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汇总4篇)
经济发展面临挑战,政策调整促进稳定,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环境保护亟需加强,社会治理需提升。整体形势需关注多元因素影响。下面是勤劳的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汇总4篇)范例,欢迎借鉴参考。
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第一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地球》。
一、 说教材
本课是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的内容。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地球、建立科学的地球概念的重要单元,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大小、形状。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水域和小部分的陆地构成的,还要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能有意识的积累所学的科学知识,建立“地球档案”。本课是地球与宇宙板块内容的开篇第一课,上好本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研究地球、星空奥秘的热情和兴趣。因此,本课在本册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大部分的水域和小部分的陆地构成的,知道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重点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
能力目标:经历查找、收集、分析整理地球的资料信息,体会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和理解的重要性。
情感目标:通过亲历探究学习的过程,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要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
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
收集地球相关图片、资料信息、三夹板、船模型、多媒体课件
五、说教法、学法
儿童对地球、月亮的、星空的等有关宇宙的问题、都患有天生的好奇心和无限的遐想,地球、星空等概念,现在的六年级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的了解可能是局部而非整体、零乱而非系统的`。在探究学习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教师要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给与学生充沛的尊重和理解,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现有的材料,我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课件展示法:充分的利用课件图片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课件展示法:充分的利用课件图片展示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实验探究法:引导学生做“进港帆船”的对比模拟实验,模拟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由弧形想到球体,从而联想地球是一个球形。
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探究学习,将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我主要采用集体讨论法、小组合作法加强学生的之间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并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法来大胆猜想验证古希腊人提出的“地球说”。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首先让学生朗读单元课题,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居住的星球叫什么?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让学生知道地球是我们居住的唯一星球,是我们人类美丽的家园。关于地球,你想知道哪些问题呢?并让学生学生提出想知道的问题。然后通过谈话过渡,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研究。从这节课开始,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去共同探索关于地球的奥秘。
(二)了解地球认识的历史
了解地球认识的历史,我采取了如下的步骤:
1、将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收集的关于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和大小的历史资料,分小组交流收集成果,讨论:人类特别是古代的人们,在探索地球的历程中,发生了哪些事情?有哪些主要的观点?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2、全班交流,重点放在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历程上,梳理出:居住地中心说——天圆地方说——地球说。
3、提出问题: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哪种观点最接近现在的情况?古希腊人是通过什么现象提出这种观点的呢?
4、演示模拟实验,师生讨论。
用一张大一点的三夹板模拟海平面,一个带桅杆的船的模型,模拟船在海上的航行,再现古希腊人看到的情形。
5、这个现象激起了科学家的好奇,他们从这种反常的现象中大胆地提出了海平面不是平的,而是弧形的观点。古希腊人由海平面是弧形的联想到整个地球是球形的,他们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先生,首先提出地球是球形的观点,这是人类对地球认识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他们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振奋人心的,但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因此,在当时还只是一个猜想。他们是怎样寻找证据的呢?
6、引导学生阅读小资料,讲故事,谈感想。感知人类寻找证据,对地球形状进行的艰险的探索活动。
(三)构建对地球大小、形状的认识
构建对地球大小、形状的认识,具体方法如下:
1、观察图片,学生能够计算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以及它们占地球表面积的比例,感知陆地和海洋、地球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得出结论。
2、观看关于地球的图片,包括从太空、月球上看地球的照片,地球上一些美丽景色的照片,感知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美丽的景象。让学生建立和抒发对地球的美丽情感。
3、画“太空中的地球”图,写关于地球的解说词。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一谈在这节课中学习的收获。
七、教学反思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并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不断地增加理性的成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科学的认识由假设开始的,人的认识水平是可以不断地提高,大都经历了收集现象—引发猜想—寻找证据的过程。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想,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感知学习知识的快乐。
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第二篇】
说教材: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的内容,是“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系列研究课中的第二课,是物质变化之化学变化探究的深入,是前一课时“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探究的承接,也是后几课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探究的前奏,起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课主要是化学变化中产生气体及气体特点的探究。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3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的概念也基本掌握,两者物质混合会产生变化的观点,也已经涉及,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该班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今天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说目标:
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说理念:
拟通过教学,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在课前铺垫、课中构建和课后延伸的过程参与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
说设计:
