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们最新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教师们最新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师们范文【第一篇】

下个星期,我们全校要举行庆祝“六一”活动。我们班的节目之一是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今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是活动课,音乐老师黄老师带领我们在学校的视听室学唱这首歌。

首先,黄老师简单地向我们讲述了这首歌的背景。这是一首优秀的少儿歌曲。已经陪伴了好几代人的成长。接着,黄老师按下了录音机的播放键。我们完整地听了两遍。然后,老师教我们学唱这首歌。老师唱一句,我们跟着唱一句。黄老师教得很认真,我们也学得很认真。当唱到“海面吹来凉爽的风”那一句时,我们唱得老是跑调。可黄老师不厌其烦。一会儿,她的额头沁出了细细的汗珠。我们终于唱对了这句歌词。黄老师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大约跟唱了十遍,黄老师弹起了电子琴,她要为我们伴奏,由我们合唱,黄老师还不时腾出手来为我们做手势。渐渐的,我们的歌声越来越响亮,越来越优美。连外面的小鸟也都吸引过来了,在我们的窗边飞来飞去,我们唱得更起劲了。

通过黄老师和全班学生的努力,我们班的合唱节目在全校庆六一节目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教师们范文【第二篇】

三年前,第一批特岗教师到岗任教。三年来,他们的工作、生活状况如何?存在哪些困难?教育部门领导、校长及其他教师对他们的认同度如何?等等,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深入农村,走进农村学校,对2007~2008年进入甘肃省K县的91名农村特岗教师及其所在地的教育局领导、校长、其他教师进行了实地调查。

一、特岗教师:一个年轻的高学历的农村教师群体

(一)年龄结构

当前,“哥哥姐姐教高中,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是不少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现状的真实写照,农村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的年龄普遍偏大,年轻教师比例偏低,这在小学(尤其是村小)表现最为突出。在对K县特岗教师队伍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年龄都在20岁到30岁之间,年龄在二十三四岁的教师共有38人,占总人数的42%。他们是精力充沛、富有朝气、年轻又有活力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到来,“年轻”了农村教师队伍,提升了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的合理化程度。

(二)学历结构

近年来,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实际情况中不乏虚假繁荣的成分。从2007年到2008年的两年里,K县共招聘特岗教师91人,其中本科学历的特岗教师37人,专科学历的特岗教师54人;从特岗教师所受教育的类型来看,师范类占%,非师范类占%。教育局领导告诉我们,在K县现有的2084名(除特岗教师)教师中,其中本科学历教师1503人,专科学历教师581人,这些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函授或自考取得学历的,而对特岗教师来说,他们的第一学历就是本科或专科,起点比较高。而且%的特岗教师是师范类毕业生,在学校接受过系统的教师教育方面的专业学习,进入学校以后,对教学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

二、特岗教师工作:富有成效,自我满意度高,他人认同度高

(一)大多数特岗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

特岗教师大多担任班主任工作。在调查对象中,担任班主任的占%。我们通过学校校长、学生及其他教师了解到,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担任班主任后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有些教师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很多校长表示,让这样的教师担任班主任,他们能很快与学生“打成一片”,能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整个农村学校的教风、校风都有良好的带动作用。

(二)能够适应新课程改革,教学成绩突出

在调查对象中,82%的特岗教师表示,在上大学期间就对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程度的了解:70%的特岗教师表示,他们基本上能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特岗教师积极上进、勤于钻研,体现了较高的从师素质。如有的特岗教师在全县“十佳讲课能手”比赛中获得了前十名的好成绩,还有的将排在全年级末尾的班级带进了全年级前列,等等。一位校长动情地说:“这个做法(‘农村特岗教师’政策的实施)解决了乡村学校梦寐以求却无力解决的难题,我们的农村娃终于有了好老师!”

