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教育教学论文范例(优质4篇)
【导言】此例“环境教育教学论文范例(优质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环境教育教学论文【第一篇】
1.1渗透环境教育符合新课改和考试大纲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实验,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突出化学对生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重要作用。在《必修化学》等多种教材处都体现了环境教育的内容,酸雨的防治和无磷洗涤剂等一系列的规定,都体现了化学对环境保护的意义。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关于氟里昂和N0x对臭氧层的破坏、酸雨、光化学烟雾、含铅汽油对大气的污染等环保试题,但由于这类题目取材新,学生感到陌生,往往得分率低,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渗透环保知识的教学。
1.2加强环境教育可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当前,很多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如光化学烟雾、世界八大公害、近几年在我国各海域都曾发生过的赤潮等常识都不甚清楚,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教学中此内容涉及的很少。因此为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必要加强和重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
2如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2.1据教材内容确定好结合点,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
高中教材中有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教师可以把这些内容有机地渗透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之中。例如学习NOx时,可按介绍NOx的性质介绍其毒性和对人类及环境产生的危害,介绍吸收防治方法(NH3吸收法及碱液吸收法)的步骤有机渗透。使有毒的NOx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少的物质,为人类所利用。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化学专业知识,同时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
2.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法制教育: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全民普法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昀要求。一般的渗透方法是讲解某类物质或操作方法对环境的危菩,再提出相关的法律制裁条款,最后给出防治方法,例如学习SO2:时介绍煤和石油的燃烧、金属矿石冶炼等产生SO2导致大气巧染,进而产生酸雨,教师在介绍酸雨危害的同时,引入《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关于禁止向大气中排放有毒气体的规定,最后介绍防治方法。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化学知识和环保知识,更进一步了解了环保法制知识,增强了环保法制观念,
2.3结合化学实验渗透环境教育
第一,改进实验方法。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很多实验内容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同时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在平时教学中,教师需注意改进实验操作、装置等,尽量做到有毒气体不外泄,提高尾气的吸收量,向绿色化学方向发展。如铜与浓硫酸反应中产生的SO2气体,可以依次通过石蕊试液→品红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NaOH溶液,这样既可以验证产物SO2的性质又吸收了SO2,不污染环境。
第二,发展微型实验。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和改进各种实验为微型实验,如教材中氢气与氯气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反应,改成在小青霉素瓶中完成该实验,效果也很好。利用这些微型实验用量小、污染小等特点,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效果更好。
第三,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教师可在平时教学中利用研究性学习课渗透环保教育。如高一讲授环境保护内容时,可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几个课题组,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通过上网查询、社会调查等手段去研究大气污染、水污染、食品、固体废弃物等几个大方面中的个别子课题去研究。如蔬菜杀虫剂的危害及合理使用、市内垃圾种类及处理、废旧电池的污染等。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成果,这样方式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数据、有事实、有图片、有调查报告、课件等,形象生动,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环保知识充分联系,加深印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与化学教学的结合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可将做不了的实验制成课件进行播放,既生动、又环保。如利用视频资料为学生播放塑料加工中的污染、小白鼠在Cl2中中毒死亡,还可利用网上和一些书中下载、扫描的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这些都是重要的素材。通过播放有关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切身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丽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等,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五,在化学习题中充分体现“绿色化学”及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多注意收集各种资料,把有关环保内容的习题集中起来。在平时检测和练习题中逐渐渗透。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可作为专题教给学生,特别是有关国内新闻报道的热门环保话题更应多予注意,因为它常常是高考的热点内容之一。
3结语
环境教育范文【第二篇】
