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模板精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涵盖数字认知、简单运算、图形识别等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养发展。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模板精选8篇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篇】

1.初步理解加法的意义,认识“+”号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能通过操作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看图说数字。

2.示图(幻灯片)。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了小熊在打鼓。

生2:我看到了5只小动物在跑步比赛,小兔跑在最前面。

生3:我还看到一只小鸟在喊。

师:这只小鸟说了些什么呢?

教师领读,学生读:一二三四五”……。

如果这一幅图制作成课件,配以动态展现,效果就更好了。

二、探究新知。

1.引题。

师: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这时的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反复操作活动片,如右图)。

生1:小狗和小猫赶上了小兔。

生2: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排在一起跑。

生3:原来小兔跑在最前面,现在小狗、小猫和小兔一起跑在最前面。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跑在一起,就是合起来的意思(老师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合起来)。

它们合起来有几只?

生:它们合起来有3只。

师:你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吗?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它。

(板书:加法)。

2.直观演示,感知含义。

师:1只小兔和2只小狗、小猫合起来用数字表示,就是几和几加起来?

生1:1和2加起来等于3。

师:

---。

同学真聪明!在数学上,1和2加起来,用“+”表示,等于3,用“=3”表示。

板书:1+2=3。

加号等号。

读作:1加2等于3。

教师领读,学生读。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你准备怎么记住它们?

生1:加号像一个+字架,等号像一双筷子。

生2:我是这样记的:原来就有一横,后来又有一竖,它们合起来就成了加号啦,上下两横一样长,是相等长的`就是等号。

师:同学们的想法形象又神奇。

3.观察画面,体会含义。

让学生看书上气球图。

师: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生:3只红气球,1只蓝气球,合起来有4只气球。

师:与同桌一边说一边用手势表示,并且讨论怎样列式计算。

根据回答板书:3+1=4。

让学生读一遍算式。

4.发散联想,理解含义。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生1:我妈妈给我买回1个本子,我爸爸又给我买回2个本子,我一共有3个本子,1+2=3。

生2:我们家有2个大人,1个小孩,一共有3个人,2+1=3。

生3: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个班在二楼,1个班在三楼,一年级一共有4个班,3+1=4。

生4:我们教室讲台上面有1盏灯,我们座位上面有4盏灯,一共有5盏灯,1+4=5。

三、巩固提高。

1.动手操作。

(1)第23页“做一做”。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然后一学生上台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2)看算式,摆小棒。

2+11+12+2。

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用小棒摆,同桌互相相检查。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二篇】

教学内容:4——5页1——5的认识例1——例3。

教学目标:1、对1——5各数感性的认识。

2、培养良好的习惯。

3、初步体验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1、边摆边数数。

2、由抽象的数到物体可一表示什麽。

二、教学例1。

(1)出示图,看图,用数字说一句话。

(2)想一想,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图意吗?

(3)按照数字顺序从1说道5。

三、教学例2。

(1)摆学具数数。

学生一边摆一边说,从1到5。

92)在黑板上写1——5,请学生在黑板上数字上面百圆。

(2)老师指圆,学生说数,

问:3个圆片用几表示?5个圆片呢?……。

老师指数字,学生说圆片。

问:3用几个圆片表示?4呢?

四、教学例3。

刚才用数字2表示2个圆片,2还可以表示什麽?

看书5页例3。

小结:2可以表示任何个数使的物体。

小组讨论:说说3、4、5可以表示什麽?

全班交流。

五、课堂活动。

6页1题。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5页例4,6页课堂活动3、4,12页练习一1、2。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1——5的认识。

2、初步感知1——5各数的联系,变化,感悟数序。

3、初步学会用手指比,划,涂,写1-5。

4、操作分小棒,亲身体验探索数的分解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规范书写1-5各数。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1——5个,小朋友们能用手来表示吗?

二、教学例4。

1、看书例4,共右个要求:比,划,读,写,想想,你认为小手和小嘴怎样分工最合适?

小组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2、根据手和嘴的分工,完成例4。

自己练习后小组交流。

3、书上有这样一句话,1添上1是2,2添上1是3,……….你能用手指表示吗?