1、课前铺垫。二氧化碳的两个重要特点,不支持燃烧和比空气重,对学生而言很遥远,加上气体本身看不见摸不着的特质,更加深了学生对其的陌生感和想象力。不支持燃烧,曾在四年级科学“跳起来会怎样”一课中涉及,但是当初执教老师都 这样,对于学生的印象相对较浅,加之时间已久,学生遗忘的也就差不多了,很难勾起回忆而支撑今天的探究。所以,唤醒学生的意识就显得较为重要,这是帮助学生搭建思维脚手架的必要途径和方法。第二个特点,比空气重,要想到与空气比较轻重,这对学生来讲,更是遥不可及。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课前做些文章,还是很有必要的。
2、导入部分。因前一课“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已经开始液体物质和固体物质接触的探究,所以本课的研究对学生而言已经有过程和方法上的铺垫。故本课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奔探究主题。
3、混合预测。让学生对两种物质混合进行预测。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碘酒与淀粉接触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4、混合方法的讨论。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混合的一般方法有三种甚至更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实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 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同时,对于材料的选择,也着实动了一番脑筋,在实验室内,既要取固体的小苏打,又要取液体的醋,还要有量的把握,这样的工具还真不好配置,若采用粗线条的估计,则是对实验态度的不负责,不利于学生实验相对严谨性的培养。所以,最终选择小的量筒作为取材工具的补充,也算是一种较为合理的研究。
5、难点突破。让学生比较研究气体的轻重,可以说学生是根本想不到的,即使有了课前的谈话,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难度还是太大,几乎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般解决的方法,无非由上课老师直接提出,让学生尝试完成。在本课教学中,我对此作了略微的调整,反其道而行之,先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看到气体可以灭火,再去分析能灭火的原因,从而建立起这种气体比空气重的概念,再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
6、教学延伸。杯子中剩下的液体,小苏打还在吗?留下的液体还是白醋吗?学生会疑问,有进一步探究的。课堂时间允许,则让学生通过观察等手段进行初步证据的找寻,课后再进一步查询材料,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不同的证据来证明材料。以此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同时,又演绎出制作汽水的问题,从两者混合中学生其实已经看到了汽水的影子,这里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
说得失:
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虽然在整个过程中,还没有达到十分的流畅,但是总的势头还是不错的。
课堂教学,遗憾的艺术。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点:一是,扶着走的痕迹还有,对学生的能力还不充分信任,不能更放手让学生去更加自主的探究。整改策略,拟以探究计划制定为媒质,开放学生探究流程,达成开放探究过程。二是,老师的话,还显得比较多,这是对学生信心不足的具体表现。三是,学生实验的注意点,强化的还不够,造成学生在操作中出现手法上的错误。四是,学生的科学提升还不够,需要对学生的开放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提升,让学生在认识层面上更上一楼,等等。
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第三篇】
一、说教材
1、教材的体系、内容
《地球的内部》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内部》属于“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的概貌”部分。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顺应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规律,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学生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分为《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表面》、《地球的内部》、《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地球的内部》主要研究地球的内部构造,《火山和地震》、《地表的变迁》主要研究地球运动与地表变化。
《地球的内部》有三个教学活动(PPT),其中认识地球内部构造是本课的重点。
下面我就分下来说一说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先看第三课:
2、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理解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拟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
●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情感与态度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3、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
4、教学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
5、教学安排:1课时
6、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幻灯片、暗盒、沙子、玻璃球、泡沫、熟鸡蛋、橡皮泥等。
学生准备:橡皮泥。
二、说教法、学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表面地貌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对地球的内部有什么几乎一无所知。学生要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设计实验,探究暗盒里有什么,由此推断科学家是如何探测地球内部的,从而认识地球的内部构造。并且,用橡皮泥制作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这对六年级的学生,并不困难。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现有的实验材料,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讲解法: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
课件展示法:用视频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课堂教学中,不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自己学。所以要把教法融于学法中,在学法中体现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现象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合理的假设;
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让学生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本课继续运用“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三、说教学程序
我设计了四个步骤:
(一)情境导入,探究暗盒
1、(出示书上的问题)老师要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讲台上有三个盒子,里面分别装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开盒子,你们知道每个盒子里装了什么吗?请几名学生尝试分辨。(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前几个同学只能猜测,于是我多请了几个同学,并提示允许他们将盒子拿起来,而且把钻孔的钉子放在旁边,学生很快便通过摇晃、钻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2、学生交流: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
3、提示:其实我们刚才用的方法和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相似。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了老师请学生帮助解决问题的环节,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并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做准备。
(二)讨论,认识地球内部构造
这是本课的重点,着重探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我打算分四步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1、提问: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
2、我们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是怎样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呢?
