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教案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阅读指引】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新课标下教案精选5篇”范文资料,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给大家吧!

新课标教案【第一篇】

关键词:高中;人教版;英语;备课;教案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特点

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在总体上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掌握,强调记忆和机械的训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常出现学生英语成绩很好,但无法开口的尴尬现象。另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注程度不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也不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对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教学定位,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有所加强,教学重心逐渐由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向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转移。这些都促进了更为完善的新课程标准的诞生。

经过改良的新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1)新的教学设计思

路。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进行综合考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难度和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等级,保证各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2)新的教学课程目标。新课标以让21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为目标。即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终身服务。(3)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4)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新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更公平、公正、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5)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对高中阶段英语词汇量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从而促进了阅读量与阅读内容的丰富,给我们增添了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给高中英语带来的这些新变化,推动了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给我们的课程准备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定位与英语备课的重要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课堂评价的标准。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教学成效。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教师就必须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的整体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要对高中英语课程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首先要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描述,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提出的教学要求,设置每个学习单元的总目标。其次,合理分配课时后,根据单个课时内的教学容量设置每个课时的目标。最后,按照教学流程设计,再将单个课时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备课来实现。

备课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准备,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进行准备设计,让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特有的教学设计目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更注重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准备旅行单元的课程时,就可以以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设计一些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训练。

三、教案教学设计要与课堂和实际紧密结合

我们所说的教学准备设计就是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教案的编写。教案编写必须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布置和教学后记等。其中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和课外作业布置,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时,除了要注重基础内容的完整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目的的细节补充,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写出它的教学设计目的。这样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教学与练习时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另外,教案的编写一定要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课时、课堂环境、学生人数等实际因素,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顺利进行,同时也让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发挥应有的课堂效用。

教案的重要内容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除了要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外,站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而言,更应该注重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例如:在讲到奥运会的主题单元时,不同地域的教学应该结合当地的重点体育项目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际语言训练或者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像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以射箭为小的学习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搜集这项运动的奥运历史,有哪些项目,哪些人获得了奥运奖牌等资料,积累相关词汇内容,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竞赛等。

备课过程与教案编写是老师进行课堂指导的重要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新课标教案【第二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写作;创新

0前言

近几年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在各行各业得以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全世界已经开始了课程大改革。在新世纪以来,我国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方针政策,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都逐渐和国际接轨,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现代教育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一定的距离,为了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推行素质教育,提出了新课改,为我国教育发展带来生机。

初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期正是孩子心理、性格形成期,因此初中教育尤为重要。语文教育是其他各科的基础,是初中教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写作又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是对语文教学成果的检测,因此,能否在新课标下进行好写作教学方案的创新成为了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关键部分。

1现在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考试方式单一

在我国语文教育的现状来看,阻碍老师课堂发挥和学生写作欲望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语文考核方式,现在大部分初级中学的语文写作考核方式大部分还是命题或半命题,题目还是很老很久的方向,一般写作框架已经订好,留给学生自我发挥的余地很小。这样的考试模式就令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极少进行课外拓展,只是按照考试类型来进行教学,这样语文写作课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进行写作创作的欲望也会减弱。这样就对初中语文教学的思想方法产生了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令教学目标单一化,忽视了在教学中的主题——学生的需求,阻碍了写作教学的进步。

老师教学方法陈旧

时代在进步,语文写作在改革,走在写作改革前头的应该是语文老师。然而,就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现在还有相当多的一批老师惟分数至上,认为只要学生能在考试中达到高分就是成功的教学;还有的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管学生的底子如何、天赋如何,采用统一的教学,这样会令成绩、悟性相对较好的学生感觉到无聊,令写作水平稍差的学生学习十分吃力,高耗低效,事倍功半。

学生缺乏信心

写作一直是很多学生的软肋,提起写作,很多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头疼。这就给学生进一步学习写作带来了阴影,不管是写什么题目,什么题材,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会写,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写出成功的文章,这种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学做写作的进一步提高,他们会排斥写作,以至于排斥语文的学习,造成整个吴文成绩的下降,对老师的教学产生不小的困难,也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的影响。

