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精彩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精彩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一篇】
摘要: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倡导音乐教育中各种音乐形式的兼容并蓄,但是国内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领域进行钢琴音乐等西方音乐多元同构的同时,却忽略了多元音乐教育对本土音乐基础的强调,传统音乐教育被轻视,少数民族音乐教育边缘化发展;要真正践行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就必须从教学理念、教材、教学内容、师资等方面突出民族音乐教育,推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地位合理化调整。
关键词:民族音乐;边缘化;多元文化。
多元音乐教育理念是多元文化教育在音乐领域的渗透,多元音乐教育理念认为每种音乐都有自己的体裁和曲式,不同音乐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理念。根据国外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实践,进行多元音乐教育有利于本土音乐学习者建构良好的音乐概念,并能从其他音乐中汲取更多营养。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倡导世界各地音乐在教育领域内的共生共存,且这种共生共存是以本土音乐教育主导下的和谐共生。但是在事实上,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国内音乐教育形成了以欧洲音乐为主导的发展模式,教育理论、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是以西方音乐为主,钢琴、大提琴等西方器乐成为音乐教育的主流,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可有可无,处于边缘化地位,这样的状况显然与多元音乐教育的本土音乐意识相悖。多元音乐教育强调音乐教育的多元同构,但是这种多元同构是在本土音乐基础上的多元化,而不是失去自我的多元化,少数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在国内音乐教育体系中拥有相应的空间,因此少数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合理化自然是国内多元音乐教育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音乐价值观失落。
少数民族音乐是少数民族民众在生产生活中自然形成的音乐形态,具有独特的发声和歌唱方式,和民族生活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哈尼族哭嫁歌中,其多声部的形成是依照婚礼仪式的程序,根据不同角色的融入而形成的多声部演唱,每个声部按照婚礼角色形成了不同的音高。对于哈尼人来说,其多声部的形成并没有沿循西方音乐的和声原理来考虑音程和音节之间的连接,而是当地民众根据情感需要,根据自我感觉,进行的声腔和音韵的结合,具有非理性特征。哈尼族的多声部和西方音乐理论中的多声部原理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所蕴含的文化意味也大有不同,通过这种自然的代代相传的音乐感觉形成了哈尼族哭嫁歌特殊的中立音及中间调式。民族音乐这种凭感觉而歌的歌唱方式形成了民族音乐特殊的音乐模式,也形成了民族音乐特有的神韵。[1]但是在现代艺术教育中,并没有对这种特殊的构成模式按照特殊的评判标准,而是依照西方音乐理论来评价,用西方音乐的发声方法来衡量民族音乐的特色歌唱,以此来判断民族音乐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以钢琴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是基于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形成的音乐文化,两者并不属于统一价值思维体系,自然不能用西方音乐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少数民族音乐。当前这种民族音乐评判价值思维从根本上表征了本土民族音乐价值观的失落。
(二)民族音乐课程缺位。
高等教育是民族音乐传承发展的主要渠道,特别是随着民族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的解构,艺术教育的民族音乐传承意义更加突出。但是从高校民族音乐课程设置来看,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在专业教育课程内容中得到强调。这种情况主要表现在地方民族高校虽然把民族音乐纳入到音乐专业教育中,但是大多数民族院校对于民族音乐课程的纳入往往以当地民族音乐为主,部分民族院校的音乐教育甚至没有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概论》课程,民族音乐的边缘化教育地位由此可见。而在大多数非民族高等艺术院校中,钢琴、大提琴等西方器乐是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本科类音乐专业几乎没有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研究生类专业开设民族音乐课程的院校也是少之又少。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教育中的被轻视程度可见一斑。部分学校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少量民族音乐课程,但是这种课程安排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与民族音乐课程的少量化、单一化、选修化不同,多数艺术院校的音乐教育主要以西方音乐教学体系为主,不仅音乐理论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课程中所介绍的曲目也大多以西方音乐作品为主,钢琴更是在音乐教育中占有主导地位。相较于钢琴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强势主导,少数民族音乐在国内音乐教育课程中基本是缺位的。
少数民族音乐主要是民族乡土中发展起来的音乐,民间是少数民族音乐的土壤,因此民族音乐的`歌手大多是普通的少数民族民众,他们受到民族音乐土壤的滋养,对于民族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因此这些民族音乐歌手演唱起来的民族歌曲往往具有特殊的神韵。但是在部分院校的民族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教授者并不是对于民族音乐有深刻理解的民众,而是由科班出身的音乐教师来教授,这些科班教师所接受的教育也正是西方音乐理论体系。因此这些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曲目的教学往往也是按照西方音乐作品,从调式、音准等方面来授课,而对于民族音乐特殊的文化内涵和其中对应的情感心理并没有加以强调,这就使得学生虽然在形式上掌握了民族音乐的唱法,但是在民族音乐的风格和神韵上往往模仿不来,缺乏地方性是当前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音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音乐意义来自产生它的行为,脱离了民族土壤的民族音乐教学更多的是进行一种形式上的教学,而并未真正把民族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音乐形态来看待。形式化使得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更多的是一种参考,而并非是音乐基础。
世界上每个民族的音乐都有自己特殊的音调体系,每种音乐都有特殊的价值,对于多元音乐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高尚的艺术趣味。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倡导的是以民族音乐为根基的多元音乐教育理念,正是在本土音乐坚持的基础上,才形成了众多具有突出民族性格的音乐作品。为了使民族音乐得到足够重视,许多国家都把民族音乐教育作为国家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建立了本土音乐教育体系。如印度完全以本民族音乐为主体,并培养了阿南德香卡等世界知名音乐家;英国、突尼斯等国家更是基于民族音乐基础来对其他音乐形式秉持开放态度。按照多元音乐教育理念,一个国家的音乐教育不能封闭发展,要引进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但是这个前提是必须立足于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民族音乐是国内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实践中的本土民族音乐基础要求必须把少数民族音乐纳入到国家音乐教育体系中,只有把钢琴音乐为代表的西方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在多元教育中体现合理安排,才能使多元音乐同构的音乐教育体系实至名归。另外多元化的少数民族音乐形式为国内多元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国内多元音乐教育独特的优势,因此民族音乐的艺术教育地位更加需要合理肯定。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对照下对于民族音乐艺术教育地位的合理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起:
(一)突出音乐教育本土意识。
民族音乐是国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当前国内音乐教育中,提到传统音乐教育,往往会理解为琵琶、二胡、竹笛等乐器,所展开的传统音乐教育往往也是以上述器乐为主,无形中把少数民族音乐从本土音乐中排除在外。多元音乐教育理念强调本土音乐基础,是指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国家传统音乐都需要在教育领域得到强调。要强调本土音乐教育,就需要在意识观念中把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本土音乐意识进行强化。只有从观念上厘清了这一点,在多元音乐教育强调本土音乐基础时,才能使民族音乐不至于空场。对于本土民族音乐意识的突出,首先要在教育理念中,对本土民族音乐进行强调,这种强调一方面是指强调本土民族音乐的教育地位;另一方面则是指对本土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基础意义进行强调,突出本土民族音乐教育的基础意义,在包括民族音乐在内的本土民族音乐意识在音乐教育中得到强调时,本民族音乐自然成为西方音乐引进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对本土民族音乐意识的强化,还要在音乐教学中设定教学目标,以教学目标来加强教师对民族音乐的关注。最后还需要从音乐教育的教学评价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引导,在音乐教育的理念、目标和评价等方面从口号到实践都对民族音乐进行强调时,自然会引起音乐教师对民族音乐的重视,使其在思想上对民族音乐的固有观念得到改观。
(二)扩大民族音乐教材比例。
教材是音乐教育展开的依据。教材内容涉及到的内容才有可能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反之,教材上没有涉及到的内容便很难为学习者所接触。多元音乐教育强调本土音乐的教育,但是在实践操作中,少数民族音乐并没有形成合适的教材,部分展开民族音乐教育的学校往往是学校自行编纂的本土教材,这些教材内容相对于民族音乐教育需求存在一定欠缺,且这种本土教材也仅仅在少数院校存在,大多数艺术院校所使用的都是通用教材。而在通用音乐教材中,对于民族音乐往往是一笔带过,少有对民族音乐的系统探讨。[2]学校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缺失使得学生难以有机会接触到民族音乐,教师自然也不会对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民族音乐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强调。因此要使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地位得到合理化,还需要在音乐教材方面有所调整,使民族音乐成为学校音乐教材的一部分。基于多元音乐教育需要,在具体实践中,既要强调民族音乐的基础作用,也要对其他音乐形式进行包含,要使两方面得到合理兼顾,一方面,根据民族音乐教学的需要,对民族音乐在教材中的比例进行规定,使民族音乐和其他音乐文化内容保持合理的比重;另一方面,音乐教材往往包含音乐理论、视唱练耳、作品欣赏等基本组成部分,因此民族音乐内容在教材中设置一定比例时,还需要使民族音乐渗透于教材的各个模块,使学生在音乐教材的学习中能够从理论到实践获得完整系统的民族音乐内容。
(三)设计民族音乐课程内容。
在以上分析中指出,当前只有少数院校把民族音乐纳入课程体系,大部分学校并无民族音乐课程。因此由外国学者在描述国内音乐教育时,认为国内音乐教育随处可见西方歌曲和古典曲目,一定程度上,这些外来音乐文化获得了比传统音乐更多的关注。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实践方面的缺位使得音乐专业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民族音乐的机会,自然对于民族音乐的特性也无从把握。[3]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钢琴等其他音乐的学习,便会失去基本的音乐根系,其在音乐创新方面自然也难以坚持民族性格,钢琴音乐的民族性也就无从探起,多元音乐教育中对于民族音乐的基础性强调也就无从在音乐教育领域得到体现。要发展多元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不可忽视,只有立足于包括少数民族音乐在内的传统音乐基础上的多元音乐教育才是真正的多元音乐教育。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视,不仅要在理念上加以强调,更要把民族音乐纳入音乐课程体系。对于民族音乐在音乐课程中的纳入,可以从两方面来着手:第一、对民族音乐的总体状况进行介绍,开设《少数民族音乐概论》等基本课程,使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整体状况有所把握;第二、选择代表性的几种民族音乐进行重点学习,民族音乐种类众多,要把所有的民族音乐纳入课程内容并不现实,因此在对民族音乐课程内容设计时,可以选择有特色的民族音乐进行重点学习,民族地区的院校在此基础上可以对本地区的民族音乐加以强调,突出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功能。