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提示钻井、地震波等也是进行地球内部探测的方法。并把刚才的方法记录在表格上。
3、预测。
学生根据以上的现象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并画在记录表格上。
[设计意图]:这部分我教学以后调整了一下顺序,把第2、3两步对调了一下,原来的第2步让学生毫无根据漫无目的的进行预测没有必要,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先让学生看火山等图片,因为这些学生很少见到,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来推测,更能训练学生的思维,由现象到本质,也符合探究的一般过程。并且下面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将科学家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不足的可对自己的研究方法和思路进行反思,一致的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提问: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先让学生阅读书上第21页的内容,形成简单的认识。接着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
补充材料:1910年,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 1914年,美国地震学家古腾堡发现地下2900多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分别将其命名为“莫霍面”和“古腾堡面”。用这两个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
名称范围物质的组成厚度与特征
地壳地表到莫霍面硅和铝的硅酸盐岩石平均厚17千米
大洋底地壳较薄平均6千米,最薄处不到5千米;大陆较厚平均40千米,最厚可达70千米(青藏高原)
地幔莫霍面与古腾堡面之间铁、镁、硅酸厚为2900千米
距地表100-150千米范围内温度近于岩石的熔点,地幔物质处于塑性流动状态,称为软流层,它是岩浆活动的发源地。
地核古腾堡面以下到地心部分铁厚3478千米
内核:1278
外核:2200
5、师:其实地球内部就像一个鸡蛋,你能用鸡蛋作一个类比吗?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学生先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作大胆的预测,接着通过阅读书上的资料和观看老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材料认识地球内部构造的庐山真面目,整个过程虽然有许多的知识讲解,但是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他们讨论、交流,大胆猜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完善认知结构,突出了教学的重点。老师适时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学生兴趣盎然。
(三)拓展,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
1、(出示教材插图)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地球内部的知识,知道了地球的构造,你能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制作一个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吗?
2、(出示老师做好的模型。)这就是老师做的,你们想做吗?你打算怎么做?小组可以讨论。
3、讨论交流方法,确定方案。(重点说清作时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的确定、各部分的厚度关系等)
4、分组合作。(提示如果小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够,可以和周围小组调换颜色)
5、指导切开模型,展示评价。(主要从外形、内部颜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几方面来评价)
[设计意图]:我认为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要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而且还要通过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加深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先出示了自己制作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学生讨论后制定实验方案(确定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计算各部分的厚度),然后学生分小组制作,最后切开评价。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巩固了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
(四)总结,课后延伸
1、总结: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结合板书,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
2、作业
课后请大家查找资料,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
[设计意图]:我认为课堂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学生在学习了科学知识以后,要能培养对所学知识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秘密。科学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勇于探究,我们都是科学家。
小学六年级科学说课稿 【第四篇】
今天我说课的主题是《物质的变化》。本课是属于物体与物质范畴,针对六年级这样高年级的学生展开教学的,学生经过“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来进行这方面的学习,物质的变化主题已进入第三层次,通过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到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学生对于一些物质存放久了,就会发生变化已经有了一些零散的认识和知识储备,比较熟悉物质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是存在变化这个观点,但对于这些变化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科学上我们应该如何对其进行分类等等在系统认识上还是比较模糊的。
为此我从三个方面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了解科学探求的结果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2、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能用简单器械作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纪录。
4、会查阅书刊及利用其他信息源。
5、能反思自己的探求过程,将探求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6、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科学知识:
1、了解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气态、液态。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2、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生成新的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想知道,爱提问。
2、愿意合作与交流。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4、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六年级的学生对学“科学”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在解释事物现象方面会有更多自己的见解,能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想探求的问题,并能运用实验、观察等手段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绝对不希望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却更希望老师能跟着他们“走”,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就更注重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特长,让他们做想做的事,说想说的话,营造一个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毫无压力下,从学习研究中充分抒发自己的见解,从而获得身心的愉悦。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水平我将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认识典型的化学变化作为本主题的教学重点,而将通过实验探求物质变化的秘密应该是学生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
本课我安排3教时来完成,我将为学生准备必要的媒体资料以及实验所需要的实验用品等好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本课的学习活动。
本主题可以分为三各部分,每个部分一课时。
第一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变”来“变”去的盐,认识可逆的变化,认识青铜器的生产,制造蜡星星等活动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这是什么变化,科学定义这一类变化——物理变化的根据。
