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说课稿通用13篇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不断交融,推动了社会发展与变革,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咏雪》说课稿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咏雪》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咏雪教案。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一、导入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加上标点符号,再朗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教案《咏雪教案》。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5.五读课文能背诵:
6.归纳主题: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想一想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三、拓展思维: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四、课后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1篇给予鉴赏、评点。
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教学反思:教学步骤来看,既不是侧重文化熏陶的定篇,也不是指导阅读的样本,而是把它当成了描写雪景的“例文”,这样的处理显然是大违课文作文和教材编者初衷的。文言文还是要加强朗读,积累文言文常用字词。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咏雪》是部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八课,表达浓浓的亲情,动人心弦。(单元提示)本课节选自《世说新语》,这本书主要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都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咏雪》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两代人在富有文化气息的交流中,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雅趣,体会到交流的。愉悦。(课前提示)文章通过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但对于文言文的学习能力还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教授本课时,我将会注重学生对古文学习热情的培养和激发,更要加大学生对古文学习方法的引领(如:怎样朗读、怎样记笔记、怎样翻译和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3、学习如何细致体会语言的差异,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进一步巩固阅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以诵读为主,自主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勾画、分析文中比喻修辞的句子,说出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说出所营造的家庭气氛。
教学重点:
1、继续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掌握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中优美句子的进行赏析。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对优美词句的赏析。
教学设想:
以探究、讨论的学习方式为辅,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自身对文章的学习和理解。在朗读、讲解、评析、探讨有机结合的教学步骤下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自主探究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为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趣导入
通过雪景图片介绍导入,今儿展开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
二、复习检测
1、检查学生所搜集的有关雪的诗句(请同学说出所搜集到的的诗句)。
2、学生听读文章(要求: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3、学生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
1、分小组翻译课文,结合文章注释以及上节课对文中重点字语的解释批注。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句进行翻译。看谁的正确率最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
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
6、再次听读课文,完成故事情节的梳理。
时间地点人物时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7、重点字、词、句的讲解(古今异义字、文言实词和文言特殊句式)。
四、拓展延伸问题设置
1、课文营造了一个怎能的家庭气氛?
课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个温馨、和睦(和谐)的家庭气氛。
2、“公大笑乐”的理解?
1)家庭的和睦
2)对子女的赞扬。
3、比较赏析
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
明确: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五、课堂总结:
学习了本文我到了什么?
联系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展开对‘好好学习’重要性的探讨,进而激励同学们应该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六、巩固练习。(附:题单)
七、作业设置
1、收集整理有关冬天的名言名句,并扩展到春、夏、秋三个季节。
2、翻译课文,完成练习册。
3、背诵课文,并完成默写环节。
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设计 篇3
教材解读: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疾风骤雪、纷纷扬扬的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文章通过神态描写和身份补叙,赞赏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第一句交代咏雪的背景。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相当多。东晋的谢氏家族是个赫赫有名的诗礼簪缨之家,为首的是谢太傅即谢安。在这样的家族里,遇到雪天无法外出,才有“讲论文义”的雅兴。主讲人对这两个答案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欣赏及赞扬谢道韫的才气。并写出了谢道韫是“咏絮才”,后来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红楼梦》第五回的“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便以“堪怜咏絮才”称许林黛玉。在《三字经》中还有“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吟”之句。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
ppt课件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谢道韫,东晋时有名的才女,东晋的谢氏家族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谢道韫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才俊麋集的豪门中。她是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谢玄的姐姐。谢道韫在闺阁少女时就卓尔不凡,才识过人。一个冬日的午后,谢安与家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文义大略。不久,雪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问:“大雪纷纷何所拟?”侄儿谢朗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叔父谢安十分赞许,于是后世就把能诗善文的女子称为“咏絮之才”。后来,谢道韫就嫁给了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王凝之以善“草隶”闻名,又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虽然没有他父亲和弟弟的名气大,但也绝非庸才。唐朝诗人有句诗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指的就是谢道韫的娘家,“王”指的就是王羲之家。
2、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古文就是“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说说还在那里见到过“咏”字,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咏鹅》、《咏柳》,想一想“咏”是什么意思?
