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精编3篇
【导言】此例“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精编3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1
家长、孩子与老师的关系,犹如一种两人三脚的竞走。做为父母亲的,如果不懂得配合、共同协调的要领,那么你的孩子很可能失掉了许多求取进步的好机会。下面是家教给做父母的一些与老师沟通的建议: 首先,家长要认真扮演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者的角色。发现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形成合力,不可放着问题不解决。面谈,是最好的沟通方式。通过与老师零距离的沟通,让老师对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家长也可以从老师的口中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样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也可以通过电话和短信沟通,在你不确定打电话时间是否合适时,短信是个折中的方案,或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E-mail的形式来联系。
其次,在充分尊重老师的前提下,选择最佳的沟通时机。许多家长为了能够将孩子的情况统统掌握,就在开家长会前抓紧一切机会与老师单独交谈,这种心情老师能够理解,但家长要考虑到老师在开会之前要将班级与年级其他班情况横向比较;与本班的历史情况进行纵向分析;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全面、科学分析,所以很忙碌,不会有充分的时间与个别家长接触。那么我建议家长如果觉得会后时间晚了,就在家长会后一周内与老师预约前往,那时老师会有充分的时间帮家长分析孩子的情况,而家长也会有机会看到比较完整的统计数据,准确掌握孩子的情况。
再次,和老师讨论研究的范围,应不只限于孩子的学业成绩。学习是许多家长和老师沟通的主题。在沟通中家长应咨询孩子这段时间和以前比较有哪些变化,学习是不是更主动,方法是不是更合理,而不是只关心成绩的高低。此外,孩子的行为、情绪、兴趣、同学关系、思想品德修养、青春期心理也是沟通的重点。以及,孩子的自制力、依赖心,礼节以及和同学间相处的情形等问题,都应列入。
第一、改变传统教子观念
家长要改变传统观念,克服把孩子当成自己私有财产的心理,让孩子**发展,培养他**面对他人、处理个人事务的能力。
第二、鼓励参加集体活动
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他(她)多与同龄的同学一起活动,用群的功能弥补独的缺陷。通过集体活动过程中的冲突,使孩子反省自己,知道不能恣意妄为,必须同时为别人考虑。因此,如果孩子(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喜欢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教师和家长不应予以抵制,而应让他们玩个痛快。倘若过度保护孩子,担心他们会吃亏或被人欺负,孩子日后将难以适应社会。如果孩子不喜欢和同学玩,教师和家长就有必要作适当的引导,鼓励孩子大胆地走出教室、走出家门,避免他们形成孤僻的性格。
第三、避免自我中心意识
家长要摆正独生子女与**的关系。孩子一出生,家长就要注意不把他置于家庭的特殊地位,避免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意识。*时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应使其产生特殊感,让孩子明白他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是没有特殊的地位和特殊的**,和家庭成员一样*等。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从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里吃饭,要使孩子懂得让大人先坐;吃东西时,要让孩子养成分份的习惯;看电视时,不要让孩子一人独占座位;家里来了小朋友,应教育孩子把玩具给大家一起玩。
第四、坚持协调一致
不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孩子的要求都应该坚持不懈,坚持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如果孩子感到教育的坚决性、合理性,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要协调一致,最好不要发生矛盾。实在存在分歧时,应在孩子不在场的情况下表露出来,并进一步商讨,**认识。
第五、舍得孩子吃苦
在实际生活中,要让孩子吃一点苦,消除他们身上的娇气。比如在孩子的物质生活方面,不要提供太好的条件,吃要保证营养,但不要太多、太精;穿要整洁、大方、舒服,不要豪华、艳丽;玩要益智、耐用,不要总是买新玩具或学习用品,让孩子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习惯。提醒家长应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务。另外,可以开展适当的挫折教育,增强孩子的耐挫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3篇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聪明的妈妈要怎么跟老师交谈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2
一、良好关系从认识开始
对老师:以积极的态度结识对老师要抱着一颗尊敬的心,给孩子一个正面的影响,面对老师要积极主动,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为孩子成长建立良好的氛围。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个话题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以后进一步沟通打下基础。
对孩子:让孩子了解到老师与家长是良好的关系,孩子会更信任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才能快乐的成长,孩子的学习能力也会提高,增加在校园的安全感。
二、与老师建立日常联系