2004年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本学期是学校完成学校五年规划的关键一年,学校的发展按时代的要求,环境教育从单一环境知识的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种方面工作都要在与国际社会进行接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非常重要问题,并需要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中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环境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的素质。提高全校师生环境保护意识,是学校长期的重要任务。为此制定本年度学校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实施计划。一、 本年度学校奋斗目标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完成环保五件大事——一、学校操场建设完成;二、完成校史馆建设;三、实现教师每人一台微机;四、在开通校园网开通上建立学校网页,实现教育信息现代化。五、力争进入省级绿色学校。环保软件继续强化学生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树立环保意识。二、 具体计划1、抓体制,为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学校领导要充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和教育,校长亲自挂帅参加这一项工作,并积极有效地组织师生员工参加各种类型的环保工作活动,日常工作与管理中,时刻注意环境意识的渗透,并带头在工作中保护环境。学校校办、年部、后勤和团市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为学校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2、抓理念,为创建工作奠定思想基础环境保护以教育为本。抓好青少年环境教育,就抓住了环境保护的未来。也只有具备强烈环保意识的青少年,才能成为高素质的、适应21世纪要求的合格人才。绿色学校正是培养这类人才的摇篮。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是学校环境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绿色学校是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教育品牌。抓好绿色学校建设,就是为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奠基。基于上述认识,学校着重搞好教学渗透,各有关学科要在教学计划中体现环境教育内容。教案和课堂教学中要有环境教育方面内容,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学期要召开一次环境教育研究会议,总结交流环境教育和环保渗透的经验和教训,同时组织学习环保文件、相关知识和请有关人员来我校讲学。鼓励教师写环境方面总结和论文。同时在考试中要结合实际出一些环保知识或与环保相关内容,以检验学生的环保意识,促进和检验学生环保知识和意识。开展的相应“绿色教育”研究性课题研究。通过开展环境教育来推动学校改革与发展。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纠正一些师生中的一些错误认识如:认为绿色学校等于园林式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不具备创建绿色学校的实力;知名度高的学校没必要参创绿色学校;“绿色学校”牌子一挂,创建工作就可偃旗息鼓等等。学校应采用各种方式、加强宣传、培训,尽量让大家弄清楚绿色学校创建“是什么”。 3、抓骨干,培育创建工作的前锋和中坚加强对骨干人员的培训指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巩固学校绿色学校创建成果,提高学校环境教育水平,学校定期专门举办关于绿色学校知识讲座,并聘请了市外知名的环境教育专家来校讲座,同时选派人员参加上级级绿色学校培训。学校建立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机制及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等内容,多渠道、多层面的学习培训活动,为提升我校绿色学校环境教育的整体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抓载体,丰富创建工作内容继续开展环保相关活动,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关于环境方面征文比赛,在校报上刊发,并对好的文章向上级推荐订阅环境保护的报刊和杂志,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观看。校园增加环境保护标语和开辟宣传橱窗。有组织的进行环境教育和环境保护活动(如组织植树节、世界环境日活动等)。利用学校宣传媒体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教育宣传(如校园之声广播站、学校闭路电视等定期进行宣传教育)继续加强环境建设,对学校进行整体布局,完成学校操场建设;建成校园网并与外网相连,学校网站专门开辟了绿色学校专栏网页。校园教学楼进行规划,形成文明走廊。完善学校规章制度,设立专门园艺教师,对学校花坛进行管理。使校园环境没有死角。同时提倡节约资源,节省每一滴水,每一度电,对废物做好回收工作,始终保持学校清洁卫生。组织生动多样的环保社会实践活动。环保活动在环境教育、绿色学校创建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突破教学和教材的局限,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形式。 辽河油田第二高中 2004年3月
环境教育范文【第三篇】
生态学的概念是在自然科学方面首先提出的,指的是研究自然物周围和自然物的相互关系的自然科学。所以在教育生态系统这一名词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首先理解教育生态学,顾名思义指的是教育和生态学的结合,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教育在与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可以从体育教学生态化来释义,而体育教学生态化首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阐述,把系统论、协作论、突变论等多重理论结合起来,用来在体育教学中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观察体育教学的实施并且试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使体育教学事业在各项教育中更好的推广。而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则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来研究体育教学,本文特定的环境指的是高校体育教学环境。由于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实践性较高、信息交流的频繁、和其他生态系统要素密切联系,这关系到每个大学生以后在各自人生的发展,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生态化要更加明确发展方向。但是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校园文化、教学的风格、师资的配备,所以高校体育教学发展不均衡是在情理之中的。
2教育生态系统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目前发展情况
大自然中生态环境是讲究和谐发展共同繁荣的,通俗的可以称为自然生态化的发展。经查阅文献资料得知,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正在趋向于生态化的发展,但是有些地方还是处于非生态化的状况,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环境非生态化现象