4、教学在田字格里面规范书写。

91)让学生说1——5的形状。

(3)老师示范,学生书空。

(4)学生练习。

三、课堂活动。

1、6页1,写数。

2、6页3,圈一圈,写一写。

出示这些图,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3、下面用5根小棒分成2堆,看谁的方法多。

独立操作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练习。

12页1、2。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学生在前面刚刚认识了1-10各数,这部分内容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教材呈现的是拔河比赛的场面。首先利用两边拔河人数不相等,引导学生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接着利用跑过来的同学加入到比赛中,使两边人数相等,学习两数相等的关系。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比较方法,最终要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在拔河的情境中通过数数、比较活动,体验多少的比较方法。

2、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会用符号来表示比较的结果。

3、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符号“〉”、“〈”、“=”,知道它们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用“〉”、“〈”表示比较的结果。

教学关键:

掌握比较多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圆片、课件、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玩过拔河比赛吗?谁能说说应该怎样进行这个比赛?那今天组织我们班的同学来进行拔河比赛,分为两组,一组10个人,二组9个人,我们一起去玩吧!(课件出示情境图)。

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认识大于号、小于号。

1、比赛怎么还没开始呢?怎样才能知道哪边人数多,哪边人数少?你有什么好办法?(学生思考后交流)。

2、汇报展示:谁能说说你的好方法?(老师利用教具与学具组织学生自己来摆一摆,找出比较的方法。并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通过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们自己找到的方法,最后教师给予指导。)。

3、由拔河比赛以及上面的展示来引出9比10小,10比9大。在数学上有一对符号可以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课件。

10比9大可以写成:10〉9,读作:10大于9。

9比10小可以写成:9〈10,读作:9小于10。

4、接着仔细观察这两个式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呢?

(引导学生交流,可以用儿歌如:大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大口朝左大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可以用手指如:把左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小于号,“大口朝右小于号”,把右手食指和中指撑开,形成一个大于号,“大口朝左大于号”,等等。)。

三、认识等于号。

1、现在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看,现在可以比赛了吗?为什么?同桌之间讨论,并派代表自愿的将结果进行展示。

2、你能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摆一摆,使别人一眼就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吗?

3、同样多用哪个符号表示呢?你知道吗?

出示课件:10等于10可以写成10=10,读作:10等于10。

四、练习与拓展。

第一题:比一比:谁更多呢。

第二题:比较大小。

第三题:练习使用“”“”

在比赛现场还有许多啦啦队员,哪边的人数多呢?你能用大于、小于表示吗?试一试!同桌相互说一说。

五、总结与延伸。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师:下课后请大家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或者回家看一看哪些东西和哪些东西可以比?谁和谁比?几大于几?几小于几?几等于几?我们下节课交流,比比看谁找得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数出11—20物体的个数。

2。通过看图数数,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观察等良好的观察习惯。

3。在学习数学的具体情景中,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巩固数序知识,渗透算法多样化,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掌握11—20这些数的顺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例6插图,提问:大家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表扬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看看需要解决的。

问题是什么?

这个问题该怎样解答?组织学生讨论。

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领会新知。

让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想出的办法给予肯定。

三、模拟训练,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教材79页“做一做”

2。练习十八第5题和第6题。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三篇】

2、会在数射线上标数。

3、会在数射线上比大小

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结合生活实际来探求数射线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初步认识数射线及其特点(方向,起点,单位长度)

在数射线上标数、比较数的大小

实物投影仪。

1.两幅树图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树。你喜欢哪副图?

师:为什么你们觉得他排的整齐呢?

师:我们都喜欢排列的整齐的事物,所以我们小朋友在排队的时候也要像他们一样排在一条直线上。

(多媒体)出示2副树的图

2.生活中的队列

1.初探数射线的特点(起点,单位长度,方向)

师:你们觉得谁应该排在第一个呢?

(板书:0是起点)

师:0排好了,那接下去的就应该是几?

师:接下去就应该是2了,你们来说说2排在这里好不好?(不好)

师:那你认为应该排在哪里?上来指一指?

