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范例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范例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第一篇】
1、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以至熟读成诵。
2、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
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1、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2、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3、导语。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
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
水中/藻荇交横。
|给加点字注音。
解()衣。
藻荇()。
遂()至。
未寝()。
|看课文注释,了解大意。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翻译全文。
通过翻译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思考问题:
1、作者为什么会想着夜里去寺庙游玩?
因为月色很美,去寺庙寻张怀民一起赏月。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月色如积水空明,竹柏如藻荇交横。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月色皎洁,空灵。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
6、文章的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作者最后这一句慨叹,看似平淡,意在点睛。这句话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趋炎附势,奔走钻营,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二是表现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当然其中也透出了自己不能为朝廷尽忠的抱怨。
这篇短文,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极其生动形象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背诵课文。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
空灵、皎洁。
竹柏--藻荇交横。
抒情:赏月的欣喜。
贬谪的落寞。
潇洒、达观。
自我排遣的乐观。
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第二篇】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情。
1课时。
一、导入:
学生说出关于“月”的诗句。听王菲演唱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这首歌大家都比较熟悉,也知道《水调歌头》是首咏月怀古的词。同为一轮或圆或缺的明月,不同的赏月者却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在他们的笔下自然也就别有一番情致。因此在我国的古诗文中就有很多描写到月亮的语句,如刚才这首《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等等。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不同的心境下对月亮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如苏轼,他在《记承天寺夜游》中抒发的月夜下的感受就与《水调歌头》中的不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他的这篇游记《记承天寺夜游》。
二、破题了解。
1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世族地主,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文化教育,7岁知书,十多岁传文,一生文采风流。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生活的时代大兴“新法”,改革之风大盛。由于他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调离出京。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因御史李定、何正臣等说他写诗讽刺了“新法”而被捕入狱。这就是当年有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指当时的御史府)。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之后他几经贬谪,直到宋徽宗接位,大赦天下,他才得到内徙的'机会,但至常州便病逝了,时年66岁。死后谥“文忠公”。
学生看苏轼图片,三苏亭图片。
2介绍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革新、实行新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因而被捕下狱。后出狱,责授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有时也游乐于山水,咏唱雄伟江山,感怀英雄人物,写下了许多极其动人的散文和词,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记承天寺夜游》记的是元丰六年十月,苏轼和好友张怀民同游承天寺的情景。全文仅八十余字,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文章风格清丽、冷峻,而又不乏洒脱。
三、听录音学朗读。
四、学生整体感知。
1.理解字词。
欣然:愉快的样子。入户,欣然起行。欲:想要。
念:想。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遂:于是。至:到。
亦:也。相与:一同,共同。于:在。
2.理解全文。
五、整体理解(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1、阅读过全文,你觉得文中作者叙事、写景、抒情都围绕哪个字来写,请说说理由。
明确:文中叙事、写景、抒情都紧扣着”闲“字。入夜即“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因“无以为乐者”就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两人在夜深人静之时竟兴趣盎然地“步于中庭”,这些都可看出作者与怀民两人都是“闲人”,只有“闲人”才有如此的闲情逸致,才会观赏到如此美妙的庭院月景。
月色的特点可用“空明”来概括。这段写月景写得出主要在于1、比喻运用传神:“积水空明”比喻庭中月光清澈透明,“藻荇交横”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文中没有出现“月”字,但两个比喻却使人感受到了无处不在的皎洁的月光。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积水空明”正面比喻月光,“藻荇交横”却是用竹柏倒影来侧面烘托,二者结合创造出一个冰清玉洁的透明世界。
六、重点探究。
元丰六年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第五个年头了,虽然耕种田地可以自我安慰,虽然有壮丽山河可游乐,却仍感壮志未酬,心忧政事。这种心情从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便可体会。
月色与竹柏处处皆有,为何此处月光与竹、柏分外令人动情?原来只是因为有了作者和张怀民。因为两人的经历有相似之处:两人同是被贬之人,虽有壮志,无法实现,只是“闲人”而已。自谓“闲人”反映了他胸怀愤懑又自嘲、自解的心态。
七、比较拓思。
柳宗元与苏轼虽处于不同朝代,但他们在政治上的遭遇是相似的,在仕途失意时他们同样选择寄情山水也排遣愁怀、抑郁,但二者的心境还是有不同的。柳宗元在《小石塘记》中流露得更多的是他政治上遭受挫折后内心的忧伤与悲苦,这从他对小石塘周围环境的描写中便可感受得到;而《记承天寺夜游》则不同,;苏轼在抒发壮志难酬的愤懑的同时,还呈现出自嘲、自解的心态,这从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可以感受得到,可以说苏轼的心态要比柳宗元更乐观一些。
八、总结归纳。
主题思想:课文描绘了作者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他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
九、课外拓展。
作者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在文中对承天寺的月景作了精妙的描写,试想象一下当时庭院中的景色和作者的心情,请根据其意境写一段文字,描绘一下作者笔下承天寺的月景。