在研究目前国内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程度时,我们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能素质现状和运动情况,本次问卷调查共计2185人参加,涉及了17所高校学生,统计结果显示体重超重的占据了33%,且男生的超重人数比女生人数高27%,近视率高达76%,且女生近视率要远远的超过男生的近视率。超过39%的学生出现过颈椎肩周等疼痛症状。低于10%的学生每周有三次及以上的体育运动。很多学生每学期没有体能测试,高达20%的学生运动时出现昏厥的现象。这样的调查结果表明教育生态系统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是非生态化的发展,大学生的健康问题已经引起我们对传统教育环境的深思,那么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高校及学生对体育教育观念的缺失
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的发展是要求在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要求各种教育过程的因素互相协调的发展,首当其冲的因素就是观念意识的问题,进行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有效实施的时候首先要保障教师与学生的观念相互和谐不偏差,但是事与愿违,目前在查阅有关新闻的时候发现国内60%的高校中教师对体育教育理念非常古板,很多高校的学生对体育教育重要性观念严重缺失。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生态化是要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要与陈旧的观念进行摩擦和碰撞,从而获得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系统内部真正的和谐。在高校体育教育的环境中老师起着引领者的重要作用,通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传到学生潜在学习意识中。但是目前在高校中有很多的体育教育者的观念还是墨守成规,只是当作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放松的一个环节,缺少培养学生的终生体育意识,这就从根本上就把体育教育的重要性悄悄的抹杀掉了。同样在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生态化发展过程中,学生体育强身的观念意识已经逐渐被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而改变,在文献的查阅过程中我们明显发现很多学生认为体育教育是可以不开设的学科。这就是教育生态系统中高校体育教育长期的非生态化发展,教育生态系统中学生已经长期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体育对今后自己发展的重要性。在有关教育组织在对50岁以上的老者进行“对于自己最重要的是”问卷调查中高达90%的人回答是健康,客观体现出了强身健体的重要性,这同时和高校体育的要求恰好相同。因此学生体育教育观念的缺失会严重加速高校体育教育环境非生态化的发展,影响了教育系统生态化的发展。
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滞后
自从12世纪近代大学在欧洲的土地上孕育产生,800多年来形式多样的高校已经遍布了五大洲,但是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中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现在高校的体育文化教育已经脱离学生和社会的现实需要,用一种特定的思维去考查文化的需求,已经脱离了体育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其实就是高校在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中缺少对我国青年和社会所需的考察,这远离了本民族文化对传统体育的真正价值。高校体育教育在不断进步的时代中也在逐渐减退,一方面是由于很多高校认为科技文化、技能教育是教育的重心,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文化的发展较为滞后。另外一个方面,体育文化的滞后是与用在体育教学的经费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体育教育的设施比较陈旧,使一些课程无法正常的实现和教育的理念无法更好的贯彻。体育文化的滞后性使学生天生具备的自由天性被教育滞后给磨掉了一大半部分,无法切合实际的做到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的理念,严重的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快速发展。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对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的影响
随着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于其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训练力量和充沛的财政支持。同时意味着教育生态系统的不平衡的发展,竞技体育和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头大一头小”的局面,如在深圳举办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代表团取得了75金39银21铜总奖牌数145枚的优异成绩。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会”之称,这就表明我国高校的竞技体育达到最高的最高水平。然而在普通高校中经常报道说在跑步的过程中猝死和晕厥的现象,一组相对准确的调查数据显示,60%的高校体育教学是在盲目的环境中完成的,充分表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高校体育教育环境非生态化的发展。
3实现高校体育生态化发展的方法
调查显示,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有意识改变体育教育中的问题,要实现高校体育内外环境的生态化就要首先帮助同学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创造一个良好体育教育的氛围,目前已经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做起。
改变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的价值观是要求个体可持续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已经转变,把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放在了体育教学改革的中心位置,创建绿色的观念意识。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特征,如个体的心理、生理、行为意识等。在关爱的角度下引领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切实的感觉到终生体育的优势。
构造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中各因素的和谐发展
高校体育教育环境中的两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和老师,要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的发展就先要满足的条件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只有必要条件的满足才能保证体育教育生态化的发展。师生间的平等交流会趋向于协同和本真,学生会放松心情,放平心态去主动接受体育教育的知识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就自然而然的和老师达到一种自由无阻的交流空间。让学生在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发展的过程中得到生理、心理、行为的全面成长。