(三)特岗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特岗教师对工作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工作业绩及奋斗目标。在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吗?”有%的特岗教师表示“喜欢”,%的特岗教师表示“比较喜欢”,%的特岗教师表示“非常喜欢”,只有%的特岗教师表示“不太喜欢”。在问及“您对目前的工作感到满意吗?”时,有%的特岗教师表示“比较满意”,%的特岗教师表示“非常满意”,%的特岗教师表示“满意”,而只有%的特岗教师表示对自己目前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感到“不满意”。在访谈中,一位特岗教师的话很有代表性,“做一名教师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特岗计划’使我圆了自己向往多年的教师梦,我对自己目前的工作非常满意。”

(四)领导、同行对特岗教师的认同度高

为了更为详实地了解甘肃省K县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特岗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现状,我们就特岗教师的认同度问题,对甘肃省K县的教育局领导、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校长、特岗教师所在学校的其他教师及学生等进行了访谈,整体来看,他们对特岗教师的工作认同度高,对特岗教师的素质表示满意。

三、几个不容忽视的的问题

(一)县城高中“截留”严重

根据《通知》规定,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但是我们了解到,2007年K县作为甘肃省政府“两基”达标验收县,教师总体数量严重短缺,特岗教师的到来有效地缓解了学校教师严重短缺的难题,以K县唯一一所独立高中――K县一中最为典型。两年来,K县一中共迎来了40名特岗教师,占K县特岗教师的“半壁江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K县一中的杨校长进行了访谈,他为此作了如下解释。

2008年7月11日,K县一中完成了与K县附城初中的整体置换,从那时起K县一中成了K县唯一的一所独立高中。学校整体置换后,学校学生人数激增,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学校就和教育局协商,把2007年和2 008年一大部分的特岗教师留在了县城的K县一中,这也是结合K县的实际情况作出的选择。……由于每年到K县来从事教育事业的大学毕业生不是很多,能和K县签订意向性协议的大学毕业生更是少至又少,再加上学校现在是一所完全高中,对高中阶段各学科教师的需求比较大,所以学校需要更多的特岗教师,2009年秋季我们会向教育局申请留用更多的特岗教师。

而据我们了解,条件好一点的其他学校仅有三至五名特岗教师,不少条件差的农村学校只有一名,更多的农村学校没有特岗教师。我们从一所学校唯一的一名特岗教师那里得知,农村特岗教师大都是服从K县教育局的分配,只有极少数由于各种原因(如出生地、体验农村生活等)自愿选择任教学校。

(二)服务期满后的去向问题凸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特岗教师非常担心三年服务期满后的去向问题。有%的特岗教师表示他们“完全会”留在当地任教,在进一步的了解中发

现,这些教师中有一半以上是K县人;有%的人表示,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之前,他们“基本会”留在当地继续任教;但是,有%的人表示他们“会”留在当地任教;只有%的人明确表示“不会”留在当地任教。另外,有一半的特岗教师担心三年服务期满后政策会有所变化。看来,三年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是特岗教师面临的最大困扰。

(三)特岗教师面临很大的不稳定性

这次调研,总共调查本科学历特岗教师31人,在这31位本科学历的特岗教师中,随机抽取了10位教师,在和这10位特岗教师进行访谈时发现,这10位本科学历的特岗教师中有8位教师表示他们“不愿留在本地”。有的是因为离家太远,有的是因为不习惯当地的生活,有的是因为不喜欢教师这个行业,还有的是嫌工资太低。总之,特岗教师队伍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

(四)特岗教师工资到位不及时

特岗教师工资到位不及时,是导致他们不能安心工作的另一大原因。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特岗教师从每年的7月初开始报到起,到所任教的县(市、区),再到所任教的学校,到最后正式上岗,这中间需要大概一个半月的时间。在和特岗教师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第一次领到工资是在半年后,也就是说,从7月份报到起到第二年的1月份,他们才领到第一笔工资(即半年所有的工资)。我们了解到特岗教师的工资是由国家财政统一拨付的,县里要等教师到位之后,再将他们的详细名单上报市教育厅,市教育厅再上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上报中央,这样一层一层上报,到最后批下来就是数月以后了。对于刚毕业的特岗教师来说,他们都希望政府能尽快发工资给他们,这样他们就不会再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了。

(五)特岗教师“学非所教”现象较为突出

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69位特岗教师中,有18位特岗教师所任教课程与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不相吻合,这种“学非所教”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为%,在这些特岗教师中,有学思想政治专业教高中地理的,有学汉语言专业教英语的,有学农学专业教高中数学的,有学中草药栽培专业教数学的,还有学历史与社会教育专业教高中地理的,更有甚者,还有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教高中英语的。