(四)把民族音乐演唱者引进课堂。
多元音乐教育理论强调本土民族音乐意识,把本土音乐教育作为多元音乐教育展开的基础和前提,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观念基础,但是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教育地位合理化确立还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努力,其中对于民族音乐原生演唱者的尊重,及民族音乐的原生教学也是少数民族音乐地位突出的重要表现。少数民族音乐分为多种宗教祭祀音乐、民族戏曲及各种仪式音乐等,不同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加上民族音乐本身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学校教师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往往难以把民族音乐的神韵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大多数音乐教师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往往都是按照西方音乐作品的曲谱和调式来教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原生表达。民族音乐产生于民族民间,民族民众是民族音乐的传唱者,对于民族音乐,民族民众有最为深切的感知,其对民族音乐也最有发言权。要使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也需要给予民族音乐传唱者合理的尊重。当前大多数学校对于民族音乐的教学都是由专业教师来进行,并没有把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演唱者请进课堂,一方面影响了多样化民族音乐的教学;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民族音乐的原生表达,难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民族音乐的神韵,不利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因此要使民族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地位从边缘化走向合理化,突出民族音乐教育,把民间艺人引进到课堂中不失为一种形式上的地位表征,同时也有助于促成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国军,刘向英.解析少数民族音乐中的民族特征[j].贵州民族研究,,(4)。
[2]兰晓梅.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6)。
[3]赵志扬.反客为主: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性危机[j].中国音乐,2015,(2)。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二篇】
内容摘要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当代艺术教育如何应对挑战和抓住发展机遇,是艺术院校共同面临的新课题。现行素描教学体系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难有突破,其已经严重制约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而素描作为传统基础课程,更应该紧跟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教学中应大力倡导和推行意象素描,充分发挥其在当代艺术教育中的作用。“定义新内涵,探索新方法,建构新体系,凝结新成果”,成为今后教学体系改革中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中国现行的素描教学体系沿自近代“西学东渐”运动,以李叔同、刘海粟、徐悲鸿等人为首引进的日本和西方素描教学体系为先行,尔后全面实行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成为高等艺术院校的主导。其为我国建国初期建立高校艺术教育基础教学规范化、科学化体系的理论指南和素描学科学术遵循,一直沿用至今。不可否认,以写实为导向的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在当今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仍将起到一定的作用。半个多世纪的教育教学实践,依然以“现实主义造型”为旨归的“契氏”素描为主。可以说,我国缺乏既能结合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又能与西方比肩而立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素描体系。
一、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大家所理解的传统素描概念就是由一支铅笔、一块橡皮、一张普通的素描纸构成,加上被动描摹,这样的现象在艺术高校早已司空见惯。很多高校的素描教学理念仍然遵循再现原理,强调对于客观物体的定点静观,也就是通常说的焦点透视。运用解剖知识和透视原理,以“具象”为造型准绳,以“光影明暗”和“体积”为塑造手段,要求科学、精确地研究和描绘对象。这种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个体艺术感受,排斥个性张扬,漠视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片面强调对物象的客观、真实的同一性描写,严重制约艺术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表达,违背了艺术发展的特点和规律。11月22日,“第二届中国艺术教育论坛”形成的“杭州共识”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艺术学科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因之,定义素描新内涵、凝练课程新内容的任务已刻不容缓。
二、意象素描及其表现形式。
问题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当代艺术教育的格局。素描教育必须扎根中国大地,使其具有本民族本土的特征。而意象素描正是沿着这样的一种轨迹和模式应运而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四川美术学院就提出了“以创作带基训”的理念,敏锐地洞察到了原有素描教学体系的陈旧和单一。正是基于此,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白德松在素描教学中率先实行了意象素描。它的出现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的单一和封闭,丰富了表现语言并使其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意象素描相比传统素描,更加注重对素描本体语言和新材料、新语言、新技术的探索。这一举措带来的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创造性的持续,令人豁然开朗。
此时,类似于人体写生或者半身人像带手的课堂训练不再只是要求学生简单机械式、完全而真实地还原、再现描绘对象本身,而是更加主观且主动地去处理画面。它也不再只是一张简单的习作,甚至有可能激发出学生的灵感,并转化成作品。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也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当代的素描是否与传统素描别无两样?是否一定要用熟知的传统工具诸如铅笔、炭笔等?能否用毛笔或者把手里的工具进行加工处理呢?是否一定要画在纸上,并且这张纸是否只是一张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素描纸?能不能在纸张上做一些处理呢?比如把纸揉成一团再打开,或者在作画之前先把纸润湿呢?在描绘对象的时候是否只能使用一种单调的颜色呢?以亨利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是法国艺术史上继印象派之后对传统的写实艺术的又一次猛烈冲击。这群艺术家作画时既不过分追求细节的真实,也不完全追求准确的描绘,而是更多追求情感上的真实,这很好地体现了“准确描绘不等于真实”。这些素描之所以传神,不仅仅是由于准确地描绘、再现描绘对象的外在形式和精确的细节,而是更多的靠艺术家对他所描绘的对象内心最直观感受的表达,依靠其对这些物象的精心观察和对它的本质性的把握。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意象”。何为意象?意象是以意取象,以象表意。因为有“象”,艺术家更加重视主观的意识、思想情感的发挥、创造。意象乃是主客观有机的统一。绘画上的意象大体上是基于艺术家对描绘对象的感受,是对自然对象的表现与想象,是从“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衍生、演变、发展而来的。中国诗歌强调“言为心声”,通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最终达到托物言志的目的。重视“意”与“象”,亦即“情”与“景”的关系,重视“心”与“物”、“形”与“神”的关系,这与中国书画的精神旨归与审美追求同出一脉。这样的一种主观能动性,乃至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正是作为艺术院校的学生最需要的,它同时也是艺术最为本质也是最重要的特征。
在人们熟知的包豪斯基础课体系中,创造能力的培养和思想的解放永远是放在第一位的。基于这样一种思想,包豪斯的教学改变了以往简单机械的模仿性绘画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以形态、构成、节奏等视觉艺术为重点训练课题的素描教学课程,把体验、感受、试验等作为其基本绘画原则,充分发挥艺术家的创造性潜能。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在基础训练中,将素描教学与中国画自身专业特点相结合,凝练出“重构”的专业导向,主张“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传承创新”。以“以线造型,意象造型”为学术导向,结合“个性语言,书写表达”,改变以西方传统绘画造型基础取代中国传统绘画造型基础的固有模式,打破西方素描体系在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中为主的格局,强调基础训练与中国传统审美特质以及中国画笔墨语言体系的表达相结合,创构适合中国画自身发展规律的造型训练体系,重塑中国画专业立身之根本。素描课程将意象素描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以“意象解读”(相由心生)、“语言表达”(材料与语言)、“造型取向”(个性话语探索)作为课程主要内容,着力研究素描本体语言的多元化和多样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和探索精神,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明确提出“在教学的整体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轴”。四川美术学院的意象素描在素描教学体系的本土化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如新增设的一门课程——视听转换。何为视听转换?字面上的理解就是视觉和听觉的转换。这两个从表现形式上看似毫无关联的感知方式,如何能做到巧妙而自然地相互转换呢?教师会先播放一段诸如《梁祝》之类的名曲,听完后每位学生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进行作画,那么这个时候其实也给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也就是在此时被激发,“意”就是刚才所听曲目给内心带来的感受抑或是情绪上的变化,“象”就是最后通过画笔所呈现出的视觉图像。最后,学生的作业会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的形态且带有极强的个性和非他性,以及艺术语言的超长性。这与唐代诗人王维倡导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良好的教学系统和体制,四川美术学院培养出以罗中立、张晓刚、周春芽、高晓华、何多苓、叶永青等一大批活跃在艺术界的优秀艺术家。艺术教育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打破“契氏”教学体系一统天下的格局,重树中国素描教学之根本;建构适合各院校自身专业发展规律和独具特色的素描教学新体系,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而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