二、尝试自读,读通文章。
1、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并标记下难读的地方。
2、全班交流,说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师相机指导,请学生互相纠正,全班练读。
学生朗读预设:
易错的字音:雪骤(zhòu)何所似(sì)差(chà)可拟(nǐ)即(jí)
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3、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回忆以往学习古文,是怎么理解文意的?(读中理解,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2、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读文章,试着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读不懂的句子后面划“?”
3、小组合作交流,重点交流自己不懂句子。
4、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之后,全班交流: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预设:俄而雪骤
师引导:你还听过哪些带“骤”的词语,比如:骤雨,骤降,大胆猜想雪骤可能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知道“俄而”是什么意思?那么“俄而雪骤”连起来怎么解释呢?
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引导:智力的“公”指谁?(谢安)无奕女又指谁?为什么叫谢道韫为无奕女?
5、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主要内容。
6、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四、突破难点,感受智慧。
1、课件出示兄子和兄女的话。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 (谢道韫回答之后,谢太傅大笑;文章最后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这都说明谢太傅更加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
五、大胆想象,运用表达。
1、通过平时的观察,你觉得雪还像什么?
2、小组合作,试着用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差可拟。
未若____________因风起。
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咏雪名句。
4、师用课件出示古诗中的咏雪名句,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李白《行路难》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宋陆游《夜大雪歌》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宋杨万里《观雪》
5、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
6、自由背诵,生齐背。
六、充实人物,全面解读。
1、学了这篇古文,谢道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师补充资料: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3、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谢道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七、课外拓展,广泛阅读。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结识更多聪颖机智的朋友。
《咏雪》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熟读并努力做到背诵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 代文。
3、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学习重点】
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资料链接】
1、题目解读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
道蕴表现出咏絮之才。这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学习起来不太困难。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
笔记小说。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juàn)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3、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4、将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放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
谢太傅 ( fù )雪骤( zh?u ) 差可拟( chà )柳絮( xù ) ....
王凝之 ( níng )无奕女( yì ) 道韫( yùn ) ...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世说新语》 ,编者是 刘义庆 , 南朝 (朝代), 文学 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今异义词):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 相比 差: 差不多
未若: 不如 因: 乘着,就着
5、用“/”给文章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借助学习古文的方法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并识记常见字词:
(1)译词:内集家庭聚会 俄而 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 像什么 。差可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儿女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
(2)选择正确的解释:未若 〖 ①不像 ②不如、比不上〗
(3)译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 内集 ”、人物“ 谢太傅与儿女 ”、事件“ 讲论文义 ”等要素。
b.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c.“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美感,着是“撒盐空中”所缺乏的。 撒盐空中比喻了雪的颜色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谢太傅对两人的答案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而已,十分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e.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1.纷纷白雪像
2.咏雪的古诗句:
四、拓展延伸
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
五、作业、
1、解词及加点字①内集:家庭聚会 ②儿女: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 ③讲论文义:讲解诗文④俄而: 不久,一会儿 ⑤骤: 急 ⑥欣然:高兴的样子 ⑦何所似:像什么 ⑧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⑨未若:不如
2、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个寒冷的下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3、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文。
《咏雪》说课稿 篇5
大家好!