师:你能告诉下面的小朋友为什么要排在这里吗?

师:把2放在这里,看看从0-1,再从1-2,他们每格一样长吗?

师:原来每格应该一样长,

(板书:每格一样)

师:现在数宝宝都整整齐齐的排好了。看,谁来了?(11)

师:11说,我也想加入他们的队伍,你们觉得应该把它放在哪里?

师:好的,我把这根线延长,把11放在10的后面。这样行吗?

师:这里我告诉大家一个符号,用箭头来表示,这个箭头就表示往右还有好多数宝宝。而且你们仔细观察,这条直线上,起点是0,从0往右数,越数越大。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数射线。

生齐读数射线。

(板书:数射线)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数射线,谁能说说看它有什么特点吗?(同桌讨论各自观点)

同桌讨论,交流汇报

师小结,齐读板书

2.巩固练习判断,哪些是完整的数射线?用手势表示。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2)0 1 2 3 4 5 6 7 8

(3)1 2 3 4 5 6 7 8 9 10

(4)0 2 4 6 8 10

小结: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数射线上每一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数射线上不但要

有起点“0”,还要有正方向(用箭头表示)。

学会标数

送数宝宝回家

师:这些数宝宝都迷路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不能帮忙找找看啊?

找邻居

师:看着这条数射线,你能知道他们的左右邻居是谁吗?

(练习:___, 6 , ___ ___ , 3 , ___ 4 , ___ , ___ ___ , ___ , 2 想一想,看一看,用数射线来验证)

动物跳远比赛

1、小熊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熊猫从起点起向前跳,一格一跳,跳三下,成绩是3)

2、小兔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兔从起点起向前跳,2格一跳,跳4次,成绩是8)

3、小袋鼠在数射线上是怎么跳的?

(小袋鼠也是从起点起向前跳,3格一跳,跳3次,成绩是9)

学会比大小

起点相同,比较大小

比一比,谁跳得最远。

(1)小兔: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老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袋鼠:0 1 2 3 4 5 6 7 8 9 10 ()跳得最远

小结:本题在比较时,要注意小动物们的起跳点不同,所以不能光从跳到哪一点

来判断。可以通过数格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看数射线比较图形大小

(师小结:数射线越往右,数越大,越往左数越小。)

巩固练习

看数射线,比7小的数有哪些?比2大的数有哪些?

小朋友,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同步导学第22页

数射线

0是起点

每格一样

是正方向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四篇】

1、为了表扬同学们对刚才所学知识的态度和效果,老师给班级读书角买了2本书。出示挂图:

师:淘气和笑笑都看了这本书的1/3,他们看得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同桌交流,再全班反馈。

学生汇报:因为的书厚薄不同,所以两人看的页数也不同。(整体“1”不同,分数表示的量也不同。)。

2、阅读教材34页的“画一画”

画出每个图形的4分之1,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总结)。

提问:为什么4个方格可以用4分之1表示,1个方格也可以用4分之1表示呢?

(学生可能的回答)。

生a:把4个方格平均分4份其中的一份就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

生b:我把1个方格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也可以用4分之1来表示,只不过这个一份小一些。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五篇】

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培养估测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3.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究学习的环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受到锻炼,增强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

4.在各种游戏中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通过练习、讨论,使学生会使用一定的长度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头脑中建立较为准确的长度概念。

(一)活动一:创设情境,实际测量教室的物品

师:今天,我们到学校新建的这个多媒体教室来上课,你感觉怎么样呀?

师:那我们就来量一量吧!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你们可以测量这个教室里的任何一样东西。先在小组内讨论决定你们组要测量什么,再估计一下有多长,然后说说准备怎么测量,最后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分头测量。)

师:现在,到了交流汇报的时间了,哪个小组的代表先说?

师: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黑板?和他们组测量的结果一样吗?

师:能告诉我,这个一米三应该怎么写吗?能让我看看你们是怎么记录的吗?

(投影仪展示学生练习本上记录的结果:1 m 3 cm,1 m 30 cm, m。)

师:还有没有哪个组测量的也是课桌的长?

师:来,把你们组记录的结果也展示出来好吗?

