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鹬蚌相争》教案精编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前言导读】这篇优秀教案“课文《鹬蚌相争》教案精编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精心整理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1

1.学会本课的3个一类字,认识1个二类字。

2.了解4个成语故事的内容,知道这4个成语的内在含义。

3.激发学生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研究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一类字,了解成语的内在含义。

教学准备

成语故事书、成语词典、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四个成语,都是什么呢?(刻舟求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完璧归赵、狐假虎威),说一说这些成语的含义。

2.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其他的四个成语。

二、认读成语

(自相矛盾、掩耳盗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愚公移山)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领读。(声音洪亮)

3.齐读。

三、讲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1.根据预习情况,请学生讲成语故事,任选一个成语即可,其他的同学还可以进行补充。

2.根据所讲故事,总结理解成语含义。

(1)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2)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4)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盗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3.谁能说一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区别。

4.课件出示填空题。

(1)我们做事不要遇到困难就退缩,应该有( )的精神。

(2)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 )。

(3)心里太多想法了,一下子想读书,一下子想去打工,( ),不知道如何是好啊。

(4)由于他们两人不肯合作,结果把大好机会白白地送给对手,真是( )啊!

(5)我等妈妈出去了,偷偷地开了电脑来玩,没想到( ),爸爸却提前回来了,抓了我个现形。

四、自主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矛、盾、掩、盗”。书写、扩词。学完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测。

2.指导书写“矛、盾”,让同学们讲一讲哪个字容易写错,强调“矛”的字形,注意撇不要落下。

五、课后练习

1.成语接龙:

愚公移山―山穷水尽―尽人皆知―知书达理

伯乐相马―马到成功―功败垂成―成竹在胸

掉以轻心―心直口快―快马加鞭―鞭长莫及

2.成语扩展。

(1)阅读课后的成语,想一想这样的成语你还知道哪些?

(2)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成语朋友。

课件出示:

有人物的成语:

叶公好龙 塞翁失马 毛遂自荐 孟光举案

有反义词的成语:

七上八下 颠倒黑白 颠来倒去 是非分明

有动物的成语:

狐假虎威 马到成功 鸡鸣狗盗 狗急跳墙

六、总结

同学们,学习本课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妙趣横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学到更多的知识。

七、作业

1.书写一类生字。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成语故事,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成语故事

愚公移山 (长矛) 鹬蚌相争,

自相矛盾 (盾牌) 渔翁得利。

掩耳盗铃 (掩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成语故事》的第二课时。本课一共有八个成语组成,其中有两个八字的成语,其余的都是四字成语。个别成语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有所接触,比如“愚公移山、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1.充分的课前预习,是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查阅本课的成语故事,所以在课上讲成语故事的时候,学生积极踊跃,抢着回答问题。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回答问题而失落、生气。当其他学生讲成语故事的时候,他们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还会补充。通过成语故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成语的含义。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这样突破了。

2.相信学生,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机会。本课的生字学习是交给学生自己学习的,通过借助书中拼音、字典、工具书来自主完成。这节课一共需要学习四个生字,“矛、盾、掩、盗”。字的音、形、义,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教师只需要课堂检测就可以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这样就节省了课堂时间,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多讲一些需要教师帮助才能解决的问题。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学生比较容易弄混淆,就可以多做讲解,多做练习,来帮助学生区别,以便正确使用。

3.课外拓展,会带给学生更多的兴趣。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拓展了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带有人物的成语、带有动物的成语。学生非常乐意接受,兴趣盎然。同时,有些学生还可以列举出其他这样的成语,带动了其他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2

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来获得知识,促进发展,掌握学法的一种学习行为,这种教学模式立足自主,突出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模式教学环节的基本结构是激趣导入、自主探究、自学反馈、导疑合作、归纳小结、拓展应用、课外学习,环节之间环环相扣,步步深入。教学理念是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和探索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日后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

现以初中生物《第五章 软体动物》的教学为例,谈谈该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激趣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精心设计,巧妙导课,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常用的方法有:实物展、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电视演示等,如在讲软体动物时,我通过分发河蚌,并运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成语故事来导入课文:

A.河蚌属于哪一类动物?

B.它的贝壳有几片,起什么作用?

C.为什么在岸上河蚌会渴死呢?