我是肇东市第十一中学语文教师xx。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语文课堂,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教学的活力所在。真可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课不同。”而能令其“点石成金”的“点金棒”就是现代信息技术。今天,我就以《咏雪》一课为例,来阐释一下我是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完美结合、交相辉映的。
一、说教材与学情
(一)教材简析
《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中的第一则。这一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文化教育的画面,呈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浓浓亲情,动人心弦。
(二)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已经学过《学弈》等3篇文言文,积累了一些文言知识,熟悉了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方法。《咏雪》语言文字浅显,还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学生理解起来应该说相对容易一些,但对文中语言的辨析和欣赏在教学中存在一定难度。若能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领会,定能翻出新意。
过渡:(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文本的内容及学生特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亲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渡:(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六个融合):
四、教学过程
融合点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飘飞的雪花是严寒的冬日里大自然赐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自古以来,雪以其洁白轻盈的姿态激发了众多文人的灵感,留下来许多千古传诵的诗篇佳作。
早在东晋时期,就有一个关于咏雪的故事,被刘义庆编入《世说新语》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由雪花纷飞的图片导入,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对飘飞的'雪花有直观感知,激发兴趣,为后面赏析两个咏雪佳句作铺垫。)
融合点二:利用资源走进文本
此环节检查学生预习情况,交流网上查阅的资料,了解《世说新语》及编者刘义庆
交流后ppt出示需要学生识记的内容,师并做以总结:(其实,中国文人,自魏晋以来,对世说就无比迷恋……)
(设计意图:我想通过学生亲自查阅整理资料,运用信息技术为他们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了解魏晋名士那种洒脱、儒雅的气质,走进古人情趣盎然的日常生活。)
融合点三:多样朗读感知课文
1、ppt出示课文范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注语气语调、节奏停顿。
2、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设计意图:以信息技术为辅助手段,反复听读、朗读,使学生能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 )
融合点四:协作学习疏通文意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课下的注释和工具书协作疏通文意。
2、以小组为单位反馈自主学习情况,与其他组进行交流,师课件出示重点词语辅助记忆,适时给予明确。
3、疏通文意后,课件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伴着形象直观的图片,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很快会将课文内容熟记于心,达到强化语言积淀的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解决了教学重点。)
融合点五:师生合作 质疑探究
语文《咏雪》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古汉语知识。
2、背诵短文。
3、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的美感差异。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谈家庭聚会时的情况,引入作对联,咏诗词歌赋,之后,师生共同研读南朝文学家刘义庆的1篇短文《咏雪》。
二、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默读课文,圈画出生字、难词。之后,小组利用工具书解决。之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看大屏幕讲析文言词句: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子侄晚辈统称。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猛。
欣然,高兴的样子。
拟,比,比拟。
未若,不如。
差,大致。
因,趁,乘。
1、白雪纷纷何所似?似何,像什么。
2、即……之妻也。“……也”,“是……”
3、即……之妻也。省略主语“(谢道韫)就是……”
三、教师范读课文。
四、教师领读课文。
五、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六、教师示范、指导背颂课文(合上书,一学生读,其余学生听,三遍之后背诵)。
七、简析课文内容:文中赞赏了谁?
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从哪一句得知?文末交代道韫的身世可见。
八、两个小孩都很快做出了句子,且小男孩最快,随后小女孩微起朱唇出妙语“未若柳絮因风起”,因而公大笑乐,比较“撒盐空中”与“柳絮因风起”形容“白雪纷纷”,哪一个更好?学生各抒己见,自圆其说即可。
教师见解:“撒盐空中”这句虽然形似,但给人的感觉不美,“柳絮因风起”句则形象、动态、美感兼具,有意蕴。举例: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江山一笼统,井上一窟窿。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这首打油诗有形象,无意象,我们体会不到景物美,这不是成功的文学创作,好的文学形象要有美感,有情趣。如:“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营造了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这是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家庭。
