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我的教学故事 我的教学故事【精选4篇】”的教学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我的教学故事【第一篇】

我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已经十年了,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中学政治课学生不爱学,教师教学累,授课效果却不太理想。通过不断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确立起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观念。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离开了学,教就没有了存在价值。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他们的能力素质的培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学,理解、说明问题的能力,而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主要起激励,组织、点拨的作用。一句话,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围绕学生转,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 就拿我去年教学节开设的一节公开课来说,课题是“认识自我”,由于是公开课,所以要试讲几次,那我就拿试讲课和公开课对比来讲一下初中政治教学。 试讲课我首先以一则神话故事—逞强的青蛙导入教学,通过学生的阅读,然后回答,青蛙为什么会死?学生回答因为没有自知之明。从而进入新课的讲解,在讲解过程中,也注意设置了情境,用公交车上的一幕幕通过学生的分析来揭示,人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内在美;紧接着我又设置了两张表格来让学生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学会全面地认识自己。最后教师加以小结。当时设计这节课时觉得已经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但实际上课堂气氛不活跃,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收获也较少,没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后,同事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我根据他们的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将整节课进行了修改,所以,公开课有了一定的修改。 在公开课上,我首先将情境导入作了较大的修改,将原先的故事删除,改为照镜子活动,由我首先拿出一面小镜子照照自己,向学生说:“今天的气色还不错,满精神的”,然后将镜子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照一照自己,并依次传递给每一个同学,然后,我再问同学,照过镜子后,你看清自己了吗?由此导入教学。这样我发现,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公交车上的场景由原先的简单图片呈现,换用了fiash动画,这样也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回答起问题来也比试讲课容易、准确得多。紧接着的两张有缺点的表格我继续沿用了,但在学生回答时我却注意挖掘孩子的答案,进行及时的教育,例如:有一个孩子平时有不遵守纪律的缺点,有爱劳动的优点,他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较全面地看待了自己,我就对他加以及时的表扬,而且,我发觉这节课他十分地遵守纪律,而且积极回答问题,表现很好。所以,我有及时地对他加以鼓励,让他明白人不是一层不变的,缺点是可以改掉的,今天你就做得很棒,以后要继续努力。这样一来,让这个孩子在这节课上真的有所收获,真正长大了。我也抓住这一时机以这个孩子的表扬和鼓励作为课堂小结,显得十分的自然。总的来说,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孩子通过这节课也确实有所收获,所以,是成功的。 两节课的教学效果后节明显好于前街,这一对比让我对初中政治教学有个更深的思考:在政治教学中,一个良好的开头可以使后面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趣味性的情景导入非常重要;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中积极思考;初中政治教学的事例列举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身份,这样才能引起共鸣,让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每节课的教学要让孩子有所收获,所以,对于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和表现时,要能及时地加以点评,让他今后的行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也正是七年级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总的来说,初中政治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很重要,还有很多需要去探讨和研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及时总结,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通过实践,我发现课前时事演讲和音乐穿插教学效果很好。 课前演讲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大家自我表现欲得到满足。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时事演讲提出明确要求:必须是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新闻;必须有自己的评论;时间不超过3分钟;不许播报娱乐新闻和广告。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育逐渐成熟,其自尊心、自信心日趋强烈,希望自己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认同,反感别人对自己喋喋不休的说教,并有强烈的表现欲。课前时事演讲正好符合学生的这种心态,所以很受学生欢迎。课前时事演讲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比如在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有位学生就以近几年来沙尘暴频繁袭击北方,我们县也出现浮尘天气这一事件发表了见解。他认为这是某些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损害国家和集体的公共财产,他大声呼吁同学们要勇于挺身而出,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并把着眼点放在大家要“保护环境”这一主题上来。演讲结束了,学生的热情依然很高涨,此时我开始了这一课的讲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另一种教学方法是课中穿插音乐,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改变学生长期以来对政治课枯燥无聊的看法,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 在讲《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一课时,我给学生们放了一首傅笛生的《众人划桨开大船》:“一只竹篙耶,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吆,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耶,弱不经风雨;百里森林吆,并肩耐岁寒,耐岁寒?”通过这首慷慨激昂的歌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们明白了,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仅凭一人之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心连心手挽手,才能最终实现。 此外,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尝试过插播公益广告、通过小品演绎教材内容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激发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我们广大政治教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大胆搞好教学改革和创新,勇于探索,思想政治课是可以为学生所喜爱的。

