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河中石兽教案【范例5篇】
通过对《河中石兽》的学习,分析作品的主题与意象,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深度,激发对文学的兴趣与理解。下面由阿拉网友分享的“人教版河中石兽教案【范例5篇】”范文,供您写作参考,希望您喜欢。
河中石兽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实际调查观。
教学重点: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
教学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
教课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夯实基础
字词过关
1.重点字
圮(pǐ)募(mù)金棹(zhào)小舟?木柿(fèi)?曳(yè)铁钯(pá)
湮(yān)没啮(niè)齿?溯(sù)流?臆(yì)断欤(yù)
2.通假字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
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
(2)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
(4)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
(5)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
(6)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
(7)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二)作者简介
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晚年自号白云,乾隆年间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编撰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
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整体感知
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
(2)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
特殊句式
(1)被动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倒装句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
(3)省略句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河中石兽教案 篇2: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
二、思考问题。
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
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
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多媒体演示
(1)学生演示。
(2)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师生共同归纳:
第一种 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
第三种 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四种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
1、概括文章的中心:
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
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
六、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训练题。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
吴德锋
纪昀(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是出名的清人笔记小说之一。蔡元培先生将它与《红楼梦》、《聊斋志异》鼎足并列为“有清一代三大小说”。《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河中石兽》这个故事,颇负盛名。
近来有人对纪昀的这个说法,表示怀疑。理由是石重水轻,无论如何,沉于水中的石兽,只可能顺流而下,决不可能逆流而上。他们认为纪昀所说的这个故事,尽管很生动、有趣,很能吸引人,无奈事实决非如此,石兽向上游,不过是文学家的幻想,客观上并不存在。
事实真的如此吗?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河中石兽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重点知识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一、作者引入新课
1、讲一小故事:
1、倾听有关纪晓岚的故事由作者纪晓岚这位大有关纪晓岚的儿时的趣事
2、讲一讲自己所知道的有关才子的小故事引入,说明这一“满清第一大学士” “风流才子”--纪晓岚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其才 (自由发言,分散回答)、 趣,从而也掌握一华了。
3、参照注释,知道有关些必要的文学常识。
4、组织学生讲一讲 《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常识
5、引出《阅微草堂笔记》 共24卷,记述狐鬼神怪和见闻琐事。
二、朗读,感知课文
1、 范读、领读课文 、跟读,反复朗读课文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点拨:字词的读音 掌握字的读音:圮 棹 曳 湮 中最重要的手段,
2、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3、发言: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后学生在自行朗读,复述课文中所讲故事。 课文讲述了寻找两座掉入水中的 由情入理,能够在石兽的.故事。 读清读顺的基础上为下面的学习做准备。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说明
三、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1、引领、点拨学生扫清课文的 先自己参照书下注释,边读边对照注 以这种小组合作的字词理解障碍。 释翻译,遇到问题及时做标记。 形式,来解决疑难
2、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后分小组讨论: 问题,降低难度,试翻译课文,弄懂大意。 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拿到小组内来 进而培养学生这种讨论解决。 阅读浅近的文言文
关键词: 的能力。
古今异义词:干 阅 已
①圮:坍塌
②曳:牵引
③湮:埋没……
3、课堂交流,资源共享。 再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 想法。
四、积累文言字词
以考试的形式,积累文言 有问有答的: 在课堂有剩余时间字词的解释 掌握: 的情况下,增置此选派一学生为主考官 啮:咬,这里指沙子被水的反作用力 环节,使学生对课提出问题,同学回答 冲刷。 上所学的知识进行
溯:逆流而上。 巩固,强化训练.
课后作业:
A、B级学生继续认真阅读课文,写1篇小短文,说明能够在上游找到石兽的道理。
C级学生抄写并翻译课文。
河中石兽教案 篇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朗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这个故事启发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少闹那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学家一样的笑话。让我们一起走近文本吧!