2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方案

加强信息化教学

对于新课标下的教学工作,其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信息化的发展,帮助老师更加生动地讲述自己的课程,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学校里增加的高科技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图像、视频、交流互动等形式,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写作,对写作有更加开创性的想法,也更好的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在每个学生的家中,计算机的应用使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写作信息,指导自己的实践写作。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初中学生的阅历有限,只在课堂上进行写作知识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走入真正的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感受,启发写作灵感。课外活动是语文写作中的重要组成,教学工作者必须在课外活动的具体实施中有新的想法,以更好的进行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尽量解决学生写作过程中不知写什么的困扰。

采用分级教学

现在“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标的警示是不相符合的。对于写作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提高对他们的要求,他们的写作技巧已经基本掌握,重点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对于那些写作较差的学生,老师在基础知识上要多加关注,将其能较为准确的理解写作技巧。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在新课标下全面地发展每一个学生。

扩大素材积累量

心中没有事可写是现在初中学生写作中的一个大问题,归其原因还是因为阅历的不够,读书是一个增加阅历的好方法,多多积累写作素材,在进行自己的文章写作时就会有新的思路,也会使文章更加有知识性。优秀文章要进行背诵,这包括古文和现代文,古文阅读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进行文章引用的同时,也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现代文中的美句可以在写作中直接应用,增加学生自己写作的亮点。

多写多练

单纯的进行阅读无法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须亲手进行练习。但是阅读会给学生提供很多优秀写作的例子,供学生模仿。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既能留下珍贵记忆,又能在实践的写作中逐渐掌握基础技巧。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很多优秀的文章都可以激发学生的灵感,所以要立足课本,培养学生写读后感的习惯,让学生在读后感写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写作的兴趣。

3结束语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语文教学是孩子们学习母语的最好媒介,而其中的写作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新课标下要求我们对旧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教学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教学,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琴。浅谈初中语文写作教学[J].贵州民族报

[2]周叶。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水平的策略与方法[J].治学之法

[3]李健芬。中学语文写作教学高耗低效原因浅析[J].现代语文

新课标教案【第三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 地理教学 实践与思考

课程标准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它既是选择课程内容的必要前提,又是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基本出发点。为了使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更具体,新课程还在总目标下划分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领域进行分解。由于课程目标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方式特点不同,因此要求采取的教学方式也不同。

一、知识与技能的案例教学策略

知识与技能主要指地理学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可具体分为地理陈述性知识、地理程序性知识、地理策略性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形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在新课程中选择地理学的知识体系,基础的、有用的知识仍是主要学习内容,且关注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陈述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陈述性知识是回答“是什么”的知识,如地理分布、地理术语、地理名称、地理景观等。用案例教学法进行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时较适宜采用引述式案例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中的教学案例一般采用最简单的表述方式,在案例中直接给出需要了解或解决的问题,学生一般只要读懂案例,并经过简单思考就能达到要求。其教学过程一般可简化为:教师呈现案例―引入学习主题―学生自主学习。

[案例1]太阳风暴袭击地球

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出的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会以每小时300千米以上的速度向宇宙空间喷射,形成太阳风暴。有人形象地把太阳风暴比喻为“太阳打喷嚏”。

太阳风暴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使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通信设施受损。据报道,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太阳风暴连续多次袭击地球。亚洲、欧洲、美洲的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施受损。例如,日本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监测卫星已经无法恢复使用。

这则案例资料,它可用于完成地理新课标必修1,行星地球中“太阳活动影响地球”这一课标要求的教学。教师呈现案例,学生阅读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现象。

2.程序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是以陈述性知识的掌握为前提,它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它要说明地理概念、规律、特征或成因,因此适宜采取探究性案例教学。教学过程是前面提到的完整的教学流程。例如:

[案例2]中国的家庭经营

中国农民李某家庭共有6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的孩子。李某承包了8块地,共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李某家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头耕牛、一台水泵、一台电动推力机。其他小型农具每家自备。一般情况下,李某用公顷田种植双季稻,公顷田种单季稻,公顷田种其他作物。他家每年约收获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千克每公顷、单季稻产量为650千克每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及上缴公粮,其余1300千克到市场上去销售。

依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提出以下讨论问题。

(1)材料中提供了哪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资料?反映出该农业的哪些特点?