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情感。

二、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的目的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学,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亲知亲闻,亲自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依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合理组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6―8人,选组长1人,组长要组织本组成员在课内外开展学习活动,其组织形式有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探究形式,主要活动有:看一看、读一读、做一做、问一问、议一议、记一记、解一解。如对河蚌、蜗牛、乌贼的外部形态结构(如贝壳、足、触角等)让学生多看一看、摸一摸,而对于这三种动物的内部结构、主要生理特征则由学生自主归纳:问一问、议一议、记一记……

三、自学反馈

学生通过超前学习和课堂主动探究活动,可激发学习的内部动因,产生兴趣和认识矛盾冲突,这时学生会对学习内容质疑问难,敢于或勇于发表见解,从而培养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检查学习小组是否按要求提前预习、写学习笔记,接着采用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由每组书面上报上交可口头陈述,最后教师梳理问题并简要地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的问题可能是千人千样的,教师要善于提炼。如学生提出:A.河蚌具有坚硬的贝壳,为什么又是软体动物呢?B.为什么河蚌只能生活在水中,而蜗牛却能生活在陆地上?C.软体动物在外形上有哪些共同之处、不同之处……

四、导疑合作

导疑合作是该模式的中心环节,教师导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以达到集思释疑的目的。这时教师的任务一是启发诱导、及时鼓励,促使合作讨论,逐步深入;二是抓住时机,针对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给予适当点拨;三是灵活运用课堂讨论策略,常见的有见缝插针、培优辅差、激趣启思、合作竞争、全员参与、合理评价。如有的同学提问:“软体动物在外形上有哪些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呢?”题目的广度和深度似乎很大,学生无从着手,教师可以从观察入手,从贝壳、足、触角的多少、功能上来分析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五、归纳小结

归纳小结一般是在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认知目标基本完成或阶段性认识目标基本完成之后。在这个过程的开始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对知识系统归纳。如在小结河蚌、蜗牛、乌贼的外部形态结构时,采用图表的形式来比较、分析,如下表所示:

六、拓展应用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学情、精心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拓展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得出创见,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如在观察蜗牛对〈WWW.〉刺激的反应时,如果用铅笔轻碰它的触角末端,蜗牛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呢?用手电筒照一照它,又有什么反应呢?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可使认知在练习中加深,兴趣在练习中勃发,教学目标在练习中实现,教学效率在练习中提高。

七、课外学习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3

一、精彩的生成离不开高质量的预设

教学预设不是简单的、单维的、死板的、封闭的、主观的教学设计,而应该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设计。我们每在设计教学时,可在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特征等的预先深入的了解,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然后将每一个问题的应对策略附于其后。甚至设计几种不同的方案,根据课堂的随机生成灵活穿插应对。这样有了充分的预设,教师就不会手足无措。例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按什么顺序来教学面积单位,就可能做出几种预设:①先教学平方厘米;②先教学平方分米;③先教学平方米。这就要从学生本身的认知水平,对生活的理解来结合生活实际选择自己熟知的先切入,进而拓展学习。

二、课上的生成不单单属于学生

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想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伴随着生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受到环境、学生等的影响,也会随机产生灵感,形成即兴的教学思路,从而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和必要的补充。例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设计“+”时,想让学生说说怎样计算,估计正确(等于)与错误(等于)的算法会同时出现,然后在抓住认知冲突,展开讨论。但结果却是,学生在尝试计算“+”时,无一例外都是等于。针对这―情况,我灵机一动,改变原定思路,设问“+”中,1+2=3,7+7=14,所以老师认为“+”应该等于,你们觉得呢?如果认为老师不对你用什么来证明?面对我的问题。学生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并用绘图、实物切割等多种方法向我证明他们的结论是正确的。本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常浓厚,情绪高涨,分析问题专心投入,切实有效,我为之深受触动。

三、动态的课堂需要教师的睿智

真实的课堂是动态的课堂,更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动态的课堂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学生是充满情感的生命体,是富于想象的生命体,在课堂上,它不可能完全按预定的轨道运行,生成这样或那样的意料之外在所难免情理之中。实际教学中的生成往往会令教师应接不暇。不知所措。所以,要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倾向,沉着应对,既不能挫伤学生创造的积极性,又不能急于求成。曾在《人民教育》上看到有位老师在教授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时,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老师你看,书上写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你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你想呀,鹬的嘴正被蚌夹着呢,怎么可能说话啊?”于是,老师抛弃了原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向教材挑战,学生就在这样的自由讨论中度过了一节美好的语文课。