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与此同时高校体育教育环境普遍的比较低,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先经费的投入要保证公平的发放,奖惩的制度要合理的完善。其次是国家应有意识的多举办一些全国性的大学生单项运动比赛,不仅仅局限于四年一次的大学生运动会。最后加大对各大高校体育教育考察力度,对于盲目跟风却没有实实在在推进措施的高校加大管理的力度。只有教育环境的公平才能保证高校体育教育环境生态化的发展。
4结语
环境教育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合作,转化,创造
教育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学校应重视教育环境的优化。而学校的教育方式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必须要竭尽全力地设法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软环境。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我认为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有利于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发挥合力的作用,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
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不是单靠教师或者学校就能形成的,还要依靠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合力作用。因此,班主任或者科任教师在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时,应与家长、学校领导保持密切的联系,积极开展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1、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利用有效的合作来教育学生。
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还不够,美国在第三次教育改革时提出了家长、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合作的关系。确实,家庭的教育对儿女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家长对学生的作用与影响,作为学校或者教师都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可以通过家访、开家长会,组办家长学校等形式,一方面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一方面指导家长正确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2、开创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接受社会上积极因素的教育。
我们培养学生的最终目的是服务社会,所以,我提倡让学生多与社会接触,甚至学生也可以参与大人的大部分活动,可以讨论大人的话题。因为学生受益,岂只是限于上课时仅仅的四十分钟?学生的课余时间往往比上课时间要多,教师应克服一切的困难,灵活地开展多样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的课外知识。我们应在课余期间,引导学生参加绘画、朗读、集邮、摄影、跳舞等兴趣小组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登山活动时,培养同学间互助精神;在参观游览时,感受祖国的美丽与伟大,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这样,既可以让他们发挥了个性特长,又增进了同学关系的融洽,对建立良好班集体有很大的帮助。
3、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开创怎样的第二课堂有紧密的联系。
第二课堂的活动与建立良好的班集体又是一个互动的关系,这一点每位教师都应注意到。当然,学校甚至上级领导部门也应义不容辞地配合教师、班主任搞好第二课堂的活动。
二、转化差生,使学生整体发展,促进良好班集体的形成。
一个好的集体,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集体成员,于是,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成了建设良好班集体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我们职业类中学,学生的基本的素质都比较低,那么转换差生就更刻不容缓了。
记得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要打开一把生锈的锁,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注进油”。在班环境中,要注意消除另眼看后进生的不良风气,鼓励互助友爱的精神。在教学时,对后进生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激励的教学方法。现在,有些地方采取“重试”的办法,给考试不理想的学生重试的机会,我认为这种做法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又能让后进生体验到成功,增强学习的信心,推动后进生的后续学习的积极性,值得我们推广。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我发现很多学生,纪律或学习不好都是心理上的问题。我们想要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非常有必要调整好学生的心态。
作为一名职业中学教师,其本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行为的折射性是挺大的。特别是中职生,他们没有足够的理性知识去辨识老师言行可能存在的不合理,模仿性是很强的。有人说,学生的不良表现是学校的管理误至,我想这与教师的言行是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其次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民主下放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大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搞班风建设时,单靠教师“一厢情愿”是不行的,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调动、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如:组建班干组织,劳动、文艺活动、出黑板报等等,都由他们各自儿处理。只是必要时,才给予他们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在主体性得到发挥中既感到了民主,也培养了能力,对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教师应以良好的心态、充分尊重、理解、宽容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要正确地对待班中的每一名学生和班中的每一件事,要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平等、友爱、团结与文明,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心悦诚服地为班集体奋斗,促进他们互助、进取和爱国的激情。这样,我们的班集体才算是合格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才算是达到了目的。
四、认真做好教室的“软建设”,优化学习环境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师年度【汇编5篇】
下一篇: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精编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