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第三篇】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心境。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一、导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者和词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导入本文,共同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篇写月亮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把握。
1、悟读——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读出韵味。
2、译读——疏通文意。
(1)自读,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互听全文。
(2)再读全文,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
(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亲密无间。请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加以体会。
2、学生再读课文,争取背诵文章。
五、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你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月色描绘出来。
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第四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诵读、积累
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品味法、竞赛法,合作探讨。
cai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一)课间准备:放映《子午书简》中家同十家中苏轼部分。
(二)导入新课:
古有一人:
读书:闭门书史丛,少有凌云志。
工作: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态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一生: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他频遭贬滴,一生历典八州,他身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说:此心安处是吾家。
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尽了人间丑态,却说:“眼前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
同学们,你知道他是谁吗?(苏轼)
你能替我介绍一下苏轼吗?
生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豪放派词作代表,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天,我们学习他被贬滴黄州时写的1篇文章——《记承天寺夜游》。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节奏。
提示:(1)念/无与无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生听读录音
要求:听准读音,听出停顿和节奏,听懂作者的感情。
3、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4、生结合注释,译读全文
要求: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名的含义,男女生分组竞赛。(生译读,师巡回质疑)
抢答题(一):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含义
(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
(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7)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罢了)
抢答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
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
庭院中的月光像一泓积水一样清澈透明。
(3)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那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不过缺少有像我们这样清闲逸致的人罢了。
师:通过精彩的比赛,我们初步读懂了课文,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准备,下一回我们举行挑战。
老师:师生朗读比赛(生准备)
5、挑战老师:师生朗读比赛
要求:读得流畅自然,读得声情并茂。
(男、女各一名,挑战教师,其他学生据朗要求,作点评。)
(四)精读课文,与文本对话。
1、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抢答题(三):先思考,后分组讨论,再抢答。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所见夜景如何?(用原文回答)你有何感受?
(3)夜游期间,作者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先找关键词句,再体会作者心情)
(4)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夜游的感慨:“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生成答案预设:
(1)一是因为作者被贬滴,心情郁闷、孤独,想出去走走;二是因为月色很美。
写作背景链接:
元半二月七日,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有关如对王安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新法,并将他逮捕入狱,这就是“写台诗案”。长时间的审问、折磨,苏轼差点丢了脑袋。后由于范镇、张方平等的营救,案件惊动两宫,十二月苏轼获救出狱,被贬到黄州,住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耻无权的闲客。
不错,此句定景仅用18个字,却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我们不妨仔细玩味,看它妙在何处?
抓住关键词语,仔细揣摩其含义,运用增减,调换法,通过比较来体味原文的精妙。
原句: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添一添,品意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丛中蛙鸣不断,空中流荧飞舞,村中狗吠鸡鸣,几处纳凉处人笑语阵阵。)
你认为添上这些语句好不好,为什么?
(2)删一删,品修辞
a、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b、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你认为删去原文中的“如”盖竹柏影也,可以吗?为什么?
预设参考答案:
(1)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以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来描写月色,不仅创设了一个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意境,而且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然而添加语则写夏夜的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2)删去后当然不好。因为原句(一)用比喻,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来是天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不仅出奇制胜,而且更显空灵。原句(二)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一个空灵、皎洁、恬静的月夜之中。而删去后,不但没了新意生动形象,更改变了原意。
(3)为降低教学难度,先出现关键词句,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心情。
欣然起行(欣喜之情)念无与为乐(有点遗憾)遂(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寻(有急切访友之情)亦未寝(与好友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喜悦)
(4)月光虽非夜之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可觅,处处可寻,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作者借“何夜”何处一句点明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真谛。这也正是作者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原因。
所以这里的“闲人”并非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之人,你认为“闲人”是怎样的一种人呢?