意象素描不仅是艺术学习的基础,更是启迪学生智慧和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环节。学校与教师必须坚定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思想,全面塑造学生的艺术品格,充分挖掘学生潜能,真正做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凝结素描教学新成果——意象素描。要以一流课程为目标,努力把素描建设成优质课程,使适合中国发展道路的素描教学呈现出生机勃勃、繁荣生长的局面,为学生未来的艺术成长、成才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首先,坚定文化自信,高扬中国精神,传承中华美学特质,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建构既能结合中华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又能与西方比肩而立的适合自身发展的素描体系。其次,意象素描是对原有的基础素描训练体系的有效补充,以其开放性、多元性和可持续性,能够适应新时代艺术教育“道技相生、艺科融合”新要求和当今高速度、开放性、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发展需求。最后,意象素描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有效方法和路径,能极大地拓展师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素描艺术本体语言和材料的深入研究,能够全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形成个人自我风格的能力。本课程的设立能够很好地应对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相互的跨界、交叉、交融,为社会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多年的艺术教育教学实践,人们可清晰地看到,原有的单一素描教学体系相对陈旧落伍,已不能适应目前“双一流”建设的新格局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内涵建设的新要求。因而,教学中应大力倡导和推行意象素描,以适应新时代艺术教育的新要求;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去探索和改革,聚焦艺术学科一流建设,推动艺术教育转型创新;改革原有陈旧的单—素描教学模式,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和吸收外来艺术精华的基础之上,建构适合中国自身发展特点的素描教学新体系。如此,当代艺术教育的发展才能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才能真正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学院派素描习作[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2]覃超柏.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绘画基础教学——素描[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3]戴士和.中央美术学院素描精品(上)油画系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人体素描作品[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三篇】
论文摘要:将少数民族艺术文化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教学资源,中间的重要桥梁是艺术教材。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在与云南艺术学院的合作中,探索了一条有价值的经验,通过跟踪采风、培植项目、支持出版的方式调动了教师研究、改革教学的积极性,并且通过教材形式把教师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出版社图书质量工程和艺术院校质量工程获得双赢效果。
论文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人才培养艺术教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采风,是艺术院校许多年以来坚持的一个传统,无论从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还是学习民间哪个意义上讲,采风都是需要的。问题在于,采风不仅仅是到社会生活的基层当中去感受和吸收鲜活的生活素材,经过整理进入艺术创作;而且是要在人民群众生活当中切实地体验人们的情感、愿望、表达方式。这些内容,也是文艺创作从生活汲取灵感最重要的部分。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复、生活节奏的加快与生活压力的增加,人们变得越来越浮躁,沉潜到基层长期静观默察、广泛学习采风变得越来越困难,成为一种难于复制、不敢追求的奢侈。偶有出游,用相机、录音机、摄像机记录一些声音影像,回家再慢慢回忆,以此为创作题材进入创作,真正是“浮光掠影”。实际上,那些声音、影像背后,最为鲜活的情感、饱实的内容、隐藏的意义,被忽略掉了。今天许多所谓的民族题材、民族色彩的艺术产品,做出来令人感到存形失魂,原因就在于此。浮光掠影采风来的外在色彩,替代了对民族情感内容与情感方式的真正深入。
所以,办学环境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要清醒地意识到这种状况,将自己的.办学路数中“采风经常化”的做法固定下来,学生、教师都如此。地处边疆的艺术院校,采风的便利十分明显,就应该用好用足这种天然的便利。云南艺术学院的一些教师,尤其是研究生导师,这方面的意识很强,做得比较好,其教学成果和人才培养效果也就显著得多。音乐、舞蹈、艺术设计、民族民间美术等方面,都有很好的收成。音乐人类学方面、少数民族音乐乐器研究方面、云南特色工艺美术研究方面、民族舞蹈艺术研究方面,云南艺术学院都有了值得骄傲的成果。
2.培植:研究项目化。
艺术院校的学术研究,历史上常常有几种做法:一是以创作代替研究,认为研究思考已经在创作过程当中酝酿、创作成果里面体现了,不必一定要用文字来总结它;二是认为研究是个人的事,而且,艺术研究就像艺术创作一样,是随心所欲,因情所致,完全根据个人爱好兴趣,所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这样的认识,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艺术与人文科学家族里的其他学科相比,显得理论成果薄弱,所谓艺术研究停留在经验层面的探究、认识上。而且,就艺术整体研究看,作为专业、学科的整体性研究与结构性建设的意识淡薄。在这样的状态下,就应该在对接各种渠道的项目研究之外,针对自己学校的办学设想,针对学校的专业设置、学科建设的布局,设计一些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研究项目,作为建设与发展的理性分析、科学发展的导引,这十分重要。将学校开展研究的个人爱好与零星行为,引领到项目、引领到彼此相关的项目群当中去,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通过研究项目凝聚精神、锻炼队伍、整合力量、打造品牌。
以云南艺术学院《云南特色民间工艺》的出版为例:教师们从长期下乡采风的积累中,从特色民间工艺大师进入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中,也从各级政府不断整理、确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政府行动中,深切感受到高等艺术院校应该承担的相应责任。于是,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的教师们在耙梳资料,补充采访采录,条分缕析后,于编辑出版了《云南特色民间工艺》一书。该书出版后,成为云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辅助用书,也获得了第十二届云南优秀出版物三等奖。开始,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将此书作为一项概论式成果,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立项运作,将15种云南特色民间工艺成果以项目化的形式运作为一个系列成果,这个成果将于以高校“十二五”规划艺术教材的形式陆续出版。
3.支持:成果课程化。
研究成果课程化,实质上是焊接教学研究与教学过程的办学行为,十分有力、有效,对于办学综合实力的生成也非常重要。大学里的研究成果,有的可以转化为经济成果,有的能够体现为社会效益成果,还有的,可以转化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当中去,建立一门课程或一种课程体系。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近年大力开展教学质量工程的建设,教学成果以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特色专业等形式体现出来,涉及教学环节的教师个体、教师梯队结构、专业特色优势与课程品牌各个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实际上,教学质量工程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教什么、如何教、谁来教、谁有资格教、为什么教”这样一些具体问题上的工程。成果课程化,最有力的支撑显然来自教材编写。如何将少数民族艺术资源编写成可以在现代教育行为当中广泛教学传播的内容,就是一个考验教师和教学团队的关键所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都涉及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过程控制、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检测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都在解决“教什么、谁教、谁有资格教、如何教、为什么教”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首先是理论问题,是文化立场姿态与艺术价值判断的理论问题,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教材编写中体现出来的教师能力的增强与水平的提升,从一知半解的“知道者”变为专家。
出版社根据艺术院校的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科建设需求,积极回应,支持项目,扩大合作,在精品课程、特色课程、重点学科建设方面为艺术教育提供服务。
具体说,出版社用出版教材的方式支持地方艺术院校在办学当中强调特色,发展优势,支持他们在精品课程建设当中突出教学内容的特色优势,突出他们在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形成的丰厚资源基础上的教学优势,突出他们在整理和创新民族艺术方面身置其中所具有的深切体验。云南大学出版社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云南特色民间工艺》《图形创意》《傣族舞蹈教材》《云南民族复调音乐研究》等,就是将院校教师或艺术家多年的研究所得整理出版后又把它们转化为课程内容,突出了少数民族艺术传承过程在现代大学里通过教学完成的实验。以《图形创意》教材的编写出版为例:云南艺术学院这个学科的教师从艺术设计课程的角度多年下乡采风,搜集了大量的民族民间图形,教师们把这些积累作为本地的图形元素运用到图形创意的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了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的本土特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提炼完善,逐渐建设成了一门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于是,精品课程教材也顺理成章、应运而生了。
民间艺术,少数民族艺术,通过现代大学教育,变成规模化、群体性、科学化的科学可控的过程,为中国艺术的繁荣预埋下了“草根情怀”的种子。我们看到,云南艺术学院的学生,通过学习,除了艺术院校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般人文知识、艺术技能外,还可以获得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知识的技能。这是他们拓展生存空间和发展平台的重要社会竞争力。
更重要的问题在于,通过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教材编写,艺术教育单位润物无声地准备了教学与研究融为一体的团队。经过了下乡采风实践、课堂教学运用、问题思考、项目研究,再回馈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如此锤炼的队伍是那种用别人的教材、鹦鹉学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队伍所无法企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云南大学出版社在支持艺术教育单位的教材与研究成果的出版中,也支持了艺术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队伍建设、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和学科建设。
成果课程化“一石双鸟”,既转化了研究成果,又培育了专家和教学团队。
三、出版社在艺术人才培养规划当中的自觉意识与积极作为。
艺术人才的智力贡献与创造能力,是建设文化大省与文化强省的关键,要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民族文化传承者和创新者,就地取材、因人施教的教材编写尤其重要。,云南大学出版社出面运作,由云南艺术学院牵头,召集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玉溪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办有艺术专业或艺术学科的大学开会结盟,统一认识,将“继承传统、学习民间”的区域文化特色与地域艺术优势的内容结合到艺术教育的普遍性规律中,搭建了“新世纪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系列教材”的基本框架,至今,已经陆续出版了《艺术美学导论》《艺术概论》《艺术教育管理学》《艺术英语》《云南民族美术学》《中国水墨画:源流、审美、表现》《图形创意》《电子杂志设计》《云南高等美术教育史研究》《云南民族民间戏剧概论》《戏剧导演思维与训练》《欧美现当代名剧赏析》《云南民族舞蹈史》《傣族舞蹈教程》《诸子论音乐》《审美意识与音乐文化》《音乐美学教学论稿》《音乐素质通用教程》《电视导播》等教材,社会反响和教学效果良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教育界基本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个从云南艺术教育单位毕业的学生,如果对云南、对西南、对中国艺术状况知之不多、一知半解,那他就不是一个十分合格的学生,就远不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者、创新者的“候选人”,他的资格就差得很远。如果这样的状况是由于他所毕业的艺术教育单位造成的,那么,这个艺术教育单位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就很值得怀疑。