其实,这种现象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并不罕见。因此,这一问题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引发如火如荼的讨论,当在情理之中。许多教师在讨论中都提出应全面理解和把握课程与教学的三维目标,认真掂量课堂活动的意义、价值及其达到目标时的效率,尽力提高理性思考的自觉程度,去掉盲目性和形式化,在鼓励不同见解和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坚持不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四、谨慎把握生成资源

动态的课堂为我们带来的新的资源随处可见,但作为教者要谨慎处之,合理利用。课上生成的资源也并不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做到“形散而神聚”,始终把握住中心。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关注动态生成的有效性。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决不能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4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指课题),读――

生:(齐)鹬蚌相争。

师:“鹬”字左上边是个“矛”字,左下边是个“”字,右边是个“鸟”字。一起读一读这个字。

生:(齐)鹬。

师:鹬是一种水鸟,(出示“鹬”的图片)它与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呢?

生:它的嘴比其他的鸟长。

师:是啊,鹬的嘴巴尖而长,腿细而长。鹬常在浅水边或水田中捕食小鱼、昆虫和贝类。这又长又尖的嘴就是它最有力的武器。

师:“蚌”这个字左边是一个“虫”,右边是一个“丰”,一齐读――

生:(齐)蚌。

师:(出示蚌的图片)这就是蚌。蚌有什么特点?

生:蚌的外壳很坚硬。

师:是啊,两片坚硬的外壳儿是它克敌的法宝。

师:“鹬蚌相争”就是鹬和蚌相互争吵争斗。想不想读读这个故事呢?

生:想。

评析:课题是文章的眼睛。紧扣课题导入,带领学生正确地识读“鹬”“蚌”,既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又突出了它们的特点,也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了认识上的铺垫。

板块二:读故事

(师出示活动要求)

读故事

1.自由读课文,请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鹬蚌为什么要争?是怎样争的?结果如何?试着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汇报展示。

师:谁来说说读书要求?

(生说)

师:听清楚要求了吗?开始。

(生自主学习)

1.读词语,解析词义。

师:读课文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先降低一点要求,我们这次读课文,只要求正确、流利,好吗?

(生纷纷举手,要求读书。)

师:(故作惊讶)你们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纷纷点头)

师:老师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样吧,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挑出来考考大家。

(师出示生词)

生:(读)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筋疲力尽,喜笑颜开。

师:有一个字读错了,谁来纠正?

生:夹住。

师:一齐跟他读。

生:(齐)夹住。

师:词语的意思理解了吗?下面老师来读词语,你们可以用动作或表情告诉老师这些词语的意思,好吗?

生:好!

师:啄肉,狠狠地啄。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人吃食物叫“吃”,而鸟吃食叫――

生:(齐)啄。

师:夹住,牢牢地夹。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哦,夹得好疼啊!(生笑)下面的动作需要两个人一起来完成。现在你可以先选择一位伙伴一起来表演。

师:(语气严肃地)威胁。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毫不示弱。

(生自由表演相应动作)

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昂着头,有的还朝对方瞪眼,这就是毫不示弱。

师:筋疲力尽。

(生表演相应动作)

师:喜笑颜开,看看渔翁你就知道了,学一学渔翁。

(生表演相应动作)

师:你们真是一群出色的小演员,把词语都演活了。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看看你对词语的理解是不是更深刻了。

(生齐读生词)

评析:教师精心选择三组有对立意味的词语,采用“引读”与“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词语的意思。游戏式的表演,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立体的画面,使词语教学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2.读课文,梳通内容。

师:现在老师放心了。下面请一位同学读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他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

(师指名读)

师:很好,正确、流利。鹬蚌为什么争呢?

生:蚌在河滩上晒太阳,鹬因为嘴馋就去啄蚌的肉,蚌为了保护自己把嘴合上,夹住了鹬的嘴不放。

师:简单地说就是――

生:鹬去啄蚌的肉,蚌夹住鹬的嘴。

师:鹬蚌是怎么争的呢?现在请一位同学读第2、3自然段,其他同学可以跟在后面轻轻地读一读。

(师指名读第2、3自然段)

师:鹬和蚌是怎么争的呢?

生:蚌牢牢夹住鹬的嘴不放,鹬就威胁蚌,要它。

师:蚌呢?

生:蚌毫不示弱,说要饿

死鹬。

师: 一个说要对方,一个说要饿死对方,它们有谁先妥协了吗?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生:就这样,鹬蚌相持着,谁也不让谁。

师:是的,这句话概括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我们称它为过渡句。再读一读。

(生齐读)

师:那么鹬蚌相争的结果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

(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故事的结果怎样?