具有闲情逸致,兴趣高雅之人,也包含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壮志难酬,一贬再贬,可见他的无奈与悲凉,他何尝要做一个闲人呢?赏月只不过是他借月抒情,自我排遣罢了。
(五)与作者对话
面对此景此情,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师:解读了文本,读懂了作者,接下来我们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生齐读)
师小结:
苏轼虽遭“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心情郁闷,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孤独,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他坦荡、旷达,笠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美景的同时,更要感受到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
我们在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来背诵课文。(生背诵课文)
本节课为新课程教学展示课。对于文言文教学,我一直注重诵读和积累,常用竞赛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接到开课任务后,我就想对一年来的文言文教学作一个归纳总结,来体现我的文言文教学。于是在本节课我作了以下的设计:
诵读——积累——感悟——拓展
重点体现在诵读上:整体感知时,我设计了自由放声朗读、听读,有感情朗读、译读师生朗读比赛;在精读课文时,我设计了默读,重点句品读和声情并茂朗读;最后以学生背诵全文归结。整节课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感知,在读中读懂读透文本,最后在阅读中与作者对话,不仅读懂作者,而且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我觉得本节课的课是成功的,因为在各种不同形式朗读中,学生比较顺利地走进了文本,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但遗憾的是我准备不充分,在各部分衔接中比较生涩,课堂语言比较粗糙,当堂激励和随机深入引导不能达到水到渠成,更要命的是可能自己诵读不够熟练,竟然卡带,虽无伤大雅,但可见准备不充分。
在文言积累方面,我设计了两个环节:一是立足课内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二是注重文言语名的积累。我觉得这两个环节是成功的,我把学生分成两大阵营,进行分组竞赛,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重点字词句,而且课外有关描写月亮诗句,也说得相当多。有点感觉不是的是学生不能像经常一样自如兴奋,而在要求学生说出有关月亮的诗句时,我想我完全可以让一部分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而我仅让学生说出而已,这在教学处理上过于浅显。
在感悟文本,领悟作者情感之一环节上,这是我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一个焦点。一直以来,我教得累,学生学得苦,而且有时许多学生还是一知半解,稀里糊涂,可能是由于本节课前面读的铺垫做得比较好,特别是品读环节的设节,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于是学生对主题的解读便异彩纷呈,让我大为满意。这也引起我的深思:解读文言文主题虽然很难,但只要我用心体会、领悟,努力寻我突破口,这个顽疫是可以突破的。
记承天寺夜游微课教案【第五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并默写课文。
2、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学习古人借景抒情的方法。
3、感受作者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中的达观处世的心态。
1、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
1、理解“闲人”的含义。
用研读法精讲课文,讲一个课时。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搜集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
(一)导入。
同学们有和好朋友一起看日出的经历吗?(生答)那又有和好朋友夜深人静时分一起出游的经历吗?有没有哪个同学愿意跟大家一起分享那时的快乐?(生回忆)今天,不管是有过这种快乐回忆的同学,还是没有的,我们一起在学习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起走进苏轼那时夜游的时候,一起分享他笔下的美好景物,一起感受他那时不一样的心情。
(转写板书:课题作者)。
(二)解题。
“记”即游记。“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点明地点。“夜”,点明时间。苏轼在夜晚小游承天寺,用诗一样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冷清皎洁的意境,表达了自己复杂微妙的心情。
(三)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简述、交流苏轼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20岁举进士,多次被朝廷命官,又因新旧两党斗争,御使李定等人摘出苏轼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反对王安石创行的新法,横加“讪谤朝政”的罪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府的别称)。出狱后,他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元祐中,旧派执政,苏轼被召回京城作翰林学士、礼部贡举等官,不久因与旧派政见有分歧,再次外调杭州。经圣元年(1094),新派再起,苏轼又一再被贬,最后贬为琼州(今海南省天涯海角)别驾。苏轼人生多遭贬谪,一生坎坷。1101,遇赦北归,七月卒于常州,谥“文忠”。他擅长诗词,散文,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全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