这些年来,在开展课程建设、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云南大学出版社与各种类型的艺术院校合作,探索和开拓了一种效应综合、目标明确的道路,值得与艺术院校办学的有心人分享,也值得与那些瞩目大学教学研究、办学发展的出版行业的同行相砥砺。
艺术教材的建设,要有一种长期追踪关注的韧劲,要有一个耐心培育辅助的过程。作为出版人员,笔者的经验是,积极参与、经常促动,在一定程度上自觉参与到艺术院校的课题研究、成果转化、特色课程的探索、教材的编写试用及出版规划中,将艺术类教材与艺术类学术著作的出版策划延展到艺术研究、艺术教育的源头上,从一开始就进入出版规划的梳理与框架设定中,有耐心,下力气,多年坚持下来就一定有收获。作为艺术院校办学的“局外人”,如何积极介入,成为艺术教育单位的专家教授们的同道、同路人,就看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能力“介入”艺术教育事业了。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四篇】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是所有学科当中最重要的一门基础教学学科,是集人文、实践及道德修养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小学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标准。新课改实施后,对小学语文教学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学校方面要进行教育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要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良好培养。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将详细探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综合性教育;学习习惯;家庭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较大挑战。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进行良好结合,并在这一过程中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成为学校教育良好的辅助力量。由于家长没有经验,很多方面不知道如何配合学校,多少有些盲目,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献计献策,为提升小学生语文教学水平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
1.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
与其他小学课堂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人文性特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品德教育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最明显的表现形式就是小学语文课堂中几乎全部都是关于我国五千年文明传承下来的人文知识以及文化素养,通过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传递,一代代相传下去,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也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衡量标准。我们拥有五千年的文化精髓,仅仅通过简短的课堂时间根本无法很好地传达,也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再加上有很多知识看上去是比较抽象化的,需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过程,这样才能很好地掌握其重要知识。为了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家庭教育为此成为重要载体,为学生还原更真实的课堂知识内容,使生活与实践教学达到有效的结合。同时,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比如,家庭的家风、家规,父母以及长辈们的为人处世、勤俭持家、道德情操都会成为小学生效仿的对象,对小学生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尤其是社会各界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唤醒了一批又一批的有志之士,开始逐渐重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全民阅读不仅使家长成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榜样力量,影响小学生认识阅读学习存在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点点滴滴中,要养成合理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小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同时,家长通过全民阅读活动,自身的文化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正所谓读书使人明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小学生学习的榜样,与小学生一同学习、一同进步,使学习成为一个家庭的良好风气,指引着每个家庭世世代代相传下去。
2.家庭教育是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拓展。
与其他小学课堂教学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的面相当广泛,比如,语言、历史、文学、建筑、美学、音乐、科学等各种领域应有尽有。新课改标准实施后,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衡量标准,单靠教师的一臂之力显得微不足道,所以要结合各方力量,共同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作出贡献。小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受到年龄的限制,可能思想和行为不太容易受到自己的控制,可能容易出现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而且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比如,周末、寒暑假等。在这段时间内,家长完全可以培养学生某种特殊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世界,使小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例如,家长可以带领小学生参观博物馆、游乐园、看电影等活动,然后针对一天的活动进行感受的描述,这就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写作素材,避免了小学生出现无从说起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小学生认识到语文教学知识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学到新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小学生在课堂上就会全神贯注地倾听教师讲解,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家庭辅助教育内容浅探。
1.语文求知欲的培养。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就是培养小学生的求知欲望,类似于十万个为什么。要培养的就是小学生遇到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针对以上家庭教育的培养内容,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进行详细的探究。其实培养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结合小学生年龄小的情况、思想尚未成熟,可以以故事手段作为一个良好的开门砖,将知识融入小学生特别熟悉的自然现象等其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及求知欲望。但是,家长还要考虑小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对知识的引入不宜太过科学性、复杂性,最好是简单、易懂的。比如,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也可以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比如,飞机如何飞起来的、火车是如何发动跑起来的等。
2.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小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多小学生通过家庭教育的熏陶,养成了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好素养。家庭教育重点是对小学生学习态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以及学习方法的培养。家长要从四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学习态度的培养,从小培养学生学习要专心致志、一心不可二用等教育观念,写字要工整、简洁明了,今日事今日毕的行为习惯,也要有不怕困难,遇到困难想办法解决的决心和勇气。其次,要培养学生放学自觉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作业中遇到不会的题型要及时解决,不要放任不会的问题。再次,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在保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时间的利用率。最后,培养学生综合性的能力。比如,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思考能力、写作能力及预习水平、复习能力等。
3.家庭作文的辅导。
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在家庭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也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管理的一部分知识内容。家庭辅助教育中对辅导小学生的作文内容要结合小学生年龄,太小的小学生写作能力主要靠口述,家长要引导小学生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然后再帮助小学生积累写作案例。大一点的小学生可以对写作的学习更加细化,对字、词的积累更多,将写作的内容一点点涉猎到文字中。再高一点的小学生家长是引导小学生阅读更多的书籍,从书籍中找到重点思想,学会分析文章脉络,不断拓展文章内容。通过分段管理、培养,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指导提供了可能性。综上所述,为了更好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家庭式教育是典型的案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得到一定的提升和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娜.浅议家庭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j].教育管理,.。
[2]成常贵.新课改语境下小学语文家庭辅助教育内容浅探[j].新课程导学,.。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五篇】
摘要:
近几年,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育方向不断调整。国家对教育的本质做出了新的规定,对教育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新的方向。尤其是幼儿教育。幼儿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启蒙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尤其要注意,要把握好方向,因为这对幼儿今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教育的过程中都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本质,给幼儿施加一定的学习压力,出现了小学化的现象,不符合幼儿教育的宗旨和本质。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虽说现在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也提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但是幼儿教育还是要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要以开心快乐为主,兼顾着学习一些知识,要采用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理念。幼儿教师要充分理解教育的本质和内涵,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同时,满足幼儿教育的需求。要充分尊重幼儿,不能强迫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要对他们的身心和智力发展负责,要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全面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幼儿教育本质规定性主要指的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加强本质之间的联系,正确理解幼儿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区别,对其特殊性进行研究。首先,要理解幼儿教育各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其次,要把幼儿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进行分析研究,要彰显它的特殊性。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环境、幼儿、活动和教师。环境主要分为内在环境和外在环境,内在环境是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外在环境是除了幼儿园之外的外部环境。内在环境主要由教师创造,外在环境主要由家长负责,只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学习;幼儿是教育的主体,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一个幼儿都有其独立习性和特殊性,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得到不同程度的关注;活动是实现幼儿发展的重要渠道,幼儿教育的活动要与其年龄相适应,要符合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教师是教育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直接关系到幼儿发展的程度,教师要以其他发展要素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幼儿展开教育,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由此可见,这四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幼儿教育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
1教学质量低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低,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师的学历低,研究表明,很多幼儿教师,并不是专业的学校毕业,尤其是私立幼儿园,教师的学历存在很大问题。教师的学历低,知识水平就会受限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的手法也无法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发展。其次是教师的素质低。近几年,幼儿教师虐待儿童的视频屡见不鲜,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因为教师普遍素质偏低,在教学中出现问题时,只会用暴力解决,给幼儿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2教师的年龄层结构不合理我国的幼儿教师的年龄层十分的不合理,存在两个极端。首先是刚毕业的幼师数量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一部分教师,比较年轻,一毕业就上岗工作,基本没有工作经验,对幼儿教育基本都是理论学习,没有实践经验。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因为缺乏经验所以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部分教师年纪过大,在教育理念上缺乏创新,无法承担教育幼儿的责任,属于一种保姆型的教育,不利于幼儿教育的发展。所以合理的教师年龄结构,是幼儿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要素之一。3幼儿教育内容单一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教育的发展并没有跟上经济的脚步,尤其是幼儿教育,发展仍然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手法上也比较单一,一直采用灌输式教育进行教学。而实际上,大多数幼师缺乏培训的经验,缺乏提升自己的机会,而本身的文化素质又限制了教师的发展,导致教育内容十分单一。4幼儿教育资源短缺,分布不平衡由于经济发展的限制,我国的义务教育还没有普及到幼儿教育。而且国家把大部分教育资源都用在了其他教学上,所以幼儿教育的财政补贴很少,就导致出现很多的民办幼儿教育,民办幼儿教育的资源十分有限,两极分化十分明显,优质教育稀缺。而且,现在的很多农村人口向城市涌动,很多的农村儿童到城市就读幼儿园,这在无形中给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让原本就稀缺的资源变得更加紧张,布局不平衡的现象更加严重。
1快乐幸福和理解尊重j决乐幸福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的年纪段是在3到6岁,这个年纪的孩子还处在天真烂漫的时候,对他们来说快乐幸福是最重要的,也是教师和家长一直追求的。另一方面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收获的快乐和幸福。幼儿教育是一项令人愉悦的工作,孩子的纯真无邪总是能带给人幸福的感受,所以,幼儿教师也能在工作中获得快乐和幸福其次是理解尊重,指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幼儿,要理解他们的差异,尊重个性。虽说他们的年纪较小,但是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人格和权利。教师要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他们的天性,实现幼儿的可持续发展。2保教关爱和身心健康保教关爱指的是保育关爱和教育关爱。人人都渴望被爱,幼儿更需要被爱,幼儿的身心都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关爱,教师要真正做到关爱幼儿,就要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履行好教师职责的同时,关心和爱护幼儿,把关爱化作一种力量督促幼儿的进步。而身心健康是教育中最关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以健康是成长过程的关键,好的身体才是学习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适应能力的提升,适应能力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3成长发展和习惯养成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初级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的成长发展是衡量教育的关键因素。幼儿在步人校园之前,相比于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顺应天性、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步人校园之后的学习压力十分巨大,甚至失去了一个快乐的童年,取而代之的是繁重的家庭课业,因此,幼儿时期的教育要尽量简单,给他们一个难忘的童年记忆。而习惯是成功的关键,好的习惯的养成能帮助幼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更快地迈向成功。因此,在幼儿阶段,教师就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要在生活上,要时时刻刻规范他们的行为,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在生活中也要配合教师的工作,在生活中规范幼儿的行为,通过自己的言行教育幼儿,做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行为。4心智启蒙和环境适宜心智启蒙是通过对幼儿心智的启迪,对他们实施启蒙教育。心智启蒙的途径有很多,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一些游戏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各项潜能,比如说唱歌、舞蹈、绘画等,不同的幼儿对不同活动所展现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找到今后的培养方向。而适宜的环境就是要帮助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是必不可少的。要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
四、幼儿教育内在要素之间的关系。
幼儿教育的几个要素主要包括环境、教师、幼儿、活动四个方面。首先教师和幼儿是主体,活动和环境是载体。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幼儿提供快乐的学习氛围()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启蒙下,不仅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身心得到了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是相互促进和发展的。幼儿教育是区别于其他教育的特殊教育,幼儿教育的目标应致力于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这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幼儿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十分重要,它关系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幼儿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是在一个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前提下,对他进行教育,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幼儿所接收到的一切信息,无论好坏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很多学生在上学之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行为不受约束,这都是因为,在幼儿时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甚至有的学生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都是因为没有在幼儿时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出现了人格缺陷,所以,幼儿时期的教育是十分关键的,不仅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学习情况,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
六、结语。
幼儿教育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重要的作用,对幼儿来说,更多需要的是关爱,不能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式的教育,要让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师要多多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全的人格。要尊重幼儿之间的差异性,理解每个个体之间的不同,因材施教。同时,教师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肩负起教育的重要使命,不断地提升自己,为幼儿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六篇】
论文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全过程中,校园文化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以人文精神为特质,着眼于精神建设,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人文精神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实践途径。
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影响学生的人格完善、价值趋向以及促进学生的思想、文化、心理素质的提高等方面往往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往往以人文精神为特质,通过环境熏陶,着眼精神建设,达到情感与心理之间的共融与互换,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何发挥人文精神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
1耳熏目染,把人文精神贯穿于和谐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中。
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外在物化形式的总称。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前提和条件,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一种显性为主的文化。良好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陶冶师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圣地。