(2)李守银家水稻生产的商品率是多少?如何提高其水稻的商品率?

(3)李守银家要实现水稻种植的机械化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这一案例教学分三个层面:第一层是通过学生阅读获取该地农业生产的相关信息,包括地理位置、劳动力的数量、生产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水平、作物种类、产量等基础知识信息,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基本特点,形成形象思维,也为第三个问题做铺垫;第二个层面是探讨其形成的条件,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揭示案例与原理的联系;第三个层面是知识的拓展延伸,讨论其发展规律。

3.策略性知识的案例教学

策略性知识指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地理策略性知识一般为地图运用能力、地理阅读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等。其学习的重心在于方法的掌握,技能的形成,也适用探究式案例教学法,但是注意案例的选择不宜过难,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在学习地理新课标必修2,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中的案例是南昆铁路,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地体现交通线的选择区位因素,所以我使用了案例3。

[案例3]泛亚铁路的建设

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

泛亚铁路三个方案的比较

教师呈现案例后,确定研究主题为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师生进入讨论。提出问题:“你认为选择哪一个方案比较好?请说明理由。”讨论过程可以采取各抒己见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由于涉及初中的区域地理,有些学生往往不清楚这些城市的地理位置,因此很自然地会主动查找地图。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开始借助地图来说明问题。在这一案例教学过程中,其实学生已经在不自主地运用地图来解决问题了,但并不是有意识地进行的,教师要做的是帮助学生将其上升到稳定的策略性知识层面,使学生认识到地理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图文转化,地图中各要素是可以进行拆分和整合的,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用图能力。深入的讨论又使学生掌握了如何对交通线路进行选择和评价的方法及思维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的案例教学策略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因此在进行教学时采取将案例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的研究式案例学习法较好。其过程是: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教师给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任务――确定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编写案例报告――课堂呈现案例――师生评价。具体做法如下:

[案例4]水污染问题的学习(湘教版选修VI说明了水污染及其防治)

1.学生已有知识。淮安市里运河水污染严重,学生有切身体会;

2.活动内容及研究性学习。教师布置了三个活动任务――①测量淮安市里运河水的含氧量。②到环保局获取里运河水质有关数据:③走访几家大工厂调查废水排放情况;学生分组开展相关的研究,并做了案例报告。

这一案例来自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实地测量获得的,学生体会到地理研究的过程、掌握了地理方法,动手实践、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在这一过程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初步学会通过测量获取地理信息,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讨论过程中教师按照学生思维路径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的技能及相关学科知识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突出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发展为本,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标教案【第四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案;关系;误区;编制;探索;作用

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己的教案奉为至宝,授课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教案循序渐进,而完全将学生抛在一边,这就是典型的“一言堂”。这种教学模式,或许可以将教师个人才华展示得淋漓尽致,但学生毫无主观性可言,教师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效率自然就大打折扣。

新课标的理念主张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这一改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之相应的教学设计也由“教案”变为“学案”。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学生学习的方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案的应用极为活跃。下面是我们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思考,供同仁们参考。

学案使用中要考虑的三个关系

学案与教案。学案是学生学习的方案,而教案则是教师教学的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两者是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在传统观点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则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学习只是一种被动接受的过程,学生素质难以提高。要提高学生素质,就要从学生出发,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把“教学方案”转变为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案”。即以 “学”为核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案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材的关系。教材是在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内由专家编制的教学典型案例。学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完成大纲中的学习目标。所以,学案的内容要紧扣大纲,同时要注意不局限于教材,使内容更加充实,便于学生理解。因此,大纲是核心,教材和学案都是我们用来完成大纲规定内容的手段。

学案与教辅资料。学案中可以适量编入习题,但由于题量少而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所以,在利用学案的同时要有一本高质量的资料供学生练习,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二、学案使用中要避免的两个误区