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圮于河(pǐ)棹数小舟(zhào)曳铁钯(yè)
为暴涨携之去(zhǎng)啮沙为坎穴(niè)
倒掷(zhì)溯流逆上(shuò)]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临:____干:__
(2)山门圮于河。圮:
(3)阅十余岁。阅:______岁: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2)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4.了解作者:
纪昀(1724~1805)清代学者、文学家。字晓岚,一字春帆。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文达。纪昀学问渊博,长于考证训诂。乾隆间辑修《四库全书》,他任总纂官,并主持写定《四库全书总目》200卷,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学成就的巨著。
二、问题导学。
1.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
三、达标训练
1.给下面加线的字注音。
圮于河()棹数小舟()曳铁钯()
为暴涨携之去()啮沙为坎穴()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
(1)一寺临河干。临:____干:__
(2)阅十余岁。阅:______岁:____
3.填空
本文作者是________代学者、文学家________。字________。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补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本文选自他晚年所作的文言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该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故事,其中也有不少关于考据的文字。
一、问题导学
1.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
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想想这一个关于找石兽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用“谁…找石兽”的形式说说每段的意思。(僧、讲学家、老河兵)
3.请学生一段一段的读,想想这些人都用啥方法在找石兽。用“谁怎么样找石兽”的形式说说。
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
二、训练达标
1.指出下面加线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如是再啮
古义:______今义:
(2)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______今义:
(3)但知其一
古义:_______今义:
2.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闻之笑曰B.当求之于上流C.一老河兵闻之D.其反激之力
三、拓展延伸
收集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
(1)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2)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3)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车尔尼雪夫斯基
四、达标训练
1.本文主旨句
2.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
3.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河中石兽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 、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教学重点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 、作家吴德锋在他写的《博物记趣》中有这样的记载: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
提出问题:十多年后,人们会在哪里找到那块失踪了的石头呢?
学生各抒己见。
揭示谜底: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 游” 上来的呢?你们想知道答案吗?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近《河中石兽》,相信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2 、解题
河中石兽: 河中: 表示地点; 石兽: 像石狮子之类的物体。
3 、作者简介
二、积累字词、疏通文意
1 、学生自读文章,勾画出自己不会读或没把握读准的字,
老师引导学生正音
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圮(p ǐ)募(m ù)棹(zh ào )柿(f èi )
湮(y ān )啮(ni è)溯(s ù)欤(y ù)
2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同时注意句子停顿及老师的语调语气。
3 、学生再读,赛读
4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小组合作完成,圈出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所得和困惑之处
5 、师生解疑
三、阅读故事、明白道理
1 、 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得出了怎样的道理(原文)。
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在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故事。
道理:
2 在这个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这些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找石兽。他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下面的表格——寻找石兽的方法
人物
寻找地点
理由
结果
探究原因
寺僧
求石兽于水中
不可得
没考虑流水、石兽、流沙的关系
寺僧
顺流而下
以为顺流下矣
无迹
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流沙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众服为确论
考虑了石兽和流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老河兵
当求之于上流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反溯流逆上矣。
果得于数里外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3 、问题探究:为什么 “ 老河兵” 的结论是正确的?
学生讨论
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僧人只考虑了河流,忽略了石兽和沙的性质,讲师考虑了石兽的性质和沙的性质,却忽略了河流的作用,老河兵考虑了石兽的性质,沙的性质,河流的性质。所以最终老河兵的方案是正确的,找到了石兽。
师:好,现在回到我们上课前的那个问题,西双版纳那条河中的大石会在上游发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了吗?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文中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 游” 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的说明,文中所记,确非虚言。这是现代版的“河中石兽”,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 年4 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的。
4 、讨论:如果水中的石兽是这样(展示图片),那么,它向上游走的几率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如果是一块小石子呢?
学生讨论,口头回答上述问题
师:既然如此,那么作者反问我们,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我们该怎么回答?
生:不可据理臆断。
5 、谈启示:
(1 )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2 ) 学了《河中石兽》,回望自己的学习、生活,我收获(懂得)了()
学生回答
四:拓展迁移 :阅读《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1 )其苗之不长而揠(2 )之者,芒芒然(3 )归,谓其人(4 )曰:“ 今日病(5 )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6 )矣。
注释:
1 、闵( m ǐn ) :同“ 悯” ,担心,忧虑 2 、揠:拔
3 、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4 、人:这里是指家人
5 、病:劳累,困苦 6 、槁(g ǎo ):草木干枯, 枯萎
附译文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 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符合事物的本身规律。
总结:
宋代的大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凭老经验,凭习惯来推理事物,而造成判断失误的例子也不少 ,所以,让我们记住《河中石兽》简练之笔墨,让我们记住纪昀教我们的行事之理,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综合考虑,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五、布置作业:
1 、熟读并背诵课文
2 、积累有关勇于实践的名言
3 、课下阅读《阅微草堂笔记》
六、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昀
僧人根据常情,考虑不周
讲学家空谈理论,主观臆断→实践出真知
老河兵经验丰富,考虑全面
借事————————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