(用投影仪展示与上组不同的记录方法:130 cm,1米3。)

师:有这么多种记录的方法,谁能简单评价一下吗?

师:其实,在这几种表示方法中,除了1 m 3 cm是不正确的,其他的几种表示方法都是可以的,在使用的时候你可以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选择。

(师生一起测量。)

师:你真善于观察,连我刚才测量的动作你都没有放过。

师:比较是估测时常用的一种方法,你以妈妈的身高为标准来判断老师的身高,也是一种好办法。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大家使用了米尺、软尺、小尺子等测量工具,它们能帮助我们迅速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

(二)活动二:寻找并使用自身的测量工具

师:当你需要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你的身边没有现成的测量工具,你准备怎么办呢?你知不知道在你的身上也藏有许多这样的工具呢?它们虽然没有尺子测量得准确,但是在很多时候也能帮我们的忙呢!

师:现在我来布置任务,请你量出自己的身高、步长和双手平伸时两指尖的距离,可以自己量,也可以找同学合作。

(学生自己量或互相合作,并将量的结果填在书上。)

师:测量好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验一下看你们的尺子管不管用。我请我们班的2位同学到前面来,请你估计他们的身高。

(2名学生同时上台。)

师:再估计一下这2位同学的腰围、头围是多少。知道什么是腰围、头围吗?

(学生测量。)

师:你们测量的结果和你们刚才估计的结果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师:看来,我们身上的这些尺子还真管用。我们再来试一次。你知道了自己的步长,请你以这条线为起点,估计一下10米大约到哪里,自己做一个记号。

师:通过这些活动,使你想到了什么?你会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正确的估计吗?

师: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知识和能力就是这样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练习积累起来的。希望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多做练习,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三)活动三:练习

师:那就自己完成吧!

(学生独立完成。)

(四)活动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简单的估测和测量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六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惜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识钟面上的整时。

三、教学难点:

认识钟面上的大约几时。

四、教学准备:

钟面教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

2、揭示课题:小朋友猜对了。你想不想看一看钟面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钟表”。

(二)思索探究。

1、初步认识钟面。

说明:我们经常看钟面了解时间,大家仔细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道的有关钟面上的知识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指名说说关与钟面上的知识。

有12个数,让学生从1顺次读到12。

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指出长针叫分针,短针叫时针。让学生把分针和时针指给同桌看。

2、初步认识整时。

(2)总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3)教学试一试。

出示三只整时的钟面图,提问这三只表上又是几时?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在钟面上拨一个时间让同桌说说是几时。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再指名说。

3、初步认识大约几时。

(1)继续拨时间,让学生说是几时。

先拨7时,再拨7时不到一点,最后拨7时过一点。

(2)7时不到一点。

提问:这时是几时呢?小组商量,学生汇报。

(3)7时刚过一点。

提问:这又是几时呢?

(4)小结:像这样接近7时的情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进行全班交流。

(6)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口答,并适当追问是怎样想的。

(三)检测完善。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每天的这个时刻你在干什么?

(2)指出:小朋友要养成珍惜时间、按时学习和休息的好习惯。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在自己的钟面上拨出3时,要求学生互相看一看拨的对不对。再分别拨出9时、12时,同桌互相检查。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仔细观察钟面上画了什么针,还缺少什么针,再根据钟面下标出的时刻在钟面上补画出分针或时针。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应该比分针短些,画分针应该比时针长些。

4、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提问:第一幅图钟面上是几时?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第二幅图呢?

追问:怎么都是10时?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总结: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不同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道上面各是几时吗?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表示方法?

(四)全课总结。

1、你在小小的钟面上学到了哪些知识?

2、完成课堂作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学会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计算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产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圆片5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游戏:我们先来做一个填数抢答游戏,看谁做得又对又快。(5的分与合)?

师:你们对分与合的知识掌握得真不错。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

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

1.教学例题图。

(1)观察图意。

生:我看到了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师:你描述得很准确。谁愿意再来说一说?

生:我看见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花园里浇花。

师:你说得很完整。

咱们接着看(出示图: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呢?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还会说?