在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中,要善于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我国古代的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使学生获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俱寂之中悟通皈真”。现代教育更加重视校园环境建设在师生人文精神养育中的作用,不仅注重校址的选择,而且积极地把自然环境创设成为理想教育场所。高大的.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宽敞明亮的教室、清洁卫生的校道、精致的雕塑,与绿树、草坪、园林小品相互村托,形成错落有致、协调一致的景观。师生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接受人文教化,耳懦目染,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2层层深入,把人文精神深化于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培育中。
和谐校园的精神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所创造和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为全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和遵循,而且具有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它包括价值观念、校园精神、行为准则以及蕴含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学校环境之中的文化特色。富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代代相传下来的独特的精神财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时刻发生着影响和作用。
富含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最高层次的校园文化。这种文化决不只是意味着挂几个标语,喊几个口号,它是一个学校多少年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凝聚,灵魂的磨砺。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校园人文精神养育的主要载体。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各样形式校园文化活动层层深入来丰富校园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各类社团,运用讲座、报告、展览、研究性学习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校园内求实创新的学习风气;可以通过各种比赛、欣赏、表演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进而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创设宣传橱窗定期开设专栏,利用图片文字,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等形式,制约着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另外,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灌输的力度,立足文化育人,力求使人文精神在精神文化培育中得到充分体现,从而确保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以人为本,把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的管理,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一种管理行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特别注重以人为本,把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管理体系中。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求我们在构建和谐校园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我们的教育对象首先是人,一切要以人本为出发点。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管理思想,要求我们在管理工作中必须认识到,我们的管理对象(无论是教师或者学生)首先是人,我们的管理也要符合和满足人的特性发展需要。
实施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就是要将人文精神熔铸于构建和谐校园的文管体系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师要努力做到为学生的学业成才、健康成长、精神成人和事业成功无私奉献,善于发挥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人格上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在学习和学校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和制订有关政策时,教育者要多作换位思考,善于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同时要虚心地听取学生的反映,将人文关怀体现在校园管理的点点滴滴中。
参考文献:
[1]李西建:《重塑人性》,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版。
[2]杨建华等著:《现代教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3]傅道春主编:《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七篇】
摘要:幼儿的发展,实际上无法与环境和教育分开。一般而言,环境与教育对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和推动并非机械进行,而是通过幼儿自身的心理原因来实现。蒙学教材之中名物常识、道德、礼仪类内容还有行文特点,对于幼儿的认知、社会性发展、语言能力发展帮助很大。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蒙学教材有着较为深刻的意义和积极的作用。
1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类知识。
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幼儿的认知发展不仅需要的是知识丰富多样,同时更重要的是浅显易懂的基础性知识经验。对于幼儿而言,常识性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对于幼儿而言,蒙学教材之中广泛且普遍通识性的常识知识在经过了上百千年的历史实践检验之后,具有着基础性的特点。这些常识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协调,比如《三字经》为例,其中常识内容包括十进制计数法,“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数学、天文、地理、农业、艺术等各力一面知识,内容丰富且兼顾实用性。如表1所示。这些蕴藏于蒙学教材之中的常识,准确而又简单,辅之以朗朗上口的.韵文形式,只需要老师在讲解和呈现的时候注意方式与方法,即使对于蒙童而言,也是极为容易可以接受的。从知识呈现与讲解形式的角度考虑,常识知识的普及需要特别注意逻辑性,比如以《三字经》中的常识知识为例,以方位、情感、音律等逻辑特征将相对庞杂的常识知识进行分类。再比如《千字文》中则将“四季”表述为―“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不仅指出四季名称,也指出了四季按顺序周而复始的运行规律。由以上可以看出,蒙学读物中的常识知识,不仅单纯展示了概念,也介绍了种属类别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千字文》等蒙学中后期的作品之中还强调了人与物之间的主客体关系。
2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般而言,对世界的认识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幼儿需要运用或者是改组自己的认识来作用到客体身上,然后发展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自然、社会经验。方格的《儿童发展心理学之中》提到:“社会性发展即社会化是指儿童获得社会所期待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标准而成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伦理知识。
在《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一书中我们已然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回答:“幼儿必须首先认识各种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如尊敬父母、友爱同伴、遵守诺言等道德规范,通过理解规范,才能将其内化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进而指导自己的活动。”因此,在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幼儿对于社会的认知首先便起始于传统道德规范。蒙学教材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道德典范,同时这些蒙学教材之中的社会认知内容与幼儿生活相关,包括幼儿与亲长、同济交往所应遵守道德规范以及日常行为礼仪规范等均包含其中。如《三字经》中介绍了家族辈分次序“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体现了家庭与家族的概念,以及家庭中亲长、同济同辈兄弟的关系。再如《弟子规》开篇从“孝”、“锑”谈起,论述了家中子弟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蒙学教材的道德礼仪内容帮助幼儿获得社会礼仪知识。
在保持并传递着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规范的同时,蒙学教材还关注了社会礼仪,如《弟子规》中就有诸多对儿童如何遵守社会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定。说“凡出言,信为先。作与妄,奚可焉。”这是在教育儿童要诚实守信,又或者“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在告诉蒙童社会行为规范。另外,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蒙学教材字中对道德礼仪类内容的讲解并非简单提出理论论述,而是通过举例论证的方式来展开。这种为幼儿提供榜样的举例方式,可以促使幼儿在道德故事之中,发觉人物的优秀品德,继而唤醒幼儿的道德情感,受到榜样的感染,产生追求榜样模范行为的需要。例如,《三字经》的“孔融让梨”讲的便是孝悌之道,“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再如“黄香温席”中讲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蒙童通过对于这些伦理道德和社会礼仪规范的学习,可以进一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认知。在自我与客观存在的互动之中,完成自身的社会化。
3蒙学教材的行文特点助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前期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幼儿对于语言把握的准确度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增高。蒙学读物的编写最初是为了帮助儿童识字,所以对于学前儿童而言,其主要价值就在于帮助幼儿认识字词,获得对事物的初步概念,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蒙学读物韵文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基于幼儿语言发展特点,蒙学读物在内容上多考虑使用儿童在日常生活之中较为常用的一些字词音,在行文形式则多采用韵律节奏明显的韵文形式。这种句式短小,朗朗上口,又词汇简单丰富的行文特点,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辅助作用。蒙学教材的大多采用韵文形式,以《千字文》为例,在用韵方面表现出独特的用韵方式和特点,呈现出多用发声简单的韵母。通过对文本的分析和统计,《千字文》中共ang、eng、ing、i、ui、ao、e七个韵角,在汉语拼音之中,上述七个韵母发音方法较为简单,尤以e、i作为单元音,保证了在发音过程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度的整体不变。
蒙学教材押韵形式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
同时,蒙学教材在行文上多采用了句句押韵和转韵押韵的方式。以《千字文》为例,通览全篇,句句押韵和转韵的使用,让此篇蒙学读物朗读起来珠圆玉润且又流畅清丽,细读开来则容易被人们记忆。在文中前半部分,既是第一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到第二十五句“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全为句句押韵,后续还有第九十九句“耽读玩市,寓目囊箱”到第一百一十四句“诛斩贼盗,捕获叛亡”等也为聚聚押韵。在蒙学读物的句法结构上,符合了幼儿句法结构的发展由“单词句”到具有少量词汇的“电报句”句式。传统蒙学教材对于幼儿具有着深远的影响,以《千字文》、《百家姓》等为主的蒙学教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幼儿塑造良好的社会性、道德礼仪,在幼儿教育之中具有着不可或缺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明)娄芳注.千字文释义[m].明娄国安刻本.