生:结果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起给捉住了。

师:现在你能简要地说一说鹬蚌相争的故事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看看大屏幕上的提示,自己先试一试。

生:鹬去啄蚌的肉,蚌夹住鹬的嘴,它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结果渔夫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一齐捉住了。

师:用上文中的关键词语,特别是找出这样的过渡句就能准确而又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要注意运用。

评析:鹬蚌为什么争?怎样争?结果如何?设计这三个问题以问促读,能引发学生思考。在朗读中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过渡句”进行故事内容的概括并适时总结方法,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教师一步一步的“导”中逐步发展起来。

板块三:讲故事

(师课件出示要求)

讲故事

1.熟读课文(特别要读好鹬和蚌的对话),练习讲讲这个故事,看谁讲得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友情提醒:第一部分可以加上人物的动作,第二部分要注意人物的语气语调,第三部分可以想象一下渔翁的语言。)

2.在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配合讲一讲。)

(生对照要求自由练习)

1.讲“起因”。

师:我们请第3小组来讲第1自然段,你们商量一下,一位同学讲,其他同学可以做做动作,好不好?

(一生讲第1自然段)

师:(出示几个动词)第1自然段有这样几个动词,鹬是“伸到、啄肉”,河蚌是“张开、合上、夹住”,这几个动词准确而又生动地描绘了鹬和蚌的动作。你能不能不看书,根据这几个动词的提示,再来讲一讲故事的起因?

(生再讲第1自然段)

2.讲“经过”。

师:第二部分,我想请两位同学来讲,一位讲蚌,一位讲鹬,旁白的部分老师来讲,行吗?

师:鹬用尽力气还是拔不出嘴来,就威胁蚌说――

生:“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

滩上!”

师:河蚌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说――

生:“我就这样夹住你的嘴不放。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我想采访鹬。鹬先生,蚌这样夹住你,你害怕吗?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威胁。

师:我们全班同学也来“威胁”蚌。

(生加上动作齐读)

师:河蚌,它们这样威胁你,你害怕吗?

生:当然不怕。

师: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毫不示弱、得意洋洋。

师:来,我们全班同学也来毫不示弱、得意洋洋地回应一

下鹬。

(生加上动作齐读)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这样两组句子:“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就是长时间不下雨或几天不下雨;“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就是长时间拔不出来或几天拔不出来。现在呀,请你们读上面一句,老师读下面一句,咱们边读边比较边体会,看看哪一句表达得更好?

生:(齐)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师:几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生:(齐)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几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你觉得哪一句话表达得更好?

生:上面一句。

师:为什么呢?

生:“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后天不下雨,我看你能撑多久。时间长了,你就撑不下去了。你最好还是乖乖地放了我,不然你就会在这河滩上。”鹬这样威胁蚌,就会让蚌非常害怕,说不定会马上就放了它。

生:从“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我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后天拔不出来,大后天拔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蚌这样一说,就让对方感觉到自己一点儿也不害怕,就这样耗着,看谁

怕谁。

生:我觉得上面一句好。这两句把“鹬威胁蚌”和“蚌对鹬毫不示弱”表现得很强烈。

师:是的,鹬和蚌这样使用同样的反复句式,就是想让感情的表达更有力度,更强烈。

师:鹬和蚌互相争斗,谁也不让谁。下面我们就来“斗一斗”。北边一半的同学扮演鹬,南边一半的同学扮演蚌。我们斗三次,第一次鹬和蚌很有精神,我们怎么斗?站着斗。第二次,鹬和蚌相持了一会儿,都有些累了,我们怎么斗?坐着斗。第三次,鹬和蚌已经筋疲力尽了,都没劲了,怎么斗?

生:趴着斗。

师:嗯,我们趴在桌上,不要趴在地上。准备好了吗?听好老师的提示语,可以自己加上

动作。

(师引导学生扮演鹬蚌三次相斗,注意运用反复的句式。)

师:好的,坐好!刚才大家讲得真不错,给自己鼓鼓掌!

评析:“扮演”是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乐于开展的游戏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独具匠心地将鹬蚌之争设计成“站”“坐”“趴”三个层次的表演朗读,再加上具有游戏意味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争斗”的游戏情境之中,使学生对“它们相持着,谁也不让谁”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师:好,现在老师请女生读上面一句,男生读下面一句,准备好了吗?女生,预备齐――

女: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男: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鹬怎样威胁蚌,蚌就用同样的句式去反击鹬,这样针锋相对的语言啊,就使争吵更加有趣,更加激烈。现在老师当鹬,你们当蚌,老师怎么威胁,你们就怎么反击我,好不好?