生: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2句话连起来说一说?说得既清楚又简洁。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他说的对吗?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

你会说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2)认识加法。

师: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呢?

生: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你能把刚才大家说的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谁能大声响亮地说清楚?

生:校园里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一共有5个。

师:你怎么知道一共有5个小朋友?

生:3+2=5。(你都已经知道用算式来表示,真不错。3+2=5有很多小朋友早就知道了,那它表示什么呢?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师:你知道这是一道什么算式吗?(加法算式,出示课题)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请小朋友先说一说)老师做一个动作,全班猜猜看,是什么意思?(表示合起来)。

教师板书(3+2=5加号)。

这个算式你会读吗?(学生读、齐读)。

(3)理解算法。

提问:这里的3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

2表示什么?(又来了2个小朋友)。

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那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就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谁来说一说?反复请学生说,同桌说3+2=5表示的含义。

师:你怎么知道得数是5?

生:3和2合成5。

讲述:3+2=5表示把3和2合起来,一共是5。

2.教学试一试。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你们非常熟悉的儿童乐园。出示情境图。

你能看懂图的意思吗?儿童乐园里有?又来了?会说吗?自己小声说一说。

师:谁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给大家听?

生:儿童乐园里有1个女孩在玩荡秋千,又来了2个男孩。

师:你能提一个问题吗?

生:现在有几个人?

师:要求现在一共有几个人?你想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你会算吗?

指名说,教师板书。翻开课本第40页,找到这幅图,自己在课本上填上得数。填完的小朋友轻声地将算式读一读。

师:得数是3,你是怎样想的?(因为1和2合成3,所以1+2=3。)。

提问:那1+2=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把1和2合起来是3。)。

3.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把2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

三、练习巩固、拓展思维。

1.摆一摆,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摆圆片游戏吧!(动手操作)拿出5个圆片。

请学生上台来摆。我来说,你来摆,边摆边说。

(1)左边摆2个,右边摆3个。一共有几个呢?谁来报算式?

(2)左边摆4个,右边摆1个。一共有几个呢?算式是?

老师这还有2道算式,你能照样子边摆边说吗?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

(学生口报,教师板书)。

2.说一说,填一填。

师:瞧!可爱的小兔子正在采蘑菇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出示第一幅图。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谁来说图意?你会列式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我这还有2幅图画,你能看懂图意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你会列算式吗?在书上完成算式。

(请学生说图意、报算式)。

追问:4+1=5表示什么?(4和1合起来是5)。

(2)我们再来仔细观察这三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老师读算式)(有什么相同的?不同的呢?)。

生1:每次多加一个,又多一个。

生2:加号后面的数都是1。

生3:加号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得数越来越大。

小结:一个数加1后,得数比原来这个数多1。

讲述:刚才我们看图写算式,现在没图,你会算吗?

3.算一算,写一写。

直接报得数。

2+1=3和1+2=3观察这2道算式中的数。哪里是一样的?有没有不一样呢?

生1:我想到3的分与合,1和2,2和1合成3。

生2: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加交换的手势)。

师:通过几个小朋友的观察,我们知道了加号前后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他们的位置不一样,交换了,得数呢?都是3。)。

师:看到4+1=5你能想到什么?

4.连一连。

师:怎样把信准确送进邮箱?谁知道?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剩下的信都送到邮箱里吗?自己连一连。

(发信封,请手上有信的邮递员,把信准确地送到上面的邮箱里)自觉排队。

听同学报算式,检查自己的连线对不对。学生汇报,开火车。

师:瞧!这些邮递员的信送的对吗?(这些都是合格的邮递员,不简单,他们能把信准确地送进邮箱。)。

讲述:只是看起来有点乱,请小朋友们动动脑。把他们有序地重新排一排吗?(学生排)。

师:他的速度很快,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排的,是什么顺序?

