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精编教案精编3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逍遥游》精编教案精编3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三语文《逍遥游》课文知识点1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鲲(kūn):本指鱼卵,此处借用为表大鱼之名。这符合庄子的《齐物论》本旨和庄子的独特的奇诡文风。

4、不知其几千里也: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大。一说“几”本义为极微小,引申为“极为接近”,此处当解释为“尽”;因为《庄子》一书中表数量的词都用“数”,如“数仞”“数金”。

5、鹏:古“凤”字,此处借用为表大鸟之名。

6、怒:通“努”,奋力飞举。

7、垂天:天边。一说遮天。垂,通“陲”,边际。

8、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徙:迁移。

9、天池:天然形成的池子。

10、《齐谐》:志怪小说集。《隋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七卷,题宋散骑侍郎东阳无疑撰。《旧唐志》同,《新唐志》入小说家类。亡于赵宋,遗文散见于《艺文类聚》《法苑珠林》《初学记》《白孔六帖》等类书中,其中《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征引最多。

11、志怪:记述怪异的故事。志,记载。

12、水击:“击水”一词的倒装,形容大鹏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的壮观景象。

13、抟(tuán):盘旋上升。扶摇:旋风。

14、去:离开。息:气息,指风。

15、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16、尘埃:空中游尘。

17、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18、苍苍:深蓝色。

19、其: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

20、邪(yé):通“耶”,疑问词。

21、其视下也:它(指鹏)向下俯视。

22、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23、负:承载。

24、覆:倒。坳(ào)堂:屋前地上的洼坑。

25、芥:小草。

26、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胶:动词,粘住地面动不了。

27、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就没有力量托起鹏巨大的翅膀。

28、则风斯在下矣:风就在大鹏的下面(说明风有九万里深厚)。

29、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相当于“这时……然后才”。培风:乘风。培,凭。

30、夭(yāo):挫折。阏(è):阻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3篇《逍遥游》优秀教案,希望能够让您对于逍遥游教案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逍遥游》教案设计2

一、“逍遥游”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提示:

1、超越、乘物游心、绝对的精神自由,是游于意。

2、可以用文本中的哪句话来概括?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乘物游心

二、《逍遥游》是一则寓言,既然是寓言,就是由故事和寓意构成。《逍遥游》发生在怎样的时间和空间?(细读第一自然段)

本文描写了哪些生物?

时间:三餐、六月、三月、上古、三月、宿、五百岁、八千岁

地点:北冥、南冥、楚之南、穷发之北、(空间)九万里、三千里、百里、千里

人物:鲲鹏、生物、天、水、芥、风、蜩、学鸠朝菌、蟪蛄、冥灵、大椿、彭祖、斥鷃

启示:超越时空局限、超越物我的局限人与物、梦幻与现实毫无界限、生命的大自在、大自由、鸢飞鱼跃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改、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

三、《逍遥游》的主人公是谁?鲲与鹏有什么特点?

给你怎样的心灵体悟?(结合课文)

体悟:※是庄子给世人的生命大礼

是生命的姿态

是充满了智慧和悲悯

是挣脱了“所待”的大境界

让我们的心灵辽阔

浑沌、茫然、天真、天籁、神韵

补充: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与天地精神独往来

有哪个同学听说过“浑沌”的故事?

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地位浑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秋水》

四、1、没有对比映衬就无法抵达艺术的境界,试列举本文的参差错落、大开大阖的几组主要的对比,体会妙处。

鲲——————鹏

鹏——————蜩学鸠

朝菌蟪蛄——————冥灵大椿

众人——————彭祖

斥鷃——————鹏

列子

(过渡)

智、行、德、而(能)————至人、神人、圣人

(真人、化人)

追问:

1、问什么两次写到“鹏”的飞?(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2、怎样理解庄子的“水”与“天”?

3、饲料与鲜花也许我们真的不是彼此懂得,“夏虫不可语于冰”“井蛙不可语于海”。

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的“圣人”和儒家的“圣人”的含义相同吗?

五、1、屈原有文《天问》,文中哪一句是庄子的“天问”?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①(把我们的视野引向苍茫无限的宇宙,远方的远方,仰望与敬畏康德语)

②(人们已经能测到一百亿光年的之遥的远度和一百亿年前的历史)

③无极之外复无极也

2、本文最能体现庄子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并超越凡俗的价值标准的句子。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强大的内心、看破名利、甚至生死)

3、解释加点的词语:

水击三千里(磅礴大气)

野马也,尘埃也(生命气息

天地自然为——大生命

生命相互激荡,油然盎然

生生不息的精神)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洋洋自得、活色生香、小家子气十足)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代倡形象,通假,很绝)

之二虫又何知(泛称)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追求)

文中几次写到“笑”,有什么意义?