[2]刘伟,杨红.最爱英文儿歌[m].中山大学出版社.
[3](清)高馨山注.新式标点千字文白话注解[m].上海中原书局印行本.
[4]吴洪成,李文慧.清代前期蒙学教材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2007(9).
[5]常爽.汉代蒙童书法教育摭谈[j].大众文艺,2010(9).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八篇】
摘要:艺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多年来,由于重视度不足,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没有获得应有的位置。相当多的学校仍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认为艺术课程可有可无,忽视了艺术教学在教育中的价值。
艺术不仅是好的,而且是必须的。著名教育哲学家哈里布劳迪(harrybroudy)提出了如下问题并对此做了极具说服力的评述,那就是:“在普通教育中艺术的作用是什么?”他指出:如果艺术对均衡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那么,把艺术纳入到中小学教育的成规课程就不应该是问题。如果艺术只是学校“紧张”功课之余提供给儿童的一种“有趣的”或“好玩的”东西,那么,布劳迪说,艺术在学校的课程中就不会有他的位置。艺术和美是天生的,人的本质上对艺术和美有一种好奇和感动。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观察,儿童早期对艺术便产生某一种认知。艺术是美好的,它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用它永恒的魅力——艺术之情对人的心灵产生直接的、深远的碰撞,使人心理健康、心灵纯洁、行为高雅。
加德纳认为,艺术教育所培养的包括语文(话剧中的表达能力、视觉艺术作品集的推介展示)、数理逻辑(室内设计、建筑艺术所需的数理)、音乐能力、空间感(如环境设计,构图)、机械动感(如舞蹈)、人际关系(话剧或音乐会的合作、交流)、自我反省(因艺术无标准答案,要求创新与完美便须不断反省改进)、自然触觉(如质感、配色、调和)等。他认为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些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而艺术学科提供了开发这些智能的基础,是发展这些智能的重要学科。它的作用表现在如下几点:
1.艺术教育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艺术教育能培养审美能力,色彩、旋律、线条等满足心灵愉悦的符号揭示事物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使人对事物产生积极接近、热衷探索的态度。古今中外,施行艺术教育的目的都在于发挥艺术的这种功用,使人不知不觉地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进而养成自由而高尚的情操。
2.艺术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缺少美的生活单调乏味。但人的审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从小培养起来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美育是有限的,有计划的'引导儿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儿童对美的感受力、理解力的发展,因为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在引导儿童欣赏的美是更集中,更典型的美,即艺术的美。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美的印象和感受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具体表现出来的,这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日常生活感受到的美的理解,而且发展了对美的表现力。儿童在不断变化的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美、探求美、理解美和表现美,因而,受到良好的美育。
当艺术课程被人们重视的时候,它似乎又变成了一种形式。成人价值像一双无形的手在指引着社儿童艺术学习的目的和方向。在这种价值的作用下,传统的科学与艺术教育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地位不平等,艺术教育的价值被忽略;第二,切断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关联性,各行其内容和目标;第三,将科学和艺术教育视为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其对心灵的作用。首先,艺术教育的目标不仅仅只是知识灌输,它关注的是人性的本质。爱因斯坦深有体会:“我相信直觉和灵感。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则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其次,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对于相当多的社会大众而言,科学知识是一种自己不熟悉的和未能同化的异己力量,科学经验则是一种专业性的间接经验。于是,在表象建构和经验模式之偏倾式塑造和概象建构与认知模式之单向性塑造的基础上,不少大众(尤其是情知意素质能力正处于敏感可塑造状态和跳跃性发展之关键阶段的青少年学生),便形成了以间接经验和抽象概念为主的思维结构,缺少必需的亲身体验和感性积累,缺乏情感对间接经验和知识元素的活化和融合,于是导致以逻辑推理为主的单级式思想模式。”情感同知识的分离,导致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弱化。最后,艺术教育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技术的训练和知识的吸收。在这种成人价值影响下,艺术教育的不平等性、孤立性、机械性严重影响了儿童思维的发散性、开放性。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科学教育反过来又影响着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辅相成的作用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对儿童发展的意义概括为以下几点:
1.有助于拓展儿童的感受力。
传统教学中,灌输知识和技能成为了主要教育目标。儿童在这种封闭式的灌输体制下,感受力逐进退化和模糊。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变的狭隘,内在把握世界的能力则进一步退化。艺术教育和科学融合的教育则能拓展儿童的感受力,开发他们的大脑潜能。他们在这种融合模式下,儿童不仅被要求发现事物的外在特征,同时唤起对事物的直观感受。
儿童情感发展的源泉来自于丰富的想像力,艺术渗透的教育能使儿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冰冷的客观知识难以调动起儿童积极的情感反应。我们会发现不少科学家诸如:牛顿、爱因斯坦等人对艺术表现出浓厚的热情。艺术是科学研究的助推器,艺术的美好激发了他们的想像力、创造性,产生了对生活,对自然的热情。正是这种艺术与科学的高度融合造就了伟人的诞生。
2.有助于学生智慧潜能的开发。
感性认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直接的感官感受,对事物的产生直接的、表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推理来认识事物的本质。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依赖与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的融合,使得他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我们可以从这个简单的几何三角形来看到一些问题。三角形特定的形状和结构储存在于大脑记忆系统,我们凭借感官经验很难发现图形的不合理性。视觉经验欺骗了我们的客观认知,对事物产生错误的判断。只有通过大脑理性的分析、判断来获得事物的真理性。感性能力与理性能力在这里发生了交融和碰撞,在这里启迪着智慧的迸发。正因为如此,艺术教育和科学教育结合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它培养的是人的智慧发展不可缺少的感性能力。
只有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在普及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才能使我们学生的潜能不断得到开发,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素质得到有力提升,为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完美人格打下坚实基础。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艺术教育是科学教育的基础,是通往真理之路的纽带。只有肯定艺术教育的作用,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及其他品质。因此,艺术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参考文献:
[1]埃尔赫维茨,迈克尔戴.儿童与艺术[m].湖南美术出版社,,8.