生:加号前面的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按数的大小)。

(这个小朋友真能干,他这种排法就能一个不漏地把得数是2、3、4、5的算式记清楚,思维真灵活)。

四、拓展延伸。

讲述:他是按照从小到大的有序地报一报,我们还可以从大到小地排。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还记得我们学习分与合的时候?(看到4+1=5就能想到?)。

讲述:像这样根据数的分与合一组一组地报,也能找到得数是5的算式。

2.()+()5。

同桌互相说一说。(学生报一道,教师翻一道。)。

师:这些算式得数小于5,也就是我们刚刚找到的得数是2、3、4的算式。瞧!我们现在又可以把得数在5以内的算式分成两类。一类是得数小于5的算式,另一类得数是5的算式。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认识了新符号,会读会说加法算式,我们以后会学习更多的知识,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习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__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习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七篇】

1、通过观察、比较、摆学具等活动,能学会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进一步观察方法。

3、初步形成操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用所学知识解决谁多谁少的问题。

教学难点。

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两者之间多几、少几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教材相关情境图。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及重点关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知,解决问题。

三、练一练。

学生积极参加活动,认识思考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1、看情景图,思考里面会有那些数学问题。

2、汇报问题。

操场上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有几人?老师有几人?

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对几人?

3、汇报结果:一共有10人,学生有8人,老师有2人,学生比老师。

多6人,老师比学生少6人等等。

4、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5、指名回答,汇报想法,列出算式:8-2=6。

6、独立完成,汇报:女同学有5人,男同学有3人。列式:5-3=2。

8、相互交流,相互解决问题。

全班交流。

1、与同桌合作,拿出学具摆一摆,交流结果,再完成填空。

2、合作探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图上信息:图上有7只小鸭,三只大鸭。

提出并解决问题。

一共有几只鸭子?

列式:7+3=10。

3、与同桌交流图意,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有8个小朋友、10把椅子、每人坐一把,还剩几。

总结游戏,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刚才的观察方法来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1、课件出示情景图,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主题图中的情景:下课铃响了,老师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课间活动。瞧,他们有的在踢毽子,有的在数各数,有的在记录,玩得多高兴呀!

2、看看这幅图,老师想到了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猜猜,老师要提什么数学问题?

3、同学们能提出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那么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4、你是怎么知道,学生比老师多6人的呢?

5、要求学生比老师多几人,怎样列式?你是怎么想的?

6、试一试: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7、出示问题: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人?

小结:这两个问题中,谁比谁多和谁比谁少说法不同,意思都是一样的,所以结果都一样。

8、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1、第1题。

让学生拿出学具摆一摆,再完成填空。

2、出示第2题图,引导:在图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适时给与必要指导。

3、让学生看图,交流图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游戏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训练学生根据情景图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两个不同的问题,体会比较多少的不同表述方法。

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活动。

把椅子?

列式:10-8=2。

1、小组合作,完成调查活动,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全班活动,做游戏。

1、小调查:调查小组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做一做。

2、组织学生做游戏: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想跟谁比就跟谁比。

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有2人,学生有8人。男生有3人,女生有5人。

1、学生比老师多几人?老师比学生少几人?8-2=6。

2、女生比男生多几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5-3=2。

备注:

一年级数学全册教案人教版【第八篇】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学会提出与他人不同的数学问题。

4、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学会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二幅。

师:春天到了,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郊外进行春游活动,同学们来到郊外,非常开心,吃过饭后,便玩起了游戏。

一、说一说。

出示主题图:(例3的主题图)。

1、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还有什么发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有8个女同学,有6个男同学。

2)13个同学玩捉迷藏的游戏,这里有6个同学。

3)有16个同学来踢球,已经来了9个人。

3、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吗?试一试。

(板演,齐练,评讲)。

如:第1小题:8+68-6。

问:你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算,说说你的理由?

(其它各题与以上相同)。

b:出示“做一做”的主题图。

(2)你能够根据你所看到的说成一个数学小故事吗?试一试(四人小组互说)。

(3)指名说(3――――5人)。

(4)你们有根据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除了刚才的这些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的问题来并且列出算式吗?讨论一下,互相说一说。

1、完成p21:1。

出示图,让学生认真观察:

(2)你能根据你编的这些数学小故事列出算式吗?

(3)学生独立完成,同时指名板演。

(4)你能说说它们各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吗?

2、p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完成课外作业。

20 35334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