生:好!

师: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在这河滩上!

生:今天拔不出来,明天拔不出来,吃不到东西,你也会饿死在这河滩上!

师:松开壳,不然就!

生:放开嘴,不然就饿死你!

师:快松开,否则我就把你啄成肉泥。

生:快放开,否则我就把你夹成肉饼。

师:今天治不了你,我把我的鹬字倒过来写。

生:今天治不了你,我就把我的蚌字反过来念。

师:我啄,我啄,我啄死你!

生:我夹,我夹,我夹死你!

师:就这样,鹬不让蚌,蚌不让鹬,这就是文中的一个词叫――

生:相持。

(师板书:相持)

评析:为了让学生感受“鹬用怎样的语言威胁蚌,蚌就用怎样的语言来还击鹬”,教师精心设计了“对话”的游戏活动形式。在充满“火药味”的对话中,鹬蚌相争惊心动魄、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学生不仅获得了丰富而有情趣的情感体验,言语能力也在对话中悄然提升。

3.讲“结果”。

师: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有个渔夫看见了,不禁――

生:喜笑颜开。

师:他没费一点力气,就把它们给――

生:捉住了。

师:看来呀,鹬和蚌争得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到最后,却让――

生:渔翁得利。

(师完整板书: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师:一个故事,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生:(齐)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

师:可以用一句话表示。

生:(齐)鹬蚌相争,渔翁

得利。

4.悟寓意。

师:故事讲完了,你想批评谁呀?为什么呢?

生:我想批评鹬,它要不去吃蚌的肉,就不会被渔翁捉

住了。

生:我想批评蚌,它要早松开壳儿,就不会被渔翁捉住了。

生:不行,蚌要松开壳儿,鹬啄它的肉怎么办?

师:是的。它们应该先来个君子协定,我不啄你的肉,你也不要夹我的嘴,大家都让一让,就会相安无事了。

生:如果它们都退一步的话,渔翁就不会一下子把它们都捉住了。

生:如果它们都懂得互相谦让,就不会有这样的后果了。

师:“懂得”用得好,揭示了道理,说得真好!《鹬蚌相争》这个故事通常用来比喻――

生:(齐)比喻双方争斗,互不相让,结果让别人从中获利。

评析:教师创设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情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了鹬和蚌可笑而又发人深省的形象。寓言的种子已经悄悄地在孩子的心田萌芽,寓意的揭示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板块四:编故事

(师出示编故事作文纸)

鹬蚌相争(新编)

一只河蚌张开壳儿在河滩上晒太阳。有只鹬看见了,猛地把嘴伸到壳儿里去啄肉。河蚌急忙把壳儿合上,牢牢地夹住鹬的嘴不放。

鹬:蚌老弟,

蚌:鹬大哥,

蚌松开了壳儿,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

师:我们来个穿越,时光倒流。假如鹬和蚌早知道会被渔翁一下子捉住,它们之间又会发生怎样的对话呢?开头没变,结尾变了,蚌松开了壳,鹬也拔出了嘴,鹬蚌握手言和。现在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做“鹬”,一个做“蚌”,一起来新编这个故事。

师:先把老师提供给你们的词语读一读。

以和为贵 退一步海阔

天空

和睦相处 冤(yuān)家宜解不宜结

两败俱伤 不打不相识

同归于尽 井水不犯河水

坐享其成 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坐收渔利 化干戈(gē)为玉帛(bó)

师:有一个词比较难理解――化干戈(gē)为玉帛(bó),一起读一读。

生:(读)化干戈为玉帛。

师:意思就是化敌为友。

(生编故事后交流)

生:蚌老弟呀,我以后不再啄你的肉,这样搞得两败俱伤,还被渔翁弄得同归于尽,我们以后还是和睦相处吧。

生:鹬大哥,不错啊,我们还是以和为贵,和睦相处。

师:好的,还有哪组来?

生:蚌老弟,我们以和为贵,照顾身体吧!搞得两败俱伤还便宜了渔翁,让他坐收渔利,这样对我们都没有好处呀。

生:鹬大哥,你说得对,我们应该以和为贵,退一步海阔天空,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

师:说得很好,让我们为它们鼓鼓掌。

评析:教师以“新编故事”的形式来了一次时光穿越,创设“鹬蚌握手言和”的故事情境,让学生想象表达。这样学生在语言游戏的同时发展了形象思维,在“编”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寓意的理解,可谓是“言”“意”兼得。

板块五:学生字

师:这篇课文有一个生字“弱”,怎么记住这个“弱”呢?