1、蜩与学鸠笑之曰

2、斥鷃笑之曰

3、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六、庄子的哲理故事,惊艳绝艳,惊世骇俗,风流一脉

庄生化蝶(物我)

鼓盆而歌(生死)

超越曳尾涂中(名利)

相忘于江湖(自我)

藐姑射神人(注: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谷,吸风饮露。庄子《逍遥游》)

白驹过隙

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薪火相传

朝三暮四

运斤成风

七、最能表现庄子的生死观、自然观、价值观的一段话:

“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本彼与此,何其偏也。”

八、儒道互补,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红楼梦》中的一僧一道)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

结语:

1、战国时代是混血的时代,战国时代是思维启蒙的时代,是智者的时代。——林庚

2、(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还有路,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我们可以飞翔)

3、庄子不仅给我们智慧悲悯,还给了我们生命的诗意。

《逍遥游》教案3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现象以及文言特殊句式和积累之、其两个虚词的用法

2、体会作者如何运用神话传说,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3、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设想:

1、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弄清文章大意,然后通过对文章第一段的分析,尝试背诵。

2、然后研习第二、三自然段,完成对于文章的理解。并对"逍遥游"的进行探究。完成对文章主旨的体会。

教学难点:

1、第一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不自由)--第二段:世间万物皆有所待,又有"小大之辨(亦不自由)--第三段:从自然界到社会的人,无不有所待,真正的逍遥者是不受外物的限制的他们无所待(无己、无功、无名--追求绝对的自由--逍遥的境界)。"诵读三到五遍,找出表达作者思想的关键语句,看看作者运用哪些神话传说、生动的比喻来说明深这些道理,结合课后习题理清作者的思路;

2、由于庄子的思想比较复杂,教师不必在课堂上过多地阐发,也不必过分地批判,通过课文,使学生对庄子的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了;

3、教学方法:在欣赏中理解,在朗读中记忆,在感悟中体会。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庄子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生活年代与孟轲相仿,可能稍后。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却遭拒绝。他说"我宁可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可见其性格特点。

《庄子》又称《南华经》,现存33篇。有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内篇7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

其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相对的认识论,无条件的精神自由等。他处在社会大变革,大动乱的年代,周王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对现实不满,却无力改变,然心又不甘,因此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世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在政治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

《庄子》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史记》载:"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如丑女效颦、望洋兴叹(《秋水》)、鲲鹏展翅、不龟手之药等,都是巧妙隽永、妙趣横生的寓言。

二、解题导入

李白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其高远的境界让人折服,然而,以大鹏喻事阐志并非李白独创,而带上了庄子的鲜明印记。我们下面就学习庄子的《逍遥游》。

三、教师示范朗读全文。学生对照注释,弄清字音。(见课本)

四、重点讲解第一小节,疏通文意,注意虚词其和之的用法,掌握比较特殊的实词和句式。

1、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

2、怒:奋起。

3、志:记载。

4、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

5、抟(tuán):环绕而上。扶摇: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

6、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

7、斯:则,就。

8、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

9、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宾语前置。

10、决(xuè):迅疾的样子。

11、抢(qiāng):突过。榆枋:两种树名。

12、控:投下,落下来。

13、奚以:哪里用得着。之:到。为:句末疑问语气词。

14、适:往,去到。莽苍: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

15、果然:饱的样子。古今异义词

16、宿:这里指一夜。

17、之:这。二虫:指上述的蜩与学鸠。指示代词。

总结其: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表示选择,解释为,是…还是…?

已学过如此解释: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祭十二郎文》)

其余,在第一段中的"其"的用法都比较简单,不作赘述。

之:鹏之徙于南冥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则芥为之舟:助词,不译

而莫之夭阏者:代词,它;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动词,到…去

之二虫又何知:指示代词,这,指两只小动物

总结宾语前置句:

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它的

之二虫又何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这两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补充宾语前置句的第三种情况:由"之"、"是"、"焉"帮助构成的前置。如:惟令是听;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冉由,恐怕要批评你了吧)

五、齐声朗读第一段,理清思路,进行总结。(()参考课后练习一)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是说这只鸟在海翻腾激荡的时候,就乘风迁徙到南海。

2、《齐谐》是书名,齐国的志怪之书。文章是引此为证,说明鹏之高翔奋飞是有根据的。

3、"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巳矣。"意思是说:天色苍苍茫茫,究竟是它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它无限高远没有边际的缘故呢?大鹏朝下看也这样。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为了说明大鹏是如此之大,必须要大风才能托起它。

5、蜩与学鸠笑话大鹏,殊不知因为自己个小,所以所待轻易得到。而大鹏如此硕大,所待必是海运之风。作者以行路备粮的比喻对此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悲和可笑。

总结: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一挥,以夸张的手法描写神奇莫测的巨鲲大鹏。这只鸟,不仅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都"有所待"。接着,作者用寓言,写蜩与学鸠对大鹏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手法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笑与可怜。

归纳板书:

鲲、鹏大海运将徙

↑(对比)

野马、尘埃小以息相吹

大舟深水比喻强调

芥草杯水万物皆有所待

蜩与学鸠嘲笑大鹏

适莽苍者↑(反驳)

适百里者(比喻)行路备粮

适千里者

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齐声朗读一遍,并试着背诵。

教学总结:

本课时的教案从学生实际情况,与课后要求出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掌握字音,了解有关庄子的内容。理解、掌握《逍遥游》第一段的内容,一些语文基础较好的同学,甚至能够初步成诵。

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第一段的思想把握上稍有难度,适合放缓速度,反复诵读。

20 9437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