九、齐背课文。
十、拓展练习。
要求学生背出自己熟悉的咏雪诗句,师生共同欣赏。
附课文《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教案 篇7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杨氏之子》、《伯牙绝弦》等几篇文言文,基本掌握了了一些朗读和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并努力创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受“咏雪”的情境,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本文,并试着背诵。
2、 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对不理解的地方敢于提问。
3、 了解“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学习古人的智慧。
4、 积累古诗中的咏雪名句。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篇古文,并能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积累咏雪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两个人对雪的比喻妙在哪里,文中的谢太傅为什么更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谢道韫因何得名“咏絮之才”。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补充相关人物的资料。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搜集咏雪名句,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及资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创设情境。
1、课件依次出示:谢安、谢道韫、王羲之的图片,师作如下介绍。
谢安,东晋政治家,军事家,也是当朝宰相,世称谢太傅、谢公。他自幼聪慧敏悟,气字非凡,甚至连被誉为“王与马,共天下”的著名丞相王导都知道他,以致于当时的学童连他的读书音韵都竞相仿效,蔚成时尚。在同权臣桓温的周旋与斗争中,谢安表现出了超人的胆识与气度,成了稳定大局的顶梁柱,群臣的主心骨。公元371年,桓温废除了皇帝司马奕,另立简文帝司马昱,公元373年二月,当桓温闻讯简文帝并没有如他指望的那样,禅位给他,气急败坏;亲率大军,杀气腾腾地回兵京师,向谢安,王坦之问罪,并欲趁机扫平京城,改朝换代。眼见朝廷上下,人心惶惶,新帝司马曜也不得不下诏让吏部尚书谢安和侍中王坦之到新亭迎接桓温。当时,文武百官纷纷跪拜在道路两旁,甚至连抬头看一眼威风凛凛从眼前经过的桓温的勇气都没有,这里面也包括那些有地位有名望的朝廷重臣。与谢安同来的王坦之早已是惊慌失色,汗流浃背,紧张地连手版都拿倒了。在这惶恐的。一群人中,只有两个人不改自然容颜,一个是来者不善的桓温,一个是镇定安闲的谢安。在习习拂面的寒风中,谢安走上台阶,在席上就坐。他并不看桓温布置在四周,围得像铁桶似的卫兵,而是先作了一首咏浩浩洪流的《洛生咏》,然后才平静从容地说:“我听说诸侯有道,就会命守卫之士在四方防御邻国的入侵。明公入朝,会见诸位大臣,哪用得着在墙壁后布置人马呢?”老道的桓温没料到昔日在自己府中做司马的谢安在这种关头依旧不改其旷达风度和自若本色,一下子被他镇住了,于是赶忙赔笑说:“正因为不得已才这样做呀!”嚣张气焰被打下去后,他连忙传令撤走兵士,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又摆酒设馔,与谢安两人“欢笑移日”,在这欢笑声中,朝廷总算度过了一场虚惊。
谢道韫,东晋时有名的才女,东晋的谢氏家族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谢道韫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才俊麋集的豪门中。她是东晋名相谢安的侄女,淝水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谢玄的姐姐。谢道韫在闺阁少女时就卓尔不凡,才识过人。一个冬日的午后,谢安与家人们聚在一起讨论文义大略。不久,雪下大了,谢安兴致勃勃地问:“大雪纷纷何所拟?”侄儿谢朗回答:“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却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在叔父谢安十分赞许,于是后世就把能诗善文的女子称为“咏絮之才”。后来,谢道韫就嫁给了东晋时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王凝之以善“草隶”闻名,又先后出任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虽然没有他父亲和弟弟的名气大,但也绝非庸才。唐朝诗人有句诗写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里的“谢”指的就是谢道韫的娘家,“王”指的就是王羲之家。
2、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3、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这篇古文就是“咏絮之才”这个典故的由来。师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说说还在那里见到过“咏”字,学生联系过去学过的《咏鹅》、《咏柳》,想一想“咏”是什么意思?
二、尝试自读,读通文章。
1、学生自由地朗读文章,并标记下难读的地方。
2、全班交流,说说哪些句子不太好读?师相机指导,请学生互相纠正,全班练读。
学生朗读预设
易错的字音:雪骤(zhòu) 何所似(sì)
差(chà)可拟(nǐ) 即(jí)
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3、指名读全文,齐读全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回忆以往学习古文,是怎么理解文意的?(读中理解,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
2、运用以上的方法,自己默读文章,试着想一想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在读不懂的句子后面划“?”
3、小组合作交流,重点交流自己不懂句子。
4、在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之后,全班交流:还有哪些问题或疑惑?
预设:俄而雪骤。
师引导:你还听过哪些带“骤”的词语,比如:骤雨,骤降,大胆猜想雪骤可能是什么意思?借助注释,知道“俄而”是什么意思?那么“俄而雪骤”连起来怎么解释呢?
即公大兄无奕女。
师引导:智力的“公”指谁?(谢安) 无奕女又指谁?为什么叫谢道韫为无奕女?