学案替代教案。由于学案与教案各具特点,因此两者不能相互替代。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学生是一个个探险队员,而教师只是一个向导,向导的作用在于引导探险队员向着他们自己的目标前进,但向导是无法替代探险队员完成探险的。学案好比队员手中的地图,可以引领他们向着最终的目标前进,少走弯路。教案则是向导心中的坐标,使他可以更好地帮助这些探险者向目标迈进。

学案当作考卷。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将学案当作考卷,提前较长时间发放,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做完,再进行批改,这是不妥的。因为学案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的手段,而考卷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手段,作用不同,使用方式也不能相同。

三、学案的编制过程、分类与体例的探索

学案的编制,应该由备课组集体完。组内老师先集体讨论,由骨干教师主笔,接下来进行组内评价、审议草稿,定稿。定稿之后印发给学生;最后由首先使用的教师反馈课堂效果,为其他人授课的改进提供建议。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学案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使用时机分为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学案;根据呈现形式分为填空式学案和问题探究式学案;根据使用方式分为单纯的学案和教案学案一体化等。

学案的体例。一般来说,学案包括以下内容:(一)学(复)习目标 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德育目标体现在配套的教案中。(二)知识结构 使学生通过分析,建立知识结构框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这一点在高考复习中尤为重要。(三)重点、难点 使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有所准备,做到有的放矢。(四)主要内容 通过设计问题或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相关知识。“学案”是一份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纲要,设计恰当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求知的重要手段,是“学案”设计的关键所在。问题的设置要有一定的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还要具有一定的层次和难度。(五)学(复)习札记 这是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抽象的学生。不同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较大差异,因此可能会发现许多各个层面的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和质疑。札记能帮助教师发现这些问题并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这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六)习题 用来巩固学生学习的效果。

四、明确使用学案的作用

1.突出环节,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学习在编写学案时,通过设计学习目标,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列出,使学生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知道了学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重点,使学生知道重要的知识点是什么,通过设计学习难点,使学生知道上课重点听什么,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积极提示;通过设计知识复习,使学生知道本节内容与哪些生物学知识密切联系,使学生建立生物学知识网络和联系,以便用旧知来学习和理解新知;通过设计教法选择,根据各位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设计选择适宜学习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知道如何理解相关知识点;通过设计学法指导,参照历年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预习时反映出的问题,建议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新知;通过设计课堂小结,使学生知道课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通过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巩固,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及时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通过设计填充式学案的详略,来体现生物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这样的设计,使学生都能参与到生物学教学的全过程中,知道课前、课上、课后都要干什么、怎么干、如何干好等问题,真正使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预习、听课、复习和练习,体现了“先学后教再练”的原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充分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新课标教案【第五篇】

责任与角色同在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责任的含义;知道的责任的来源;懂得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懂得每个人应该自己对自己负责;知道负责任的表现和意义,了解不负责任的后果。能力目标:能够分清责任的来源;能够随着角色的变换,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能够为自己负责,也为他人负责

情感态度:对自己的责任有明确地认识,增强责任意识;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以积极的态度承担那些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承担的责任;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而无私奉献的人,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和难点:

责任的概念;责任的来源;履行责任对于他人和自己的好处;履行责任的代价;关于责任冲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

小品表演(引言的内容)

提问:

1、小方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应该由谁来解决这个问题?为什么?

3、如果你是小方,你会如何决定?

教师指导:当多种责任发生冲突时,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进行选择。先做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再作重要的,不需要马上做的,最后做自己爱好的一类事情。应该由自己做出选择,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作业布置:

怎样才能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珍惜新起点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新的学习环境、心的同学、新的班级,与同学友好相处,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珍惜学习机会,同时对初中生活充满兴趣,满怀信心地迎接初中生活。

教学重点:

创建新集体、享受学习。

教学难点:

珍惜新友谊掌握初中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看我们身边还有些陌生的同学,看看我这个完全陌生的老师,我们就知道新的生活开始了。

其实,说到新,大家肯定还有更多的感受,不仅仅是因为环境的不同。现在,就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这几天的学习、生活、心理和小学时相比,有什么显著的变化。