我打算采取实验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他了解到向盐这样变来变去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以及物理变化的特征等等,培养他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的能力以及学会搜集整理所学知识的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二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常见的铜生锈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生锈的原因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小组的质疑方式,让他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到金属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并试着自己得出如果是一种化学变化的话,它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征,培养他们合作交流自主设计实验这样的能力。
第三部分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看燃烧的蜡烛,让学生知道化学变化会伴随着什么样的典型特征。通过这些典型的特征变化,联系生活中的其它变化,最终得出:只是形态上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我打算采取利用科学欣赏的形式再现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拉瓦锡的实验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画的形式对研究物质在燃烧中会发生哪些变化有直观的印象,探讨在此过程中发生各种变化的原因,对以后进行实验重复验证蜡烛燃烧的变化,有着积极的'暗示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的形式,让他了解到科学的结论具有可重复验证,培养他们今后养成通过实验验证结论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因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
下面我就从教学过程方面来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根据学生的经验以及兴趣爱好围绕“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首先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真实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的机会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体验中学习。
第一课时:“变来变去的盐”需要为学生准备:酒精灯,蒸发皿,烧杯等,“煮海为盐”、“青铜器的制造”的教学的短片。
我的意图是先通过问题“我们知道盐能溶解在水里,溶解在水利的盐还能‘变’出来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前经验,积极的根据生活经验积累进行猜测:得出盐水是能变回盐的。如果学生在此遭遇困难教师可以通过“回想水的汽化现象”给学生进行提示。此时再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自己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媒体出示中国古代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和媒体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分离水与盐的方法和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演示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酒精灯学生生活中不常见,又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实验操作,同时考虑实验的安全性,为了更有效率的进行实验所以由教师演示规范,再让学生通过小组通过合作实验进行学习。他们会发现盐能溶解于水,又能从水中提取出来,这样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继而进一步思考最终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变化过程是可逆的。通过收集和整理有关变化过程的相关资料来加深学生对可逆变化的认识,并且做好资料的记录和整理,养成实验中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并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通过青铜器的制作过程的录像资料简介以及如何利用可逆的变化之作蜡星星。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的意识。
第二课时:失去光泽的铜镜,我将为学生准备铁丝、细砂纸、吸水纸、白磁盘,出土铜镜的短片等
铜镜失去光泽,铁钉上锈等金属生锈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事,关键是如何了解他们上锈的秘密。我通过录像短片让学生直接思考,来预测原因,在此基础上考虑怎样提高实验设计比较金属生锈与否的实验,深入到它们的里面,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概念。通过进行对比实验进行研究,通过金属存在的环境差异,预测可能出现的现象,因为此实验当堂课不能完成,所以此时教师可以延迟评价实验的结果。
我的意图是在学习过程中有竞争才有进步,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使他们的探究热情空前高涨,争相尝试各种方法。学生的实验只要是合理的我都给予肯定,从而使学生明白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多种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了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了科学的探究能力,获取了知识,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
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生锈的铁和铜等让学生了解铁与铁锈、铜与铜锈的区别。这个地方学生可能从很多方面进行比较,比较杂乱且有的毫无价值,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表格让学生从颜色、光泽、软硬等方面进行重点观察,让他了解到这种变化是产生新物质,并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为以后第三颗的学习埋下伏笔。同时根据金属都会生锈的现象,以及生锈的秘密,回想在生活中人们是怎么来处理金属生锈的问题的,让科学回应于生活。此时可以通过补充这方面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在生活中还有哪些防锈措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铜镜失去光泽是一种可以看得见的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而生活中很多的化学变化人们不容易察觉,所以在第三个部分设计了常见的燃烧现象让学生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蜡烛的燃烧,我要为学生准备:蜡烛、烧杯、澄清石灰水等、拉瓦锡实验的短片
蜡烛的燃烧非常常见,但越是这样人们越有可能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不去思考他所蕴藏的科学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的设计意图是:先通过一个问题:“在生活中的常见的燃烧的现象,就以蜡烛燃烧为例在此过程中,蜡烛燃烧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通过观察燃烧前和燃烧中蜡烛的变化,猜测燃烧掉的蜡烛变成了什么。在此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如果失火了,应该赶快用湿毛巾来灭火。之后可以通过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个实验:
(1)罩一个烧杯与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烧杯有什么变化
(2)罩一个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烧杯有什么变化
(3)用一个白瓷板置于燃烧的蜡烛上方,看白瓷板底部有什么变化让学生考虑燃烧掉的蜡烛是不是什么都没了?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质疑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然后通过录像重放当年拉瓦锡验证的燃烧的实验,通过这样直观的实验使学生更为深刻地了解燃烧的本质。了解到燃烧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让学生结合前面的所学拓展了解还有那些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通过前面的学习,让学生在所学基础上讲物质的变化的种类进行分类:
一类像盐水转换为盐那样,是可逆的变化,不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一类是像金属生锈和燃烧现象一样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让学生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是是否产生新的物质。这样就将普通常见的现象总�
科学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仅仅从课堂上来解决问题,所以我布置了一个小任务:收集有关物质变化的资料,让学生回去完成。因为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的能力也是科学课所必备的,在下一堂课进行交流汇报和讲评,这样就使科学课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同时也为下个单元整理信息,让我们更有效的学习,作铺垫。
上一篇:实习自我鉴定教育【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