5、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文章的主要内容。
6、 用一句话概括这篇古文的主要内容。
四、突破难点,感受智慧。
1、课件出示兄子和兄女的话。展开辩论,说说你更欣赏谁的比� (谢道韫回答之后,谢太傅大笑;文章最后介绍谢道韫的身份,这都说明谢太傅更加欣赏侄女谢道韫的回答。)
五、大胆想象,运用表达。
1、通过平时的观察,你觉得雪还像什么?
2、小组合作,试着用文中的句式来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差可拟。
未若____________因风起。
3、学生交流平时积累的咏雪名句。
4、师用课件出示古诗中的咏雪名句,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唐 李白《行路难》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宋 陆游《夜大雪歌》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
——宋 杨万里《观雪》
5、分角色朗读,想象当时的情境。
6、自由背诵,生齐背。
六、充实人物,全面解读。
1、学了这篇古文,谢道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师补充资料。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 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3、说说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谢道韫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七、课外拓展,广泛阅读。
推荐阅读《世说新语》,结识更多聪颖机智的朋友。
板书设计:
咏雪 咏:歌颂、赞美。
撒盐空中
柳絮因风起
胆识过人 咏絮之才
《咏雪》说课稿 篇8
教材分析: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笺疏》,文章讲的是谢家子弟咏雪一事的始末。《世说新语》文笔简洁明快,语言含蓄隽永,本文只有70多字,却鲜明地塑造了几个人物。“咏雪”成为流传千古的一段佳话,由此也有了“柳絮才高、咏雪之才、咏絮之才”等典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复习巩固作者及《世说新语》;
2、掌握“俄而、骤、欣然、差可拟、因”等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组织讨论有争论的问题,鼓励有创见性的意见。
2、同伴互助,解决疑难词语,并归纳整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课前预习反复朗读,课堂朗读,注意字音、断句,强调“似”“差”的读音。
2、同伴互助,讨论解疑答难,掌握字词,老师引导归纳整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前准备
布置预习:
1、熟读《咏雪》,掌握作家作品;
2、搜集学过的关于雪的诗句。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学习。
【新课探究】
1、出示教学目标: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
(2)疏通文意。
(3)背诵课文
2、指导学生自学:
(1)检查预习
(2)朗读课文:
①学生听读课文,要求: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③学生齐读
④分组读
⑤指名读
(3)研读课文: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并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教师强调的问题: 积累重点词语:“内集”“俄而”、“欣然”、“差可拟”、“未若”、“因”等。
【跟踪练习】
1、 《咏雪》这篇文章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得出来?
2、 用“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哪一个更好?
3、 文章末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课堂小结】
1、 作家作品
2、比喻修辞的运用
【当堂达标】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笺疏( )
(2)太傅( )
(3)俄而( )
(4)雪骤( )
(5)差可拟( )
(6)无奕( )
(7)柳絮( )
(8)谢道韫( )
2、 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____________
(2)俄而雪骤 ______________
(3)公欣然曰 _______________
(4)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
(5)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
3、写两句与雪有关的诗句
【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配套练习相关习题
课后反思 本节公开课,有诸多不足之处:
1、 课前布置预习要求不明确,致使学生预习不扎实,影响课堂进度及效果。
2、 课堂引导学生做的不到位,自己紧张,学生也紧张,课堂气氛明显不好。
3、 备课不充分认真,课件中出现了重复性的错误。
4、 驾驭课堂能力还须提高,课堂时间把握不好,练习时间过短,没有真正检测出课堂学习效果。
5、 对于重点探究的问题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给学生讨论探究的时间,最终还是让课�
6、 没有布置作业。
总之,本节课教学中有太多不足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教,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努力站稳三尺讲台。
《咏雪》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1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é雪骤zhòu
差可拟chànǐ无奕女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咏雪》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1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nǐ 无奕女 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 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 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 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咏雪》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熟读课文并背诵全文。
2.了解作者作品及写作背景。
3.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培养学养成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时重点
1.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2.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3.背诵课文。
学时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用“钟氏二子”的故事导入。
二.预习检测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掌握字音。
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chà)柳絮(xù)
王凝之(níng)无奕女(yì)道韫(yùn)
3.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编者(),()的文学家。
4.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解释重点词语。
内集:儿女:俄而:骤:欣然:
何所似:差:拟:未若:因:
5.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她自幼聪识,有才辩。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后来人们便把在诗文创作方面卓有才华的女子赞誉为“咏絮之才”。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1.文言文翻译“五字诀”:留、补、调、删、换。
2.借助学习古文的方法将文章翻译成现代文,并识记常见字词。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咏雪》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2.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3.“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4.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你能不能也说说“纷纷白雪”像什么?你还能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
四.拓展延伸
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咏雪》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内容] :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出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咏雪》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讲的是晋朝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大雪纷纷,谢太傅以此为题要求子侄辈作诗,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给后人留下一段佳话。本文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较浅显,又是围绕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1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 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要点]
先由聪明少年导入文本,介绍《世说新语》,诵读《咏雪》
品析佳句,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师: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就不由地想起了冰心的一首诗:“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那细小的
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是啊,我国古代文献记录中就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你知道哪些关于聪颖儿童的故事呢?