生:两个“弓”字,每个“弓”字再加两个点。

师:哦,这个“弱”是个双胞胎,一个弓加一个点和提,再一个弓加一个点和提。怎么把它写得美观呢?我们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学过,如果一个字当中有两个相同的部分,右边的部分要稍大于左边的部分,就是右边要比左边大一些。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现在在自己的作业纸上描一描,描一个写三个,看谁写得工整美观。

(生描写)

师:好,看前面,这位同学写得很不错。笔画要写得有力,还要注意左边的部分要比右边的稍小一点,写得时候两个部分要紧凑些。

师:同学们,课后请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把《鹬蚌相争》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或者把新编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再读读《中国寓言故事》和《伊索寓言》。

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评析:在理解的基础上写字,教师讲解书写知识,重视写字指导,发挥了评价的正确引导作用。虽然只是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字,但足以“反三”。

鹬蚌相争教学设计5

1 导入新课的意义

在教学中,熟练运用导课技能,可以达到如下的教学功能: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时,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利用各种手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惊奇疑惑,造成“概念冲突”或悬念,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为活跃状态,由此引导学生思维“上路”,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充分准备。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是保证听好课的首要条件,新课引入的好,可以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教师在刚上课时,学生学习成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为在学生动脑过程中往往有好多个兴奋中心,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影响学习效果。运用恰当的手段或方法使学生的注意力尽快集中到对知识的学习上来,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心理准备,为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创造了条件。

承上启下。好的新课导入,应该起到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桥梁”的作用,从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明确目标,打下基础。复习旧知识,为理解新知识作了铺垫,可自然顺畅地把新知识“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也巧妙地引出了新课的知识内容,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使新知识更易被理解。

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论文中一定要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使理论再回到实践,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培养各种思维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蒸馒头和面时,为什么加入酵母粉蒸出的馒头总是喧软多孔?天冷和面时,为什么就不容易发开?”讲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大分子不能通过后,我提出“淹姜时加入醋和白糖为何糖可进到细胞内部?做酸菜时为何要密封?种菜时为何施肥前一般要松土?”当这些问题解答后,学生不但对课本知识领悟得更深,而且对学习生物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2 新课导入的类型

置疑导入法。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又创设出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悬念的设置要适度,不悬会使学生一眼望穿,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则无从下手,则会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才能引起学生开动脑筋,琢磨思考,兴趣盎然地去探索未知。

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再比如我在讲到鲫鱼外部形态的鳍时,设问:如果去掉鲫鱼胸腹部的偶鳍,鲫鱼在游动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去掉背鳍又会怎样呢?倘若去掉尾鳍呢?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又如在讲到种子萌发之前,设置悬念:平常我们所吃的豆芽菜是芽还是根?教师对学生讨论不作正面回答,而要学生根据自己观察的结果作出判断(先课外布置学生进行绿豆萌发试验,自己观察并作记录)。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教学能顺利进行。

故事导入法。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生物学科的发现史和科学史中,充满了动人的故事。中外史实中,妙趣横生的典故更多。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段,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授教于趣之效。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成分,也是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物课的学习乐在其中,这是生物课教学成功关键之所在。不同年龄时期的乐趣,产生于不同的感知能力和认知水平。初一学生刚从小学进入中学,从心理特征来看,多处于少儿时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思维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具体的、直接的、新鲜的事物最敏感,而对那些抽象的、理性的事物却感到乏味、枯燥,甚至厌倦。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必须利用有利的一面,转化不利的因素,采用巧妙设计,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比如,对于“软体动物”一章中所介绍的河蚌,同学们不太了解,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也感到乏味,为了唤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一典故绘成漫画,展示给学生,由学生讲述这一故事,同学们感到非常新奇,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①为什么蚌能将鸟的嘴紧紧夹住,它靠什么结构?②蚌壳长时间关闭会不会憋死,它靠什么呼吸?③珍珠是怎么形成的?④蚌壳很硬为什么称之为软体动物?⑤软体动物有何主要特征?还有哪些种类?⑥软体动物有何经济价值?同学们的兴趣一下被激发出来了,积极看书,认真思考,热烈讨论,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20 657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