一、新学校 新同学(板书)

(一)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学生发言或小组讨论,提示:比如军训生活的紧张有趣、心理压力的增大、学习内容的复杂等等。)

师:同学们刚才都谈到了新生活带给自己的兴奋和不安。兴奋是因为那么多新奇有趣的事物等着我们去认识,不安是因为还有那么多我们未曾了解的问题。我想,同学们肯定急于想知道的东西很多,比如我们的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它对我们有什么要求和期望?比如各科老师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和蔼可亲还是严厉苛刻?再比如班里的同学,谁爱学习,谁比较淘气,谁能和我成为好朋友?还有,我们这个班集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集体,是一盘散沙,还是团结和睦?这么这么多的问题,有些需要我们认真观察,有些需要细细调查,当然也有一些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来获得信息。

学生发言:

1、自己对学校的印象——教师总结出学校的特色及对学生的要求。

2、介绍自己,其他同学谈对他的初步印象。

师:听了大家的话,我觉得许多同学已经对新的生活开始逐步适应了,对其他同学也已经了解很多了,有的甚至成了朋友。所以,这个“陌生”的环境对我们来说其实也不那么陌生,小学的同学、朋友很多不在身边了,但我们又有了新的朋友,而且这段新的友谊将陪伴我们走过三年的求学路程,让我们不会感觉到孤单、寂寞。所以,希望同学们能珍视我们的新友谊。

学生发言,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小结。(略)作业:怎样才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礼仪展风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懂得什么是礼仪,礼仪有什么作用。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道礼仪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能力目标: 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并能够在交往中加以运用。

情感目标:

乐于以礼待人,形成讲文明、讲礼貌的交往态度,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并体验举止优雅、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并能熟练掌握社交的一般礼节是本框的教学重点。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从而展示自

己的风采是本框的难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

教学方法:探究;活动情感激励法;讨论法;小品表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授课过程:

〔导入新课〕看北京奥运会上礼仪小姐的画片,提问:

2学生对此的认识?

3你有可感想?

4今后你应在哪些方面向他们学习?

教师总结:(略)

作业:同学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展你的风采

竞争合作求双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认识什么是竞争中合作。

2、过程与方法:把握在合作中竞争的技能。把握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教学重点:竞争与合作及其关系。

三、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看电视片段:中国女排在世锦标上获得冠军。引入《竞争合作求双赢》

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合理竞争和不合理竞争,区别,联系。

2合理竞争带来的好处?带

3不合理竞争带来的后果? 教师总结:(略)

结论:竞争不忘合作。双赢才是最佳效果。

作业:

1在时常生活,学习中怎样加强合作?

2竞争在团体中人作用有哪些?

我国人口问题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我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情感目标:

通过大量的事实资料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冷静分析,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教学重点: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图片:中国地图和人口密集

春运期间北京火车站一幕

提问: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学生讨论:

教师导入新课:春运这个词实际上是中国特有的,春运所反映的许多问题无不与我国的人口有着直接关系,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多给我国带来许多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板书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图表

计算题:中国人口如果手拉手可绕地球赤道几圈?中国人口增长每分钟一个排,每小时一个团,每天一个集团军,中国每两秒钟就有一个婴儿诞生,请你计算每分钟,每小时,每天,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

我国有文化人口在人口中的比例图及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图。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

6.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

7.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担一个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进行汇报交流。

讨论题目是:每个情景分别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什么?

师生小结

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快,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农村人口多,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这些就是我国人口的特点。

作业:人口过快增长寻我国产生哪些影响?