学生讲述自己准备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等。 教师: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我希望同学们多读聪明人的故事,但不要局限于故事本身,因为有自己创见的人才更聪明。今天我们再跟随古人刘义庆去认识古代的一位少年才女,和她比比谁更有才吧!
二、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简介
《世说新语》简介
三。正文
今天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咏雪》
1.题目解说:“咏雪”即歌咏白雪,歌咏落雪。标题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和线索,以“咏雪”为线索,表现了三个人的文学功底和才华,尤其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才华。
2.重点字的读音(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多媒体显示:
俄而 é 雪骤 zhòu
差可拟chà nǐ 无奕女 yì
(放声读书,及时纠正读音)
3. 读准节奏
多媒体显示: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齐读并指导学生明确根据文意来读准节奏)
4.重点文言词含义
多媒体显示:
内集:家庭聚会
儿女:古泛指子侄辈,今指儿女
俄而:不久,一会儿。
欣然:高兴的样子
未若:比不上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5. 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6.重点语句的翻译
多媒体显示:
白雪纷纷何所似 (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撒盐空中差可拟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 (请学生回答)
7.梳理内容要点
多媒体显示:
时间:寒雪日
地点:谢太傅家
人物:谢太傅、儿女(胡儿、谢道韫等)
事件:咏雪
家庭氛围:融洽欢快轻松 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学习心得
学生讨论总结
9.师引导总结主旨
(1)文中“公大笑乐”有如下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2)结尾补充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10.主旨
多媒体显示: 这则小故事,通过谢家子弟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深切品味文章内容)
四。 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多媒体显示:
1.讨论、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
纷”,� 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
二用“柳絮因风起”更好:柳絮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师做总结) 平时写比喻句时最基本的要做到“形似”然后不断追求“神似”的境界!
2.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师多媒体显示韩愈的《春雪》并点评)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点评:
形似:白雪——飞花
神似:白雪嫌春天的姗姗来迟,故意化作飞花盼春早到
五。 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 多媒体显示: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
六。随堂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骤( ) 奕( )
2.解释词语:
俄而: 差可拟:
3.翻译句子: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七。小结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及刘义庆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识记文言词语的含义和重点句的翻译
3.学习本文的写作特点:
a.言简意赅。只叙事,未评论,但意图明显。 b.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4.情感价值观:
学习古代少年的智慧
创新思维
八。作业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咏雪》一 文。
2.积累写雪的诗句或写雪的成语。
《咏雪》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培养学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初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导入 (播放数张雪花飘洒的图片,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插入歌曲“雪绒花”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气氛,歌声响起过程中深情地导入。)
看到同学们一双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我不由地想起了一句话,“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在你们的眼中,世界是美好的。恰值花样年华的我们,正展开想象的翅膀来观察世界,来欣赏美好的事物。今天,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聆听着优扬的乐曲,欣赏着飘飘洒洒的雪花。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那么你觉得这些雪花又象什么呢?
学生活动:自由回答,只要能说出合理的理由都可以。
教师活动:是啊,这些飘飘洒洒的雪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而且还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其实,早在1600年前,就有人探讨过这个问题,并且被记录在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咏雪》。
二、新课学习
(一)学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
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再朗读。注意语速、语调。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