我的教学故事【第二篇】

二期课改的语文教材从二年级起,每一单元的综合练习中都有几句名人名言要求记诵,这对小学生的道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因为多数名言都是真理,经过实践产生,通常他们的话非常精辟,含有人生哲学,理论,心得。他们的言语给人振奋和力量,鼓舞人心,有时他们的话就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或者开启智慧的一把钥匙。而且课本选录的都是一些通俗易懂并能用所学的课文来印证的。所以我在教学这些名言时,总习惯联系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用课文中的人物事例来诠释这些箴言警句,以丰富其内涵。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七单元综合练习中的“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是苏轼说的,意思是:以前那些能成就大事的人,不仅仅有无与伦比的才能,更重要的是,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有毅力,有信心,要坚持不懈。也即是说“成功离不开过人的才干,离不开奋斗,更离不开坚忍不拔的精神。有些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做起来并不容易”。

我们五年级第二学期第一单元的《勤奋自学成大器》《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科学奇才霍金》等课文,就是讲了华罗庚、欧立希、霍金这些为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是如何为了他们所钟爱的事业孜孜不倦、百折不挠的。同时还要联系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或者用教材中没有选录的意义相近的名人名言来强化这样的意识。“千万人的失败,都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便终止不做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用三年级时学过的《军神》中刘伯承不用麻药做眼睛手术并清楚地数出了手术医生行刀数量的课文来联系《关羽刮骨疗毒》中“令医劈之、割炙引酒、言笑自若”的英雄壮举,用《微笑着承受一切》中的桑兰面对伤痛的顽强毅力,刘翔《跨越新纪录》的背后付出的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用2009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中介绍的从五岁起就照顾失明奶奶的沈阳小男孩许鹏飞的故事,告诉学生们:古往今来,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布衣百姓,要想报答社会、孝敬亲人,哪怕是对自己,想要有所作为、飞黄腾达都需要有勇气去面对困难,有毅力去克服困难,只有百折不挠,才能获得成功,实现理想。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与已知知识(包括课文、电视、电影、书刊报纸、道听途说等)的联系,并帮助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的资料收集,不仅能丰富学习内容的内涵,同时拓展外延,这样才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想象是诗人的翅膀。”这是一句名言。思维要像太阳,光芒四射——这是我常常在课堂上说的一句话——鼓励学生的思维像阳光那样能触及每一个角落。

我的教育故事【第三篇】

一位父亲放工回家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发现他的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爸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如果你必定想晓得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爸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父亲十分赌气。约1小时后,他安静了下来,开端想着本人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者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于是,父亲走进儿子的房间,给了孩子10美金。“爸爸,谢谢你。”小孩欢笑着从枕头底下拿出一些被弄得很皱的钞票,缓缓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了钱还要?”“由于这之前还不够,但我现在够了。”孩子答复,“爸爸,我当初有20美金了,我可以向你买1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时间可以换取金钱,也可以换取家庭的亲情跟快活。给家庭挤出些时光吧,因为有些货色是拿金钱买不到的。

我的教学故事【第四篇】

兴趣是化学学习的“催化剂”,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生对化学学习经久不衰的求知欲。在七年的化学教学中,每上完一节课,我都有不同的体会、不同的想法、不同的感觉。有时通过自己查找资料解决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疑惑,有时通过同行们的探讨来达到对某一个问题的一致看法,有时通过学生反馈建议来达到对教学的改进,学会倾听他们的声音,会有不凡的收获。以下是本人通过几年来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激发初中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

1 用化学故事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新课的导入是教学全过程的开端,它正如电影“序幕”一样,可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小故事能抓住学生的心理,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的求知欲,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气氛很快进入活跃期。例如,“原电池”新课导入,我讲了一个“两颗假牙”的故事。在伦敦上流社会,有一位贵族夫人格林太太,幼年时曾掉了一颗牙齿。为了显示她的富有,格林太太特意装上了一颗假牙。不料,自此以后,这位夫人整日感到精神萎靡,找遍各大医院也不见效果。后来是一位化学家开出了一张处方,为她解除了痛苦。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处方呢?它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处方——“换掉一颗假牙!”为什么换掉一颗假牙就能解除格林太太的痛苦呢?听到这里,学生一个个瞪大双眼,露出渴求知识的目光。故事引入新课,使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横生[1]。