对老师:与老师建立日常联系很重要,这样不仅能促进老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还能让家长更及时了解到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与老师一起帮助孩子学习,让孩子健康成长。
对孩子:老师往往给孩子一种威严,如果家长与老师关系良好,也能成为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润滑剂,更好地让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融洽,让孩子在学校和家里都能得到安全感。
三、对老师要感谢
对老师:尊敬师长是每个孩子应该学习的功课,家长对老师的感谢尊重也能让孩子捕捉到对老师的感激。孩子生病了,学习退步了,只有家长和老师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帮助孩子关心孩子。作为家长更要对老师充满感激之情。
对孩子:家长要多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知道他们的快乐和不快乐。帮助他们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教导孩子学会感恩,感谢老师。
四、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
对老师:要积极询问学校的近况,**活动也要积极参与进来,让孩子知道家长对自己的关心,帮助孩子学习更多内容。比如本期主题是养花,那么家长就要陪同孩子一起了解植物的特性,养花的技巧等。老师也会帮助家长怎样更好地进行早教。
对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关注,让他可以给你分配小任务一起去完成,积极参与到动手活动中,这样对促进家长与孩子融洽的关系有很大的帮助。
五、关于意见反馈要注意什么
对老师:当你发现老师对孩子出现体罚或者不正当的行为时,家长尽量在第一时间与老师沟通。不要担心一些没有师德的老师打击报复。如果听到孩子转述给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不满的行为时,家长也要与老师积极沟通。判断老师的态度,如果不能容忍,可以直接找园长沟通。
对孩子:当因为孩子家长与老师出现争执时,尽量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以免留下阴影,影响以后的学校生活。
家长与老师沟通技巧方法3
一、沟通的心态
与其夸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如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在与老师沟通时这三种心态是不可取的:
1、认为老师本来就必须为我的孩子做这样,必须为我的孩子做那样。我把孩子交给了老师,老师就应该为我的孩子付出等等。
有这种心态的家长往往在与老师沟通时比较强势,语气中总带有几分”命令“的成份,甚至有的家长常常说自己与学校某**,教委某**熟悉。(这样说给人一种”要挟或显摆“的嫌疑。如果老师此类话听多了,不禁会小发牢骚:既然与那么多**熟悉,那让**去教呀,还打电话给**啥?)不同的孩子,生活在不同的家庭环境,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老师即便是孙悟空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一个班级的几十位学生”因材施教“(这是大实话)!即使有“舍小家顾大家(为了教育学生而不需要照顾自己家庭,下班后也加班加点地为学生付出)”的老师,那也是很少的一部分。而且不是老师想“舍小家顾大家”就能“舍小家顾大家”的。毕竟,老师也是人,也要生活,也有家庭、孩子。当老师下班后还要去接孩子,还要去菜场买菜、回家做饭,家里还有一堆家务事要等着去做的时候,这样的老师即使想“舍小家顾大家”又怎么能做到呢?既然绝大多数老师都是普通人,家长就应该尊重事实,不要“强人所难“,就应该给老师一份理解与尊重。
2、认为老师是”知识分子“,面对老〖〗师不知道该怎样说或说得不好怕”丢人“。
其实这大可不必。因为老师与家长的目的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孩子教好。因此家长只需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邻居,当作自己的朋友一样把自己想说的话实实在在地说出来就可以。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老师被家长的诚心,家长的朴实所打动的也是很多很多的!
3、与老师交流要”诚心“,最好不要用话来”套“老师或”考“老师。有这么两个例子可作为参考。
例子一:初中新生入学两天后,有一位家长是这样与老师打电话的:“老师,您好!我的孩子这两天表现怎样呀?”老师很客气地回答:“请问您是哪位孩子的家长?”“哦,我是某某学生家长,这两天孩子表现还好吗?”初一新生开学时是老师最忙的时候,尤其是班**老师(除了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学工作,还要整理班级孩子的各种档案资料,填写各种表格等)。在这么忙的时候老师怎么可能记住几十张陌生的脸?即使记得几个表现比较突出的孩子,也有可能名字与学生的长相配不起来。因此,家长用这样的沟通方式“考”老师,其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
例子二:某一门学科阶段性检测成绩出来后,孩子的成绩不如意或有所退步。家长先与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到孩子在该学科中存在的问题后再打电话给班**老师:“班**老师,您好!我是某某孩子的家长。不知最近我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态度怎样?”如果班**对该孩子的看法与该任课老师反映的差不多,家长自然无话可说。但如果相差比较大呢?家长一般会反问一句:可这次某某学科考试退步了呀等等。要知道,班**老师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这就决定着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孩子*均“用力“。更何况,有的孩子在不同任课老师课堂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因此,班**对一些情况不了解也是正常的。与其用这样的话来“套”老师,还不如就家长了解到孩子存在的不足,实事求是地告知班**,看看能否借助班**的力量帮孩子进行改正或提高。这样将孩子存在的问题直接说出来征求班**的建议,其效果肯定会更好!