五、几点建议

(一)切实解决三年服务期满后的去留问题

第一批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将于2009年期满,做好他们服务期满后工作岗位的安排意义重大。中央要制定出符合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的具体后续性政策,保障他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地方要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特岗教师继续留在当地从教,规定今后城市、县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服务期满的特岗教师。地方教育、人事、编办、财政部门要提前研究制订方案,确保服务期满考核合格且愿意留任的特岗教师全部落实工作岗位,做好人事、工资关系等接转工作,并将具体政策措施及时向在职特岗教师进行宣传,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从教。

(二)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工资及时发放

工资能否按时发放,是确保农村特岗教师能否安身立命于农村教育的强有力的经济保证。为了确保特岗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保证特岗教师工资按时发放。如中央预先将特岗教师的工资按预先报名的人数拨付给各省,各省在农村特岗教师到岗之后,根据各个县(市、区)的实际特岗教师人数发放工资,之后再由各个省将农村特岗教师人数上报中央财政部,这样一来,既减少了中间环节,也让刚任职的农村特岗教师及早领到第一笔工资,使他们的生活、工作有基本的保障。

(三)县级申报,省级分配,确保特岗教师下得去

针对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分配特岗教师容易造成县城高中“截留”大批特岗教师的现象,使得国家“特岗教师”政策变异,违背“特岗教师原则上安排在县以下农村初中,适当兼顾乡镇中心学校”的原则的问题,建议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了解当地各学校(尤其是县城以下的农村学校)的师资状况的前提下,向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本县当年所需农村特岗教师名额。省级教育主管部门汇总各县需求以后,及早向社会公布各县特岗教师需求信息,待招聘工作完成以后,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按需分配农村特岗教师,确保农村特岗教师能够主要安排在县以下的农村初中。

教师们范文【第三篇】

新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回首教育事业荒芜中的起步、曲折中的发展、改革中的前进,无不为我们展示了一副充满希望的画卷,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画卷。我们面对的学生再也不是原来的“小绵羊”,平等、民主的观念已经走进了中学生的脑子里;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学生占有的信息量之多甚至超过了老师。另一方面,人们普遍反映现在的学生心理脆弱,缺乏仁爱之心,缺乏奉献精神,协作观念淡薄——这就是今天的教师所面对的现实。那么,新时代,我们怎样做教师呢?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素质是关键。教师素质中,师德是第一位的。站在新时代的门槛,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反思师德,我们发现传统的师德面临着挑战,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更新。教师光有爱是不够的,今天的教师必须具备走进学生心灵的能力。我们的教育要大力倡导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要走进孩子的生命,关注孩子的生命,从过去一味追求成功,转到关注孩子的幸福上来。

要端正对学习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同事的态度、对领导的态度,我们不能不知道更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这是一个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问题!不管是怎样的孩子,信任、尊重、理解,都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每个孩子的潜能都是巨大的,哪怕是看起来木讷的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极大的潜力。教师的使命,就是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潜能。

基于这种教育理念,我们应把“赏识”作为新时代师德的核心内容。赏识是人精神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没有赏识,就没有师爱。赏识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它击中了现行教育的根本弊端——抱怨!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在追求完美,它导致教师对学生的缺点不能宽容,再细小的毛病也要进行无情的指责。为了孩子的聪明,老说孩子笨;为了孩子仔细,老说孩子粗心……总是揪住孩子的缺点不放。而学生也无法悦纳自己,缺乏自信。如此,让负面情绪成恶性循环,让孩子在“我不行”“我是坏孩子”的心态中归于失败。

生命是千姿百态的,每一个生命都是神奇的,决不能用单一的尺度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赏识”理念下的教育,强调的是无条件的爱,无差别的爱,是接纳,是包容,是舒展,是和谐,是幸福,是快乐。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教育孩子与自己的生命和谐,与周围人的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

有人认为,“应试教育”是“狼来了”的教育,这种模式下,孩子是恐惧地跑,痛苦地跑,“应试教育”亦导致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和内心世界,只见分不见人。而素质教育的推行使教师能够沉下心来面对活生生的生命成长的需求,使学生成长的方式像蝴蝶一般,快乐地奔跑;像禾苗一样,呈现出一种舒展的姿态,健康向上。一个充满自信的、心灵自由的人,才能成长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人才。