2 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封面的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通过语言艺术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美的言语是影响学生心灵的重要工具,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夸美纽斯说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一切传诸学生的事物都应该放在他们的感官面前。”教师直观、生动、形象的语言,能化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枯燥为风趣。斯维特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讲课变得风趣诙谐幽默睿智,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氛围。因此,借助教师富有艺术性的语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创设趣味试验,丰富课外生活,提高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实践证明,生动有趣的化学试验是激起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一种元素的发现,一个定理的形成,做不做实验,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截然不同。因此,要发展稳定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做好教材中已有的实验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补充一些趣味实验。如:白磷的水下燃烧,镁带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的点燃。氯酸钾中氯元素的鉴定,酚酞等各种试剂的应用等都会发展学生的兴趣,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直观、增强学习效果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做好学生的“知音”,才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知其心,救其失也。”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应对有创新或有不同观点的同学首先给以肯定,对有创新的同学给以高度的赞扬,对有进步的学生每次给以鼓励性的评语。尤其要注意多为差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品味、体会成功的滋味。使他们形成“我也能学好”的良好心理状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去感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愉悦。所以,激励是兴趣的发展的正催化剂。 例如:让学生动手制作水果电池。方法:用一根铜丝和一块锌片分别插入到番茄或苹果等水果中,再用导线连接电流表或音乐卡,形成闭合电路,观察电流表或音乐卡现象。通过趣味实验,使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习化学的热情。

5 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化学的难点及知识分化点一般有:化学用语、溶液的计算、无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一个学生即使兴趣较高,一旦几次被难倒,兴趣也会大减,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所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和知识分化点很重要,例如化学用语中元素符号、化学式,采取分批识记,从绪言开始,日积月累。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给他们“五查”:一查化学式写是否对;二查配平是否正确;三查“等号”有没有写;四查条件有没有标注;五查该画的“t”或“上”有没有画。将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编成口诀帮他们识记。对于溶液的计算,重点授以方法,让他们多练,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公式、规律,对于零碎的化学知识,教师帮助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记忆及掌握,不至于使学生感到为难,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5]。化学用语的集中出现,能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教师为稳定学生学习兴趣,可对常见元素符号提前按周期表中的族分散识记:把金属活动情形顺序表中的十五种元素,分成五组记忆:把1-36号元素及其它主族元素和o族元素,按周期表格式画成一表,印好发给每个学生,让他放在口袋里,天天识读,很快便能认全、记熟、会写。对于不易记忆,容易相混的知识点,可编成韵语口诀或熟语顺口溜,帮助记忆。如把复杂的制氧步骤归纳为:“连、检、装、夹、倒,热、收、放、移、熄”十字口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归纳为:“高失氧,低得还”;化合价口诀和歌曲,药品取用的顺口溜等使学生简单易记,稳定学习兴趣。

6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于学习紧张的初三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极具诱惑力的。丰富多彩的化学课外活动,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化学知识。通过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既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轻松一下,又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强化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化学课外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很多,有“课外小实验"、“调查研究”、“化学游戏”及“化学展览会"等。例如,教师可安排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亲自动手做诸如“水果电池”等“课外小实验”,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如,在“化学游戏”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学生通过相声、魔术及小品等形式演绎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偷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5]。孔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化学知识“有趣”,学习化学是一种“乐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7 利用多媒体模拟化学反应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构成物质的微粒时,看不见,摸不着,许多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不好懂,难于记忆。而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又决定了他们具有好奇、勇于探索的个性,乐意接受新事物,容易吸收新知识;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视频图像优美动听的音乐,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活泼的文本文件,都是能吸引学生听、看、动手和思考问题的兴奋点,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加上教师及时讲解,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6]。如:在讲到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时,用多媒体模拟显示酸雨的形成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向学生清楚地展示了目前我国大气污染的状况。这种适时适度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耳目一新,开阔了学生眼界,激发了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发现,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化学兴趣,是我们化学老师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也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关键。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的意识倾向。”古人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热爱是最好的教师。”这些话都点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高度认识和重视兴趣在学生学化学中的动力作用,千方百计地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课的兴趣,使学生能自觉、持久、主动地学习化学。

23 27206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