严峻人口形势带来的后果。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我国面临严峻人口形势,了解我国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大量的图文、音频、视频资料,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形势带的影响。

情感目标:

通过大量的事实资料的分析对比,引导学生面对现实,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形势带的影响。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讨论启发─交流展示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1.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较图

2.环境破坏的漫画

3.城市垃圾包围居民生活圈

4.中国与世界教育经费对比图

5.新增人口消耗的图表

6.北京人才招聘会

提问:以上情景说明什么问题,你对此有什么切身感受。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小结:

图1.说明人口多给自然资源造成压力,人均占有量少。

图2、3.说明人口多给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活带来压力。

图4.说明人口多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图5.说明新增人口多影响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图6.说明人口多给就业带来压力

板书 2.人口过多过快增长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作业:回家调查你们老家的人口问题,并写出调查报告。

人口政策——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容及具体要求。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式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收集整理大量的图文、帮助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具体要求。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面对现实,冷静分析,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新加坡、印度的人口政策

“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宣传画。

提问:结合上述事例,说说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人口政策。全班讨论,各抒己见,发表看法。

师生小结:(投影)

解决各国人口问题的出发点是各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口过多的国情决定我国必须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双管齐下,才能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为此1972年开始国家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实行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30年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中国人口少生亿,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贡献,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将长期坚持下去,一百年不动摇。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此必须从可持续发展高度看待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又是世界性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必须从整个地球,全人类的高度认识人口问题。

为此我们的口号是:关注地球!关注社会!关注未来!关注人类!

板书: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作业:回家调查计划生育执行情况?

我们是国家的小主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家的小主人,有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并有多种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的权利。

能力目标:让学生尝试依法提出合理建议,体验公民的主动参与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作用。

觉悟目标:提高学生关心开平建设和参与开平政治生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公民有参与政治生活的责任,可以行使多种政治权利,特别是监督权。

教学难点

如何采取不同合法方式行使监督权。

教学用具:

图片、投影仪、多媒体、录像。

教学方法:

启发式、激励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广东开平市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更是文明遐迩的碉楼之乡。碉楼鼎盛时期达3000多座,现经普查登记在册的有1833座。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开平碉楼分为更楼、众楼、居楼三种类型,建筑材料和结构分石楼、三合土楼、砖楼和钢筋混凝土楼。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开平碉楼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与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开平碉楼丰富多变的建筑风格,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期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建筑风格,成为一种独特的建筑艺术形式。

存在问题

1、碉楼分布太散,又多分布在农村,交通不便,不利于游客参观,也不利于保护。

2、有的游客说开平旅游项目太单调,没有什么好玩。

3、有的村镇看到旅游好赚钱,因而一哄而上搞旅游开发,为了吸引游客,把碉楼修复一新等。

3、有的农民用碉楼来存放东西或其他用途。

尝试建议:

建设好祖国,让我们的家变得越来越漂亮,关键在于我们每位学生的积极参与。碉楼是我们的骄傲,行使监督权,保护好碉楼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同学们多提宝贵的意见。重在参与!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懂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觉悟目标:使学生自觉向古今中外艰苦创业的先进人物学习,从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教学重点: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教学难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层层剖析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当前国家实行鼓励消费的有关政策,提出问题:“鼓励消费与艰苦奋斗矛盾吗?在当前形势下,还需要艰苦奋斗吗?”引入课题。

二. 讲授新课:

通过“铁杵磨针、寓公移山”的故事,学生讨论得出艰苦奋斗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列举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的精神在战争年代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列举大庆油田两代“铁人”王进喜、王启明无私奉献、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刻苦攻关的感人事迹,说明艰苦奋斗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继续发扬光大。

再次,通过对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分析,说明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要不断创业。而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需要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三.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了无论是个人理想的实现,还是全民族共同理想的实现都必须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虽然,艰苦奋斗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内涵,但是,这种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也与鼓励消费不相矛盾,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仍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

四. 练习及布置作业:

比较题:不同历史时期的艰苦创业精神有何异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了解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科学地理解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光辉历程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深刻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3、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能力目标

1、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觉悟目标:

1、通过重温发生在近现代的几次历史大事,特别是通过对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的分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介绍问题的背景-将学生分组-教师要提供研究的参考资料和相关的资料来源-学生研究提出问题,这样共四步。

1提出五组问:略

2学生分组,明确任务。(如,分为四组)每组确定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确定小组负责人和中心发言人。

3推荐学习资料,主要有:初三政治课教材,初中历史课本,其他书籍,有条件的可上网查寻

4学习研究。包括分组学习,各组简单讨论,各组分别对所讨论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

结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必然性。

20 28104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