[2]张厚粲.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
[3]丁峻.知识心理学[m].上海三联书店,,11.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九篇】
通过进行艺术教育,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们的美育,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时代在不断发展,艺术教育的内涵与功能也在不断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不断与时俱进,加强探索艺术教育的特征,为艺术教育实践提供有力依据。
艺术教育的内涵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艺术教育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项教育内容。学生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技能,还要以此为基础加强心灵建设,对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进行升华,艺术教育能够使学生们远离“文化垃圾”,系统地进行情感与道德的培养;其次,艺术教育可以加强培养学生们对生活的正确理解。艺术本身的特征决定了艺术教育的内在价值,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对价值与追求等有着更真实的认识,通过学习艺术,也可以加强学生们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生活中更加乐于探索;最后,艺术教育将德育、美育与体育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在感性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想象的世界,教育就是对人们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进行引导的过程,艺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可以促进多种模式的教育共同发展。艺术教育的特征主要分为四个方面,第一,艺术教育综合了很多学科的共同特点,艺术教育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的手工,还集合了很多艺术学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教育;第二,艺术教育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它以实际中的作品与艺术体验作为基础,深化艺术教育的理念,这也是传统学科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体现;第三,艺术教育并不是单纯的以传授艺术知识为目的,其教育核心是培养学生们的整体素质,艺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们的创造力与人格魅力,加强对知识教育的探索来提高学生们的知识能力;第四,艺术教育具有全面性,是对学生们进行长时间的艺术熏陶,不只是在教育阶段影响着学生,而是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始终。
艺术教育指的是包括课程教学与艺术活动的多个方面,艺术教育的功能主要有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两个方面。艺术教育能够开发学生们的内在创造潜能,通过积累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加强教育,科学与艺术是相伴而行的,科学的产生离不开艺术的创造,这也是智慧与情感的共同结合。审美教育的主要核心内容就是加强创造性,在创造过程中产生美感,这也是审美创造开发潜能的表现。艺术教育的开展对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实践成果来看,加强学生们的艺术教育的意义表现为:第一,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参与到艺术实践中来,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艺术与审美能力;第二,艺术教育可以让学生们掌握基本的艺术知识,观察一些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第三,通过对优秀作品的鉴赏,可以加强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优秀文化。
艺术教育是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艺术教育课程中更加应该突出审美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加强了教育改革,但是美育一直没有得到加强,这也是由于认识不足所引起的。学校在教育时各个学科都有着自己的内涵,增强美育的教学途径,才能够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目标来看,提高美育需要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形式上作出创新,从教学内容上吸引学生,采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开展艺术教育还需要加大审美教育的实施力度,教师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和平时态度会影响到学生们对于美的感受。这就需要教师注意自己的穿着与言行,设计具有美学价值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四、总结。
美学是抽象的内在的,通过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审美,把艺术教育渗透在素质教育中,能够加强各个学科教育与审美的结合,这也是素质教育提出的要求。现代化教学需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涵,艺术教育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创造性,激发学生们的内在潜力,对开发创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实践情况积极探索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艺术教育,并探索发现学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兄弟作文的教育价值探讨【第十篇】
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加速了中国民间美术根植土壤的流失,民间美术在很多人心目中丧失了地位。不理解、不欣赏是民间美术在现代人意识上的一种较普遍的反映,这种意识严重影响了民间美术的生存与发展。要培植出民族艺术的参天大树,只有找到本土艺术的根基。民间美术的存亡与兴衰,事关民族文化全面复兴战略目标能否实现。民间美术作为美术教育的最原始形态和最古老的生发点,对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民族文化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性及创造力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民间美术的特征及现状。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的审美本能得到自觉表现的产物,是劳动群众自己的实用美术。民间美术具有自由创作方式、感性的思维方法及早期朦胧、原始的艺术痕迹和特征,它通常把现实生活中的生活需求和生命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世界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在艺术形象和形式特征上达到真、善、美的至高无上的统一。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大多是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们的生活实践和对生活的感受决定了民间美术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原始艺术的基本品质,具有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和艺术形式反映着各民族人民的情感生活和生活追求,蕴含着各民族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等方面的丰富内涵。我国的民间美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把民间美术视为珍贵的艺术遗产,并且不断传承和发展着。但是在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冲击下,人民的思想不断开放,作为民间美术发源和产出的民族与民间地区同样承受着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和影响,思想观念、审美意识、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环境等都在发生变化。西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思潮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将民间美术推到了审美趣味的最边缘。人们对民间美术的关注与偏爱更多的是一种猎奇式的怀旧情结,民间艺人的陆续谢世,后继者们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改变,使得使得民间美术消亡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一现象在刚开始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民间美术的岌岌可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二、现代学校美术教育的特点及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科学与艺术的综合融会,美术事实上已经成为一种创造性的学科,其学科的归宿感和自觉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美术在人文精神的整体情景下,侧重于研究和探讨人类的情感表现、审美感受等方面的现象,提升着我们情感活动的个性、智慧与技术的品质意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审美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美术也从单纯的观赏性进一步走向实用性,更加贴近生活。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审美教育已经成为美术教育的核心。我们通过美术教育既要使学生了解一定信息量的艺术家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这其中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评价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当前美术课堂,教师也由单纯的知识灌输、技能培训转变到注重学生能力方面。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是当前的很多美术课堂知识面太过于局限,缺乏文化内涵。民族的民间传统文化为现代美术教育注入的文化底蕴、增加的文化厚度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中小学校的美术教育当中,民间美术的内容和数量十分有限,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美术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与价值。其结果是学生对西方美术知识了解很多,但对本乡本土的民间美术知识了解甚少。另外,由于我国民间美术师资的缺乏、经济条件的限制及教育模式还处在改革初期,使得大部分地区在教学中仍停留在对民间美术形式和种类的泛泛介绍中,缺乏鉴别民间美术的素养,不具备真正认知传统民间美术美感的能力,过于依赖、模仿西方艺术审美的形式与内容,失去本土文化特色,没有意识到民族艺术被同化的严重性。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已不能适应国内对民间艺术人才的需求,也不能顺应目前国际上对各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视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发挥学校教育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校,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挖掘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如何为优秀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多元文化倾向为主流的环境下,人们对传统的美术文化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因而导致优秀文化遗产没有得到重视,也就难以得到合理继承。当前,青少年对以娱乐性、刺激性和商业性为特征的外国大众文化和流行文化趋之若鹜,而对自己民族的美术文化,一是无知,二是采取漠视或鄙薄的态度,这直接导致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情的缺失。将民间美术引入到现代学校美术教育中来,一方面使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延续能免遭断裂与绝迹的命运,并能不断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学校美术教育因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教学内容得到丰富,有了最直观的贴近生活的史料与教材,民间美术中蕴涵的人文思想、传统艺术观念能给学校美术教育提供借鉴,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社会、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对优秀民族民间美术的认同感、乡土情结与爱国主义情怀。
1、民间美术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伦理文化,具有复杂的礼仪规范和严肃的道德准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所确立的人生价值理想,既在尽性又在尽意,因而民间美术还承担着启蒙教育的任务。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当我们把民间美术的中隐性的东西挖掘出来告诉给学生们时,学生们是非常愿意接受和非常乐意学习的。
2、民间美术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
想象与创造是科学与艺术的法宝,在诸多关于培养创造性的主张中,认为只有在类似于异想天开的活动中,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民间美术教学的实施一幅幅奇妙的创造图画:造型上的夸张、变形,色彩上的大胆对比,构图形式上的和谐饱满,多视角形态的刻画、多种时空形象的融合,强烈情感的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时的自由心态、丰富的联想等,无不让家长和学生及教师感到高兴与欣慰。东西方的艺术家都善于从原始艺术、民间美术、甚至异国美术中吸取营养,从而寻找到创新的突破点。大量的民间美术作品是人们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具、民俗活动用品、文化传承用品,这种功利意识与审美意识的有机统一、实用特质与审美特质的完美结合正是现代设计的基本理念。另外,民间美术在各地风貌不一,因为它是当地人们审美观念、民俗习惯、文化心理的反映,设计必须满足接受对象的需要尤其是心理需要,必须关注地域文化并与之相协调是民间美术给我们的设计思维带来的又一启示。
3、民间美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经历与感受。
艺术是感受的叙说,是情感的抒发,只有通过审美教育,把道德的境界与审美的境界统一起来,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人格。结合民间美术资源,各地学校的美术教育都能开发出丰富多样的课程形式与活动内容。如将欣赏课带到当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环境之中,与写生课和创作课相结合,参与当地的民俗活动或重大传统节日的文化庆典活动,尝试用各种材料、形式和方法制作相关的美术作品,如春节、元宵节时各地都有花灯等用于游艺活动。民间美术中的许多品类如剪纸、泥塑、面塑等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作为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给学生提供多方位、多角度的体验。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活动能大大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给现代学校美术教育增添新的活力。
4、民间美术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民间美术就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美术,是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的生动体现。民间美术中的生产生活设施、日常用具往往体现了普通百姓朴素自然的审美追求,那时的人们活得离艺术更近,与艺术更容易融合。我们从小生长在家乡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民间文化的熏陶,从这种意义上说,民间美术为我们提供了美术学习的丰富的“情境”。民间美术教育能增加城市的学生对朴素自然的美感的认识与体验,是回归自然、认同乡土的途径,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的好素材。
5、民间美术是美术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纽带。
多学科的融会贯通,不仅有利于促进本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这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民间美术不仅与绘画、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另外,民间美术也综合着文学、宗教信仰、哲学、史学、医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气象学、生物学等各个学科的知识。民间美术可以让学生建立起学科相通的意识,以生动活泼的美术学习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