园网获取各自所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学生的自学能力,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验
不同学校计算机资源的配置是不一样的。笔者以为,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计算机配置情况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不同的方式。
(一)、边讲边练
这种模式就是整个教学过程在机房进行,教师可以随时让学生练习。具体做法就是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分析教材,制作一些适合于本课的演示教学课件,适时控制进行上课或上机;教师讲课时能统一控制学生用机,学生练习时能开放学生用机。这种模式具有实效性,学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学过程是双向的。但是这种模式机房一般地需要配置多媒体电子网络教室,需要配专门的软件,如腾图等软件,可用于控制台(教师机)控制工作站的使用情况,统一锁住或开放工作站;而且机器的放置也以按照教室里课桌的位置横放为佳,学生既面对"黑板",又面对机器,便于听课又便于操作。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低的,教师应该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否则,就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的作用。但是这种模式相对农村中学来说配置价格不菲;有时边讲边练,也会由于学生程度的不同而造成在时间上的等待,而减少了课容量,降低了课堂效率。一般可适合于上复习课、基础知识课和练习课,因为这些课,教师可自制一些操作简单的课件进行演示或让学生自行练习,不造成课堂资源的浪费。或适当开放服务器的部份资源,让学生自己上校园网获取各自所需。
(二)一堂讲,一堂练
目前,不少学校为信息技术教学配的是单机房或者是无盘工作站的网络机房,还有一个或几个为各科教学而设的配有大屏幕实物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室。在这种配置情况下,整个教学过程若在机房进行,边讲边练,会产生以下的问题:由于学生的操作不能统一管理,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自顾自的操作,课堂纪律较差,教师的讲授效果甚微。对于这种配置笔者推荐一堂讲、一堂练的模式,这"一堂"并不是一个量化的概念,将课时一分为二,一半上机,一半上课,而是根据实际需要,有时在教室上课,有时在机房练习。需演示教学课件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课,就在大屏幕多媒体教室实施教学过程,而操作性比较强的DOS命令、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课,教师讲授在大屏幕教室进行,学生练习在机房进行。进行面向过程的程序编制讲解并演示(大屏幕投影仪能够将计算机上的信息直接送到投影屏上),再叫一个或几个同学演示操作,第二次课就给学生一些任务,让他们上机完成。这样一来,在第一节课上,学生通过听、看基本掌握命令的格式、功能等,第二次课通过自己实践,进行巩固学习。这样,教学过程既集中又个别,教师既传授了知识,在练习课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学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在完成任务后,可深入学习其它知识,而后进的同学,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教师也可花较多的时间用以辅导后进同学,既保证了课容量,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个缺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实时操作,不易发现教与学中的问题。尤其目前信息技术课时量很少,两次课的间隔时间较长,学生易忘,会造成教学过程的重复。当然,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模式,教师都应精心准备论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结合其它教学法,如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等形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必须加强机房内的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笔者在组织实践教学时,还随意指定一些"辅导员"(不一定是成绩很好的同学),让他们解答同学的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总之,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我们不仅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科学技能,真正把素质教育推向前进。
信息化教学模式【第四篇】
关键词 高等数学;信息化;探究式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3-0036-02
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并能根据已学知识对新知识进行推理论证。对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式教学。
1 职业院校高等数学教学现状
高等数学是一门比较难以理解的学科。对于习惯了高中教学模式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讲,刚开始接触高等数学的职业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压力,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样的局面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他们更深层次地学习高等数学。
现代职业院校的教师在讲解高等数学时,依旧采取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听不懂的情况下,对教师讲解的知识也逐渐失去兴趣,产生一恶性循环。教师从此也会失去讲解的激情,使得高等数学教学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2 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具备的特点与优势
高等数学是一门需要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进行题型验算的学科,所以学生难免会感觉到课程单一枯燥,失去学习的兴趣。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中,可以规范教学模式,使得教学步骤变得简便明了,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经验,运用简便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高等数学信息化可以提供先进的教学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快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并且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能力。学生在利用信息技术学习高等数学过程中,增强了对知识的分析与研究能力,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
3 提高高等数学信息化的有效策略
完善信息化教学设施,提供信息化教学服务 现代许多职业院校的信息化设施尚不完善,教师在授课时需要的信息化设备不具备,阻碍了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完善信息设备,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职业院校学生需要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完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为学生建立更好的自学平台。如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相关内容时,学生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备自行进行有关内容的学习,了解线性方程组的特点,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了解有关线性方程组的习题,进行自主练习,提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另外,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了解n维向量及其线性相关性,并从中总结线性相关的概念,为之后学习一般线性方程组的解打基础,增强学习高等数学的自信心。并且在做习题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打开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正确性。所以,完善信息化设施促进学生学习,激励教师教学,一举两得。
改变教学模式,利用信息化教学 陈旧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高等数学的相关知识。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师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教学服务。如在教学“行列式”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为学生展示最基本的行列式信息,让学生快速接触行列式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高阶行列式的相关内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节约课堂时间。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知识框架。如在完成“矩阵”一章节的知识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本章节的知识构架,带领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并在回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解决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查缺补漏,并与教师进行沟通,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最正确的解答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增强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信心,提高教学效率。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数学教学本身就注重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要构建高等数学信息化探究式教学模式,既需要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也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形成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也出现信息化教学模式,但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长时间的磨合,从而找到高效的教学方式。
如在教学“统计量及其分布”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明有关的基础知识,并在授课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疑难所在,并给予正确解答,让学生正确了解统计量及其分布的相关知识点,丰富自身知识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磨合需要二者拥有足够的交流互动。
此外,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研究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辅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过程中也需要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如在教学“克莱姆法则”时,教师需要时刻与学生进行合理的沟通,并为学生解决其在学习克莱姆法则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
利用多媒体,增强课堂趣味性 多媒体设备的出现为职业院校的高等数学教学活动增添了光彩。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先进的题型,帮助学生总结优秀的习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讲解“随机事件、古典概型及加法定理”一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事件,让学生进行判断。教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模式进行比赛,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对屏幕上显示的事件进行竞答,统计得分。这样的教学模式合理利用了信息化设备的优点,最大化地突出了信息技术的长处。
另外,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活力的教学内容。如在教学“高斯消元法”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高斯的相关介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为学生播放有关高斯消元法的计算技巧,为学生演示高斯消元法的步骤,并讲明每一步的意义。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深刻掌握高斯消元法的计算过程。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自我学习与鉴定,测试自己在本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断提升自己。这样的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激起学习高等数学的热情,使自己全身心投入高等数学学习中,不断激发潜能,促进快乐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 结语
高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在授课时加强授课模式的信息化,可以提升教学质量;而学生利用信息化设施进行自学,便于学生牢固的掌握已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再云,丁卫平,孙明保,等。线性代数课程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其培养[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1-94.
[2]郭伟伟。高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及评价[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24-125.
下一篇:煤矿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范例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