与学生交朋友——建新型师生关系

众所周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时代、社会、学生三方面共同的要求。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以平等、民主为标志。民主,是时代的发展潮流,是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尤其近年来,学校的民主气息越来越浓,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平等意识、自尊要求很强,学生不再把老师当成绝对的权威,他们需要的,不是长辈式的、赐予式的爱,而是平等的师爱。所以,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转变观念。

传统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管理者”与“服从者”的关系,其突出的缺陷是“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面前往往以权威自居,以管理者出现,这种关系下的师爱是居高临下式的关心和爱护,缺乏自觉的平等意识和尊重意识。有些体罚、训斥学生的行为正是这种“师爱”的结果。

现在的学生聪明、活跃、独立意识强,知识面广,兴趣爱好广泛,面对这些灵气逼人,头脑活跃,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很快的学生,教师是越来越难当了。如果我们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补充新知,更新观念,势必落伍,甚至被学生所淘汰。教师必须把尊重、理解作为师德的必然要求。“婆婆妈妈式”的师爱不行了。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朋友式的,互相尊重、互相认同的,这种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它要求教师对学生抱着欣赏的态度。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它会激发学生无穷的潜力。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新时代的师爱必须以“尊重”为其内核。尊重,最能唤醒学生的自信心。有尊重的爱,才是平等的爱,在这种师爱的滋润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将来才可能成为心理健康的、懂得尊重别人的、有仁爱之心、有宽容精神的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立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而言要求是更高了,但是再难也必须去做,而且要发自内心地、自觉地做。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将培养出怎样素质的人。

教师第一位的职责——教学生做人

学生虽然聪明,掌握的东西也不少,好象什么都会一点,但是却缺乏奉献精神和协作精神,缺乏刻苦钻研的劲头,一些学生做人缺乏基本的道德观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反思。

教师们【第四篇】

《园所采风》栏目和大家见面了,本栏目将生动展示省内外优秀幼儿园的办学特色和办学经验。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推动先进办学经验的传播与交流,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敬请大家关注,也欢迎各级学前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园提供采访线索。

《幼儿园“求男若渴”,男教师流失严重》《男教师培养存在社会认可度低、本人幸福感弱的问题》……网上关于“幼儿园男教师”,充斥的都是类似的新闻标题。幼儿园男教师少、流失严重、职业认同度和职业幸福感偏低,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男生不愿意去幼儿园工作,这似乎是相当普遍的一个现象。

但是,在古城洛阳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幼儿园(以下简称“空导院幼儿园”),却有一支由17个阳光、帅气、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的大男孩组成的男教师团队。他们中有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有武术冠军,有计算机高手,还有国外留学归来的音乐高材生……尽管背景不同,但他们都选择了学前教育,成为了孩子们崇拜的“护花使者”。

面对一个个可爱的孩子,面对家长和社会的热切期待,同时也面对一部分人的“傲慢与偏见”,这些男教师们坚守梦想,把满腔的爱奉献给了孩子。

在幼儿园男教师待遇并不是很高、发展前景不被十分看好的背景下,究竟是哪些因素让这些男教师愿意留在空导院幼儿园,并由此形成了一个17人的优秀教学团队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一探究竟——

充满“男人味”的教学方式

舞蹈、音乐、绘画、英语……这些在传统上都是由幼儿园女教师做的“活儿”,空导院幼儿园的男教师们全都hold得住、玩得转。不仅如此,他们还用各自的特长,用男性特有的人格魅力,探索出了充满着“男人味”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方式,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家长和社会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体能教学就是该园男教师团队经过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特色项目之一。根据目前幼儿运动量较少、体质普遍较弱的现状,男教师们广泛参考有关资料,不断研究总结,制订出了各年龄段幼儿的体能达标方案。

他们还根据幼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特点,利用身边的材料和简易的玩教具,设计出了《好玩的轮胎》(见本刊3月《活动设计和游戏》栏目)《梯子》《网》《小小特种兵》等多种新颖别致、深受幼儿喜爱的体能游戏,不仅让幼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关节得到发展,锻炼了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且培养了幼儿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3 1032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