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精编4篇
【导言】此例“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精编4篇”的教案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3.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重点:
背诵、翻译、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朗读背诵法交流探究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链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二、自学导航:
1.学生初读课文,扫除语言障碍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不亦说(yuè邑)乎三省(xǐng)吾身传(chuán)不习乎诲女(rǔ)知之乎不知为(wéi)不知是知(zhì)也
2.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注意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3.学生思考: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三、师生探究:
1.朗读课文
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生:全班齐读感知课文内容。
师:正音、正字,理解重点词语
教师导学
学习文言文,首先要掌握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文言文中的基本词汇大多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这好理解。但有些词,古今意义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理解词义,
要求学生,自己理解了的,讲给同学。不理解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实在不懂,请教老师。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学生能讲清的,教师再度明确。重点掌握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包括全文中的重点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关于课文翻译,教师可以根据情况,给学生讲解有关信、达、雅及直译、意译等常识,但要讲得浅显易懂。
指导学生逐句翻译前五段。
四、即时训练:
1.反复朗读,直到成诵。
2.抄写、识记字词。
第二课时
一、知识链接:
1.背诵课文。
2.考查句子的翻译及其重点词语的解释。
一、自学导航:
理解后五段内容
按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自主逐句翻译剩余各段。
二、师生探究:
生:翻译剩余各段
师:指导学生将课文有关内容归纳到如下几点:
(1)学习方法
(2)学习态度
(3)思想修养
师:归纳成语、格言
提示: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
(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
(2)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
(4)通过表面文字,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含义。
试着模仿这种写法,也写几句。
师:小结-----《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的文化,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即时训练:
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2—3个,要求注明出处、含义,并制作资料卡在班上交流展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4篇7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的相关认知。
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文
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准备
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背诵导入
二、合作探究
1、课文在学习态度上强调什么?
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
2、学习方法上又强调什么?
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3、哪些语句强调谦虚,哪些语句是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并分别说明理由。
谦虚: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独立思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
4、班上讨论、交流以下两个问题:
(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 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今后有何 打算?
三、朗读体会
四、整理归类
1、成语类
温故知新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格言警句类
(1)谈学习态度的
第7、9章
(2)谈学习方法的
第1、2、 4、5、12 章
(3)谈修身做人的
第1、2、6、8、 11、12章
(4)谈珍惜时间的
第10章
五、总结文言语法:
1、通假字:(通谁读谁,通谁讲谁)
说:通“悦”,读yuè,意为: 愉快,
知:通“智”,读zhì,意为:聪明。
2 、文言虚词
(1)连词
而:①顺接连词,表并列或承接 关系,意为“并且”“而且”“就”或不译。
例:学而时习之 任重而道远(并且)
温故而知新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就)
死而后已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 (不译)
②转折连词,表转折关系,意为“却”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知而不愠
③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例:提刀而立
④修饰语,可译为“着”“地”
例:默而识之(地)
(2)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例:余知而无罪也。(你)
(3)兼词(一字代两字的意思)相当于“于之”
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当于“于之”,意为:在那里)
则 表承接关系的连词,意为“就”
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六、布置作业
默写全文
本课时讲解
句的停顿、字音、字义及翻译。
多鼓励学生发言,自我疏通句意。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
板书设计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
学习态度
修身做人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做人
珍惜时间
自我报告
教学反思
课堂完成背诵。最好能当堂记住字义
备课组长审核签字
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能注释,结合自己的体会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与方法。
教学重点:
在初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古人的学习态度。
第一课时
累计74课时月日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能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能初步感学习古文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前,我们曾有幸结识孔子,体验了学而时习、学而思之的学习境界和谋事而忠、交友而信的人格品性。今天,我们将再次捧读《论语》,继续聆听圣贤的教诲。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以感染学生。
2、教师领读。教师读一句,学生复读一句,强调字音,强调句读,传达文言语感。
3、学生放声读。教师要求学生争取做到旁若无人,放声读书,读己的风格。
4、学生个别朗读。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分别朗读课文,学生个人展示锻炼,教师了解具体学情。
5、师生齐读。让教室传出抑扬顿挫的琅琅书声。
三、默读初解。
1、给学生十分钟时间,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默读课文前四则。要求学生绝对安静。
2、提醒学生在笔记本上抄录最感兴趣的一则,记下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
四、讲解交流。
1、学生交流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则,并带领全体同学背诵这一则。
2、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教师和其他同学解答。要求学生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清除词句理解障碍。
五、背诵感悟。
1、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则。
2、全体同学随发言同学齐诵这一则。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选 择感受最深的一方面写一不少于500字的读书笔记,题目自拟。下节课交流。
教学反思:
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过程和方法:朗读法、合作讨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要携手一起去拜访一位大人物,这个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曾在巴黎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吸取他的智慧。你们知道这个人是谁吗?
你们了解他吗?
今天这堂课,就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十则。
二、读出气韵
这是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第几次接触文言文?你们知道要如何才能学好文言文吗?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朗读中,我们可以读出气韵,读懂人物,读出智慧。下面就请同学们摇头晃脑地,不受约束地放声自由朗读课文。派一个代表吧。(指名朗读,正音)(要读出韵味,除了读准字音,还要我们进一步了解课文蕴涵的深意。)
全班齐读。
三、读出智慧
1.下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看谁背得又快又多。
2.指名背诵,追问:
你为什么最喜欢这一则?精妙的语言,总能流传千古,这七则中哪些作为成语被保留了下来?
(教师在此基础上,明确这七则分别是讲述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为人品行的')
3.读着你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种个性呢?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你的启迪,也可以联想曾有的经历。
四、总结
今天在这堂课上,我们是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与2500多年前的孔子作了一番面对面的交流,真是不亦乐乎。这堂课要结束了,老师送给同学们三句话作为临别的礼物吧:“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五、作业:
1、背诵五则
2、课外了解孔子其人、其事、其思想。
下一篇:《有理数的加法》教案(精编5篇)