朋友是以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家长应该在心里多给老师一份“朋友式”的尊重与理解,诚心地与老师交流。如果老师被家长的”诚心“所打动,岂有不用心配合家长教育孩子的?正如一句广告词:沟通从心开始!也只有真心、诚心与老师交流,才能够沟通无极限。
二、沟通的时间
它包括沟通时间的选择与沟通时长的把控。与老师沟通,家长现在大都会选择打电话的方式。家长给老师打电话,有时候会没人接听或被“拒听”(这种情况一般都是老师正在上课)。即使接听了,如果老师刚好要去上课,说不到几句就挂断了,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与效果。如果一个家长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心理可能就会有各种“想法”,并且因为这些“想法”家长慢慢地就不怎么与老师沟通了。那么怎么选择与老师沟通的时间呢?下面有两个小技巧也许能试一试。
1、弄到一份孩子班级的课程表(有的老师是教两个或多个班级,最好也能有另外班级的课程表,怎么弄到课程表,方式有n多,我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家长手中有老师的课程表,就可选择在老师没课的时候与老师打电话,如果不是老师临时有会议等,基本能接通。(除非有急事,否则最好不要在老师刚下课就给老师打电话,毕竟要给老师一点喝水的时间。如果老师刚上好两节课就接到家长的'电话,那种心情我想家长应该会懂得。)
2、现在微信、QQ用起来都很方便。如果家长想与老师沟通,可以先通过微信或QQ与老师联系。在征得了老师的同意之后,主动打电话给老师(记住是主动给老师打电话哦!这样最起码会给老师一种尊重的感觉……)。采用以上两种方式选择与老师的沟通时间,应该“命中率”是比较高的。
在沟通时长的把握方面,有的家长可能会存在这么一个误区:我难得给老师打个电话,我就要将我想讲的事情全部都讲给老师听。因此一说就说了一节课(45分钟)甚至更长。
这样做的不利后果:
1、家长是心理痛快了,该说的都说了。可老师心理就有点儿后怕了。这个家长可以这样做,为什么别的家长不可以这样做呢?如果一天接到两个这样的家长电话,那老师当天的工作基本要带回到家里去,晚上加班完成了。
2、如果一说就说近一个小时(打成文字稿估计得有好几千字吧),内容跨度比较大,这样给老师的感觉往往是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因此,为了能够比较高效地与老师沟通,建议**在十分钟左右,话说明白了,达到了目的即可。如果家长觉得有必要和老师详细谈谈孩子的情况,建议在征得老师同意的情况下找老师当面谈,这种效果比家长在电话中说一个小时会好很多!
三、沟通的内容
前面在“沟通的时间“里已经谈到与老师电话沟通最好能将时间**在十分钟左右,因此这就意味着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内容应该具体、明确。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做呢?
1、列出或在心里想好要与老师交流的几个要点(切记不可一次性与老师交流很多方面的内容或给老师提过多的要求),在与老师交流时挑重要的先说,与之无关的话题尽量不谈。这样就能比较好地保证交流的有效性。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刚开始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说着说着就说远了,啪啦啪啦说一通与主题无关的话,让老师做家长的“忠实听众”而不是与老师就孩子的问题进行探讨与沟通。挂了电话后才想起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和老师说。可马上再打电话给老师,多少总是有点难为情的。
2、沟通的内容越具体越好。沟通的内容越具体,其操作性就越强,沟通的效果也就越好。比如有的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总是说:孩子在家里管不住,不听话,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它涉及到孩子的成长环境(含家庭环境及亲戚朋友圈的环境等),孩子的性格特点等等,老师岂能用几句话或几分钟说明白?用这样的话题与老师在电话中交流,其效果很明显是不理想的。家长同样是表达对孩子的管教无奈,不妨这样说:孩子做作业时总是拖拖拉拉,每天晚上都做到很晚,我们说了他(她)也听不进去,不知道老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这样,家长把自己的问题具体化,老师就会“有的放矢”,结合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或办法。这不就达到了沟通的目的与效果了吗?
只要家长带着明确而具体的沟通目的,选择好沟通时间,真心诚意地与老师沟通与交流,有理由相信,一定能酿造**的家校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上一篇:关于教师节实用3篇
下一篇: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汇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